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27

摘要: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的需要。针对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从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了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1:

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

摘 要: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要求突出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重要素质。社会现实、学科特征和毕业生从业需求等决定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主要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策略:建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整合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心理学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开展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做好专业见习与实习工作。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专业实践能力;大学生;培养策略

应用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技术、方法和理论对心理行为进行干预或影响,以改变心理行为,提高心理生活质量的一门新兴学科。应用心理学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包括个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力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中的核心地位。

一、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培养“复合型、高质量、人格优”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有特长”为特色,以满足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和市场经济对心理学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为最高办学理念。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高校专业改革的基本趋向。

教育部关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用心理学作为一个新近发展、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发展目标必须把社会需求及其对人才的要求放在首位,以满足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和市场经济对心理学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为最高办学理念。目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希望加强心理学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然而,很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踏入社会求职与就业时,感到重要而缺乏的正是相关的专业技能。

3.投身专业实践是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据调查,当前,我国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最为欠缺的是心理学应用技能,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由于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基础理论,忽视应用技能,学生学到的东西不能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毕业生对专业实践安排的满意度最低。“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专家们反映的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质量。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构成

(一)基础技能

主要包括:英语水平方面应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国家四级考试;计算机要达到国家二级水平,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技能。

(二)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侧重于对服务对象心理的“补救”;心理课程及教育技能,侧重于对服务对象心理的“发展”。

(三)综合技能

主要包括:综合心理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技术、群体社会心理测查技术和经济心理技术等;综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自行选题、取样、设计、实施实验,进行数据统计和独立撰写实验报告。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及策略

1.建构专业实践能力

培养教学体系按照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规律和特点,制定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主要包括五大类,即课程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和毕业实践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分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研究型实践教学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行业实际问题分析的一种实践方法,是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搜集资料、选择方法、设计实验、组织调查、统计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

3.推动专业化的大学生学风建设

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学习心态要有保障。应用心理学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主题和内容要科学规划,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有利于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培养专业化、个性化的“一技之长”,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自由空间;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选拔和推荐优秀的心理学专业教师担任高年级的本科生导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心理学课题研究,积极自主申报学生科研立项课题,对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学生加强指导,设立学生科研基金给予经费支持。

4.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研究

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建设水准要有保障。近年来,国内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缺少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还只是停留在感性经验水平;专业指向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课程偏少,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弱;专业定位不够合理,专业建设的特色不明显。

5.校外见习、实习活动

见习、实习是综合培养及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为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应着重做好工作。

6.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计划中规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假期必须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得一定的学分。这既能促使学生利用专业所长了解社会、服务民众,又能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我们强调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其掌握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认为任何实践技能的培养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只有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相互配合,才能较好培养学生各种实践技能,以打造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应用型心理学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葛鲁嘉.心理学应用的理论、方案和领域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刘学兰、吴发科.心理学毕业生专业技能调查及其对专业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3(3).

[3]杨小玲、周静.心理学应用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2(5):52-54.

作者:王曦

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2:

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途径与未来

摘 要: 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的需要。针对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从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了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与创新能力 现状 培养途径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1]。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重传统、轻创新的问题,然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对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如何尽快形成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

1.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只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首先要从教育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2],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对高等学校提出历史性要求。

(2)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知识经济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强的依赖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显。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创新的任务更艰巨、更迫切。我国基础教育的欠缺导致在校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较强,而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挑战杯”、创业大赛等为标志的一系列科技创新竞赛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3)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人才招聘已经成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虽然对文凭和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特殊才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加青睐科研成果和工作业绩突出,或者有过工作经历的应聘者。而我国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拥有高文凭而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尴尬。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07万剧增至2010年的630万人,而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仅达到70%。对大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显示,在校参加过“挑战杯”或创业大赛的大学生求职成功率和薪金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本科毕业生[3]。

2.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探索及实践现状

我国关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剖析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局限性,关注如何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等方面。同时,在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方面,还要关注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正确合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避免注入式的教学,等等。总的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研究和实践相当重视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感知—理解—深化”的三阶段教学理念,并致力于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构建。如北京大学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元培计划”,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加强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上海同济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KAP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武汉大学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与实践、课内與课外、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4]。

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来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分为四类:一是开设专门的创造类课程,从创造学、心理学等角度使学生了解创新,发掘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意识,如部分院校开设了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技法等课程;二是将学生创新品质培养渗透到常规教学过程中,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性教学、湖南大学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创新设计等;三是设立多种单科和跨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四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其形式和途径多样,但除学科竞赛有一定规模外,其它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个别高校甚至院系等小范围内进行,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并且,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具体的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于具体理论和技能的导入还较多地停留在注释、说明性阶段。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

