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思想教学中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2

【摘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是它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注重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新的时期,音乐专业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别具特色的人文教育,以文化为切入点,跨越不同学科的间隔,真正让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融为一本。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美学思想教学中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美学思想教学中大学语文论文 篇1:

文学审美特性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分析

摘 要 新形势下,我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语文教育,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我国的文学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语言文化的美,同时也是应时代要求,将文学审美特性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利用其生动形象、情感丰富、优美和谐的审美特性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一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能够更加近距离感受文学的语言美、意境美等,从而达到文学审美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文学 审美特性 语文教学 分析

本篇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学审美特性以及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然后就文学审美特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展示了文学审美化语文教学的优越性。长时间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积极发挥文学审美特性,利用其优势,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有理由相信文学审美性语文教育能够很好的提高我国语文教育质量,能够增强我国青少年的综合语文素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 文学的审美特性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成熟的文化体系,文学审美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等方面,因此在进行审美化语文教学时要注意这些方面的教学。首先我们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来阐述文学的审美特性,语言发音主要是有以下三种特征:(1)汉语言语音音节的元音处于主导地位,能够很好的使发音洪亮清楚,这是其主要特点;(2)这一点很好的让汉语具有抑扬顿挫、有起有伏的美感,那就是声调,语言的发音由不同的声调相互组合构成;(3)语言发音中的双音节发音,并且这种情况占大多数,能够使语言发音时具有节奏感,利用平、长、短、仄等节律来提升语言的独特美。

词汇,这是最直观的语言文学表现产物,说到它的审美性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它的表面,也就是指其自身的构成多种多样,有着多种构词方式,不仅能够满足语言其本身的功能使用,同时保证了词汇自身的生动和形象,具有饱满的色彩性,这一特点可以算得上是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支撑,是整个文学骨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就是词汇的内在,也就是它的内在意义以及其蕴含的丰富情感,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用心体会和感受才能领略到的。另外在汉语语言中有不少情况是需要词汇相互结合的,这样可以使语言所具有的感情更加丰富,有着耐人寻味的韵味。还有,在词汇中有这样一类词,能够利用其特殊的拟声发音来使语言词汇所想表达的情感更加生动,可以通过其感受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品味到其内在具有的深刻含义,了解词汇所附带的心理活动等,例如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词汇,能够通过其想表达的情感以及心理活动等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也是中国文学具有的独特美。

语法,这一审美特性比较复杂,同时也是语言文化更加具有情调和趣味,有利于将人类生产生活中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抒发,这一语法规则,使语言具有更多的变化,不同的词汇、汉字运用在不同的句子、语境之中,便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代表不同的含義。另外又例如:“我爱吃肉”和“肉,我爱吃”相同的词汇,变换在句子中的顺序,加以标点,仍能够代表相同的意思,在汉语语言文化中存在着许多这种情况,让人感到神奇,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让人体会到沁人心脾的美感。这都是来源于语法的丰富以及多变,这一审美特性赋予语言文化更高层次的美感,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有韵味,提供更好的文化艺术孕育环境。

汉字,这是语言文化的基本单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在人类文化进步的历程中,汉字产生并发展成熟,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耐人考究的过程,从开始的象形字,到后来的甲骨文,每一个文字都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人类的文化成果。象形字更加直观的表达我国古代人们对事物的独特理解,有着强烈的审美特征,现代汉字虽然简洁,已经没有太多的象形因素,但是是从其一步步发展的,例如:水波的波字,水、皮,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文字的特殊魅力,等等这种例子还有很多。

以上内容主要是汉语语言文化、文学所具有的主要审美特性,这些审美特性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逐渐发展、不断积淀,最终成就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音乐美,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古诗词汇等最注重的就是音律美,利用汉语具有的独特叠音、押韵、抑扬顿挫等来表达汉语文学的音乐美。(2)形象美,我国汉语是由事物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蕴含着汉语独特的象征性,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3)意蕴美,含蓄内敛是中国人的一大特性,这在文学文化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古诗词、诗歌,大多数是用语言文字寄托自身情感、情愫,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情操,在语言文化的成熟体系下,文学作品意蕴含蓄,深入表达情感。(4)情感美,这算是语言文学中的最大特征,是文人雅士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有力寄托。折射出人间万象的情感大世界。

