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与实践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2022-04-28

摘要:新时代高校文化素质课程须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积极构建以第一课堂学术实践为主旨的协同路径,以第二课堂拓展实践为平台的必由路径,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为延伸的实践教学联动路径,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共同体,成就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大场域,以此培养具备真才实学、可堪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与实践教学方法初探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与实践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篇1: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与策略

[摘 要]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基于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实践,通过“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藉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转变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备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科学的创新实践等素质特征。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基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育过程。传统的大学教学型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法[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发现、探索、研究为活动形式,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和讨论互动以及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达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同步推进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为了促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于1998年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2]。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应用性,以便学生就业后能够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思想及模式

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遵循认识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问题发现、思维探索、理论研究和实践佐证为逻辑线条,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互动、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方式将教学、科研与实践融为一体,构建“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

首先,思想分享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而“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就在于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通过教师个人的思想魅力和人格特征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通过思想分享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思想者,从而为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动力之源。

其次,思维训练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逻辑思维是分析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创造性发现的内在灵魂。思维火花是大学课堂上弥足珍贵的营养,引领着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乐趣,并指引着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为创造性发现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建构学生的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和方法。在思想分享和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探究会带来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从而成为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环节。

再次,知识建构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内容。在思想分享和思维训练驱动下,知识建构便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知识建构不是传统大学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而是基于思想和思维之上的体系梳理、理论论证和内容架构,是在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逻辑指引下,思想者知识体系储备的能动学习过程。这种知识建构是带着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自发过程,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要工作。基于知识建构,思想者才具备创造性发现的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最后,能力提升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目的。思想分享、思维训练和知识建构的最终目的是能力提升,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创新性实践活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落脚点就在于通过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让具备思维探究和知识理论的思想者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去佐证思维火花和猜想假设,从而去发现及佐证新的思想和观点。既能够大胆猜想,又能够小心求证;既能够作为思想者仰望星空,又能够成为行动者脚踏实地。这就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总之,“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构成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围绕创造性发现的逻辑线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形成相互耦合、功能互补的系统整体,最终实现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实践及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探索出一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经验。

1)营造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搭建思想分享平台。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通过教师个人展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专业素养和思想魅力,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研究乐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其人才培养不但需要重视公共管理精英思想的熏陶,还应加强草根民生思想的洗礼。例如,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备课中要尽最大努力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在讲授中注意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用大信息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学术大师的社会保障思想,领悟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草根民众的民生呼声,进而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专业使命和职业抱负。在这样的思想分享平台下,将精英成人教育和专业成才教育完整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思想是深刻的,因而培养的是一批仰望星空的思想者。

2)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培养思维探究习惯。20岁左右是一个人思维火花四射的阶段,大学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激发年轻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概念描述、属性界定、历史演绎、理论解释、实践佐证、结论提炼等思维过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探究的方法论,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更需要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多学科思维的魅力感染下,养成思维探究习惯,能够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角度大胆去猜想问题假设,遵循思维探究的逻辑线条,小心去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发现创新性结论,因而培养的是一批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目注重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社会保障实践的结合,在社会保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插入追问、反问,也鼓励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提问,要求发言者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在追问过程中,发言者常常会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疏漏,进而激发其继续探索下去的积极性,也正是在这种讨论加答辩的形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

3)指引快乐能动的学习过程,夯实知识建构体系。一个人只要是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其快乐能动的学习动机就很强烈。结合公共管理精英教育的培养特征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内容体系的应用特征,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需打破教材知识结构的固定体系,按照概念基础、历史发展、理论脉络、内容体系、比较借鉴、实务实践等主线架构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各门课程内容,这样就将“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统一了起来,使学生不但成为具有思想内涵和思维逻辑的思想者,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笔者主讲的《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PPT的方式展示各自团队完成的员工福利设计方案和健康管理方案,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出最佳PPT奖、最佳文本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提问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团队参与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组织中实现了快乐能动的学习,也能感受到学习和动手的成就感。

