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论文

2022-04-21

开栏语:农业稳,天下安。作为农业的关键生产资料,目前我国种业在国外种业的大举进攻下已出现相当大的危机。为振兴我国的民族种业,使我国的大田作物不再步大豆的后尘,国务院去年4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种子行业吹响了迈向现代种业的号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论文 篇1:

种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业位于农业产业最上游,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种业科技一直是农业科技的重中之重。

我国种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生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60多年来,我国生物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生物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种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育种资源和高端人才不足,提供繁育基地基础设备相对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和手段比较落后,与国际大型种业公司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产业资金对农业科研的支持不足,金融资本对种业发展的支撑不够,政府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和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

就动物种业而言,我国动物种业目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我国动物品种生产性能偏低。如我国奶牛单产仅为发达国家的1/3,猪肉单产也仅为发达国家的80%。二是对进口品种依赖局面并未明显改观。受经济利益驱使,以及国产品种供种能力限制,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种畜均从国外进口,其中种猪、蛋鸡、白羽肉鸡、肉鸭进口品种比重分别达80%、70%、100%和85%。三是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力度有待加强。大量引进进口品种对我国优良地方品种遗传资源造成巨大冲击。

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

生物种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以生物种业为代表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抢占种业技术的制高点,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纷纷加大投入着力开展基因资源的发掘,新技术的研发,新品种的创制,力图通过掌控种子资源基因产权、新品种权、关键技术专利等加速对于全球种业市场的垄断。大宗农作物和动物种业的企业的兼并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显着提高,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种业呈现出精品化、专业化的特征,现代种业向全球化、多元化在发展。

目前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生物育种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我国农作物资源储备总量为41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为形成种业基因资源优势奠定了基础。种业市场空间巨大,驱动种业创新发展。

动物种业是养殖业中利润最高的部分,也是养殖业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在育种科技、人才队伍、核心产品、销售网络、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只有加快培育我国自主动物品种,大力发展我国自主动物种业,才能突破国际种业集团垄断,才能保障我国养殖产品有效供给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积极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种子企业的协同创新作用,构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种业研究和商业化育种技术创新,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种业发展机制,实现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健康发展。他建议构建由政府引导的,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企业构成的各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立由种质创新、良种培育、种子繁育、技术推广构成的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健全由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服务组成的种业保障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公益性职能,树立良种繁育和资源保护及开发工作的公益性理念,强化政府公益性职能,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社会性事业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种用动物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动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建议国家启动以育种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国家动物育种工程技术创新计划”和以完善国家新品种繁育体系为目标的“国家动物新品种繁育体系建设计划”。着力培育民族的动物种业企业。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真正有经济实力、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企业,给予其长期支持,使其逐步成为培育我国自主品种的主要阵地和相关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主体。

应加强政府引导和机制创新,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要素,科学布局,从“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四大环节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新型种业体系建设路径。

作者:王晓樱 魏月蘅

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论文 篇2:

河南种业:播“种”春天的希望

开栏语:

农业稳,天下安。作为农业的关键生产资料,目前我国种业在国外种业的大举进攻下已出现相当大的危机。为振兴我国的民族种业,使我国的大田作物不再步大豆的后尘,国务院去年4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种子行业吹响了迈向现代种业的号角。本刊特开辟“现代种业”栏目,对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存在的问题进行系列报道,以期为我国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崛起的河南种业

天下重农耕,农耕种先行。农作物种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作为农业基础生产资料之一的种子,在河南粮食生产“八连增”的过程中,起到了突出作用。

河南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达10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河南拥有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鹤壁市农科院、周口市农科院、洛阳市农科院、温县农科所等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研院校,良种培育技术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在全国种业50强中,河南种业占据了十分之一的份额;在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中,河南也占据了近十分之一的席位。河南种业可以说是中国种业的缩影。

在优良品种推广面积上,河南省农科院堵纯信研究员培育的玉米品种“郑单958”,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玉米推广数量、推广面积双第一;鹤壁市农科院程相文研究员培育的“浚单20”在新一轮的玉米品种市场上成为领军品牌,温家宝总理亲自将其命名为“永优”,成为育种界的一段佳话。位于国家粮食生产十强县滑县的河南滑丰种业培育的“滑玉15”玉米品种,在2009年10月13日举行的北京种业信息发布会和品种交流会上,一举以500万元的“天价”转让给北京德农种业,成为当年玉米品种转让价位最高的“标王”。河南秋乐种业、金博士种业、地神种业、中棉种业、新乡敦煌新科种业、河南洛阳农科院种业等已成为玉米等品种种业的中坚力量。

