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发展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2022-04-27

摘要: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入手,探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贸发展高职国际贸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贸发展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篇1: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模式探究

摘 要: 為加大培养力度、加快培养步伐,培养出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民族文化外译提供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中增加以立足本土,对已公开发表的有关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成果文本进行“翻译实践报告”模式不失为一种实用和有效的选择项。该模式的实施一方面可体现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性、民族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地方大学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为地方民族文化外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地方民族文化 外译人才 翻译实践 翻译报告

一、研究背景

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阶段学业水平的一份总结性汇报,是学校评价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评估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同时,大纲还进一步明确了毕业论文的要求。根据《大纲》,各个高校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都制定了相应的具体要求。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选题集中在教学、翻译、语言学习与二语习得、文学和文化差异等方面[2];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一些问题,如选题困难、选题陈旧单一、选题重复度高、复制比偏高、缺少思想深度、缺乏新意和独立见解、与社会现实脱节、缺少原创性、缺乏现实意义等[3]。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家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要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不要把全部高校办成综合性同质化的学校,这个应用型是面向社会需求的、面向各行业的。由此转型而来的应用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培养能面向地方并服务于地方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扎实理论功底、有熟练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的任务[4]。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5]。由于应用型本科大学应立足并重在“应用”,因此,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就需更加强调各环节的应用性。在以往常规的毕业论文撰写环节,由于英语专业的专业定位为语言知识和理论,因此,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到实训环节,大都重理论而轻应用,导致毕业论文理论性过强,应用性不明显,尤其缺乏现实意义,主要原因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校地合作,把转型发展落到实处,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对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转变长时间以来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单一、重复度高、实践无实质内容的情况,特展开此探究。

二、“翻译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模式可行性分析

根据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中依托翻译实践能体现“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应用型特征和融入地方建设、融进本土民族文化的实质。此种论文模式的实施最终由一个真实的中译英翻译实践成品加一份中文翻译报告构成。从其他高校相关实践结果中可以看出此模式的效果,学生都十分欢迎新的论文方向,认为翻译实践方向的论文写作对于他们翻译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翻译实践和翻译评论相结合,既用实践检验了理论,又教会他们将来如何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都十分支持这一方向,认为这样的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挂钩,更有利于培养出专业的实用型人才[6]。此模式的开展利于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后进行翻译实践,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外译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也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优秀研究成果能够有步骤、有组织地译介到国外和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强音”提供了可实现的平台,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战略需求,有助于促进地方民族文化文献资料外译的发展和传播。

(一)实施对象

由学生在大三结束时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方向,学院不对学生做方向上的硬性要求和分配。学院在选题前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并对此新增模式进行宣讲和解释说明。学生可在文学、语言学、教学法、文化、翻译等方向上做选择,但鼓励和支持学生中有翻译兴趣、有翻译志向、英语基础扎实、英汉语文字功底好的学生积极选择这一新模式。为保障翻译成品的质量,要求选择此方向的学生除是自愿选择外至少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二)具体步骤

1.由学院根据学生选题,按师资情况统筹分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完成整个“翻译实践报告”环节。对选定了“翻译实践报告”模式的学生进行开题前的培训,重申该模式的目的意义、内涵及操作方式。由学生自主选定在国家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地方民族文化的文本资料进行中译英实践,源文本资料应有学术性、思想性和外译价值,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篇幅适当,主要以传播地方民族文化为目的,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用准确、通畅、地道的英文把地方民族文化的精髓原汁原味地传递。

2.此模式全称为“笔译实践加翻译报告”,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和把关下选择从未有过译本的中文文本独立进行翻译。之后,结合翻译实践写出翻译报告。“笔译实践”由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堂翻译理论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实在在的翻译实践,真题真做,一人一题不重样,做到真懂文本内涵,真正研究本土文化,做足文化功课,下足翻译功夫、完成现实任务,切实体现出应用型本科大学学位论文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中译英的文本字数要求介于3500字—4500字,翻译成约5000字—6000字的英文。“翻译报告”为用中文撰写的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报告主要针对选题和选材的目的意义、翻译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所用的翻译方法、解决翻译问题的策略、认识、启发和提高等。学生以报告的形式论述自己对翻译理论的了解、理解、掌握及实际运用的整个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非纸上谈兵,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检验学生的英汉双语转换及表达能力。对源语文本篇幅的限制主要源于两点,少于3500字有阐述不够透彻、体系不够完整之嫌,多于4500字又有难以把控之难,所以,选取3500字—4500字的文本较为适中。

