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规范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策略: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课程教学在职业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功能;营造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的有利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职业文化的示范;优化管理理念,构建以职业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工作新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院校学生规范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院校学生规范养成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

摘 要: 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以图书馆为平台,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是在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思想指导下,思考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的结果,包括战略、组织、保障协同,政府政策引导,行业组织参与三个层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 产业文化育人; 校地融合机制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基本内涵

产业文化育人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熏陶、嵌入、渗透等方式,把科技与文化、技能与素养、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培养既有职业能力又有较高职业素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1]。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是以图书馆为平台,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对接服务性。以服务宗旨、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办学基本理念,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职业教育界只简单地功利性理解这一办学理念,导致职业院校办学只强调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忽视服务学生就业发展;只强调就业率导向,忽视学生发展导向;重视岗位技能训练,忽视文化素质养成。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学生学习动力,企业普遍关注的学生诚信素质、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合作实施产业文化素质教育,可以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与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对接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的办学需求。

2. 统筹整合性。首先是育人目标任务统筹整合。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导向,把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目标任务定位为,弘扬产业文化,提升全民产业文化素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跨产业的责任文化、诚信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活动,分产业的如物流、商贸、创意、信息、旅游、电商、机械、模具、建筑等文化育人活动。其次是育人平台资源统筹整合。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借助图书馆文化资源平台优势,通过文献资料、视频影像、光盘软件、论坛讲座等形式整合各类产业文化资源,为产业文化育人活动提供资源保障。第三是组织管理统筹整合。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应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会同学校相关部门,联合地方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组建区域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负责专项研究、师资培训、活动策划等;图书馆负责资源开发,场地、设施、设备和活动服务工作;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动员、安排学生参加产业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活动学分认定和成绩管理,认定教师教学工作量等;科研管理部门按“产业文化专项研究课题”给予科研立项支持。地方宣传、工会、文化部门负责动员企业员工、邀请行业企业参加活动。第四是建立方式方法整合机制。面向市民、企业、职业院校学生,邀请企业家、企业优秀员工开展案例讲座、专家点评、企业文化问题研讨、企业文化建设咨询服务等活动;面向学生开展在线自学、主题活动、专业渗透、职场训练等活动。

3. 跨界开放性。职业教育是由院校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实施的社会化教育,由于我国办学体制改革尚未到位,许多高职院校办学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许多校地合作办学项目缺乏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保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高职院校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将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办学职能、行业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职责统一于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为职业教育“跨界”办学提供了解决案例和操作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实施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缺乏真实的行业企业资源,地方政府实施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缺乏公共服务机制,行业企业参与支持职业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缺乏政策指导和扶持。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形成了校地(政府、行业、企业)产业文化育人资源平台相互开放,校地(政府、行业、企业)产业文化育人共同组织实施,有效弥补了校地产业文化育人资源平台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4. 实践养成性。文化素质教育基本规律是实践养成,即通过启迪、熏陶、体验、规范等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内心得到道理感悟、精神升华,进而形成思维定势、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高职院校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一是强化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按专业特色布置校园标语、名言、画像、雕塑、碑铭等,使校园环境起到产业文化育人作用;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制订中,体现职业道德、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内容要求。二是建立健全产业文化育人制度。如专业能力和文化素质双学分制度、文化素质认知养成测评竞赛一体化育人机制、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既考核专业教学业绩,又考核素质教育业绩。三是创新实践育人机制。如举办产业文化论坛、实行公司制班级管理、借鉴企业管理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借用企业组织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营造企业生产管理环境;开展职业调研、自我反思、演讲辩论赛、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主题活动。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意义价值

近年来,教育部领导和职业教育界学者不断呼吁大力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袁贵仁部长曾说:“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鲁昕副部长提出“努力把职业院校建设成为文化育人高地”,“推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产业文化育人课题研究。2013年10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联盟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如何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有效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也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创新职业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对促进职业院校图书馆提升文化育人能力,完善职业院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促进高职院校切实转变办馆方式。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图书馆普遍读者访问率、资源流通率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图书馆资源类别、服务方式,难以适应职业院校办学需要。一是通识性资源、学科性资源多,技术技能应用型、职业实践指导型资源少,难以满足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员工职业能力素质提升需要;二是坐等读者上门型服务多,主动吸引读者、主动服务读者型少;三是校内封闭型办馆方式多,校地合作开放办馆方式少,不仅极大影响了职业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发挥,也使职业院校图书馆陷入可有可无境地。创新职业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可以根据产业文化育人功能需要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类型,提升职业院校图书馆主动服务意识和能力,促进职业院校切实转变办馆方式,提升职业院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能力水平。

