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创新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小学科学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重点学科,担负着为国家未来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科学素养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界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科学科目的教学当中,如何加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学科技创新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技创新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对策

摘 要:当下,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时期,信息技术在生活、工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步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课程逐步走进小学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人才,但是受多种原因限制,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缓慢。本文结合笔者基层工作经验,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浅谈如何解决问题最终使小学信息教育能够突破当前瓶颈,有效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对策

一、 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

就我国而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硬件设施不健全

众所周知,开展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如充足的电脑、桌椅等,还需要满足条件的教室。目前,小学教育呈现出由农村转入城市的趋势,城市小学不断扩大招收人数仍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用于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室非常有限,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室少、信息技术课程少,此外,部分小学还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备、设施老旧不能及时更换等原因。在有些条件艰苦、设施不齐全的地区,甚至还存在没有硬件设施支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条件艰苦地区“输在了起跑线上”。硬件设施是开展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硬件设施不完备使信息技术教育难以扎实开展。

(二) 教学方式陈旧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基本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大多集中在6~12岁之间,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理解能力有限,加之处于信息技术教育初级阶段,信息技术知识如果不能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容易使学生们对教学内容“边学边忘”。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发挥小学年龄段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还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讲有些偏难,即使现在教了,以后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课堂上可能还会教,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自己按照课堂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后,就让学生们“放任自流”,没有对学生们练习课堂知识严格要求,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 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小学教育以语文、数学为主,信息技术课程课程开展少,专业教师需求小,这也就导致了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少,通常情况下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带好几个班的课程。再加上还存在其他科目教师“半路出家”,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迎难而上”,自己尚不能完全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如何完成信息技术教育的重任。

(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难以被重视

由于目前“小升初”的巨大压力,学校都将语文、数学作为学生们主要学习课程,家长们也都下大力气抓好孩子们与升学直接挂钩的课程。对部分老师而言,信息教育课程质量好坏对学生与家长而言无关痛痒。没有充分的教学规划,课程质量自然难以提高。在一些师资力量薄弱地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暂代”,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还对学生全面发展与日常学习的正常、有序开展产生不良影响。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专业性较强、与升学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不论是在学校、教师层面还是家长层面,抑或是学生层面,得不到有效重视,信息技术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且课堂学习效果也相当有限。

素质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口号”上,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综合性人才,应该将信息技术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方能提升小学信息技術教育实效。

二、 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从此我们可以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逐渐培养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入门。通过课程,让学生们慢慢掌握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能力,掌握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产生正确认识,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深层次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社会奠定好基础。随着当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说,开展好小学信息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容大意、马虎。

三、 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有效对策

(一) 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

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占有了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位。语文、数学是核心科目,其他课程都是辅助科目,这种思想早已在学生、家长乃至老师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要想提升小学信息教育质量,首要问题是改变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对待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不能单纯地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学简单地划等号。真正的信息技术,简而言之就是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在当下社会,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更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教育实现的,所以这便给多数人带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错觉。但是,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者必须形成信息技术不等于计算机技术的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不能错误地将“信息技术”强调为“计算机技术”,不能“应付了事”,在做好计算机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德育和情感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助,向学生、家长传输正确看待信息技术课程的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今后学习、成长、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为开展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二)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硬件与基础设施

教育乃立国之本,小学阶段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开端,硬件与基础设施完备是开展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上到教育部门,下到基层学校,要注重信息技术硬件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拓展出更大的空间,增加硬件设施投入,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此外,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条件也是弥补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有效途径。

