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30

[摘要]文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传统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提出新媒体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核心载体的必然性,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立新媒体学生“意见领袖”队伍,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能力培养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能力培养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篇1:

“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风险社会”下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人际关系交往、校园生活等愈发严峻的挫折考验,对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形成、行为方式产生和社会心理承受带来了严峻挑战,“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引导大学生挫折认知、发挥高校主导作用和家庭重要作用以形成有效联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入手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险社会;大学生;挫折考验;抗挫折能力

文献标志码:A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最早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用来描述全球化背景下当今大科学时代中充满风险的社会。当前,新时代新常态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断裂和利益分化”带来的各种风险难以规避,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下各种风险不断涌现,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感与日俱增,并且普遍感受到与其相关的各个领域均受到风险的威胁与影响。“风险社会”给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使大学生面临更多的挫折考验,“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已成为挫折情景和挫折感的易发区和高发区”,而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愈发严峻的挫折考验

“风险社会”下任何人都难以逃避风险的冲击,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學生也难以摆脱风险的影响,各种各样的风险使本就容易遭遇挫折的大学生面临愈发严峻的考验。归纳而言,这些挫折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业挫折。大学生学业上面临着诸如难以适应学习方式、失去学习兴趣、“玩物丧志”等风险,使学业难以完成或不能完成,近年来各大高校为此劝退学生不在少数。其次,就业挫折。大学生就业上难以避免就业方向不明、缺乏实践经验、自身生理心理缺陷等风险,导致就业困难或陷入危机,近年来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不高,一些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中屡屡上当受骗甚至深陷传销组织。再次,人际交往挫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能适应越来越广泛的交往环境,各种冲突频发,近年来大学生寝室冲突、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突出。最后,校园生活挫折。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诱惑或压力,错误思想、不良嗜好的诱惑,思想负担、经济压力等,如果不能理智应对,就可能给大学生活带来严重后果。

二、“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思维观念形成

当代大学生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的成长过程较为顺利,很少经历挫折,思维观念中缺乏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担当,而当挫折真正来临时,又难以承受,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风险社会”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挫折也会不期而至,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的生命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经风雨、历坎坷,认识到挫折不只是带来磨难。也可以使经受住挫折的人变得更加坚强,要破除“人生道路多平坦”的惯性思维,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二)大学生行为方式产生

当代大学生行为方式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说:“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行动上,群体中的成员都存在于周围的环境之中而且无法脱离”,当大学生面临挫折的环境而不能适应和调整,会对其行为方式产生不利的影响。“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大学生面对挑战就要以合理的行为方式勇于承受挫折,而不是以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方式去逃避挫折,“复旦大学医学院投毒杀人案”“四川师大宿舍杀人案”等事件的教训历历在目,他们面对挫折的行为只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大的不幸。

(三)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

当代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事物,对遇到的挫折缺乏正确认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时,心理上难以承受,挫折感就会随之产生。“风险社会”下风险具有突发性,风险所导致的各类挫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带来严重后果,可能会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他们不知如何来承受这些突如其来的挫折,就会产生消极、自卑、愤懑甚至厌世等不良情绪,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自杀案件就是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急需提升的体现。

三、“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大学生挫折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风险社会”下这些挫折的冲击尤为明显,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认知、如何应对挫折。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挫折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不期而至的挫折确实带给人身体、心理的打击,甚至带来极大的痛苦;但另一方面,经受挫折更能使人奋进、成长,更好地提升自我,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就像英国心理学家布朗所说的“如果没有任何阻碍,一个人便会继续保持平庸、愚蠢、无想象力。而挫折可能产生鼓舞的效果,成为促进人上进的力量”。

大学生在加强挫折认知的基础上,要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挫折虽然不可避免,但正确的挫折观能使挫折带来的消极影响、产生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有助于大学生认识挫折的必然性,提升“风险社会”下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有助于大学生明辨挫折的两面性,增强“风险社会”下应对挫折时的理智和意志;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有助于大学生抵御挫折的自觉性,提高“风险社会”下抵抗挫折时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进一步增强抗挫折能力,减少挫折带来的危害,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发挥高校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主导作用,构建挫折防御机制

