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西部特别是贵州,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对推进贵州城镇化建设,对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至关重要。本文着重探讨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对贵州的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镇化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城镇化远程教育论文 篇1:

城镇化是建设全面小康的载体

遵义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载体的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一段有着诗化的特质和历史文化蕴涵的记忆。

——题记

古今中外的实践证明:城镇化,是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抓手与载体。在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应创新思维和观念,切实推进并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

城镇化促经济发展

从我国2011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的统计数据对比中得出结论:城镇化率与人均GDP成正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东部的江苏省城镇化率为61.9%,比贵州高26.9个百分点,人均GDP达61532元,比贵州高45096元:中部地区的吉林省城镇化率为53.4%、人均GDP达38321元,分别比贵州高18.4个百分点和21885元;西部的重庆市城镇化率为55.02%、人均GDP达34500元,分别比贵州高20.02个百分点和18064元;四川省城镇化率为41.83%、人均GDP达26146元,分别比贵州高6.83个百分点和9710元;全国城镇化率为51.27%、人均GDP达34999元,分别比贵州高16.27个百分点和18563元(图2所示)。

2011年,贵阳市城镇化率为69.2%、人均GDP达31712元,分别比遵义市高32.2个百分点和13382元;四川省泸州市城镇化率为39.92%、人均GDP达21322元,分别比遵义市高2.92个百分点和1024元;毕节市城镇化率为27.99%、人均GDP为11309元,分别比遵义市低9.01个百分点和7021元(图3所示)。由此可见:现阶段,城镇化率是加快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载体。从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中得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区域性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增加1000元左右。为此,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和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科学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遵义应在进一步创新观念与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整体水平。

遵义城镇化的特征

近几年来,遵义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后发赶超的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切实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特征有五个方面:

“四在农家”惠众生。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遵义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探索总结推广了“四在农家”发展经验,这一发展理念让数百万农民得到了实惠,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党中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写进72012国发2号文件。目前,全市已建成“四在农家”创建点8100多个,覆盖全市232个乡镇、1900多个村,受益乡村人口220万人,占乡村总人口226.65万人的97.1%,遵义市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全面提升和丰富了“四在农家”的文化内涵。目前,已完成农村改厕298万户,建成农村文化室1700多个、远程教育室1300多个、卫生服务室1800多个、规范化的农家乐6900多个,从业人员达19.67万人。遵义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引导农村160多万人通过外出务工,已转移到了乡镇或村居所在地居住,更好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增收。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于8月21日在遵义召开,全面总结推广了遵义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创新思路。

市场贸易为基础。正安县新州镇位于县城北46公里,辖9个行政村,是2省4县8乡镇的结合部。2011年底总人口3.59万人,城镇化率为50.14%,分别比遵义市、贵州省城镇化水平高13.14和15.14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边境贸易和市场建设,服务业从业人员4000多人。务川县浞水镇鹿池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分别与重庆市彭水县大垭、润溪乡接壤,是黔渝交界的重要集镇,吸引了彭水、武隆、钱江、沿河等地农副特产客商。2011年该村新增宽带100多户,村庄集镇人口2100多人,占总人口的46.7%。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加大了对村居市场建设的投入,确保了村庄集镇人口用电、用水、通讯和客车的通行,使鹿池村的集镇人口每年增长8%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39%以上。实践证明:切实抓好市场建设,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创新管理作保障。一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遵义市到2011年底,各级政府分别建立健全了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了政府服务承诺制,接待并办理服务事项19.89万件,办结率98.51%,全面提高了政府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二是创新城镇管理机制。遵义县、绥阳县、湄潭县、凤冈县、务川县、余庆县以转变机关作风为抓手,创新了城镇卫生与文明管理机制,加强了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城镇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亮化和美化。三是树立城镇管理典型。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切实关注城镇建设与管理中的典型,为加快城镇化进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遵义日报、遵义市广播电视台,以及余庆、务川、正安、习水、遵义县等广播电台还结合实际,成功举办了有关创新城镇管理的演讲赛等宣传文化活动。

