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学技能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2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范生教学技能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不仅直接关系到师范生的发展,而且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十分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积极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但是,由于受传统师范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并未落到实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师范生教学技能教育改革论文 篇1:

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思考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深化,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发展研究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已成为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同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其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反思师范生教学技能提高的对策,为此应该在更新教学技能培训观念,整合教学实践资源,建立通畅的多项技能互动机制,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加以思考,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学技能;师范生

近几年来,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师范生教学技能首当其冲地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将来的准教师,是否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来实施和落实课程改革,成为改革成败的重要关键因素。因此,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研究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改革和深化,以新课程为导向的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与培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重要保证。各级学校对于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展开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与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研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有什么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怎样发展其教学技能来适应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在发展教学技能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如何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与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的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师范生技能成为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

一、新形势下对高校师范生技能的新要求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开展,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师范教育在对示范是培养方面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课程改革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是培养高校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老师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因素。高师生教学技能的水平不仅决定着他们教师职业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他们以后在教育方向上的持续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师技能发出了挑战,同时也对高校师范生生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有关教学技能的界定,并且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提高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还应在这些方面得以加强:

第一,注重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师范类大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师范的专业性教育,它既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教师意识的养成和教师技能的培养。但同时教学技能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同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涉及学科、技术、教学方法等不同的领域。只是单纯针对自身专业学科知识的增加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固然是提高师范生技能的可靠保障和基础,但是这是在对未来教师事业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固定的圈限,使师范生仅仅局限于所专业和精通的领域,这种偏向最终也会导致专业培养和教师技能培养的分离,不利于师范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注意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结合,全方位的摄取其他学科的优势,丰富拓展师范生的学科知识领域,提升综合素质,这是提高师范生技能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第二,注重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结合。就教学技能的整体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繁多的由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整合。教学技能的形成也是在一层层教学训练和评估中逐步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新课改中得到重视。笼统的强调教学技能是不切实际的,需要在不同性质的教学技能以及同一性质教学技能内部环环相扣的训练和评估中施展手段。教学技能的层次性是基础,整体性是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整合,前一阶段教学技能的形成为反映课堂教学素养的综合教学技能提供了阶梯,二者要相互促进,才能不断形成更完整结构的教学技能。

第三,注重创新性和基础性相结合。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师范生技能提升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信息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客观上为教育技能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各种资源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微格教学,问题学习等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这不仅要求在对师范生技能培养方面注重对教学理论、教学组织以及多媒体运用技能的加强和扎实,还为师范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源泉。师范生基础技能的培养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血液,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的开发的关注,创新性技能的发展的重视,促使师范生教学技能体系的不断扩展和丰富。

第四,注重过程体系和评估体系相结合。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学技能的应该构建一个具有规律性的过程体系,从一般基础技能训练开始,到对特殊学科技能的适应,对学科特色技能的有效把握,再到最后熟练的进行整个教学,形成综合的教学技能,这种过程体系的构建与前面提到的层次性有密切联系。但是在整个过程体系中需要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高师人才培养效果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可以科学规划师范生培养工作流程,对高师生的培养实施全过程跟踪监控,确保每一环节的有效性。

二、高校师范生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专业培养,造成与技能培训的脱节

长期以来高校不同程度的出现注重专业培养而忽视技能培养的情况,这种教学理念的偏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能迅速适应教育、教学环境,不能有效的实现其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大学课程设置中专业核心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但事实上,大学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并没有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基本上边教边学为主。在师范生技能培养方面的忽视,也使得师范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地位认识的逐渐丧失,二者之间的联系必须紧凑,不能脱节。

2、忽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流于形式

同时我们发现实践性环节的学分比例只占总学分比例较少,大学生表示培训方式主要局限在大学课堂,方式比较单一,观摩优秀教学录像、模拟教学也是比较少数的,微格教学课时少,班级人数多,微格教学往往徒有其表、流于形式,训练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实习过程中,实习者自身对教材的熟悉度、掌握度不是特别高,虽然大学的学科内容丰富,但课程内容空洞、无聊,教师讲授为主。最后为了通过考试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而知识也是考过就忘。同时教师在进行师范生技能培训过多的强调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针对性的实践培训也只是走马观花。

