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竞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科技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的意义,而后对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这对未来黔东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技竞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竞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论文 篇1:

浅谈科技竞技活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当今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竞技活动十分的重要,它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参与、实践以及竞争的意识。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思考和创新创造的能力有效的提高,科技竞技活动中蕴含了丰富的品德教育知识,将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并且对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开展科技竞技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且分析出了一些在科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了新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科技竞技活動;小学科学;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为了将全国的国民素质提高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国际之间运用科技作为基础去进行各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其实其本质也就是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要从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就开始培养相关人才。能够真实将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展现出来就是看这个国家有没有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因为青少年代表的是我们国家的未来,要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出来,就可以让我们国家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不被淘汰。

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展了科技竞技活动作为科技活动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可以良好的展现出学校班级,以及整个地区的教育质量的一个窗口,充分的满足了学生在课外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学校科技竞技活动具有的特点是有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非科学性等,可以开发学生的参与实践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等等优点。科技竞技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通过分析科技竞技活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小学生参加科技竞技活动可以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爱好

青少年的这个年龄段都比较活泼爱动,精力都比较旺盛,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胜欲,让青少年可以去主动学习的动力就是对某事物产生兴趣,然而科技竞技活动的开展刚好符合了青少年好奇的特性,特别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说过: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知某事物的意识倾向。所以说想要让青少年乐于主动的参与其中,就要充分的开发起对这项事物的兴趣来。当然兴趣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通常都是由在生活和学习环境中逐步被影响带动起来的。我国在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都是因为对科学有足够的兴趣才取得了成功。如果一个人对哪一样知识有了探索的兴趣,就会特别主动的去钻研和学习,有着很浓厚的学习欲望。所以青少年可以通过参加科技竞技活动在小学阶段就多多接收科技的启迪,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非常有利。

二、科技竞技活动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很好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就是力量等口号也被广泛的宣传着。我国需要将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作为基础方向,深化教育改革措施,将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推行到每一所学校之中。为我国可以适应国际竞争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小学生参与科技竞技活动有利于培养三种意识和四种能力,其中三种意识分别是: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四种能力分别是:观察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发明创造能力。

因而,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开展竞技科技活动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小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通过实验和制作,自己动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去思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勇于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科技作品的竞技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科技竞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科技活动对小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使许多孩子找到表现自己能力的领域,将他们旺盛的精力引向正确的轨道。这对于在青少年儿童中逐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风尚很有好处。科技竞技活动还为小学生创造了一种科学探索的环境,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尝试,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作风,学会求真;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心理,以及合作学习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学会做人。另外,科技竞技活动也是向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好形式,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科技竞技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科技竞技活动不是单纯的学科,它的开展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活动中必须运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航空、航海模型,不仅要关注科学中的关于风、力等知识,还必然会关注数学中关于对称图形等方面的知识,建筑模型制作,必然要运用美术教学中培养的审美能力和科学博学中的物体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才能较好地提高竞技能力。因此,科技竞技活动的开展,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全面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技竞技活动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有许多不同于课堂教学和常规科技活动的地方,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课堂教学和常规科技活动不能替代的作用。从性质来看,科技竞技活动是在老师的辅导下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内容来看,它比学科教学更具有伸缩性,突破了常规科技活动的地域范围,因而活动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也更具挑战性,同时,科技竞技活动一般都能及时吸收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关注最新科学技术;从形式和方法看,它灵活多样,寓科技教育于竞技之中,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此外,许多项目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参加这些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将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结束语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应重视科技竞技活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竞争意识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全面提高素质的意识,使科学竞技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增长科学知识、体验科技活动过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科学爱好的育人阵地。

参考文献:

[1]沈津辉.开展科技竞技活动,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5,(11):16.

[2]纪国和,宋翠翠.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7):25-26.

