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运行中,中层干部是推动单位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队伍现状,聚焦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深入分析本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做法经验,以期为相关单位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提供一定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论文 篇1:

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摘    要] 科研院所集群创新是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构建适应科研院所集群创新的服务保障体系是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增强引领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基于创新集群理论和中科院三种类型的科研院所集群实践,提出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集群;创新集群理论;服务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1]创新活动并非随机散布在全球各地,创新区域集聚趋势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集群发展越来越成为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形成科技攻关的独特优势,提升原始创新和引领性创新能力。美国、德国、英国等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了大型基地科研院所集群或国家实验室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石。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在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过程中,持续优化创新布局,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四类机构”组建,统筹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形成科技攻关的“拳头” 力量。作为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区域集群科研院所,在科技攻关中如何通过构建优良的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是当前的迫切需求。本文立足中国科学院三大研究基地,以多法人松散型科研院所集群、多法人集中型科研院所集群以及单法人基地型科研院所集群为例,基于创新集群理论和科研院所集群创新实践,围绕科研院所集群科技创新行政后勤服务、情报和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基础条件保障、科研平台和仪器共享、学科交叉促进和集聚创新资源协同攻关支撑服务、创新成果辐射与知识外溢促进、科研生态环境建设、创新文化形成等方面,探讨多维途径构建集群服务保障体系新理念及其新举措,旨在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最优利用,提升行政后勤保障能力,增强科研院所集群创新能力,提升集群创新效率。

一、科研院所集群的内涵、研究现状与服务保障体系特点

(一)集群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集群(Cluster)原本是生态学概念,来源于生态学中的种群,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或多或少有一致特征的同一类生物个体的集合。1990年,著名经济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管理学意义上的集群概念,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2]。随后,关于集群的概念和理论研究迅速延伸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理论成为研究热点[3]。产业集群,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特定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产业发展网络[4][5][6]。随着企业发展对原始创新成果的迫切需要和科技创新外部性特征,在一定区域内包含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创新集群理论应运而生[7][8]。创新集群是指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和经济网络[4]。从集群到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的研究,都包含着波特集群理论的三点核心特征:一是集群构成要素的多元属性,参与主体多元且形成复杂的合作关系;二是集群内部通过协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外部推进产业发展;三是集群是一种局域或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地理集中性。通过多元主体的集群提升了专业化水平,降低了成本,促进了资源共享,增强了创新能力。除了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外,还形成了高校集群、科研院所集群等。它们除地理位置较为集中外,还具有组织结构类似、业务活动形式相近、人员层次相同、文化相近、服务保障工作需求相同等特征,更易发挥集群效应。

高校集群和科研院所集群在研究和实践中都产出了一定的探索成果[9][10]。关于高校集群,典型的集群方式就是大学城。大学城服务保障体系的内容超过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范畴,不仅对大学城内的文化体育、餐饮、住宿、商业等设施统一配置、统一服务,还包括如实验室、图书馆可共享,教师可互聘互用,校际可以交叉选课等。科研院所集群尽管在实践中已有一定的探索,但学界研究还较为匮乏。从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政策实践常常走在理论前面,理论研究常常滞后于发展实践。理论研究要聚焦科技创新实践,才能满足前沿的创新活动和政策实践需要。在科研院所创新集群发展的实践上,国家层面,一是通过创新布局和重大项目部署,在若干区域内推进建设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创中心和重大基础设施平台基地。如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推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建设3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建设国家实验室,优化重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推进区域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试点。三是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高新区。微观层面,中国科学院在全国若干省会城市形成了较为密集的科研院所集群,如通过北京分院联系管理的42所研究机构,主要都集中在北京市,还建设有公共支撑服务单位,以及4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等城市形成了较为密集的科研院所集群。中国科学院在推进率先行动计划中,进行了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包括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四类机构的组建。通过分类改革,发挥四类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集群理论的内涵界定,科研院所集群一般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科研院所,通过科技资源集聚共享和科研院所之间协作攻关,发挥科研院所集群效应,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在实践中,虽然有些科研院所集群已經突破地理上的边界,立足一定区域,创新联系网络覆盖全国甚至延伸到国外,但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仍是其显著的特征。

