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会计论文

2022-04-17

作者简介:张晴(198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摘要: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制造业企业只有持续的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改善,才能建立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目标。如何提升成本信息质量,满足企业管理者日益精细化的管控要求,是成本会计的重要使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制造业成本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造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1:

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挑战

作者简介:雷艳(1982— ),女,汉族,陕西渭南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 要: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该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目前全球提出了人类进入制造业发展4.0时代的概念,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口号。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制造业成本管控问题,如何对制造业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是各国所有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对全球制造业成本会计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做了综合性的评述,剖析了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开拓性地提出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路径和策略,并最终得出需构建制造业成本会计的评估体系、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科学合计设计成本构成核算结构等措施来提高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与挑战;策略探究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加速发展进入工业4.0时代,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制造业成本管控问题,如何对制造业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是各国所有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实现制造业成本会计的优良发展,是立足国情和发展现代经济,实现制造业工程的生产规模化、成本降低化和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

一、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一)制造业成本会计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发展趋势

制造业的成本一般是指它的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探究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和具体现状,并对之进行深入分析,是挖掘问题、提出改善策略的基础性前提。因此,文章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对于国内外的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总结,并得出了一定的有效结果。第一,文章研究会采取文献研究法,对于世界各国关于促进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路径与策略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整理,特别对关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献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以便于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及文献支持。第二,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基于实地取证、实际考察、实情分析,进行后续的研究,探究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路径与策略。第三,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周边人员、制造行业会计、制造行业企业家开展详细的问卷调查,探索制造业成本会计的个性化提升与发展策略的实际推行情况,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解决策略。第四,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对不同企业的制造业成本、会计、各部门运作情况等各方面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促进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提升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优化策略。

(二)研究主张和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需求

文章研究主张切合实际与理论探索并存的方式,因此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在理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问题和实际情况,实践探索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现代制造业成本的计算方式和相关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升方式问题既能获得量化的客观分析,又能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探索。另外,研究在切入点上,着重阐述了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困境,主张关注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现状,探索科学的有效提升策略,保障制造业工作进度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我国素来是一个热爱和平、包容性强、热情好客的友好国家,因此,无论是对本国还是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成本会计研究内容,都展现了很强的包容性、运用性。另外,在民众对制造业发展的渴求下,对制造业成本会计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现状,基于实践探索促进制造业成本会计素质的策略。通过学习国外较为完备和丰富的相关研究理论,可以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而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制造业成本会计的现有文献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外研究学者所探索的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发展策略更为全面、丰富、客观、宏观,国内学者则多从微观出发,从会计个人、制造业企业发展等方面探索有效方式。然而,由于地域、文化、国家的差異性突出,国外关于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土价值优化及实现路径可能不适用于我国的实际现状。因此,如何促进我国各地区制造业成本会计的素质,是国内学者所忧心的事情。故而本论文希望基于实践理念,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结合的情况下,归纳已有的实践经验,以此为契机,深入探究在适用于我国广大制造业成本会计的提升策略,希望对学术研究和现实改进有所裨益!

二、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变化与问题

文章以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问题为对象,在厘清国内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造业成本会计的问题。文章重要部分还涉及到了相关实证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形成的材料,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着重在采取措施,出现问题,解决途径等方面,分析提升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的路径,最后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从特殊到一般,从案例到理论,总结归纳适于一般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的有效管理策略。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我国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化性总结,挖掘了其中包含的与问题。在我国制造业工程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安全、耐久性较为低下、成本浪费严重的问题。在整个制造业建设过程中,通常会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存在实施效率低、统筹不协调、成本浪费严重、会计素质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而对于整个制造业管理监督机构而言,需要制定比较完善和完备的法律法规,对相关制造业工程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维护。

但是通过实际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很多制造业工程而言,通常会在材料投入使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才会对部分成本进行统一性的核算和计划。由于时间间隔较长,且对于制造业成本的整体维护和核算不到位,便会导致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同时也会为后续的材料使用、成本的预算埋下更大的隐患。比如一些早期制造业结构,存在比较细微的材料采办欠佳、成本预算失误、工程实施损耗加大的问题,这类问题倘若在早期阶段便能够被进行有效的修补和调整,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有效提高制造业成本的整体实效性和安全性。但是却有很多制造业成本会计师,没有及时且有效的对于部分制造业成本问题和隐患进行有效的筛查和调整,这便导致了整个制造业成本的使用周期和性能有所下降,各种各样的微小问题,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终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和问题。