高校是大学生接轨社会的孵化园,“风险社会”下高校应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发挥好在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构建大学生挫折防御机制。首先,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培育高尚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养成应对挫折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大学生抗击挫折的能力。其次,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抗挫折能力有着直接关系,目前大部分高校都组建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定期定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心理健康专业课程、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报告的主动宣讲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切身体验,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心理健康跟踪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上仍需要继续加强。再次,高校应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高校可以从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严格校规校纪入手,养成大学生积极上进的思想、勤学好问的品格、尊师重教和宽以待人的素养,形成有纪可依、有规可循的意识观念,营造好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容纯洁的同学关系,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营造良好氛围。最后,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开展。通过实践活动开展教育是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体验风险的冲击,接受挫折的考验,明确自身定位,培养他们的抗击挫折的意志和耐力,高校应为大学生创造各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从开展新生军训、鼓励勤工俭学、提倡社会实践、参与企业互动到参加挂职锻炼、投身扶贫支教等,让大学生更早地经历风险、感受挫折,从而使他们深有体会、身体力行,更好地适应和面对挫折的考验。

(三)重视家庭抗挫折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增进高校家庭挫折防御有效联动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最初接受影响,影响时间长、影响效果深,塑造大学生性格、品质、意志的重要场所。“风险社会”下家庭成为了大学生庇护身心的重要港湾,在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上的作用应该受到应有重视。首先,家庭要有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主动意识。很多家庭以为,孩子成为了大学生,进入了高校,遇到挫折有学校、有老师,还有自己的调适,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就减轻了,其实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家庭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具有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主动意识,才能在风险发生、挫折来临时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家庭要营造和睦融洽的氛围。很多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与家庭原因有很大关系,家庭的不和谐导致大学生安全感缺失、心理失衡,不能有效抵御风险,面对挫折,家庭应营造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平等和谐的氛围,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大学生培养抗击挫折的能力。再次,高校與家庭之间应增进互动。目前,高校与家庭在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上缺乏互动、沟通,往往是事情发生了,高校才通知家庭,家庭才联系高校,难以有效联动,往往造成彼此间的隔阂,并产生严重后果。在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上高校应通过定期互动、假期走访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家庭环境的了解,并建立与家长的信任和长期联系;家庭应积极主动参与高校活动,勤于与高校的互动沟通,建立起高校与家庭的有效联动,相互借助、相互影响、发挥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抵御风险、抗击挫折的能力。

(四)营造社会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完善挫折防御有效途径

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和生活态度的端正,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和乐观心态,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具有很好的鼓励作用。首先,要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社会舆论在大学生面对风险的冲击和挫折的考验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舆论环境的影响,社会媒体有责任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育健康的人格,引导大学生培育抗挫折能力,勇于面对挑战,担负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其次,要营造有序的法治氛围;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要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强化法律职能,保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的氛围。再次,要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政策环境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有着内在联系,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能够帮助大学生抵御“风险社会”下各种各样风险的冲击,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有助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责任编辑:李慧)

作者:库德华 许瑜

能力培养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篇2: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摘要]文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传统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提出新媒体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核心载体的必然性,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立新媒体学生“意见领袖”队伍,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新媒体 大学生

[作者简介]邱峰(1979-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江苏 盐城 220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第一软实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SJBFDY074)

2013年我国出现了史上最难的就业季,699万名大学毕业生的生计问题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将“以服务学生为根本,以满足学生成才为需求”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模式。因此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举措,不断创新和拓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一、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特点

新媒体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的实质是将移动通讯与互联网二者有机结合,替代传统PC机进行互联网访问。新媒体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元、传输快捷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媒体技术的根本性跨越,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手机上网的比例保持较快增速,从69.3%上升至74.5%。20~29岁大学生占网民总数的30.4%。而在手机网民中,大学生的比例甚至更高,“机不离手”现象严重。随着3G时代的开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手机聊QQ、SHAOPPING、发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呈现如下特征:

