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外贸机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2022-05-01

摘要:本文选择陕西省从1996年1月至2016年3月的对外贸易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差分模型,检验了我国政府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陕西省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陕西省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机电外贸机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机电外贸机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篇1:

自贸港牵手大湾区背景下琼粤跨境电商产业合作的机遇、挑战和路径

摘 要:琼粤跨境电商进行产业合作集机遇与挑战于一身,发挥两地电商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对琼粤两地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环境、发展形势以及制约因素等进行了透彻的探析,认为两地跨境电商企业应深入合作,共建完备的物流体系与培训基地以实现共同发展。

关键词:自贸港;大湾区;琼粤跨境电商;产业合作

在自贸港与大湾区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的大环境中,海南跨境电商与广东跨境电商均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针对两地跨境电商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人才匮乏、支付体系存在风险、物流体系不够完善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进行两地跨境电商的产业合作可谓是最优举措。海南跨境电商的地理环境优越、关税政策宽容,广东跨境电商具有一流的制造业基地与成熟的业务模式,两地跨境电商可进行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特色与竞争力的跨境电商品牌,实现双赢。有鉴于此,此次探讨琼粤两地跨境电商发展的优势与弊端,旨在为优化两地跨境电商产业合作的路径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琼粤跨境电商产业合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海南自贸港为粤跨境电商产业进军海南提供了战略机遇

在自贸港牵手大湾区的背景下,琼粤两地的跨境电商产业合作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首先,免稅政策带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如鼓励大型的中小型企业进驻海南,令大规模的国际品牌商品进入到当地的电商市场。各大小型跨境电商企业汇聚到海南,共同分享并发展跨境电商市场,跨境电商的发展将迎来“大象”与“蚂蚁”共同奋进的创新时代。其次,“海空”汇聚到跨境电商产业。在自贸港区域内,临港临空经济布局的进程不断加快,海上与空中的两类货运航线持续加密,全岛仓储物流业发展态势迅猛,海南将迅速成为全球跨境商品的集散分拨中心。最后,一个战略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代购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促进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海南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优惠力度极大的免税岛,这必将使海南代购受到更加热烈的追捧,曾经跨境电商企业在境外各个国家或地区设立的海外仓,也将逐渐转移至海南,此后每年跨境行邮将创造至少百亿的流量。综合上述战略优势及发展方向,海南将从四个角度对跨境电商新高地进行打造。其一,为探索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加大推动新商业模式落地的力度;其二,为坚决贯彻并落实扶持政策,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实现生态聚集;其三,为加快汇聚供应链资源的进程,争取快速实现海南跨境电商产品买与卖遍布全球的目的;其四,为重视人才培养,旨在为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大湾区为琼跨境电商产业壮大提供了发展舞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是全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作为唯一的内陆地区,广东省集温和的政策环境与强大的经济基础于一体,拥有高度密集化的制造业基地,是当之无愧的外贸第一大省。2008年,全球爆发影响力巨大的金融危机,国际外贸需求降低,人民币的汇率也有所下降,导致广东传统贸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进出口贸易增速放缓。2019年,全球先后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一步影响到传统贸易的正向发展。在大湾区各项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广东省跨境电商的发展迎来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良好,其零售进出口总值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2016年至2019年分别为228亿元、441.9亿元、759.8亿元、1107.9亿元,其中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5.8%。尽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波及范围极其广泛,但广东省开创了跨境电商便利化通关的创新模式,以“物流畅通、通关便捷、监管有效”为基准进行电子商务发展,依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贸易成果,仅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省跨境电商零售贸易总值即达到了130.9亿元。广东省跨境电商经过数年来的发展,已然呈现出较为完备齐全的流程及模式,该产业覆盖面极广,包括平台销售、物流运输、电子支付以及仓库储存等行业。广东跨境电商主要涵盖了三种类型的业务流程,包括零售出口、直邮进口以及保税进口,业务模式日渐成熟。大湾区的发展使得广州港集团与海南港航集团签署了两港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对琼粤两地跨境电商资源配置进行持续的优化,采用业务联动和资源共享等模式对业务规模进行扩大,来完成对两地跨境电商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提高,实现双赢。