3.“翻譯实践”加“翻译报告”这种形式由于一人一题、本土相关、可触可感却无可参照保障了其原创性,能够有效避免通常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千篇一律、选题的大同小异和内容陈旧,能比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现实意义。英语专业传统的翻译课教学重视理论的讲授,有限的翻译训练一是由于班级人数偏大往往难以实现全批全改,导致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有针对性的点评;二是文本材料的难度、理论高度或翻译的价值和意义不好把控。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就业面向、资源条件、师资力量,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和训练人才,使培养的人才能直接与社会和企业对接,从毕业论文实训上就体现出立足本土、接地气、能学以致用及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征,这对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也可鼓励学生选题时采用与地方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引资或交流合作的相关资料的翻译实践项目接轨的方式进行,切实体现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性,为地方建设服务贡献力量。

三、实践背景及条件支撑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在《楚雄州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论及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指出在抓关键目标之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跨越”时要“抓住云南迈进高铁时代的机遇,加快大通道建设,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内引外联作用,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加快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把楚雄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大通道上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打造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的旅游文化品牌。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打造中国彝族文化中心,打响“中国彝乡品牌”。这里涉及的“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打响‘中国彝乡’品牌”,着墨不多,但真要做好,并且使彝族文化真正走出去却是个艰巨的任务。要打响“中国彝乡”品牌,走向世界,文化的外译工作必不可少。正因为打响民族品牌和传播优秀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选择有针对性的与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相关的正式文本进行翻译实践是一件与之相呼应的好事——选择此方向的同学一方面边实践边提高翻译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拉近了自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这种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往届学生论文撰写中选题空洞、不接地气、复制比偏高且无实际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三番五次修改、花真功夫像绣花一样做出来的翻译成品也能够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可以预见,通过每届学生实践下来,逐步会形成有一定质量的批量成品,定能为地方经济外向型发展提供帮助。还可预见,选择了翻译实践报告的学生经过实战训练,为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指导教师通过在这个平台上的锻造磨炼为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学生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客观上由于生源质量略差而语言基本功普遍偏薄弱、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学习能力及水平略逊,在翻译实践中还需大量查缺补漏和苦练内功。翻译理论学习和实践是一项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工作,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扎实的文化功底,不仅要爱翻译还要懂翻译,不仅要懂外语还要熟知本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不仅要懂文化还要熟知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往翻译理论教学所选用的教材,以课堂讲授和学生训练为主,缺少课后的辅导和实际训练,尤其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相关的翻译训练。学生接触到的翻译材料大多题材和涉及面不够多样和广泛,翻译内容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课本上讲授的理论知识正确、合理、规范,但在实际翻译中会有大量难题无法从课本上直接获得现成答案。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很多案例或典型翻译笑谈,经典是经典了,但往往缺乏新意,成了老生常谈,无助于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翻译难题;加之由于学生阅读面有限、阅读量不够,百科知识储备有欠缺,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本时常常无从下手。由于翻译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需要花时间、精力同时还需责任心和专业功力的活,因此心急而敷衍了事,随便处理应付是万万不可取的。

(二)教师方面: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生源质量不均衡,学生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很多初、高中阶段的语言点、知识点都可能还是难点,这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低起点、高要求。加之一些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紧缺,一些讲授翻译课程的教师面临着双肩挑或多肩挑的工作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翻译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及教学改革思路更新相对较慢;有的理论造诣高,但实战经验少;有的缺少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翻译理论发展前沿认识不足,这些都可能造成论文指导教师道理上一套套,论及翻译实践,学生的难题也就是他的难题,无法跨越。同时,学生基础薄弱导致教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受限制,出现学生底子差,教师讲得浅,理论和实践上都无法有效提升,缺乏理论知识的提升会导致实践质量低效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实际运作“翻译实践报告”模式时指导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地进行翻译工作,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读懂源文本及内涵,做到真懂真翻译,而不是一知半解、马虎了事。

五、结语

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增加“翻译实践报告”的毕业论文形式能有效解决毕业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和相协调;开展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地方民族文化外译工作,也能加快培养适应地方民族文化外译工作人才的步伐,促进优秀地方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讲好地方故事,传播地方声音,唱响地方品牌,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吴红岩.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9):166-171.

[3]夏云宏.关于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39-141.

[4]范玲,吕英莉,郭瑞.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形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7(3):191-193.

