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绩效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科技资源投入的规模和强度逐年稳步攀升,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何以科技资源配置为抓手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己成为我国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院所两级法人组织管理模式开展机构运行的国立科研机构(以下简称: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更是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核心载体,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科学评价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体系布局、完善科技管理等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涉及到诸多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复杂性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时滞效应以及关联效应等成为影响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开展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本论文以“理论分析→方法探索→实证检验”为主线,重点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第一,构建了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框架。基于资源配置理论、技术效率理论和系统理论对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科技资源配置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从全过程视角分别绘制了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过程,提出其多阶段性、时滞性和关联性等典型特征。从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与处理、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了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研究框架。第二,提出了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与处理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合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多阶段性和各阶段内不同形式产出的滞后差异性,设计了研究方案,并分别提出了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方法与处理方法,进行了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各阶段内不同形式产出的滞后期测算以及各产出的数值修正;进而利用1992年~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科学院及其30家代表性研究院所开展了实证研究,并以中国科学院的评价结果为基准,分类比对了各研究院所多阶段时滞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约66.67%的研究院所为高效转化型,其多阶段时滞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区别和学科领域差异;②约6.67%的研究院所为低效转化型,机构重组影响和资源相对匮乏是导致其产出滞后期延长的主要致因因素;③26.67%的研究院所为失衡转化型,多归因于发展空间受限、学科方向调整、资源优势薄弱等。第三,提出了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以时滞效应和关联效应视角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多阶段性特征的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矩阵分析模型,并给出一种考虑时滞效应和关联效应的评价方法,进而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对其1992年~2010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从整体视角来看,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基本上保持了上升的态势,实现了从低效型向理想型转变的跨越式发展;②从阶段视角来看,中国科学院知识转化阶段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且增幅非常明显,受益于发展战略导向的转变,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阶段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两次小幅波动后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第四,提出了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针对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问题的典型特点,设计了研究方案,结合时滞效应分析与处理方法对不同阶段各类产出的真实值进行修正,并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前提下构建了共享投入关联网络超效率DEA模型,进而利用1992年~2014年中国科学院所属30家代表性科研院所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别评价了各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的整体和阶段纯技术效率。结果表明:①配置高效型科研院所占比13.33%,这些科研院所自身对知识转化和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以及机构重组形成的集中优势和创新合力为其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②配置低效型科研院所占比46.67%,这些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多归因于区位发展不匹配和转化意识不足;③配置失衡型科研院所占比40%,其中以成果转化失衡型科研院所为主,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受学科领域布局特色和发展定位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早期成果转化统计工作欠缺规范性的影响。此外,基于研究工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来提升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一是强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与国家绩效管理政策导向的对接,二是完善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的资源配置机制,三是院级科研机构层面需要统筹知识转化和成果转化的均衡发展,四是所级科研机构层面需要追溯低效致因并予以差异化调整,五是探索与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典型特征相匹配的效率管理措施。

关键词:科技资源配置;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效率评价;时滞效应;关联效应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迫切需要以科技资源配置为抓手

1.1.2 财政绩效管理实施切实需要从科技资源配置源头抓起

1.1.3 国立科研机构发展尤为需要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2.1.1 文献检索说明

2.1.2 相关研究学术趋势分析

2.2 科研机构和科技资源的概念研究

2.2.1 科研机构的概念研究

2.2.2 科技资源的概念研究

2.3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2.3.1 基于区域视角的研究

2.3.2 基于机构视角的研究

2.3.3 基于成果视角的研究

2.4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2.4.1 科学经济类方法

2.4.2 数理统计类方法

2.4.3 优化模型类方法

2.4.4 综合集成类方法

2.5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2.5.1 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

2.5.2 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典型科研机构相关管理实践综述

3.1 国外典型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

3.1.1 美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

3.1.2 德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

3.1.3 英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

3.1.4 日本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

3.2 我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管理实践

3.2.1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政策分析

3.2.2 中国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

3.3 主要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框架

4.1 理论基础

4.1.1. 相关理论依托

4.1.2. 概念界定

4.2 科技资源配置过程的特征分析

4.2.1 科技资源配置过程的图形化描述

4.2.2 科技资源配置过程典型特征的机理分析

4.3 变量选取与研究问题描述

4.3.1 变量选取

4.3.2 研究问题描述

4.4 研究框架设计

4.4.1 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与处理研究框架

4.4.2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框架

4.4.3 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框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与处理

5.1 问题研究背景与求解思路

5.2 研究方案设计

5.2.1 符号定义与分析处理流程

5.2.2 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方法

5.2.3 多阶段时滞效应处理方法

5.3 实证研究

5.3.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

5.3.2 研究过程与结果

5.3.3 分类比对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6.1 问题研究背景与求解思路

6.2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矩阵分析模型

6.3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

6.3.1 符号定义

6.3.2 评价方法的原理与步骤

6.4 实证研究

6.4.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

6.4.2 研究过程与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7.1 问题研究背景与求解思路

7.2 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

7.2.1 符号定义

7.2.2 评价方法的原理与步骤

7.3 实证研究

7.3.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

7.3.2 研究过程与结果

7.3.3 分类比对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研究工作小结

8.1.2 政策建议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地域文化城市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导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