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创新专业建设土木工程论文

2022-04-30

[摘要]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传统理工科专业需要进行新工科改造。改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确定传统专业的创新领域,分析相应的人才技能需求,确定新的课程体系,把创新领域涉及的新课程引入专业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最终实现传统理工科专业的新工科改造。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应用创新专业建设土木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创新专业建设土木工程论文 篇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路径探讨

摘要:培养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结合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现状,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三个维度研究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创新能力外在条件的权重最大,教学因素与导师能力是重要因素;经费投入与培养管理过程质量正向相关;专业实践环境条件与创新目标达成度正向相关;激励政策对科研辅助条件有直接正向影响;成绩考核体系和心里驱动是创新动机的重要要素。提出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费投入,多元化筹集人才培养经费;健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培养制度体系,科学设置专业实践项目,积极培育良好的实践环境;建立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与考核政策,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与监督管理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形成路径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我国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正是为了满足我国对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有较大差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基本的研究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偏重于工程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文章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相关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剖析创新能力形成路径,以期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现状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人才培养定位,美国等国家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超过研究生总人数的50%,并将执业资格考试要求融入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1-2],建立了行业组织及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课程设置与技能培养对接行业需要,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3]。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应用技能优势不明显,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与管理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需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满足新时代市场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力多元化需求,多维度推进创新能力培养[4]。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路径国内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焦磊 (2016)认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将企业、科研机构的资源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激励其参与创新人才培养[5]。高文波(2011)认为从实际出发,掌握市场对人才需求动态,构建与企业人才需要相衔接的培养模式[6]。吴小林 (2013)提出根据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开辟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7]。孙怀林(2018)提出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实践、团队培养、评价体系“五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8]。陈友良 (2015)通过研究PDCA循环教学模式指出,要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建立有效的过程监督与质量保障制度[9]。以创新为导向,提高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的紧密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创新训练项目,保证创新训练质量[10],章云认为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控制制度等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11]。通过目标导向、过程监控、结果保障,将双元化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12]。通过构建实践动机、一般实践、专业实践、情境实践四维度协同机制来培养创新人才[13]。需要厘清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耦合机理,以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14]。

通过研读文献发现,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多数学者主要从宏观层面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路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養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研究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更要把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进而有目的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专业技能、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相关假设

创新能力概念界定。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以创新动机动力为导向,在学校办学内部因素和创新能力外部条件相关要素共同作用下,研究生拥有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动机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和指向,包括社会对创新人才能力的需求、政府和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对创新人才的考核。教学条件和导师团队的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条件、导师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动机是内因,外部实践环境及政策条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驱动力。

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相关高校、企业专家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得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14个主要因素:办学理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导师队伍知识结构、导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培养过程管理、创新训练激励政策、成绩考核体系、创新训练经费的投入与硬件建设、产学研合作制度、创新训练环境、专业实践环境、科研辅助条件、行业竞争状况、企业需求与支持力度。根据影响因素设计问卷并针对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及研究生、设计院、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放问卷。基于以上分析,从创新能力培养外在条件、教学因素与导师能力、创新动机三个方面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下面将14个影响因素的一级指标Hi及二级指标Hia、Hib进行假设。

(一)创新能力培养外在条件

创新能力培养外在条件包括:创新训练经费投入与硬件建设、专业实践环境条件、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企业支持、科研辅助条件和创新训练环境。

(1)创新训练经费投入与硬件建设主要指课程教学经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实验设备和场地建设投入等,是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管理过程质量的基础。

假设H1a:创新训练经费投入及硬件建设与培养管理过程质量正向相关。

(2)专业实践环境条件是指实践技术环境、实践场地与管理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专业实践环境建设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管理过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假设H2a: 专业实践环境条件与培养目标达成度正向相关;假设H2b: 专业实践环境条件与培养管理过程质量正向相关。

(3)创新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训练平台选择与平台建设制度、校企合作制度、企业导师遴选制度、专业实践要求、创新训练考核与评价制度,创新能力培养制度是创新能力培养主要的管理工具,对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有重要影响。假设H3a: 创新能力培养制度是创新训练外在条件的重要要素。