[5]马艳晶.应用型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初探[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40.

[6]王青.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103-105.

[7]卓文如.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实践方向的探索[J].语文学刊,2016(19):150-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培养地方民族文化外译人才为视角》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 YN0006B)。

作者:李清

外贸发展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篇2: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入手,探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贸易 职业能力

经济全球化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外贸从业人员,要求精通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操作,熟练使用英语,具备良好个人素质。这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很多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不精,英语不熟,操作能力不强,就业前景不乐观。要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一切素质。根据企业座谈和调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中小型外贸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外贸部门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员等。根据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素质要求,确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1.1 一般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一般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分析問题与决策能力,应变能力与处理纠纷能力以及计算机和相关贸易软件的操作能力等。

1.2 专业职业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是运用专业工具和手段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能力。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主要是从事外贸业务、单证处理、报检、报关等岗位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具体地说,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职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基本技能包括国际贸易的一般流程、专业知识及外贸英语常用语句等;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贸易洽谈、报价核算、实务操作、单证缮制、报检报关等必备技能及国际贸易法规等方面的相关技能。

1.3 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指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外贸从业人员应当熟练地掌握英语,不仅能看懂英文资料,还能洽谈贸易、处理英文函电等。

2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点。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 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国际贸易专业实用性很强,但因其广泛性和复杂性,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呈现贸易各环节的操作。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对贸易流程很陌生,对理论应用很生疏,实践能力较弱。

2.2 英语应用训练力度不够

外贸工作如商务沟通、合同洽订等都离不开英语,而很多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常用词汇、句型及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缺少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可以看懂一般英文资料,但用英语表达贸易方面的问题或接听国外客户的电话时感觉很吃力。

2.3 实践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多包含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部分。但从整体看实践效果欠佳,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实训条件不足。很多学校的校内实训从课时数来看不少,但因没有相应的实训设备,很多实训内容多以理论课形式讲授。(2)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企业指导教师和实习流于形式。(3)实习质量和效果难保障。校外实习以中小企业为主,岗位分散,学校难以全程监督管理。

3 高职国际贸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优化课程体系,渗透职业能力培养

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必须根据专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表1)。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须将课程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课程间实践教学体系相衔接,加大实践课教学力度。如英语应用能力模块,将英语类课程的听、说、读、写内容整合,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出现,形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教学体系。各个老师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强化英语应用能力。

3.2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双语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等灵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环节,把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法把英语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提高英语水平;角色扮演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仿真模拟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3.3 赛训教结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因此,贯彻“以赛促训,以训促教,赛训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将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在专业实训活动中引入职业技能竞赛,如英语口语比赛、外贸函电写作与制单比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3.4 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首先,保证校内实训课名副其实。其次,建立校内仿真或场景模拟实训室,安装相关实训软件,学生模拟真实职场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顶岗实习。一是让老师深入到企业或相关部门去进行理论指导、技术服务或业务学习,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二是请企业或相关部门的专业人才到学校里来讲座、座谈等;三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把企业“部分”引进来,在不影响企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在校内基地成立一个附加部门,让学生参与公司的业务洽谈与操作,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高职院校还要根据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湘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

[2] 唐红霞.高职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

[3] 詹洪华.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6).

[4] 刘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渗透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5] 张丽莲.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01).

作者:王国英 李德安

外贸发展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摘  要]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的重点环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文章从此出发,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如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推动一流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效果等;然后从紧扣职业教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创新发展三个角度介绍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最后探讨了建设路径,包括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凸显学校特色、建设校本课程等,以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从时代发展与学生培养的角度出发,不断推动专业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效果的客观需要。当前,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课程体系建设则是一流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内容。众所周知,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单元,课程体系则由专业下设的各门课程组合而成。需要注意的是,课程体系建设并非是专业课程的简单叠加。事实上,作为专业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及内在自洽性,并处于动态化的发展完善状态中。[1]因此,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中要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全面提升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意义

1.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其以课程结构为中心,既包含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又包括各门课程的具体课时,对专业教学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随意性、粗放式的弊端,制约了课程教学效果。从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角度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调整并优化课程设置,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突破课程设置的局限性,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2.推动一流专业建设

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高职院校不断增加,每年为市场输送的人才总量也在增加。但相比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言,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薄弱、专业前沿了解不多等问题。一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突破人才培养局限性的重要方式,而课程体系建设则是更好地实现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的先决条件。既有系统性,又有发展性的课程体系,才能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提供可靠依据,切实提升一流专业的建设效果。[2]

