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儿科护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对于儿科护理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儿科护理也成为医疗行业中的高风险、纠纷常发工作。儿科护理的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必须高度重视,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与声誉。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的护理工作经验出发,综合分析当前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尝试性提出相关防范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家庭式儿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家庭式儿科护理论文 篇1:

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儿科室收治的患儿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家庭关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出错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分等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4.0%(2/50)、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护理效果评分(98.7±2.8)分,而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22.O%(11/50)、护理满意度为82.0%(41/50)、护理效果评分(91.2±1.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家庭关怀;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即由传统护理生理疾病,逐渐转变成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学中,儿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且由于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儿科护理方式也获得了极大的转变,即护理服务的内容逐渐从单一模式转变成多元化护理模式。目前在儿科护理,家庭关怀的应用获得推广和发展,由于儿科患者大都年龄偏小,且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通过家庭关怀对儿科患者加以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对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心,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室收治的患儿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为0-13岁,平均年龄为(5.4±3.8)岁。护理时间为8-34d,平均护理时间为(15.9±5.4)d。观察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年龄为0-12岁,平均年龄为(5.6±2.7)岁。护理时间为7-36d,平均护理时间为(16.7±6.3)d。两组患儿在护理时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对患儿生命体征以及病情进行严密监测,并按照医生的嘱咐采用适当的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同时将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问题等记录下来。。而观察组患儿采用家庭关怀护理,实施内容如下:

1.2.1营造家庭关怀的环境

在儿科护理中,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设置家庭式儿科病房,即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关怀环境。如针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病房中准备儿童书籍以及玩具等,也可将儿童喜爱的卡通漫画张贴在病房墙壁上,这样一来病房环境就能变得温馨、活泼、轻松,从而达到消除患儿内心存在的恐惧感。

1.2.2提供亲情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需将亲情化的护理服务应用到儿科护理中,即在检查和输液的过程中,让患儿观看动画片或者听音乐,以便将患儿的注意力有效转移,这样就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出错情况。同时在实施侵入性操作的过程中,需安排穿刺技术过硬,且操作熟练的护理人员以便消除患儿心理恐惧和紧张。在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保持和蔼的态度,采用平和的语气,且在提倡护理中需要与患儿多多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才能促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1.2.3制定合理的陪伴制度

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为患儿制定出合理的陪伴制度,即改1人陪护为2人陪护,同时要准备一些陪护床、沙发、电视以及书报等,这样既能减少陪护人员的无聊枯燥感,还能让患儿体验到家庭式的温暖。

1.2.4对家长加强健康宣教

在采用家庭关怀的过程中,家长的高度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宣教,且要在家长的配合下对患儿的心理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另外家长还需掌握一定的出院后护理措施,以便在家庭中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出错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分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护理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且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对象年龄普遍较少,且护理配合度相对较低,因此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并且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当前儿科护理中,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为:(1)较差的医疗环境。首先儿科病房缺乏合理设置,且室内人员混杂、空气混浊;其次患儿本身免疫功能较弱,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几率较大;最后由于家长不满意医院的护理服务,以及患儿对陌生环境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和不适感,因而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抵触情绪,因此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况经常发生,从而导致了护患纠纷的发生。(2)患儿缺乏较强的表达能力,由于儿科患者大多年龄较小,其认知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不能对自身的病情作出有效的描述,这也是护理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量以及护理难度,因此在日常护理中容易发生各种纠纷。而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之后,其能显著降低患儿对陌生环境产生的恐惧感,能够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本文的研究中,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4.0%(2/50)、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护理效果评分(98.7±2.8)分,而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22.0%(11/50)、护理满意度为82.0%(41/50)、护理效果评分(91.2±1.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之后,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因此具有家庭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护理出错率,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华

家庭式儿科护理论文 篇2:

儿科护理纠纷及其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对于儿科护理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儿科护理也成为医疗行业中的高风险、纠纷常发工作。儿科护理的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必须高度重视,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与声誉。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的护理工作经验出发,综合分析当前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尝试性提出相关防范对策。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纠纷;防范对策;影响因素

人们法律意识与维权观念的树立客观上促进了儿科护理水平的提升,但不可避免的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纠纷引致因素,不但扰乱了医院的正常秩序,还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利益,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医院中管理人员到护理人员都应该强化风险意识,规避纠纷事件的发生。那么在当前背景下,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儿科护理纠纷的有效防范,是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儿科护理纠纷的引发因素分析

(一)儿科护理中特殊的医患关系

由于兒科的患者年龄较小,因此在患者生病住院接受治疗时,会有家长的陪同照料,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儿科的陪住率更高,从客观上增加了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儿科的医患关系更加复杂,不再是单一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问题,而涉及到了患者、家属、父母以及护士等多方。而当前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其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这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

(二)护理人员本身存在的问题

儿科护理的工作相对难做的原因在于儿科的工作环境更加嘈杂,患儿的哭闹声、陪住人员的交谈声等都使得护理人员心烦意乱,难以集中精神投入到护理工作中。而一旦出现重复扎针等现象,必然会引发患者家属的不满。其次儿科护理的工作更加细化且繁琐,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大,而患者也难以很好地配合护理工作,造成护理受阻。最后则是个别护理人员存在专业技能不过硬、服务理念滞后以及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难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服务要求,无形中就增加了纠纷发生的概率。

(三)其他相关影响因素

造成儿科护理纠纷常发的因素还有医患沟通不畅以及当前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等。由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大,难免出现沟通交流方面的问题,而患者家住一旦出现误解就很容易发生纠纷。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沟通障碍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当前的儿科的患者多数是自费,而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医疗费用高等客观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患者家属情绪发泄的原因,从而转嫁到护理人员身上。还有就是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大,容易引发不满情绪。

