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教学与实践探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强化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本文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上教学与实践探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上教学与实践探析论文 篇1: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 阐述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其现实意义,提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教学途径,以期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虛拟实践平台;网络游戏

0 前言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借助互联网虚拟空间为活动平台的全新实践教学模式即虚拟实践正在悄然兴起,虚拟实践将成为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未来发展趋势。因此,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当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把虚拟实践应用到思政理论课堂教学中,不断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

1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内涵与特点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内涵  就其内涵而言,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是依托手机、电脑等能够承载虚拟实践平台的网络终端,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情境,以虚拟仿真技术为高职学生创设网络化虚拟世界的实践教学活动。这种虚拟实践教学相对于传统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凭借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平台,使高职学生利用触觉、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交流,并体验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这种集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虚拟实践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高职学生参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特点  虚拟实践教学是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方法,是互联网技术与思政理论课的有机融合,这种实践教学与传统实践教学相比,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虚拟性、交互性和创新性三大特点。

1)虚拟性。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是在互联网虚拟空间进行的,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合理的想象,创设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虚拟情境,让学生既可以穿越历史,又可以再现现实,在虚拟世界中尽情地遨游。虽然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景是虚拟的,但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这就弥补了以往受时空限制的实践教学方式的不足,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达到以往实践教学所不具备的效果。

2)交互性。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大提升了师生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在虚拟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同处于一个虚拟系统中,且无主客之分,师生之间可以就思政理论课某些问题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进行无障碍、全方位的交流互动,甚至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这种交互性实践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思政理论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单向交流模式,真正实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

3)创新性。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实践形式,是对传统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超越和创新。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虚拟实践教学基于网络把抽象枯燥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达到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在教学形式上,虚拟实践则可以通过展示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情景剧、微电影等学生喜爱的实践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

2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满足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目前,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给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实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契机,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将互联网技术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学阵地。就高职学生而言,其日常学习、生活已离不开网络,在线交友、网上购物、玩网络游戏是他们的最爱,但互联网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给社会经验不足的高职学生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看,高职思政理论课要利用学生所喜爱的网络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活动,以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并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最终达到思政理论课育人的目标。

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当前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当前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结合本校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虽取得不错的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手段落后、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和覆盖面不广、教学基地和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而虚拟实践教学借助互联网技术在较小的空间内创设对学生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虚拟化的实践教学环境,这种仿真的虚拟实践教学场境既吸引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更能有效解决当前实践教学因交通、经费、场地、人力、管理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有助于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的积极作用  在高职思政理论课中开展虚拟实践教学能深化“双主体”教学模式,这种“双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作用。从学生角度来看,在思政理论课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开展虚拟实践教学,可以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多元的教学形式、良好的教学氛围自觉吸引学生参与相应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角度来看,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更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为面对互联网新技术的使用、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和创新,设计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

3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在实施虚拟实践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创设虚拟实践情境,让学生在仿真虚拟的实践情境中把握和领会思政理论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以解决学生在现实中碰到的一系列疑惑。因此,思政教师在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时不能恣意创设虚拟实践情境,应牢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  思政教师是虚拟实践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在开展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具体而言,由思政教师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自主创设虚拟实践平台,选择虚拟实践方式和指导虚拟实践。

与教材相一致  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紧紧扣住思政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并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仿真虚拟实践教学情境来验证思政理论的真理性。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设计虚拟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时应与思政理论课教学要求相一致,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创设虚拟实践教学时务必找到虚拟实践教学与思政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契合点。这个有机契合点就是开展相关的虚拟实践教学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则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就有可能迷失虚拟实践的方向,让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线下的现实实践和线上的虚拟实践,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职思政理论课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本意不是完全取代现实的实践教学,而是对现实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和补充,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以增强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因此,要求高职思政教师在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时坚持现实实践和虚拟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发挥两者最大的合力。

4 高职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和普及,各高职院校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积极探索虚拟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有效的虚拟实践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并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其教学方法和途径。