(二)科研院所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特点

传统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属于行政后勤的概念[11][12][13]。狭义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服务保障体系主要是通过为高校或科研院所提供后勤基本服务,保障其平稳有序发展。其强调的是基础性和半社会性,包括物业管理、水电、供暖供气维修保障、园区绿化、园区安全保卫等服务。高校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水、电、暖、通讯、电视、维修、绿化、环保、保安等后勤保障服务,同时还有图书文献资源、信息网络等支撑保障服务。事实上,在资源集约化的新时代,高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内容已远远超过上述的边界。广义的服务保障体系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高校或科研院所制定的管理措施办法、管理途径和部门设置、主体文化等内容,通过管理、支撑和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为高校或科研院所事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科研院所集群发展是大科学时代集聚创新资源、承担国家战略重点任务的新型组织模式。以中国科学院为例,科研院所集群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多法人科研院所集群,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松散型科研院所集群,各科研院所之间管理独立,管理办公分布在各自园区或办公楼;另外一种是集中型集群,多个法人科研院所管理、办公较为集中,科研业务分布在各自园区或办公楼。多法人科研院所集群虽然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并通过分院联系管理,多数科研院所之间的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集群效应,但由于各自为独立法人,不同权属的资产难以统一管理、调配,因此并未产生资源配置和利用最大化效应。二是单法人基地型科研院所集群,由一个法人、多个科研院所组成,管理集中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促进多法人松散型的科研院所形成集群效应相对基地型科研院所集群较为不易,基地型科研院所集群更容易集聚创新资源建设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基于科研院所集群的概念界定,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若干科研院所,通过促进形成服务保障体系的联动效应和集群效应,提高创新资源在管理支撑和行政后勤服务方面的配置效率,增强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能力,为科研院所创新协同助力,为形成创新集群效应做好支撑服务。针对这两大类三种类型科研院所集群的状况,厘清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优势,提出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内容,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二、科研院所服务保障体系现状

(一)多法人松散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现状

一是后勤服务工作方面。后勤服务工作是单位正常运行的保障,包括整个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办公用品管理、设备维修、设备保养、车辆管理、会务管理、访客接待管理、食堂餐饮管理、员工考勤等多个方面。作为独立法人的研究机构,各科研院所都建立了各自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或成立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或推进社会化服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部分工作由单位自己完成,如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车辆管理;部分工作则通过招标由物业公司来完成,如园区的安保、卫生、绿化的管理以及供水、供电等。有的科研院所通过成立条件保障处,承担保障支撑服务工作,负责园区的环保、卫生、绿化的管理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电梯、吊车等方面的工作协调等;或者在原有的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科技服务公司,推进公寓、食堂、非标加工等支撑保障服务。由于各个院所之间的空间分布松散、距离较远,导致各院所服务保障体系之间不易协同,资源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各科研院所建立了独自的图书情报管理体系,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多数科研院所还设置了学术期刊编辑部。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所成立了图书馆。有些科研院所除建立自己的图书情报室外,还与地方或高校的图书馆合作,以获取更多的图书情报资源,如与驻地高校合作办有“高校通用借书证”;有些科研院所成立了专业性较强的图书情报室,在专业图书资源方面较为丰富;多数科研院所购买了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由于空间距离较远,以及各院所研究领域差别较大、图书信息资源相互之间互补性不强等原因,图书文献资源的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减少物理空间分割阻碍集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档案信息资源保障建设为例:各科研院所一般独立开展数字档案资源的保存研究和系统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系统间操作平台异构、兼容性差等问题,影响了数字档案室的建设。由于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数据格式不一致,导致资源共享有一定难度。

三是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方面。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并在全国若干区域成立了15个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在推进仪器共享管理和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科研院所都为本院所权属的大型仪器配备了专门技术队伍进行仪器保养维护和功能扩展开发,一般都建设有属于自己的数据、软件及硬件等。在传统的数据存储中,使用的都是本地存储的方式,信息资源采用分散开发或引进的信息系统。各研究单元采用分散开发或引进的信息系统,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

四是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各院所结合各自实际和专业建立管理队伍和组织体系以及具有鲜明特征的创新文化,对大科学时代团结协作攻关和科学家精神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调动科研院所之间学科交叉、协同攻关主要来自自上而下的组织部署,各科研院所之间创新协同和内生的学科碰撞及学科衍生发展动力不足,如组织相关科研院所联合申请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科技资源进行协同攻关等。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推进建设,科研院所集群发展更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服务保障和支撑体系,组织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营造大团队科技攻关文化环境。