(三)琼粤两地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加速了琼粤跨境电商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琼粤两地持续加强合作,大力推进跨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体系的建设,在海南运输业务转移至新海港的同时,广东湛江的南山港计划投入运营,令琼州海峡的通航效率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两地间的航线与航班数量不断进行添加,为深化琼粤两地合作奠定基础。早在2016年9月,琼粤两地政府就已经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主题为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确立其发展原则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稳定有序”。自2016年至今,琼粤两地不断加快自身资源的整合处理,海南按照“先港后航”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琼州海峡南岸轮渡码头的资源一体化整合;广东则恰恰相反,通过“先航后港”的模式,对湛江航运集团所负责的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完成了对航运主体整合的初级阶段任务。琼粤两地相关的港航企业共同协作,对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更新,将船舶、码头、班期进行固定化管理,大大缩短了船舶装载所需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旅客出行的满意度。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对船舶的运力结构进行了有效的优化处理,并大幅提高了运输服务与应急救助的水平,助力于琼粤两地的经贸合作。琼粤两地双方均对各自航道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力度进行了提高,对两地港航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统筹、利用,实现规划统一;进一步加快两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有效强化了两地客滚运输的硬件能力,为两地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提供保障;开展琼州海峡运输航线的运营调度,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达到运营统一的目的;不断创新两地港航管理制度,坚持提高两地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满足管理统一的要求。

二、自贸港与大湾区联合发展下琼粤跨境电商产业合作的挑战

(一)海南自贸港中跨境电商外贸产品结构升级形势严峻

海南跨境电商进出口产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主要的进口产品包括原油、免税商品、橡胶制品以及机电产品等;主要出口产品涵盖成品油、农产品、机电产品等。上述种类的外贸产品交易额较高,占全省跨境电商交易总额的90%以上。2018年,海南农产品交易总额达772.37亿元,同比增长了106.08亿元。然而此类产品大多数较为特殊,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并不太适合应用至跨境电商的贸易活动中。以主要出口产品中的农产品为例,海南跨境电商农产品在进行线上销售时,其主体主要是中小型农企,甚至个体户。此类电销主体往往利用B2C模式进行跨境电商服务,且产品成交量与交易规模均较小,因此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零售销量。此外,与其他外贸产品截然不同的是,农产品具有易变质损坏的特点,在进行仓库储存与物流运输时均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普遍较低,因此海南跨境电商在进行农产品等类型的贸易服务时,难以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利润空间较小。海南跨境电商外贸产品结构受到行业与产品特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可供跨境电商客户选择并购买的產品类型较少,进而导致部分客户流失,且难以挽回。

(二)琼粤两地跨境物流体系完善程度不足

海南尽管在全岛免税的政策下,建立了物流中转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国际地位,但其中潜在的弊端仍然显著。诚然,建立物流中转站能够有效与各个国家地区建立物流链,但所需的物流费用较为昂贵,导致跨境电商客户需要承担高昂的商品运费,且所需时间较长,而大部分客户对此难以接受,进而使得海南跨境电商的成交量有所降低。海南的跨境物流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对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要想构建至臻完善的物流体系,打造成熟的跨境物流中转站,还需要不断进行合理的调控,竭力提高空运与海运的物流效率,控制物流成本。

与海南跨境电商发展所陷入的困境相一致,广东跨境电商同样也存在物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跨境B2B电商在进行贸易往来时,往往需要开具单据证明,并依靠传统的国际物流进行清关,在交易的时效性上不做高要求。跨境零售业务主要依靠物流运输公司、国际快递、海外仓等方式进行,该种方式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且需耗费较长的时间周期,通常至少为14天。对于大多数的跨境电商中小企业而言,该种方式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均难以承受。更有甚者,通常在采用跨境配送服务时,由于时间与地区跨度较大,物流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因此丢包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邮政特快专递服务(Express Mail Service , EMS)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中占据着举重若轻的地位,逾70%的物流商品均被EMS所承包,仅2015年,EMS的包裹丢失损坏率达到10%。在发生跨境电商交易纠纷时,牵涉到国内外多方法律,解决纠纷的难度与成本均较高。广东省跨境电商对物流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各职能部门之间无法完全协调统一,有时甚至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致使物流体系的转型升级愈加困难。

(三)琼粤两地跨境电商从业优质人才紧缺

作为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行业之一,跨境电商对企业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且其具有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因此广东大量的网购平台纷纷进入跨境电商市场,导致广东省跨境电商行业成为大热门,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出现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各平台的产品在质量上不相上下,使得电商客户会不断进行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最后从中选择最为价廉质优的电商产品。针对这一现状,各跨境电商企业争相推出各种优惠方案,降低电商产品的价格,或发送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赠品,来吸引更多的电商客户,进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广东省不少跨境电商中小企业由于在价格战中亏损严重,不得不黯然退出电商市场。同时,价格战也导致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的盈利甚微,利润空间较低,这对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海南跨境电商产业不断发展,现有电商企业的数量已超过4000家,仅针对2018年前三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跨境电商交易总额为1447.28亿元,同期相比增长了2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海南跨境电商对高技术的专业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然而人才的匮乏始终难以解决。究其根本,这是由于海南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其平均工资低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因此难以吸引到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跨境电商的客户覆盖范围极广,因此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贸易、外语及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缺少这种高精尖复合型人才,是跨境电商实现飞速发展的最大桎梏。