而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制造业成本及会计发展情况来看,之所以存在如上情况和问题,主要在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对于制造业成本会计师进行及时的培育和监督,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性、职业道德、企业服务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皆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引导制造业建设队伍对于各种制造业成本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便于督促制造业成本会计师坚守岗位,勤奋爱岗、认真负责、踏实细致地处理每日地工作,做好日常的制造业成本预算、核对、检查、报备、汇总、反馈等工作,保障整个制造业成本投入能够被长期使用并且满足企业及行业发展的需求,保障大家的利益。我们应当将之上升到法律法规的硬性角度,编制出相应的技术标准,督促市场和相关机构做好必要的监管工作,提高我国制造业成本会计师的整体素质。

三、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路径与策略

(一)基于制造业发展情况构建制造业成本会计的评估体系

首先,明确构建科学的制造业成本及会计评估体系的必要性。构建科学的制造业成本会计素质评估体系,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制造业成本突发性、失衡性与重大亏损性事件,结合具体的会计表现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只有掌握了科学且有效的评估标准,才能够有效地对现实问题和处境进行判断,基于此对照整个制造业成本进行合理评估,对提升制造业会计的综合素质及相关表现进行合理的监督,对制造业成本实现科学的预估和降低成本的策略探索。其次,确立构建科学的制造业成本及会计评估体系的主要环节包括运用多种手段及方法,采集突发性时间的数据和信息,构建相应的评估系统和信息管理平台,在制造业信息采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成本风险评估。最后,要构建科学的制造业成本及会计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是制造业成本信息的即时性、制造业工程安全性与可实施性信息的全面性、制造业成本评估数据的真实性、制造业成本會计评估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制造业成本与会计评估体系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造业成本与会计评估体系的实效性和真实性。

(二)提升行业整体会计师的素质及规范性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制造业的各个相关企业与制造业成本会计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审视和认知自我,是求同存异、提升自我,促进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及相关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提,因此,身为一名制造业成本会计,首要目标便应是对制造业成本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加透彻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对本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行业成本计算方式、基于成本核算推动行业发展的相关路径进行详细探索,夯实基础,精益求精,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质和综合文化修养。另外,本研究目标旨在促进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和进步,迎合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需求,基于友好交流的目的,探索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提升路径,促进制造业与成本会计的有效交融和同步进步。

(三)科学合理地进行制造业成本的结构设计

在制造业工程的建设中,有关于制造业成本的问题是需要会计师重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发生需要各方人员的关注重视,才能保证制造业成本会计在施工前进行有效的成本预算,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且细致的成本记录,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相关成本资料的核对和验收。因此制造业需要加强对企业施工的监察力度,鼓励企业在工作时树立结构设计零缺陷的观念,统筹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督促制造业成本会计师有效参与、跟踪、记录每笔成本的金额,做到整体协调和合理规划。另外,制造业企业应保证工程结构设计、材料采办、工程实施、后期成本结算等各个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制定详细规划和成本方案,对具体的施工步骤、场地规划和工人作业方法、人员组织分配管理、各部门的执行顺序、制造业成本会计师的职责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整体制造发展的质量。最后,还应当明确规划制造业相关任务的进度并严格监管相关设备和材料,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审查工程质量,这有这样才能促进制造业成本的利用效率,为制造业成本会计师的工作提供更大的便捷性、统筹性、高效性。