(三)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生们而言,在对新事物好奇心驱使下,对信息技术课程大都非常喜爱,在很多学生看来,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更多的趣味性,这就为高效课堂提供与其他课程都不具备的先天优势。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实际教学与学生们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认真规划课堂内容,改变课堂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回归学生,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设置课堂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在电脑上找寻答案;在练习打字速度时,以学生们打字多少进行评比、表扬;设置课堂主题,让学生们发挥思维,自己从网络上下载资源做出自己的作品等,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四) 壮大师资队伍,提升课堂质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信息技术教育专业队伍,是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任务的保障。加大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是解决师资力量匮乏的重要途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人才作为小学必备的师资力量,各地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鼓励高校开设对口性人才培养课程,增加专业人才输出量。此外,还要加大现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再培训力度,开阔视野,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有效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扩展视野,跟上信息教学创新要求,不断增强课堂指导与引导能力,要在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如何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五)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利用效率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利用电脑学习打字,在网络中存在着大量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的这一大优势,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堂联系在一起,達到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目的。例如,近期语文课程正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在网络上制作一副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选择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为大家进行讲解,并分享制作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们温习课文知识,还能够共同学习信息技术课堂内容,“一举两得”。此外,学校、家长及学生应该将信息技术教育重视起来,形成信息技术教育与学习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综合发展的正确意识,在家庭中也给予一定的指导,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服务。

四、 结语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日益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强、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虽然目前做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下,社会信息化意识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会在提升小学教育水平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朱金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大观周刊,2010(20).

[2]杨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

[3]顾红刚.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优化探微[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3):48.

[4]徐德昌.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

作者简介:

王进学,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铁西回民小学。

作者:王进学

小学科技创新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小学科学教学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探讨

[摘 要]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小学科学作为素质教育要求 下的重点学科,担负着为国家未来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科学素养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界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科学科目的教学当中,如何加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培养

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项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的科目,无论是在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还是在培育创造性思维上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让学生真正能做到这些,这就需要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因此小学科学教学重点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必要的,意在开发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并将其广泛运用于认知和参与社会之中。所以这也就是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开设的必要性。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观察,多发现,激活科学兴趣

小学生因年龄和心智的不成熟,较之于成年人,有着丰富的好奇心。因而在教学方面,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学科的教学上去。其实只要仔细去观察,身边的处处都蕴含着科学。例如,在学习《陪伴我们的日与月》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在有太阳的某一天,带领学生通过利用放大镜手机热量,来点着放大镜下面的火柴。这个道理和小实验虽然非常简单,但是通过一件件简单的事情,便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让其学会自主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枯燥的,但是生活中的科学是有趣的,所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相结合,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

二、多思考,多分析,提倡举一反三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观察之后,接下来就是提出问题并且作出解释,最终解决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平日的生活之中。例如在学习《天气现象》这一部分时,安排学生进行观察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天晴的时候蜻蜓飞的高,阴天的时候飞得低,而此时就可以向学生解释原因,因为湿度加大,蜻蜓飞行困难导致,是下雨前的征兆。当学生了解到这些知识后,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发散,例如可以提问:下雨前除了蜻蜓会低飞,其他动物会不会也有一些特殊的活动,诸如此类。这样让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知识面也会不断扩大,促进形成科学思维。

三、多合作,多实践,培养解决能力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是解决问题。比起直接告知结果,进行引导最终让学生通过合作探寻出结果会显得更为有效,可以让学生们去观测并记录开花的过程,亦或是在课堂上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分组观察,看能推测出什么信息。这就是合作的过程,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是不如两个人的,通过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达到1+1>2的效果。比如,在讲到《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分别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探究不同交通工具的优缺点,等等。实践出真知,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他人告知的东西更加印象深刻。因此这也是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合作和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四、多探究,多发问,挖掘深层知识

对于科学的探究不应仅仅只停留在生活的表层,作为小学科学的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再去深入探究和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升科学素质。例如在讲到潜望镜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通过潜望镜观测物体,激发他们对于这个东西的兴趣,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原理,并在课堂上和其他人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最终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又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光》这部分的时候,在讲解完书本内容后,不妨让他们自行设计和组成一台潜望镜,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多提问,不懂就问,这不仅可以将研究科学的方法有效进行,还能让他们在以后对学过的知识印象深刻。因而探究和发问,对于科学素养的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

五、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热爱科学,并运用科学

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除了学生自身需要有着良好的行为和学习思考方式外,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同样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书本的知识是死板的,但是人是灵活的,所以教师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科学之中,注重学生对于身边科学的体验。例如学习完《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这一课后,可以在闲暇之时,亲自带领学生到不同地区,观察不同的自然风貌,从而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加深印象。不难看出科学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时代的更迭,科学知识也在不断的被重新定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时,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的积极性,即便当出现错误时,也要通过自身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的答案,学生的热情也就不会因此受到打击了。

六、结语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心和着力的重点。达尔文曾经在1888年最早给科学下定义,即“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正因如此,从小培养科学素养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教师,职责就是让学生们在科学活动中了解科学,热爱科学,运用科学,并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能力,这也是我国注重人才培养,注重科技创新的意义。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拥有高科学素养的人才会频频涌现,会在今后成为我国的科研事业的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淑芹. 小学科学教学应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J]. 快乐阅读,2011,08:93-94.

