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与当今实践差距探析

2024-04-29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与当今实践差距探析(通用3篇)

篇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与当今实践差距探析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与当今实践差距探析

马恩关于未来社会设想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对此,我们既要坚持马恩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又要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必须大胆吸收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对我有用的先进成果;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解决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作 者:彭建标 展明锋 Peng Jian-biao Zhan Ming-feng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社会科学系,北京,100083 刊 名: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MUSI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4) 分类号:A811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   生产力  

篇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与当今实践差距探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说;未来社会设想;社会主义实践;中国模式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46—04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核心内容。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最终得出了“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由上述“两个必然”势必引出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本文将综合考察马、恩对未来社会设想以及国际共运史相关史实,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东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艰难探索历程作以现象描述和理论探讨。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的相关论述

1.早期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资本论》第一卷等早期著作中,马、恩以当时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背景,以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揭露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及其暂时性的基础上,就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作过多种描述。概言之: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分工消失、三大差别消灭、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国家消亡、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应该指出,马、恩早期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示”,仍大量地继承和保留了16-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生产资料公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城乡之别和工农差别、劳动从谋生手段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废除国家等等思想散见于圣西门“实业制度”、傅立叶“和谐制度”和欧文“劳动公社”的设想中。而在马克思“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的描述中,我们也仍能看到一种对未来社会的近乎乌托邦的浪漫想象。

2.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主要见于《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和《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等文献。从1859年开始,马、恩密切关注俄国的每一步社会变革。到了70年代,马、恩更是一再预言,俄国革命迫在眉睫,指日可待,而“只要俄国一发生革命,整个欧洲的面貌就要改变”[2]。进而,马、恩第一次突破了主要以西方国家为背景的科学社会主义构想图式,论及了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意指“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果”[3],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原理出发,马、恩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具有世界性的结论。根据世界革命理论,西方将在东方影响下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并反转身来大大改变和加速东方落后国家的历史进程,使之跳跃式地直接走向社会主义。

3.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从1845年开始,马、恩在《爱北斐特集会上的演说》、《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资本论》第三卷、《〈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等著作中反复论及无产阶级和平夺取政权问题。认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4]、“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5]、“可以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宪法随意办事的国家里,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6]。

《〈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发表当年,恩格斯在致理查·费舍的信中明确声明:“我认为,如果你们宣扬绝对放弃暴力行为,是决捞不到一点好处的”[7]。显然,恩格斯虽然强调要充分利用普选权等和平合法的斗争方式,将之视为对“暴力革命”策略的重要补充,但他绝没有因此从根本上否定“暴力革命”。换言之,马、恩所主张的是“暴力与和平”两手[8],这与伯恩施坦等人所宣扬的彻底否定暴力革命而一味追求和平改良的机会主义是有原则区别的。

4.“我们没有最终目标”。马克思在1881年给纽文胡斯的回信中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9]。恩格斯于1893年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发表关于德国局势看法的谈话。再次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10]。事实上,马、恩晚年已经超越年轻时代所设计的未来社会模式,转而更加强调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依此来确定无产阶级革命的政策和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没有最终目標”,并不是伯恩施坦所曲解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我们应当依据上下文的意思和语境,将恩格斯的谈话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解读。恩格斯所说的“没有最终目标”,是指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不可能有“预定看法”的意思,决不能误认为恩格斯最终放弃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终结

1.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与实践[11]。第一阶段: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一度寄希望于世界革命大面积爆发。然而,欧洲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帝国主义列强组织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发动了遍及全俄的白卫军和富农暴乱,新生苏维埃政权内忧外患,成为资本主义汪洋大海里的一座“红色孤岛”。在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列宁被迫临时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1920年俄共(布)九大通过决议,高度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认为可以“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12]的方式,更迅速地向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体制“直接过渡”。原先作为应急措施提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据此被肯定为自觉的过渡措施而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强化。一场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接踵而至。实践证明,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无疑是失败的。第二阶段:通过新经济政策“迂回过渡”。以1921年新经济政策和晚年五篇论文、三封信件“最后遗嘱”为标志,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情出发,提出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1)“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13];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准备作几千次尝试”[14]。(2)俄国小农占优势,向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15](4)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取决于“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16]。(5)“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17]。