(四)加强制造业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会计作为世界上各个行业和领域被运用极为普遍的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制造行业,会计被广泛应于成本以及其他适宜的负责岗位上。而当今时代,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也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制造业的整体性、本土性、地域性、民族性特征明显,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本预算、成本计算、成本节省的情况不尽相同,值得受到制造业成本会计的重视和针对性分析。在我国制造业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一些成本利用率较为低下的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制造业企业应当在成本利用质量上做好把关,在进行制造业工程的建设中,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务必要在各个环节对成本投入和利用率做好把关,防止出现施工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成本损耗严重、成本利用率降低的问题。在确保制造业成本核算及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比较奏效的方法便是让相关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管理层的身上,将细节任务安排到每个制造业成本会计师的身上。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构建比较完备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大力履行各级责任,促进制造业成本会计管理机制的完善。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管理,能够确保人员,机器和材料的安全,降低成本损耗,基于成本会计师定期的培训指导。当遇到企业内容成本会计师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及时请相关工作及领域的专业人员做出高效的处理和相关的培训。要鼓励会计师对于相关制造业成本问题进行备案管理,形成个性化和个案化的探究,帮助每位制造业成本会计师都能掌握正确地工作方法和所有可能发生的隐患及应急措施。

四、结语

目前,关于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研究日益增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也随之增加。这表示各个国家的研究者对于相关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本研究目标在于深化对我国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现状、问题、提升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制造业成本领域各个会计的交流融合、学习进步,提升整体行业会计的知识包容性、语言交际性、专业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我国制造业以及相关经济的和谐友好发展。制造业企业需构建制造业成本会计的评估体系、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科学合计设计成本构成核算结构等措施来提高制造业成本会计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燕.基于资源消耗会计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

[2]孔垂珉.企业多品种小批量成本核算模式构建研究[D].江苏大学,2018.

[3]洪丽珍.基于SAP的制造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祁晓英.制造类集群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视角[D].天津财经大学,2011.

[5]胡奇.基于工作过程的《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D].山西财经大学,2012.

[6]罗灏宇.大型离散制造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系统研究——以A集团电力系统事业部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作者:雷艳

制造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2:

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挑战

作者简介:张晴(1980—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 要: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制造业企业只有持续的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改善,才能建立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目标。如何提升成本信息质量,满足企业管理者日益精细化的管控要求,是成本会计的重要使命。文章从成本会计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出发,分析制造业成本会计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以及制造业成本会计成本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及MES工具的运用,探讨运用先进的计量方法对传统成本核算的改进与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成本会计;发展与挑战;计量方法;技术革新

随着5G与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制造业成本会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问题挑战。制造业成本会计,需要更新观念,利用新技术与信息化工具,采取先进的方法与手段,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信息有效性,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以及制定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

一、制造业中成本会计重要性

(一)成本会计的概念

随着经济发展,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成本会计的涵义与职能也在不断延展。早期阶段,以统计与记录为主要职能,形成基本的成本会计理论雏形;近代阶段,成本核算进一步完善,形成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同时成本的预算体系初步形成;现代阶段,成本会计逐步发展出了控制职能,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管控,到与产品价值链与生命周期理论结合的成本控制;至此,成本会计的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了涵盖成本预测与计划、控制与核算、分析与考核等职能的综合体系。

(二)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管控,可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运用先进的计量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促进企业实现精益化生产,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成本会计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目标

(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的成本会计

“大数据”是一种信息资产,在新的处理模式下,它以提高使用着的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从而优化决策。因此,对于传统的制造业,大数据将是成本会计的有力抓手,利用先进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充分有效利用,将促使成本信息更具指向性,更能突显问题的本质与源头,不仅将促进企业成本管控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将更为有力地支撑管理层的决策。

(二)制造业成本会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1.市场竞争带来的精细化降本需求

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市场环境下,成本管控是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始终要面对的问题。以低成本来维持市场份额及销售增长,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制造业企业经营的重中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从粗放型转变为精益化生产,这对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2.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粗放,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下,成本核算粗线条,由于缺乏前端有效业务信息,产品成本无法细化归集,成本分摊也缺乏合理依据,平均分摊下的“大锅饭”式核算方法使得核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与实际生产情况脱节严重,数据失真,无法精准定位管理的薄弱环节与成本失控点,无法为精益化生产管理提供有效信息,亦无法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3.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下,企业仍以生产阶段为主要成本管控对象,只涉及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产品制造成本,缺乏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忽略了研发设计、以及产品销售、售后服务阶段的资源耗用,不能以价值链来分析产品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导致成本管控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更甚者造成决策失誤。