(二)多法人集中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现状

首先体现在后勤服务工作方面,园区管理和后勤保障体系较为系统化,提升了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如公共会议室的保障、停车管理服务等。有的成立实业公司,负责园林绿化,环保设备制造、安装,水暖、水电维修服务,有规范的物业管理,包括停车服务等;有的成立机关服务中心,为驻地科研院所和分院机关提供现代化后勤保障,保障各部门公务用车、会议用车,重大活动的筹备、布置,以及公房管理、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水电、社区卫生,物业、停车集中管理等,为科研服务提供有力支撐。同时科研院所保留基建、后勤服务人员,一般采用人才派遣管理形式,同时接受分院机关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

其次在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科研院所机关集中办公,较大程度上促进了研究所之间、研究所与分院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分院机关与研究所管理部门实行集中办公,方便各研究所职能部门之间以及与分院之间的互动联系,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和服务成本。

(三)单法人基地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现状

第一,在后勤服务工作和技术支撑系统方面,按照新的符合市场经济的机制运行成立服务中心,对园区绿化、园区保障,科研工作和生活所用的水、电、气、物业管理、安全保卫等统一配置和保障服务。或成立基建办公室,负责基建项目管理和建设。

第二,在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方面,成立信息中心、文献情报与期刊中心、档案馆,对公开出版的期刊、档案、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购置资源数据库,最大化利用资源,减少了重复资源的配置,提升了利用效率;建设专用网络保障大科学装置的科研网络需要;针对单位实际开发岗位聘用系统、绩效发放系统、医保二次报销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国际会议服务平台等,有效提升了集群科研院所的支撑保障能力;在保障大科学装置档案建设方面发挥了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第三,在仪器设备共享方面,成立计量与检测中心,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和区域中心日常运行,大科学装置平台面向全球用户公开。以国家某战略能源和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为例,2017年提供有效工作机时73万小时,共享服务机时31万小时。还为企业和其他科研单位提供公共服务近10万机时,极大地发挥出大科学装置平台的社会功能。

第四,在科技业务和工作管理方面,制定、修订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涵盖了财务资产、科研经费、科研活动、干部选拔、会议举办、廉政建设、技术支撑、生活服务等方方面面,科研战略规划统一制定、分步实施,做到人、财、物统一管理,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收支统一出口、会计委派制度,研究生和离退休职工均实行统一管理。各科研院所仅保留少量精干管理人员,符合将主要人员及其精力集中在科研上的发展趋势,有效规避了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较多、管理人员冗余占编且效率低下的“帕金森效應”。

第五,在建设大科学工程基地文化方面,形成开放、乐观、积极、共融、竞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各科研单元呈现出和谐奋进、创新跨越的新局面。通过一系列文化载体的建设,全方位开展管理与服务,形成了开放、融合、和谐奋进的主流文化,优化了资源的科学配置,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资源利用,推进了科技资源共享和创新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三、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短板和不足

(一)多法人松散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

多法人松散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最大的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是各法人单位强调资产的独占性,导致在推动集群服务保障时,需要做好大量的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各科研院所空间距离较远,增加了集群服务保障的成本。

这是因为各科研院所建有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体系,在方便科研院所管理的同时,也增加了资源配置和管理成本。这仍然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小而全的社会集体,服务保障机构设置大同小异,业务范围相近,强调资源单位所有,利用率较低,服务效率不高。一般都在其内部设置条件保障处或服务中心来承担本院所的行政后勤保障,有的还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其实院所的园区物业管理、水(电、气)服务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到社会化管理的范畴,无须各个院、所都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但由于科研院所集群的多法人属性,资产为各院所独有,存在共享机制缺乏、促进集群发展的配套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现象,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在信息资源方面,各科研院所信息资源相对独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整个科研集群的信息资源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都缺乏统一与协同的全面规划,无法满足科研院所对支撑服务的未来发展要求。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纸质档案数字化,但另一方面原生电子文件也不断累积,这将对当前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能力提出挑战。

(二)多法人集中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融合的短板

集中办公节约了服务保障的成本,促进了公共保障资源共享,提升了沟通协调效率,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集群服务保障效应。但因存在法人单位之间的资源资产专有性,影响共享效率进一步提升。如分院机关服务中心管理大的园区、停车位、公管房等,仪器和图书资源等相互共享,而各科研院所的基建、后勤等则相对独立。集群最大的目的就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管理成本,为科研院所提供更多优质资源保障。空间距离的集聚提升了机关管理协调、园区保障等方面的效率,减少了成本,但各个法人科研院所之间资源的专有性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使得集聚效应仍有待发挥。如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合,集中优势互补资源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系统谋划重大创新项目等。另外,在建设具有自己特征的创新文化方面,各个法人科研院所重视仍然不够。

