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授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语文课堂授课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授课的质量与效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学习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学习分析论文 篇1:

初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语文素养关联分析

摘 要 从2016 年和201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的两轮国家义务教育语文学习质量监测数据来看,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语文素养的影响远大于学习兴趣、习惯和课外阅读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语文素养的影响也远远小于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多媒体使用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很微小。语文学科学习效能感之所以影响如此巨大,其原因在于语文素养的核心在于阅读和写作,阅读、写作和音乐、美术一样属于技能,受反省认知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支配,而反省认知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更受情境的制约。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语文素养;学习质量

为科学评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2016年和2019年分别开展了两轮国家义务教育语文学习质量监测工作(以下简称国测)。监测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重点测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素养和写作素养,并以阅读素养为主(包括古诗文诵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两次数据呈现来看,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因素对语文素养的影响甚为重要。这种数据呈现与当下学习科学研究所呈现的观念,认为学生的动机信念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之间的联系紧密一致。尤其是学习效能感对语文学科的影响巨大,其相关性超过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课外阅读的影响,也超过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影响。

一、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巨大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安德森在《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中提出“围绕着动机的社会认知模型”“符合认知分类学”,“第一组信念由自我效能感构成,也就是说是由学生对自己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的判断构成的”。郭元祥教授认为,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越多越深入,学习的效能感越高。本文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与班杜拉和安德森保持一致,以自信心为核心,还包括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希望感、必胜心等。

2016年和2019年国测对语文学科的自我效能感的监测工作是从学生对解决语文问题的感受、完成语文任务的表现等方面开展的。2019年,八年级语文学习效能感低的学生的平均分数为382分,效能感高的学生平均分数为560 分,高出语文学习效能感低的学生178分,差距惊人。

2016年国测《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报告》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效能感对语文素養的影响相关性更大,效能感高与效能感低的人之间差距更大。语文学习效能感高的八年级学生学业成绩平均分为 557 分,语文学习效能感低的八年级学生学业成绩平均分为 354 分,相差 203 分。

二、 其他语文学习关键因素与语文素养的影响小于学习效能感

1.语文学科学习兴趣、习惯以及课外阅读等个人关键因素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小于学习效能感

(1)学习兴趣的影响小于学习效能感的影响

我们通常说兴趣是第一老师,但相对于学习效能感而言,学习兴趣的影响因子小于学习效能感。

2019年国测主要从学生对语文课、语文教师、语文课相关活动、课外阅读的喜爱程度来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兴趣高、兴趣较高、兴趣较低和兴趣低。

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成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语文学习兴趣高的学生,语文成绩相对较高。八年级语文学习兴趣高的学生语文成绩分别为515 分,高出语文学习兴趣低的学生75 分。兴趣高低之间的差距为75分,而学习效能感高低之间的差距为178分。

我们再看看2016年广东省兴趣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语文学习兴趣高的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平均分为 497 分,语文学习兴趣低的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平均分为 386 分,相差 111 分。

广东省八年级学生兴趣高低的之间的差距为111分,而学习效能感高低之间的差距为203分。

(2)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小于学习效能感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科学习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但从国测情况来看,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依然小于学习效能感。

监测主要从学生课内外语文学习行为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上课或读书时做笔记、主动查阅资料、写日记等方面的行为来进行。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习惯好、习惯较好、习惯一般和习惯待改进。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成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学业成绩相对较高。八年级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语文成绩为526 分,学习习惯待改进的学生为379分,前者高出147 分。

(3)课外阅读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小于学习效能感

语文学科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2019年监测调查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漫画书、小人书、绘本、诗歌、散文、文学名著、科幻科普作品、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等。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累计学生课外阅读量。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语文成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课外阅读 15分钟以上的学生语文成绩相对较高。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时间在 15 分钟以上的学生语文成绩在 509 分及以上,高出从不阅读的学生 95 分以上。

2016年广东省监测数据呈现的相关性也是远远小于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监测结果显示:八年级每月课外阅读量为 7 本及以上和每月课外阅读量为 4-6 本的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平均分均为 487 分,每月课外阅读量为 1-3 本的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平均分为 481 分,每月课外阅读量为 0 本的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平均分为 393 分。

2.学校语文教育教学状况等外部关键因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也远远小于学习效能感的影响