(三)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的制造业成本会计成本的发展方向

1. 转变传统观念

传统制造成本会计偏重于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下,由成本核算向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的转变十分重要。成本会计要转变成本管理观念,实现从偏重成本核算向兼顾核算与控制的方向转变,同时成本管控应提前,从事后控制向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延伸;要具备产品价值链及生命周期的视角,通过对产品设计等生产前环节的成本控制,提前布局与规划,减少固化成本;结合产品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后端环节的成本测算,全盘考量产品的盈利能力,辅助企业决策。

2. 运用先进方法与手段

信息化时代下大数据的深化应用,是成本管理的有利武器。制造业成本会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及信息化工具,提升信息化水平,细化与夯实前端业务数据基础,运用先进计量方法与分析模型,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控制,提高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实现业财融合,为企业的成本控制、经营决策提供有利抓手。

三、先进计量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目标成本法及价值工程的结合应用与效果

1.方法介绍与优势

目标成本法,最初来源于日本的“成本企划”,由日本丰田公司于1959年首次提出,是指在新产品设计之前,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相关条件推导出目标成本,然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一系列过程中,包括策划与开发阶段、设计与制造阶段、营销与物流阶段,利用各种成本管控的工具及手段实现目标成本的过程。通过目标成本进行成本规划,可以实现成本耗费最小化、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具体从竞争价格出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产品企画与设计阶段开始,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技术设计产品,在保证产品功能的情况下达到目标成本与目标利润。

价值工程的概念,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设计工程师Miles于1947年在研究和选择原材料代用品时提出。在产品满足可靠性和功能的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匹配的材料进行生产,从而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运用价值工程法,就是从客户偏好和需求出发,对新产品的应有的性能进行排序,并将性能与相关产品所用材料或部件联系起来分析,选择价格有优势又能达到产品性能的材料,同时删除或合并对产品功能无影响的零部件,简化产品结构。通过性能及零部件的分解,设定材料及配件的目标成本,从而保障公司实现目标利润。

在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行业内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如何能从自身出发挖掘利润潜能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在此状况下,传统的成本计量方法已不能满足管理层的需求,选用目标成本法并综合应用价值工程等工具,从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成本规划与控制,进而达成降本目标、实现目标利润。

2.实际应用与效果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者分析,找准客户需求,从而预先确定推向市场的新产品,根据客户的价格接受水平,得出新产品价格信息,再根据公司长期的销售与利润目标,最终得出产品的目标成本。

根据客户需求确定产品特性之后,分析公司历史数据以及竞争对手情况,得出市场预计价格及预期利润,从而确定出宏观的产品目标成本。之后,在设计及其具体化的过程中,不断分解与检查产品成本,最终求得成本的最低。可以采用跨越部门团队的方式,利用价值工程找到最佳的产品设计组合,将成本降低的目标分解到各个产品组成部分上。具体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产品的构思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价值链的各个阶段,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成本分解,并同目标成本进行比较,以保证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

其次,利用价值工程法等手段进行产品具体设计。从客户偏好和需求出发,对新产品的应有的性能进行排序,并将性能与相关产品所用材料或部件联系起来分析,选择性能合适的材料,同时删除或合并对产品功能无影响的零部件,简化产品结构。通过性能及零部件的分解,设定材料及配件的目标成本。

最后,当设计完成后的产品预计成本在目标成本范围内,产品则可以投入生产。通过目标成本法和价值工程的结合应用,一方面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将产品与客户需求相匹配,从而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将成本控制从事后控制前移至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实现事前控制,同时运用其理念,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可以拓展至采购、销售以及售后,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从而达成目标。

(二)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应用与效果

1.方法介绍与优势

作业成本法是由美国会计学家罗伯特·卡普兰和汤·约翰逊共同创立的,是一种为了解决传统成本计算制度下间接成本分配不真实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成本计算和控制方法。

“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产品的形成来源于企业的各种活动,如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运送、售后等,而这些活动耗费了各种经济资源,如人工、材料、机器设备、厂房等等,从而形成了产品的成本。每种产品的成本取决于计划、生产准备、生产加工、市场营销、销售运输及售后、开票结算等活动的需要量。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与复杂度的提升,间接成本的比例逐渐增加,同时,间接成本与工时、产量等直接因素的相关性弱化,使得在以人工工时或产品产量等单一分配标准下计算的产品成本发生扭曲,产品成本失真。如何合理的把间接成本分配到产品上去,减少成本失真,是作业成本法要解决的问题。

