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学分制收费是高校收费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以学分制教学管理为前提,以学生修读学分作为计价收费的主要依据,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成本补偿的目的。目前虽然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实行了学分制收费,但实际仍未完全脱离学年制收费管理的痕迹,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美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美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1: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摘 要] 高校实验室改革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针对高校实验室资源供需不平衡、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弱化等结构性矛盾问题,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从实验室体系架构、队伍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内涵、质量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品牌实验室。

[关 键 词] 实验室建设;供给侧;改革;实践

2016年初,国家领导人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从供给侧方推进结构性改革,是解决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矛盾性问题而实行的改革举措,高等教育的教育改革与经济改革类似,同样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变单一结构供给,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实验室作为现代大学的心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从实验室体系架构、队伍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完善资源配置模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在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在高等教育从以规模增长为中心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转变的改革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观对实验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规划建设也上升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资源配置机制改革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和发展机遇。事实上,要想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权,必须要以工程为载体,着力卓越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加快高水平实验室的改革建设,切实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随着高等教育“井喷式”非均衡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冲锋期的到来,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的有效供给,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原始创新的能力,已成为高校实验室改革发展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实验室建设在与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现象,这与实验室在体系规划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是分不开的。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九十年代末,学校对实验室体系作过一次较大的调整,将原有的85个实验室调整为54个实验室。此后的十多年间,随着学校学科、专业迅速发展和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快速增加,实验室在结构、功能、规模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期间对实验室体系作过相应调整,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实验室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实验室布局不尽合理,部分重复建设、功能重叠;实验室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存在管理壁垒,管理效率较低;场地资源分散、难以进行有效规划和整合,部分实验室用房又存在闲置、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实验室队伍结构不合理,专职人员少,年龄梯队偏大;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因此,针对高校实验室资源供需不平衡、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弱化等结构性矛盾问题,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结合实验室运行的现状,从前期体系架构的规划调整、到中期建设模式的带动落实、到后期内涵理念的凝练提升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具体如下:

一、推进实验室体系架构改革,提升学院统筹建设能力

做好“减法和除法”,破除壁垒和障碍,理清管理体制和实验体系,改革单一专业建制实验室的碎片化管理模式,打破专业壁垒,实行“大中心”化模式,推动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改革经费“多头”投入模式,突出学院主体地位,采取“学院申报→专家评审→立项建设”的竞争机制,存量做优,增量做强,发挥资源配置在改革发展中的激励和杠杆作用。改革评价模式,建立完善实验室运行绩效评价机制,重点围绕实验室人才培养、成果产出、队伍建设、开放共享等方面,制定“产出投入”周期性评价制度,奖优罚劣,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与管理并重。

二、推进实验室建设模式改革,聚焦实验室特色提升

做好“加法”,聚焦建设模式改革,以“专业大类”建设模式为特色,突出优势品牌专业,实施“一院一品”建设计划,突出重点,兼顾均衡,提高实验中心教学品质、专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明确理论与实践结合并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科研训练、金工实习、专业竞赛、毕业设计等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着力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打通晋升通道,确保实验系列与教学型教师同工同酬。明確教学与科研融合,积极鼓励教师科研转化教学,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增大学生受益面。打造创客空间,鼓励教师“常进实验室,常指导学生”,将实践教学或指导科研训练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统筹各项经费,在实验室内涵、条件、实验项目、开放、文化等多方面重点建设,打造环境宜人的专业化品牌实验实践基地,强化支撑地位。

三、推进实验室内涵建设改革,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做好“乘法”,加强校内外协同育人,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和前沿,与国外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推进学科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搭建校企实验室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促进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推动实验室时间、空间、内容及队伍的开放,将实验室开放与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自主创新等相结合,扩大受益面,开放联动,充分发挥双创的倍增效应,将实验室开放系统与实验教学系统打通建设,实行学生自主实验、自主管理,激发创新活力,将课程实验、创新实验与学生竞赛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实验条件和师资条件,形成倍增效应,不断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服务保障作用,努力打造具有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特点的“众创空间”。

通过建设,学校实验室在结构、功能和规模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层次和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实验平台条件内涵进一步提升

通过持续投入和长效建设,学校新增多个国家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多个江苏省虚拟仿真项目,与国内外多家企业联合共建了一批实验室。如,电光院的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与赛灵思公司合作,共建了可编程数字系统联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口袋实验”的新模式;设计艺术与传媒实验中心与苹果、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合作构建多位一体的实验教学联盟;皮尔磁-南理工机械安全联合实验室落户我校,这是国内首个机械安全实验室,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二)专业建设取得长效发展

学校各大实验室平台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自动化、安全工程、高分子、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土木工程等多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的认证,为师生打造了创新实践的实验平台。纳米材料、光电工程、环境工程等8个示范中心通过专家评估,获批省级示范中心;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7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打造优势学科。同时,学校加强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国家设备设施网络管理平台对接,现已入网165台套,总值2.6亿元。实验中心也成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青年教师依托共享设备承担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三)师生受益面不断扩大