3、过于注重固定技能的重复演练,缺乏教学技能的创新性

教学技能的培养过程是由以一系列复杂的、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整合的过程。高校涉及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学科主要有教师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书写技能训练、大学计算机基础、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这些基本的教师技能。但有些高校把对师范生技能培训仅仅当作是固定的外在行为模式进行的重复训练,并没有有效的针对课改需求的新技能进行培训,或者仅仅过于强调这种教学方式的某一环节,比较针对性的过于强调某一单一的技能培训,缺乏各单项技能的整合训练。

4、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对技能培训结果的反馈

很多学生在课堂实践或实习过程中,缺乏对自身教学成果的检测和评估。高师院校评估的目标以及评估的标准相对来说也比较死板,大多建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同时对教学技能评估缺乏有效的引导,对技能培训结果的反馈缺乏有效的分析,使得师范生在技能培训中无法确切的了解自身到底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需要对哪些方面的技能加以完善和提高。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缺失,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反向作用。

(二)师范生技能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学技能培训观念的落后

学校对教学技能培训的认识还没有及时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实时更新。教学管理过死,对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限制较多,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不均衡并且各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比较重视理论,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锻炼,课程之间也没有有效的运作方式。其次是由于师范生本身对教学技能的兴趣不高,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重视还没有及时的建立起来。

2、教学技能培训的实践体系不完善

师范生的实践机会少,教学技能培训流于形式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技能培训的实践体系。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教育实习见习,学校都没有有效的将各种实践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资源。学校不仅在认识上对教学技能实践缺乏重视,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忽视了教学技能培训的实践。

3、教学技能培训模式不健全。

教学技能培训模式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第一,师范生的技能培训不能满足实际教学实际。学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技能培训时对某一技能的培训还有待完善。比如,学校在对知识技能的培养上还存在漏洞。第二,学校忽视对教学技能培训的综合。学校在进行教学培训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的投入不够,使得师范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无法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只能对某些固定的基本技能进行重复演练,同时由于各技能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也影响到新的教学技能的开发创新,造成教学技能培训的重复,技能培训模式的单一。

4、教学技能评估体系的构建意识缺失。

缺乏对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意识是不仅影响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而且影响其作用的发挥。首先学校对新课改下的教学技能评价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评估的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这就直接影响了现有的教学评估标准无法对新课改下教学技能培训发挥有效的作用。其次,教师对教学技能评价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自身教学技能可能也存在自我反思缺失的问题,更何况在对师范生进行常规实践教学时更难以对师范生的技能评价给于重视。再次,师范生没有树立及时反馈教学技能效果的意识。师范生在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时往往也只重视技能展现的过程,而忽视对技能培训结果的反思,同时也没有根据自身的不断实践进行系统化总结的意识。

三、关于师范生技能培养的思考

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水平不仅决定着他们教师职业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他们以后在教育方向上的持续发展。根据基础教育对高师教育的持续性需求与回馈,需要对如何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以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

(一)更新教学技能培训观念,加强学科整合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效的融合各种丰富的技术知识、情景知识以及有关教育对象理论。专业培养和技能培养的脱节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教学情境,首先需要我们转变观念,重视对高师生的技能培训,完善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结构,使学科在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之间得到有效的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与教学技能课程之间的比例,从而有效的弥补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弱势知识,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知识结构,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整合教学实践资源,强化教学技能训练

要完成一项教学,需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技能、实践者之间的关系。理论是教学的基础,技能是教学的途径,实践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的在教学课程中课时比例,将各种实践资源如高师生集中实践活动、常规实践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优秀师范生拜师学艺活动等进行整合。不断促进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的融合,最终为教学实践服务,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学校应积极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时间空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的仅能发展提供舞台;加强见习和实习的管理,加强与实践单位的合作,同时可以采用“顶岗支教”高师集中实践等多种实习形式,将课内教学技能的训练与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教学技能的培训真正的与中学政治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通过对各种事件资源的整合,为高师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技能锻炼机会,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