而通过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之后,结合作业分析,企业可以明确“我们做了什么?”、“成本是多少?”,再在其基础上进行作业改进,优化增值作业、消除非增值作业,从而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并利用作业成本信息进行经营决策优化,这就是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管理工具--作业基础管理。

将企业的各项资源的耗用成本,根据动因分配到作业上形成作业成本,再把作业成本按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上形成产品成本,这使得成本控制可以从作业出发,进行作业分析,削减与消除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从而控制资源耗费,提高企业竞争力。

2.实际应用与效果

作业成本法的理念可以应用于企业成本管控与经营决策等多种场景:

(1)优化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的合理分配。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进行车间作业分析,将生产活动划分为几个主要的作业,如物料搬运、设备调试等,间接生产成本归集后按被耗用的主要方式或原因,如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到上述作业上,形成作业成本库。选取合适的作业动因,如物料搬运的数量、设备调整次数等,根据成本对象耗用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上,从而将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合理分配到产品上。通过作业分析,使得成本与成本动因的关系清晰明确,优化制造费用的分配,提高成本计算结果的精度,使得产品成本更贴合生产实际,提升成本信息的有用性。

(2)通过作业动因分析,改进作业。将企业的作业活动,按是否是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能否为客户带业价值,区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对重要作业制定目标成本,使目标成本细化到一线,增强成本控制的针对性及有效性;通过对非增值作业的梳理,减并相关的资源耗费;通过对不必要的停工时间、返工、废品、物料移动等的作业进行改善,梳理流程改善工艺工序,从而减少或削除这些非增值作业,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通过作业动因分析,可以达到针对性降本增效的目的。

(3)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决策。由于设备能力、加工能力、原材料供应等的资源限制,企业需要做出决策: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来进行生产。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盈利能力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以使得产品的品类结构达到最优组合,使得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作业成本法的运用能够使产品成本更贴合实际生产情况,因此在对产品成本水平、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成本数据更为精准有用,作出的决策也更为相关更为科学。

(三)MES系统运用对数据采集的作用

MES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制造企业提供包括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生产调度、库存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数据分析等管理工具。它能为管理人员提供计划执行情况,以及包括机器、人员、物料等所有生产资源的实时情况。MES系统借力于大数据与互联网科技,将数据信息从设备等执行层面取出,直接送达管理级,通过连续的信息流来实现生产信息的集成,提升生产管理能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MES系统,管理层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计划进度,提前准备模具、物料,减少待料、调模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统计资料,提升管理效率及数据准确度,客观真实的反映车间现况。同时,通过与ERP系统的连接,可以直接将生产数量、人工工时、机器工时、订单情况等数据传递到ERP系统,形成成本核算与后续成本分析的数据基础,极大的节省一线操作人员的数据记录负担,同时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也得到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与信息化的背景下,成本会计面临着转型的挑战,运用先进计量方法和新技术手段,让成本信息更加贴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减少成本失真带来的决策失误,同时提升成本管控水平,让成本管控向事前、事后延伸,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会计在制造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汪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成本会计的挑战与发展研究[J].财会学习,2019(21):112.

[2]葛炜灵.关于生产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9(27):149-150.

[3]吴爱珍.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27):35-36.

[4]徐琮.大数据在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142,145.

[5]李璐雅.制造業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145-146.

作者:张晴

制造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3:

刍议制造业企业管理中成本会计工作的精细化之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变得激烈,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及改进产品获得销量,制造业企业在精力和财力的投入上也越来越多。但现在多数的制造业企业在管理模式中却还是坚持沿用传统核算型会计的管理模式,无法在企业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及未来营业活动中将产生的费用预算核算时发挥出自身应有的能力及作用,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成本支出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所以,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就着重以制造业企业管理之中成本会计精细化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管理;成本会计;精细化