目前,学校22个实验中心全年共开设500余门实验课程,面向学生金工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9000余人次,年实验人数约200万人。实验中心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保障常态化开放,将实验室开放与课程实验、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物理竞赛、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学生受益面不断扩大。通过条件补充和文化内涵提升,实验中心也成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青年教师依托共享设备承担了一批高水平科研项目。

(四)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

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接轨,也是学校各实验中心“品牌”打造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心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中心针对学院的国际留学生班和国际培优班,提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了一批全英语的实验教学课程如电子信息实验中心,每年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举办“中德联合班”,开展“FSK数字调制解调实验”等实验项目,在人机工程、交通工具实验室研究等领域,与国际著名大学标准逐步接轨。

(五)具有一定的可示范度和推广价值

实验室对外开放交流取得新成效,承办了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会议、创新创业50强總结宣传活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活动,实验室条件和环境获得专家一致好评,认为“一院一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组织实验室开放日活动,自动化、物理、设传等实验中心和创客空间面向社会开放体验,近距离感受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奇幻之旅,活动被《南京新闻》《南京晨报》《江苏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

[2]赵建国,韩学山.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问题的认识[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S1).

[3]周星亮.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为提高教学服务质量[J].科教导刊,2014(23).

[4]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作者:贺薇,尤祖明,管宏宇

中美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2:

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 学分制收费是高校收费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以学分制教学管理为前提,以学生修读学分作为计价收费的主要依据,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成本补偿的目的。目前虽然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实行了学分制收费,但实际仍未完全脱离学年制收费管理的痕迹,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文章立足于高校学分制收费实践,针对现行学分制收费模式中存在的突出問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并综合考虑高校办学层次、培养成本差异、专业受欢迎程度、学生修读学分数等因素,建立了全新的学分制收费定价模型,以使学分制收费标准的制定更加科学,为高校的学分制收费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校; 学分制; 收费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四个“重大论断”为中国高校立足国情办高等教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完善国内高校的学分制管理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为核心,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并以取得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教育理念,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分制收费是高校学分制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以学分制教学管理为前提,以学生修读学分作为计价收费的主要依据,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成本补偿的目的。因此,要了解学分制收费的发展,首先就要了解学分制的发展过程。

一、学分制及学分制收费的发展背景

学分制最早于19世纪初由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提出,但学分制的发展和完善应当归功于美国哈佛大学。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认为人是存在差异性的,不同的人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差别,传统僵化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发展人的个性,他主张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大力倡导选修制。1872年,学分制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首次在哈佛大学诞生,规定学生无论选择什么课程,只要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这门课程规定的学分,学生只要达到规定数量的学分就可毕业,不限学习年限,这一规定标志着学分制管理在美国正式形成[ 1 ]。此后,学分制管理在美国高校得到推广,并被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纷纷效仿,逐渐成为一种被各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教育管理模式。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可以追溯至1918年。1918年蔡元培率先在北京大学实行学分制,替代了原有的学年制,强调大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允许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大学章程》,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课程采用学分制”[ 2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2年,我国也暂时实行学分制。1952年,全国高校开始效仿苏联,大规模进行院系调整,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1978年改革开放,1985年中央颁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适应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并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恢复试行学分制,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试行学分制,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率先试行学分制。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高校学分制改革得到极大的推动[ 3 ]。

在学年制条件下,高校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同时入学,按统一的课表和学习进度学习,每位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成本基本一致,因此以学年为单位按统一标准收取学费是合理的。但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对学生实行“弹性”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特长爱好自主选修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显然,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教育成本因人而异,如果仍按学年收费,既不能真实反映教育培养成本,又有失公平。因此,以学分为收费单位的学分制收费制度应运而生。

国外以美国为代表,其高校大多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标准因学校、专业、生源而异,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其学分“单价”不同,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学分“单价”也不同。一般来说,私立大学收费高于公立大学,名牌高校收费高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收费高于专科院校,热门专业收费高于一般专业,理工科收费高于文科、社会科学,非本州学生收费高于本州学生,国际学生收费更高[ 4 ]。从国内情况看,2000年以前,高校实行的所谓学分制改革仅限于教学管理,并未真正实行学分制收费,仍属于学年制收费与学分制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进入21世纪后,国内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收费,尤其是2005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颁布《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学生当年所交纳的学费可根据选取学分所需的费用收取”,高校掀起学分制收费改革的浪潮。

二、学分制收费的理论基础

(一)学分制收费的依据

按照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既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 5 ],因此,教育成本需要在学生、政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理分担,以求实现各方成本和收益的对等。对学生来说,学费是其为接受高等教育付出的代价,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经济原则,作为受益者的大学生要对其享有的高等教育服务支付费用;对高校来说,学费是按照一定标准向学生收取的用以补偿其教育成本的费用。但由于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效益,政府和社会才是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也应分担相应的教育成本。因此,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按照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比例,根据学生修读学分数向其收取学费是合理的,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教育成本分担原则的。