在小麦品种研究方面,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茹振钢教授培育的“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连续多年成为黄淮海推广面积第一的大品种;周口市农科院天存种业的周麦系列品种推广面积累计成为国内第一;河南平安种业的“豫麦49”“豫麦49—198”“平安6号”等品种,占据了黄淮麦区的主要市场,“豫麦49—198”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5月,河南平安种业还和中国农科院合作,在该公司组建了院士工作站。河南怀川种业也在2011年8月组建了院士工作站。2004年,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许为刚培育的“郑麦9023”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继该院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林作楫培育的“豫麦13”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之后,河南荣获的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1999年到2003年的5年间,“郑麦9023”在全国累计推广5785.9万亩,增产6.1亿公斤,新增产值14.4亿元,同时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种业的“危”与“机”

和国外的孟山都、先锋、拜耳、先正达等种业巨头相比,我国种业还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常年种植的80万亩设施蔬菜中,如今有60%的市场被国外企业控制。不仅是在蔬菜领域,美国杜邦先锋公司“先玉335”玉米种子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占据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垄断技术的同时也垄断了市场,并获取了巨额利润。一些国外种子比我国本土种子价格高数十倍,以致出现“土种子论斤卖,洋种子论颗卖”的说法。

而在国内的8700多家大田农作物种业公司中,真正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公司不足百家,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种业企业更是寥若晨星。70%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大多数企业“只买不研”。国内种业市场侵权、套牌、仿制现象严重,混乱的市场环境,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严重影响了一些大企业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现实,2011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国家首次将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地位,将种子安全放在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位置。

《意见》的出台,为包括河南种业在内的我国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高了种业公司掌舵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组建“联合舰队”,打造河南“种业航母”

目前,河南种业企业从科研水平、经营规模、服务理念、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国外的一些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更大。这既是河南种业发展面临的危机,也是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遇。

2009年12月,河南省农业厅、省种子管理站、省土肥站等单位和河南种业骨干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河南省种业发展座谈会,就更好地发挥河南种业科技的作用,提高种子对农业科技的贡献率,推进河南种业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这次会议结束不久,河南秋乐种业、金博士种业、地神种业、滑丰种业、平安种业、豫玉种业等企业,就在新的发展规划中加大了科技投入和以市场为指引的跨区域发展战略。秋乐种业去年年初开始企业并购,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集团型种子公司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将成为河南第一家种业上市公司。此外,金博士、滑丰、地神、平安、天存等种业企业也将成为河南种业上市的后备企业。在全国54家种业骨干企业中,秋乐种业首次进入全国种业企业十强。

去年8月26日,“现代种业科技发展论坛”在河南鹤壁举行。国内知名育种专家、院士,河南省内、外大型种业公司、农业科研院校的负责人百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河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河南将鼓励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与院士团队等高层次科研队伍开展合作,不断提升种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共同担当起发展壮大河南种业的重任。

论坛期间成立的河南省现代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河南金博士种业公司、平安种业、鹤壁市农科院、河南农大、河南科技学院等组成,包括了新品种选育、栽培、加工、市场开发等研发、生产环节,旨在提升河南种业的核心竞争力。该联盟将探索“协作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等管理模式,吸纳更多的单位及个人加盟到联盟中来,发展河南种业“联合舰队”,进而打造河南的“种业航母”。

去年年底,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今后10年河南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全省打造3~5家种子企业集团,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种子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到2020年,打造5~10家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种子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河南种业正迎来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发展的春天。

作者:贾志安

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论文 篇3:

西瓜新品种豫艺2013的选育

摘    要: 豫艺2013是以A10为母本、TW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皮圆形中果型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95~103 d,果实发育期36~40 d。植株长势强,分枝性中等,生产性状优良,易栽培,第1雌花节位6~8片叶,雌花间隔节位5~6节,坐果性好。果实圆形,绿色果皮上覆深墨绿色细齿条,蜡粉少,果皮厚1.2 cm左右,瓜瓤鲜红色,口感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1.6%、边部9.2%。平均单果质量6.6 kg,667 m2产量3150 kg左右,品质优,耐贮运。适合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露地、拱棚种植。2018年1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豫艺2013; 杂交1代

Breeding of a new watermelon cultivar Yuyi 2013

XIONG Mingguo1, ZHANG Baojin2

(1. Shangqiu Polytechnic, Shangqiu 476100, Henan, China ; 2. Henan Yuyi Seed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Key words: Watermelon; New variety; Yuyi 2013; F1 hybird