1.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宅”。“宅”是源于日本的“御宅族”,此概念在我国几经文化融合形成“宅”的概念,主要指因过多利用或沉溺于新媒体等新互联时代而衍生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随着3G网络全覆盖,高校校园网络不断完善,加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宅”居获取了技术上的保障。通常大学生“宅”的生活内容分为这样几类:娱乐消费型、网游消遣型、创业实践型和学习研究型。当前“宅一族”的大学生通常以宿舍或教室为据点,轻轻点动鼠标完成了团购、学习、聊天、交友等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大学校园中当你推开宿舍门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宿舍中每个人都对着自己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个个或喜或悲,沉浸在独自的空间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除了上课和睡觉的时间,大多数都“宅”在宿舍中,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面对面,却沉浸在各自的世界。”

2.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更加“酷”。新媒体的传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方式和文化行为方式,使得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更加“酷”。“酷”的精髓就是“特立独行、充满个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往往更多表现自我和个性,在他们思想交流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他们毫无约束地、尽情地表达着自我,展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被隐藏甚至压抑的真实人格。特别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为口号的微博,它吸引着无数大学生的眼球,改变着大学生们的交流方式,大学生们从传统的听众转变成了信息发布者。“精选化”阅读和观影的文化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主流,他们“拖着”或者“跳着”在网上看视频,急需知道精彩的片段及故事的结局,大学生们的文化行为方式变得异常“快餐化”。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给力”。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一代思考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朝着开放、发散的思维方向发展。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发散性交互传播转变,随着实际思维进入理论思维、抽象思维变成具象思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给力”。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快速的传播和快捷的应用等优点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思维的广度随之增加。再者,新媒体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大学生与外界的距离,培养了大学生活跃的世界观,思维的深度也随之增加。当代大学生遨游在互联网浩瀚的海洋中,接受着不同群体的思维冲击,这更加促进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开放化、多元化。

二、传统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

1.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不够健全,教育方式单一。传统环境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健全:重结果,轻过程。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狭义理解为就业指导课程仅在大四开设,还有些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举办专场讲座,邀请一些人力资源经理或成功校友来传授相关的就业面试技巧,再者是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实为重就业指导、轻生涯辅导,仅注重短期的择业技能培训、轻视职业发展指导,忽视大学四年过程教育,使得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效果。而且目前的教育方式为多为单一“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实际咨询指导需求。总之,在传统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相对空泛,很难发挥积极作用。

2.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当前制约许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现有教师指导队伍主体大多由从事行政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领域的教师组成。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熟悉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过短期的集中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专题培训,但是他们经常由于工作精力的分散、工作视野的局限、工作性质的特殊,缺乏专业化知识,从而影响了指导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指导,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具有“纸上谈兵”的味道。

3.社会家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有待提高。虽然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但是目前仅高校等有关教育部门做了相关工作,社会参与的面还不广,更谈不上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机制。而家长们在子女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存在着盲从,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而强调就业是“拼关系的时代”“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在子女的发展中过多考虑找关系、跑门路。更有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选择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职业,这些做法都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普及,实际上在发达国家职业规划教育已经渗入孩子成长的每个环节。

4.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甚少。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学习、考试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更不知道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的专业选择也是服从于家长。多数学生经过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却突然迷失方向,对于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都不会处理。虽然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初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通识性教育,但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比较茫然,缺乏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笔者通过对选修“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学员(教学班级每次教学班150人)教学统计,有80.67%的学生在选修课程前完全没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更不会通过专业的测评系统进行测评。有些大学生既使知道,也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系统过程,而是草草应付老师、糊弄自己。

三、新媒体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核心载体的必然性

1.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交互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新媒体,学生和职业指导教师可以自主地进行在线交流,这样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双方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学生由以前单向消极被动式受教转向积极主动多维交互式探讨,教育的吸引力与参与度得到很大提升。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广泛进驻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信息平台、微博、微信这三大类新媒体,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这些新媒体的交互平台中,每个参与者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这样使得人与人在交流的距离上更加拉近,提高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2.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个性化发展。新媒体向每个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信息交流时,可以一次针对多人;也可以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内容。职业指导就是根据社会职业的需求针对个人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引导确定职业定向等社会活动。针对这种特性为新媒体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创造了可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表现得非常显著,他们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发展。新媒体作为职业指导载体可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职业兴趣等做出准确的评估,使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