在列宁看来,新经济政策“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是“我们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真正途径的唯一办法”[18]。遗憾的是,斯大林将这一政策视作权宜之计,于1928年将其断然中止了。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失败。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在斯大林带领下,经过全盘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以苏联1936年宪法通过为标志,最终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其基本特征:(1)经济上:高度集权的国家统制;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管理。(2)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一党制;三权合一;国家安全部门凌驾于正常权力之上。(3)文化思想上:个人崇拜;高度思想垄断;行政干预学术文化。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战争威胁日益逼近的特殊环境、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实质上是另一种“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两者相似之处颇多,如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统制;采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进行经济管理;大量地对农民强行剥夺以支持工业的高速发展;完全否定市场与货币的作用;以恐怖手段压制不满等等。斯大林模式因此又被称为是“兵营式的社会主义”[19]。

苏联本应在“二战”结束后及时对原有体制加以变革,重新回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轨道上来,但斯大林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在1947年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决议中将它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固定化、神圣化。而其继任者赫鲁晓夫等人一方面全面否定斯大林,另一方面又把斯大林体制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完全加以肯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斯大林模式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对外霸权的弊端日渐暴露,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最终给苏联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中国模式

1.毛泽东: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指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20]。1953年,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进一步号召:“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

然而1955年底毛泽东即提出“以苏联为鉴”的问题。毛泽东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两篇文章及其他一些讲话和著作中:(1)经济上:工业与农业并举;扩大地方权力;“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2)政治上:加强执政党建设,反对个人崇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惩前毙后,治病救人”。(3)思想文化上:批判地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社会主义理论上:基本矛盾仍然存在;“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带领我党“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最初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先声。可惜这一探索由于1957年国际波匈事件和国内右派分子进攻而被迫中断。

2.改革开放催生中国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标志着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成熟的阶段。学术界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开始热议“中国模式”问题。中国模式也被世人称为“北京共识”、“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中国近30年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提炼成“十个结合”。“中国模式”有很多种解读[21],“十个结合”即是“中国模式”的相对权威的官方解读。

“十个结合”从基本经验层面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涵及其特征,形象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科学地解答了马、恩未及预见,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也未能很好解决的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为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及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走向光明未来的宝贵财富。

四、结论和启示

1.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的两重性告诉我们,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23]。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着重学习、掌握、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完整体系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绝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某些具体结论、个别论断乃至只言片语上。

马、恩一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24]、“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2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恩从不把自己的思想绝对化,而总是跟随历史发展,依据客观实际,不断修正、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学说。在未来社会设想问题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对社会主义实现途径的新发展;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新发展;而“我们没有最终目标”则是对早期未来社会设想的积极扬弃。

2.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主要地归因于对马、恩学说的教条式理解。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只能顶礼膜拜的神圣教义,把发展马克思主义视为离经叛道,习惯于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特定历史时代特定事件的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以停滞不前的思想观念和经典作家的某些词句来判断和评价不断发展、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以马克思主义著作中针对特定对象开出的药方作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而是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曾以“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6]来回应法国“马克思派”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也曾明确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变革的社会”[27]。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错误在于:一是无视马恩对未来社会设想的前置条件,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在东方落后国家强行实践马恩的早期社会主义设想。二是无视时代发展要求与各国具体国情,形而上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用排斥异己的无情斗争手段对付一切纠正传统模式的努力。

3.从列宁新经济政策到中国模式,共产党人成功找到了一条有别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最初设想的新路。马、恩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立论基础是世界革命理论和东西方革命的“互相补充”。然而,东方社会主义革命并非按照与西方革命“互相补充”的方式,而是按照“一国社会主义胜利”的方式发展的。囿于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马、恩并未提及在西方革命没有发生的前提下,落后国家可以依据正确的认识,主动地从西方资本主义那里获取“肯定成果”,独立地建设自己的社会主义[28]。

在苦等世界革命高潮未到和“直接過渡”遭受失败之后,列宁认识到:“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9],并着手以新经济政策为起点,有意识地为俄国社会主义寻找一条有别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最初设想的新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就是对“新经济政策”的恢复和发展[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模式就是对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最初设想的新解答、新跨越。

4.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部分地证明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性。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和社会党国际思想体系的总称,由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右翼发展而来,于1951年建立社会党国际,目前拥有169个成员党,4000多万党员。在20世纪整个后半叶,社会民主党成为欧洲政党轮替的两大主角之一,“二战”以来先后已有四十多个社会党上台执政。

民主社会主义者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社会进程,以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和护士”自居,主张以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以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实现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主义、分配领域中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但社会民主党通过“议会和平道路” 执政、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部分地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做法,既可视为对西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积极扬弃,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证明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行性。

5.不断完善中国模式,为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十个结合”集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目标与手段、两点与重点、主体性与客观性、长期性与阶段性、坚定性与灵活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以“十个结合”为现阶段主要标志的中国模式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正在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新兴大国乃至西方发达国家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是当代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新贡献。

另一方面,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12·18”重要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而是应该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5.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31-134.