2. 搭建高职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平台。产业文化进校园已经取得了高职院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上许多职业院校简单地设一门课、搞几次活动应对。由于校内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产业文化工作实践,往往育人内容脱离企业实际,脱离企业员工成长成才实际,同时,育人方式违背了文化素质养成教育规律,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不仅使职业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工作贴近企业文化实际,贴近企业员工成长成才实际,同时,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搭建了一个适合文化素质养成规律的育人平台,有效完善了职业院校文化育人体系。

3. 搭建区域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产业人力资源能力素质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难以摆脱低端加工服务状态,被产品质量不高、服务质量不高困扰,表面上看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管理素质不高,实质上是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素质不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行业企业忽视产业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忽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高度重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面向企业员工、市民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工作,搭建了一个有效工作平台,可以为促进全民产业文化素质提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创新职业院校终身教育体制机制。高职院校办学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是《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对高职院校办学育人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主要办学工作还仅限于全日制学生培养,终身教育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请进优秀企业经理人、优秀企业员工进校园,面向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员工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不仅创新了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作模式,全民产业文化素质育人模式,提升了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把职业院校终身教育功能落到了实处。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理论基础

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是系统论思想指导下,综合运用集群经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生态学理论、协同学理论、合作教育理论、博弈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深入思考职业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的结果,是多学科理论“跨界”思考、“跨界”建构的结晶。

按照系统论思想方法,思考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工作,表明它是一个“跨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工作系统,应当遵循职业教育“跨界”类型特点,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基于图书馆平台整合校地产业文化育人要素,构建校地融合型产业文化育人机制。在具体操作层面就是把高职院校乃至本区域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当作一个系统,分高职院校析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体系、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的目的需要。从系统构建的角度看,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各个层面都要融入学校、地方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的各个层面——组织决策要对接学校、地方育人组织决策,管理制度要对接学校、地方产业育人管理制度,育人体系要对接学校、地方育人工作体系。

按照集群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思考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首先应当遵循职业教育外部规律,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将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作为区域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定位职业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企业人力资源优化中的角色、功能和价值;主动转变办馆方式,构建主动适应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需要的产业文化育人资源体系、校地融合型服务机制和积极主动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其次应当遵循职业教育内部部规律,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将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作为职业院校发展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定位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在职业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人才培养资源优化中的角色、功能和价值;主动转变办馆方式,构建服务校内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的产业文化育人资源体系、育人服务机制。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学理论、博弈理论综合思考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应当遵循职业院校“跨界”办学规律,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将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作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办学投入,满足利益相关各方利益诉求的职能;通过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平台,建立融合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资源投入和协同育人机制。基于协同学理论、博弈理论思考盖章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表明它是合作各方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所达成的分工协作契约安排。

四、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运行机理

“机理”是系统结构中各要素运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包括核心层、支持层和辅助层。核心层是战略、组织、保障三要素的协同,支持层是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制度激励,辅助层是行业、社会组织的参与。其过程和模式选择受到合作各方利益分配机制、合作历史、组织间关系的影响,关键在于合作各方互补性、差异性和成本、效率的动态均衡。

1. 各方需求构成校地融合机制基础。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构成需求基础。在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院校都存在育人资源缺口。提高全民产业文化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政府主要工作目标,获取优质技术技能人才,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是企业参与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主要动机;而职业院校则希望从中获得政府政策支持,获得行业企业产业文化资源。由此构成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供需市场。地方政府的优势是政策支持和管理统筹,行业企的优势是产业文化育人资源;高职院校的优势是教学、科研、服务、场地、设施。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校地融合机制的优势则是合作各方的非竞争性、合作各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性。从而导致合作各方可以找到利益兴趣点并达成利益分配规则。

