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2022-04-19

[摘要]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与条件的生成,走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需要政府制定鼓励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等发展,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进入设计调研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篇1: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有关旅游差异对经济发展的文献梳理,采用区位经济熵和锡尔指数,分析甘南州各区域区际之间和区内之间的经济差异;通过分析甘南州地区上的差异来分析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引用虚拟变量模型和chow突破点检验,分析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而分析区域间的差异。

关键词:甘南州;旅游产业;时空差异;突破点检验;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有了快速发展,而甘肃省也不例外,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加大民族支持力度。而民族地区也借助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光临。然而甘肃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着多种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基本上分布在祁连山附近,地理位置偏僻,分布较为分散。因此这给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而甘肃省地处内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这些都不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而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山区、地处偏僻,地理海拔较高,同时旅游产业也并不成熟,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政府在加大民族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同时借助丝绸之路的优势,在缩小地区差异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贡献。

二、理论文献梳理

由于我国对旅游经济贡献的研究比较晚,西方学者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开始研究,并提出了相当多的旅游经济与方法。而经济差异也对旅游产业产生影响,因此就有必要理解经济差异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1]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于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观点。国外学者Pizam对比旅游产业总收入与旅游经济效益,得出旅游业发展能够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论断。[2]张立群利用2000-2009年国际旅游统计数据,研究“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5市旅游发展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甘肃河西段优势在10年间有下降的趋势,并且酒泉与嘉峪关的区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南充等采用非均衡增长模式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认为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应采用梯度开发模式来发展各个级别的城市。[4]同时2006年张滢、丁建丽为凸显丝绸之路旅游优势,对其沿线旅游业发展条件等进行分析,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理论铺垫。[5]而有关甘南州的旅游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在理论介入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定量的结合来分析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差异的演变,来为甘南州乃至甘肃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甘南州1市7县作为分析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变化。由于1998年甘南州新设立合作市,故为了数据完整统一性,选取了1999—20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自于《甘肃省统计年鉴》(1999—2014),同时本文选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行政区划面积以及旅游收入作为分析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指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区位经济熵来分析甘南州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区位经济熵可以很好的反映各区域经济上的差异。通过计算区位经济熵值,以2014的得分为依据将甘南州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经济较发达区、经济一般区、经济欠发达区。然后运用锡尔指数,将区位经济熵得出的甘南州三个区域来分析甘南州区际和区内之间的差距。再次通过旅游收入和经济密度(经济密度=地区生产总值/行政区划面积),来展现甘南州旅游产业的趋势。最后通过引用虚拟变量,进行chow突破点检验,来分析区域差异,通过分析原因最终得出结论。

四、甘南州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

(一)区位经济熵

区位经济熵的测度公式为:=,其中公式中和分别代表了子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甘南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其比值称为子区域占甘南州总区域的经济比重。和分别代表子区域的人口总数和甘南州的人口总数,其比值称为子区域占甘南州总人口的人口比重。最终比值代表子区域的区位经济熵。越大,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本文将区位经济熵值得分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经济较发达区、经济一般区、经济欠发达区。通过计算得出甘南州各市县的区位经济熵值见图1。并对2014年得分进行划分,其中经济较发达区是合作市、玛曲县、碌曲县,经济一般区是迭部县和夏河县,经济欠发达区是卓尼县、临潭县、舟曲县。

(二)锡尔指数

锡尔指数以GDP比重加权,它的公式是:

(1)式中,N为地区数;为地区GDP占甘南州的比重;为第地区人口占甘南州总人口的比重。T越大,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反之,T越小,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小。接着对锡尔指数进行一阶分解,就可以将甘南州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际差异及他们各自对总体差异的影响,其公式为:

上式中为第区域内第子区域的GDP占甘南州总区域GDP的比重;为第区域内第子区域的人口数占甘南州总区域人口数的比重;为区域间的锡尔指数值,代表区际经济差异;为区域内部的锡尔指数值,代表区域内部差异。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甘南州1999—2014年的锡尔指数值,图2。

