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

2022-04-26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信息中心存在着宏观实时运行数据缺乏、预测预警能力不足、行业协同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城市信息指挥中心设计方案。以交通指挥中心为例,构建了基于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基础应用支撑层、综合应用层和信息服务层的指挥中心的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硬件和第三方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1:

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化功能的不断完善,对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又提出了全新要求。目前,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运用价值,而多媒体技术又是现代化的先进产物,二者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作出了重要影响,若是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势必会掀起信息时代的新浪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运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程度也越加广泛,同时,多媒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也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二者的结合势在必行。本文就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进行阐述,以期进一步强化网络系统,提升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的自身价值,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1.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总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技术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方便人们进行简单的信息传递,技术人员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完成了信息时代的突破性进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依旧非常广泛,它是人类往信息集成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基石。计算机网络不仅为提高社会生产率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渗透至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当中。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的进展,逐步改变着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例如早期的移动终端的普及其实就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完美融合,并且移动终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固定电话的既有模式,开辟出了沟通交流的新型模式,使交流不受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流[1]。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于人们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不能满足于声音的交流。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相应的从其他途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虽然移动终端的使用率渐低,但是这一成功经验是可以被沿用的,目前相关技术人员将研究目光放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方面,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1.2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多媒体技术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音、形、影等信息进行处理,其发展的根据在于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发展、应用使人们应用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具灵活性与自主性。需要者可以依据需求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多方面信息元素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最终将这些多元化的元素同时呈现在一个界面上用来服务人群。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进行直观的刺激,进而达到较好的信息传播效果。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工作、教学、生活等方面,其中在工作中可以辅助工作者完成相关工作的记录、整理,在教学中可以辅助教师教授课程,还可以助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而在生活方面的应用则更加广泛包罗万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比如视频直播、网络游戏、网络约车、民间自发娱乐项目等,这其中高清晰的画面、逼真的质感都是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另外包括人们常用的手机点餐、网络购物、微信购物也是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这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人类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也是传统生活模式与现代化生活模式的分水岭。相比于国外,多媒体技术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它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方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大有势不可挡之态。

2. 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2.1 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网络分析

关于多媒体终端,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可以整合不同类型的信息,同时对整合数据也可以进行传输,这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终端集成性的优势。同时,多媒体具有交互性,可以与计算机网络有机融合起来,这样可以构建出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平台。并且,多媒体具备同步性的信息属性,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在收发处对信息进行同步处理。最后,多媒体具有实时性的信息属性,可以在音频视频不同类型的信息中实现同步传递,并且做到同步播放。正是因为多媒体具有上述特征,才可以使其顺利的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机融合。而所说的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即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计算机网络可以支持多媒体信息的同步传输,通俗说来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网络结合就是将网络平台、通信媒介以及电视媒介三者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计算机与多媒体形成一个综合传媒体系,可以同时满足人们对信息的传输与观看的双重需要[2]。以可视电话为例,该产品就是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其丰富的功能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虽然二者的进一步融合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相关技术人员正在加大研发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其技术难关的攻破指日可待。目前,计算机中的光驱技术可以支持很大一部分的媒体传输装置,比如话筒、耳麦等。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多媒体的功能必将会更加丰富。同时,为了方便媒体设施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运用,很大一部分的外用接口也设置了方便的接口,在日后计算机的设计理念中,对二者的融合度设计必将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2 增进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融合度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融入到多媒体技术中,这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同时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融合度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其中主要是技术方面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相关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的对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比如,整合并传输各方面不同类型的信息时,信息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这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方面对这部分信息进一步进行精细化的处理,从而使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做到无缝接轨,进而保证传输过程的通畅性以及完整性,并且还应保持传输质量,使传输以及在线过程更加顺利。而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信息整合以及传输性能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二者之间的融合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的应用空间还会从横向以及纵向两个方面进一步扩大,在延伸性方面也会产生其特有的价值,当然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技术的不断学习与创新,从而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自身应有的价值,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前进的脚步。

3. 结语

計算机网络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基石,而多媒体技术也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为满足人们信息整合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们传输方面的需求,期待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进一步增强契合度,从而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宋盛勇.计算机网络中多媒体技术运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09):147-148.

[2]沈兰宁.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07):152-154.

[3]邱福如.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J].电视指南,2018(07):231+245.

[4]刘延琨.计算机网络下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微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2):27.

[5]程轶波.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8,10(02):140-141.

[6]梁碧允.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8):185-186+194.