三、坚决贯彻琼粤合作理论,优化两地跨境电商合作路径

(一)深化琼粤两地产品与地区优势的结合

海南与广东两省的跨境电商企业各自具有特色化的地区优势,前者地理位置极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可大力发展农产品跨境贸易;后者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省,拥有大量的制造业基地。有鉴于此,海南跨境电商和广东跨境电商可充分发挥自身区域特色,由海南跨境电商企业精选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产品,将其运输至广东,再由广东跨境电商企业利用成熟的制造产业技术,将海南农产品进行加工与包装,提升跨境电商出口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结合海南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购买跨境电商产品,赠送魅力海南自助游”为噱头,吸引更多的跨境电商客户。在传统的激烈价格战中,跨境电商产品质量不相上下,跨境电商企业唯有以低价取胜,别无亮点,但将跨境电商产品与特色旅游机会相结合,能够加大跨境电商客户的购买欲。概而言之,琼粤两地协作,共同将优势出口产品的种类进行多样化发展,将海南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与广东高端的制造业技术相结合,使两地合作出品的跨境电商产品别具一格,相较于其他地区的跨境电商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

当前海南自贸港中存在两个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其一为海口综合保税区,其二为洋浦保税港区,这两个示范区可为当地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逾4万平方米的保税仓,且另有3万余平方米的保税仓处于在建状态,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将在海南跨境电商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海南的仓库储存与人力成本占据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其中仓储成本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30%左右,人力成本大约为55%。广东跨境电商企业可将自身的电商产品存储在海南的综合示范区中,进而最大化地降低仓储成本。广东跨境电商便利化通关的创新模式,可使两地产品的贸易出口更加便捷,促进琼粤两地大规模开展跨境电商的各项业务。

(二)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加快促进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完善

琼粤两地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均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即不成熟的跨境物流体系与存在风险的支付环节,因此对这两个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尤为关键。海南跨境电商企业应充分发挥作为自贸区的港口优势,结合广东跨境电商企业综合试验区的发展规划,构建完备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增设国际运输航线,打造一条现代化的跨境电商产品配送链。两地可对各自物流体系中存在的多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进行物流配送服务,加强对琼州海峡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合作的方式在主要的出口国家建立海外仓,从根本上降低产品的通关成本与时间。在交通对接方面,广东湛江对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进行了大力的推进,对海南与内陆交通网络进行了有效的拓展,旨在打造港口物流共同体。广东湛江将牵手海南,共同构建规划性较强的现代化过海通道,主要实施内容在于加快徐闻港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的建设进度,开通湛江至徐闻的高速公路徐闻港支线,以及规划建设大型智能的应急停车场。除此以外,湛江还将与海南协商合作,进一步推进琼粤两地港航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实现徐闻港与海口新港无缝对接的目的。通过前述举措,可令琼粤两地客货滚装运输作业的效率有所提高,使得两地的物流服务标准达到统一要求,并显著提升了进出海南的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琼粤在持续加快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的同时,还应构建更为高效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系,令两地跨境电商物流体系至臻完善,物流运输的效率更高。琼粤合作可最大化地利用大湾区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再结合海南极具自由度与开放度的运输便利性,即可实现对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的完善。

(三) 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在两地政府均不断出台鼓励政策的积极影响下,琼粤两地跨境电商可共同进行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的培养。海南与广东均可将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主体作为培养人才的有机载体,进行交换式的人才培训模式,整合琼粤两地高校资源,在两地分别开展系统性的培训活动,使参与跨境电商培训的人员能够吸收多样化的跨境电商知识,了解不同地域环境下的跨境电商行业现状。有别于传统的校企合作,琼粤两地共同进行的校企合作,具有更多高校与企业资源,堪称为四位一体的联合培训组织,这极大地丰富了专业人才进行学习与就业的选择。琼粤两地合作,可在满足受培训人员不同求职需求的同时,也能使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愿意就业的城市,有效改善当前人才流失的情况。海南跨境电商与广东跨境电商在各自吸纳大量的电商人才后,更易共同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商产品,推出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产品,进而有效增加电商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最终实现两地跨境电商企业贸易额的增加,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琼粤两地跨境电商还可发挥各地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吸引传统的综合类跨境电商企业,令其升级为垂直跨境电商企业,打造兼具两地特色的跨境电商企业标杆。

参考文献:

[1] 李媛, 汪佳滨, 李光辉. 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策略探析[J]. 北方园艺, 2020(2):163-167.