(三)建立通畅的多项技能互动机制,培养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技能的提升需要教学智慧的指引,教学智慧来源于不竭的创造。高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许多教学技能的潜力还没有被开发挖掘出来,各种教学技能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教学设计、课堂评价、活动课程开发、班级管理、语言、沟通与合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技能之间可以建立通畅的互动关系,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技能,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有创造性的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来支持教学互动,通过对各种教学技能的开发和整合,加强对创造性教学技能的重视,为师范生基础技能的培养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使“教”与“学”真正活起来。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反馈教学技能效果

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是教学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对高师生的技能培训进行考核评价可以有效的促进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通过系统的搜集各种技能评价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构建一种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对教学技能的评价规范化,动态化。在教学技能实施的全过程中都要贯彻评价理念,及时的反馈每一环节的教学效果。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课程的目标为依据,贯彻在教学技能的生成、发展、应用的全过程中,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发展性,使教学评价更加具体化、可操作性,从而有效的反馈教学技能的效果,指导教学技能的实施。

总结: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新要求为我们高校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出了新指标和新方向,培养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具备新课改理念的新时代教师是推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因此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合群.现代教育技能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

[3]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Z].教师[2011]6号,2011.

[4]季晓华.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困境及其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4).

[5]张波,季素月.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级培训模式建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

[6]王兰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方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4).

作者:沈妮 李慧

师范生教学技能教育改革论文 篇2: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范生教学技能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不仅直接关系到师范生的发展,而且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十分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积极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但是,由于受传统师范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并未落到实处。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应该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本文在分析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缺乏落实的原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师范生教学技能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并积极探索了完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以及完善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师范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关系

师范生是我国未来的教师,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储备力量,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聯系。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想要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高校是师范生的主要培养基地,直接关系到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十分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但是,由于受传统师范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并为真正落实,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口头上或者形式上的教学技能训练,学生的实际教学技能并未提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加强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密切联系,并深入分析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并积极探索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完善方法,以提高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师范专业的教学水平,而且对师范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缺乏落实的原因

1.1 教学管理不完善

很多高校的师范专业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仍局限于原有课程,缺乏新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程的实施,导致师范专业课程不完善,严重影响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在教学管理的其它方面也没有创新管理方法,管理方式落后。

1.2 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对接

大多数高校的师范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就等于掌握了教学技能。但是,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完全不用,在实际教學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理论知识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甚至是突发状况,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充足的教学经验来解决。但是,很多高校的师范专业却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没有上台讲课的机会,也没有实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教学技能。

1.3 课程教学忽视教学技能训练

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技能训练受到高校师范专业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训练并为真正落实。在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仍然有学校采用教师灌输的方法来向学生讲解教师应具备的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过程和实践过程,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1.4 忽视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的创造性是学生发展的动力,也是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在高校师范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师范专业教师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阐述,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一味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1.5 缺乏对教师的准确定位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相关的学科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高贵品质。但是,在高校师范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师范教师认为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就是要教学学生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缺乏对教师职业的准确定位。甚至,有些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在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中根本没有要求学生具备人格培养与学习方法培养等方面的技能,导致学生拥有的教学技能不够完善。

1.6 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是高校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获得途径,也是高校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主要载体。但是,当前高校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并不够完善,其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教学法课程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学校的师范专业将教学技能训练最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没有将教学技能训练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课程体系不完善直接影响着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

1.7 师资力量有限

虽然高校师范专业积极重视教学技能训练,将教学技能训练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聘请专业的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只是让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来担任教学技能训练的任课教师,导致教学技能训练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

2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2.1 性质与任务方面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性质与任务的相同点是两者具有相同的施教对象,并且在施教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但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在性质与任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师范生课程教训既重视理论讲解和教学方法引导,也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条件。而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具备完善的讲授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清晰地描述,提高教学质量。