(1)以知识传播为目的的目标体系导致学生实践与创新意识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实行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模式,以学科本位设计为主线进行刚性设置,以特定专业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对专业知识的纵向关系考虑较多,而对各类课程构成的横向关系考虑较少,这种“链式结构”模式学科之间缺乏适度的交叉及合理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条件的能力匮乏。另外,由于大部分学生忽视与同学的交流协作及与教师的沟通,缺乏创造性思维,即使有创新意识和灵感,也会转瞬即逝。硬性的课程设置和沟通的贫乏阻碍了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遏制其创新动机。

(2)以理论阐述和推导为主导的过程体系导致学生创新实践环节薄弱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识,因而知识传播效率较高。但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知识学习是注入式的,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往往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学生主动性弱化,只会求同思维,不善于独立思考,不敢怀疑,分析、判断能力差,缺乏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思维能力[5]。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硬件建设(如实验设备、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等)发展迅速,但实践性教学环节却呈弱化状态。第一,在教学中缺乏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创新实践环节,实践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第二,实践课时数偏少,并且教师在实验课上多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主,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被遏制;第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第四,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许多实践性环节收效甚微。

(3)以标准化、唯一性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创新期望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是标准化的、唯一性的。严格的格式化考试制度是评定人才的标准,并且现行考试制度并不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更多的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考试的目的仅仅在于“文凭”。以考试合格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但却明显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淡化了学生的创新期望。另外,不同类型的高校均用同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单项评估或专业评估都是围绕唯一指标来制定指标体系),指标的唯一性导致人才培养内容和过程的趋同,丧失了各学校各专业应有的个性和特色,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挥与持续发展。

3.现代教育理论演进的启示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自1919年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把学的方法提到重要位置开始,一些先进国家把教学法研究不断推向现代化水平。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论,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就是典型,但其根本缺陷在于忽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理论设计了程序教学法,维果斯基研究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还有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以及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等,集中反映了现代发展教学观代替传统知识教学观的思想。总的来说,现代教育理论是由教学本体论、教学认知论和教学研究方法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导向是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生产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强化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必须对培养现状有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的经验,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新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在教育理念更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问题意识,以及批判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勇于挑战旧的知识体系和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6]:第一,在校期间依照学校规定完成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学业要求,进行综合实验和技能训练等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能力等;第二,在校期间借助学校条件或自己与同学合作创造的条件,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拓展过程中所获得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诸如学生参与改造自然或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同社会主体(工人、农民、军人、教师、企业家、科学家,以及其他阶层群体)直面接触、通力合作完成某项任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相互交流与作用而形成的彼此之间的直接心理联系。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大学生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个人与集体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能力和对外界知识吸收和转化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是大学生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关键途径,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然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得以学习、锻炼和提高。

(4)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只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需要对社会需求的体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实践,更需要勇担重任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寻找社会需求与自身所从事专业、事业的结合点,对社会的关注和观察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4.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应转变思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体系。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具有丰富个性和创新潜能的主體,而不是消极的管理对象和知识灌输的“容器”。高校需改变以往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适合于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侧重于促进大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2)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改革的目的正是强化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力度。

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扩充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增强专业适应性;压缩传统学科内容,开设新型的综合化课程和高新技术基础课程,重视通识教育,实行学科交叉,尤其是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7]。

其次要改革课程体系,实现“认同性”课程向“创造性”课程的转变,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的层次上升到想象、思维的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另外,需要真正实现课程选修制,减少必修课数量,增加选修课数量,纠正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消除学生选课时“哪门课程容易拿到学分就选择哪门课”的现象。

最后要改进教学方法,变“输入式”为“启发式”,变“一言堂”为“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等多种形式,主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权威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思考和提问,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论能力等实践能力,使得大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此外,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能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其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

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型人才向科学知识使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解放思想,与产业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具备优良“软、硬件”的开放性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要求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的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定方案、独立完成[8],较为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以大学生主动、自愿进行尝试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质量和实验结果质量作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考核评价。

(4)构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必须以“实践与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以调整和修正,变革以往仅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切实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以大学生为评价主体,是学生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途径,是高校教师改进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有效反馈。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格特征,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评价目标和评价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高校应根据不同课程对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大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还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求采取多种具体而有效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激发创新欲望,挖掘创新潜能。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立足于实际,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创业大赛、设计大赛、撰写学术创新论文等创新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设立创新奖学金和创新学分,对有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优先考虑因素[9],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期望。

参考文献:

[1]黄志广,刘效敏.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12.

[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2006.6.

[3]王沛,季长虹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4]肖丽君,胡和平.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4-66.

[5]朱斌,陈呈频,何兴.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長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6-18.

[6]于博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VOL27,(7).