(4)企业支持对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及科研机构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创新训练场所、搭建训练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在资金、人员和技术上提供支持。由于不同企业生产技术创新性和研究开发程度存在差异,如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技术应用,建筑材料研发单位主要是开发与研究新材料,企业有针对性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提供合适的项目,为指导教师挖掘有价值的训练项目或研究课题创造条件,以提升创新训练效果。因此,假设H4a: 企业支持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训练外在条件的主要要素及动力。

(5)科研辅助条件是指导师或者合作企业提供的实践场所、学术交流平台等。学校导师及企业指导研究生参与制度创新训练相关激励政策,有利于促进导师和企业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相关训练场所、训练项目与训练基本条件。因此, 假设H5a: 创新训练激励政策与科研辅助条件正向相关。

(6)创新训练环境主要是企业与研究机构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的实践条件,提供合适的创新训练项目。企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完整的设计资料、实验设备、创新项目与软件平台,促进学生开展技术研发、工法研究、技術与管理创新,获得良好的创新实践训练。因此,假设H6a: 创新训练环境是创新训练外在条件的基础要件。

(二)教学因素与导师队伍素质

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因素包括办学理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管理。导师队伍素质因素包括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导师队伍的实践经验。

(1)办学理念主要体现为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是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要求以新的范式建构研究生教育体系,先进的办学理念使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高校选择合适的实践训练合作单位,以新方式开展专业实践,拓展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因此, 假设H7a: 办学理念的先进性与培养目标明确性正向相关;

假设H7b: 办学理念的先进性与专业实践单位选择合理性正向相关。

(2)培养目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创新人才培养规格的集中体现,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决定创新训练实践单位的选择标准与选择质量,可以假设H8a: 培养目标的明确性与专业实践单位选择的合理性正向相关。

(3)培养过程管理是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管理,主要是对教学过程、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影响创新实践质量,也影响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因此,可假设H9a: 培养过程管理质量与专业实践环节控制正向相关,与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正向相关。

(4)导师队伍素质包括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工程实践经历、职业素养,导师团队素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推动者和主要决定要素,有利于构建合理课程及考核体系。

(5)导师队伍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成绩考核体系。因此,可以假设H10a: 导师队伍素质与成绩考核体系的完善性正向相关;假设H11a: 导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实践成绩考核体系的完善性正向相关。

(三)创新动机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动机表现为行为主体意愿和内部驱动力,包括成绩考核体系、激励政策和心里驱动三个方面。

(1)成绩考核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成绩考核体系除了常规的理论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评审外,还包括实践能力考核。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成绩考核指标与方法有待改进,完善实践环节的指导和考核制度有利于促进导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可假设

H12a :成绩考核体系的科学性与导师实践能力提升正向相关。

(2)激励政策是指对企业提供实践资源和师资、指导研究生研发活动的激励措施。包括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在职称评审上倾斜或者授予相关荣誉称号;校内导师在职称评审或者评优评先上适当倾斜、激励。激励企业完善试验条件、科研环境条件,为促进导师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科研辅助条件。因此,激励政策与科研辅助条件的完善密切相关,可以假设H13a : 激励政策与科研辅助条件改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正向相关。

(3)心里驱动是指创新能力培养主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激励约束机制作出的心里反映。具体而言,为了达到学校考核以及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的要求,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训练的积极性;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完成学校考核任务表现出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态度。心里驱动是研究生培养创新动机的核心,是在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引导下创新主体的能动反映。可以假设H14a : 心里驱动是创新能力培养动机最核心的要素,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决定作用。

三、研究设计

被试对象为重庆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包括这些高校近5年毕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10年毕业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涵盖了物流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学位领域,调查了这些高校硕士生导师、企业导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部分毕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出问卷95份,收到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84.21%。为了保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采用较为成熟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和研究目标对量表进行设计。通过与硕士生导师、企业专家和毕业专业硕士研究生访谈及小样本预试,对量表进行修正,形成正式量表。专业变量采用李克5点计分量表,要求受访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运用SPSS 22.0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由表1可看出问卷统计数据。从平均数得分可以看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导师队伍素质、专业实践环境、行业竞争、创新训练激励政策、心里驱动等因素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较大。从标准差来看,创新实践成绩考核体系、传统观念等影响因素波动相对较大,说明相关专家关于实践成绩考核制度、传统教育理念对创新能力影响程度的意见比较分散。