2. 要素协同构成校地融合机制核心层。目前相对封闭的院校本位育人体制机制,并不能独立完成产业文化育人使命,必须建立校地融合型育人体制机制。首先是校地融合建立战略协同关系,即以实现校地各方产业文化育人资源,在图书馆育人平台上相互转换、整合提升为目标,促成校地合作各方在价值取向、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三方面达成均衡。校地合作各方通过制订产业文化育人工作愿景、制订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目标达成价值取向均衡;通过制订产业文化育人年度工作计划、分解落实工作任务达成利益共享均衡;通过产业文化育人工作质量控制、绩效考核达成责任共担均衡。其次是校地融合建立组织协同关系。组织协同是在单个组织无法取得合作的全部控制权,需要有新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情况下,不同利益主体共同建立混合型跨组织关系。要通过建立院校牵头,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区域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委员会实现宏观管理层面的组织协同;要通过建立区域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秘书处实现中观协调层面的组织协同;第三是校地融合建立保障协同关系。要通过产业文化育人基金、专项经费、活动冠名费、广告招商费等方式实现经费保障;要通过专项课题、专家指导委员会实现学术层面的保障。

3. 政府引导构成校地融合机制支持层。校地融合支持层体现在政府政策引导上。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提升全民族产业文化素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国力的高度认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的意义价值。其次要把产业文化育人作为终身教育工作重要目标任务,列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项目;第三要明确政府教育、文化部门、产业管理部门的产业文化育人工作责任,把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列入各部门绩效考核项目。第四要将产业文化育人经费列入教育专项经费,通过购买公共服务项目,资助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建设产业文化育人网络信息平台,开发产业文化育人课程、课程教学资源库。第五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工具,弘扬产业文化,奖励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企业;第六要把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列入职业资格考核认定项目。

4. 行业参与构成校地融合机制辅助层。校地融合辅助层体现在行业参与上。首先行业要联合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提炼总结本行业文化;其次要积极开展国际间行业企业文化交流,企业间文化交流活动,指导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第三行业要通过信息采集服务、中介服务等方式,积极搭建产业文化育人校企合作平台;第四要借助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平台,依据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素质评价标准,制订职业院校学生产业文化素质测评标准,开展职业院校学生产业文化素质测评工作,引导职业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工作适应企业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需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持续发展。

作者:郭晓玲

高职院校学生规范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策略: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课程教学在职业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功能;营造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的有利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职业文化的示范;优化管理理念,构建以职业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工作新体系。

[关键词]职业文化教育 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李一红(1978- ),女,福建永春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会计第二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西 九江 33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一般项目“移动技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高职《会计基础与操作》课程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15-51-3)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办学质量也一直稳步提升,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综合素养有待提高。实践表明,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精神、综合素养更是使其能在社会和工作环境中生存发展下去的保证。因此,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要切实推进的关键之举。

一、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的意义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是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尝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现实意义。

1.职业文化教育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不再只是具备单一技能的普通“工人”,而是综合素质较高、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兼备的全方位人才。同时,物质文明的发展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自然对人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了更高的期待。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贡献不只靠个人技能的发挥,而更多取决于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多方面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向企业、工厂和社会输出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单位,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加重视,不断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切实推进学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进程,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續发展的重要动力。

2.职业文化教育有利于落实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简而言之,高职院校教育就是以就业、创业为主导的教学类型,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满足时代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影响深远且势在必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强调,高职院校教育要突出办学特色,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教育部文件也多次指出,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服务群众、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从这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有利于落实国家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

3.职业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文化教育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首先,加强职业文化教育能够切实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职业目标,务实进取,发挥才能,从而避免在迷茫中误入歧途,丧失斗志。其次,加强职业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的经验和阅历尚且不足,加强职业精神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最后,加强职业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稳步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人才培养质量却很难令企业领导或者招聘人员完全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

1.高职院校没有将职业文化教育真正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当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上,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且,职业精神的培养效果难以具象化,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也没有对职业文化教育方面进行具体指标的规定,导致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对职业文化教育建设投入足够的精力,没有将职业精神培养纳入到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去。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和校方的引领,自然无法收获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

2.社会文化大环境对职业文化教育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在给人们带来实在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使得很多人盲目拜金从而沦为经济利益的奴隶,他们变得急功近利,自私自我,缺乏爱岗、诚信、敬业奉献、沟通合作等职业精神,甚至把工作当成负担,不思进取,逃避责任。此外,社会环境呈现多元化,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这对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培养职业素质都造成很大挑战,严重影响了良好职业文化教育环境的形成和职业文化教育建设进程的推进。

3.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理念缺失和学生管理不到位。第一,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职业精神培养的现象,认为学生只要掌握熟练的技能就能顺利就业,这使教育教学带上了功利色彩,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出现了偏差,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达标,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第二,很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源短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缺乏完整性。很多教师缺乏与企业的联系和丰富的阅历,在学生管理方面理论多于实践,很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精神培养。