作者:张明

科技竞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论文 篇2: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摘 要: 科技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的意义,而后对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这对未来黔东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黔东地区 科技活动 现状 对策

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学,各种非正式科学教育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国内外教育界都力图通过非正式科学教育工作提高我国青少年,尤其是农村地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等,从而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所谓非正式科学教育,就是指在课堂或者教室之外的科技教育活动,它们与各种正式教育活动一道,共同构成了科学的教育体系。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的科技文化教育工作集中于理论指导,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没有重视起来。尤其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物质条件相对较差,限制了科技活动的开展。为了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下面,笔者将对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展开调查,以期对农村地区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的意义

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首先,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而多样化的科技教育活动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为了达到此种目的,教学者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出发选择合理的课题,提高课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等。其次,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接受系统性的科学思维训练,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养成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再次,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劳动技能。与教材学习不同,青少年科技活动带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在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沟通、相互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总之,科技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二、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调查研究

为了对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笔者决定对当地青少年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与分析。

(一)调研活动的时间:2016年6月20日-2016年6月27日。

(二)调研对象:黔东农村地区两所初中学校学生及老师,如德江县平原中学、思南县大坝场中学,调研对象随机,包括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访谈对象为学校的科技活动教师。

(三)调研活动的方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

(四)调研过程及结果:该次调研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进行。

首先,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一百份问卷,两个学校各五十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达到96%。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82%左右的学生认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10%左右的学生认为科技活动是可有可无的,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7%左右的学生认为科技活动可以直接去除,因为没有什么意思。

第二,40%以上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科技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与学生的预期设想有较大的差别;30%左右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科技活动符合自己的兴趣点;20%左右的学生认为目前科技活动中活动设备不足,无法保证科技活动顺利进行。

其次,访谈法。访谈活动的主要对象为两所中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六名教师。通过访谈,发现目前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该地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学的组织活动机制不够健全,活动开展力度不够;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工作中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科技教育活动大部分局限于形式方面;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目前很多科技活动的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有效应对科技活动的开展。

总之,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虽然已经基本开展起来,但是实效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对科技活动开展的支持力度不足,设备不足、师生科技意识不够、资金不足等,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应试教育理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科技活动难以有效开展起来;科技活动指导教师的素质偏低,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三、加强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相关对策

正如上文提到的,做好农村地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当前黔东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相关人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从而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科技教育水平偏低的问题,关键举措在于完善科技教育的相关对策,加强政策引导。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要求所有有条件的学校立即完善现有科技活动体制;对于那些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要加大支持力度,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要完善配套机制,从而保证黔农村地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都能落到实处。要建立科技教育活动的问责监督机制,保证所有活动都能有序开展;要完善科技教育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好教育保证工作;要完善科技指导教师的聘用机制,从而保证指导教师的素质符合教学活动的要求。

第二,要转变思想观念。农村学校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努力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要努力实现科技教育活动的规范化与日常化,将科技教育活动贯穿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建立科技学习兴趣小组,包括科技制作、航模制作等小组,将学习活动内容与兴趣小组结合起来;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科技活动的魅力。

第三,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保证科技活动师资力量充足;努力完善教师开展科技活动的相关条件,并定期为教师举办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到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为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黔东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结合目前地区教育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科技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对黔东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燕,谢芬兰.关注青少年人口的文化素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青海青少年人口文化素质分析[J].青海统计,2013(07).

[2]冉云梅,刘闵.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4).

[3]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中国社会科学,2014(04).

[4]石金英.西安市小学乒乓球课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5]兰彤.中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多维度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5B228)

作者:牟兰娟

科技竞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论文 篇3:

基于馆校结合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新模式探究

[摘 要]本文以福建省科技馆为例,探讨一种基于馆校结合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新模式,即通过将科技馆资源与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将科技馆的科普资源送到学校、送到学生身边,从而实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教育活动 青少年 科普场馆 资源共享