(三)单法人基地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

单法人基地型科研院所集群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活力、学科之间碰撞交叉形成的学科衍生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后勤服务保障主要依托单位半社会化运行,由于单位整合遗留原因,后勤职工中近一半人员为编制内职工,另一半为聘用人员,还有少数钟点工,存在着后勤编制用工混搭、用工成本和服务工作活力不够强等现象。此外,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趋势需要单位增加投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增大了相应的成本。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发展的同时,如何通过管理和文化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衍生新兴学科,推动科研人员交流碰撞、整合创新资源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强化科技战略国家队的责任使命和增强引领创新的能力,这是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尤其需要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四、加强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多法人松散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议集群科研院所考虑成立公共服务中心或科技服务公司,综合承担集群院所的园区管理、非标加工、图书情报等。如建立“后勤管理云平台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实现标准统一、业务统一、数据统一、方法统一的管理模式。结合各种智能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集群科研院所后勤服务未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拓展信息化途径,增强集群服务支撑能力。云计算技术对于终端的设备要求较低,并且大部分计算都在云端完成,提高了资源的共享程度,降低了软件升级的成本。通过建立云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为集群院所提供数据处理与计算服务。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档案馆,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挥中科院图书情报体系和区域性文献情报中心的作用,提升情报资源占有和分享能力,保障科技创新。

三是依托区域仪器共享中心,建设集群院所公共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对创新的支撑能力。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共享、资源公开共享平台管理等,发挥集群院所支撑保障部门如研制中心、技术中心在非标加工、科研构件提供等方面的作用,为集群院所提供个性化加工制造和零部件供应服务,促进技术创新,提升科研服务支撑能力。

四是加强对促进集群院所集中创新资源力量、协同攻关的服务保障。对于国家、中科院等自上而下的项目,组织院所集中申请,组织科技攻关。在促进各院所之间创新协同和学科交叉,形成创新攻关的拳头力量,激发院所内部的学术交流,促进科学上从0到1的创新,增强引领性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好支撑服务保障。

五是加强集群院所文化建设和爱国奉献、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通过集群院所之间组织举办各种创新论坛、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创新大讲堂等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上的交叉创新,推进学术碰撞。强化集群院所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引领,促进集群文化建设,为集群院所创新发展营造一流的学术生态。倡导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形成推动集群院所创新的良好科研环境。

(二)加强多法人集中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分院机关加强沟通交流,协调推进各院所之间信息、图书资源深度共享,尤其是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承担重大国家科技创新项目。

分院机关服务中心加强与各院所之间的沟通交流,指导加强各院所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服务。

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统筹布局园区建设和园区服务保障支撑体系建设,为院所科技创新提供优良的园区服务保障。

(三)优化单法人基地型研究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建设优良的园区基础保障条件。推进餐饮、安全、保卫、水、电等基本保障一体化管理,可考虑将这种社会性质的保障事务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社会化管理,减少院所集群行政管理的壓力,提升服务保障效率。加强基建等保障体系建设,在医疗健康、公共用车等方面做好保障服务,为集群院所办公、医疗、会议用车等提供保障。

二是建设信息资源保障支撑体系,把数据建设成为新的重要战略资源。整合图书与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数据库、高速信息网、计算服务、学术期刊编辑部等,成立集群服务支撑部门,建设具有大科学时代的数据资源体系,为科研信息资源和情报资源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三是加强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增强促进创新资源集聚的服务能力。随着集群院所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和科研交流需要,建设集群院所的质量、安全、环境健康等各种认证服务体系非常重要。一个独立法人单位的基地型集群院所需要优化财务管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落实青年项目启动经费,激发创新火花,培养年轻人才。这有助于整合科技创新优势资源,承担国家更多的重大科技项目研发。

四是推进科研院所科学集群的延伸和知识外溢的服务保障。集群院所不仅要成为科学和创新人才的高地,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同时要把创新成果向市场进行转移转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集群服务保障体系要大力服务于科学集群向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的推进,助力地理集群向空间集群演化,物理集群向业务集群演化,如建设区域甚至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等。

五是加强集群院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促进创新的科研生态环境。在科技创新价值观塑造引领、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学术活动开展等方面着力,形成具有基地型特征的集群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可借鉴美国硅谷产业集群文化的模式,提升集群院所的国际形象,促进集群品牌和价值品牌构建与形成。

六是大力为一流人才汇聚提供平台和保障。通过建设集群服务保障体系,大力为一流人才的汇聚提供服务和保障,在人才子女入学、家庭落户、绿卡办理以及优化人才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减少行政事务等对人才及人才工作的不必要干扰,形成人才向往的磁力场效应。

普赖斯指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和特殊的意识形态,大科学是一种社会科技能力即系统创新动力。大科学时代科研院所集群发展是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构建适应我国科研院所集群的服务保障体系,增强创新资源共享利用效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本课题组组长程艳,课题组成员卫红、孙晓东、孙策、范德权等同志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1-22.