4)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强化能力提升途径。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课外作业的实务设计、教师课题的参与发展和学生课题的自主发展等形式,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属于应用学科,其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需要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检验。教师在课外作业安排上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小组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保持沟通交流,使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的社会调研,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学习“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做科学研究”以及“如何走上社会”;指导学生独立申报挑战杯科研项目和“调研中国”等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研和报告撰写,从而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例如,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8级共有31人,15人参与过课外学术活动,共计24人次。其代表性成果《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分析——以陕西佳县为例》、《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效果分析——以陕西省佳县为例》分别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一等奖;《初探陕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品牌建设——基于对安康紫阳县茶叶产业的调研》获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秦岭生态移民搬迁意愿调查》获南风窗“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项目。因此,强化能力提升途径是大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总之,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机制,努力实现着 “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明显.研究型与实践性教学法探索[J].时代教育,2008,(10):1-2.

[2]王玉玫,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作者:翟绍果 许琳

课堂与实践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篇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联动路径探研

摘    要:新时代高校文化素质课程须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积极构建以第一课堂学术实践为主旨的协同路径,以第二课堂拓展实践为平台的必由路径,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为延伸的实践教学联动路径,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共同体,成就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大场域,以此培养具备真才实学、可堪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联动路径

文化建设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精神要旨,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其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公民素养,因此,在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理论指引下,高校文化素质课程须以课程思政撬动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实践教学形成联动路径,为学生打制全方位、多渠道、深维度的育人场域,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大空间、大层次、大境界。

一、核心路径:以第一课堂学术实践为主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营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据此,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三全育人为形式,新时代高等教育立体化育人转型所形成的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的综合教育理念。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应不断挖掘课程思政着力点,以课程内容承载思政理念、以思政内涵寓于课程教学,科学合理地推进作为核心路径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做有感触的真实践、做有温度的暖实践。

(一)课程思政带动研究型教学学术实践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人格境界为目的,通过知识传授与环境涵化,使受教育者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故此文化素质课程是面向广大学生开设的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根本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与此相应,研究型教学是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将学习、研究、实践三者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型教学视野下,文化素质课程内容设计须打破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窠臼,结合大学生知识体系和认知形式,选取其既感兴趣又具有一定感性认识的领域作为着陆点与切入口,以课程思政为指引,以专题模块为形式,开展教学并推进学生学术实践,这样不仅层次清晰、重点明确,而且与大学生高中以来既有知识结构相连接,做到体系连通、点面结合。

在文化素质课程第一课堂的学术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构成实践共同体,教师是引导者,其在设计研究专题时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要旨,全程关注学生研究进展情况,如研究资料的搜检、具体步骤的完成等,以此踏实推进研究型教学学术实践的有序开展。学生是实践者,不仅个人须认真参与,也要寻求团队协作,研究小组伴随课程理论学习、自身学术研读推进研究成果并进行课堂展示,整个过程教师与学生协同配合、彼此推进。这种以课程思政为载体的研究型教学与课堂学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知识与研究学术的积极性,提升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高校文化素质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类课堂学术实践,课堂上有课件、视频、讨论、辩论,课堂下有积累、学习、心得、体会,以学术实践带动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懂得理论联系实践。

(二)课程思政助推多元教学方式

文化素质课程须立足自身特点,不断充实丰富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与论辩相结合,由单向度传授接收模式转化为双维度主导主体模式,不断激发大学生思考探究社会问题与国家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辨析、判别、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提升第一课堂学术实践成效,文化素质课程要注重教学方式彰显大学气魄、鲜活多样,以课程思政拉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通过教师的理论阐释,将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外化为教学实践,内化为学生价值追求,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求知的学术体验[2]。

以互动式教学为例,通过营造多元互动教学氛围,在师生、生生教学双方平等交流过程中达到思想观点交锋碰撞,进而激发大学生学习探究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高校文化素质课程互动式教学可分为实操层面、内容层面与精神层面三个维度。在课程思政統领下,第一个实操层面的“课堂讨论、自由发言”的互动更近于“术”,第三个精神层面“以言传身教培养人文情怀”的互动更近于“道”,而第二个内容层面“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的互动则是连通“术”与“道”的“气”,这样将文化的厚重、思考的热情、分析的理性、探讨的逻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以课程思政为指引的文化素质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多元应用,融会贯通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校本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进而丰富大学生课堂学术体验。