四、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衡量所得结果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分析方法。文中对问卷的信度检验方法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 Alpha),可靠性统计量如表2。

由表2看出Cronbach’s Alpha为0.928,即量表的内在信度较高,可以继续下面的分析验证。

(二) KMO与Bartlett检验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22.0做相关性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同时KMO值为0.874,Bartlett 的球形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为727.599,相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接近于0,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

(三)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

使用AMOS 20.0软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影响因素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由于创新能力是一个不可直接观测、不能简单用单一指标测量的变量,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包含教学理念、心里驱动等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用多元回归或者因子分析法分析创新能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得出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分析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处理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能够将多个潜在变量用观察变量表示,通过路径系数法判断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并能显示每个观察变量对潜在变量的解释程度,以及潜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程度。因此,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理。

创新能力形成结构方程模型初始结构如图1所示,分析结果如图2。从图2可以得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外在条件权重最大为0.9,教学因素与导师能力权重为0.70,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1)创新能力培养的外在条件中,创新训练经费投入与硬件建设、专业实践环境、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企业支持、科研辅助条件、创新训练环境路径系数分别为0.9、1.00、0.94、0.85、0.70、0.66,说明创新训练经费投入与硬件建设、专业实践环境、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在创新训练外在条件中处于重要位置。经费投入及硬件建设与培养管理过程的路径系数为0.17,二者关系显著,说明经费投入与培养管理过程质

量正向相关,经费投入充足、硬件条件好培养过程质量管理越有效。专业实践环境与教学目标的路径系数为0.09,说明专业实践对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直接正向影响。专业实践环境与培养管理过程的路径系数为0.16,说明专业实践环境条件对培养管理过程目标的实现有直接正向影响,良好的专业实践环境有利于简化培养管理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管理过程的效率。科研辅助条件与激励政策的路径系数为0.1,二者关系显著,说明科研辅助条件与激励政策正向相关。科研辅助条件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科研激励政策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2)教学因素与导师队伍能力中,办学理念、教学目标、培养管理过程、导师队伍、导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路径系数分别为0.83、1.00、0.88、0.78、0.80,说明教学目标、培养管理过程、导师队伍素质、导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3)创新动机中,成绩考核体系、激励政策、心里驱动的路径系数分别为1.00、0.58、0.98,说明成绩考核体系和心里驱动是创新动机的重要要素,需要完善学业考核制度和导师绩效考核制度。

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与保障政策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前文的分析得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训练环境、导师队伍素质、政策激励机制及创新训练主体积极性等多因素融合下形成,发挥合作企业在资金、技术开发、实验平台建设、创新项目方面的优势,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知识体系构建、学术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政策、人才质量标准及资金安排方面的宏观引导作用,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与保障政策。

(一)校企合作搭建创新训练平台,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实践条件

加强实践硬件条件建设,科学开发“创新训练项目”。完善创新训练实验室硬件条件,以创新实践基地和技术开发平台审批为企业准入条件,政府给参与企业以政策或者资金支持建立联合实验室,依托合作企业新技术开发及工法研究挖掘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在企业技术开发过程中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使创新训练系统既符合学校教学目标要求,又能促进校企联合攻关开展技术研发与技术攻关,企业和高校共同推进大型项目技术与管理问题攻关,共同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开发,共享合作研究开发成果。

(二)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良好组织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成立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训练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和高校落实相关责任部门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落实专人编制创新人才训练计划、落实训练场地,保证培训师资、经费及创新实践过程的安全生产。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监督评价制度。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除了评价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及培养效果外,还需要对企业的实践环境条件、创新训练平台、企业导师履职情况与创新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三)培育双师型导师队伍,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创新能力培养除要求校内指導教师具备基本科研能力外,同时还要有企业实践经验并承担企业横向课题,企业导师应有相关应用科研成果。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机制,激励校内导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与横向合作课题研究,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联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内外质量保障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关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创新训练项目设置等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实践及创新训练,学术型研究生则根据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课题调研、报告撰写等以提升学术能力。为了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完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过程监督评价制度与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明确创新能力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并落实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配套政策。