[2] 杨月. 海南自贸区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 時代经贸, 2020(2):40-41.

[3] 康迪. 海南自贸区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优化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0):141-142.

[4] 陆露. 广东地区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 财讯, 2017(28):33-34.

[5] 刘灿亮. 基于跨境电商视角的我国贸易结构创新优化策略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9):142-144.

[作者简介]徐正(1982—),男,博士,温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作者:徐正

机电外贸机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篇2: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陕西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摘 要:本文选择陕西省从1996年1月至2016年3月的对外贸易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差分模型,检验了我国政府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陕西省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陕西省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主成分分析;双差分模型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兩千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从长安出发,“跨世界之屋梁,通中西之文化”,凿空之行开辟了横贯亚欧、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在古丝绸之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成为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行动计划基本定位和重要目标。

(二)文献综述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2013年,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区域经济大合作”这一构想下,中国西部城市以西安为主,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埋下伏笔。这也让以西安为主的西部城市的文化经济繁荣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1.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陕西对外贸易发展影响的现状

最近五年来,陕西省对外贸易的依赖度迅速上升,从一定程度上看,进出口数额比重逐年攀升,进出口规模呈几何倍数扩大,2009至2014年进口总额在5年间增加了13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GDP的增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76亿美元,增长13.5%。

2.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其他经济领域影响的现状

研究表明,对于经济带沿线国家而言,经济规模对双边贸易具有正向影响,而能源效率、地理距离与双边贸易呈现负相关关系。

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的进出口有显著的负效应;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9省进口有正效应,对出口有负效应;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中有7省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成立。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选取当月同比的进口金额、出口金额、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金额、中外合作企业进出口金额、中外合资企业进出口金额、外商独资企业进出口金额,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以双差分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提出以前和提出以后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提高程度,从而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四)本文的创新

第一,本文通过构建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指标,在标准化指标后,通过数理模型量化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

第二,本文通过建立双差分模型,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时,剔除了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随时间的增长水平,更加客观、准确地量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

二、经济理论假设与双差分模型建立

(一)经济理论假设

检验“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实施以来,关于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是否有显著提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经济理论的假设。记Di=1为陕西省,为Di=0全国。如果以Ei表示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那么则可以以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减去全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即E(Ei│Di=1)-E(Ei│Di=0),这样就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提高的程度。

然而,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大省,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是否本来就高于全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以双差分模型来检验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后是否有显著提高。

(二)双差分模型建立

假设2013年9月(包括2013年9月)“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以前为T=0,2013年10月(包括2013年10月)“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以后为T=1。先分别将陕西省和全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做两期之差,

△Ei=Ei1-Ei0 (1)

经过第一次差分,实际得到了陕西省与全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增长。

然后,进行第二次差分,以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增长减去全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增长,

L=E(△Ei│Di=1)-E(△Ei│Di=0)(2)

表明了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提出后相较于全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高的程度。

对上述重新表述

因此,可以把模型写为:

Eit=αDi+βT+γ(Di×T)εit (3)

其中Eit表示全国或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水平,εit 表示估计误差。

首先对时间差分,得到:

△Ei=β+γDi+△εit (4)

然后对陕西省和全国做出差分,得到:

E(△E1-△E0) = γ (5)

可见,γ就是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提出后相较于全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高的程度。

三、实证分析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增长程度

(一)数据

1.数据的选取。选取当月同比的全国进出口金额、出口金额、进口金额、贸易差额作为全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衡量指标。样本期选择从1996年1月至2016年3月,保证涵盖“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的2013年9月,数据来自万得Wind数据库。

2.基本统计分析。根据本位选取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由指标的均值表明,陕西省的进出口金额、出口金额和进口金额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在样本期内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水平。

3.时序特征分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提出的2013年9月以前,陕西省的进出口金额略高于甚至低于全国的进出口金额。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提出的2013年9月以后,陕西省的进出口金额明显高于全国的进出口金额,即使在全国进出口金额下降的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第一季度,陕西省的进出口金额依然呈现增长趋势。这与陕西省和全国和进出口总额呈现一致的趋势。