文学审美特性对学生同样有足够的吸引力,将其有效引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我国语文教学的质量。

2 充分利用文学审美特性加强语文教学

语言教学的策略和方针有很多种,其中文学审美化语文教学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能够满足国家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运用能力。通过设置审美情景、启发审美想象,诱发审美体验等等方法,积极利用语言文化的特征优势,来实现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在实际的审美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其音乐美、意蕴美、形象美、情感美等等来突出语文的特殊魅力,来带动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下面会着重分析文学审美特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需要文学审美的融入,其中主要是从教学方面、审美方面的规律来进行有机结合,这就好比将一定的美学因素引到了语文教育活动中来,并且加以应用。审美特性可以用其形象生动、和谐创造等性质来帮助语文知识的教育工作,它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单调文字赋予灵秀之气,升华它的内在,用其包含的情感世界来吸引、感化学生,从而提高教师语文教学的工作效率,同时学生的文学审美也得以加强,能够很好地集中精神去品味语文中的深层魅力。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1)文学审美的对象是基础,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能够支撑教学工作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语文知识,去感受文学独特的魅力,避免由于文学的过于抽象影响教育的进程。即,有效借助语文教材,对其中的文学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2)文学审美化语文教学算是一种情感教学,以教材的具体文学形式为载体,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带动学生去进行艺术想象和发挥,创造文学情景,剖析文学内涵,从而深层次的教授学生,帮助学生接受语文文学知识,并且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3)美,是从不缺少创造性的,它也隶属于文学审美特性,创造性在审美性语文教学工作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都有所体现,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则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另外,语文教学备课内容的更新改善,教育大纲的修订,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等都离不开创造性。创造在于人为,相信经过教师等工作者的不断探讨分析,能够更好的实现文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4)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学审美的因素,由教师带领学生感受语文文字的形象美,从中体会文学先辈们的创造意识,感受语言文字这一基本单元的独特魅力,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体悟文学的音乐美,从语言文字的平仄起伏旋律入手,感受它的朗朗上口,語句押韵,提升自身的文学书写功底;体会词汇的意蕴美,丰富多彩的构词方式,不同的词汇代表不同的意义,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整理并学习,词汇的学习程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其真实的语文水平;感受文章情感,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其中心思想,有着其代表的情感,学习文章是好好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体会作者当时创作的内心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增强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当然还要注意课堂气氛的渲染,共同作用加强审美化语文教学。

3 结束语

教学引导很重要,在教育活动中融入文学审美特性,能够很好的强化语文知识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记忆效率和理解创造能力,在实际的审美特性教学工作中,增强学生和教师、文学之间的情感共鸣,做到教学的情理交汇、融会贯通。文学审美特性化语文教学是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丰富了情操,相信能够有力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立敏.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2).

[2] 赵长慧,王进,王平.现实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技巧琐谈[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3] 郝海振,白子良.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文学教育(中),2014(3).

作者:汤孟倩

美学思想教学中大学语文论文 篇2:

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的诗意融合

【摘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是它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注重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新的时期,音乐专业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别具特色的人文教育,以文化为切入点,跨越不同学科的间隔,真正让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融为一本。本文中,笔者尝试通过对音乐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文素养;跨学科;培养

关于什么是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事高尚的行动”,最后得出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1]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在追求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心灵的转向”的教育。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关注音乐技艺的养成,而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的教育理念日趋关注学生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自觉的、循序渐进地有效融入人文教育相关知识,积极、主动探索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让教学更具深度与魅力,才能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人文教育虽然涵盖人类文化的诸多方面,人类文明的许多精华都可以作为教育的素材,但从它研究的概念来说,文学、艺术和历史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和核心学科。在《大美百科全书》中,关于人文学科的概念是指探讨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各种学问,不包括科学在内,最初指研读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著作,后来扩大为涵盖所有的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3]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很早就提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理论。[2]