通过图2,总结以下三点。第一,甘南州区域经济总差异总体上呈现缩小的的特征。在表2中从1999—2001年,区域经济总差异扩大;到2006年,经济差异保持下降上升的徘徊,但总体还是以下降为主。这说明近几年甘南州的经济发展有所改善,经济差异在缩小。第二,甘南州较发达区、一般区、欠发达区三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不断缩小并趋同,在2006年之前,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还是很大,较发达区与其他两个区域的内部差距很大,但是2006年之后较发达区内部经济差异迅速缩小,最终三大区域保持低位,并趋同发展。第三,甘南州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并影响着总体差异的趋势。在2006年之前区域之间差异拉大,从2006年之后迅速下降。但是区域之间的差异还是影响着总体差异。

五、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甘南州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通过引用经济密度(经济密度=地区生产总值/行政区划面积)和旅游收入指标分析区域差异特征,反映经济活动效率。可以看到甘南州旅游收入快速上升,但是在2008年由于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旅游收入大幅减少,之后还是保持高速的增长。从增长速度看,近几年甘南州的旅游收入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30%左右,并且这一速度还在保持。这说明甘南州近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展很乐观,但是旅游收入的总量还是很小。从甘南州经济密度看,从1999年来经济密度快速增长,经济密度波动区间在[3.11,27.09],平均经济密度为10.24万元/平方公里。虽然甘南州经济密度快速上升,但是波动区间值还是比较小,平均经济密度值也很小。

(二)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

1、chow突破点检验分析

Chow突破点检验是鉴别给定时间点下是否发生转变的一种方式。该方法将数据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分界点就是检验是否已发生结构转变的时点。检验时,考察的方程应分别拟合于每个子样本,加总每个子样本的残差平方和从而得到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然后在用方程拟合于所有样本观测值,得到有约束的残差平方和。最终得出F统计量和LR统计量的值。由于本文存在一个时间分界点,因此设定公式如下:

其中是整个样本估计的残差平方和,是第个子区间的残差平方和,为观测值,为方程参数个数。因此对甘南州的突破点检验假设设定为:

原假设:2009年不是突破点

备择假设:2009年是突破点

从而得到假设检验值,见表3。

通过检验值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甘南州F统计量值为10.383,概率P值为0.0024;对数似然值为16.072,概率P值为0.0003,这些统计量的P值均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可以得出拒绝原假设,即接受2009年是突破点的假设。这也证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带来的效果。同时也能看出,由于甘南州的地理条件相对于青藏高原地区能好些,因此甘南州素有 “小西藏”之称。同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区的大力开发,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从而吸引了很多游客的到来,旅游收入逐步增加,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2、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

为了反映不同阶段、不同区域旅游产业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我们引入一个虚拟变量来反映不同阶段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文选用虚拟解释变量模型来分析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拉动的差异,原因是属性变量更能突出其差异性。我们将虚拟变量取值为0和1做为属性变量,一般用D表示,当虚拟变量取值为0,表示某种属性不存在;当虚拟变量为1,表示某种属性存在。

我们以2009年为分界点,然后设定虚拟变量。

最终得出虚拟解释变量的具体分解表和模型结果表,见表4、表5。

根据虚拟变量模型分解表和结果表,我们可以得出:虚拟解释变量模型的拟合度都较高,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可以针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从分析结果得出,甘南州的旅游产业在2009年及以后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占比加大,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从时间上看,甘南州的旅游产业拉动经济的效果在2009年及以后显著加强,这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通过比较系数,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2009年以前的0.34上升到2009年及以后的0.74,说明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是很明显。由于甘南州海拔较高,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与四川、青海接壤,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比青藏高原内部的交通位置和气候条件相对来说好些,还有甘南州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从区域角度看,就旅游产业而言,甘南州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系数是0.74。可以看出2009年及以后的影响作用还是很大,比2009年以前高出了很多百分点。但是由于之前锡尔指数的分析,甘南州的区域差异还是很大,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分散,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农村收入少。这些都限制了甘南州经济的发展。因此甘南州要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同时对各区域要进行合理的配置。

六、结论

通过以上对甘南州经济差异空间演变的分析和甘南州各区域的差距分析,以及分析旅游产业对甘南州的经济带动作用。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甘南州一市七县自1999年以来经济平稳发展,各市县的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这说明甘南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通过把甘南州划分成三个区域,即经济较发达区、经济一般区和经济欠发达区,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总差异在不断缩小,但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甘南州在发展整体经济的同时,还是要利用各区域的优势,缩小各区域的差距,从而带动整个甘南州经济的发展。第二,具体从旅游角度分析,我们同样看到甘南州旅游收入近几年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引用虚拟变量,我们得出2009年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同时通过建立模型,得出2009年及以后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的潜力还未开发,因此甘南州要加大力度开发旅游产业,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原华君,王晓文.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J].福建地理,2004(4):11-14.