(二)学分制收费的定价

学费标准的定价是学分制收费改革的关键问题。理论上,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可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根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科专业性质、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自主制定学费标准,通过价格手段调整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以有效实现教育成本补偿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标,但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公辦为主的现状,高校在制定学费标准的时候还必须接受政府物价部门的监管,在引进市场调节机制的同时,必须将教育公平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并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接受程度、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以保障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高校现行学分制收费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本科高校都已经实行了学分制收费。从近年高校学分制收费的实践来看,学分制收费在体现教育公平,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保障学生学习自主权、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补偿教育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高校现行学分制收费基本都是采用“专业学费加学分学费”的模式,即以政府物价部门规定的基准学费标准为基础,将学费总额分为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学分单价乘以学分数即为学分学费,基准学费减去学分学费即为专业学费,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之和不高于原学年制学费标准。此收费模式的优点是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培养成本差异,比较科学,除专业学费外,各门课程的学分单价相同,便于计算,简便易行,学生缴纳的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之和不超过原学年制学费标准,容易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模式的多元化,现行学分制收费模式的不足之处日益凸显,亟待完善,以下主要以浙江省高校学分制收费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一)现行收费模式不利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

浙江省普通高校学分制学费总额由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两部分构成,政府物价部门按照艺术类专业、工科类及医学类专业、农林类专业、其他专业四大类分别核定基准收费标准,学分学费标准统一为75元/学分,本科生四年收费总额及结构比例如表1。

由表1可知,高校四年学费总额中学分学费所占比例分别为:艺术类专业33.33%,工科类、医学类专业54.55%,农林类专业60%,其他专业62.5%。学分学费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因高校的教育培养成本与学生选课数量直接相关,只要选课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学校就必须单独开班授课,并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提供教室、实验室等基本教学条件,发生相应的水电能耗以及管理费用支出。现行收费模式重点考虑了收费的社会公平和社会可接受程度,但未能很好地反映高校的教育成本补偿问题,如学分单价为75元/学分,一般情况下学生选修一个学分就意味着每周上一节课,每学期一般有16至18个教学周,也就是说总共需要上16至18次课,此收费标准显然与实际培养成本相去甚远,客观上导致了高校学生选课越多,学校负担越重,经费缺口越大的情况。因此,高校现行学分制收费模式下,学分单价过低,学分学费所占比重过低,难以起到价格调控、成本补偿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成本意识,也影响了高校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性。

(二)现行收费模式不利于高校发挥办学自主权

从国内高校学分制收费实践来看,各地政府物价部门为稳定高校收费标准,在出台的收费管理文件中均对高校学分制收费的计费学分数进行了硬性限定,如浙江省规定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分制收费计费学分为四年制160学分、五年制200学分。学生毕业时所注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在计费学分以内的,按各专业最低毕业学分计收学分学费;所注册专业最低毕业学分超出计费学分的,超出部分免收学分学费。由于各高校的办学层次、学科专业性质及培养模式不同,各专业的毕业最低学分数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笔者对国内多所高校的调研情况看,各高校四年制毕业学分一般在150学分~180学分之间,五年制毕业学分一般在180学分~220学分之间(如表2),即使同一高校其不同专业的毕业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一刀切”地限定高校毕业计费学分数,高校培养计划中超出计费学分的部分得不到成本补偿,则高校从成本控制考虑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趋向统一,不利于高校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实行特色办学。

(三)现行收费模式不利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目前,各高校大力推行“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改革,将学科性质相近的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大类,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实行宽口径培养,待学生到高年级后再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专业分流,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由于高校对同一专业平台的学生按照同样的计划进行培养,配备相同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付出了相同的教育培养成本,根据成本与效益相匹配的原则,专业平台内的所有专业应适用同一收费标准。但因现行学分制收费制度单纯以专业作为学费定价对象,与现行的“宽口径”招生培养模式无法很好地匹配。如浙江省规定:“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由省统一制定基准标准,学校可以在省定基准标准的基础上适当下浮;也可自主选择本校当年招生专业总数20%以内的专业,在基准标准的基础上,按不超过15%的上浮幅度自主制定具体学费标准。”由于高校的专业大类主要是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划分的,而选择上浮收费标准的“热门”专业时则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的,二者的判定标准不一致,这样就可能出现同一专业大类内既有“热门”专业又有“冷门”专业的情况,根据现行规定,同一专业大类内只要包含一个收费标准低的专业,则所有专业都必须按最低标准收取,拉低了大类内其他专业的收费标准,明显不合理,也不利于高校的教育成本补偿。

(四)现行学分制收费对象未覆盖高校全部学生

高校现行学分制收费对象仅限于全日制本科学生和成人教育学生,不包括来华留学生和研究生。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招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增长,据统计,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学习。由于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学习能力差异很大,每年都有不少留学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习课程,需要补考、重修,或者希望选修本专业之外的其他课程,但因缺乏政策依据,学校对留学生的补考、选修其他专业课程等情况无法进行收费,使其客观上享受“超国民待遇”,造成了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在收费管理上的不平衡,既不利于增强留学生的责任意识,又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自2014年秋季起我国研究生全部实行缴费上学,但因研究生仍实行学年制收费,学校对研究生的补考、延期毕业等情况无法进行收费,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成本意识不强,尤其是延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收费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四、完善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措施