3.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即时性服务。互联网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再受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等条件的影响,可以无缝对接,实时进行。随着飞信、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平台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可以即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手机控”一族的大学生可以即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与教师、专家及同学之间交流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在新媒体下,即时性的职业规划教育服务其效果非常便捷、高效,远远超出面对面的咨询类谈话,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四、新媒体视野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模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教育师资队伍。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了解和利用新媒体的水平,设法将新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到日常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中来。教师在教育指导中应创建职业规划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个性化地做好对每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从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存在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的情况,教师应运用新媒体等现代技术,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与国内知名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学者的学习交流和互动提高。只有建立这样一支紧跟潮流、了解学生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师资教学队伍,才可以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

2.建立新媒体学生“意见领袖”队伍,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概念,它通常指那些可以影响别人的观点、态度甚至行为的人,他们在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增强或过滤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强调平等、交互,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人人都是新闻中心自媒体环境。但这样也带来了负面效果,即思想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打造一支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意见领袖”队伍,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导向至关重要。同辈的“意见领袖”以学生的角色去发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发表意见,影响学生,变以往的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同辈“意见领袖”式讨论交互,可以更好地将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实践基地,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积极构建适合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自身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基地,需要转变观念,建立新时期“线上线下”的教育实践基地模式。“线上”环节,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空间实践基地完成模拟职业环境练习、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扮演职业生涯人物以及自我认知等环节,可以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等,进一步探索“人职”是否匹配。“线下”环节,学生在不同类型现实社会实训基地中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并以此为载体开展多种活动,对未来职业进行体验和预演。这样可以锻炼培训学生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为此,学校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不同类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环境。学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积极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开展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环境。如组织职业模拟情景剧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招聘面试大赛等相关活动,聚焦学生对职业生涯的关注和参与,促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问题的思考。积极引导和扶持学生创建职业发展类学生社团,建立健全这类社团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第二课堂丰富的社团活动凝聚学生,促进其自主地对未来职业发展勤思考、多实践,帮助同学们在快乐的自组织活动中充分“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杨雪,冯晶,张立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娱乐化”现象分析[J].教育评论,2014(1).

作者:邱峰

能力培养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篇3:

“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浅析

摘 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指标,作者及所在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相结合,探索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及其长效机制,以期为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五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

一、問题的提出

习近平曾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提升,创新创业热情明显高涨。但纵观我国创新创业的教育现状,还存在很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呼声高、优质资源少,主观意愿高,个人能力低,参与实践机会多,成功几率少。为了切实改善大学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服务社会,许多学者(思政工作者)从教学的改革,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生活规律、兴趣爱好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诸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组织创新创业竞赛等。但是,多角度共同作用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提出了“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基于近三年的实践经验证实该体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效果。该体系将科学合理的制度、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社会实践(调研)以及学科竞赛进行了有机融合,并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寓创新能力培养于日常工作学习中,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工作理念

“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在制度的保障下,把教师与学生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社会实践以及专业比赛进行排列组合,在组合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共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这个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科竞赛等方式进行创新的实践训练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为创新积累广泛素材。该体系紧紧抓住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在把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先后衔接、层层递进共同形成合力的工作闭环,共同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服务。

(一)以专业教师为依托,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作用

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树立“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采取诸如“研究型教学”、“基于问题教学”等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推广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雨课堂等形式激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调动其思考及创新的主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

成立骨干教师库,重点帮助学生在申请课题、项目、参加专业竞赛和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建议教师从科研项目中分解出适合于学生研究的内容,依据学生科研兴趣的不同,吸纳一部分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进行前沿的科研探索。鼓励中、高年级的本科学生加入到教师科研团队中与其研究生及博士生一起完成科研任务,建立起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多层次相匹配的科研兴趣团队,帮助学生完成从科研“配角”到“主角”的转换,以便日后独立完成科研任务。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研的过程,端正学生的科研态度,逐步锻炼大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为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2]。