[2]黄明凤,王姗姗.丝绸之路复兴计划带动下区域旅游产业对经济贡献的时空差异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J].开发研究,2014(4):59.

[3]张立群.“丝绸之路”甘肃河西段国际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95-98.

[4]南充,杨阿莉.西北丝绸之路区域重点旅游城市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9):161-167.

[5]张滢,丁建丽.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6(3):146.

作者:魏子哲 丁文广 张文政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篇2:

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导向选择研究

[摘 要] 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与条件的生成,走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需要政府制定鼓励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等发展,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进入设计调研阶段。本文拟在宏观投资选择、重点发展项目选择、产业布局选择、产业组织结构与规模的导向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促进民族体育休闲旅游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产业,推进广西民族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民族体育休闲旅游 发展导向选择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是国家“十一五”重点旅游规划项目,目前进入设计调研阶段。北部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景十分广阔。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与条件的生成,走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需要产业等发展导向有效的选择。本文拟对产业发展所需宏观投资导向选择、重点发展项目选择、产业布局导向选择、产业组织结构与规模导向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讨。成果将会对《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设计、编制工作有着积极的参考作用。对发挥旅游业在北部湾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的先行和先导产业作用,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宏观投资选择

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等级和品位高,特色突出等优势,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走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政府如何有效地选择宏观投资的经营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北部湾作为一个新的经济特区,经济发展处于特殊时期,需要提出一种新的休闲民族体育经营模式。认为,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宏观投资应该选择政府主导的休闲体育产业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在北部湾经济区是很适合的。主要是考虑到我区在这一经济发展特殊时期,人们的经营意识还未完全象经济发达地区那样能选择商业化的休闲体育产业经营模式,但和谐社会的建设又必须追求高目标来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政府在全部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前期投入仍然由政府或社会承担,但后期维持正常运作的经费必须通过经营来获得。这一过程特别强调是“主要”而不是“全部”,实际是利用行政手段加以调控或进行干预的一种经营模式。从体育产业经济理论来看,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是具有一定投资乘数作用的带动性投资。当前北部湾民族体育休闲旅游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乘数并不高,估计为3左右,后期可采用市场管理与经营,比赛、观赏、体育广告等间接收入,可以使投资乘数达到5~7之间。因此,政府在宏观投资的选择问题上,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来确定投资重点及经营模式,确定的投资和经营模式应与产业整体布局相适应,达到分期、分片、综合、链条推动的效果。在投资中政府应主导只负责能够起产业带动作用的主体设施部分,其余设施的投资权可以进行拍卖转让,让其他投资者介入。

二、项目投资选择

至于如何确定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化发展项目,通过对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来确定,若从项目选择角度来看,首先从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出最具有本民族特色和风格的体育项目,从而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针对目标市场对少数民族体育商品的需求,进行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才能使少数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生一定的市场,在产业发展初始阶段可依据项目的形态、功能按观赏类、参与类、健身类、休闲类、探险类分类别、分阶段推向市场。把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商品化分类,如表。

目的是在于能够确定北部湾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现存或者潜在的开发价值与前景。对于政府来说,看到潜在的商业化价值的项目,就应该确定项目的发展思路。至于哪些项目真正能够实现产业化,并不取决于政府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市场进行选择和决定。因此,认为,重点项目的投资的选择,重点应当是建立市场,打好基础,使市场对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化的筛选提供必要的条件与建立必要的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把商品化分类民族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利用目前北部湾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四大旅游特色、五大旅游品牌、六大特色旅游线路、七大旅游区,依托共同发展。综合分析,政府在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设计调研阶段应考虑对重点项目投资的有效选择,把北部湾打造成中国与东南亚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并由此而促进自身的开放和发展。