(二)实证结果

1.以进出口金额为度量指标的实证结果

根据分析数据可得,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的提出对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由于回归数据是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为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提出后,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较政策提出以前提高了35.29%。

2.以主成分为度量指标的实证结果

以全国进出口金额和贸易差额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全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以陕西省进出口金额和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金额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以模型(3)进行最小二乘回归,估计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提出后相较于全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高的程度,结果见此表。

3.模型引入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

根据分析数据,进一步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的提出对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2013年9月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提出后,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模型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提出后,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较政策提出以前提高了33.84%—37.56%。

四、政策建议

(一)陕西省当前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形势

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可以推进区域之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水平,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构筑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促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

(二)未来的政策举措

1.加强全国贸易各方面政治上的交流

理所应当应该以多重经济合作为最基本的发展要点,一个政策的提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在发现有问题时,应当基于国情或发展现实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不能朝着一个方向走死。

2.着重关键交通枢纽的建设

关于加强交通道路的联通,这里的交通建设包括港口、公路、铁路、物流等等。全面建设或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交通联通,才能更快地形成区域交通运输的一体化。

3.提高贸易流通的速率,加强贸易畅通度

坚持三个基本策略。一是立足西部,突出优势;二是东联西拓,合作共赢;三是官民并举,创新驱动。

4.加强货币流通

我国应当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巩固金融物价的稳定。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是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之一。

5.国家对外来发展的举措

今后,国家一方面,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引进产业、聚集人口,使陕西省更快发展,并为我国中西部省区的机电制造产品、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等货物向西出口创造机遇。另一方面,以十三朝古都西安市为中心,以红色革命摇篮陕北地区、生态旅游陕南地区为辐射,积极提升陕西省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大力宣传陕西省的旅游特色,提高对外旅游产业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的比重。

陕西省应该依托省内众多高校,发挥科教力量的中流砥柱作用,结合渊源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充分运用资源和政策优势留住人才,培养大量外贸人才。

五、结束语

本文摘选陕西省从1996年1月至2016年3月的对外贸易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陕西省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国家提出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后,陕西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得到巨大地发展。通过实证分析与相应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提出之前相比,陕西省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超过三分之一。

参考文献:

[1]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60-65.

[2]郭新明.深化区域金融合作与创新助推絲绸之路经济带共赢发展[J].金融时报,2014,(09).

[3]姚瑛.城市商业银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14-15.

[4]张广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陕西省发展的机遇[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363.

作者简介:

张馨予(1993-),女,本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研究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民商法学。

作者:张馨予 邵旻

机电外贸机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篇3:

新形势下河南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导致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至今仍然不稳定,世界经济复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同时我国经济依然处于恢复阶段,面临诸多结构性风险。在此背景下,河南对外贸易发展在2020年实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进出口增速,对外贸易在疫情稳定后逐步恢复,实际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均大幅下降,新型贸易方式跨境电商在逆境中保持增长。虽然外部经济环境趋紧,但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应落实“六稳”“六保”,稳住外贸基本盘,积极对接和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加强“四路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跨境电商驱动河南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以加快河南对外贸易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对外贸易;跨境电商

DOI:10.12186/2021.05.009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给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形势,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与国家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在确保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同时,服务保障全省外经贸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做好稳外贸、增外资、促外经工作,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保持全省外经贸工作平衡发展[1],对外贸易发展在经历2月份的短暂“停滞”后,第二、三、四季度步入稳步恢复和快速发展通道[2]。目前,学界对河南对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对河南对外贸易现状的研究。例如,孙明等[3-5]分析了河南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最新政策给出了改进措施与对策。二是研究自贸区对河南对外贸易的影响。例如,吕荣艳[6]基于“反事实”原理的合成控制法对自贸区战略对于河南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王丽霞等[7-8]全面研究了河南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河南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三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从某一特定视角对河南对外贸易特点进行了研究。例如,范艳萍[9]分析了加工贸易对河南对外贸易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培育和利用外资等方面的影响,陈文浩等[10-11]考察了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状况。纵观已有研究,学界对河南对外贸易的政策背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对对外贸易影响较大的自贸区进行了部分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现状的研究过于空泛,缺少有力的数据支持;二是对河南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和未来新趋势缺少研究。而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对外贸易的影响,将通过对河南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增速变化情况、河南的对外贸易结构变化情况、河南在全国贸易格局的变化情况、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贸易特点的深入分析中找到部分答案,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也将极大地影响未来河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鉴于此,本文拟从分析2020年河南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全面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从而结合河南的现状找出加快河南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2020年河南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2020年,河南对外贸易在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暂停”之后,实现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全年进出口增速,对外贸易在疫情稳定后逐步恢复,实际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均大幅下降,新型贸易方式跨境电商在逆境中保持增长态势。