创建虚拟实践教学专题网站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高职院校已经逐渐开始重视思政理论课专题网站的建设,但从目前已建的网站情况看,存在无人问津、流于形式、水平参差不齐、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亟待加强和改进。一般门户网站的建设大致包括基本模块和常用设计两方面内容。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专题网站是用于完成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任务特别开发的网络空间,其建设过程不同于一般门户网站的建设,除了上述这两方面内容外,还要增设教学任务发布、答疑讨论、作业提交、在线测试、成绩记录与查询、教育游戏下载等内容。在资料和素材的选择上要坚持贴近学生和现实需要的原则,提升专题网站界面的可欣赏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使用,把专题网站真正建设成为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真心喜爱的实践教学活动平台。

创设虚拟仿真实践情境,进行虚拟仿真体验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名人故居等,既要考虑大量的经费,又要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要组织所有学生参与实地参观和考察活动有很大的难度,而创设虚拟仿真实践情境,让学生进行虚拟仿真体验,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虚拟仿真体验,就是思政教师在组织虚拟实践教学时让学生带着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在已创设的虚拟仿真空间利用声、光、电等三位一体的方式,并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各种手段呈现相关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经历和感受。

如在思政理论课中要组织学生进行“重走长征路”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可借助虚拟现实系统软件开发并模拟出当年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的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学生在虚拟的仿真环境中真正经历和感受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以及遭遇的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困境和各种生离死别的场景,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长征精神,学习红军不怕艰难、奋勇向前的优秀品质。

开发思政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对于当前的高职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很多高职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浪费青春,导致学业荒废。思政教师可以尝试将具有极强吸引力的网络游戏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开发网络游戏的方式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这将是一种寓教于乐,既吸引学生又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新方式。所谓思政理论课网络游戏实践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特定时代背景,将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知识要点融合在游戏的各环节,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主动学习和了解相关思政理论知识,并能通过游戏的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思政理论课知识的理解,真正达到让学生将思政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的。这种新颖、未来化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需要思政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开发者和教育对象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就目前情况看,真正要付诸实施的难度较大,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创新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虚拟实践教学网络游戏定能占有一席之地。

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虚拟实践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实践活动,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提出更高素养的要求。思政教师要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活动,既要具备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要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而从目前思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政教师的信息化操作技术相对比较薄弱,不利于虚拟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因此,各高职院校为了增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促进虚拟实践教学广泛应用,必须重视思政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为思政教师制订互联网技术培训计划,设置相关教育信息化技术实操课程和提供专项保障的培训经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互联网技术教学信息化的各种进修学习和培训。总之,要采取多种措施,把思政教师着力打造成既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能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宝,刘会强.虚拟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2):108-111.

[2]杨湘红.虚拟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意义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6):68-70.

[3]陳红,孙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79-82.

[4]李军,刘丽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模式与实施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5(9):42-45.

[5]庞永红,舒招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探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3-100.

[6]张毅翔,李林英.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内涵及其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59-61,77.

[7]陈雨.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内涵、价值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59-62.

[8]宋成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作者:王秀萍

网上教学与实践探析论文 篇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强化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本文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本原则;实施路径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高校要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落实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途径,是塑造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大学生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大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主体权责不明,导致实践教学的实施不力

实践教学的主体由教学管理者、实施组织者与参与者构成。然而,实践教学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对于实践教学的分工与责任,有些管理者、实施组织者没有深刻的理解,缺乏明确的认识。有些领导者强调对课堂教学管理到位,却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实践教学计划内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没有相应的配置。第二,有些教师不愿实施实践教学。从主观原因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任务重,科研压力大,钻研实践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时间极少甚至没有。从客观原因而言,教师数量少、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的能力弱,导致校外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缺乏保障。同时,有些高校并不认可实践教学计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这些问题都影响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与创新性。第三,有些学生缺乏参与意识与动手能力。大多数学生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不热爱,不积极,直接导致他们缺乏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实践教学的客体形式单一,导致实践教学的组织无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客体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组织过程等。然而,实践教学客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无体系、不规范。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尚停留在无课程计划、无教学大纲,无实施方案的“三无”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科目各自独立,“条块分割”,缺少宏观统筹规划。第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无轻重主次。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讲授轻效果,整体上实践教学内容层次不分明导致舍本逐末的现象出现,很多教学形式和内容出现低水平的重复,使大学生对实践教学失去了兴趣。第三,实践教学手段和条件受客观条件制约,难以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实践教学。近年,在校大学生人数猛增,许多普通高校采取合班上大课、系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难以确保学生的广泛参与和互动讨論。