三、产业布局选择

产业经济理论提示:产业地域集中有利于市场的形成,节省资源,提高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因此在产业布局选择上只有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提出科学的项目发展思路,就可以减轻地区之间的差距。北部湾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如何制定市场布局,认为,定位于国内市场、东南亚市场及依托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这三个思路。具体思路;首先,定位于国内市场,将北部湾民族体育休闲旅游项目推向全国。具体做法是从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出最具有本民族特色和风格的体育项目,来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针对目标市场对少数民族体育商品的需求,进行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少数民族体育产生一定的市场,通过这一初始的市场需求,再进行扩张,才能为民族体育产业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产业发展初始阶段可依据项目的形态、功能按观赏类、参与类、健身类、休闲类、探险类进行分类开发上市。有了项目市场形象,再根据市场结构分析,结合其他旅游资源配套开发,并依托现有风景名胜区部署开发一些地方性、民族性突出的体育旅游活动,逐步形成优势和增大的吸引力。比如:结合南宁——桂林——阳朔旅游热线,推出瑶族、苗族、侗族传统体育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专线;结合南宁——百色——乐业旅游热线,推出壮族、仡佬族民族独立传统体育旅游探险专线;结合南宁——宜州——河池旅游热线,推出漂流、对歌的民族文化体育旅游专线;结合南宁——钦州——北海旅游热线,推出京族地方特色休闲旅游专线;结合南宁——河池旅游热线,推出毛南族、仫佬族传统体育观赏、风情旅游专线;以及南宁——百色旅游热线推出壮族、水族、彝族传统体育竞技及休闲旅游专线。因此,我们认为北部湾民族体育休闲旅游市场该应定位于国内市场、东南亚市场及依托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通过依托旅游业、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相得益彰来进一步开发国内与东南亚两地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也将给北部湾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四、产业组织结构与规模的导向

据产业经济理论分析,在产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建立一定规模的产业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其他的投资主体才会进入该产业,通过自己投资的组织机构的建立,形成产业组织,北部湾经济区内的民族体育产业的组织结构与规模也不例外。诸如南宁国际民歌节先期由政府主办运作,结果不尽如人意,2000年后南宁国际民歌节由政府主导产业组织结构与规模,企业组织运作,最后成为集文化产业、旅游业、商务交流、购物等一体的国际知名品牌节日,为中国——东盟落户南宁创造投资环境。随着由政府主导产业组织结构与规模成功例子,南宁青秀山民族文化广场、桂林印象刘三姐、田阳布洛陀民俗原生态文化园等产业组织也是政府出台引导,由企业组织按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有序地进行产业化。因此,建立一定规模的体育产业组织,使民族体育休闲旅游项目的经营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是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吸引消费者的必要途径。经营民族体育产业的经济组织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之成为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股份制的方式进行组建,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织民族体育企业,做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当前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要发展成为北部湾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在产业组织结构与规模的导向下进行资产的重组,组建体育产业集团,走公司化、集团化的发展之路,按照市场规划来运作,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五、项目阶段性发展导向

体育运动的精粹与魅力在于竞技性,作为一种向外推广传播,能被其他地域、民族接受的体育活动,必须具备较强的娱乐审美性,而且能作为人类体育最基本的功能——强身健体。具备这种基本功能的民族体育项目,是最易为社会接受,走向市场,从而走向国际。当前北部湾经济区内民族体育资源种类繁多,每个项目都蕴含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有些也混杂一些封建落伍的内容,比较原始、粗糙、难以适应国外游客的参与。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就不会转化为经济资源。因此,对于区内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加工、改造、实施科学化开发是非常有必要。所以在目前设计调研阶段政府就应该考虑出台项目阶段性发展导向。具体做法是:依据产业发展初始阶段的重点项目将民族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分三种层次推向市场;第一层次是有完善的竞技与游戏规则的观赏性、娱乐性较强的项目。第二层次是通过挖掘整理、改造,在外表演多、宣传多,但仍需要进行一定的雅化、包装后可上市的项目。第三层是属于目前上市条件不成熟,有待培育发展的项目。同时,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依据项目的形态、功能按观赏类、参与类、健身类、休闲类、探险类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上市。

六、结论

北部湾经济区和东南亚都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旅游资源。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人员往来增多,出入境的手续简化,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借助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开发与东南亚两地的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因此,制定鼓励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化发展政策等、建立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社会支撑体系。可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化发展制度环境与条件的生成,真正走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而且通过把东南亚和国内的民族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东南亚和国内的市场与北部湾的地理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自己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配置,使民族体育休闲旅游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产业,推进广西民族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 放: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定位与秩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2):52~54

[2]何江川:“两廊一圈”框架内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业整合社会经济价值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3):38~41

[3]刘少英: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1):46~48

[4]王赵云:过去·现在·未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休闲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苏州大学, 2007