[2]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上 [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4]  陆鸣,佟仁城.我国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的集约化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6).

[5]  秦媛,张换兆.美国集群和创新区的发展经验[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8,(5).

[6]  柳卸林,段小华.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6).

[7]  赵作权,田园,赵璐.网络组织与世界级竞争力集群建设[J].区域经济评论,2018,(6).

[8]  郭立伟.创新集群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J].经济论坛,2018,(5).

[9]  李彦西.高校集群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价值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0]  段维龙,裴必高.产业集群与高校集群交融促进研究——大学城建设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7,(9).

[11]  黄长伟,陶颖,孙明.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7).

[12]  侯海荣.浅析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7).

[13]  王娟.云计算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区域特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0).

[责任编辑:邹立鸣]

作者:程艳 陈套 孙金龙 相铮

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论文 篇2: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 要: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运行中,中层干部是推动单位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队伍现状,聚焦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深入分析本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做法经验,以期为相关单位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和“四有”要求,拓展了党的干部建设思想的深刻内涵〔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农业科研院所是服务国家农业经济建设的公益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力军,是科研创新基地和干部人才培养的主体〔2〕。近年来,农业科技迅猛发展,服务好“三农”工作更是农业科研单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未来发展,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水平上,更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密不可分。在农业科研院所的运行管理中,中层干部是推动单位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确保上级指示落实到位的关键环节,大力选拔培养优秀中层干部,统筹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迫切需要,对农业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现状

农业科研院所的中层干部,是指在所领导层级与基层单元(研究室、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之间的、科研与行政管理及附属组织的负责人,是联系上下级的桥梁和纽带,兼具领导与下属的双重身份。对所领导而言,中层干部是接受所領导任务的下属,是给所领导出谋划策的参谋员,更是具体工作任务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对基层单元来说,中层干部又是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任务的组织者,是部门领导。研究所的日常工作和常规管理也主要靠中层干部完成,中层干部过硬得力,工作落实就顺利,工作成效显著;中层干部软弱无能,就会出现“中梗阻”,工作推进困难,不能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工作效能低下。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的总体素质较好,一是能做到信念坚定。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较好的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按照职责要求和任务目标,整合资源,沟通协调,团结带领部门职工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构建有效工作团队。三是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够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建言献策,有较好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独当一面。四是具有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责任心强,好学上进,吃苦耐劳,工作热情较高。五是有较强的廉洁自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

然而,结合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目标、新任务,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后备干部少,年龄出现断层,阶梯结构出现鸿沟。目前,农业科研院所的中层干部多集中在45岁甚至50岁以上,中层干部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加上有的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不注重培养年轻中层干部,以致在“大龄”中层干部退出工作岗位时,没有及时将“新鲜血液”补充到中层干部队伍中。二是新提拔中层干部缺乏经验,急于求成。新提拔的年轻干部,往往充满激情,在没有把工作屡清楚、想明白的情况下,就着手开展工作,以表现和证明自己。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细致耐心的深入思考,工作成效往往不如意,事倍功半。三是中层干部专业型人才多,复合型管理人才少〔3〕。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农业科研院所的中层干部多为专业型人才,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学习,没有大农业的知识背景及不具备较高的管理岗位专业技能,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利用管理手段为科研人员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

二、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农业科研院所要与时俱进,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培育选拔中层干部作为重点战略工程来抓,着力在思想观念、教育培育、选拔机制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助力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中层干部走上重要岗位,为提升科研院所的整体创新水平和竞争实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