交通运输保需求。一是提高乡镇公路运输能力。到2011年底,遵义市交通建设投资达120.20亿元,公路总里程已达24000公里,占全省公路里程的16%,公路密度为72km/100km2,公路等级率达44%以上,全市已实现100%乡镇通有油(砼)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完成公路客运总量20472万人,比上年增加16.8%: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6744万吨,比上年增长21.4%。二是加强乡镇公路交通管理与服务。到2011年底,遵义市已建成乡镇公路交通客运站(候车点)400多个,比3年前增长30%以上,群众对公路交通服务的满意率明显上升。三是加强交通运输法规宣传。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交通法规知识学习和普及,遵义市2011年学校、机关、企业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活动40余场次,受教育人群达95.8万人,增强了社会公众的交通法规意识,市、县主流新闻媒体月均报道交通法规典型200多条次,为城镇化进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产业支撑为纽带。一是发展优质白酒工业。茅台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2011年底总人口5.66万人,镇区实际人口3.47万人,城镇化率为61.3%。近10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小城镇重点建设集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目前,该镇白酒生产已有13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人,受益人口4.87万人。二是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遵义县虾子镇以辣椒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2011年与辣椒相关的从业人员达3.6万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农民增收。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凤冈县田坝村,以优质茶园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2011年接待旅客9800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万元,加快了村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

遵义城镇化的挑战

遵义市在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眼下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创新意识不够。一是在城镇化建设中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使城镇化建设未能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创业、民生需求不断地有机结合,人民群众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很高。二是对城镇化建设中创新的典型宣传不够。如:仁怀市的茅台镇、遵义县的龙坑镇、鸭溪镇、团溪镇、乌江镇等,目前这些地方实际的城镇化率已在60%以上,但对其成功做法和经验,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推广,形成可供借鉴的城镇化建设文化成果不多。三是对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重视不够。余庆县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加快了村庄规划和城镇化建设,形成了以村庄为节点的小集镇发展模式,使大量农村人口享受到了交通运输、水电设施、电信宽带、医疗卫生等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遵义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物质文化内涵,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搜集和整理。

科学规划滞后。一是少数干部对小城镇建设和村居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小城镇发展和村庄建设中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电设施等缺乏统一规划,造成管网、路网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地下排水设施,更是需要高度重视。二是对村居规划的投入不到位。县、乡财政对村居规划的投入,几乎都没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管理,使村居规划缺乏资金来源,使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降低。三是对小城镇建设和村居规划的实施责任不到位。首先,是小城镇建设和村居规划在实施中的领导责任不明确,实施方案与监督机制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够:其次,是小城镇建设和村居规划的修正与完善责任不明确,使一些地方村居规划前瞻性、操作性和大众性不高。

产业支撑不力。一是科技兴业的意识不强。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培育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措施不力,对新增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留守儿童、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等问题,缺乏前瞻性、引导性和现实性措施。二是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模糊。对城镇人口的规模、结构、素质、技能和从业,与主要产业的培育发展缺乏科学研究,未能充分用好农村人口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三是支撑城镇化的主导产业不明。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培育发展第三产业,需要切实加大政策研究和观念创新,使新增城镇人口在加工业和广泛的服务业发展中,城镇人均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遵义城镇化的思考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转型跨越、后发赶超中,遵义市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冲出“经济洼地”,构筑“精神高地”的战略部署,着力以下五方面工作:

