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投资已经成为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本文首先从近年来我国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出发,进一步指出我国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实现我国跨国并购的系统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实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论文 篇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规避国外贸易壁垒,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及时掌握外部信息的积极举措,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殊性及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大型企业是跨国经营的主力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长沙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万向集团公司等一些优秀的民营大型企业,都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业务,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

2.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大多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企业跨国经营的大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也日益提高。财政部涉外司和外经贸部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的调查显示:68.7%的企业认为其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3.2%的企业自认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18.1%的企业在区域内领先,说明跨国经营企业一般具有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经营状况良好,并具有一定的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企业赢利状况良好的占90.3%,其余9.7%则处于亏损状态。年出口额1000万以上的企业约占70%。

3.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以独资和控股为主。由于跨国经营的特殊性,其风险往往大于国内经营,为了规避风险,我国企业大多选择独资或控股51%以上的投资方式,以便取得支配地位,掌握境外企业经营的主动权。

4.境外企业的管理以自派人员为主。对于境外企业的管理,除了海尔采取本土化策略外,其他企业均采用生产车间或自主决策的管理策略。而且九成以上的企业采取以自派人员为主的方式,把握着经理、财务、技术等关键部门和岗位。

5.企业在产品上大都有某些竞争优势。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52.4%的企业认为自身拥有技术和质量上的优势,18.8%的企业认为自身拥有价格和性能方面的竞争优势,17.8%企业认为拥有品牌优势,还有11%的企业认为其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拥有差异性优势。

6.跨国经营企业以贸易型和资源型为主。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行业,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工程承包、旅游餐饮、咨询以及农业开发和合作等领域。但投资的重点仍集中在贸易和资源领域。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普遍较小,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都比较分散,投资成功率较低,缺乏竞争力是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普遍状况。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企业制度落后,经营机制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企业在海外建立企业后,不能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仍旧沿袭国内经营的策略,使得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而且由于我国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责权不对称,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等,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企业不能适应国际经营和竞争。

2.资本实力不足,缺乏规模优势。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

3.适应国际竞争的人才匮乏。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跨国经营需要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适合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由于传统体制因素影响,我国企业中人才的待遇和培训比不上外企,人才大量流失,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增大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困难。

4.信息和服务缺乏。大多数企业无从获得到国外投资所需的信息,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行业和产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而且无法得到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的服务,企业往往有对外投资的愿望,却无法实施相应的计划。有时即使实施了,也会因为信息缺乏而使风险性大大增加。

5.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水平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家电行业,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而且创新不够,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由于国内广大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为加工贸易型,产品也大多只是进入低端市场。

6.管理环节过多,监管体制不畅。由于跨国经营的主体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严重的管理环节过多和审批时间太长的问题,一个项目分别要经过国家、省、市三个级别,经贸、外经贸、外汇三条线的审批,经常使企业坐失良机,而且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国有企业境外机构来说,加强监管是提高经营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境外企业监管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

三、推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对策

1.把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纳入国民经济的战略规划,结合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明确对外投资的重点区位、产业、行业和企业,对已确定的重点区位、产业和行业,应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确定部署、方法和措施,分阶段实施。在区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有优惠政策、政局稳定、双边关系友好且双方有相当经贸合作基础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在行业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资源导向性项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家电和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以及被欧美等国家征收反倾销税而使我丧失市场的產品领域。

2.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仅有一些内部规定或实施办法,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法》,明确投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权益,优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环境。

3.建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促进体系。一方面,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加快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对外投资审批权限,逐步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制,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努力解决制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瓶颈,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企业返回的资源产品应给予进口配额、税收和外汇等方面的支持。参照法国外贸保险公司的做法,设立境外投资保险机构,对境外投资进行政策性保险。

4.加大研发力度,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强化所有权优势,进一步推动实施高精尖技术产业化。提高对外投资的技术含量,增强对外投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对外投资的层次结构,提高对外投资的成功率。

5.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在信息服务方面,成立境外投资促进机构,由半政府性质的协会、商会等非盈利性机构出面,在主要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机构,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国外政治、经济、政策、法律、社会风俗、市场、产品和行业等方面的信息,减少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所遭遇的风险。