[4][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73-60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01.

[8]肖楠.我们要理解和读懂恩格斯——评谢韬先生有关恩格斯晚年思想发展的两种说法[J].理论前沿,2007,(5):24-27.

[9][23][24][25][26][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37-74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28-629.

[11]江海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29.

[12][15][17][1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33-660.

[13]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67.

[14][16][29]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71-466.

[19]李宗禹,等.斯大林模式研究[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3-44.

[2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80-1481.

[21]俞可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 超越“华盛顿共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5-17.

[22]董建萍,章其祥.全面理解和把握“十个结合”宝贵经验[N].浙江日报,2009-03-02,(11).

[28][31]蔡金发.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392-704.

[3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03.

From Marx and Engels envisaged in the future to the Chinese model of society

——On the road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Wu Jian

(Zhejiang Xianju county Party,taizhou317300,China)

Abstract:From "the two inevitable" is bound to lead to a new history of the subject: that is,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the future of the socialist road to where? First of all tha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what is socialism and how to build socialism." I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Marx and Engels envisaged for the future of society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the history of the use of combined methods, Backward countries of the East after the proletariat to seize power, how to build, how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socialist course of this difficult to explore a theory to describe and explore the phenomenon.

Key Words:Marxist theory;Idea of future society;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Chinese model

篇3: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与当今实践差距探析

【关键词】未来社会;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的发展方向,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会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作了初步描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预见论述的内容

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理论。马克思科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代表作是《共产党宣言》。他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学说,得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理论;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了另一个重要原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共同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

2.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欧洲大陆先后出现过“封建社会主义”、“宗教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思潮。马克思批判了这些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认为“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在“有教养的”的上层资产阶级中所产生的瘟疫,究其本质只不过是用抽象人性和肉麻的爱将共产主义运用庸俗化。在批判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学说与这些思潮相区别,他们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既然我们当时已经十分坚决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刻也不怀疑究竟应该在这两个名称中间选择哪一个名称。”后来,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法兰西阶级斗争》中,使用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并将之看做“共产主义”的同义词。到19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曾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不断壮大和发展起来。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将工人的解放运动以其奋斗目标表述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对其认识,是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预见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第二,消灭私有制,如共产党宣言所论述,“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来表示出来:消灭私有制。”第三,计划经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政治所代替。”第四,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将消失,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二是阶级、国家消亡,“三大差别”消除。恩格斯指出,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即“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阶级才会消灭。”至于国家它不是“被废除”的,随着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的消灭,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那时,国家政权对于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国家也就自行消亡。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是他们在考察了所处的资本主义实际情况后所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只要存在剥削制度,“三大差别”和对立就不能解决,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消灭了剥削制度,也消灭了异化劳动,从而创造了消灭三大差别的实际条件。在此需要补充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讲的是消灭三对矛盾的对立、对抗性;恩格斯就曾明确指出,即使到了共产主义,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地理环境的差别是不可能消灭的,以此辨析了对此问题的误解。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很关心人的发展问题,并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价值目标。最早且最系统阐述这一理论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生活方式。”

另外,《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还说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取决于分工和私有制的消灭;而分工和私有制的消灭,又有待于人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了人类劳动分工发展历史后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或批判者。”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实现途径的揭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其科学性在于它不仅揭示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和未来社会的基本框架,而且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实现方式。对于其实现方式,国内很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都有过论述,在此把它分为三种情况:

(1)在资本主义灭亡时实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是以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点为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的。”这一种实现方式要求最高。根据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为:物质条件即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精神、政治条件即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国际条件即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在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必须用新的生产关系来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一旦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获胜夺取了国家政权,就必然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资本主义爆发了周期性危机,生产力提出了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要求;第二,无产阶级在短时间内夺取政权。(3)“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阶段”的国家,在先进国家的带动和帮助下,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条途径已经有成功的实现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如“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1881年2月,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写信给马克思,提出根据俄国农村公社的情况,请马克思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各国都必须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才能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即要有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综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正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实现途径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有人说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没有历史合理性是站不住脚的,更不存在因为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而“搞早了”的问题,这也是笔者在此详细叙述马克思未来社会实现途径的目的所在。

三、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的肯定和发展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的未来社会的构想始终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并付诸了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预见是科学的、彻底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机械的教条,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必然是曲折的。我们每一个搞社会科学的人,都应该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中国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肯定与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5~296

[3]岳夫川、沈济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第1版: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8~44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8

上一篇:浮尘往事初二作文下一篇:维持幸福婚姻的18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