(二)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研训练过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通过建立科研兴趣小组把教师与学生进行科学匹配,对于项目的申报采取教师命题和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题目,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发现现存的问题并撰写申报书,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申报的项目进行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方面的答辩及指导。同时强化过程管理,学院通过定期问询反馈及中期检查的形式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跟进。结项同样采取答辩的形式进行,就学生的任务书及完成情况及成果进行一一审核以评定是否结项。形成了申报指导-申报答辩-中期检查-结项答辩的工作流程,让学生对科研项目有完整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能力。鼓励和帮助学生梳理凝练科研成果形成实物或论文及专利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自身的成长和创新的乐趣[3]。

(三)以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为载体,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社会实践(调研)重点训练大学生的社会调研能力,通过实践(调研)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调研活动中体验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愉悦,塑造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正确价值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尖锐或者复杂甚至课本上从未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机敏的反应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从而潜移默化的拓展学生思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让实践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并创新提升的途径,让实践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累更广泛的实践素材。

(四)以学科竞赛作为检验,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来检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老师及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把参与科研、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社会实践(调研)的成果经过进一步的梳理及凝练,打造出适合参加竞赛的项目。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重新回顾之前的历程,这是对之前所做工作的一次系统的检验,同时更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通过竞赛准备和和参赛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真实感受创新过程,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问题提炼,表达交流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学科竞赛能检验创新能力培养各个要素,并反推这些要素,做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4]。

(五)以制度为根本保障,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可持续性

修订各项学生的评价体系,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发表论文以及专利在评价体系中的所占比例,在保研、实习及推荐工作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从而增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修订教师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晋升职务、职称评定以及核算工作量等方面的激励制度,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确保指导教师有持续的动力参与其中。

三、“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效果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已经初见成效,以笔者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量连续三年逐年大幅度递增,已基本形成主体年级每人参与一项大创项目的良好局面。在参与科技竞赛及获奖方面,基础竞赛及专业竞赛的参与率连年创新高,以2018年为例,竞赛的参与率累计达10710余人次,其中103人次在“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奖。本科生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专利3项,学院中营造出了浓厚的学术和创新氛围。在参与社会实践(调研)方面,已经实现了主体年级社会实践(调研)参与率80%,为进一步的创新能力培养积累了广泛的素材。教师方面,仅以2018为例,新增指导教师21人次,同比增长30%,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来,把此项工作当做与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工作内容并从中获益。

良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科学体系的健全,“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把创新能力培养与人才培养有效结合,做到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既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学生中逃课的人少了,课题组及实验室人多了,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主动进入课题组、主动寻找老师指导创新项目的趋势,学风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以笔者所在的学院2018届毕业生为例,毕业生总数235人,毕业率100%,其中继续读研深造90人,出国深造10人,就业129人。

四、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全方位挖掘和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的五个要素互相影响和促进,既有知识的传输,又有实践的检验,做到了创新能力培养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符合现阶段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该体系适应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大环境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任何体系都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随着时代的变革和高校创新能力培养呈现出新的需求及特点,“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也应与时俱进注入新的内涵并不断发展,力争在人才培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康齐力,杨帆.论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J].繼续教育研究,2018(7):57-60.

[2]王绪乔,赵昌丽,牛国臣.“三阶一体”学生创新能力系统培养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2):276-279.

[3]胡华中.基于实践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职业指导,2018(10):85-137.

[4]李明秋,史洪伟.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J].教法与学法,2018(23):39-41.

[5]巫光宏,陈永晴,何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新模式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2018(21):238-240.

[6]秦波.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08):143-148.

[7]陈洁茹.“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探析[J].职业指导,2018(06):60-64.

[8]周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04):65-67.

[9]李小川.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19(02):18-21.

[10]李静.基于竞赛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55-56.

[11]鞠玮.多层次全方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12):167-169.

[12]陈升.“竞赛+项目+论文”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杂志,2018(46):78-81.

[13]白金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J].人力资源,2019(5):182-183.

[14]万涛.以“三小”系列项目研究为依托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4):102-104+107.

作者:许海媚 高见 贺荟文

上一篇:不安全因素下急诊内科护理论文下一篇: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