怎样是好干部?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好干部的重要性,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为选人用人树起了时代标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将好干部标准凝练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标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确立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的选任标准指明了方向。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党管干部原则是很重要的原因,要自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病救人,对党员干部既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真诚关爱,聚焦干部关注的重点,研究干部使用、工作支持、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有效措施,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落实好各项工作。”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组织力,构建形成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中层干部与支部委员共同培养的良好机制,将支部建在职能部门、业务处室及创新团队,选拔党性强、业务好、懂管理、善思考的中层干部、团队首席或业务骨干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使党支部的设置更加有利于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把科技创新、干部培养、成果转化等中心工作作为落脚点,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坚持以事择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好用好干部要打破‘四唯’,做到‘四不唯’,进一步加大好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打造‘效能型’‘实干型’‘服务型’‘互补型’的干部队伍,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农业科研院所选用干部要坚持科学事业为上,把事业和岗位需要与干部人选条件结合起来,以事选人、以事择人。注重专业化培养。将具有农业知识背景的干部有针对性地教育培养,提高知识结构、拓宽业务范围、增强管理手段,使他们能够深入系统的做好科研院所管理工作。注重专业化考核评价,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干部真实表现,在重要关头、关键时刻观察其政治立场,从急难任务中观察其能力水平,从科研一线听取真实评价,要长时间、全方位考察干部,综合评价干部。注重专业化配备,要从工作全局考虑,提前做好队伍后备军,着力解决后继乏人、急用现找等问题,确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从符合条件的人选中选派最适合的干部。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四唯”问题,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努力形成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用人生态。

三、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实践

随着农业科研院所的事业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工作较从前更加专业,业务更加对口。要想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重点在于抓实抓细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及使用等工作。本单位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中不断尝试,逐步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研究所始终坚持抓实抓牢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基层性工作。一是确保政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支部“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认真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实行中层干部学习全覆盖。二是抓好专题教育。在中层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中层干部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思想受到洗礼,“四个意识”明显增强。三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教育引导中层干部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集中教育、干部考察、年度考核、日常管理监督等,促使干部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以实踐锻炼为途径,促进干部成长成才

实践出真知,锻炼长才干。研究所根据年轻干部的发展潜力和工作需要,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压担子,有计划地把年轻干部放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专长,又能培养训练他们面对问题、处理棘手问题的基层去摔打磨砺。一是重基层锻炼。选派年富力强的中层干部赴新疆执行援疆任务,选派青年科研骨干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赴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挂职锻炼,让他们了解基层、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服务奉献。二是重多岗位锻炼。借调年轻中层干部到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通过多岗位交流培养,让年轻中层干部不断开阔思维、积累经验、增强本领。三是重素质能力提升。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中层干部参加网上专题班、轮训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等各类研修培训。邀请有经验的管理专家或兄弟单位中层干部到本单位讲授经验,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中层干部的能力和业务素质,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三)以能上能下为机制,推进干部年轻化

面对现有的已在岗位上的大龄中层干部年龄整体偏大,结构失衡,缺乏朝气和战斗力,开展工作力不从心等问题,大力发现和储备年轻干部,实现梯次配备、有序递进、后继有人,不断提高中层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是研究所这几年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研究所坚持依事择人,大胆使用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按照组织程序完成年轻处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其中45岁以下占83%,35岁以下占33%。根据个人意愿,部分“60后”处级干部主动让贤,由本部门“70后”副职主持工作,中层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研究所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发展空间,激发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

(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干部考核工作

中层干部考核工作是选好用好干部的基础,也是考准、考实干部的关键。研究所高度重视中层干部考核工作,制定出台了《职能部门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考核内容涉及干部德、能、勤、纪、廉等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考核标准。一是分门别类,紧贴岗位实际。根据中层干部的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岗位职责提出不同的考核标准。二是加强日常实绩考核。日常考核是完善干部考核工作的需要,是干部年度考核的基础和有益补充,平日里重点考察干部履职尽责、工作业绩、党风廉政等情况,特别是在应对重大事件、推进重点工作、完成重要任务及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情况的具体表现,人事处还采取定期听取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群众对中层干部的评价意见,全方位、多渠道了解他们的表现,记录日常工作实绩,建立实绩考核。三是有效运用考核结果。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强化正向激励,严格工作问责,将最终评价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各个环节,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铁交椅”,建立优胜劣汰、合理配置、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新机制,促进干部牢固树立、自觉实践正确政绩观,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增强能力,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强大合力。

〔参 考 文 献〕

〔1〕李志,兰庆庆,何世春.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论述的思想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6):181-189.

〔2〕王必尊,何应对,谢惠如,等.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能力基本要求〔J〕.热带农业工程,2013,37(06):58-60.