2.2 目标与内容方面

师范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本专业学科的特点、内容、任务和学习目标,了解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写教案,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书面表达、能够胜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并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性质与任务具有相同的地方,都要求师范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能够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师范生教学技能与课程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师范生教学技能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且十分深入,而课程教学只要求教师能够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师范生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师范学生的水平以及师范学生的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而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主要针对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教学技能来说,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并不大。虽然,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学技能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 ,学科并不是影响教学技能的主要因素。

2.4 考核方式方面

师范生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通过试卷考试或作业考察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十分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完善。而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则要通过学生进行讲课、写教案、设计教学任务等来进行,过程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较多。

3 完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

3.1 改进教育理念

首先,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教育理论还要重視学生的教育行动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教学热情;其次,师范教学技能训练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锻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走上讲台,深入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指出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改正意见。

3.2 完善培养目标

师范生培养目标对教学技能训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参考依据。而师范生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因此,在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也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用教育理论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加大教学技能训练力度,认真反思在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质量。

3.3 优化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是开展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理论依据。同时,教学技能训练也需要专业课程的支撑。因此,在开展教师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积极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完善师范专业课程,将教师技能训练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教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教师口语、文体写作、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信息获取技能等。因此,在开展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纳入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之中,增强教师技能训练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3.4 更新教学方法

在开展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改进技能训练方法,加强学生的實际教学锻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上台讲课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格课堂,将学生上课的过程记录下来,同时让同学们对其讲课过程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改正意见,进而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4 完善师范生课程教学的方法

4.1 注重通识课程教学

通识课程是每个专业都要学习的知识,是师范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师范生课程教学不能忽视通识课程,要加强重视同时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宣传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通识课程,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2 注重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程是师范生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师范生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师范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强调专业课程教学。首先,学校应积极完善师范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使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要求;其次,学校应积极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专业课程教学,完善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4.3 注重公共课程教学

公共课程是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重要课程,也是教师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师范生课程教学应加强重视公共课程教学。首先,学校应积极开设书法教学,加强学生的书法锻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书法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板书水平;其次,学校应积极开展普通话课程,加强学生的普通话练习,使学生的普通话达到教学要求;最后,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提高学会的信息获取能力,鼓励学生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5 小结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要求新上岗的教师具备完善的教学技能,能够为本校的教学改革奉献力量。面对学校教育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要求,高校加强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但是,由于受传统师范生教学习惯的影响,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并为真正落实。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并为真正落实的具体原因包括教学管理不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对接、课程教学忽视教学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创造性、缺乏对教师职业的准确定位等。在分析这些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 教学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来说,教学技能与课程教学在性质、任务、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有着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碧玺不断完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方法。为此,高校师范专业应积极改进教学理念、完善师范生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方法。同时高校师范专业应积极改进课程教学,加强重视通识课程、专业成、公共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分析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的关系不仅能够完善高校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与师范上教学技能训练方法,而且对师范生日后的发展与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展极,李晓凤.教师职业技能课外训练课堂化模式探究——以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8).

[2]李艳红,李默涵.高师生从教技能训练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3]王乐夫,姚洪略.加强培养培训改革创新,促进职教师资素质提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4]杨泉良.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从学科课程到学科课程与任务本位课程的融合[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5(02).

[5]任丽花,熊炘,师志刚.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探索[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作者单位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省高安市 300800

作者:李红

师范生教学技能教育改革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技能调查研究

摘    要:针对各项课堂教学技能的实用价值,课题组分别对全国612名各学科的中学一线教师和云南省95位高中正高级教师开展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20项主流教学技能和5项核心教学技能。调查表明:情境创设与开发、课堂组织、提问、引导深度学习和启发是当代中学课堂教学中的5项核心教学技能。这5项核心教学技能在课堂中有着典型的关联模式,由它们共同构筑的课堂具有“活动、认知、自主、协作和深度”5大特征,高度符合“引导深度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诉求。

关键词: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教师发展

课堂教学技能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能力素养和实践经验所共生的教学行为决策系统,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水平决定了他们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取向与教学质量。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技能一直是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研究背景