(1)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小于学习效能感

我们一直认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就个别特殊学生而言,确实如此。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我们的常识夸大了这种影响,或者说我们的预估有误。2019年监测主要从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表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合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等方面调查教师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师的作答情况,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以教师为中心、介于以教师与以学生为中心之间、以学生为中心。结果发现,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语文教师比例较高的县,其学生语文成绩相对较高。八年级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语文教师比例较高的县,其学生语文成绩为 528 分,低的县的成绩为为452分,高出比例较低的区县 76 分。

(2)使用多媒体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很微小

毋庸置疑,多媒体使用能改变学习方式,试听结合的方式也能让知识留存率高于传统的讲授,但就语言文字学科而言,多媒体的使用对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并不如我们预测的大。我们看数据分析:将语文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使用情况和学生语文成绩进行关联分析,八年级语文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比例较高的县,其学生语文成绩分别为504 分,高出比例较低的县22 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影响也是如此,仅仅高出58分。

三、其他数据与实例支撑及原因推测

深圳大学李臣之、陈洁敏、阮沁汐等做了初中生语文学习获得感实证研究,数据如下:

该数据充分显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希望感、愉悦感对语文学习的成绩发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僅初中如此,高中也应如此。2020年下学期,笔者在从化五中执教高11班语文,该班是术科班,学生均总分在年级的第10名。对于术科班的学生,我知道激发自信心与鼓励有多重要,所以笔者总是说11班的孩子很聪明,只是不够勤奋(这是高中学生最喜欢听的话)。期末参加广东省八区联考,该班的语文学科生均分为年级第1名。除此之外,一个并不突出的孩子黄飞健获得了年级第一名。他在考前一次综合测试中写作离题了,笔者在该生的作文上批注写作离题了,并且在他的试卷上写了一句话:这次考试你的作文偏题了,这对你做了一个极好的提醒,一般来说,考前作文偏题的学生,期末考试就不会偏题了。然后在班上讲评考试作文时,开玩笑的说,这次写作偏题的学生是本次考试最受益的人。当然笔者是看着黄的眼睛笑着说的。第三个细节是第二天晚自习前碰到黄飞健告诉他。一个人只要认真执着的投入到某个一领域,就会在这个领域获取成功,你一定会成功的。后来高考黄同学超常发挥。

这种情形当时就让笔者觉得诧异,但事实就是事实。黄飞健尚可说是特例,但班级水平的整体提升是能说明学习效能感的影响的。

可见,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效能感是通过什么来影响人们的行为结果的呢?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主要是通过情感来实施其影响。高的人期望值高、能理智处理事情、乐于迎接挑战、不自暴自弃——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可见自我效能感能影响毅力、乐观、理性等,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反之。

在语文学习领域,这种影响更显巨大也是有原因的。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将学业可以分为三类:1.以掌握技能为重点的科目,如阅读、写作、图画、音乐;2.以掌握知识为重点的科目,如地理和历史;3.以训练抽象思维为主要特点的科目,如数学和规范语法。阅读、写作与图画、音乐一样均属于技能学科,技能的发挥会依赖于直觉思维,更强调人的反省认知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与语文素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培养和提升效能感,这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技巧,也是语文教学的要义之一。可以说,这比我们费尽心思的去制作课件,强迫学生去扩充自己的阅读面更为有效。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及能力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编号:1201525108)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广州市从化区教师发展中心]

深化艺体专业考试招生改革 着力选拔培养德艺双馨人才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艺考招生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意见》),对深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作出安排和部署。

——《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25日

作者:夏峥嵘

语文学习分析论文 篇2:

多媒体背景下留守儿童语文学习分析

摘 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授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语文课堂授课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授课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留守儿童

生长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资源的落后,缺失了很多机会,对社会的接触较少,感知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普通儿童相比多了些难度,留守儿童对于空间、事物等的感知能力相对落后,所以在对留守儿童的语文课堂授课中,老师应该注重语文授课的模式,老师可以使用直观些的授课模式,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增添趣味性,营造活跃有趣的課堂氛围,调动留守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授课的质量与效率。

一、农村留守儿童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在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学校还没有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中老师不会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课模式也没有得到创新。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为留守儿童授课的老师将提升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目的,只知道一味地教学,传输给学生知识,忽视了留守儿童的特性,不能以适合留守儿童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有的语文老师在课堂授课中,不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实际的状况,只知道提升升学率来使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1]。留守儿童与普通孩子相比,有着更大的教学难度,所以语文老师有必要使用相关授课策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借助语文课堂来实现情感与知识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二)教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