1 育種目标

西瓜是我国重要的高效园艺作物,具有味甜多汁、栽培周期短、增收显著等特点,我国各地均有种植[1-2]。我国是西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西瓜种植面积已超过160万hm2[3]。河南省是西瓜种植大省,近几年西瓜年种植面积都超过25万hm2,居全国首位,西瓜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4-5]。目前,河南省主栽西瓜品种为京欣类型,且以京欣2号为主[6]。京欣2号西瓜是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世纪90年代培育的优质早熟丰产西瓜杂交1代品种,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保护地和露地均可栽培[7]。该品种因综合性状优良而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种植面积逐年上升[8]。随着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逐渐表现出抗逆性差、产量偏低、不耐贮运等不足,这与市场需求形成了突出的矛盾[9-10]。为了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适应市场需要,笔者将育种目标制定为:适合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拱棚和露地种植的抗逆性好、产量高、耐贮运的西瓜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瓜农的收入。

2 选育经过

2.1 亲本选育

2.1.1 母本 母本A10是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台湾第一种苗公司共同于2008年开始由京欣1号和西农八号母本杂交后经3 a(年)10代连续自交分离所得的育种材料。该品系植株长势中等、较稳健,全生育期为88~90 d。雌花出现较早,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8节前后,以后每隔5节左右再现1朵雌花,易坐果。果实圆形,果皮底色浅绿,覆中宽深色条带,有蜡粉,上粉较早;果皮厚度1.0 cm,单瓜质量7.7 kg。瓤质较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1.8%、边部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9.2%,果皮硬度11.23 kg·cm-2,较耐贮运,抗逆性中等。

2.1.2 父本 父本TW22是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台湾第一种苗公司共同于2009年开始由早花和庆发八号父本杂交后经3 a 10代连续自交分离所得的稳定自交系育种材料。该品系植株长势较强、稳健,全生育期85~87 d。雌花出现较早,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6~7节,以后每隔4~5节再现1朵雌花,易坐果且整齐。果实圆形,果皮底色油绿,覆中宽深色条带,无蜡粉;果皮厚度0.8 cm,单瓜质量6.5 kg。瓤质较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2.1%、边部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9.8%,果皮硬度9.82 kg·cm-2,不耐贮运,抗逆性中等。

2.2 选育过程

2013年春季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内配制目标组合5个,同年秋季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拱棚内进行优良组合筛选试验。2014年春季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继续进行优良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A10×TW22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均突出,代号为2013-3。2015—2016年春季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拱棚内分别进行品比试验,2013-3因为产量高、品质佳、抗逆性较强等优势成为中选组合,并定名为豫艺2013。同时于2017年在河南郑州、开封,山东菏泽,河北廊坊,山西忻州等多地进行生产示范试验,豫艺2013表现均较为突出。2018年1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为GPD西瓜(2018)411023。

3 试验结果

3.1 组合筛选试验

试验于2013年春季配制目标组合5个,同年秋季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优良组合筛选试验。2014年春季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继续进行优良组合筛选试验,于3月上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试验采用露地栽培,各小区随机顺序排列,设3次重复,每小区定植20株,株行距设置为0.5 m×2.0 m,3蔓整枝。试验结果(表1、表2)表明,组合2013-3(A10×TW22)植株长势旺盛,坐果性好。其果实发育期最短,为36 d;单果质量6.6 kg,折合667 m2产量为3154 kg,为组合中最高。果形指数为1.14,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质量分数高,为11.5%;口感好,果皮硬度高,较耐贮运。该组合由于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均较突出,进入下年的品种比较试验。

3.2 品种比较试验

2015—2016年连续2 a春季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拱棚内分别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均以京欣2号作为对照。露地品种比较试验于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株行距设为0.5 m×2.0 m,设3次重复,每重复定植20株,爬地栽培,3蔓整枝。拱棚品种比较试验于2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株行距设为0.6 m×2.0 m,3次重复,每重复定植20株,爬地栽培,双蔓整枝。结果(表3)表明,豫艺2013的果实发育期比京欣2号早1 d,全生育期比京欣2号迟1 d,生育期性状差异较小。豫艺2013平均单果质量6.1~6.5 kg,为中果型西瓜品种。由于2015年和2016年的气候条件差异,以及栽培模式和施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2 a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虽具有差异但差异较小,露地模式下,豫艺2013平均667 m2产量为3151 kg,比京欣2号高175 kg,增产5.9%;拱棚模式下,豫艺2013平均667 m2产量为3119 kg,比京欣2号高168 kg,增产5.7%。豫艺2013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比京欣2号高0.2~0.4个百分点。豫艺2013瓤色鲜红,瓤质酥脆,果皮硬度较高,耐贮运。