6.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内部治理机构,坚持“先改制,后出去”的原则,规范国外企业的设立和运作。对于国资控股的集团公司、控股公司,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外事权、融资权、工程成套和劳务输出经营权,使企业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作者:杨 正 梁 纬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论文 篇2:

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投资已经成为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本文首先从近年来我国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出发,进一步指出我国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实现我国跨国并购的系统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跨国并购 并购成本 管理人才 文化整合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跨国并购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中资企业从国内和国外并购案例中借鉴成功和吸取教训,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使得中国在国际跨国并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中资企业跨国并购中不利的发展现状也折射出中资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着许多的瓶颈,制约着我国跨国企业的长久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有必要洞悉我国中资企业跨国并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跨国并购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中资企业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一)中资企业并购的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逐渐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相应地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资企业以积极的态势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重组的过程中。根据2010 年初英国《经济学人》报告,2009 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数约298 宗,并购额为426 亿美元,创历史记录。我国企业在不满足于自身市场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向国外延伸,从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自1987—2007年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购买额从30亿美元不到增加到150多亿美元,上升幅度达到5倍。而且在2012年评选出来的全球十大有影响力的并购案中,中资企业跨国并购就有4例,分别是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大连万达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以及中国财团收购国际飞机租赁公司,并购总金额超过234亿美元。这充分表明了我国企业渴望走向国际舞台,展示自身魅力的决心。

(二)中资企业并购的特点

1.并购主体的多元化

由于中国早期特殊的体制和政府的监管,使得民营企业无论在融资上还是政策上都难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并购。从2004—2009年11月172 宗金额在5000 万美元以上的并购案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只有81%的中国海外并购交易由国有企业完成,民营企业在并购交易总量中只占12%。但是近四年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企业总对外并购案例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民营企业日益活跃在海外并购的舞台上,且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例如2012年5月21日大连万达宣布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并获得审批,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最大的一宗企业并购,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

2.跨国并购的目标产业比较集中

随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逐渐频繁,并购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因此以能源、资源、电子和通讯行业的跨国并购在中资企业对外并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012年12月7日获加拿大政府批准的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是中国企业迄今在海外获批的最大宗收购案,这也加强了我国在世界石油资源开采上的话语权。

3.跨国并购的目标地区主要位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于西欧、北美和亚太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具有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为跨国并购提供充足且相对廉价的融资便利,另一方面他们也具备成熟和广阔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如对商品和服务的大量消费需求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4.并购后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虽然我国企业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并下注了较大的赌本在目标公司的收购上,但事后整合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且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例如TCL并购汤姆逊以及阿尔卡特公司都因承担目标公司烂摊子,包袱沉重,存在着整合难题等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分离。同样明基并购西门子后在一年内明基移动就将之前准备好的8亿欧元亏损殆尽。还有海尔竞购美泰,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石油,华为竞购马可尼等等都以失败告终。众多并购后失败的案例让我们也不得不为之感到叹息,同时也促使我们加强对我国企业跨国兼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改变这种现状。

三、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并购成本沉重

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承担的并购成本主要由交易成本及整合成本这两项构成,其中交易成本是可以計量的,在并购谈判的过程中可以确定,但中资企业往往由于目标公司高额报价,再加上自身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大而不得不丧失有利的发展机会;另一项整合成本显然是不可量化的,且容易被忽视,收购公司往往没有为并购做好充分的准备,只顾眼前打算,没有考虑后续发展运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后续资本,而导致并购最终以失败结局。就像明基在并购西门子之前忽略后续整合成本,不仅在并购后向德国员工支付高额的人力成本,而且新公司管理层原有的传统研发流程导致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过慢,很快便失去的产品市场。

(二)政府的有力支持不足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中,资本资源和社会资源应该追随市场的自身优化机制去配置,而不是由政府去支配。但是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法律、经济体制和监管,使得企业的市场行为要受到“有行手”的制约。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对企业购并所采取的大包大揽的购并方式,给购并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过分强调“优帮劣、强管弱、富扶贫”的解困行为,偏离了资产最优化组合的目标,使得企业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去发展,不能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去拓展业务,导致很多的浪费,而且很难适应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难免会引起企业的收购失败。