[5]周道平: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3)32~34

作者:覃明路 何江川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篇3:

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比较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国外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侧重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和影响性、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市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民族村寨旅游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国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关键词】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综述

【作 者】杨癉,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硕士研究生;王晓云,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冯学钢,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62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thnic Tourism Study Home and Abroad

Yang Sheng,Wang Xiaoyun,Feng Xuegang

Key words:Ethnic Tourism;Ethnic Culture;Literature Review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也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1]。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归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2]。本文在吴其付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反映国内民族旅游的学术动态,并提出今后国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一、民族旅游的概念

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在国外被称为Aboriginal Tourism或Indigenous Tourism(土著/原著民旅游),在我国台湾地区又被称作异族观光,它是一种根据当地人口和社会文化特征来命名的旅游形式。一般而言,民族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土著民族)的居住地区旅游,但是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民族旅游是移民集中生活的社区旅游,这些移民是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迁徙而来的在迁入国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民族成员。如Brian King(1994)就对原有的民族旅游概念提出了异议,他把民族旅游作为一种移民形式来理解[2]

从表1所列出的国内外民族旅游定义来看,民族旅游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民族旅游所指民族是一国的非主体民族,他们可以是发达国家保护区的土著民族,但更多是指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民作为被游览者,是民族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主人和被消费商品的双重身份;第二,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形式;第三,从旅游资源的角度讲,它指的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最后,由于大多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民族旅游往往成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国外民族旅游研究分析

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与人类学结合紧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已经形成较完整的民族旅游研究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民族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

1.民族旅游者

国外对民族旅游者的研究主要围绕心理和行为特征两个方面。Stebbins根据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目的性强弱,把民族旅游者分为大众旅游者和特殊旅游者两类[3]。Hughes(1995)认为民族旅游者具有后工业和后现代的两类行为特征。前者对于自己的旅游行为给东道主社会带来的影响普遍具有责任心。后者的旅游行为表现出高度的活跃性和适应性,他们能接受并欣赏其他人造景色,而并不特别在乎产品的真实性[4]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市场调查,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对民族旅游者进行分类研究。Gianna Moscardo和Philip L.Pearce以澳大利亚的查普凯(Tjapukai)土著文化旅游为例,调查分析了其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根据不同的旅游兴趣,他们将民族旅游者分为关系型、学习型、参与型和猎奇型四大类。关系型旅游者活动范围最广泛,他们对参与民间活动、品尝民间美食、欣赏手工艺品、与当地人民交流等都有浓厚兴趣。学习型旅游者不希望旅游活动对目的地居民产生影响,因此,他们通常不与当地人民直接接触,对其他民族旅游活动的兴趣也相对较小。参与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主要是寻求娱乐和回归自然。猎奇型旅游者前往民族旅游地是由于以前民族旅游的经历较少,被新颖的旅游广告所吸引,或者他们对其他民族旅游地的兴趣下降而选择新的民族旅游目的地[5]

Janet Chang(2005)以台湾凯鲁族为例,从出游动机和人口特征角度专门研究了民族节庆旅游者的特征。经过市场调查,他认为民族节庆旅游者具有五种出游动机,并通过聚类分析把民族旅游者分为三大类(如表3所示)。他的研究表明文化探索是所有出游动机要素中最重要的因子,但是不同旅游者对节庆文化的体验程度不尽相同,而且出游动机与人口特征的差异相比较,前者更适合解释民族节庆旅游者的行为特征[6]

2.民族旅游的原真性

美国人类学家Mac Cannell最先提出了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7]。原真性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主观判断或者赋予它的一种价值。由此,原真性和民族旅游之间的联系也成为讨论的焦点,尤其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关于具象、静态的交流方式(工艺品、建筑等)与动态、抽象的表演交流(舞蹈、戏剧等)方式之间的差异研究。如Daniel(1996)描述了舞蹈表演在民族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地位,他指出表演对民族地方与旅游者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表演者和观众都把舞蹈看作是一种比常规的文化再现方式更真实、更深刻的体验[8]。另外也有学者指出有的民族旅游地对原真性的认识不到位,不能达到游客的要求。