当前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乏,越来越受到来自教育、社会的持续关注。大学教育传授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赖以生存的保障,人文素养教育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跨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其实质是关于人性的教育,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它离不开人类广博的文化知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养。

二、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的跨学科融合

利用比较文学提出的“聚焦文化,跨越学科”视角,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在教师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探讨音乐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基本常识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方法。

当前,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基础,特别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個方面阐释了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提升其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改革,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基础,如何在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以文化为中心,跨越学科间的差异,积极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是教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

(一)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2016年10月,当美国摇滚歌星、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立刻在文学界和音乐界形成了热门话题,很多人在惊讶之余重新开始思考、审视这位独具艺术家风格的民谣歌手。他最重要的作品只有一部歌词集《鲍勃·迪伦歌词集》和一本小说《塔兰图拉》,对于任何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作家或诗人来说,作品的数量并不算多。有的作家认为,鲍勃·迪伦可以算作一位跨界歌手,他的作品是音乐与文学的诗意融合,他用歌曲的形式诠释了诗歌,也赋予了流行乐一种全新的风格。

虽然鲍勃·迪伦是一名流行歌手,但经典文学作品对他歌曲风格的形成是不言而是喻的,他在致谢辞中表示:“我有我的主题,我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我一度有过这些东西,全都是在文法学校学到的:《唐吉坷德》《艾凡赫》《鲁宾逊漂流记》等——文法学校的典型阅读清单,教给你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一种对人类本性的理解,和度量世间万物的尺度。”[4]

早在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已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体现了二者之重要性及关联性。当下,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文学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歌词的文学内涵也阐释着时代审美的新意义。2001年,台湾词作者方文山因创作歌手周杰伦首张专辑《JAY》中的歌曲《娘子》,被提名第12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随后《东风破》《威廉古堡》《七里香》《青花瓷》等系列歌曲的传唱掀起了“中国风”的创作热潮。“中国风”歌曲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性虽然仍受争议,但方文山创作的歌词,重构了多年来中国流行歌词描写爱情的“写实”传统,更多的表达了歌词的“写意”之美却是不争的事实。出生于台湾普通家庭的方文山,虽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凭借生活的体验和多年创作的积淀,于2007年出版了《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一书,其中收录的百余首原创诗作首度集结了“素颜”与“韵脚”的创新概念,摒弃了诗歌创作中过多运用数字、标点的手法,坚持仅用汉字表达文字之美,开启了新“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让诗句在视觉阅读上已具备音律、节奏的旋律“线条之美”,音乐作品中抽象的审美形象已然具象。

2015年,一首根据中国当代文学大师木心先生同名诗歌创作的流行歌曲《从前慢》,因在CCTV-3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首次演唱而为人们熟知。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木心先生,实则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84年的创作生涯里体现的“文学既出,绘画随之”,本身已定义了艺术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从前慢》是木心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虽创作的时间已不可考,但在2011年冬木心先生去世后被广为传颂。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最擅小诗或汉俳类诗体,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象透着“从前”词与物的美以及奇妙的隐喻。这首《从前慢》,便是他小诗中的精彩之作。

歌曲《从前慢》的原创者刘胡轶运用旋律与诗歌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出色地演绎出幽静朴实的复古情怀,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刘胡轶在《中国好歌曲》限时极限创作中的表现,展现了其在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等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从前慢》的创作,是音乐与“炼字”的完美结合,一个“慢”字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层思考,在浮躁、喧嚣的时代,给予人们追求朴素、单纯生活的憧憬。

一直以来,音乐和文学始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它们虽然艺术表现形式迥异,却拥有共同的主题,它们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和再现。如果音乐可以被称为流动的文学,那么文学无疑是凝固的音乐。一个人的文学修养、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对音乐的领悟、感受的深度与层次。我国古代唐诗、宋词乃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都很有助于对音乐精神的表达与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文学知识和素养的传授,对提高专业音乐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

(二)音乐与历史的融合

文化的记忆镌刻于历史中,音乐作为文化的外在符号标识,与历史息息相关。有人说,当我们在谈论音乐是如何产生之前,它就已经产生了。当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土地上劳作、在旷野中追逐猎物、在获得食物后发出的声音、呼喊中,音乐就已经诞生了。音乐是为历史留下的一种注释,代表人类的心灵和寄托,是历史的回声。音乐如水,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历史如山,厚重而巍然,挺拔而伟岸。