(一)推行完全学分制收费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学设施等基础条件的限制,真正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的高校很少,绝大多数高校实行的仍是学年学分制。高校为更好地满足人才的需求,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培养更多的复合型、特色型的优秀人才,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是未来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学分制收费作为学分制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也应向完全学分制收费转变,即取消现行学分制学费中的专业学费,完全按照学生实际修读学分计收学费。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收费,应充分考虑各高校的办学层次、学科专业之间的成本差异以及各专业的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提高收费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学分制收费定价模型如下:

F=P×Q×L×C×H

其中:F为学分制收费总额;P为基准学分单价,指在不考虑高校办学层次、教育成本差异、专业热门程度等情况下每个学分的基准单价;Q为学生修读学分,指学生在校期间实际修读课程的学分数量;L为辦学层次系数,根据高校的办学水平差异,将高校分为国家一流高校、省级重点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四个层次,并赋予不同的系数;C为成本差异系数,指为体现不同专业之间的成本差异,可以将现有专业区分为艺术类、工科类、医学类、农林类、其他类等大类,并赋予不同系数;H为专业热度系数,根据各专业在社会上的热门程度,分为热门专业、一般专业、需扶持专业等,并赋予不同系数。

以浙江省高校现行收费标准为例,按照上述收费定价模型进行测算,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收费后,学费标准与高校的办学层次、学科性质、专业热度等因素直接挂钩,高校办学水平越高,专业越受社会欢迎,修读学分越多,则收费标准越高,更有利于激发高校实行特色办学的积极性。

(二)扩大高校收费管理自主权

现行收费管理模式下,政府对高校的收费标准、收费范围、计费学分等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高校只能被动执行,缺乏收费管理自主权,不利于高校的自主办学。由于各高校的办学层次、学科性质、培养方式不同,不同学校之间以及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专业之间,教学培养计划和教育培养成本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收费标准也不可能“一刀切”。为此,建议政府在规范高校教育管理的前提下,制定收费政策时保留一定的政策弹性,给高校一定的收费自主权。如政府可根据各类高校办学层次、专业类型、社会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分类制定相应的学费“指导价”,由高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自主制定培养方案,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自主制定学分制收费方案,报政府物价部门批准后实施,从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扩大高校学分制收费范围

目前,因来华留学生未实行学分制收费,高校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留学生补考、选修、修读双学位等问题无法收费,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建议尽早对来华留学生实行学分制收费,以解决高校收费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因来华留学生不涉及国内的教育公平问题,可以对来华留学生先试行完全学分制收费改革。另外,由于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开始缴费上学,现行学年制收费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研究生的收费管理需要,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补考、延期毕业等收费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为此,应尽早启动研究生学分制管理改革,实行学分制收费,以有效控制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提高收费管理信息化水平

实行完全学分制收费后,高校在政府物价部门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培养成本、专业热度等因素自主制定收费标准,根据学生实际修读的学分数计收学费。由于高校对学生的学业实行弹性管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职业规划自主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进度,因此每个学生的收费标准可能因人而异,学校收费管理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因此传统的收费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完全学分制收费的需要,高校必须进一步提高收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打造收费管理与教务管理、学工管理、宿舍管理等相关部门相融合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数据互通共享,根据学生的实际选课情况准确计算收费标准,并通过银校通、支付宝、微信等数字支付平台实行便捷的个性化收费。

【参考文献】

[1] 马赛,郝智秀.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J].高教探索,2009(1):70-75.

[2] 吴贻谷,刘花元.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学分制[J].中国高等教育,1987(2):34-37.

[3] 韩宏.高校学分制发展探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6):57-63.

[4] 朱峰.中美高校收费问题比较研究及启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78-80.

[5] 王善迈.论高等教育的学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24-28.

作者:慕兴宏

中美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3:

论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机制

[摘要]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战略管理机制予以保障,它所涉及的两个核心内容是坚持学术本位的管理战略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一方面,坚持学术本位的立场和方向是为了克服高校管理中的官本位倾向,实现真正的学术管理;另一方面,战略规划能够解决以往我国高校发展的模式失当问题,战略管理的改进需要从制定方法与程序、评价与控制、增强实施效果等方面入手。只有在学校管理中坚持学术本位并讲究战略策略,高等学校才能确立健康的管理机制,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 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

[作者简介]陈何芳(1976- ),女,湖北襄樊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9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29)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一般项目“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8JC88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了发展的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发展的数量或者说“增长”。简要地讲,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注长期而非短期,更关注质量而非数量,更追求质量卓越和长远辉煌。①不可持续的发展即使能够带来一时的增长和进步,最终也会破坏高校组织的健康,影响到高等学校的未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要求是遵循学术组织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康的运行机制,实现良性发展和优势积累。这种机制保障包括学术机制、管理机制和领导机制三个方面。强调“学术自由”“教师自律”的学术机制,强调“教授治校”“战略管理”的管理机制,强调“职业校长”“自主办学”的领导机制,这种机制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所讲的战略管理机制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性保障机制之一,它所涉及的两个核心内容是学术本位的管理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即高等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真正的学术管理,必须注重发展的战略策略。