1.进出口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河南进出口总额突破6500亿元大关,达到6654.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增长16.4%,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0位、第3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075.0亿元,同比增长8.5%,出口总额和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0位、第11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进口总额2579.9亿元,同比增长31.7%,进口总额和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1位、第1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4个百分点[12]。

从月度变化情况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2月进出口总额增速同比骤降37.7%;自3月上旬河南逐步推动全面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3月当月进出口总额强势反弹回升,外贸运行整体向常态化复苏,至第一季度末,在恢复至同期正常水平的基础上,有5.47%的增长。第二季度复工复产扎实推进,主要指标稳步回升,第三季度受苹果手机新品发布延迟影响增幅短暂回落后,进入第四季度,进出口总额实现10%以上的高速增长,1—12月增幅达到16.4%,创年内新高,11月单月进出口总额1 147.6亿元,更是首次突破1000亿元的大关[13]。2020年河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月度变化情况见图1。

2.对外贸易在疫情稳定后逐步恢复

2020年,河南对外贸易的国别分布格局基本与2019年保持一致。2020年,河南对外贸易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美国、东盟、欧盟(27国,不含英国)。2020年,河南对美国进出口前11个月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均呈下降趋势,直到12月当月对美进出口总额219亿元,一举扭转了前11个月下降的趋势,增长79.4%,全年达1 334.5亿元,美国仍保持河南第一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总额868亿元,增长13.2%;对欧盟(27国,不含英国)进出口总额844.4亿元,增长40.1%[14]。

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最高,保税物流进出口增幅成新亮点。2020年,河南加工贸易总额达4 195.6亿元,同比增长16.9%,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63.1%;一般贸易总额达2 190.9亿元,同比增长9.1%,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2.9%;其他贸易总额达268.3亿元,增长126.4%,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4.0%,其中保税物流进出口226.3亿元,增长199.3%[14]。

从企业性质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超6成,民营企业增速最快。202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4 100.7亿元,同比增长15.7%,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61.6%;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2 020.7亿元,增长19.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1.2%;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达478.4亿元,同比增长5.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1]。

3.实际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均大幅下降

2020年河南实际吸收外资仅为12.7亿美元,同比下降16.7%,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前5个月,河南吸收外资均大幅下降,直到6月份才缓步回升,但是增幅都不大,直到年底才逐步稳定。从产业分布看,制造业、服务业吸收外资均保持增长。制造业领域实际吸收外资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比46.7%,主要分布在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与智能终端制造领域。服务业领域实际吸收外资95.9亿美元,同比增长9.4%,占比47.8%,主要分布在房地产、电力热力、租赁和商业服务等领域,交通运输与仓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增长较快。农林牧业领域实际吸收外资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占比3.0%。对外直接投资大幅下降[15]。

4.跨境电商保持增长

2020年,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含快递包裹)达1 7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总额1 2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进口总额46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快递包裹出口总额53.4亿元,下降64.0%。18个地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漯河、郑州、焦作、开封、鹤壁、驻马店、商丘、濮阳8市增长超过15%。郑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916.4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各省辖市总额的52.5%[15]。从月度变化来看,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清单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即使在外贸按下“暂停键”的2月份依然增长5.9%。由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际机场防疫物资出口量增大,航空运力基本饱和,部分跨境电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货物运转至郑州出关,郑州海关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大幅增长。郑州航空港实验区“1+1+7”的口岸体系不断完善,已经形成内陆地区最完善的口岸体系;电子口岸集合全贸易模式,每秒通关500单,跨境电商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形成了包括电商平台、仓储、物流、关务、结算企业在内的跨境产业链。

二、河南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孤立主义、保护主义肆虐,国内经济也受到较大冲击,给河南外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科学研判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从而有效地制定应对措施,有助于河南外贸稳健发展。