(五)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激励制度,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

科学评价企业课程资源的优劣和适应性是学校应当把握的重要原则,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创新训练项目选择路径,完善创新能力训练运行机制和激励制度。

1.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养机制,为企业设立创新训练基金

制订导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办法。对校内导师参与企业创新训练的成果进行确认,将企业实践作为职称评定的激励性条件,在职称评审时设置“工程应用型”职称系列。鼓励企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训练项目,企业设立研究生创新训练基金。根据企业提供创新训练费用支出情况,对产学研合作企业进行专项补贴。

2.建立创新训练平台和创新训练成果评价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创新训练平台资质与年度考核;学校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对指导教师工作量及研究生创新训练学分进行确认,建立创新研究成果认可制度;开展创新基地的师资和创新训练项目适应性评价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3.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激励政策

行业协会对创新训练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以奖励,在市场准入上给以倾斜;对创新训练效果不好的企业,取消平台建设专项补助。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训练成果显著的学校,在招生数量上给以倾斜或者增加建设经费,对效果较差的学校取消创新训练实验室称号或者退回政府财政资助的创新训练建设资金。

六、结语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外在条件的权重最大,教学因素与导师能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经费及硬件投入与培养管理过程质量正向相关;专业实践环境建设质量与培养管理过程目标达成度正向相关;激励政策与科研辅助条件建设正向相关;成绩考核体系和心里驱动是创新动机的重要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费投入,多元化筹集创新人才培养经费;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培养制度体系,科学设置创新能力培养实践项目,积极培育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与创新绩效考核政策,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与监督管理制度等建议。

参考文献:

[1]黄宝印.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 教育科学文摘,2011(2): 25-27.

[2]石鸥,刘卷. 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其特征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07(2): 104-108.

[3]章云,何瑞文,曾岳南,等. 地方工科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 高教探索,2013(5): 123-126.

[4]廖湘阳,周文辉.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反思[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 102-110.

[5]焦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切合社会所需吗?——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5):50-54.

[6]高文波. 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58-59,61.

[7]吴小林,陈勉,宁正福,等. 创新理念机制全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1): 45-47.

[8]孙怀林,肖鹏.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 95-98.

[9]陈友良,许建凤. 基于PDCA循环理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4(3): 284-287.

[10]石卫林.怎样学习最有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类型及影响机制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67-74.

[11]章云,何瑞文. 地方工科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高教探索,2013(5):123-126.

[12]程永波, 欧亚.全程双元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8):46-52

[13]向兴华,李晴虹,刘捷.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的质性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62-68.

[14]张乐平,付晨晨,朱敏,等.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独立性与实践性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161-167.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SEM; forming path

(責任编辑 梁远华)

作者:何寿奎

应用创新专业建设土木工程论文 篇2:

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摘 要] 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传统理工科专业需要进行新工科改造。改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确定传统专业的创新领域,分析相应的人才技能需求,确定新的课程体系,把创新领域涉及的新课程引入专业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最终实现传统理工科专业的新工科改造。

[关 键 词] 新工科;创新创业;融合;改造

自“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陆续发布后,新工科的建设落实到实质进程上。新工科建设从两个方面启动:(1)建立新生工科专业,(2)改造传统理工科专业。从建设方向来看,对传统理工科专业的改造是建设的重点:(1)传统理工科专业涵盖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领域,范围广,已具有一定的基础;(2)通过复合、融合、衍生形成的新生工科专业,也是基于对传统理工科专业的深度改造,与传统理工科专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传统理工科专业的新工科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一、传统理工科专业的新工科改造途径

目前,新经济的发展引领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需要大量具备新知识、新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培养跟不上新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造升级。

因此,新工科改造目标就是通过改造培养新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对于怎么去改造传统理工科专业,众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人认为,传统理工科专业新工科改造的有效途径是: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在专业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问题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培训为主,开设几门课程,开展创新训练、创业技能训练,或者组织几个竞赛,设立几个科研项目,等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与专业教育模块分离,教学活动分离,导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基于专业技能开展的。而且,大部分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在校级层面,创业培训也具有一定的学科针对性,对前沿理工科学科,开设的创新教育较多,如机器人教育、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对传统的理工学科,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较少。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向

