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2022-04-21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规划课题《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语文创新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篇1:

谈小学生语文主体学习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资质、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性与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到学习中创新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发现、創造,使他们成为现在的学习主人,未来的社会主人。

一、更新观念,创设创新氛围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师权威式的师生关系应让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力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这样,创造性学习才有可能。

二、鼓励发现,培养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缘于疑。质疑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

(一)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前提,也是语文学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口             教师应对学生的质疑,报以满腔热情。在初始阶段,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在方法上给予指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针对课题提问。

2.从课文的语句、内容方面提问

3.从课后思考题中,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问。

4.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提问。

(二)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研究表明,责任心和自主选择有着密切联系,“要我做”与“我要做”的主动程度,表明在学生身上大不一样。主动选择带来主动的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选择大多数学生关注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掌握创造学习的主动权,学会梳理、比较、选择的本领。《再见了,亲人》一课,在学生质疑问题后,经过比较、筛选,对词语意、生活常识、时代背景等问题,有的当时解决,有的放在第一课时解决。第二课时以学生提出的三个疑问作为教学目标。“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为什么说中朝人民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为什么说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三、扩展时空,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把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广阔的自主地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一)组织开放的语文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课堂上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上的语文学习,默读思考,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潜心研究;讨论就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朗读就应该让学生声情并茂。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采取启发式开启学生思想的阀门,让学生才思泉涌;当学生遇到难点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应采取讨论式或多方辩论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争个脸红脖子粗,谁也驳不倒谁,这辩论过程中就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的课文人物形象生动、对话精彩,就让学生分角色去扮演,可以编成课本剧,在联欢会上演出;给其他班送戏;有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就让学生去画画,或设计出图文并茂的板书,如《长城》《日月潭》。

开放的教学形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理解表达中,他们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体现出灵活与机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小学语文课内容虽然丰富,但所含知识毕竟有限,语文课堂训练再怎么到位,学生的习得也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扩展和延伸,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扩大视野经验,增长才干,推陈出新。

语文学习的开放性更体现在关注社会生活。我们学习的名家明篇,哪篇文章不是作家情感的凝聚,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的语文学习也绝不应是象牙塔里的咬文嚼字。社会生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二)运用语文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训练语言文学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发生影响,想象渗透入思维,才能有创造性思维,想象的发展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一特性,为我们语文学科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人说作者写作时“用意十分、下笔三分”,那没有写出的七分就是“空白”,就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如《穷人》一文写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穷人桑娜独自抱回了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担心丈夫的责怪,丈夫出海捕鱼回来后得知情况,催促妻子去抱回孩子,这时妻子一动不动,突然拉开了帐子。文章到此嘎然而止拉开帐子之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使文章结尾多样化。

跟其它学科不同,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讨论其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为发展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引导学生破除思维的单一性、直线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司马光》一课学完课文让学生说说,“在当时条件下,还有哪些办法救孩子?”“在现在的条件下你还有哪些办法救孩子?”教师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学生想象的大胆与合理,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充满了童真童趣,会让听课老师频频点头微笑。

创新是主体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的欲望,敢问、多思、主动创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学生做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作者:程观兰

小学生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篇2:

摭谈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规划课题《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就是指通过大量课外阅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意义

勿容置疑,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举足轻重。作为合格而优秀的语文老师,就要紧跟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切实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体验丰富的生活情感、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课外阅读是一个实践提高的过程,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要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高瞻远瞩,了解现代社会要求新型人才,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离开了课外阅读,再谈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就是奢望了。

二、现状

近几年来,好多学校及老师就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有了足够的认识,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新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小学阶段至少要完成60%,要达到这一阅读量就必须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高了也将全面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策略

1.构建立体化课外阅读模式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说明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性。现在有一些“另类”的语文名师甚至只用较少的时间授完课文,利用余下的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读写能力显著增强。作为语文老师,要开拓思路,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在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到课内促课外,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特别是语文课内外教材内容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

(2)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结合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条标语,一则广告,一次随意的对话都含有语文,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3)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相结合

开设阅读欣赏课,利用课外阅读教材,运用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边看傳统文本、边听文章的朗读,边欣赏动人的音乐、形象的画面,通过反复听、认真读提高朗读能力,提高理解感悟词语、句子、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能力,引导学生仔细推敲传神字眼,品味优美的语句,感受句中之情,言中之意,从而加深对语言美的体验。

2.多途径探索课外阅读活动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如建立“班级图书架”,倡导学生积极把家里的相关书籍捐献出来,或者同学们自己买到相关的图书,摆满图书架,持续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老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建立“家庭书架”,让书香弥漫他们的校外生活,力求做到学生在家中有书可看,有书可读;成立读书社团,开展多种集体读书活动,让学生自己介绍读到的一本好书,或者在同学们之间开展讲故事比赛及一些优秀文章的读后感交流会等,同时,尽量利用各种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竞赛,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这些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让参与进来,既拓宽了课外阅读渠道,也提高了课外阅读效果,还加深了家人之间的感情;结合班级条件,设置作品栏,可以方便全貌地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文章,尽可能推荐在报纸上发表,给予奖励,奖品虽然不值钱,但却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课外阅读保持兴趣。