1.全球经济开始恢复,整体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全球供应链、產业链仍然不稳定,世界经济复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需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操作上更加精准有效,把握好政策时效。其一,全球经济开始恢复,但仍面临不确定性。2020年,中国GDP增速2.3%,美国GDP增速-3.5%,欧盟区GDP增速-6.8%,日本GDP增速-4.8%,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供应链相对比较完整,经济又较早恢复,对外贸出口是个利好因素,中国进出口规模在2020年再创历史新高。其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较长时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精密仪器、机械制造、汽车行业、通信设备四大行业的关键产业链、供应链断裂,虽然经过一年多时间,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但真正完善还需时日。其三,中美贸易摩擦呈现长期化、扩大化和不断反复的特征,对国内经济和进出口产生复杂影响,制约进出口因素较多。一方面,基于防止疫情输入的风险,中国大幅度减少与美国、巴西等疫情严重地区的贸易往来,短期内将抑制对外贸易较大增长。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不断,全球产业链的加速调整,可能会对河南进出口产生一定冲击。尽管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河南出台了诸多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但是受国外疫情管控的影响,很多政策无法发挥出更大效力,进出口大幅增长面临较大挑战。

2.国内出台多项稳外贸政策,外贸发展形势进一步好转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是我国政府积势、蓄势、谋势,努力在逆势中应变取胜,加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其一,推出了力度空前的稳外贸政策。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既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又鼓励外贸企业更好参与国际产业链,坚持做到“四个到位”,即财税支持政策要到位、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要到位、优化通关便利化在内的营商环境要到位、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要到位,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鼓励外贸企业举办各种线上展会,帮助企业争取订单。这一系列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树立了信心,使他们逐步渡过难关[16]。2020年7月21日,根据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7]。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我们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战略回旋空间大、超大市场规模的特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内部自我循环。其二,发挥供应链完备的优势,重启海外市场。疫情让全球实体经济都遭到了很大冲击,但由于中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中国工厂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工,供应链完备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弥补了海外供需缺口,并且随着各国经济恢复,外需市场又重新被打开[18]。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速达3.2%,美国、欧盟、日本都是负增长,这三大主要经济体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进入第三季度,这三大经济体经济逐渐恢复,产生了巨大的机电商品需求,中国出口的外贸需求主要产品也逐渐回稳,并在全年创历史新高。其三,外贸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动,如不少外贸企业首次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尝试将库存商品卖出去。

3.河南省内经济稳步回升,为外贸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020年年初,河南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按下“暂停键”,第一季度,河南地区生产总值11 510.15 亿元,同比下降6.7%。自2月下旬逐步走上推动全面复工复产的道路,特别是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扎实推进,主要指标稳步回升,经济运行逐步向常态化复苏。其一,新型消费不断拓展,市场消费稳步回升。2020年,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的情况下,网络零售额达2 744.4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2 280.3亿元,增长29.2%,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1%。其二,对外投资降幅收窄。2020年,全省实际对外投资12.32亿美元,下降12.7%,降幅从年初的80%以下降低到全年的12.7%,降幅逐月收窄。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对外投资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0%。 其三,新基建持续发力,投资增长稳中趋升。疫情暴发以来,河南突出“两新一重”、产业、能源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增速自2020年3月起呈现逐月稳步回升态势。

从总体上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省生产供给继续改善,市场需求稳步回暖,新动能不断增强,就业形势、物价水平总体平稳,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三、加快河南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未完全遏制,中美贸易摩擦呈现长期化、扩大化和不断反复的特征,这都会对进出口产生复杂的影响。作为区位重要的全国人口和经济大省,河南应紧跟国际国内形势,在国家大势中结合省情实际,找准河南定位,确保河南外贸平衡发展。

1.落实“六稳”“六保”,稳住外贸基本盘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外贸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应多措并举,坚决落实“六稳”“六保”,稳住外贸基本盘。首先,应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保市场、扩融资、出口转内销,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拓多元化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性作用。同时应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振外贸市场主体的信心。其次,应稳定畅通国际物流供应链。利用中欧班列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恢复进出口业务;发挥中欧班列出口通道作用,保障中欧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中欧班列运输通关便利化政策。应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国际物流供需高效对接,持续优化提高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再次,应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畅通,及时向世贸组织通报与疫情应对有关的贸易措施,与各国一道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为全球经济贸易稳定作出贡献。