一、坚持学术本位的管理战略

在战略管理中突出强调学术本位的管理战略,是因为学术在我国高校长期不受重视,并未成为学校运行的主要逻辑和发展策略的重中之重,这是与国际惯例大相径庭的。我国高校管理者通常存在的惯性思维是上级主管部门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这样保险,至于高校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倒是次要的。很多高校管理者无视学校的学术特性,一味模仿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似乎高校没有自身的运行逻辑、高校的制度无须体现学术特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首先要坚持学术本位的管理战略,突出高校组织的学术性而非政治性、行政性、生产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运行逻辑和发展策略的错位,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当然,这种分析显然不同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战略管理,因为学术本位只是一种立场和方向,还未涉及学校发展的具体战略战术。但是,这种较低层次的战略对于以往我国高校的运行逻辑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只有解决了这种中国特色的问题,才能进入国际意义上的战略管理层次。

(一)克服高校管理的官本位倾向

在我国社会文化中,管理被认为只是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管理者就是掌握特权的“官员”。这种特权不但存在于党政机关、企业单位,而且存在于大学,并主导大学的运行。我国大学类似于一种行政机构,大学和大学内部党政机关与学术机构及管理干部都被赋予了各种行政级别,享受不同级别的物资金钱待遇、拥有大小不等的处理学校事务的权力。非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不享有任何实际的管理权力,对学校管理没有正式的影响力。②没有行政职务的教师与有行政级别的领导干部之间差异巨大,在知情权、话语权、支配权及政治经济待遇方面存在天壤之别,以至于全体教职员工对于行政岗位趋之若鹜,教师也热衷于谋求一定的行政管理职位,双肩挑的领导干部非常普遍,这使得高校管理的官本位倾向非常严重。

但是,这种官本位的高校管理显然不利于学术组织的健康发展。整个高校按行政的模式运行,必然会使学术权力的地位较低,教授的作用难以发挥。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中国大学的沉疴正在于“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行政本位(甚至后勤本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大学丧失了独立性,形成了对大学自主权的严重干预和限制。同时出现的是行政机构的极度膨胀,形成了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比例的严重失调。”③邓晓芒教授则认为,当前我国的一些高教体制改革不过是“立足于官本位立场而对知识分子的变相整肃”,“如果真正要想对大学体制进行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改换思路。当前大学体制改革的关键不是在如何‘管理’教师和学生上想出一些整人的点子,而是限制和削弱大学行政领导对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人为干扰,真正突出教师作为大学教育主体的作用。”④在行政权力不断强化和泛化、学术权力不断弱化和萎缩的背景下,大学组织的行政性日益增加,大学的学术品格不断降低,有损于大学办学水平和学术品质的提高,不利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在美国大学,无论是校长还是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抑或是院长、系主任,都不会将自己的职位视作是一种官位,教师也不会视这些行政负责人为自己的上级领导,当然也不会认为自己是这些行政负责人的下属。相反,大学教师普遍认为只有他们才是大学真正的主人,任何将他们视为下级雇员的言论都会受到抵制。他们认为,这些行政职位的占有者即便是自己学术工作的辅助者,至多也不过是因为和自己能力和兴趣不同才导致工作分工不同。美国大学的各级领导者通常被认为是智力一般而组织能力较强,在学术上没有具备做出顶级成绩的潜力但可以很好地为学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充沛精力的人。只有那些智力超常和真正具有学术创造潜力的人才被认为适合选择以学术为志业,在一流研究型大学从事高深学问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这种文化氛围能够促使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视高深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为自己的首要责任,无须去追逐行政职务而荒废自己的学术事业。⑤这种理念和定位,显然突出了学术组织的特性,有益于大学的学术发展。与此相比,我国高校管理的官本位倾向显然违背了学术组织的特性,影响了管理的成效,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真正的学术管理

高等学校是典型的“第三部门”,应当实行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符合自身属性的特定的组织管理。其核心是改变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实行以学者的自我管理、民主管理为特征的学术本位的管理,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要发挥学术机构的管理与决策作用。为此,需成立拥有学术决策权的教授委员会,真正实现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要转变过去学校通过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行政会议进行所有决策的做法,改为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负责行政事务决策、执行教授会作出的学术决策,教授会负责学校学术事务决策。

从内容上讲,教授进行学术管理是对大学的学术事务与教育事务,按照学术规律与教育规律进行民主决策。要求教授们管理的事包括制订学术评价标准、按照学术标准与教育标准聘任教师、民主遴选院长系主任、考核与评价教师、组织教师就学术问题进行的申诉听证会、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讨论授予学生学位、接受学生就教学问题提出的申诉等。只有让教授在学术事务决策中发挥作用,才会使学校的管理尊重教育规律与学术规律,淡化行政因素对教育与学术的影响。

从程序上讲,教授进行学术管理,需要有民主决策的程序与制度。这种程序与制度,需要经过事前的充分讨论、利弊得失分析,然后民主投票决定。这种事前充分注重民意的决策速度和效率可能不高,但却有效规避了不注重学术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不科学决策、盲目决策、拍脑袋决策,以及由决策所带来的一系列破坏学术、破坏教育的问题。看似效率低,实则效率高。