(三)缺乏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

我国企业仍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对于境外商业操作、销售模式、文化背景还不太熟悉,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导致中国企业无法成为跨国并购的主宰力量。中资企业在兼并外资企业后,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而且中资企业的跨国收购很多都是一些在当地发展滞后,缺乏市场需求的业务,如果并购后不能与本有业务融合,加以创新建立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就会逐渐失去产品市场。例如腾中收购悍马后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就受到了极大的置疑,主要在于人们担心腾中在收购悍马后利用其技术资源的难度很大,难以开发出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效率汽车,不能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四)专业管理人才的稀缺

麦肯锡公司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国际化人才需求的调查,他们认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至少需要75000名中高级人才,而中国目前这样的人才还不足5000人。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具有大量综合知识储备的经营管理人才,熟练地掌握境外当地的政治法律、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和社会环境,同时应通晓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商法等知识, 熟知海外并购业务, 并能按国际惯例管理海外并购企业。这样才会在企业跨国并购谈判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提高事后的整合效率。然而我国尚处于跨国兼并发展的初期,中国企业在谈判桌上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急需培养全球性的专业人才。在中铝收购力拓失败一案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董事会地位上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让步,最终导致在商业合作条款上没有达成一致,中铝失去了参与全球顶级矿产资源的开发的良机。

(五)文化的整合能力较弱

国际上著名的“七七定律”指出: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而其中70%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文化差异越大,跨国并购面临的阻隔也就越大,失败的可能性越高。文化整合不仅在中资企业跨国兼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西方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并购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被认为是“快鱼吃大鱼”,快和大意味着两者企业文化的差异。美国在线是新媒体的代表,注重时效和双向沟通,架构扁平,与消费者互动性强。而时代华纳是传统的媒体代表,注重内容经营,策划经验丰富,但是员工多,体制庞大。两种冲突的观念以对峙的形式表现出来,时代华纳的员工看不惯美国在线的同事放荡不羁的IT作风,美国在线也瞧不起时代华纳员工的刻板保守。最终整合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两者的合并不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水的混合,而是油和水的混合。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容易使得中资企业完成跨国并购后经常由于新企业的管理方式、经营管理的行为、企业文化的熏陶与原有企业员工的认同产生了冲突,致使管理人才的流失,内部人员整合失败。

四、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及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整合效率

1.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应该完善并购融资体系,拓宽中资企业的融资渠道。我国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放宽对并购融资企业的金融管制和政策限制,以及向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优惠政策等等,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企业也应该提高自身的资信水平,增强企业的外部形象,并丰富自身的融资渠道,灵活运用融资支付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通作用,实现跨国并购交易成本的最优化。

2.提高整合效率

企业在跨国并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尤其是并购后的整合风险。首先,中资企业在充分了解目标公司整体情况后要制定详细的并购整合计划,不能疏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潜在条款的危害。其次,收购方要聘用或者是内部挖掘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整合管理团队。优秀的整合管理人员既要积极稳妥地实行公司制定的整体整合战略,又要加强与内部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以求达到共识,得到重分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在完成并购内部整合后,要加强整合管理团队与其他业务主体之间的协调,将整个新公司运作机制综合考虑,循序渐进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二)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下放政府管理权限

中国政府也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中做好协调,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政府要为中资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有效的支持,一方面要通过法规、政治经济政策等措施在宏观层面上对并购活动进行引导,优化企业跨国并购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又要给予并购企业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避免采取行政化收购国外企业的烂摊子。中国企业只有在根据自身情况出发的基础上,正确看待外部形势,做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决策,才能提升企业的并购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立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

只有建立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中资企业才能真正地参与到国际并购的潮流之中。综观国外发展比较好的国际性企业,大都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存留下来,这是遵循“丛林法则”的体现。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国门之后,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注重培养产品的创新与研发能力,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要做出迅速的反应。中资企业尤其要构建自身的民族品牌,打造全球品牌,建立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转变国外完全以低成本、低质量的眼光看待我国产品,构建高质量低成本并举的技术开发策略。