作者简介:牟欣涛(1981年5月),男,山东省潍坊市,大学本科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作者:牟欣涛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2:

基于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政务信息中心设计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信息中心存在着宏观实时运行数据缺乏、预测预警能力不足、行业协同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城市信息指挥中心设计方案。以交通指挥中心为例,构建了基于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基础应用支撑层、综合应用层和信息服务层的指挥中心的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硬件和第三方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通过试运行,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并为政务信息中心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支撑。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中心

0  引  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与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相应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热点及难点问题,社会发展对政务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同时迫切地需要引入信息技术创新管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服务手段,以更好地履行行业管理和行业公共服务的职能。以社会的发展与广大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改造和提升传统信息网络,并加强和完善行业监管,积极地开展新型业务,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着力于建设“智慧城市”,同时提升城市的政务公开、公正、实时、透明的运行效率,为各行管部门提供热点的数据支撑,为行管部门的运行管理方式和方法提供数据分析,以便提高为广大群众办事的效率,是政务信息中心的首要目标。

1  国内政务信息中心现状

目前国内政务信息中心的建设随着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逐步扩大,已经逐渐地成为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慢慢地成为政务服务的主流。近年来,我国的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给国家、社会,尤其是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就是为了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减少国民财产的损失并且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沿江的城市,容易发生水灾、冰雹、雪、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山区的城市,容易发生地震、火山灾害,山体崩塌、裂缝、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从信息公开、透明、实时等角度看,现代社会对政务服务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所有公共突发事件都会涉及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实时化,而所有突发事件又都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的财产、群眾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不良影响[1]。

我国有很多学者从分析信息建设现状着手,指出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明确了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大背景下政务信息中心运行的目标和需要重点实施的工作内容。对于当前打造智能智慧型的政务信息中心,提升城市各部门的政务系统运行效率,提供广大群众以便利,助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社会稳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4]。

2  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系统框架划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基础应用支撑层、综合应用层和信息服务层。以交通信息中心为例进行信息系统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

2.1  基础设施层

用于承载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交通信息网络、移动网、各种传感设备以及虚拟化产品。

2.2  数据资源层

重点建设集中的统一的数据中心,整合管理部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实现业务纵向协同和信息横向共享。

数据中心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管理功能,主要数据内容包括空间基础数据库、信息数据库、基础设施数据库、经营业户基础数据库、从业人员基础数据库等。

2.3  基础应用支撑层

基础应用支撑层为整个城市的应用建立基础性的、共享的应用基础,包括统一认证、GIS平台、视频监控平台、GPS、视频会议系统、呼叫中心、短信平台。

2.4  综合应用层

行业管理平台:面向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完善内部管理的信息系统,同时为决策指挥平台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撑;包括公路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海上客运监管信息服务系统。

公众服务平台:整合利用采集和交换的动态交通数据,面向公众、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包括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决策指挥平台:实现对行业的动态监控、对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应急处置、辅助决策功能,主要面向交通委和行业管理部门决策者和指挥调度人员,包括智能监控与应急处置系统、交通运行辅助决策系统。

2.5  信息服务层

面向交通委、行业管理部门、客运站场、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管理服务,是各业务应用系统对外展示、发布信息的窗口,主要包括PC、移动终端、大屏幕显示系统、LED显示屏、多媒体显示屏、情报板等方式。

2.6  信息化标准体系与信息安全系统

整个工程的实施依赖于两大体系的保障,包括信息化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业务标准、数据标准、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标准。信息安全体系由基础设施层到信息服务层的多项要素构成,实现数据安全的目标。

3  系统硬件与第三方软件的设计

3.1  硬件设备的设计

数据中心以太网(Data Center Ethernet,DCE)技术不仅具有一体化交换技术、无丢弃以太网技术、优秀的性能支撑能力和智能服务整合能力,DCE还具有虚拟化的能力。因此,为实现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Service Oriented Data Center,SODC)的交互服务层资源调度方式,需要摒弃传统以太网技术,采用新一代的DCE(CEE)技术进行组网,才能达到交通运输指挥中心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要求。

3.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部署

该系统建设有海洋云平台,降低新建难度,整合资源、避免了投资浪费,快捷地使政府部门、企业向海洋云的IT信息化迁移,在未来进行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衔接。

3.3  终端感知多媒体设备的选择

针对目前指挥中心对于流量的信息统计存在不准确或有遗漏的情况,通过相应的感知设备和信息应用系统的结合,使车辆检测装置,具有实时性强、准确度高、安装简便、无线通信、便于维护的特点,如图2所示;同时针对车和人的流量的统计变得更加准确,如图3所示。