〔3〕周敏.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中层干部培训浅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05):71-74.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张 港〕

作者:尚辰 于大伟

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论文 篇3:

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演变研究

内容提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是政府履行其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标志,1998—2008年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趋势是:行政管理费支出趋势平稳且居高不下;科教文卫支出增长趋势不明显;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比重趋于上升但仍显不足;农业财政支出水平偏低;基本建设支出增速较慢。陕西省应采取调整公共投资支出、合理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调整社会保障支出和增加公共社会开支等政策措施优化其财政支出结构。

关键词: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1998年我国提出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十余年来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日益为人们所关注。1998--2008年间,陕西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按照国家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努力解决财政支出保障上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加速了公共财政的建设进程。但同时,传统的财政支出体制并未得到彻底改观,财政支出中的政府“越位”与“缺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一、1998--2008年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规模

1998--2008年问,陕西省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中重点和薄弱环节的改善和加强,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0年间,陕西省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98年166.2亿元增长到2008年1435.6亿元,增加了1269.4亿元,增长8.6倍;同期陕西省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24.O%,高于同期陕西省GDP增长率;财政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上升,由1998年的12.0%提高到2008年的21.0%,见图1。

二、1998--2008年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演变趋势

1998年以来,陕西省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仍然存在不尽合理之处。由于与以往年份相比,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科目实施了较大改革,特别是财政支出项目口径变化很大,与往年数据不可比,因此本文对已发生变化的指标的对比分析截止于2006年,未发生变化的指标的对比分析截止于2008年。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趋势平稳且居高不下

参照我国当前的预算科目,结合省级财政的特点,行政管理费支出广义包括行政管理、公检法司、武装警察部分和外交外事等四类支出,狭义只包括行政管理费,下面在分析陕西省行政管理支出时主要指后者。

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98--2006年,陕西省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水平有了较大增长,同期的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也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局面,支出趋势平稳且居高不下,由1998年的21.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8.5亿元,见表1,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16.7%,但是比财政支出年均增幅低出3.2个百分点,说明财政支出增长的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期间行政管理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见图2,由1998年的1.5%上升到2003年的2.1%,随后开始下降,但是,2006年又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公共财政政策时期,陕西省各级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是在行政管理费支出方面努力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但仍然很大,均高于全国地方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全国地方总支出的比重,图2。且长期居高不下。这说明公共财政分配格局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合理化调整。

(二)科教文卫支出增长趋势不明显

1998年到2008年期间,陕西省科教文卫支出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支出总量上升迅速,由42.3亿元上升到392.3亿元,表2。增长了9.3倍。科教文卫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1%增加到8.0%,但其间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的波动趋势,图3。同期陕西省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几乎没有增加,2008年仅比1998年高出2.O%,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可以看出,陕西省在科教文卫支出方面做了主动性调整,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仍显投入较少,支出比重偏低。例如,陕西省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与西部省份相比,2008年这一比重仍比重庆低出0.29个百分点,比宁夏低出0.13个百分点,比新疆低出0.1个百分点,与东部排名前列的部分发达省市(北京5.31%、上海4.42%、浙江3.93%)相比更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此外,科教文卫支出总体增长趋势不明显。2003年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3.2%,至2006年这一比重仍比2003年低出0.94个百分点,直到2007年才再次超过2003年的水平,增幅仅为2.4%。

(三)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比重趋于上升但仍显不足

社会福利和保障是现代社会实现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1998--2006年间,陕西省财政福利支出的绝对数额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从6.5亿元迅速增加到95.6亿元,增加了14.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46.1%,比同期财政支出的年均增长率高出23.7个百分点,但是增幅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96.9%下降到2006年的-0.01%,表3。同期陕西省财政福利和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3.9%上升至2006年的11.6%,其中2005年高达15.0%,但很快于2006年出现下降趋势,图4。财政福利和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O.5%上升到2006年的2.1%,增加了1.6个百分点,期间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无碍其稳定上升的趋势。

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项目口径发生变化,不再进行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项目统计,而使用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项目。2007年到2008年间,陕西省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从159.0亿元增加到245.6,亿元,增长了54.5.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5.1%上升到17.1%。

尽管陕西省社会保障支出有一定的增长,但结合现实,这样的水平仍显不足。1998年到2008年,陕西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图5,尽管自2006年以来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居于较高水平,城市面临大批下岗职工、贫困家庭以及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同时,在农村尚有部分贫困地区和处于温饱线上下的劳动群众。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于狭窄。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尚未达到公共财政和市场经济发展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