三、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策略

上述分析显示出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在主客观方面都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会影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职业教育改革深化的进程。因此,笔者根据上文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路径和努力方向。

1.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课程教学在职业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功能。首先,建立突出职业文化教育的课程标准和“三元课程模式”教学体系。一方面,高职课程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其制定修改的过程中要深入调研,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内在标准为参考,制定更加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计划,从而使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文化教育建设。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想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就要努力建构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三者有机融合的“三元课程模式”。综合素质课程旨在通过多元化形式,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经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促进学生多方位全面成长。

其次,探索教学组织模式的创新,更好地开展职业文化教育。教学组织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创新教学组织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专业教学的过程之中。例如,建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基地等载体,通过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使学生真实参与其中,在仿真的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规范化的管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升职业文化素质。

再次,建立全方位、全过程覆盖、突出职业素质测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职业道德操守、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等。高职院校要与企业深入合作,以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核心标准,对教学过程实施全面监测、及时反馈,不断完善以就业为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最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加顶岗实习、挂职锻炼以及建立师资培训基地等手段,提高高职院校现有教师的“双师”能力和职业文化素养,助力学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

2.营造职业文化教育建设的有利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职业文化的示范。要顺利推进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进程,需要一个有利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首先,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文化教育中,校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丰富多彩、积极正面的校园文化环境,非常有利于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开展一系列以职业精神、职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征文、演讲、论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使学生置身于积极正面的职业文化氛围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加深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注重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景观文化品位,突出职业精神内涵,如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信共赢”等精神蕴含运用到教学楼、办公楼、校园道路等的命名之中。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对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具有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高职院校作为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单位,其培养方式需要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增加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高职院校应该在营造积极正面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加深学生对职业文化理念的理解和吸收;通过校企对接,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职业文化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学校还可以开展“行业精英进校园”这样的活动,邀请优秀企业的精英人才来学校开展讲座、宣讲会,进行就业指导或直接担任驻校兼职教师,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带进校园,拉近校园与企业的距离,从而实现生动的职业文化示范教育建设。

最后,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进程的推进,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种普遍重视职业文化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只有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等众多环节入手,营造一种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对职业文化教育普遍重视的大环境,才能促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职业人才。

3.优化管理理念,构建以职业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工作新体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优化管理理念,构建以职业文化教育建设为核心的思政教育工作新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把学生职业文化教育作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通过课程教化、环境熏陶、过程内化等基本途径,使学生具备满足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职业文化素质。在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学校应该制订并实施阶段性深入的职业文化教育计划。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入门职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树立职业理想;针对大二学生开展全面深化的职业文化教育,突出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心理教育层面的内容;针对大三即将毕业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加强对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完善学风建设机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应该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和落实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机制,使学生“好学、勤学、会学”。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职業文化教育社团主题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等,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优秀品质的养成。另外,学校要发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体现学风建设的成果。

最后,高职院校应该致力于搭建职业素质与综合素养展示的平台,拓展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教育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使学生在真正地参与和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启发,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质。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强化行为养成教育,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完善日常管理机制,通过有效的约束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行为素养,顺利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优良的职业品质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坚强.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建设的路径[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2]黄海梅.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3]孙爱武.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

作者:李一红

高职院校学生规范养成教育论文 篇3: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差异之比较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形势良好,生源普遍增长较快,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技能人才成为克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瓶颈的一个关键。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重要区别。本文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分析比较了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这两类院校在这些方面的异同,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普通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差异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理解和把握,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本课程组成员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异同,找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方法,现将研究归纳如下。

一、教育目标的异同

(一)相同点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两者的教育任务是相同的,都需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中华民族培育合格的人才,都需要以育人为本。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股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强弱,关系到中国在面向全球一体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能否坚定持久地保持高速发展。因此,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院校,其肩负的教育责任都是十分重大的。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较好的文化素质,对中国今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爱国热情,拥有报效祖国的决心,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针对大学生培育的目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此外,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又一共同点。

(二)不同点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上存在一定差别。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普通高校主要培养知识型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是一致的,但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来讲,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突出”以下方面:

1.突出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础政治理论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讲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觉悟、信念、判断力、洞察力、敏锐性等。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等院校都需要对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进行培训。如果没有坚定的理论基础,那么提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无疑是建设空中楼阁,华而不实,根基不稳。奠定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是为了让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马列主义思想,拥护共产主义。也是为了让大学生有敏锐的政治觉悟,能够对政治事件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资本主义现象有本质认识,不至于迷失在各种假象当中。

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较为贫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较低,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我党的正确认识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更容易出现扭曲。因此,应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基础政治理论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从这个角度分析,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校都需要通过促使大学生掌握基础政治理论,树立坚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想。可以说,掌握政治基础理论,是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基础所在,也是让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建设有基本认知的关键。

2.突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特殊的群体,他们选择高职院校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因为家庭贫穷无法复读不得已才来,有的因为文化基础薄弱无法考上更好的大学无可奈何才来,有的因为成绩一般但看重某些专业就业前景较好才来。总之,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属于被学校被老师“遗弃”的对象,显得不那么合群,他们都有挫折感、自卑感与自负感,有时对未来充滿希望,有时又容易悲观失望等,心理状况比较复杂。部分人自暴自弃、心理脆弱、狭隘自卑、是非模糊、缺乏诚信,具体表现在不喜欢和他人沟通、喜欢独来独往,因此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较差,基本的道德观、是非观不明。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应加强包括集体主义、团结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处理、人伦道德等素质的培育。

3.突出树立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

与普通高校的思想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来源广、起点低、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入校后,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设立奋斗目标,以致缺乏前进的动力。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个人有了目标就是有了一个奋斗的根据和基础,最大的不幸就是漫无目的。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靠理想信念。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从而使其有正确的精神向导、精神动力、精神支柱,能正确地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责任与权力的界限,等等。不仅要培养出国家的技术型人才之外,更要培养出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进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二、教育内容的异同

(一)相同点

两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生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这些内容充分展现了我国人民目前的道德风貌、社会精神、人伦理念,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所制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的。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都应当把马列主义及党的方针路线,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联系起来。爱国主义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个共同点。爱国主义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和尊严感,一个拥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大学生时刻关心国家的荣辱,对国家兴衰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为国家作出最大限度的牺牲,能够舍小我取大义。可以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树立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今后的兴衰荣辱。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社会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尤其是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民族自豪感,目的是加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够让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充分的认知,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学生的角色上,而是作为中国“公民”的一员,努力为国家建设出力,为民族命运分担。在深厚的爱国情感支持下,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共同内容。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二)不同点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基本国情教育

我通过多年教学发现,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有的学生对我国基本的国情、对中国近现代史都不了解。不知道中国为何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知道中国近百年遭受的苦难,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怎样的艰苦奋斗才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的。不知道这些,他们就不能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就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不能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因此,基本国情教育应当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

2.突出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中华民族有优良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大学生是我国今后发展的希望,是祖国的明日之星,肩负国家建设的伟大使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和贡献。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当中,很多人将来都要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这些工作更需要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我国很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即使高薪聘请都乏人问津,这和当前很多年轻人害怕吃苦、习惯拈轻怕重的情况有关。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积极引导他们倡导和实践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特色。

三、教育方法的异同

(一)相同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调灌输和掌握知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往往是学生排斥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今没有找出适合自己情况的有效教学方法,而是生搬硬套,或简单地把普通高校的一些方法拿过来直接运用,例如用考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错误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造成不良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即便是提高也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灌输。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在我国近年的教育史上屡见不鲜。这种现状与我国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学生明知道一些行为是错的,却难以控制,这是教育方式缺失的重要体现。

(二)不同点

普通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找到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各方面都较好。高职院校由于起点较低,很多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因此,在教学的很多方面都摆脱不了中专教育的影子;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比较晚,在师资力量和队伍上不如普通高校强,因此目前还没有研究出比较系统可行的教学方法。我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情况深入探討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当“突出”以下方面:

1.突出全方位教育法

全方位教学法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情况随时进行了解、分析、解决。这一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应当是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从空间上来看应当包含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业教学、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

2.突出养成教育法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今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具有自卑感、挫折感,教育者需要强化教育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通过比较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为本课题组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松岩.日本德育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康雁冰.朱忠祥中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之比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2008(9).

[3]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4]宋强玲.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和出路[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9).

[5]周清云.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4

[6]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

[7]陈文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M].西南大学出版社,2009.7.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创新机制研究》(规划一般项目2013013)之研究成果。

作者:潘瑾菁 吉登星

上一篇:人才培养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下一篇:数学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