2.积极对接和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

首先,应在要素循环、产业循环、城乡循环上下功夫,积极对接和融入“内循环”战略。河南应充分谋划自身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中扮演什么角色:一是应考虑如何结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在“双循环”战略中发挥流通中心的优势,打造枢纽经济,服务好要素循环和区域循环;二是应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高度关注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产业链与价值链的重塑,利用“双循环”战略的契机,下大力气培育和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个头企业,融入到供需循环和产业循环中;三是应在城乡循环上下功夫,围绕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新基建、新投资、新就业、新消费的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其次,应在持续扩大发展空间上下功夫,积极对接和融入“外循环”战略。按照以往的观念,河南属于“内陆”,远离“海外”和“国际”市场。如前所述,尽管在产业分工上河南具有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内在要求,但在地理区位上,基本处于内向封闭的环境中。河南的传统产业也大都具有资源性特点,需要在对外循环中才能实现其更大的经济价值,这些产业需要只有在更好的开放条件下,形成更大范围的全国与国际分工格局,才能发挥产业比较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产业发展具有内在的开放要求。通过融入“双循环”战略,河南应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打造成自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两翼,全方位融入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断形成新经济“增长极”,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3.加强“四路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经济全球化依然是贸易的主流。过去的十年,河南凭借空中、陆上、海上和网上四条丝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的认可。“一带一路”的国际化战略设想和广泛实施推进,极大改变了河南的地理区位特征。因为,在“一带一路”构想中,向西开放正成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向,河南完全有可能从“战略后方”成为开放前沿。河南应进一步发挥原有优势,继续大胆创新和改革开放,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应发挥郑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拓展国内外空间、资源和市场;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构筑中国内陆枢纽门户,完善跨区域通道建设。应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三区一群”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从自身优势出发,充分利用区位条件和政策优势,通过自贸区战略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依托“公铁空网”多式联运,强化交通枢纽地位,打造一流的国际物流中心;进一步增强国际开放意识,促进国际化观念转变。应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拓宽视野和国际外联空间,通过加强国际交流的密度和强度,实现观念更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

4.以跨境电商驱动河南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新冠肺炎疫情给河南外贸企业带来的是历史性的挑战,但跨境电商充分利用線上交易和非接触式交货的优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化“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贸易和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渠道平台,跨境电商行业在应对疫情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5]。首先,应推动跨境电商规则制定。跨境电商在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创新跨境电商理念标准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跨境电商的规则体系,在推动跨境电商联动发展、优化跨境电商运营模式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新共识、新方案。其次,应以跨境电商促进全省外贸产业转型升级。河南外贸企业的特点是散、小、弱,外贸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外贸经验比较少,同时缺少外贸流通渠道,在对外贸易中经常处于劣势,跨境电商弥补了以上这些不足,使中小企业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再次,应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贸易新模式、引领消费新趋势、创造就业新岗位,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增加市场的黏度,促进消费回流、产业链向国内转移,带动全省就业和产业升级。跨境电商和服务平台在方便国际消费品进入中国的同时,还可以开创跨境电商的新业态、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20年河南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0(5):140.

[2]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坚定信心看大势 破疫前行稳增长[N].河南日报,2020-07-15(08).

[3] 孙明.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2019(7):190.

[4] 王莉.“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省对外贸易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102.

[5] 易海峰.可持续视域下河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策略研究[J].质量与市場,2020(8):33.

[6] 吕荣艳.自贸区战略对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7] 王丽霞.河南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9(9):199.

[8] 李婉星.自贸区背景下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9.

[9] 范艳萍.河南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21(6):28

[10]陈文浩.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悖论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137.

[11]熊雅芬.河南农产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1(7):19.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海关.2020年我省进出口总值历史首次突破6500亿元[EB/OL].(2021-01-29)[2021-07-30].http:∥zhengzhou.customs.gov.cn/zhengzhou_customs/zfxxgk97/2967383/2967458/501408/3532026/index.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海关.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长2.4% 我省进出口旺季有所推迟[EB/OL].(2020-11-04)[2021-07-30].http:∥zhengzhou.customs.gov.cn/zhengzhou_customs/zfxxgk97/2967383/2967458/501408/3351963/index.html.

[14]河南省统计局.202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5-06)[2021-07-30].http:∥www.ha.stats.gov.cn/2021/05-06/2138973.html.

[15]河南省商务厅.2020年全省商务运行情况分析[EB/OL].(2021-02-08)[2021-07-30].http:∥hnsswt.henan.gov.cn/2021/02-08/2092972.html.

[16]张配豪.外贸企业“疫”中寻机[J].人民周刊,2020(9):36.

[17]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十四五”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0-12-19(01).

[18]张力.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20(8):35.

[19]杜元钊,侯冰玉,杨晓卉.为全球跨境电商发展贡献“河南方案”[N].国际商报,2020-09-15(06).

作者:陈萍

上一篇:通信线路维护措施研究分析论文下一篇:航空维修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