从职能上讲,教授进行学术管理,需要行政部门转变职责和身份。要求行政机构重新定位,改管理、指挥教授为服务教授。服务的内容包括为教授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治学环境等。如果学术管理变为要教授自己去解决实验室设备、课题组的薪资待遇等问题,那么,这样的学术管理就完全误解了大学中的各司其职。⑥对于非学术性事务的管理,应由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进行决策,校长和行政部门具体实施。同时,一些事关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要交给全校教授、学生民主投票决定,这样才能充分汇聚各方智慧,正确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

从实现途径上讲,要在大学推行学术管理,仅仅靠校内行政力量的自觉是不现实的,还必须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打破相关的制度制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可以看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点是自主办学、教授治校、学术自治、学生自治,这样才能确保学校按照教育与学术规律教育学生、开展研究,而避免学校成为行政的附庸、世俗的名利场。所以,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整个学校都要做出整体的改变。比如,要通过实行高校职员制度,逐步取消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取消学院(系)的行政级别,实行基层学术组织的民主管理;学校的各项利益分配应向第一线教师、研究人员倾斜,管理干部、行政人员不应获取特殊利益;学校向院系下放权力,学院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度和院长(系主任)负责制。⑦推行以上改革方案,无疑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尤其将影响现行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的既得利益,必然阻力重重。然而,为了实现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产生较晚,其办学模式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结果,并深受中国国情的直接影响。西方经验和现实国情的巨大反差,使得我国高校办学的后发优势并未充分彰显,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还显得任重而道远。反思我国高校管理的诸多弊端,战略规划的缺乏或失效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会导致一系列的管理行为失当。

(一)缺少战略规划导致我国高校发展模式失当

我国虽然有数量众多的高等学校,但却没有一所真正建立了人们公认的比较好的发展模式。主导我国高校发展的各种模式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与西方高等教育传统和教育学理论知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⑧

1.无目标发展模式。我国高等学校在发展进程中往往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或者没有循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来发展。尽管在文件表述、领导讲话中也存在诸多学校发展目标,但这种目标设定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口号,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实质性的指导办学的作用。无目标的发展模式助长了办学者的惰性,只求管住学校不出乱子,而不考虑如何把学校发展得更好,在学校发展上没有动力和压力,这必然会导致高校发展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果。

2.指令发展模式。我国的教育历来都是偏重于集权管理的,高等教育也是政府高度控制的事业。在集权管理之下,高等学校的办学从宏观到微观都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进行的,这样就形成了高校办学完全依靠政府的局面,也造成了我国高校千校一面的状况。虽然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当前仍然有很多高校无法走出按指令办学的模式,继续依赖上级的政策文件办学,缺乏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上级指令是“一对多”的,对于具体的办学行为必定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机械地按指令办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3.模糊发展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一些高校校长尤其是著名校长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这些办学中的大胆尝试和探索都被证明是极富成效的。但是,即便是这种成功的教育改革家,也并没有做到明白办学,因为他们往往并不熟悉办学规律,在工作中也没有太多的理论指导,在思想意识上还是比较模糊的。这种改革依靠的主要是直觉,还缺乏非常清晰的办学理念的指导,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诸多模糊办学的摸索中,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更多的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不能很好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紊乱发展模式。高校的紊乱发展一方面受到外部政府集权管理的影响。政府从宏观上控制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生杀予夺的权力,这样就使高等学校在办学中不得不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走,在发展路径上与上级的导向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也随之带来了高等学校的“运动式发展”,在办学中追风逐热,发展模式趋同,紊乱的政府指令助长了高校的紊乱式发展。另一方面,从内部原因来讲,高等学校各任领导的频繁变更和任意行事也带来了高校发展中的紊乱。由于没有发展规划的指导,各任领导上任之后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偏好来办学,很多校长一上任就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革,有意或无意地否定前任、否定办学历史,使学校的运行和发展缺乏必要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一任领导一任方案”必然导致高校发展中的紊乱,这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规划带来高校发展模式的革新

针对上述发展模式的问题,高校管理和高校教育发展都要实现模式转换,要通过战略规划使高校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走出历史与现实所导致的诸多困境。战略规划对于高校发展模式的革新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⑨

1.高校发展哲学的更新。高校发展规划能够提供一种发展哲学,帮助高校走出经验办学的模式。我国的办学传统基本上是按经验办学,除了上级的指令和文件,很少有经验和感觉之外的东西来指导工作,更缺乏一种办学的哲学,致使学校的发展完全依赖于领导的表现。幸运的学校能碰上好领导,通过自身努力造福学校,不幸的学校遇到水平不高的“坏”领导,致使学校的发展受到阻滞,而绝大多数平庸的领导只能使学校发展缓慢,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蔡元培当年曾提出“大学不以一个校长的去留为转移”,要建立一套制度和规范,使学校有无校长都能稳定地向前发展,但这种愿望至今并未实现,各任校长对高校发展的影响依然巨大。发展规划就能改变这种状况,它能让管理者认识到高等学校中什么价值最为重要,学校的核心价值何在,办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明确了这些问题,高校规划就成为一种发展哲学,能够保证学校获得更具成效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2.管理者办学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革新。一方面,高校发展规划能够启发管理者的办学思维,使之能够在正确的学校发展哲学的指导下,重新审视学校发展中的困境与问题。比如,很多人一直抱怨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难有成效,但却很少进行深刻的思考,这种人事制度真的是聘任制吗?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它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它是要解聘掉不合格人才还是要吸引进优秀人才?是激励教职员工的工作干劲还是简单地提高待遇?目前国家的政策允许我们改革到哪种程度?学校自身的条件允许我们做到哪种地步?应该怎样采取合情合法的方式、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改革?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管理者更能形成一整套清晰连贯的改革思维,从而按照发展规划解决好各种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发展规划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教职员工的配合,这就需要各级管理干部和教师职工转变寻常的行为方式。他们在平常的工作中都要按照规划的要求来做,使规划成为日常行为和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通过转变行为达到执行规划的目的。