(一)培养层次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培养层次的融合,也就是定位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研究型大學定位于高层次的理论创新、基础应用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创新,培养本行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定位于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

(二)培养方向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要确定专业的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方向。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创新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当与行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紧密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的众多理工科专业中有些专业对应的产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创新领域非常少,有些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淘汰,这些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非常小。

对于传统理工科专业,某些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某些方向是逐步淘汰的。如果该专业方向没有对应的创新经济领域,则培养的相应的专业人才找不到创新创业的场地,谈何创新创业?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特色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学校的学科布局与专业特色。每个学校有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特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特色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不能简单效仿其他院校的模式搞“互联网+”,搞创意营销、网上开店等。

(四)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

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结合受体的实际情况。

1.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与学生的基础相结合

学生层次水平较高,适合于难度较大的创新创业领域;学生层次较低,适合较为简单的创新创业。

2.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术业专攻,求精而不求全

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技术领域不同,创新需要的专业技能基础不同,学生不可能全盘学习,应进行选择性培养,根据技术创新方向培训相关的创新能力。

3.创新创业的方向必须与学生的特长、爱好相结合

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力的培养可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基础技能、专业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公共能力。这三种能力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创新能力核心要素

创新能力由两大核心要素组成:创新基础和创新意识。创新基础是指为实现创新活动而拥有的技术知识,包括公共技术创新基础和专业技术创新基础。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活动的主观意愿。两者构成创新能力,缺一不可。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这两大核心要素着手:建立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又分为两大部分:公共技术的创新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创新基础。

比如,设计新型的包装印刷机械,需要机械、电气、材料等公共技术的创新基础知识,还需要包装、印刷等专业技术的创新基础知识。因为设计新的包装印刷机械,要在性能上优于现有的设备,新设备必须优化,改进现有的包装印刷生产工艺,这要求设计者熟知现有包装印刷工艺;另外,在设计新设备过程中,需要选用机械零件、机械构造、电气电路、制造材料等,这要求设计者具备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創新创业课程的融合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需要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课程的融合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传统理工科专业对应的创新领域,进行新工科改造的定位,分析新领域的技能需求,根据技能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并进行课程融合,方法如图1所示。

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改造过程中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传统课程,并根据创新领域所要求的专业创新技能增加新的课程。比如,工业设计专业,单一的产品造型设计不再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求,交互式界面设计成为主流,专业新技术课程中需要增加人机工程学、人工智能等相关新课程。

另外,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还需要将这四类课程相互融合起来。比如公共技术基础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与专业新技术课程的融合,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等。

课程体系的融合需要进一步细分,包括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材的建设,创新创业教案、讲义的编写,创新创业能力考核方式,等等。

(三)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除了课程之间的融合之外,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图2所示。

教学过程的融合主要方法是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项目教学法

让学生以项目的方式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或者以项目的方式实习、实训。将整个学习任务、实训任务作为一个大项目,再将大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对应具体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个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2.学科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通过参赛提升创新能力。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非常好,参赛者自主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意识。但目前开展学科竞赛的专业较少,传统工科专业很少有省级学科竞赛,而且学科竞赛是一种精英教育方式,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因此,各个学校可多开展校级的学科竞赛。

3.创新创业实践

目前,各个院校都重视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设有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等,通过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另外,很多院校设置创客空间,为学生基于创造的学习提供了环境、资源和机会,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创造者”,实现创新。

五、总结

传统工科专业的新工科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把握专业的创新领域,把创新领域涉及的新课程引入专业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最终实现新工科的改造。

编辑 张 慧

作者:夏自由

应用创新专业建设土木工程论文 篇3: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紧迫性及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与紧迫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比赛促创新,高年级带动低年级滚动式发展”的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培养模式

一、国内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当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日益成为各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方面,国外许多大学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四国最具代表性。

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探索、调查、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在这种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氛围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始纷纷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譬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英国大学以“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为宗旨,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人才。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工作灵活性”,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则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创性和宽广的视野。

德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主要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近些年德国的大学积极改革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与独立的科研能力。德国的大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独立性,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体现了新时代对大学的要求。