通过增加客运公交客流量监视器产品,独立设计一种开关式压力传感器,并通过专门的设计工艺将多个传感器集成在一起,从而构成一种专门用于统计城市公交上下车乘客数据的硬软件系统,以实现对客运公交载客人数的有效统计,从而更有效的做到交通诱导交通信号控制等任务,完全可以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视频车流量采集设备是一种基于现代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视频产品,如图4所示。通过进行计算和分析视频流中的车辆,统计出平均车速、车道流量、车队长度、平均车间距、平均车道占有率等精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为交通规划,交通疏导和车辆动态导航领域提供一系列指导,如图5所示。

针对旅(游)客的数量采集,我们采用闸机计数的方式,闸机采用的类型包括:三辊闸、摆闸、翼闸等。将入口(入岛)和出口(出岛)通过闸机的人数相减,即可得出目前滞留岛上的人数。

广场和候车(船)大厅采用视频技术作为人数统计的手段,对于广场等大范围、人群密集的场所可以采用基于算法的视频技术解决该问题。通过以上手段和技术方便政府行管部门协调、调度、指挥及疏散游客,系统功能界面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可实时了解道路客运量、车流量、运输量,及海上客运量、车流量、道路运输量等数据,再分别进行人员总体分析、车輛/船舶总体分析,按月份进行线路客流趋势、事故总体分析,做信息中心服务的数据支撑。

4  结  论

以城市现有体系的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部门间的数据交互,建立与省相关行管部门的信息平台的对接,完成对资源的数据整合。并以视频等关键技术,补充完善建设各类典型的监测监控终端和信息发布终端、实现政务信息状况的动态感知和信息动态发布,使信息中心能够尽量及时、准确的监测到最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重点监控对象和风险隐患源的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 张帆.试论我国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J].决策探索(中),2019(1):87-88.

[2] 蒋卫民.建设智慧型交通指挥中心的问题及对策 [J].现代信息科技,2019,3(7):128-130.

[3] 宋小明,刘永玲.船舶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的交互式UI设计研究 [J].舰船科学技术,2019,41(16):64-66.

[4] 杨烨.城市级轨道交通数据中心业务需求分析 [J].中国高新区,2018(8):24.

作者简介:刘佳欣(1986—),女,汉族,吉林吉林人,中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作者:刘佳欣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3: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全媒体的时代已然到来。现阶段,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实现了与计算机网络等的融合,为信息的有效传播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也推动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多媒體技术的更新换代、与时俱进。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内涵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下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重点探究计算机网络在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情况,探究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应用

Research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SU Dong-k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518055, China)

Key words:computer network;Radio broadcast;television;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现阶段,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设备的应用已经基本实现了广泛普及。互联网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了信息传输的高效便利,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和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广播电视等多媒体行业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其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对多媒体概念的理解

1.1计算机多媒体

计算机技术在快速发展成熟的同时,多媒体概念就已经被提出。起初,计算机技术主要被应用于处理一些科学的计算和文字的效果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能够成为人们日常办公的辅助工具。甚至能够进行图形、图像、视频、音响、数字等的高级处理,对于这些方面的技术处理,都可以称为计算机实现了在多媒体中的应用。

1.2广播电视多媒体

广播电视多媒体尤其固有的优点,那就是受众分布范围广、经济实用,信息传递即时、高效快速、影响力大。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广播电视的多媒体技术使用弊端已经逐渐突显,人们迫切需要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能够得到革新和发展,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从范围上来说,广播电视多媒体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的一部分。

2 发展计算机网络下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2.1实现传统媒体技术向现代媒体技术过渡转型的必然要求

广播电视作为比较传统的多媒体存在形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段,其得以发展至今,自然是有其一定的存在优势。但是,作为传统的多媒体存在形式,其自身的弊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显著,广播电视的播放信号强度、传播范围、节目内容等都经受着重重挑战。在当今多媒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化时代,广播电视多媒体要实现在竞争中占得优势和先机,必须正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吸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点,实现多媒体技术功能的完善和升级,从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2.2实现更高的经济收益的必然要求