加快村庄建设科学规划。要在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和领导力建设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城镇化建设重要性和现实性的认识,切实加强村庄建设的科学规划。一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优先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最关心的紧迫问题,把小城镇及村庄建设与保障房工程、易地移民安置等有机结合,切实加大“四在农家”创建力度,全面提升和丰富“四在农家”文化内涵,力争村庄建设中的房屋、公路、管道、绿化等基本设施,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提高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益。二要把培育支柱产业与村庄规划结合。总结推广虾子镇的辣椒、沙湾镇的养殖、小关乡的金银花、凤冈田坝茶产业等实践经验,以创新的理念培育发展支柱产业。三要把生态建设与村庄规划结合。着力提高村庄规划的民生性、针对性、生态性和社会性,努力改善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提高乡镇到县城和行政村公路等级,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土地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整乡整县”推进的扶贫开发工程。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要科学编制城镇建设规划。着力培育发展有市场前景的乡镇支柱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和生态型经济实体,确保城镇人口持续稳定就业和收入增长。二要抓好城镇规划的落实。首先,要有实施小城镇规划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方案:其次,要有实施小城镇规划的奖惩激励与责任追究机制。三要确保城镇设施建设质量。要从北京7.21暴雨造成79人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中吸取教训,学习借鉴青岛、大连等地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和经验,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下设施规划和实施,建立健全城镇化进程各阶段的量化考核制度,着力解决城镇规划实施中的方案制定、信息公开、资金投入、责任到人、社会监督等突出问题。

加快培育发展优势产业。一要科学制定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将是一个潜在的危险,要着力从农产品加工、特色种植养殖、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等方面培育发展优势产业。二要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要在丰富和发展“四在农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推广桐梓、湄潭、绥阳、汇川等地发展“农家乐”产业的成功经验,由政府主导媒体创新服务方式,提升遵义“农家乐”的文化内涵和质量。三要重视培育文化产业。要在建立健全重用创新人才机制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城镇优质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遵义红色文化、国酒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辣椒文化、扶贫文化品位,让更多的遵义文化产品进入市场。

加快培养重用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一要进~步规范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要建立健全国家公务员选拔录用信息,更加公开、公正、公平、规范、透明机制:要探索建立各级各部门,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机制,提高遵义各类人才的使用效率,提高干部下基层“四帮四促”的工作质量。二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更好地凝聚全社会的创新力量,使城镇化进程中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探索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方式。三要完善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鼓励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全社会的创新资源,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良好发展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政府管理创新。

提高城镇管理服务质量。提高各级政府依法执政能力,要着力提高城镇管理服务质量。当前,~要维护人民群众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司法权威,全面推进城镇管理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城镇行政执法行为,推进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切实提高政府在城镇执法中的公信力和市民满意度。二要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敬畏人民、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制度,不断提高基层政府城镇管理与服务质量。三要科学处理城镇人口就业与市场管理关系。一方面,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科学规划城镇人口就业与发展环境,加强有关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为那些有创业和就业要求的人群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定期为城镇人口就业创业、子女上学、生病就医等方面,无偿提供市场需求、产品销售、产品加工、政策法规、交通运输、劳务输出等有关信息,确保城镇人口安心从业,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综上所述: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创新思维实施城镇化建设工程,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当前,需要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和工作思路中,切实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规划研究与实施,重视和发展小城镇支柱产业,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只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国发2号文件精神中,把城镇化建设与培育支柱产业、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遵义一定会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迎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700多万遵义人民将得到更多实惠。

(作者单位:遵义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龙菲

作者:刘正强

城镇化远程教育论文 篇2:

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与贵州城镇化建设研究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西部特别是贵州,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对推进贵州城镇化建设,对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至关重要。本文着重探讨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对贵州的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7-),男,贵州普安县人,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教授,贵州省远程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部差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待开发的贵州来说,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更为重要,它是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实现贵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本文重点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刘易斯模型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是指导研究解决贵州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模型指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一途径,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农民需要、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这些需要要按照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金字塔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是在一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或相对满足之后,其需要的重点就会发生转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向往较高层次的需求。大量实现了脱贫和温饱的农村农民有向小康发展的强烈愿望,城镇为他们的需求层次得到升级提供实现的可能。贵州农村大都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农村人口有追求向往城镇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心理依据。

(三)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为我们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拓宽了视野