[7]杨晓,陈朝晖.国内外高校管理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若干启迪[J].文教资料,2009,9(中旬刊).

[8]邓志军,于睿.试论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69-272.

[9]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B0908)。

作者:职会亮 马超 施宏伟

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3:

多媒体课堂案例教学法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摘 要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加强的工作,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拟提出借助多媒体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案例教学;实践能力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Raising under Conditions of Multimedia//Liu Lina

Key words multi-media; case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China 256603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类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简单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一直以来,有很多观点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功能是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通过考察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可以发现,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机和实践能力发展为标准进行划分,课堂教学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另一类是更为关注学生实践动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前一类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讲授法为代表,而后一类以许多发达国家极为推崇的案例教学为主要代表。这是造成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高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已经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案例教学,强调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使毕业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其顺利就业增加资本。

1 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初创于哈佛商学院,20世纪70年代被运用于教育学界。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在许多学校,这种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案例教学将教学中真实教学情境和冲突问题展现给学生,使他们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联系教学实际思考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多维度的概念,从内容上可以把它分为一般性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一般性实践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在专业领域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的选择的能力[2]。

1.1 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一般性实践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机会并不多。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思维撞击,提供和共享他人的资源,最后每个小组要形成一致意见。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生在准备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撰写发言提纲;案例讨论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概括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发表观点和见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聆听、劝说等技巧。可见与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相比,案例教学是最经济的一种“社会实践”手段,具有较高的绩效。而且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很多学者也研究得出案例教学法具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教学价值。

1.2 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从教育心理学“需要论”的理论来讲,一个人心理上一旦形成了“自我实现需要”,就会为实现自己需要的满足而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想方设法置疑释疑。由于把抽象的理论融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因此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见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间接实践机会。另外在案例的分析、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因此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一个案例中会涉及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法,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不能够积极地进行思维,教学效果不好。而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最后不是获得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评价标准不是看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而是关注学生对问题是否有全新的见解。当案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时,就会使学生处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充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这些结论是经过自己大脑思维后提炼出来的,因而,仅记忆扎实,而且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有很大提高,也增强了消化、吸收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这种思维习惯将会学生被带到日常工作实践中去,从而增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同一个问题,会想出多种可行的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可见,案例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以案例为切入点,将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置身于一定情境之中,通过讨论、分析等环节,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先进的教学设备,目前大部分高校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为加快案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从而也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更多可能。

2 多媒体课堂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2.1 情境描述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分析思考,探讨解决问题方法。在积极学习氛围中,引出教学案例,案例要直接针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3]。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把学生分为3种类型:俘虏型、好奇型和投入型[4]。对于俘虏型和好奇型的学生,教师必须付出更为精细的工作去激励他们。如果案例情境本身有趣,富有吸引力,对于提高这两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具有很大帮助。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有教学工具的有效支撑,不然再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是空中楼阁,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以及大屏幕投影系统等多媒体设备,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案例情境创设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影像、声音和文字等载体对案例情境进行优化。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全方位地呈现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直观、完整的演示,使学生明白最后要完成任务的目的[5]。由于多媒体传播教学信息时有生动形象性、直观趣味性等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形象、直观的氛围,使情境的创设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展现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新奇的美,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分析讨论

一方面是生生的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根据学生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对问题和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辅之以必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进行视频材料的重新编辑、整合和暂停功能,对学生加以启发、指导,使学生投入紧张的思考和操练中,学生也可以操作多媒体。此时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听得不知所云;遇到问题,学生不是在教科书中翻天覆地找现成依据,就是期待教师给出标准答案[6]。因此,整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显而易见依托多媒体的案例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是师生的互动。教师在对教学案例多媒体化呈现之前,已经添加了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如问题域的拓宽、发散性思维的诱导等,扩大了师生的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以及师生的互动途径,师生的互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在多媒体环境下,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交流的场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轻松、积极地参与回答、课堂讨论活动,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这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到的。

3 总结归纳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在屏幕上打出需要弄清和补充的材料,做出适当的评判,阐明案例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进行评析,以及进一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反思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进一步自己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能否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优劣、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条件下的案例教学,作为国家和社会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科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抽象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从而很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虽然案例教学只是对真实情境的模拟,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让学生从有限的典型案例中主动获取一般的原理和方法,能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各种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荣发,万茗,鱼小强.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71.

[2]胡琳.浅谈案例教学法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施[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0):87-91.

[3]郑晓菊.案例教学在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51-53.

[4]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4):56-57.

[5]张泽虹.多媒体课堂案例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技术,2008(6):178-179.

[6]任颖.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通报写作课上的综合运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3(2):61-63.

作者:刘丽娜

上一篇:影响媒体审判的司法公正论文下一篇:审计学科与审计职业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