(四)培养全球化的高管人才

制约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普遍缺乏跨国并购人才。一个强势的谈判对手会使并购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加强对全球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整合全球优秀人力资源,来为跨国兼并提供服务。这主要由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和培养企业内部现有人才两个方面构成,而且这两个方面往往需要同时进行,相辅相成,优化互补。在吸引外部人才上,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机制,提供宽松的办公环境,同时要给与外国经理层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让其有自由发挥的独立性。在培养内部优秀人才上,企业要将高管进行跨文化培训,重视软技能的培养;选取一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既能对海外市场有深刻的了解,同时又能学习到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五)重视文化整合

一是中资企业在并购前要做好尽职调查的准备,充分了解目标公司与自身潜在的文化冲突,为文化整合做好配套措施。二是各部门管理人员要对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平衡,并制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战略。三是并购整合管理团队以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员工等之间应相互协调,积极配合文化整合战略的实施,共同参与新企业的文化整合计划。四是企業应该将中西方的沟通方式与文化准则结合起来,注重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弥补文化差异,构建具有共同价值观和使命感的企业文化,促进文化整合,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凝聚力。

五、总结

跨国并购是中资企业走向国际化、世界化的必要途径。跨国并购不仅有利于为我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企业的长久持续性发展,而且还能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展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改革和飞速发展的成果,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然而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尚处于发展初期,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找出问题,并努力去补充和完善,中资企业一定会在国际并购的舞台上绽放靓丽的色彩。

作者简介:陶春喜(1992-),女,安徽人,本科,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企业兼并与收购。

(编辑:陈岑)

作者:陶春喜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论文 篇3:

金融危机对黑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

摘要:本文首先考察了黑龙江省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认为黑龙江省企业近年来虽然投资洼地已经初显,但是投资额度却在近2007年和2008年不断降低,证明黑龙江省企业跨国投资深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当前许多国家正面临严重缺乏资金的困境,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深度需求,而且出价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各国政府对外来资金的一些限制也有所放松。这自然给黑龙江企业去海外投资收购带来机会。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对黑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进行了积极的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特征;金融危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跨国并购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国际产业重组的进程、结构和趋势。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转移,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一些变化,外资以并购国内企业的形式进入国内,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并购份额日益扩大。不仅跨国并购数量在不断增大,而且在跨国并购案值上也不断增多,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有一半以上的单数并购案值超过1亿美元,更有些超过10亿美元。

自20世纪90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企业开始了积极的跨国经营探索。深受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不断加速, 尤其是跨国收购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形式, 跨国收购的案例不断增加,2003年度达到44 起, 而2004 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中竟有7件是跨国并购交易。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后,国内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国内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良好时机,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金融危机中深受影响的企业可能会被国外的一些资本并购。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企业并购涵义

“并购”的概念多见于西方的研究论文中,它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简称,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动机和逻辑,所以通常把它们并提而简称为“并购”。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主要包括:

1.兼并

“兼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兼并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后只有一个企业继续保留法人地位的情形,通常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外的一家或几家; 广义的兼并则包括狭义兼并、收购、合并以及接管等几种形式的企业产权变更方式,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可能消失,也可能不消失。

2.收购

又称“控股合并”。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但被收购公司的法人地位仍保留。与兼并不同,收购着重于表现这种活动的经济内容。企业可以通过证券市场或场外交易进行收购,可以用现金、股票债券或其他资产进行购买。

二、黑龙江省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跨国并购是全球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的联合与重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在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黑龙江省有越来越多的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始参与全球资源再配置和资产重组活动中去。

1.非金融类对外投资规模近年出现下降

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黑龙江省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1796万美元,列全国第二位,较上年增长93%,并且在2006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6.02亿美元,位于中国2006 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十位的省市区第6位(见下图)。但是自2006年之后,黑龙江省非金融类对外投资规模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跟经济危机对黑龙江省企业产生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备注:数据来源于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