[2]蔡红颖,王国庆,章博晴,徐南方.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6:168.

[3]裴亚贤. 探讨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 新课程(小学),2016,02:178.

[4]王宁.科学实践活动 体验与探索齐飞扬:由郁金香培植活动带来的实践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2):103-105.

.

作者:迟永梅

小学科技创新素质教育论文 篇3:

谱写和谐校园新篇章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中小学推行的素质教育是培养未来建设和谐社会人才的基础,他们的素质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创建和谐校园,提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广大师生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合力谱写和谐校园的新篇章。

一、奏响和谐的时代强音

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境界,向往和谐更是中华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小康社会”、“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也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的太平景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二字是指音乐的合拍和禾苗的成长。《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描述。《晋书·挚虞传》中有“施之今日,则音韵和谐”。无独有偶,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诠释,古希腊哲人曾作过生动的比喻:音乐之和谐,乃五声七音之辅济,而非单调同声之专一。赫拉克利都斯也曾说过,无高下相反之音则乐不能和,故同必至不和而谐出于不一。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形成的共识,充分反映人类思维的积极成果。

和而不同是和谐思想的本质特征。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宇宙万年之间,存在差别是实然的,而互相贯通、互相协调、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则是应然的。这就证实,和谐不是千篇一律,不同也不必然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则以相辅相成,是不同事物能处于同一统一体中,互相契合、互相依存,统筹发展。对此,孔子更是把和谐上升为做人的品质、理想人格的高度,以此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子思更是把和谐作为治国之道赞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可见,古代圣人把和谐视作鉴人、论事和治国的人格特征和行为准则,反映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发展的规律。

和谐的相反相成的道理,被毛泽东称之为“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则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主张不同文化与文明应该合作相处,取长补短,才能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不同,是和谐形成的基础。邓小平根据人的成长规律提出教育要求:“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3]而且他引用毛泽东的话说,“一万年以后也会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4]这种真知灼见为中小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的强音,和谐是当今时代的强音。2005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任务。2006年9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对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同年12月20日,中共上海八届十次会议上通过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提出上海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七项主要任务。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新年贺词中提出,今年是中国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短短的两年时间,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人民群众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深切感受到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广大中小学师生从育人环境改变中进一步领略到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由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民群众期盼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成为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共同心愿。

上海中小学建设和谐校园具有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满足了适龄青少年入学的要求;环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日益深入人心;中小学师生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向上,中小学办学条件、办学体制、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依法治校化解矛盾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的创造力、凝聚力、综合利用教育资源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有所增强。

但是中小学在和谐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中小学乱收费现象尚未根除,收取择校费事件仍时有发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应试教育仍然存在;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城乡教育差距还没有消除,师生的权益得不到完全保障,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校风中不良现象仍然存在;干群关系、师生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校与社区、家庭互动机制缺乏规范。这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都要求我们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积极、妥善解决,最大限度增加校园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中小学创建和谐校园关键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人的主体作用,满足人的主体发展需求,肯定人的生命价值,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人的发展的终身价值,设计教育目标、组织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和造就成为充满个性活力,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人才成长的关键。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坚持德育为先,既是从思想观念上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的保证,又是德育渗透智育、美育、体育的要求。与此同时,落实德育为先,还要解决好抓手和契合点的问题,使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生活实际相结合,把学校教育引导与开展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健全法制制度相结合,把提高中小学生素质与优化育人环境相结合,把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与发挥社会、家庭教育积极性相结合,以形成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教育机制,建立良好的育人氛围与人际环境。