现如今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企业随着市场的发展也在日益增多,相较于其他行业制造业企业需要涉及的方面较多,导致其财务成本管理比较复杂。在企业管理之中,成本会计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是否有效合理,是能够决定企业管理水平及财务能力能否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对成本会计管理流程进行细化的同时再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成本精细化的管理,能够为企业效益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进一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企业实行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在如今的制造业市场中运行的企业,对于提高生产力有很多种途径选择,但都秉承着多收少支的理念,然而现在制造业市场是利益平均化的,呈现的趋势也是收降支升。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尽可能地为企业节省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制造业企业中,将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更加规范化,可以让企业更好地掌握并进行监督自身的财务状况,同时还降低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提升了整体的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所以,只有当一个企业具备了健全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时,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制造业市场才能在其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欠缺、体制落后

现阶段成本会计管理水平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中都处于边缘化的地带,没有足够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再加上企业经营者及管理层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也比较欠缺,导致企业在整个制造业市场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其经济效益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如今,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通常都是使用降低人工成本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市场环境的变化去调整自身的管理体制,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陷入一定程度的停滞。而且,一些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很容易就忽略了对整体性的考虑,从而导致了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形成了过度浪费资源的现象,造成了企业的损失。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层对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根本不予重视,对于成本费用的支出并不在意只关注销售额是否得到提升,或者是选择只依靠政府下发的相关政策去完成成本控制管理。因此,企业管理者对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欠缺.最后将会导致企业在整个制造业市场的竞争中无法崭露头角。

(二)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

制造业企业涉及的内容一直以来都非常繁杂,所以财务工作相较于其他行业也会复杂一些。加上现在很多制造业企业在聘用成本会计管理人员的时候,并没有对其精细化管理的能力进行重视,并且在后期,企业对会计人员也没有开展任何相关的培训,导致了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这项工作上经验的欠缺。还有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欠佳,在工作的积累中仍然未能将精细化管理的技能进行完全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开展。

(三)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的,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保障企业各个部门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市场在不断加大力度的推广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但依旧有很多企业并没有将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真正的执行运用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得财务管理制度的存在形如虚设。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建立的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度非常浅显,其中的可操作性方案不合理,管理体制也不够完善,导致制度在企业中存在感过于薄弱,无法与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产生实际的联系。

(四)企业产品制造管理中的成本问题

现如今在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环节的进行中,企业成本的产生包括了原材料的采购与消耗、设备的耗损与维修、工作人员的薪资等相关的必要程序。但是一些企业在产品成本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力度不足,导致现场随处可见乱丢弃的产品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没有注意将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单独分类就和其他半成品堆积在一起,对接下去的生产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麻烦,导致整个生产效率过慢,成本浪费过多。

三、制造业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优化管理体制

想要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就必须要让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含义进行充分的认识,同时企业还需要依照实际的经营发展情况构建合理的成本目标。随着当今社会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的方式完善财务成本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现在需要去尝试的管理方式,进一步的为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打下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需继续加强对自身成本管理的意识,对会产生成本支出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确保每个环节的成本支出都能达到最佳的成本目标状态,实现成本精细化的管理,确保企业的成本降低利润增高的最优性。

(二)加强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能力

任何企业的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同样需要企业对相关人员能够进行专业的培训。企业可以在其内部建立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形成内部竞争力。同时,企业还需要落实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制度,通过各种以成本管理精细化为主题的方式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加强成本会计及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财务成本管理的意识,从而帮助企业提升其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三)建立完善健全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度

企业的持续发展往往是建立在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相对完善的前提下,也是保障企业各部门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建造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被淘汰,也需要不断地去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对制度的推广的同时还需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加深对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最后将制度落实,并时刻跟随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完善,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产品生产管理环节精细化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避免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成本过于浪费,就需要企业在生产管理环节对于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多种手段,降低企业支出成本。比如,企业可通过对原材料的采购及使用维持到一个适当的用量,对于出现问题的残次品及时清理,确保生产现场的井然有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要想在企业管理中提高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其中提高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意识、制度的健全、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产品成本的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把这些必要条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全面的实现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精细化。

参考文献:

[1]刘丽.企业管理中成本会计工作的精细化之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2019(6):227.

[2]叶发森.浅谈制造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措施[J].南北桥,2018(2):58,60.

[3]张殿鑫.制造业企业的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9(4):175-176.

[4]周琪.浅谈制造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24):133-134.

作者簡介:

赵泉,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吕梁。

作者:赵泉

上一篇: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下一篇:预失真电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