所以,规划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法,也是一种管理方式,高等学校发展模式的转变,可以通过实施规划管理来实现。规划管理可以让学校明确目标、清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实现明白办学;规划管理可以实现管理中的分权与共治,让领导能够思考和实施学校的发展战略,而不是漫无目的紊乱发展;规划管理有助于建立自主与自律的机制,使高校用好自主权力、增强自主办学能力;规划管理也有助于学校办出个性和特色,实现由统一化办学向个性化办学的转变,从而避免平庸、追求卓越。规划管理可能是当前我国高校管理的一种革命,会给高校带来积极的变化,引导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高校战略管理的改进

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制定了战略规划,并开始注重推进战略管理和研究,这是高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战略管理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动,它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绩效,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却普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改进规划制定的方法与程序、加强战略管理的评价与控制、增强战略管理的实施效果。

1.改进规划制定的程序与方法。一方面要严格制定程序并加强高校战略规划的组织保障。高等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围绕学校愿景和使命而展开的持续、反复、行动趋向的过程,要严格遵循以下程序:一是确立目标,即凝炼出高校未来可能的发展目标;二是战略选择,即围绕目标的实现进行策略选择;三是形成规划,即将上述内容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方案交由校长裁决,由党委会、教代会等机构审批后颁布,成为高校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高等学校要注重学校倡议,基层出谋,校长参与并主持,善于接受校内外人士的建议,努力探索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体系。⑩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高等学校的战略规划大多由办公室人员或规划人员随意拟定,制定过程中存在着程序不完善、方法不科学、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这些发展规划部门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往往职能定位模糊、承担着类似于秘书处的繁杂事务性工作,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对学校战略管理的研究指导作用。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思想误区,认为制定规划就是要解决学校的眼前问题,就是把领导意图变成文字,仅仅依靠秘书的妙笔生花就能成功,等等。教职员工对于战略规划也有一些误解,比如把规划看做仅仅是书记校长的事,仅仅是规划人员的事,是应付上级需要的事,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全员参与非常重要,应当广泛听取校内人员和校外专家、校友的意见,最大限度地确保人员的代表性和参与度,从而保证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认同度。除了全员参与之外,还需要加强组织保障工作,可以设立学术规划委员会,负责学科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成立各种专门委员会和任务小组,负责具体战略实施;建立质量促进办公室,负责沟通协调、核心运作等。 这样才能让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成为一项涉及教职员工全体、覆盖全校各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发挥出全员协作、各部门沟通的巨大成效。

另一方面是改进制定方法以提高我国高校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基本依据,其科学性强弱直接影响着战略实施的有效程度。但我国高校战略规划的制定往往还缺乏科学性的保障。很多规划出自领导秘书之手,或者是由学校规划与政策处室根据校领导的意见和所掌握的有限情况拼凑而成,缺乏对学校面临形势的研究,看不到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的机遇,看不到学校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有的规划缺少对学校自身的研究,看不到学校的优势和内在发展要求,不愿触及或不敢正视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问题。还有的规划不研究学校的未来,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措施缺乏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有的高校在制定规划时就没有打算要按规划来办学,而只是为应付外界需要而做,这样的规划是难以保障其科学性的。 所以,未来我国高校的战略规划编制要建立在深入研究、师生参与的基础之上,内容要涉及符合学校特色的战略理念、发展方向、师生资源、财政保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以保证战略规划的科学性。乔治·凯勒认为制定大学战略要考虑六大要素,包括传统、价值观和抱负;学术的和财政的优势与劣势;领导能力和重点;环境趋势、挑战与趋势;市场取向、认识和趋势;竞争形势、挑战与机遇等。 我国高校的发展战略也要根据六大要素的分析结果进行研究与制定。在制定高校发展战略时还要系统地研究高校的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全面分析高校发展所拥有的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关注高校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正确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2.加强战略管理的评价与控制。评价和控制是指对战略实施进行评价并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它是战略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系统,能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及时而系统的检查、评价和控制,以此校正战略活动中的各种偏差,确保高等学校战略规划的正确实施。战略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三点: 一是检查战略基础,以了解构成现行战略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弱点等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何种变化、因何发生变化;二是衡量战略绩效,通过将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以检验成效,并创建明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战略的修正与调整,也就是在上述战略检查与绩效衡量的基础上,做出是否持续战略、调整战略、重组战略或终止战略的决定。以上三个步骤非常重要,都能确保战略规划的正确实施。