以1996年的《日本劳动白皮书》为发端,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最终答辩报告、教育课程审议会的中间报告等先后提到了创新性教育的重要性。为此,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新一轮的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的制定了“创造性开发科目”的认定标准,对全校现有的课程进行评价;有的开设“创造自习科目”,旨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有的学校干脆把参与机器人设计制作大赛等各类校外活动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些改革措施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2000年以后被提出,此后,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代表性的有:

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从传统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局限性出发,阐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般内涵,并结合国内建筑给排水工程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体系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2007年,兰州交通大学深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构建出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008年,上海电机学院提出面临机电行业对工业设计人才需求量逐年加大的局面下,如何架构市场需求与教育标准相符合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完善了大中型机电产品工业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009年,重庆文理学院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际,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出发,对环境科学的实践教学进行改进及优化,构建了全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009年,沈阳建筑大学对建筑院校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实践方案。

2010年,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并从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造“第一、二课堂衔接式”教育方式等方面总结了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2010年,桂林理工大学分析了高校自动化专业教育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从其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测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入手,探索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综观世界,国外对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是从创新理论、方法、形式、途径、机制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国的专业人才创新培养研究晚于国外,基本上是从2000年以后才起步,但发展速度很快。

受我国教育背景、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很薄弱,远不及国外深入,所涉及的专业相当有限。就工程类专业而言,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仅在自动化、机械、环境科学、电气信息、工业设计、工程管理、化学工艺、建筑给排水、土木工程等几个专业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工程类专业,至今国内还没有一所高校对其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应该说是中国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大不足。

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战略部署,高校要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促进高校创新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所在。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本科专业,自设立以来培养了千千万万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培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使该专业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和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工科门类体系中最为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专业之一。因此,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创新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校、老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有明晰水利创新理念发展方向,获取水利创新方法、途径的能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四个模块组成。

(一)水利创新理念模块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适合水利创新理念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时期,水利工作的主导思想不同,如我国治水已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等,这些水利工作思想的转变必然推动水利创新理念的转变。因此,在水利创新理念模块,要求学校和老师密切关注水利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查阅国内外有关水利发展前沿,在仔细研读国家有关水利创新教育发展文件和收集以往水利创新活动成果或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水利创新理念发展的潮流与趋势,确立学生开展水利创新活动的主题,为创新活动指引方向。

(二)创新活动实践模块

利用每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为契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现有师资力量,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和创新论坛,以传递有关创新信息,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每个学期,在校内举行一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水利创新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获得水利创新能力的形式、方法和途径。

每个学年,精心组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在校内举行水利创新设计比赛活动,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选择创新性突出、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作品2-3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的比赛,如“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等,以尽最大可能创造学生参与创新比赛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研活动过程中,每个老师有计划地吸纳水利水电工程专业5-10名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使学生有长期创新能力塑造和提高的机会。

通过上述实践活动,锻炼并检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长效管理机制模块

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把创新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甚至晋升攻读研究生的主要考核点,并明确相应的创新学分分值要求,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体系中,使学生自觉地、有计划地参与各项创新活动或比赛。

老师在指导创新工作上采取组长负责制,明确组员分工与协作制度,定期开会研讨创新活动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努力形成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的良好工作作风。同时,为提高指导学生创新能力,每年安排1名老师参加全国性创新教育论坛。

以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每两年一次为契机,形成组织或参与校内、校外创新活动或比赛的常态化建设。创新活动或比赛结束后,举行总结会议,由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给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汇报创新比赛成果与心得体会,使低年级学生获得水利创新的相关信息,为下一周期的创新活动作准备。

(四)考核评价指标模块

评价指标可分为两级指标,一级指标为竞赛类和非竞赛类两项。竞赛类的二级指标可为参赛数、获奖数、获奖级别等,非竞赛类的二级指标拟为创新思想意识、动手能力表现、活动交流等。在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可通过专家咨询或数学评判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分值及权重。

通过以上四个模块,努力形成“以比赛促创新、高年级带动低年级滚动式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致谢:本论文得到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1JGB001)”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莫崇勋 杨绿峰 孙桂凯 麻荣永

上一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探讨论文下一篇: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