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语文老师的基本素质有待提升,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受地区条件的限制,这里的老师没有更多的学习以及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导致自身的综合素质偏低,还有的老师不愿意接受新型的事物,不愿意创新自己的授课模式以及授课理念,在对留守儿童的语文课堂授课中,一味地依赖课本,使课堂中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留守儿童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不能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不能很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授课目的,不利于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2]。

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初中语文教育措施

(一)借助多媒体,让课堂更具直观性

当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刚开始重要的是感知,如果缺乏正确的感知,将不会获得正确的知识以及能力。语文这门科目涉及的方面较多,从古至今,都有所包含。留守儿童由于地域的限制,生活经历较缺乏,知识面较窄,感知能力也较弱,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感知器官运用得多了,它们就可以将作用发挥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授课氛围,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授课中运用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授课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语文老师在授课前就有着充分的准备,将课堂中将要讲授的知识内容以视频或者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便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授课中,会存在由于老师表述不清晰,或者距离原因听不到等情境,影响课堂授课效率,而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将知识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在屏幕中进行展示。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留守儿童的语文课堂授课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授课的质量与效率,充分调动留守儿童的感知能力,提升留守儿童的理解能力,营造活跃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有效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

(二)借助多媒体,让课堂更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赞科夫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儿童的性格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好动、好玩,他们的认知过程都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正处在直观行动思维阶段,在留守儿童的语文课堂授课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特别重要。小学时期的儿童有着识字的重要任务,识字教学是语文老师应该重视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授课中,识字教学一般就是通过老师、课本、粉笔来进行的,学生单调乏味地接收知识,难免会觉得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都显得缺乏生机。在语文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采用动听的声音、明亮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说,老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使留守儿童的语文课堂增添趣味性,有助于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授课中的运用,为语文教学创造了很多机会,可以将整个世界展示在学生面前,开阔留守儿童的视野,丰富留守儿童的知识世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有助于留守儿童语文课堂质量的提升,在留守儿童语文课堂授课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洪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下一代,2019(6):55-56.

[2]张慧卿.农村牧区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19.

作者:李全珍

语文学习分析论文 篇3:

影响中职卫校护生语文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摘 要: 文章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从对激发护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认知情况、语文学习动机、对中职语文学科的认识情况、护生语文学习现状、护生课外语文学习情况五个方面调查影响中职护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找出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 中职护生 语文学习兴趣 影响因素 调查问题

为了了解我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和原因,探索出一套适合培养中职护生学习兴趣的模式,笔者进行了“语文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调查以无记名问卷和个别交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分别从对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认知、学习动机、学习现状、对中职语文的认识和课外语文学习的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45份,其中有效问卷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一)对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

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缺乏主动性,对语文不感兴趣,一半以上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你对语文学习是否由兴趣?”问题的回答,选择“非常有”的占20%,选择“比较有和一般”的占78%,明确“没有”的占2%。;考虑到老师发放问卷的对象包括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可能有学生受到压力而不想表明态度的因素,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影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自身的学习兴趣”(44%)和“学习基础”(30%),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外部影响因素,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教师的个人魅力”(45%)和“教师教学方法”(34%)。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知识素质、教学水平非常重要,会影响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对护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调查。

调查显示:50%的学生选择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原因是“自己喜欢”,50%的学生是迫于“父母要求”和“中考失利”。61%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是“提高综合素质”,23%的学生认为学习中职语文只要能及格,拿到毕业证就可以,12%的学生认为认真学习语文是为了考高分,获取奖学金和评优评先的资格。

(三)对中职语文学科的认识情况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有学好语文或学习语文的意愿,但由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在认识上的模糊、偏差和肤浅,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中职语文课表现出极大的漠视。

(四)对护生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和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热情不高的主要内在因素。

(五)对护生课外语文学习情况的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会经常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但涉及语文活动的较少,学生参与程度、深度、广度都不够。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其阅读的内容大多以消遣性的作品为主。

通过调查和访谈等,发现中职护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中职护生文化基础水平较差,语文学习没有信心,内在学习动机不足。