2.投资“洼地”效应显现

在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 对东北地区实施了多项优惠政策, 再加上东北三省竞争意识的加强, 东北地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006年, 实际利用外资84.6亿美元, 同比增长48.3%, 高出全国增速52.4个百分点。绝对值和沿海省份相比虽然并不算高, 但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还出现了国际企业主动并购东北地区企业的现象。其中黑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17.1 亿美元, 比去年增长18%;吸引省外投资300 亿元。黑龙江省的投资“洼地”效应已经明显表现出来。

2006年黑龙江省境外企业并购投资数量50个,比2001 年增长9倍,投资额5.7 亿美元, 比2001年增长了1139.4 倍。

3.国外企业大举进军黑龙江省

国外战略投资者纷纷看好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前景, 积极收购、参股国有企业。2004年6月美国AB公司斥巨资收购哈尔滨啤酒厂,在中国十大并购案中排名第三;2004年12月美国华平投资、香港中信资本参股哈尔滨医药集团;2006年韩国庆东株式会社并购了鸡西天增蕴煤矿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4.以俄罗斯为主要方向

2006年, 黑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28.6亿美元, 比2001年增长2.8倍。其中对俄进出口66.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7.8%, 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20%,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2.0%。其中对俄出口达到45.4亿美元,增长18.3%,低于全国对俄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 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的53.8%;对俄进口21.5亿美元, 增长16.7%, 高于全国对俄进口增速6.2个百分点, 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口总值的48.6%。2004年俄罗斯远东投资洽谈会签订的12个投资项目中有8个是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投资项目。

中俄贸易往来的不断扩大, 南方一些发达省份对俄经贸热情高涨, 对俄贸易升幅增快。黑龙江省在加快实施“南联北开”、“南引北进”战略的同时, 着眼于本省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立足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优势和基础,进一步加大对俄开放力度,全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向更高层次跨越, 继续保持了黑龙江省在全国对俄经贸的领先地位。

三、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企业跨国并购影响

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未能幸免。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但是所谓危机,当然是既有“危”,又有“机”的。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对于黑龙江省企业来说既是跨国并购的机遇,也是跨国并购的挑战。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当前许多国家正面临严重缺乏资金的困境,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深度需求,而且出价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各国政府对外来资金的一些限制也有所放松。这自然给黑龙江企业去海外投资收购带来机会,但是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值得我们做深层次的分析。

1.金融危机对黑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积极影响

(1)低迷的经济形势为黑龙江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现在不仅危及到金融行业,而且也危及到了实体经济,这一方面为有能力寻求国际化、进行产业升级的黑龙江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使其得以较低的价格并购国外企业;而另一方面,跨国巨头们也不得不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对黑龙江省的庞大潜力越发表现出强烈兴趣。多方因素均为中国并购市场中的跨国并购提供了强劲动力。

黑龙江省着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而且还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中国一直是商家们争相抢夺的肥肉。在之前由于相比于国外甚至是经济较为国内发达省市,黑龙江省的资金和技术都处于弱势,即使能够对国外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但是能够进入的行业基本上受到诸多限制,国外的企业很少能够让黑龙江的企业参与投资,黑龙江省企业很少有实现跨国并购的可能。

但是,现在国外企业在经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大多遭受重创, 而黑龙江省的资本市场与外界相对处于隔绝,黑龙江省遭受的损失相比于其它的一些国家或者国内的广东等外向型省份而言较小,因此,黑龙江省企业可以抓住机遇,实现跨国并购。

(2)金融危机下,跨国并购更有利于提高黑龙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购的核心要素在于市场支配能力和获得垄断地位。对企业的成长而言,单靠自身的积累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于并购重组这一外生扩展形式。近年来,全球相继多次发生了企业并购浪潮,在每次并购浪潮之后都产生了一批巨型公司,黑龙江企业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通过并购重组,迅速带动规模和效率的提升。

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国外许多企业都发生了财务危机,陷入财务困境,此时黑龙江企业如果能够及时进行跨国并购,将可以迅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在不加载行业生产能力下达到临界规模,是增强黑龙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的主要途径。