(三)实践教学的载体配置滞后,导致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不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载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无体系。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题研究尚处于探析阶段。理论研究不足使实践教学缺乏推动力,导致学生提交的实践作业少有高水平的作品。第二,实践教学的制度措施不健全。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是实施教学的薄弱环节,对实践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效果缺乏完善的指标评估标准,无考核目标,无量化标准,难以确保实践教学成绩的客观性、有效性。考评体系缺陷使实践教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第三,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限制。实践教学的经费短缺是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法深入和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另外,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遇到了程度不同的阻力,使实践教学陷入两难的困境,学生的学习需要实践教学,而教学实践缺乏完备的教学实践基地。

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如何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如何才能拥有更多“粉丝”?笔者认为,遵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三个原则是关键。

(一)强化学科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学科的特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宗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理论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为主线,课程研讨与课外实践结合为途径,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完善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在实践教学中体现为专业教师与非专业教师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配合、教室内和教学外学习场所的互补等,消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固有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传统教学模式,以大思政格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践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以培养大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建构一个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操作中,以网络学习技能训练平台、实践教学训练平台建设为依托,充实和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理论体系。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是重中之重。

(一)宏观调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针对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现状,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循序渐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育德功能,实现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到“课堂教学”的“大思政”模式转换,把立德树人目标渗透到思政课教育的各环节中,渗透到每个学生生活的各环节中。第一,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教师担任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的职能:加大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加强指导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明确实践教学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高校管理部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实施细则,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确保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功能,教师可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相关的演讲、讲课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训练的平台,吸引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和课程知识进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参加专业实践深化专业理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密切關注实践教学的效果,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回访,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从多方面落实实践教学,补充和完善各种实践管理制度,促进教学相长。

(二)互联网+网络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实践教学与多种网络媒体交互使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现在,网络教学已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在道德情感上与生活实际中有机联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基本要求。具体的教学形式有:第一,建设虚拟实践教学网站,可要求学生读网站的网络典籍,并且写出读书笔记。第二,进行网络体验教学,如“两万五千里长征”“网上博物馆”“网上图书馆”,安排学生参与实践后结合教学内容写出心得体会。第三,实施网络调研,调研社会时政等热点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建立大学生思政教学微信群、QQ讨论群等。同时,教师可以将网络教学成绩纳入到期末考核中,占本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的20%。没有参加网络教学活动的学生,或网络教学成绩不及格的,该课程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三)“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因此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坚持、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融会贯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项知识要求的必经之路。应在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养成作用。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去认识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同时,教师可以规定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学生总成绩的一部分,占本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的20%。没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或实践教学成绩不及格的,评定该课程最终成绩不及格。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内容可设计为:第一,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要求任课教师选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题目展开讨论。讨论前指导学生写出发言稿,讨论结束后进行认真总结并上交发言稿。第二,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并上交辩论稿。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参观工厂、公司等,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写出相关实践报告。第四,开展日常课余实践、节假日实践和寒暑假集中实践活动,并写出调研报告。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协同共进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少学生反馈说收获满满,有效提升了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再是“单兵作战”,促进了教学相长的有效互动。

责编:黎明

作者:金妍妍

网上教学与实践探析论文 篇3:

任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结合任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实践教学在任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任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明确了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提出实施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工程,完善任职教育教学体系,其中特别强调了任职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期探索出科学可行的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任职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是高等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和深化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环节。任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对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加强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探索和创新,对提高任职教育人才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践教学在任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平台