多途径探索课外阅读活动,就可以很好地融合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多种手段提高课内外阅读效率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效率,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只有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明确阅读目的, 提高主动自读能力,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阅读,让学生主动自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阅读目的明确,他们才能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阅读中来,才能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2)传授阅读的方法

语文老师要要指导学生阅读,传授给他们科学健康的阅读方法。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提倡课外阅读,但如果一个人的阅读没有选择性,见啥书读啥书,有时候不但无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而且还是虚度光阴,没有丝毫收获。学生是否能够选择正确的书籍,决定了他们的课外阅读的效果。绝大数小学生大都不清楚自己该读什么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要读那些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也是学生应该选择的,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

总之,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效果明显,老师要坚持,切实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还要积极创新,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让课外阅读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在新课改环境下,我们的教育及教学工作要逐步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教学创新中去,努力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作者:唐杰

小学生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篇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分析

【摘要】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定位,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整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并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体现教学改革理念,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创新 优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遵循科学的教学观,要求最终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更要具备相当程度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其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平台和契机。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教学中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是我们当前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第一,偏离教材,忽视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指导计划确立要建立在对学情的了解之上,学生和教材是教师面临的最大学情,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脱离教材和学生认知开展教学活动,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第二,目标设置缺乏有效性。课堂教学只注重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忽视了方法的传授和运用的能力。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显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不断强调,但仅停在口号上,由于受应试教育机制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依然存在忽视学生主体性,自己主导课堂的现象。

3.忽略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为了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沿用知识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造成学生逐渐丧失阅读学习兴趣,这也是造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

4.阅读教学形式单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习惯于传统教育理念束缚,缺乏创新,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显然这不符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因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1.读写结合,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通往写作的桥梁,通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更利于深化学生理解,促进其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协同提升。笔者结合仿写教学方法的应用做出如下分析,如笔者在执教课文《搭船的鸟》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按照文章写作思路做出讲解,先是描述翠鸟的外形特征,主要抓住“彩色”来观察,运用了“翠绿”“蓝色”“红色”等颜色词;而在描述翠鸟捕鱼动作时运用了“冲”“飞”“衔”“吞”等动词,我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一只外形靓丽、动作敏捷的翠鸟跃出纸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打铁趁热,我再播放小鸡啄食的录像片段,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运用本课描写翠鸟的方法,描述小鸡。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打开了写作思路,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落实了“用课文教语文”的课改理念。

2.培养良好的阅读预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有效阅读教学和自主阅读的支撑,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是促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生进行常规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了解清楚学生的阅读基础水平和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重新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引。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我们要针对阅读的课文给学生制定相应预习提纲,做到有的放矢,一能防止学生在课堂上陷于被动状态,二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当然课前预习只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一个方面,正确的阅读方法、积累习惯、课后总结等都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考虑到今天的小学生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从小生活的环境比较优越,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不提前对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就无法理解文章的表达情感。因此笔者首先让学生结合我的备课进行预习,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白求恩的资料,然后在这篇课文开篇教学时,播放视频资料,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革命年代危险的战争环境以及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让学生带着认知和情感进行本课的学习,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了状态。

3.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起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笔者在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特点,就合作学习来说,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引导,如在《秋天的雨》文章阅读中,笔者选择问题导向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优化,“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文中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秋天的雨?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学生的小组合作方向和重点一下子被确立,学生即刻进入阅读和交流,有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由于小组合作方式淡化了教师的权威,对于学困生而言,放在小组合作中能帮助其消除顾虑,减轻心理压力,更好地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本班实情,制定各项措施,落实好学习合作小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带动作用。

4.表演展现童真童趣,升华阅读情感

基于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致力于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定位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课文中涉及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情节性很强,因此我就组织学生结合主人公多次对话的情境参与表演,学生依照角色进行分组,小组间进行讨论和分角,气氛活跃,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开展表演活动,体现了对其语言、思维能力地培养;小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互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情感体验和深化,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关乎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我们作为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利用语文教学的桥梁作用,体现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组织的价值和意义。优化和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要求小學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新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力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使学生乐学、爱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上文分析和研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策略,希望本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洪利.关于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思考[J].才智,2016,(32):254.

[2]朱庆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初探[J].语文学刊,2014,(18):98.

[3]苏月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导入策略[J].新课程,2014,(11):131.

[4]于宝生.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限制因素与提升对策[J].读与写,2014,(05):85.

作者:刘瑞芬

上一篇:小学个性化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