此外,在垄断市场追求市场力量和市场支配地位也是进行并购的推动力量。通过横向并购活动跨国公司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凭借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跨国公司的纵向并购可以通过对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并借助对方的品牌,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从而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扩大原有企业市场总份额。

(3)金融危机更利于获得黑龙江企业获得实效性较强的研发技术。“自主知识创新”是未来黑龙江省和黑龙江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目前黑龙江企业普遍存在问题是的把自主技术局限于独立自主研发,而且独立研发不确定性大、周期长,可能会使企业丧失一些战略性的时间机会,从而错过最佳市场时机。而且,通过技术引进、并购其他公司来获取关键技术并快速提高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与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并购时效强、低成本,特别是当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获取该优势的唯一途径。

在目前经济危机条件下,黑龙江一些具有跨国并购实力的企业选择国外一些自主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进行并购有针对性的并购,以此提高自身创新水平。

2.金融危机对黑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消极影响

(1)金融危机对黑龙江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基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黑龙江省许多企业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分严重,大豆加工行业就是深受金融危机影响得典型。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变化大环境影响,国际大豆价格一路走低,目前进口大豆到我国大连港的港口价已低至每吨3100元左右,折合每公斤3.1元;而黑龙江省大豆的市场价在国储大豆的带动下一直在每公斤3.7元左右徘徊。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黑龙江省大豆在国内原料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还直接累及以加工当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因原料成本的飙升而陷入生存危机。

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黑龙江省许多与国外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企业陷入了经济困难之中,许多企业出现财务困难,这对于黑龙江省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十分不利的。

(2)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重点行业的发展较为不利。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三大重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是从建国初期国家在这里建立115个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大型企业开始的,其中包括今天仍全国闻名的一重集团、三大动力、哈航集团、齐铁路车辆等等,他们奠定了黑龙江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的基石直到目前为止,制造业仍然是黑龙江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黑龙江省完成制造业生产总值2580.2亿元,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54.7%。

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型企业来说是一场噩梦。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国际消费需求下降,对外出口产品数量不断减少,尤其是对我国低端产品制造业的影响较为严重,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9月,中国机械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部分产品甚至出现负增长,工程机械产品10-11月的销售数据更是“直线下滑”。

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和机电产品来说,同样也深受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后续订单近来也呈现出急剧下降趋势,机床、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产品新增订单锐减,以一重集团为例,从2003年到2008年,一重集团一直保持着50%的增长速度,而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重的目标仅仅是增长10%,也就是使产值增长到130亿元,按往年的速度来看要少30—40亿元。

而且,因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多数黑龙江企业和大部分国内企业一样缺少或尚无产品的定价权;在产业链的整合中,多数企业缺少或尚无主动权;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多数中国企业尚未完成从被选择者向选择者转型。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黑龙江省制造行业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必然会降低走出去步伐。

四、小结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黑龙江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着机遇,许多企业急于“走出去”,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会不免陷入“陷阱”,对此,我们认为黑龙江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1.练好内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黑龙江省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制造业方面在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和研发体系,但仍面临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投入偏低及新产品市场准入难等瓶颈制约。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也面临挑战,在这个阶段,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制高点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2.做好外功,创造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制造型企业虽多,但是具有知名品牌的较少,大多数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由于缺乏商标支撑,黑龙江特别缺少一批能与国内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黑龙江省制造业至今依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大部分出口产品是贴牌加工。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陷入财务困难的情况下,黑龙江省企业可以在练好内功的情况下,创立知名品牌,不断开拓市场。

参考文献:

[1]姚战琪:跨国并购与国际资本流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2]李凤芝张云辉:黑龙江省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防范[J].科技与管理,2008(9):76-79.

[3]张云辉:跨国并购与黑龙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经营管理,2006(9):92-93.

[4]董丛文易加斌: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分析[J].学术交流,2007(1):104-106.

[5]胡兴军:金融危机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突围[J].今日工程机械,2008(8):60-62.

作者简介:李凤芝(1973—),女,山东省东平县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投资经济。

作者:李凤芝

上一篇: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扩大创业论文下一篇:多元化投资主体下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