任职教育培训周期短,学习的内容多,客观地决定了受训者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而学员专业操作技能、业务管理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只有依靠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实践教学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教学中的实习、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等教学环节,针对学员岗位需求创设接近部队实际的模拟场景,使教学训练平台与部队现状对接,学员所学就是部队所用,面向部队岗位为学员量体裁衣,以满足部队任职岗位对军事人才的需求。

(二)面向实战化需求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信息化战争中,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军事素质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实战能力。这就要求学员在打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实战和实训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任职教育中,学员用理论知识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效果能够体现出学员的组织和指挥能力的强弱,而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员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加快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员在实战、实训的环境中反复实践,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为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创新型军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二、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任职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实践上已经有了显著进步,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及想定作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但从实践教学现状来看,与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容选择不当

教学内容改革是军事任职教育转型的核心,任职教育实践教学应以学员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以部队任务需求为牵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在当前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部队也在不断发展建设,各军事岗位的形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军事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任职教育实践教学应针对部队岗位任职能力需求,适时进行创新,以满足部队发展建设的需要。目前,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存在依据实践客观条件、教员自身能力等设计任职实践教学内容,任职岗位教育的“指向性、实时性、实践性和超前性”的“四性”体现不明显,对任职能力培养促进作用不强。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仍然以单一化、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为主,一般都是由教员在课前编制好实践指导书,实践前学员按要求进行预习,操作过程中由教员现场指导、示范,完全是在教员设定的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学员注意力只是集中在孤立的实践步骤中,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度不够,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最终变成了对实践指导书的验证,忽略了对实践现象及结果的分析,抑制了学员在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不利于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实践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三)实践师资缺乏

目前,对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而对其实践能力要求不高。教员队伍结构的主要缺陷是经历单一,部分教员是从院校到院校,对部队现实情况不了解、不熟悉,缺少部队工作经历,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应用锻炼,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专业岗位实践性知识。现职所有教员中,有部队任职经历的只有几个人,专业教员中到部队代职的仅占20%。有的教员下部队代职也是浅尝辄止,没有真正深入到部队,从而导致部分教员“教训练的没有组织过军事训练、教演习的没有参加过部队演习”,在课堂中遇到部队具体难点问题,不知道该怎样解决,难以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学员实践学习效果不佳。显然,教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和能力素质与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四)运行机制不佳

长期以来,人們把实践教学看作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教辅”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组织运行不正规。在人们潜意识里,实践教学目标除了对理论的验证之外,就是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这种目标和功能的定位还是比较狭隘的,呈现出“单一化”倾向。比如把一些不能胜任理论教学的教员、年青教员,甚至安排未审定的教员带实践课,导致实践教员总体素质较差,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对于实践教学环境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比较严重,实践教学环境的维护投入不多,导致实践教学环境的维护、改善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所以只有深入研究实践教学的最佳运行机制,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保证任职培训的质量。

(五)管理理念滞后

在当前大力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开展教学评估的大环境背景下,对实践教学也相应地出台一些政策,但是管理过程中缺少辩证思考与运用。对于实践教学管理的专项研究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研究的深度不够。一些工作只重视技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而忽视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不能从全局、整体、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很好地掌握现代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只追求快速便捷、只懂得强制规定。所以需要研究实践教学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加强实践教学科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部队对军事人才的需求。

三、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设计动态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改革是军事任职教育转型的核心部分,是提高任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新技术在岗位、装备中的革新和渗透,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也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中。任职教育教学一定要着眼新的使命任务,瞄准军事斗争准备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实战化教学训练为牵引,坚持以“教为战、学为战、练为战”的实战化教学理念为引导,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工作和实战情景,着眼提高实践能力,增大利用模拟平台训练、想定作业、实兵演习演练等实践教学环节,符合实际工作和实战的要求,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教学内容要紧跟部队发展,将部队的热点难点和学员关心的问题贯穿其中,在充分考虑任职岗位需要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补充新的知识点,做到作战需要什么,实践教学就教什么,以缩小实践教学内容和实战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实战演练、网上模拟等环节,为学员重现或模拟实践现场,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员提供最有效、最富有价值的知识,提高学员自身的能力,到部队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够“会处理、处理得好”。