但是,也有学者对原真性提出了质疑。有的认为并非所有的旅游者都重视真实性,非原真性的旅游体验也能受到很多游客的喜欢。Chris Ryan(2002)就曾指出,许多后现代的旅游者崇尚享乐主义,旅游是为了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否符合原真性并不影响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评价。而且,对外展演的民族文化和真正的民族文化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旅游促销中,应该诚实地说明短暂的旅游经历不可能体验到原真性的民族文化,只能提供一个基于某类文化背景的娱乐氛围[9]

3.民族旅游的影响

国外最早有关民族旅游的研究就是了解民族旅游对目的地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Smith(1977)出版的《东道主与游客》。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也依然是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对于民族旅游地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A.正面影响

民族意识增强。David Jamison(1999)论述了旅游发展对肯尼亚岛区的影响,说明旅游对当地社区重新认识自身起了催化作用,社区内部的种族关系由于旅游发展而缓和[10]。Susan R Pitchford(1995)分析了民族旅游在威尔士民族主义运动中的角色,长期以来,威尔士地区把民族旅游作为民族主义的信息宣传媒介,突出了威尔士人作为不公平受害者和特殊文化载体的民族形象[11]

身份地位提高。Pierre L. van den Berghe(1999)以玛雅民族为例研究了墨西哥民族旅游的营销。经过分析表明通过旅游宣传,印第安人的地位在当地提高了,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减少,其中一些族群直接参与到了旅游发展中;政府也积极为玛雅民族与外界交往提供便利[12]

发展能力提高。Robes Yiping Li(2000)以加拿大温根遗址公园(Wanuskewin Heritage Park)作为成功案例分析,指出民族旅游开发当中政府、商业组织和当地社区共同合作,共享利益,居民能参与旅游规划和开发工作,并且本土文化的商业化被作为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13]

B.负面影响

除了经常提到的民族文化商业化和周围环境遭到破坏以外,主要还有:

形象失真。Gillespie(1988)指出旅游经营者对土著文化不恰当的描述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毫无保留的展现给游客都将影响土著人民的自身建设和社会交往。土著文化非原真性的展演会使游客把土著人民看作是边缘的失去生命力的“古玩”而不是动态发展着的活的文化[14]

就业受限。由于当地劳动者的技能和环境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地人民在旅游业中主要从事低级的和低收入的工作,严重限制了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和劳动技能的机会,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14]

利益分配不均。由于资金短缺,大多旅游企业都不归土著人民所有。即便土著人民拥有旅游企业的所有权,收入分配会在社区范围内进行,所以私人获得的收益依然很少。另外,尽管政府希望把旅游获得的收入用于促进地方的经济独立和改善人民生活,但实际情况是地方的旅游服务和设施多为外来投资者所有,所以旅游业的经济收益很大部分都被外部利益集团所获取[14]

4.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

国外对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阶段、管理方法和目的地营销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Ngaire Douglas(1997)将巴特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马来西亚三个土著岛屿的研究[15];Claudia Notzke(2004)从四个方面(4Hs)(地理环境、文化遗产、历史发展和手工艺品)分析了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的土著旅游开发还处于早期试探性发展阶段的原因,指出其土著旅游发展还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16];Alan A Lew.(1996)从民族旅游管理角度分析了美国118个印第安人部落,由于不同部落对于旅游重要性的估计以及旅游与其他部落活动之间的关系各异,所以他们的旅游管理方式也存在多样性,但对于大多数部落而言,部落首领的办事机构是旅游发展的主要执行和决策机构[17]

三、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综述

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日益关注,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的问题。

1.民族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内学者主要提出了4种民族旅游的开发模式,详见表4。

2.民族旅游资源的研究

A.资源开发保护及其影响因素

大多数学者采用案例分析形式,结合具体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资源,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提出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措施。(见表5)

B.资源开发的人类学研究

陆军,潘善环从民族学角度提出民族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方法[18];周俊满、陈芸先运用旅游人类学分析区域性民族旅游开发的条件与策略[19];郭颖利用文化人类学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20]

C.不同民族文化类型的开发

具体的民族文化类型包括民族歌舞、民族节庆、民族体育等形式。文斌(2006)分析了中国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现状,深入剖析了民族旅游节庆的主题设计、开发模式和运作机制[21];徐红罡、田美容(2004)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歌舞旅游产品开发为例,建立了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管理模型[22];殷群(2007)分析了大理白族歌谣文化的旅游功能及其现有开发形式,提出大理白族歌谣旅游产品开发的独立型和耦合型模式[23]