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推力——拉力理论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条件、充分的就业渠道等可能是拉力因素。在重视城市拉力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的各种推力作用:例如,加大土地流转、承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移的客观基础,对贵州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研究拓宽了视野。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贵州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上述理论对我们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一)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从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由于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各有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时400多年,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即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强制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世界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集中型转移模式。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20%,比二战结束初期下降了5%以上,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韩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大城市。韩国资金较为雄厚,资金主要靠输入,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停滞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1997年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为8961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达到11821万人,2005年增至12578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大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贵州省过去五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但全省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在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解决贵州贫困地区“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贵州大多数地方土地贫瘠,荒漠、石漠化并存,人地矛盾极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递减,“三农”问题比发达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入手。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出路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重点是向城镇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贵州地区而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发展经济,就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举措

虽然农业仍然是农民首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所载: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贵州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另外,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都很高,收入返回也相当可观。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还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促进了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全国8000万民工,自己在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8000万民工,只要回去1/3,家乡就要起变化。”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适应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返回农村的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使人力资本大大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434.9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

贵州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对外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农村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贵州现有耕地面积184.35万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0.73亩),仅为全国人均0.103公顷(1.54亩)的47.4%,突破了联合国制定的人均0.053公顷(0.8亩)的警戒线,劳动力多达600万人左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艰巨。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劳动力率高达40%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步迟,流动慢,近年来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做好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农民流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不能适应有序有效转移的需要。贵州省在2005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3%。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于偏低,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劳动力比重较小,收入偏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就业信息吸纳能力弱、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的风险性,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度。

2、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恋乡恋土。部分农民及其子女只希望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过分谨慎小心,怕担风险。三是有些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贵州年龄在24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基本上无承包地,越穷越不愿外出务工。

3、工作环境和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带来的障碍。一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事故处理不当。二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未能享受城里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4、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空间狭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若发展缓慢必然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的转移。据专家统计,目前,在我国二三产业中,来自于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在其中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中来自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的从业人员的50%以上,在制造业中占到60%以上,在建筑业中占到80%。从产业结构上看,贵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跟不上全国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流动和农民就业领域的拓展。

5、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不够理想,贵州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而贵州镇化率仅为35%,这说明贵州有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贵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6、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特别是贵州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漂泊”在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真正的转移,最低标准应有:一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二是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贵州城镇户籍改革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加之各项社保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人员比例较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促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贵州的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的极端重要性,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工作。在发展思路上,应创新思路,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以城镇为区域重点,以城市社区三产服务、基础设施、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增长点,多管齐下,多渠道,多层次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

2、优化政策,努力为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黏附在户口管理上的种种不平等,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就业、收入、子女受教育、居住、福利等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真正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面前处于平等的地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2)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力”。

(3)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承包的土地农民可以通过出售、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允许农民进行土地置换,从根本上使农民既离乡又离土,“豪无牵挂”的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主要指服务行业。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法律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将起到极大的拉力“作用”。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会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才达到50%,与世界城镇化相比还是比较低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城镇化率更低,贵州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向城镇转移农业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村工业化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城镇化建设形式,促进城镇化建设。可采取撤乡并镇、撤镇改办、撤县建区、撤区建市、建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城镇化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专家预测,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高科技人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一般科技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尚有缺口,而非熟练工等普通劳动力过剩。贵州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面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贵州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劳动力,储备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级层次的劳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贵州人力资源的作用。

(六)统筹兼顾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正确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将这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地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条件下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指劳动力向省内城镇转移和省际跨区域转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处理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根据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实际,加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总之,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有效转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辩证关系:只有全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有序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研究课题组.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贵州日报,2008-3-18.

[2] 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3] 郑文兵.对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 胡锦明等.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身份转变的战略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2).

[5] 熊军.对贵州农民进城问题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 .

[6] 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06).

[7] 孙本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深层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6,(04).