3.优化人才培养效果

无论是课程体系建设,抑或是一流专业建设,其根本目标都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能力。国际贸易一流专业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流专业内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要求为课程体系建设明确了思路与要点。从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开展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提升课程体系的教学应用价值及人才培养效用,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效果,这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有突出的意义。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1.紧扣职业教育

国际贸易专业是高等院校中常见的专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均广为开设,但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使得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有别于本科院校,这也是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紧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首先,将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落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3]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为职业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时要从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目标出发,确保课程体系建设不偏离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其次,要凸显课程体系中实践实训环节的内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一流学科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凸显实践实训内容的地位,强化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围绕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都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参与市场活动。不仅如此,高职院校的區域属性使得其毕业生主要流入本地区市场,因此,围绕市场需求自然也就成为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做好所在区域的市场人才需求情况摸底调查,从外贸结构、外贸主要对象等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结构与类型;另一方面,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课程布局,深化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3.坚持创新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课程体系建设的又一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应从以下两点采取措施:首先,凸显自身特色。目前,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高职院校不计其数,且在课程体系中存在同质化现象,学校人才培养的个性色彩未能彰显。因而,高职院校要坚持创新导向意识,在持续开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中不断提升自身特色。[4]其次,紧扣时代发展。国际贸易专业以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为中心,而国际贸易又处于动态化的发展状态中,国际贸易自身的变化势必会反馈到国际贸易专业中,所以,高职院校要围绕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寻求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发展的路径。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依托教育目标,完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建设有别于单一的课程建设,是以国际贸易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为建设对象,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其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宏观层面的课程结构失衡有很大关系,因此,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必须将完善课程体系作为首要内容,摒弃传统“大而全”的课程结构模式,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提高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基础性与前沿性并重。一流专业建设下的课程结构既要注重国际贸易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地位,强化“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在学生专业基础发展中的作用,又要立足于时代环境变化,增设具有专业前沿性的课程,提高专业育人的效果。其次,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得课程结构必须具备稳定性,这是确保人才培养延续性的客观需要,同时,课程结构设置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5]

2.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占比

历经多年的教育实践,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实践课程占比低,且在专业教育中存在实践课程教学理论化的现象,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还不利于国际贸易一流专业的建设。对此,高职院校要从以下两点来优化课程设置,凸显实践教学。第一,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国际贸易专业中有不少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外贸单证实务、商务谈判与礼仪等,高职院校要从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出发,适度增加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扭转课程设置中“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第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理论授课根本无法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高职院校要从课程自身的实践性出发,借助仿真的贸易环境或者顶岗实习等方式打造契合课程实践属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延长实验实训的学时、借助仿真实验室让学生直观感受对外贸易的情景等,不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6]

3.凸显学校特色,服务区域发展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属性,为区域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应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基本思路,结合所属地区外贸行业的特点及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实况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这也是凸显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国际贸易专业品牌的客观需要。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为主,近年来,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带动下,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量激增,安徽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特开设了相关的商品学选修课程。[7]国际贸易不仅包含商品交换,还有文化交流的属性,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辨证地看待这一关系。比如,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陕西省国际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金额已经突破350亿元。陕西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与沿线国际区域发展方面相关的课程,如中亚五国经济贸易研究等。

4.立足学生学情,建设校本课程

根据我国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三个部分组成。在以往的专业教学中,国家课程占据核心地位,地方课程发挥辅助作用,而校本课程则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自主权的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建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相比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校本课程具有两点突出的优势,第一,校本课程由学校制订,更契合学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克服课程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问题;第二,校本课程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开发性。[8]因此,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提高校本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一方面充分发掘校内具有人才培养作用的资源,将碎片化的资源整合成系统化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要建立校本课程的评审机制,不断打磨校本课程,实现校本课程精品化的建设目标。

结  语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与针对性,对专业建设效果有巨大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正在稳步开展,为确保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效,学校需注重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区域特点等角度采取有效的建设措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4。

[2]张得祥:《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审视》,《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第33-35页。

[3]韦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11期,第154-155页。

[4]王莉、于丹、胡彩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第72-73页。

[5]黄分霞:《“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第137-139页。

[6]田小燕:《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企业导报》2013年第8期,第233页。

[7]杨雪荣:《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26卷第3期,第97-100页。

[8]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陈洁

上一篇:电站压力参数检测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国电影高概念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