D.民族旅游资源评价

近年来民族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有关学者运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比较评价、综合评价等。定性评价主要从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类型结构、资源等级和价值等方面展开,如陶犁从资源的吸引向性、资源开发潜力级别、资源开发限制型三个方面对云南怒江州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同时还与相邻3个旅游区作了比较评价[24];定量评价主要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等进行评价,如熊辉、彭重华、朱明(2007)以湘西侗族村寨景观为例,从景观的功效性、生态敏感度、美感度和民族性四方面建立民族村寨景观资源评价体系[25]

3.民族旅游市场研究

相比民族旅游资源的研究,民族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文献较少,但近年来有一定的增长趋势,研究角度主要分为两大类:

A.消费行为特征

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26];吴忠军,唐晓云通过分析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需求与消费行为特征、游客的时空分布,运用调研结果对龙胜现有旅游产品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产品规划及项目设计[27];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望、满意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认识,以及傣族歌舞各要素对游客真实性体验的影响[28]

B.旅游市场开发

如贾银忠(1997)提出民族旅游地要抓住香港回归的机遇,通过旅游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吸引中外旅游者在香港回归后来大陆民族地区旅游观光[29];王冬萍,阎顺(2003)对新疆1998年至2000年国内游客的构成、旅游目的、旅游花费情况等方面的分析,对其旅游市场发展提出若干建议[30];车婷婷(2005)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其国内市场结构情况,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近期客流量进行精确预测[31]

4.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民族村寨”是指具有一定地区性的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价值的村寨 (刘婷,2002)[32],它是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载体,是一类重要的民族旅游景区。“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属民俗旅游范畴,又具有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征(罗永常,2003)[33]。由此可见,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民族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逐步成为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

A.发展模式研究

目前学者提出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二是建立生态博物馆。民族生态旅游村是在民族村寨直接接待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模式。如沙爱霞(2004)认为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开发强调村民是旅游开发的主体,它把村寨的环境、文化、村民结成一个整体“产品”,再将其投入市场。这极大地增强了民族传统文化自我保存、发展的功能[34]。生态博物馆是把活的社区视为保护对象,它对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形式,也有利于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开发[35];目前我国在贵州、广西和内蒙古地区都建立了生态博物馆。

此外,还有张华明,滕健(2006)从另一角度比较分析了现有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三种模式:梭嘎模式、深圳民俗村模式、郎德上寨模式,并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村寨为例,提出CCTV模式(Conservancy、Company、Topic、Villager)[36]

B.社区参与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黄华(2004)总结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类型存在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的两种分法,社区参与的阶段分为个别参与和大众参与、无序参与和有序参与;社区参与的层次主要有基础参与、一般参与、重点参与和主题参与四个层次[37]。罗永常(2006)分析了社区参与旅游产生利益分配不公的原因,说明了此现象既与社区主观上的能力与意识不足有关,也有制度缺失、理念错位和体制障碍等原因,对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38]

C.旅游影响研究

比较有价值的研究包括钟洁(2005)从旅游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文化效应三方面对1995年以来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既反映了当前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也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39]。茆长荣(2006)以广西龙胜平安壮寨为例,从生计模式、居住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对传统村寨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并表达了是价值取向引导重新塑造的居民的价值观念[40]

D.旅游需求研究

這部分的研究比较欠缺,主要有向延平,陈友莲(2006)根据武陵山区民族村寨的发展情况,针对其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指出可采取的民族村寨旅游市场营销的模式[41];李旭东,唐莉(2005)通过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理解的调查研究,得出真实性与游客满意度有直接联系的结论[42]

四、总结

1.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新点与热点

综观国内外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国外学者在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方面,较为广泛和深入。国内学者在多元化和本土化研究方面的新点与热点则更为突出。见表6和表7。

2.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深化

伴随我国民族旅游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民族旅游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理论支撑体系。并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化:

A.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普查和科学评价。

我国各民族旅游目的地还没有民族文化资源的全面统计资料,不利于对资源存量的认识和质量的评估,也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文化资源采取不同保护和开发方式。同时,由于学者对民族旅游资源没有统一的界定,导致资源的评价范围和标准缺乏规范性,对实际工作的贡献也很小。