二、协同路径:以第二课堂拓展实践为平台

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突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高校须高度认识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其突出着力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基于以上培养需求,文化素质课程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质量观与学生观,采用全方位教学模式,在第一课堂学术实践核心路径之外,以课程思政牵引开展第二课堂协同路径的特色活动,通过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开拓实践平台,以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一)课程思政推动教辅结合

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应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践行素质拓展实践道路,不断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实践的深度交融,积极探索教辅结合的文化素质教育新格局。文化素质教育要突出“道德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上”的育人导向,在强化第一课堂教育之外建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系统建构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该制度将第二课堂活动分为文体活动、心灵成长、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技能特长等类别,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文化素质第二课堂活动提升文体素养、思想觉悟、实践本领、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工作能力等并获得相应学分。

文化素质课程除了第一课堂的讲授、观摩、研究、实践,更要与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以“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依据,推行文化素质诊所式教学,通过与学生社团合作推动文化素质教学从理论教學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实践中去。文化素质课程不仅可与众多学生社团共同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文化节、知识竞赛等活动,还可与校园文艺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话剧、舞台剧等的排练演出;可引导支持大学生创办、参与各类文化刊物和文艺社团,并发掘课堂上文化素养较高的拔尖人才,推荐参加学校、省部级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文科专业竞赛等,以刊促建、以赛促建的素质拓展实践教学效果均将更为显著。至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需要高校教学培养的各个环节给予学生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助力扶持,将教育过程更多地转向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使学生真正成为思政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主体[4]。

(二)课程思政助力大学生特色社会实践

在“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之中,红色社会实践与暑期社会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社会实践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须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为课程思政抓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通过红色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与人生价值。文化素质课程可结合教学目标与自身内容组织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利用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北京香山双清别墅与新中国建立、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广州起义纪念馆与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等,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

暑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暑期进行的集中社会实践活动,文化素质课程以课程辅助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教师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并指导学生以“中国制度与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等为主题在暑期组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采集整理、宣传弘扬中国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等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赶赴城市社区调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并提交调研报告、拍摄记录视频或公益微电影等;倡导学生以中国制度为基础设置特色课程, 通过线上线下集中授课的暑期支教活动向城乡广大中小学生宣传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进而传承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等。据此,以课程思政为引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多彩丰富的文化素质课程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丰富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其视野胸襟。因为只有充分把握理解课程的思想内涵,将精神追求化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价值理念,才能在课程与学生之间建立文化共生关系,最终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5]。

三、必由路径: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为延伸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便携电子设备在大学校园广泛使用,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途径随之转变为微信、QQ、微博等形式,高校须应学生之需,加强对舆情的解释、判断与引导,创建良好的氛围。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倡导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推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富有特色的路径指导。高校须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必由路径为文化素质课程第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核心协同路径的深入延伸,贯穿其中的课程思政智慧之光,以点燃盲点、以融点感染冰点,持续有力地带动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一)课程思政推进智慧课堂实践教学

伴随时代发展与学情变化,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必须适时做出调整,采用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更应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配套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智慧课堂模式以推动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智慧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造利于探究合作、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的教育方式。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借助智慧课堂云(智能云服务)—台(智能平台)—端(智能端应用工具)的运行方式提升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辐射空间,通过组织有主题的师生、生生之间协作互动,充分尊重学生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升华,为其提供未来发展所需的持续学习力与核心竞争力。

文化素质课程以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为涵养目标,突出课程思政教育特色,积极将中华文化的意蕴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传播文化经典、传承千古文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境界。在提升教学成效的目标驱动下,课程在线下讲解基础上需要采用智慧课堂提高实践教学成效。课程之前,教师提前于课程微信群或课程网站布置任务,预设讨论话题或者通过情境创设方式提出命题;课程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安排学生代入不同角色进行情境演练;课程之后,教师将经典作品赏析链接推送给学生,帮助其更好地领会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由此,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为平台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既有助于大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又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