二儿科护理纠纷的有效防范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要减少儿科护理的医患纠纷,首先需要培养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并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将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满足提出的护理要求。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还要求护理人员在服务时要热情、主动、积极以及细心。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以及患者家属对服务的不满,首先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不推诿责任,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化的护理服务。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并学习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减少因沟通不畅引发的纠纷。

(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医患纠纷现象发生的频率。因此,医院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首先是专业技能的培训,过硬的技术能够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信任桥梁的构建将为医患关系的缓解打开一扇大门。医院要定期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提升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并实行定期的专业考核,以达到督促的作用。除此之外,要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一方面能够通过避免因触犯患者隐私引发的纠纷,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护理人员利益的维护。

(三)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

笔者认为,防范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不但要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强化医院整体的风险管理。高效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对当前的风险报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强化,要求医护人员将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已经出现的以及常出现的纠纷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对于积极进行风险报告记录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儿科护理质量的监管,通过不定期的工作抽查与定期的质量考核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与护理差错发生的可能,从而有效避免相关纠纷。

(四)其他相关防范对策

其他相关防范对策包括进一步规范儿科的收费,人性化优质护理环境的创设等。由于儿科患者年纪较小,对于医院的陌生环境本身就有排斥与恐惧,所以为了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就需要创设更加优质的护理环境以及家庭式的温馨,例如可以在病房内进行布置,张贴卡通图案、悬挂风铃等玩具等。医院收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患者家长的疑虑,因此可以实施规范化收费,禁止自立项目以及透明公开账目等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各项护理文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完整性、及时性以及科学性的原则,护理人员在记录时要清晰、准确,一旦发生护理纠纷,护理记录也可以成为证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避免儿科护理纠纷的根本对策还在于护理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对于已经出现的护理纠纷,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来应对。同时要注重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纷。

参考文献

[1]仝向莉.儿科护理纠纷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

[2]缪苑华.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29).

[3]陈玉丹.论儿科护理纠纷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6).

作者:王月波

家庭式儿科护理论文 篇3:

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病情观察、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记录等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56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家庭关怀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出错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98.06±1.23)分、出错率3.57%,满意度96.43%,均优于对照组的患儿护理效果评分(89.45±2.14)分、出错率25%,护理满意度85.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出错率,并为患儿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关键词:家庭关怀;儿科护理;应用效果;满意度

临床护理是影响患者康复水平和康复速度具有的关键因素,且目前临床护理由传统的护理方式不断向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模式转换。家庭关怀护理方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对于心理和生理发育不成熟的患儿,可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病情观察、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记录等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56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家庭关怀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出错率和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病情观察、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记录等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56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家庭关怀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6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男28例,女28例,年龄0~13岁,平均年龄(4.85±3.15)岁,护理时间7~35d,平均(16.25±3.24)d。对照组患儿,男30例,女26例,年龄0~12岁,平均年龄(5.04±4.06)岁,护理时间8~34d,平均(15.78±3.15)d。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护理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且本次研究经过伦理组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主要选择病情观察、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记录等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家庭关怀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1)构建家庭关怀环境。针对患儿病房环境,进行改动对选择设置家庭式病房环境,合理的在病房中布置玩具、图书等,再运用卡通漫画等改善病房温馨程度,再结合患儿的需求,对患儿家中的布偶和用具等放置到病房中,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2)护理人员提供亲情护理。加强与患儿的交流,促使患儿能认可护理人员,并提升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接受度和好感度。在检查和输液的过程中,可让患儿看书、看电视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1】。

(3)全面的家长健康宣教。针对患儿家属,需要患儿家属具有较高的配合度,辅助治疗顺利完成。故此,由护理人员展开对家长的健康宣教,详细的对患儿的康复情况和康复措施进行讲解,促使家长配合护理。家长和护理人员共同展开家庭关怀,从而完成对患儿的有效护理。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儿家长展开出院后指导,促使家长能够在患儿出院后,展开对患儿护理。

(4)制定合理的陪伴方法。患儿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展开对患儿的陪床,可以选择看书、读报和给患儿讲故事等方式,达到陪伴患儿的目的,并使得患儿能够得到的家庭式的温暖【2】。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出错率和满意度。其中护理效果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儿的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使用(x±S)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98.06±1.23)分、出错率3.57%,满意度96.43%,均优于对照组的患儿護理效果评分(89.45±2.14)分、出错率25%,护理满意度85.71%,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是改善患者恢复水平和恢复质量的关键方法,尤其是儿科护理,由于患儿的心理和生理不够成熟,极其容易产生依从性不好的情况,而且患儿护理中,还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如果处理不够合理,就可能会有法医疗纠纷的发生,不利于医院的发展。针对常规儿科护理中,受到患儿表达能力差和自身情况描述不清的情况,导致临床护理难度,如不能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必然会影响患儿的康复水平。家庭关怀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患儿在家庭环境中,可以体会足够的关怀,从而推动患儿的康复水平和康复效率【3】【4】。本次研究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和家庭关怀护理方式,得到: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98.06±1.23)分、出错率3.57%,满意度96.43%,均优于对照组的患儿护理效果评分(89.45±2.14)分、出错率25%,护理满意度85.71%,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选择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改善患儿康复水平,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天霞. 家庭关怀在136例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饮食保健,2016,3(7).

[2]朱琬卿.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家庭心理医生,2015:38-38.

[3]刘振贤.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融入家庭关怀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829-7829.

[4]李光秀.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624-62

作者简介:

周洁 女 广西柳州市人 壮族 职称:护师 学历:大专

作者:周洁

上一篇:EDA电子设计论文下一篇:物权法定位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