(四)农业财政支出水平偏低

由于陕西省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数据不全,本文具体使用的数据如下:1998--2002年,农业财政支出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三项之和;2003~2006年,农业财政支出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三项之和;2007--2008年,农业财政支出为农林水事务项目。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难免数据局部跳跃性较大。

从表4可以看出,1998--2002年,陕西农业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量持续稳定增加,由1998年的17.1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40.2亿元,增长了2.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0.6%,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差由负转正;同期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先减小后增大,1998年最高达到10.3%,以后几年开始减小,1999年达到历史最低点8.7%。而后开始稳步增加,图6。

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发布,从2003年到2008年,陕西省农业财政支出绝对数量增长5.0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4%,但是总体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其中,2004年最高达157.0%,2005年最低,出现17.1%负增长率。同期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波动性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其中2004年达到最高峰14.5%,自2004-年以后开始下降,并稳定在9.7%-9.9%之间。

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8年,尽管陕西省农业财政支出绝对数量大幅增加,但是增长趋势不稳定,而且支出水平仍然偏低,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的上升趋势具有较大波动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层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财政保障能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讲,农业投资见效慢、收益少,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偏向于竞争性领域的投资。

此外,当前陕西省支农投入在结构上也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一是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过高,挤占了生产建设性支出。二是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社会性的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水利、林业生态等社会效益显著、受益对象不仅局限于农业,其投入一直统计在农业投入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农业投入的规模。

从表5可以看出,1998--2006年间,陕西省基本建设支出的总量持续增加,增长了4.9倍,年均增长率为32.4%,较同期财政支出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0个百分点。同期基本建设支出在GDP和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图7。这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出台和其后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的背景相伴而生,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陕西省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较差,财政建设性支出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建设性支出所占比重的下降有其不合理的部分,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职能范围界定不清,参与的竞争性、盈利性项目过多,挤占了应投入到基础建设支出的一部分财政资金,导致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

三、陕西省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

(一)调整公共投资支出

陕西省经济相对落后,基础产业,特别是中小城镇基础产业薄弱,今后要增加公共投资支出规模,尤其是加强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对公共投资支出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从一般盈利性项目的生产领域退出。陕西省应逐步取消对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通过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解决其流动资金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力度,创造和改善陕西省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盈利性投资服务,吸引外商来陕西省投资办厂。

2.政府进行必要的生产性项目投资。一是投资于与改善陕西投资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本地区的生产性项目,如水利灌溉和农业设施项目,跨地区的供电、电力、煤炭等能源项目,铁路、公路建设等等。但是,对供水、排污、煤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必须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逐步放开经营,提高效率,二是投资于为陕西人民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一些低盈利、市场波动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或对这些行业和企业进行生产补贴,如为建立蔬菜、肉、奶、蛋及其他食品基地而进行的投资。此外,还应加大对风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

(二)合理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

陕西省应进一步精简机构,控制行政编制。同时进行结构调整:第一,大力精简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机构,如直接管理经济的机构等,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第二,合并、调整原有的间接管理经济的政府机构,裁减冗员,以提高这些机构的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运行效率;第三,行政管理支出向维持经济秩序的工商、税务、公安、安全等部门倾斜。

(三)调整社会保障支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适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足额安排各项财政补助资金,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和管理服务社会化目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和逐步建立,探索义工积累制养老模式,加大对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投人,积极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构建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保障网络;削减政府对城市居民的福利性补贴,重点保证对低收入者的生活资助。

(四)增加公共社会开支

陕西省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和保证公共服务与公共事业发展支出:

1.加大医疗卫生投资力度,优化医疗卫生支出结构。重点是加大农村医疗设施投入及专业医护人员的配备,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2.优化社会文教支出。第一,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和争取国家支持等方式,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推进力度;支持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支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二,巩固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的改革成果。探索公益类科研院所的转制改革,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应用型科学研究经费财政不应负担或酌情负担;第三,建立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3.增加其他社会支出。如城市居民生活保障方面,政府可增加对居民取暖、用电和自来水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市场融资、财政扶持”的方式,重点支持市、地区、县的环境保护、污染源综合治理等项目工作,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从树海,财政支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3-16l.

[2]陈红亚,窦筱欣,2008年陕西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分析[EB/OL],陕西省科技统计2009,(04):http://www,sninfo ors/kjtj/lmnr/viewdetai-la,asp?info_id=213.

[3]张晓波陕西省公共支出结优构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5l—55.

作者:康晓玲 王林雪

上一篇:农垦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语文教育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