3.3 生产示范试验

为了进一步观察豫艺2013的性状稳定性与适应的范围,于2017年在河南郑州、开封,山东菏泽,河北廊坊,山西忻州等地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试验。其中山西忻州和山東菏泽为早春拱棚栽培,于2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河南郑州、开封,河北廊坊为露地栽培,于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各试点示范种植600株,对照品种为京欣2号。各试点栽培模式均为爬地栽培,3蔓整枝留1果,株行距设为0.5 m×2.0 m。试验结果(表4)表明,豫艺2013各试点的平均单果质量6.6 kg左右,折合667 m2产量3150 kg左右,较对照约增产5.4%;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0.7%~12.0%,平均为11.6%,较对照高0.7个百分点。豫艺2013在各地的适应性均较强,各示范点的品质和产量差异均不显著,适合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露地、拱棚种植。

3.4 抗病性鉴定

为了解豫艺2013对枯萎病的抗性,于2018年春季在西瓜重茬地自然病圃中进行抗枯萎病鉴定试验,以京欣2号为对照。试验设3次重复,各重复100株,随机区组排列。抗病性具体调查方法为:调查各品种自定植成苗至成熟整个生育期的发病情况。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抗病级别划分[11]。结果表明,豫艺2013枯萎病发病率为81.3%,为感病(S)水平,京欣2号为轻抗(SR)水平(表5)。

4 品种特征特性

豫艺2013属鲜食杂交中熟中果型二倍体西瓜新品种,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为95~103 d,果实发育期36~40 d。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生产性状优良,易栽培,第1雌花节位6~8片叶,雌花间隔节位5~6节。易坐果,果实圆形,绿色果皮上覆深墨绿色细齿条,蜡粉少,果皮厚1.2 cm左右,瓜瓤鲜红色,口感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约为11.6%、边部约为9.2%。平均单果质量6.6 kg,平均667 m2产量3150 kg(见彩插8)。

5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种植,较适宜露地、拱棚栽培形式。

主要栽培技术:(1)良种良法相配套。(2)严格培育壮苗,667 m2定植600株左右,株行距(0.5~0.6) m×2.0 m,一般采用3蔓整枝,主蔓第3雌花或侧蔓第2雌花留果。(3)多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比平衡,忌偏施氮肥,膨瓜期及时浇水追肥。(4)保护地种植需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措施。(5)坐瓜期要控制旺长;果实膨大期应保持相对较高温度,忌干湿和温度波动过大。(6)该品种不耐重茬,重茬种植地应采取嫁接换根措施,避免发生枯萎病;采收前7 d应停止浇水,避免品质下降;整个生育期要注意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袁升凯,陈晓,闫跃民,等.优质彩瓤小果型西瓜露地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9,32(08): 149-150.

[2] 王娟娟,李莉,尚怀国.我国西瓜甜瓜产业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瓜菜,2020,33(5): 69-7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4] 应泉盛,张蕾琛,王迎儿,等.中果型西瓜新品种‘甬蜜2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18,31(10): 35-37.

[5] 高磊,刘文革,赵胜杰,等.酸甜风味西瓜新品种‘SW’选育[J].中国瓜菜,2019,32(8): 162.

[6] 石玫珑,张莉.营销环境视角下的河南“开封西瓜”“夏邑西瓜”产区比较研究[J].中国瓜菜,2020,33(10): 92-96.

[7] 许勇,宫国义,张海英,等.优质早熟丰产西瓜新品种京欣2号的选育[J].中国西瓜甜瓜,2002,15(2): 7-10.

[8] 朱余清,韩庆保,崔素兰.不同整枝方式对京欣2号西瓜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 188-189.

[9] 李干琼,王志丹.我国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瓜菜,2019,32(12): 79-83.

[10] 徐小利,常高正,赵卫星,等.河南省西瓜甜瓜产业70年发展回顾及展望[J].中国瓜菜,2019,32(8): 19-22.

[11]  马双武,刘君璞,王吉明,等.西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作者:熊明国 张宝金

上一篇:职业导向下中职数学论文下一篇:网上教学与实践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