大多数的课程教学改革,都有相近的模式:更新教师的育人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资源,提升教学行为的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教学主张有了新的生长点,新教材的修订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资源。然而,如何通过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还未引起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

当前,有关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和培育依然围绕着1994年国家教委在《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提出的导入、提问、板书、演示、讲解、反馈、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和变化这10项教学技能展开。然而,课程改革的发展必然会淘汰和催生一些课堂教学技能,同时也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原有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因此,了解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主流教学技能,知道哪些教学技能在课堂中更有价值,是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学技能培养类课程的重要基础。鉴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实践经验及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和培育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内容参照。

二、研究内容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技能

为了解当代课堂中有哪些主流的教学技能,课题组做了下列四个阶段的基础工作。

階段1:由9个学科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在实践经验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汇总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技能内容。阶段2:进入常规课堂,统计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技能。阶段3:汇总前两个阶段所收集的所有教学技能,进行合并和剔除,保留了25项课堂教学技能用于问卷调查。阶段4:利用“问卷星”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随机取样,针对25项课堂教学技能在课堂中的实用价值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12份,最终得到的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得分备注:表1的数据是问卷星平台自动统计后获得的结果

我们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保留了1994年国家教委在《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的9项技能,然后在表1中选出前11项技能,最终获得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较为主流的20项教学技能,分别是:导入、情境创设与开发、营造课堂氛围、捕捉教学时机、提问、启发、引导深度学习、个性化指导、课堂组织、过渡、变化、讲解、朗读、演示、文本分析、教学语言、板书板画、教育技术、教学诊断与强化、结束。

(二)各项主流教学技能的课堂实用价值

1.调查对象的选取

为进一步对教学技能的课堂实用价值进行排序研究,获得更具参考价值和公信力的研究结果,我们选择了有清晰的教学主张和成熟的教学经验的专家型教师作为第二轮调查研究的样本。

课题组在云南省前三批(2016—2018年)评选出的正高级教师中,选取了115位分布于全省各个州、市(共16个)不同学科的高中正高级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回收有效纸质问卷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1.7%,有效问卷的数量约占相应群体总数的1/3,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符合正高级教师群体的基本概况(详见表2)。

2.研究工具的编制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为自编问卷。我们广泛了解了青年教师的需求,结合对正高级教师的访谈结果,将问卷内容分为课堂教学技能的使用情况、课堂教学技能的价值取向和课堂教学技能的养成建议三个板块,全卷共11个小题,均为非量表题,需要正高级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价值主张,从给定的20项课堂教学技能中选出5项,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作答。问卷的编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严格经过了初始问卷、预测问卷和正式问卷三个环节。回收的问卷使用SPSS 21.0做统计分析。

3.调查研究的结果

基于正高级教师对各项课堂教学技能的价值认同情况,我们获得了各项教学技能在课堂中的价值排序情况(详见表3)。

得分备注:表3的数据是问卷回收后,课题组利用SPSS 21.0统计出了各项教学技能分别在第1至第5顺序中的占比,并将占比加权(第1~第5顺序的权重分别为0.5、0.3、0.1、0.07、0.03)后进行累加,获得各项教学技能的最终得分。

课堂教学技能的课堂实用价值排序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表3的排序结果可以作为在教学技能研究、教学技能培养和课堂教学评价时,选择最核心、最相关的教学技能的重要参照。

三、结果分析

(一)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教学技能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每一项课堂教学技能在教学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同的教学技能在课堂中的价值是有明显差异的。

1.处于中学课堂顶层价值的教学技能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考虑到在实际教学中各项课堂教学技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交互性,因此,我们参照教学技能的课堂实用价值排序结果,将每5项技能作为一个梯度划分了课堂教学技能的价值层级(详见图1)。

课堂教学技能中的情境创设与开发、课堂组织、提问、引导深度学习和启发是最具有课堂实用价值的5项教学技能,它们共同构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教学技能。