但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战略评价与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战略控制理论薄弱、组织不健全、操作经验欠缺和贯彻不力。战略评价与控制只是表述在文件中、止于职能划分、被潦草的总结所取代。相形之下,美国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战略管理的评价和控制,定期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据此调整战略规划目标。同时,美国大学的战略评估还延伸到校外,是与高等教育认证体系等民间评价相结合的,这样就能使学校战略得到学校内部和外部专业组织的评价与监控,更好地保证战略管理的质量。此外,美国大学还通过各种会议、学校网页、宣传册等传导系统来宣传学校战略、交流经验、评价效果,为进一步实施战略重点校正方向。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高等学校在战略控制方面也应加强理论学习、健全组织机构、借鉴先进经验、加强贯彻力度。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加强战略评价与控制的理论探讨,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实践工作;要建立健全战略管理的相关组织,为战略评价和控制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借鉴国际和国内战略控制的先进制度及具体措施,提高战略控制能力;要积极开展战略评价与控制,通过“做中学”积累经验、增强战略控制的效果。

3.增强战略管理的实施效果。近年来,按照教育部的明确要求,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制定了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但是,不少高校的规划都只是应景之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规划和没规划并无太大区别。这种实施效果是由体制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和人的原因引起的,在未来必须切实加以改进。

首先要增强高校自主办学权,为战略管理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美国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效果很好,是与美国的教育体制密切相关的。美国是典型的教育分权型国家,联邦政府和联邦教育部对教育的控制权不大,高等学校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同时也在财政、生源、声誉等方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实施战略管理是美国高校的主动要求和自觉行为。这种自主办学、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既是美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条件,也是其不断取得成功的动因。相形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集权倾向更为严重,高等学校普遍缺乏办学自主权,自我生存的意识并不强烈,战略管理的实施自然就会缺乏动力、压力和条件,最终的成效也难以保障。所以,为了促进高校战略管理健康开展,政府、社会与高校要努力培育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要转变职能定位,归还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社会要理解高校战略管理行为和方式,给予资金、项目、协作等方面的支持;高等学校要注重校园氛围营造和战略工作开展,积极推进战略管理实施。

其次要培育战略管理理念,为战略管理提供组织文化的支持。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理念是人们对高等学校新的办学思想、战略规划与管理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观点,是大学运行与管理的哲学基础,为战略管理提供了发展方向。战略管理对于我国高等学校而言是一种较为陌生的事物,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这就使得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必要。因为“战略管理与学校传统的决策方式不同,它要求在学校建立一种新的文化,在学校里建立一套新关系”。 为了增强实施效果,高等学校要树立“高校必须实施战略管理”“高校能够实施战略管理”“高校应当怎样实施战略管理”的思想共识,时时处处从“战略规划与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学校的发展,这样才能彻底跳出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狭隘的“操作管理”的思想束缚, 促进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和高校组织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高校战略决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高等学校重新塑造和共享价值观念的过程。只有组织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战略实施才能拥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各种战略决策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最后要提高管理者素质,为战略管理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以校长为首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极大地影响着战略管理的实施效果。战略管理要求高校的领导者在战略的策划、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成为战略的策划者、决策者、激励者和监督者。为了胜任这种角色要求,高校领导者必须拥有战略思考能力,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充沛的精力,因为“一所大学规划的有效性取决于校长领导的有效性。这种情况没有例外”。 高等学校在遴选中层和高层管理者时,一定要侧重于规划专家型而非学术型,这样才能适应高校战略管理的需要。实际上,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都倾向于聘请具有战略规划背景的人士担任校长,改变了以往校长由学者或者牧师出身的人士担任的传统,有力地推动了大学战略管理进程。而我国高等学校的书记和校长大多是学术型甚至官员型,战略规划能力显然不强;高等学校的中层和高层管理者对于战略管理同样也不太熟悉,甚至会对战略管理的新要求怀有抵触情绪。如果管理者素质不能适应实践需要,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实施效果就难以保障。所以,未来的改革既要在遴选环节更加关注管理者的战略规划背景,又要加强管理者的战略培训,提高他们的战略规划能力和战略管理素质。这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战略管理的中坚力量,能为战略管理实施效果的提高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注释]

①陈何芳.论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术自由”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1):48.

②别敦荣.治理之于我国大学管理的意义[J].江苏高教,2007(6):2.

③④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72,276.

⑤郑晓齐,王绽蕊.试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107.

⑥熊丙奇.教授没有学术管理能力吗?[N].北京青年报,2008-06-18.

⑦熊丙奇.我国高校的行政化弊端及解决途径[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08mgc.html,2008-03-03.

⑧⑨别敦荣.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14,16.

⑩ 陈新忠.中美研究型大学战略管理比较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66,67,69,69,68.

别敦荣.发展规划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航标[J].高等教育研究,2005(4):56.

(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M].别敦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204,208.

蔡景祥,赵树魁.实施战略管理,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大庆社会科学,2008(3):144.

(美)丹尼尔·若雷,赫伯特·谢尔曼.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M].周艳,赵炬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6~187.

作者:陈何芳

上一篇:敏捷供应链协作研究论文下一篇:钢结构厂房施工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