一、青少年科学教育应用馆校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科学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科学课程的内容、形式、教法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和变动。在古代,并未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课程,而真正科学课程的开设要追溯到近代。科学课程的名称经历了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学的变化。近年来,较完善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开始形成,学科的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这一改动反映了教学内容从以自然现象、客观事物为主,拓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青少年科学教育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水平还十分滞后,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应试教育层面,素质教育虽然提倡了多年,但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以小学为例,普遍存在科学课程开设不合理、科学教师力量薄弱、科学课程教学设施配备缺乏等问题。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启发和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过程,它需要配套大量的实物器具和实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实验室严重缺乏,如有些地方的学校只有1~2个实验室,农村70%以上的学校没有实验室;即使有些学校有实验室,很多器材也是常年尘封不动做摆设,导致“动手做”无法开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水平无法得以提高。

相对于青少年科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的我国各级、各类科技馆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作为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公共教育设施,科技馆在开展科普展教活动、举办各类科技知识、科技成果展览等方面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口碑。事实上,科技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广大青少年,因此利用科技馆对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极好形式。科技馆具有丰富的科普资源,其中有经验丰富的科学教师、门类齐全的科学器材、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等,这是中小学依靠自身能力所难以企及的。一方面,科技馆丰富的科教资源能够吸引广大青少年;另一方面,中小学可以为科技馆带来稳定的“游客”,因为学校经常不定期地组织各年级的学生到科技馆探寻科学的奥秘,从而为科技馆带来了无形的社会资产。由此可见,青少年科学教育采取馆校结合的模式,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馆和学校双赢的最佳选择。

二、青少年科学教育实施馆校结合模式的具体途径——以福建省科技馆为例

从当前各地的实践看,我国科技馆与中小学校相结合,共同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共享、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主题科普活动等。下面以福建省科技馆为例,着重介绍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行馆校结合的新模式。

(一)共享科技馆资源

1、以富有科技含量的固定展品丰富中小学科学课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以分隔方式学习时产生的是“惰性”知识,这些知识只能用于完成学校测验,可是当他们试图用这种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时,“惰性”知识就不起作用了。如中小学科学课程上的一些内容仅在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即使教师讲了许多遍,学生仍会感到一头雾水、无法理解。而科技场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在具体情境中是如何运用的,避免了“惰性”知识的产生。“把教室搬进科技馆”就是在引领学生参观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由科技馆讲解员配合教师进行现场的辅助教学。

越是与青少年生活经验相关的展品,越有利于青少年理解其内涵,实现知识的迁移,其教育价值也越大。福建省科技馆是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基地,拥有较为完善的科普设施和科普宣传手段。目前,福建省科技馆的固定展厅,重点展示的是当今科技发展中前瞻性、导向性的新内容、新技术等,在展示形式上大量采用影视、光电和虚拟技术,其中80%的展品可供青少年动手操作,使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展品“三球仪”是一种教学仪器,能展示出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运动关系,可以解释春、夏、秋、冬变化的原因及24个节气与地球相对应于太阳位置的关系,观察到相对应的星座始终是从东向西移动这一现象的。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时,则形成月蚀;当月亮运动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则开成日蚀,展品十分形象、生动地给孩子传授了天文知识。另一个展品是自行车发电,参与者只要骑上自行车,双脚加速踏动转轮,就可以看见竖立在展品前方显示器上自己的图像,这个展品让孩子懂得了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2、以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作为馆校联系的桥梁。为提升青少年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福建省科技馆建立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科技馆与中小学之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工作室组织的科技周、“科学动手做”活动,教会了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空气火箭、动力滑翔机、风动力车等,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立以来,在每年春节、“五一”、“六一”、国庆等节假日,与学校合作,开展亲子动手做、模型制作比赛等活动。在暑假期间,组织以航模制作、无线电测向为主题的“福建省科技馆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此外,在每年全国科普日,工作室管理人员都要组织“科普进学校”、“科普巡展老区行”、“科普扶贫助学”等活动,到学校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制作科学小展品,给他们上生动、活泼的科学课,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老师、家长的好评。