(二)设计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随着任职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不断变化,必然促使教学方法手段也要不断创新。在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中,要紧紧围绕部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学员进行实战性的实习和实训。让学员大量参与到职业角色和实践活动中,学习实际工作的经验、价值观与工作规范,不断建构实践能力,实现由新手到熟手的重要转变。坚持“立足于部队实际、超越于部队实际”的原则,针对学员部队现有岗位技术需求,结合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即为学员创设或模拟与未来部队岗位任职工作环境相似的情景,让参与者担任模拟角色,在模拟情境中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正确的处理对策和方法,加强岗位预实践锻炼。这种模拟情境式教学能够大大缩短学员的培训周期,突破学员单纯靠亲身经历和教学个人经验传授成长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对学员任职岗位的需求分析,模拟现实场景下的想定作业,使演习演练的内容和氛围等能够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能够加速学员将已有文化基础知识向岗位任职能力的转化。

(三)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体系

教员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员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构建一支以部队实践经验丰富、军事综合素质高的教员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教员队伍,是提高任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员应该既是一名有着丰富岗位任职经历的优秀的指挥官,又是一名有着深厚知识积淀的传授知识的名师。在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中,要突出研究培养“双师型”教员队伍的相关机制,以提高和保持教员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员的培养力度,为年轻教员多创造到部队任职、代职或参加演习活动的机会,从而丰富教员的部队实践经验。另外,还可以邀请部队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到院校授课,促进教员与部队专家的交流,让教员掌握部队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坚持以实战化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教员的实践教学水平,形成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实践师资队伍。通过这类“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为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四)建立正规化的运行机制体系

任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而实践教学中的模拟训练、实装训练、综合演练对抗、想定作业等都是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提高任职教育实践教学效果,要找准定位,结合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部队的作战训练需求,建立一个针对于实践教学的独立教学目标设计,保障实践教学的合理运行。加大对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与运行监督,首先构建特色专业信息化掉的教学平台,加大仿真技术、模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重现部队实况、模拟各种复杂情况,强化岗位任职能力训练;在已有构建的教学条件下,安排有部队代职经验的教员上课,同时检查实验室开放力度,关注每个环节,包括开放实验选题,进入实验室时间,到教员指导下开放实验内容。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员开展有特色、有探索性的研究性实验;为学员创建近似部队实际现状、实战战场环境的教学平台,鼓励学员自选研究性实践,努力营造一种勇于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允许操作失败、有一定挑战性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满足部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五)建立规范化的实践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要建立规范化的实践管理体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现场监督、检查,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促进实践教学规范性。针对任职教育学员的多样性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特点,要建立灵活多样性、规范性的考核方式。通过“平时测试+期终考试”的方式考核专业核心实践内容;对于提高学员综合能力的实践内容,采取开放性的考核方式,设置考核题目,学员可在课后自主时间独立完成;对学员到部队实习效果的检验,可采取学员撰写实习报告和部队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实践性的教学制约和激励机制。比如,要求学员在校期间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方能毕业;要求学员在校期间必须获得适应本专业岗位实践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其作为毕业(结业) 的必要条件。并且对专业核心实践课程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学员,不予结业。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能够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目的。以任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建设,可以解决实践教学内容选择、方法手段、课堂评价、教员队伍、运行机制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水平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杰.大力推进任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创新[J].中国军事教育,2012(2).

[2]谷军,李有东,徐元强.军队恩智教育院校实践性教学调查思考与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

[3]吴勤,余启合.任职教育综合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J].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学报,2010(4).

[4]紀晓佳,程永健.军队任职教育实践教学探析[J].继续教育,2014(12).

[5]谷军,李有东,徐元强.军事任职教育院校实践性教学调查思考与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

作者:张凤晶 孙文邦 范秀英 于光

上一篇: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论文下一篇:我国学困生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