(二)課程思政引导课程VR实践

当前,多所高校立足自身技术优势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虚拟仿真(简称“VR”)体验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文化素质课程可借鉴“数字马院”经验建立VR教学实验室,采用交互式、自主式、研讨式实验教学方法开展课程VR实践。VR技术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及传感器构成三维信息人工虚拟环境,逼真模拟现实世界或超验世界的事物情景,投入其中可身临其境、亲自操控、交互感应的一种综合集成技术。据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VR实践,于虚拟仿真情境下进行主题模拟的线上动态教学活动,通过情境设计编排与任务设置开发、静态资源自主学习与动态演练师生互动、问题突出导向与成效展示评价的模拟实践,有效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在文化素质课程中,教师可依托学校实验室系统,结合课堂教学中难以全方位鉴赏的艺术作品、文化遗址等进行模块设计编组入库建立课程VR教学实验室,学生则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完成模拟实践任务而提升学习效果。VR实践教学借助立体化“眼镜”,以鲜活细致、活泼灵动的课程素材与精心设计、层层相连的学习任务,虚实结合地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主性和体验式学习的成果性,有效增强文化素质课程的科技感、时代感和沉浸感。同时,这种VR实践模式还可与校园网络相连,打造全维度文化素质教育媒体引航工作体系,以文化素质课程带动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在线上拉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之间的联系,无限扩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场域空间。

总之,高校应“立足小课堂、拉动大思政”,在课程思政引领下大力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实践教学联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通互动、实践教学内容与时段协调并进,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共同体,成就文化素质教育育人大场域,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奠定稳健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丁义浩.“课程思政”建设须打破三个误区[N].光明日报,    2020-01-13.

[3]张德祥,林杰.大学素质教育的历史审视与现实反思[J].中    国高教研究,2017(6).

[4]张晓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的外语实践教    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

[5]聂迎娉,傅安洲.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    根本遵循[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作者:李怡

课堂与实践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篇3:

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法制,使得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备受关注,同时也对传统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新挑战,我们针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安全生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又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以实践导向为主的、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一直是我们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受到新的冲击和挑战。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应用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不能很好的达到这一目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在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教、学、做互动,构建理论能力和实践素质联合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的提高得以实现。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现实的操作步骤与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进行,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的教学模式,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实用性与实践性。

2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内容

2.1 制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制定与理实一体化相吻合的教学课程标准,首先,要到企业对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调研,对相关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第二,要明确目标,明确教学总目标和各个课程具体的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目标。第三,要理清各个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第四,要以实训项目为基础,划分各个教学单元,使各个教学单元都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课程标准要围绕项目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进行制订,要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2.2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往往都采用单一的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与实训分裂的格局,将各个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各教学环节充分集中,教学场所设置在实训室或者模拟现场,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直观和抽象交替出现,实现了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

2.3 建设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支持。由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场所必须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同时满足实践教学。要大力建设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训室进行。此外,还需要模拟企业相关工作的环境,使实践教学能充分的开展。好的实训场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变成了有趣的实训课,进而促进了学生对掌握实践技术的学习。

2.4 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能不断掌握新技术、汇总新信息,并不断研究,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我系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即安排专任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实践,以掌握最新的实际知识。同时,也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扩充教师队伍。

2.5 制定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为促进该模式更好的实施,应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做进一步的充实。

3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3.1 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一体

“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项目为载体,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精讲,并布置相应的项目任务。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进行收集,制定项目计划。在进行项目的同时,教师对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2 类比法

教师利用直观的类比法来类比抽象的概念,使理論知识易懂、易学。

3.3 案例教学法

教师介绍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对相关理论进行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

3.4 启发引导法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施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

我系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发现,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它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割裂的格局,改善了教学评价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并使得课堂气氛不断活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充分地利用了各种教学场地,有效的利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此外,它还能有效地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结合起来,将实践融入理论教学,让学生在理论课堂上同时学到了所必须的实践技能,学生改被动为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新的实践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丽云.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科学大众,2013,3.

[2]刘小燕.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3.

[3]胡祖武,刘玲,卢培铨.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商界,2012,9.

[4]展惠英.工业分析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3,4.

[5]王驰.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2013,2.

作者:胡祖武 江洁妮 胡雪雷

上一篇: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筑电气论文下一篇: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