任何一种音乐事项的讲解,都应该以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为基础。例如,在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对词曲作者生平的了解、对作品创作背景的讲解、对音乐形态的分析已然成为教学的重点,却忽视了从更广阔的历史线索中去探究作品的意义。由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英雄》,以独特的和声进行、热情奔放、篇幅巨大、气势恢宏而著称,在《西方音乐史》中关于此作品创作的背景,离不开与拿破仑关系的事实。交响曲《英雄》的背后,离不开对拿破仑“英雄”与“独裁者”人性双面色彩的争议,《英雄》的艺术创作动态过程、贝多芬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再以讲解我国20世纪20年代学堂乐歌的产生为例,单纯的音乐本质的分析很难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学堂乐歌特点的讲解应该成为基于历史背景之上的音乐教育功能的理解,更应该起到以近代音乐历史的讲解领会专业音乐教育发展脉络之目的。将学堂乐歌融入历史之中看待,曾有以奕?、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先后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张。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要求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兴办学堂。学堂乐歌的出现,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开端;学堂乐歌的出现,也与东渡日本的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音乐带入中国密不可分……

当代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为了弄清楚‘艺术’这个词的含糊性,我们必须把它放到历史中去考察”。在音乐教学中导入历史、唤起历史的记忆,不僅为音乐教学注入想象的空间,也为跨学科知识点的关联提供了参考。例如在普通高校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如何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史与中国音乐史之间的联系,例如诗歌总集《诗经》与中国传统民歌的关联、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与音乐美学的关联、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与昆曲的关联等。不同的学科,当我们追溯历史时都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引导学生关注经典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背景和意义,关注以历史为线索的跨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也可以在熟悉历史的同时,更进一步理解音乐的语言和深层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音乐与哲学的融合

关于艺术起源于模仿、游戏、劳动等的学说,本身已体现出哲学的客观思考。如果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主要对象,那音乐教育中的哲学,则是指导我们辩证地看待音乐教育基本规律、音乐教育实践等各种音乐事项的方法。

刘智强在《音乐与哲学的共性——共同本质、共同媒介与共同表现方式》一文中曾经提到:“音乐与哲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两个不同方面。音乐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性反映,借助声音诉诸于情感的表述,主要用形象思维;哲学则是一种理性反映,借助于客观事实诉诸于理性的表达,主要用抽象思维。但是,音乐与哲学又确实存在许多相似甚至许多相同之处”。而笔者认为,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哲学的相似和相同之处在于,对音乐的研究归根结底是深层文化哲学的思考和研究。

每个民族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于中国人而言,浓郁的伦理色彩、贯穿古今的辩证思维,都成为其独特的“中国式”哲学思维方式。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美学专著,其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表述,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的领略与感悟贯穿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的全部心理过程。在云南,傣族音乐的温婉如水、佤族音乐强弱分明的二拍子、红河县哈尼族的多声音乐……每一种音乐事项的背后,都承载了这一族群特定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哲学。立足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其专业音乐教育更具有比较阐述不同族群思维方式的优势。

三、强化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一)智慧课堂环境下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当下,如何实现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而教学模式改革的终点即评价机制的改革。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评价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九年义务音乐教育的评价机制,主要立足“素质教育”,全方位考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的要求,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也体现了多种方式相结合多元特点;高中阶段对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评价,则立足“核心素养”,对每个教学模块均提出了不同内容、方法的评价,充分体现了音乐专业的特点,打通了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与高校人才选拔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智慧课堂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慧、高效的教学环境,[6]它体现了教学决策的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等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单向灌输与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随着智慧课堂教学在全国教育系统中的应用与推广,也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教师必须结合智慧课堂的优势与功能,统筹协调、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根据反馈内容,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品质。

(二)“艺”与“德”的综合发展

长期以来,美国哈佛大学始终秉持“博雅教育”理念,它赋予本科大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广博的知识与转换的技能,学生通识教育的学分必须体现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和研究方法。