2.课堂核心教学技能的现代意蕴

在新课程背景下,优质课堂对教师行为有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课堂教学技能新的意义,一些教学技能在内涵、要素和作用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

【技能1】情境创设与开发

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土壤,孕育着学习活动的生命。优质的课堂教学往往需要通过创设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场域。学习者在情境中获得充足的具身体验和足够的信息资源用于开展认知活动,并实现意义构建。

【技能2】提问

在教学活动中,提问的完整含义是问题生成与解决。在情境中生成问题是学习情境开发的重要手段,问题解决则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问题生成或任务设置的质量,决定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方式和品质。

【技能3】启发

启发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介入的激发和引导机制。这种机制的介入主要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并为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供认知的脚手架。教师通过提示性对话或情境创设,激活学生的元认知经验,帮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监控和调整自身的行为。教师不越界启发,不过度替代,为学习者保留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背景下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

【技能4】引导深度学习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过程性目标,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问题解决过程,触发学生进行高阶思维活动,进而获得素养发展的有效方式。我们认为,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

【技能5】课堂组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组织推动教学内容,把控教学节奏和学习方向,教师的主导地位被“领导”化了。近年来,教师的课堂组织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化,课堂组织的关键作用在于协助学习者共同搭建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目的的学习交流平台,创建学习共同体。

(二)课堂核心教学技能的功能与价值

1.核心教学技能在课堂中的关联模式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总结了正高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核心教学技能的典型范式。我们发现,在优质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如图2所示的教学技能关联模式。

各项课堂教学技能在课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5项核心教学技能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递进的,它们从不同维度推动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支撑起了优质课堂的基本结构。

2.核心教学技能在课堂中的作用机制

名师以情境、问题、启发和组织为重要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活动、激活认知、唤醒自主、促进合作,实现优质教学行为向有效学习活动的转化。核心教学技能在课堂中的作用机制如图3所示。

郭华教授指出:深度学习不是一般的自学,要有教师的必要引导和帮助;深度学习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深度学习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倡导问题导向,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有意义协商的同伴合作。因此,从课堂教学技能的视角看,教师的情境创设与开发、提问、启发和课堂组织4项课堂教学技能都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而这又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这一观点已成为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共识。

3.核心教学技能驱动下的课堂教学转变

如前所述,名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5项核心教学技能支撑起了优质课堂的基本结构,使得课堂具备了“活动、认知、自主、协作和深度”5大特征,高度符合“引导深度学习”与“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诉求。因此,基于5大核心教学技能构筑而成的课堂教学,必然带来多方面的有益转变。

在学习方式上,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式教学通常以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为主线,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聆听、记忆、模仿”向“探究、内化、迁移”的新型学习方式转变。在学习过程中,课堂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将学生视为知识构建的主体,学生在情境中获得足够的具身体验,并将情境转化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场域,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安富海教授认为,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激活了“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4个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促进了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2]。同时,学习的方式也从传统的机械学习向意义学习转变。

四、中学课堂教学技能的发展建议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目前,国內有关教学技能的诸多研究,以及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教学技能实训课程的内容,仍然还是围绕着1994年国家教委文件中指出的9项技能在开展教学。如前所述,2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多轮影响深远、效果显著的改革,各项教学技能对课堂教学的价值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只有在教育改革中持续关注教学技能的适应性转变,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理论成果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二)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需要有清晰的导向

不论是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还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选取的对象都应符合优质课堂对教学技能的实际需求,都应该确定研究工作和培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技能的发展中,十分有必要关注不同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用价值排序,我们也希望能够将类似的价值排序逐步推广到各学段不同学科的研究中。

同时,在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层面,我们希望后续研究能够深入调研各项教学技能的提升难度、教师在各个成长阶段必须熟练掌握的课堂教学技能以及需要努力提升的课堂教学技能分别是哪些,从而确保师范生和新手教师能在有限的精力投入下,优先培养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重点提升综合价值较高的教学技能,长期关注提升难度较大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2]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作者:董光顺 周焱 方能

上一篇: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论文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