B.积极开展民族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

国内对民族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特别是从旅游者类别划分来分析这些特征的研究几乎为零。这种现状一方面是因为民族旅游地在开发之初是资源导向型的发展,对旅游者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国内关于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特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来就薄弱。因此,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只有增进对民族旅游者的了解,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旅游的价值。

C.构建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体系

目前关于民族旅游产品的研究多是个案分析,研究内容侧重于产品开发中文化保护的问题,较少涉及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经营管理。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产品类型,民族旅游产品开发应该要有专门的开发与管理理论,才能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D.探索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

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主要指经营管理模式和区域合作模式。民族旅游目的地在地方自治的发展背景下,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特征进行经营管理,必须加强对民族旅游目的地尤其是欠发达民族地区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解决旅游发展带来各种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尽可能使旅游业的功能最大化。同时,随着区域民族旅游的发展,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的效益最大化,而且能够带动落后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余青. 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 民族研究,2000(4):85-94.

[2]吴其付. 国外民族旅游研究进展[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163-170.

[3]Stebbins,D. Culture Tourism as Leisur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948-950.

[4]Huges,G. The Cultural Constranits of Sustainable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1995(16):49-60.

[5]Gianna Moscardo,Philip L. Pearce. Understanding Ethnic Tourists[J]. Annals of Tourism,26(2):416-434.

[6]Janet Chang. Segmenting Tourists to Aboriginal Cultural Festivals:An example in the Rukai tribal area,Taiwan[J]. Tourism Managemen,2006(6):1224-1234

[7]MacCannell,D. 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9):589-603.

[8]Daniel,Y.P. Tourism Dance Perfprmances:Authenticity and Creativ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780-797.

[9]Chris Ryan and Jeremy Huyton. Tourists and Aboriginal Peop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3):631-647.

[10]David Jamison. Tourism and ethnicity :The brotherhood of coconu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4):944-967.

[11]Susan R Pitchford. 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1):35-52.

[12]Pierre L. van den Berghe. MARKETING MAYAS Ethnic Tourism Promotion in Mexico[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3):568-588.

[13]Robes Yiping Li. ETHNIC TOURISM A Canadian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1):115-131.

[14]Pam Dyer,Lucinda Aberdeen,Sigrid Schuler. Tourism impacts on an Ausralian indigenous community:a Diabugay case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2003(24):83-95.

[15]Ngaire Douglas. APPLYING THE LIFE CYCLE MODEL TO MELANES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1):l-22.

[16]Claudia Notzke. Indigenou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Alberta,Canada:Tentative Engagement.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J],2004 (1) :29-55.

[17]Alan A Lew. Tourism management on American Indian lands in the USA. Tourism Management[J],1996(5) :355-365.

[18]陆军,潘善环.多维视野中的民族旅游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58-62.

[19]周俊满,陈芸先.区域性民族旅游开发条件与策略分析——旅游人类学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6):126-128.

[20]郭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规划新思路[J].中华文化论坛,2005(2):130-134.

[21]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动力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1-113.

[22]徐红罡,田美容.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管理模型初探—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4(2):136-141.

[23]殷群.大理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2007(1):5-7.

[24]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2002(4):45-48.

[25]熊辉,彭重华,朱明.湘西侗族村寨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7(1):44-46.

[26]薛群慧,邓永进.论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行为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8(5):47-51.

[27]吴忠军,唐晓云.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4(1):139-143.

[28]田美容.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评判研究——以西雙版纳傣族歌舞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2-19.

[29]贾银忠.香港回归与民族地区旅游市场营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9-11.

[30]王冬萍,阎顺.1998-2000年新疆国内游客调查分析——兼析新疆旅游市场的发展[J].干旱区地理,2003(3):68-72.

[31]车婷婷,肖星,黄栋.西北地区县域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J].甘肃农业,2005(2):44.

[32]刘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来自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彝族村寨的调查[J].

[33]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118-121.

[34]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180-183.

[35]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6):40-43.

[36]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3):97-103.

[37]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2004(5).

[38]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10):45-48.

[39]钟洁,陈飙,杨桂华.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5(5):85—90.

[40]茆长荣.旅游开发对传统村寨的文化影响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4):91-95.

[41]向延平,陈友莲.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79-81.

[42]李旭东,唐莉.真实性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游客的观点—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调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6):67-68.〗

〔责任编辑:邵志忠〕

作者:杨 癉 王晓云 冯学钢

上一篇:企业市场工业经济论文下一篇:隧道施工风险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