作者:张和平

城镇化远程教育论文 篇3:

浅析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摘 要: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旅游业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引入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业互动融合的发展模式,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旅游业;互动

一、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提高良好的环境基础。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因为城镇化的建设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实际上只有一次机会。因为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区域的重新布局和规划,包括基础设施的配备、城镇的功能布局等等,关系面非常的广,一旦布局确定就很难更改。因此我们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定不能照搬城市建设的格局,千篇一律,大拆大搬,毫无特点。在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彰显当地的特色,传承当地的文化,有文化底蕴和特色的东西才能经久不衰。这样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丽城镇本来就可以作为旅游景区来打造,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会大大增加。城镇化建设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这会对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推进也能使当地的系统功能日趋完善。

(二)城镇化能带来旅游业的黄金发展期。当前,人们的收入水较提高,为出行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公民旅游数量大幅增长,中国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13年,国内游客32.6亿人次,比上年度增长10.3%。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人口多集中在城镇,农村人口较少,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两倍,这个差距是巨大的。如何带动农村居民旅游的数量,实现消费升级,这就需要依靠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进程不光能够带来当地产业升级、系统功能完善,而且未来还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消费数量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必将为旅游业带来更加多的发展机遇。

(三)旅游业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看到,现代旅游已经交叉渗透到很多交叉行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据相关数据显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110个行业的发展,是典型的龙头产业。比如: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餐饮业的贡献率达到40%,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达到90%。此外还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因此,旅游业能为城镇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四)旅游业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可以看到,旅游业的发展本来就是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是一个能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旅游业能够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化,减少高能耗和高污染。在旅游项目建设时更多的关注生态旅游项目,能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有效带动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旅游产业不仅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美丽的景区还能使人身心更加愉悦。可以看到,发展旅游业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当地缓解就业压力,并且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旅游业还能解决诸如:留守儿童、用工荒等社会问题,使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二、城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路径

(一)科学制定城镇旅游发展规划。一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坚持旅游发展差异化,充分挖掘本地旅游特色资源包括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特色,不要盲目追求现代化的元素,景区的规划应该尽可能的保护当地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用当地原滋原味的风俗民情和特色来吸引游客,从而增加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再次,在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和风土人情打造与景区类型相一致的特色城镇,使城镇本身可以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互动。

(二)有效规范旅游市场。当前,虽然居民外出旅游的数量和热情都在逐年增长,但是总体而言,旅游消费环境却不尽人意,进而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大大削弱了旅游业推动城镇发展的作用,因此有效规范旅游市场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考虑利用政府和行业协会、社会媒体的合力一起打击旅游中的违法侵权行为,鼓励行业协会加强旅游企业的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对侵犯游客权益,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不良企业和旅游从业者进行有效曝光,健全和完善游客投诉机制,做到有投诉有反馈,提高处理效率,第一时间把处理结果告知游客。

(三)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旅游业能有效的吸纳本地农村人口从事旅游服务,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我国作为旅游大国,2014年年初各旅游企业纷纷出现用工荒,说明旅游业已经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人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然而,促进农业人口向旅游业转移就业,可以丰富旅游业的人才资源供给,提高旅游业发展基础。但目前由于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普遍较低,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业市场多元化需求,故农业转移人口进入旅游业市场就业并不充分,特别是一些中高端的旅游职业岗位存在空缺,而农村转移人口由于相关专业技能的缺失却无法胜任。可以看到,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事在必行。比如增加政府投入,开办远程教育;深入农村基层进行现场培训;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建立若干社区培训学习中心,向农业转移人口免费提供信息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同时鼓励农村当地居民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进入旅游行业发展。

总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近十几年来,虽然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凸显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产业与居住配套不合理,新城镇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等。这些矛盾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双方互为依存,相互促进,但在二者良性互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切实考虑各地区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和客观条件,找到二者的结合点,积极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蒙睿,刘嘉纬. 乡村旅游发展与西部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初探[J].人文地理,2002,(2).

[2] 刘云. 休闲旅游与区域城镇化互动融合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2014,(3).

作者:赵豫西

上一篇:新时期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经济与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