(二)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旨在将科技馆的科普活动送到学校,使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同时为社会各界参与开发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科技活动搭建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福建科技馆作为福建省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自2008年以来,引进了适合5~16岁孩子参加的“清华少年科学素养培训”项目,作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内容,该项目的特点是“动手做,做中学”,注重传授数学、物理、生物、逻辑、信息技术等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注重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衔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项目现已进入20所学校,参加活动和接受公开培训的学生达1000多人次,深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2010年,“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深化试点项目,经教育部、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的专家评审,被确定为二类等级。

2013年,福建省科技馆按照“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深化试点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校内、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如举办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训进校园活动、设立1所科学教育活动基地校、提供活动器材、开设“小小工程师”、“超时空之旅”、“小机器人”等“做中学、玩中学”科学课,并协助基地校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通过举办“太空使命”青少年科学素养知识竞赛、开办 “酷科一族”科学夏令营、成立少年科学家俱乐部,使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常态化,参加各类科学活动的学生达到了160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形式多样的主题科普活动

福建省科技馆开展的科学表演秀、“欢乐七彩”六一科普活动、“畅享科技”夏令营等让青少年流连忘返,也进一步推动了馆校结合。

1、科学表演秀。科学表演秀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全新独特的科普方式,它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在观看表演,跟随人物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以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福建省科技馆定期邀请学校的学生来馆免费观看科学表演,如2013年全国科普日期间,福建省科技馆为孩子们推出了“挑战惊奇”科学表演秀,瞬息万变的葡萄汽水、神奇的泡泡城堡等,使孩子们在短短的45分钟内了解了“酸碱化学反应”、表面张力等有趣的科学现象。

2、“欢乐七彩”六一科普活动。六一节期间,福建省科技馆通过开展“科学无限”知识问答、巧嘴儿比赛、操控直升机的小能人比赛、亲子巧动手、“才能补拙”亲子比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搭建比赛等项目,培养了青少年的团结、协作精神,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此外,省科技馆还举办了“植物的功劳”、“月球探秘”等科普活动,使孩子在科学的太空中“遨游”。

3、举办“畅享科技”夏令营。“畅享科技”夏令营开展了探索月球主题活动、小小飞行家之航模制作与竞赛、丛林探险家之无线电测向比赛、武林高手之竞技挑战赛和儿童情商大课堂等一系列活动,为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举办福建省、福州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推动科技馆科技教育和科普资源进校园,2011年起,福建省科技馆携手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举办了青少年科学素养竞赛。2012年的竞赛主题是“食品安全,健康成长”,内容涉及粮、油、蔬菜、牛奶、水产品等多种食品安全知识。活动采用动手做结合知识竞答,网上竞答结合网下活动“双结合”的形式,分为网上竞赛和网下现场竞赛2个部分。网上竞赛包括在线知识竞答和科学绘画创作;网下竞赛包含了创意搭建、科技制作两个比赛项目,全省共4000多名学生登录福建数字科技馆网站参加了在线知识竞答比赛。竞赛活动的成功开展,对帮助我省青少年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青少年科学教育馆校结合模式的成效

第一,在教学理念上,科技馆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习者作为能动的个体对待,通过调动个人兴趣和参与方式的提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二,在素质教育手段上,科普场馆利用实物、展品及现代化教育设备,采取提示型、探究型、自主型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青少年的探究热情和理智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第三,科技馆能够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设立活动项目,使之既照顾到他们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兴趣与需求,又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

四、结语

加强科技馆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是新形势下科技馆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技馆要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公民终身教育的课堂,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场馆功能和服务范围,使之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四有”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 关于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的通知.

[2]张瑶.提升科普场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49-50.

[3]徐晓萍.科普场馆与学校相结合的科学教育课程与活动[EB/OL] . http://www.docin.com/p-251225339.html,2014-03-30.

[4]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裴学武.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EB/OL] . http://www.doc88.com/p-944521640333.html, 2014-03-10.

[6]伍新春,曾筝,谢娟,康长运. 场馆科学学习: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19.

作者:钟燕凌

上一篇:素质教育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学改革生命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