加強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转型发展的着力点。音乐专业的教学必须以应用能力为宗旨,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参与的能力,是学生亲身体验、学以致用的根本。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艺的同时,通过日常的音乐与文、史、哲的结合,提升人文素养,真正实现“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艺术类专业的普通本科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历史原因、选拔过程特殊等,使其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具重要性。在专业音乐教育中,施教者更要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的培养,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中进行学习与借鉴,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这不仅可以使音乐教学和人文教育进一步丰富,也可以获得内涵的延伸。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中国大学教育[J].2004.

[3]大美百科全书[M].台湾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4]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致辞全文,h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9537056264432&wfr=spider&for=pc.

[5]刘邦奇.当智慧课堂遇上大数据[J].中国教育网络, 2015(7).

[6][英].约翰·拜利,黄跃华,张少鹏李霞,李学爱,廉爱红,译.音乐的历史[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3.

[7]刘智强.音乐与哲学的共性——共同本质、共同媒介与共同表现方式[J].扬州大学学报2015.

[8]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9]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美].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李红英

美学思想教学中大学语文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大学语文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解决大学语文课教学中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将高等职业教育从单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以追求大学语文课工具性价值、效用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的统一。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大学语文课却处在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思想上的问题。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认为,大学语文课是非专业课程,安排其课时能少则少。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得不到像专业课程那样的重视,甚至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被边缘化。特别是在一些教育管理者异常重视学生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驱动下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在思想上也认为这门课程可学可不学。

二是教学模式上的问题。传统的大学语文课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要么是中学语文课的延续,要么是文学欣赏课。前者通常是“满堂灌”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后者则是“一言堂”,教师仅仅是传授理论的“智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他们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创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对于高职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极为重要。

二、创新大学语文课教学模式

1,要科学定位大学语文课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重新认识该课程的性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大学语文课不同于中学的语文课,也不同于本科教育体系中的大学语文课。中学语文课侧重于其工具性,本科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侧重于其人文性,而高职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则应介于两者之间,侧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需要科学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重点强调的是其人文性,同时也要注重其工具性和基础性。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从本质上要求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使高职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也要重视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应该是: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并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促进学生汲取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教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人们正在日益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在综合职业能力中的重要位置。语言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工具,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这也要求高职教育者重新认识大学语文课的价值。

2 要以“文”为重心抓好教材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徐挥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应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及时更新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学语文课教学不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文学性、人文性、美学情感的渗透,也要注重对他们进行语文知识性、工具性的培养训练。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一般是以文体为主线,以文学史为辅线。其中,很多篇章都是多年不变,甚至有些大学语文课教材与中学语文课教材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这些都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所以,高职教育大学语文课教学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建设是关键。

教材建设要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一是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经过中学阶段语文课的学习,大学生已有较好的语文知识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所以,高校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并体现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不同理念: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应从中学阶段的以“语”为中心转移到以“文”为中心上来。二是教材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很多课程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开展教学的,使学生接触社会更多。因此,大学语文课教材内容应该考虑到让学生多了解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生活问题所需的基本能力,如演讲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等。

3 创新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好的催化剂,它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大学语文课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精美的课件、丰富的媒体资料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大学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感染的氛围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拓展有限的教学空间。把教学空间延伸至互联网,给学生营造自由的思考空间和交流平台,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立体互动。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地拓展阅读广度、延伸思考深度,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培养他们以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现实和人生,从而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最终目标。

4 要积极探索大学语文课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努力进行探索。一是调整考试目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考试应该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试方式,既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又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改革考试方法。大学语文课考试应该改静态考试为动态考查。一些高职院校在实施学分制的条件下可以推行结构化考试方式,把大学语文课学分分为考试学分与课外考查学分,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师可采用课堂问答、问卷调查、典型例子分析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科学评价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总之,在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必须遵循课程本身的规律,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应该努力促进大学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大学语文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从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把发展学生能力作为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出发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大学语文课才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到其应有作用。

作者:张惠平

上一篇:民族乡补充民族区域自治论文下一篇: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