广播电视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多媒体在其他媒体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广播电视多媒体节目的影响力,吸收更多的收听观众,最终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高收视率,实现广播电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3 目前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广播电视多媒体的新发展。我国早就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多媒体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相关学者和专家以及科研人员也在不断探究,新时期如何有效地在广播电视多媒体中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测试和实验,解决目前广播电视观众不断流失的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节目获取通道和信息获取方式,重新赢得观众的关注。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多媒体行业新的技术应用热潮和经济增长点。

4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应用

4.1家庭网关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的全新应用体验

計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家庭网关的服务升级和拓展,广播电视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功能,实现了更广阔、更优质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广播电视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享受。目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用户在城市家庭中的数量正在不断上涨,未来也必将成为广播电视行业最新发展方向和趋势。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宽带信号的带动作用发挥,能够实现人们日常的广播电视语音、视频、多媒体、娱乐活动的开展,只需要一个终端设备,就能实现数字多媒体资源在家庭范围内的共享,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综合化。

家庭网关是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功能的核心设备,家庭网关能够有效实现家庭中的技术设备的有效连接,例如,机顶盒、路由器、电话、电脑、手机、智能机器人等。各个数字移动终端都能实现各自的功能,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家庭望楼多媒体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即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各有所长,这样一个具有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广播电视多媒体网络系统,能够实现多媒体设备的功能多样化、服务多样化,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技术服务,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和交流。

未来家庭网关将进一步演变成家庭媒体型网关,融合存储、视频等多种业务于一体,通过统一的应用及内容管理平台,实现应用与内容的聚合,构建家庭应用与内容超市,可以充分整合专业及“长尾”内容与应用,满足家庭用户对于新时期广播电视多媒体的各种应用需求。

4.2云平台实现资源高效共享和应用

“互联网+”概念是基于互联网概念发展延伸而来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各行各业都在探索与互联网融合应用和发展的技术和方法,也就形成了“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的发展又催生了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云平台是新式媒体业务开展的高效平台,其优点是可以有效打破传统广播电视的业务限制,能够实现设备和平台后台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为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传统媒体行业要实现长足发展目标,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创新方法。

面对媒体融合对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带来的剧烈冲击和发展困境,云平台立足广播电视多媒体主阵地,有效推动地方广播电视以低成本实现移动互联转型、融合发展和新型业务经营创收,成功开辟广播电视多媒体新业态。

4.3计算机网络实现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效果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和编辑等工作,也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广播电视多媒体节目的播放时间和顺序,还能帮助节目编辑和制作进行大范围的素材搜索,为电视广播节目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素材,让电视广播的播出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和审美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能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增加很多特效,尤其是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增加了一定的特效之后,对于节目质量的提升大有帮助。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平台中大量搜索相关的表情包、网络幽默用语等,在节目录制的后期通过视频剪辑和表情文字的特效加入,让观众获得更丰富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达更加鲜明的节目效果。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时和播出后,观众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与节目制作组和开发商之间的互动交流,为节目的播出效果进行点评,还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让广播电视节目的改进有了即时真实的依据,这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5 未来计算机网络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应用

智能电视,传统都需要购买。但是,在云平台技术支持下,现在普通电视也能轻松变身,只要你家里有一根网线,有一台高清电视,买一台客厅电脑(一个类似机顶盒的东西)或者在客厅电脑上装上Morefun媒体中心,动手将这三者连接到一起就可以实现智能电视功能。也就是说,高清电视+客厅电脑+网络=智能电视。

如何实现家家户户都能看上智能电视,最主要的问题是,实现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三网融合后,人们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通过电视看网络视频,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和上网等。

2018年,LG将在最新的LG OLED和Super UHD系列电视中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引入ThinQ AI和一个高级图像处理器。ThinQ可以通过公司自己的开放智能平台和第三方AI服务实现数百种语音请求。在电视植入了AI功能后,LG用户可以直接与遥控器对话,享受当今高级语音助理技术的便利。可见在不久的将来,广播电视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人工智能将成为广播电视多媒体的新的技术应用点,智能广播、智能电视将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体验。

6 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诸多优点,让其得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有效应用。当前市场竞争态势激烈,要实现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屹立不倒,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接受,广播电视多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中,能够有效增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实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韦树国.计算机网络下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3):77-78.

[2]郄莹莹.计算机网络下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7):12+14.

[3]黄光强,马军元,杨泽亮.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247.

[4]徐业海.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8):16.

[5]罗永东.地市台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系统的构建[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5):80+82.

[6]徐业海.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4):171.

[7]许树学.基于云计算技术广播电视多媒体业务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6):278-279.

作者:苏东科

上一篇:管理平台之企业信息化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模式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