中小学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活动要从立德做起,先立德做人,这是未来做事的根本。立德要使学生明德、修德、践德,在学校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塑造自我,把自己培养成热爱祖国、好学向上、诚信友爱、文明守法、身心健康、充满活力、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和谐人格与全面发展的人才。

和谐校园是一种状态,体现在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构成要素之中,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个方面,集中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状态。建设和谐校园要从建设和谐文化着手,优化育人环境,才能形成公平正义、协调发展、充满活力、高雅优美、平安有序的良好文化氛围和人际环境。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到:“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是一定受教育的。”[5]在这里,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能动的、革命实践的重要性,与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划清界线。和谐校园建设也是如此,依靠文化自觉,塑造美好校园环境,净化不良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熏陶的育人功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思想道德基础”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而且强调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灵魂作用。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过程中,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渗透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各个方面,成为加强基础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依托校园网络、学生社团,开展“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奏响校园和谐的旋律。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要倡导和谐的办校理念,弘扬爱国荣校的校园精神,利用校史、校训、校情的教育内涵,传承人文精神,践行人文关怀,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校园人文氛围,推动师生树立共同的价值和精神追求。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开学、毕业典礼、校情、重大纪念日子、传统节假日等,开展特色鲜明、富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活动。要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工作,激发师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和情操,塑造高尚、健康的人格,促进人自身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校报、校刊、黑板报、广播台、校园网,弘扬先进文化,大力表扬好人好事,特别是报道师生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以发生在校园中的人和事教育师生,具有人情味、亲切感和感召力,推动形成营造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局面,提升校园和谐文化品位。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一元多样的价值取向。弘扬主旋律,就是在校园和谐文化中歌颂反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动漫文化作品,起到传播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倡多样化,就是承认文化的多样化,正确认识和对待时尚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外来文化,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文化价值导向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多样文化中扩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而且要从中小学生的文化现状出发,引领他们提高文化欣赏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对待社会中存在的消极、落后、有害的文化要积极抵制,坚持破中有立、立在其中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健康文化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防患于未然。

三、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育人环境,应当崇尚和谐理念,追求和谐状态,形成和谐的人文氛围和人际环境,创建和谐育人环境要求做到:

平安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创建平安校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心健康的安全第一的观念,不断加强对卫生、食品、交通、伤害事故的法制宣传教育、安全防范和紧急预案的制作,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自我防卫能力,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平安的校园环境。

关系和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创建和谐校园要求“政通人和”、“校和万事兴”,前提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校内是指干部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其中,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是重点,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是根本,它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影响中小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谐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平等沟通、相互理解、知识共享的关系,教师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学生在受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师生要双向互动和信任,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高质量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使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过程成为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的愉悦享受过程,这样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而是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学习过程,完成学习成才的任务。

富有创造活力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中小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开发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学生通过探索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参加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从小培养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创新的欲望,富有活力地投入和谐校园的建设。

维护师生权益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师生知法、守法、护法,依法维护自己各项权益,做学校主人,以主人翁态度投入和谐校园建设,实现依法治校、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目标。

民主公正的有序管理是师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校园最终目标。重点是建立体现道德的有效制度,实现和谐班级、和谐课堂的管理,使班级集体成为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团结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和谐课堂教育的文化氛围也有助于师生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与社会、家庭实现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是中小学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中小学素质教育要取得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学校也应主动参加社区、家庭教育活动,支持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环境育人功能。

中小学党组织和行政领导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要制订建设和谐校园长远规划和近期执行计划,实现目标管理,把和谐校园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各方密切配合,师生共同参与,社会、家庭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在评价中,既要看学校教学质量,又要看立德树人的育人情况;既要看学校发展的速度,又要看校园和谐程度;既要看学校管理的业绩,又要看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既要看校园建设整体水平,又要看学校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状况;既要看校内和谐育人氛围,又要看学校、社会、家庭互动的育人成效,深入、广泛、持久地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支持,同时,又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凝聚力量,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论语·子路[M].

[2]礼记·中庸[M].

[3][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本刊学术顾问,200062)

本栏责任编辑余玲华

作者:邱伟光

上一篇:信息化环境下现代教育论文下一篇:技术教育科研应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