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淘汰的中职护生,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或心理障碍。有的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应有的兴趣,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有的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初中语文根本没学好,部分学生甚至连初中语文水平都达不到。其综合素质较差,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弱,往往因为听不懂课和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语文成绩长期不佳,缺乏成功学习的体验,从而丧失学好语文的自信。同时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中职教育在有些人的眼里似乎成了“二流”教育。这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出现自卑、失败的心理。某些学生对学习都有“被迫无奈”的感觉,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迫于中考失利的压力上学,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不能回答“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等问题,甚至不肯向亲朋好友告知自己就读的学校。自卑和失落往往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对抗、逆犯心态,甚至彻底放弃学习。缺乏动机带来的是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大多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二)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关。

某些学生认为中职语文学习和中学模式毫无区别,而且没有中学语文教得好,使得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老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又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某些学生认为中职语文教师的知识素质与教学水平不够,教学方法陈旧,责任感不强。此外,师生间缺少平等沟通,沟通交流较少。学生与教师间缺乏亲近,师生感情不融洽,老师上课来、下课走,例行公事地对待教学。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文化意味相对较浓厚的学科,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板书,这些都是语文素质的外在反映,可以增添教师自身的文化魅力,对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现身说法的榜样作用,同时与学生和睦相处,建立良师益友的融洽关系,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护士普遍轻“文”重“专”,语文教学未能体现专业特点。

某些护生单纯地认为上卫校只要护理专业课就行,他们认为只有专业课是与今后的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与工作直接挂钩,心理上有重视的感觉。语文与专业关系不大,对就业无用,把文化课放在从属地位,语文课缺乏这种心理上的重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行动上的盲目性。对语文学习采取“鸵鸟政策”,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冷漠对待,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从不主动学习,更谈不上刻苦努力。因此,在新生第一节语文课上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组织学生讨论“中职卫校为什么开设语文课”、“语文学习与专业素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发现,中职专业课与语文课的联系非常紧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对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合格的护士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与护理实践中优质服务之间的关系和现实意义以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会得到普遍提高。另外,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地选择教材和设置课程,对语文教材中部分难度较大又无实用性的知识点予以删减,加强通过应用文和专业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增加与护理专业相关口语训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同时以职业化眼光设计课外语文活动。

(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大部分中职护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惰性大,缺乏主动意识,没有主动参与意识,学习显得非常被动,主要表现在:①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或只靠死记硬背;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学习或需不断督促学习;③没有任何学习压力,有违背校规校纪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心存侥幸心理,经常违纪,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强。要达到“教为不教”的目的,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从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角度考虑,在汉字积累方面,识字大于写字,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常用字基础上,适当扩大识字量(以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医学术语为主);词汇方面,强化词语的实际应用,淡化以背词义方式释词;阅读方面,增加阅读量,注意培养语感,减少文字分析;写作方面,注重实用性写作,不过高要求创作性写作;口语交际方面,加强具有职业背景和导向的听说练习,文言文方面,减少古汉语知识的灌输,强调对整体内容大意的掌握和触类旁通,使他们获得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技术原理和操作规程。

(五)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缺乏激励性。

中职语文教学侧重鉴赏和分析,老师不再布置做不完的作业,也不再逼迫他们强记强背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而必须掌握的知识,没有升学压力的语文学习好像更轻松了,与其专业课相比较,语文基础好些的学生认为语文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则破罐破摔。学生在课堂上多为敷衍应付,奔着能拿到毕业证的终极目标,语文考试只求及格。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有些能认真听讲的学生又不愿发言、害怕发言。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发挥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可见,护生普遍在学习上缺乏耐性,单一的模式化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将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整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常有新鲜感,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改变过去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满分100分)的50%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满分100分)的5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满分100分的评价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这种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会相对综合、客观,避免考试评定的弊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让学生把注意力真正转移到语文能力的提高上,成绩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杜绝“背多分”现象,这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

(六)课后学习延续性差。

中职学校组织专业学科的课外活动较多,涉及语文活动的较少,学生参与程度、深度、广度都不够。中职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活动时间,可以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把课内学习的知识在课外实践,因此校园文化活动是中职学校施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优势平台。依托校园有限的资源发掘,结合教材内容,精心安排、巧妙设计各种语文活动,定期不定期地在班级、年级或者全校开展,营造语文学习的浓厚氛围。比如针对护生策划和组织“读一本好书,做一次健康宣教,实施一个感恩行动”的主题活动,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建立在与学生实际贴近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本文系2010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三级立项项目(C5-2010383)。

作者:韦庆丽

上一篇:历史学习方法论文下一篇:文学传统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