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创新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文章立足于散客时代的到来与慢生活开始流行的大背景,对新趋势下的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挖掘了“散客化”时代下旅游消费新特征与需求,找出慢城理念与旅游散客消费者需求的契合之处,进而以“慢”为理念提出苏州旅游业创新发展對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旅游业创新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业创新发展论文 篇1:

大运河文化促江苏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障碍分析与对策

【摘  要】论文通过前往大运河流经的典型江苏城市,如苏北淮安的“江苏大运河河下古镇”“江苏大运河西游记文化产业园”,苏南苏州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等多地实地调研,重点访谈了淮安市文广局、苏州市文广局,分析和总结了江苏大运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机制和路径。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1 引言

休闲旅游、文化产品是富裕起来的人们新的需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撬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散客化”成为当前国民旅游的主流,各地区旅游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国家为推动以文化产业促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财政方面对两大产业给予支持,同时,积极引导两大产业的融合和互促发展。江苏大运河地区作为拥有2500年历史的全国著名的旅游文化地带,旅游资源丰富,但大运河流经的8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态势苏南苏北差参差不齐,喜忧参半。只有准确把握江苏省大运河代表性地区旅游业生存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双赢”。

2 大运河文化与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大运河文化与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目前,江苏大运河沿岸8个城市在旅游项目开发、产品组合上基本是各自围绕古城文化游、新城时尚游、生态休闲游三大方面,以地区文化为主体,将博物馆、丝绸刺绣、土特产品、美食小吃、民俗节庆、民居建筑等特色文化资源,通过项目开发、产品组合、宣传推广使其成为旅游产品。各市委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多市还组建国有旅游投资开发主体,成立了文旅集团,积极探索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新渠道。其中,发展较好的苏州旅游业的总体格局为“一核一带三区”,即主城旅游发展极核、沿江休闲旅游带、环太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中部湖荡生态休闲旅游区、南部水乡古镇观光休闲旅游区,并通过旅游集聚区建设、旅游度假区体系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基本架构。

2.2 大运河文化与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江苏大运河沿岸8个城市旅游业发展不均,大运河文化产业促旅游产业发展的程度苏南苏北差异明显,但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文化产业政策较为宏观,适用性、操作性等方面较欠缺,尤其是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产业引导作用尚待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尚不准确,从实际操作来看,各地统计口径仍存在较大差异。人才结构不合理,加工类人员较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從事创意、策划、营销、经纪的中端人才较为缺乏。文化产业集群程度不均衡,除苏州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类的企业集聚化程度较高,总体较为分散。文化产业品牌效应不强,以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力量薄弱。

3 大运河文化促江苏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3.1 大运河文化促江苏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

3.1.1 动力机制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尽管其所属产业范畴已经存在很久,但由于历史原因及产业实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差异比较大。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既不完全由两大产业自身决定,也不完全由外在决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由外在的引导、激励、推动等因素和内在的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动力因素起主导作用。要充分利用生产驱动加消费驱动提高游客对江苏旅游产业的满意度,反之大运河文化产业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消费,是一个合则两利的事情。

3.1.2 障碍机制

产业融合是經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提升竞争力和生产率的现实选择。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是不同的两个产业,旅游产业是纯粹的第三产业,以提供无形产品为主,而文化产业则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为人们提供文化产品与娱乐产品,其主管部门不同,企业差异性较大,缺少必要的机制、体制和需求保证。要实现大运河文化产业和江苏旅游业两个产业的顺利融合相互促进,就要打破制度障碍、能力障碍和需求障碍。

3.1.3 互动机制

江苏大运河2500年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极好的旅游资源,而运河沿岸各城市自古以来也是国内旅游胜地,多年来沿岸城市旅游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以大运河文化为依托的体系。通过产业融合,存大同而求小异,在把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打造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各城市自身文化不同而渗透各具特色的大运河历史文化,使得江苏旅游品质提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江苏悠久的大运河历史文化通过旅游这个平台得到传播和交流。大运河文化产业服务于江苏旅游产品的开发,使得同一个旅游产品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两者相辅相成。

3.2 大运河文化与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文化产业分创意设计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数字内容与动漫游戏业、传媒业、文化艺术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会展业、文化产品设备的生产销售八大类。这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路径包括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功能融合、服务融合、产业链融合、市场融合等。

3.2.1 资源融合

资源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通过利用其他产业资源实现产业融合,8个沿岸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间可以相互利用、融合的资源有文化、旅游、人力、资金四类。大运河文化具有工业、农业、民俗、宗教、会展等资源,自然旅游方面具有运河、山水、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游等资源,人力资源融合包括江苏大运河各城市两个产业间人才的流动、人才的联合培养等,资金融合包括江苏大运河各城市两个产业间的融资、集资、并购等。

3.2.2 产品融合

产业融合中最简单的方式之一是产品融合,把分属于不同产业的产品糅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产品,如可以在旅游景点中加入大运河文化产业产品,如民俗村、民俗博物馆和文化体验馆等,也可以把大运河文化场所变为旅游景点,可以是会展旅游、节庆旅游、文化主题公园等。

3.2.3 功能融合

产业功能融合是指把一个产业产品的某种功能附属到另一个产业的产品上,如北京故宫的创意胶带“朕知道了”,看到这样的胶带就会想起到故宫旅游的情形,文化产业产品就具备了旅游的属性。将大运河文化如当地的民俗民风融入江苏旅游,使江苏旅游产品具备文化的属性。

3.2.4 服务融合

服务融合就是要把文化渗透到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把旅游渗透到文化服务的节点中,凸显文化性的旅游服务和带有旅游元素的文化服务。江苏旅游要把江苏精致柔美的运河水乡文化渗透到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旅游业是由行、住、吃、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的综合性行业,在文化活动中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六大要素进行推广、传播。

3.2.5 产业链融合

文化产业链包括创意设计、演艺制作、后期制作和发行传播四个环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要把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和旅游餐饮等行、住、吃、游、购、娱六大要素融入大运河文化产业链之中,使大运河文化是旅游内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3.2.6 市场融合

产业间的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高境界,也是融合难度较高、融合层次最高的产业融合路径。大运河文化产业和江苏旅游产业市场融合的路径是在8个城市市场空间融合、营销手段融合和品牌打造融合方面,会展旅游、文博旅游、文化会展的景点化等是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刘童.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85(12):91.

【2】金海龙,章辉.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23-28.

作者:曲俊静

旅游业创新发展论文 篇2:

基于慢城理念的“散客化”时代苏州旅游业创新发展对策

[摘要]文章立足于散客时代的到来与慢生活开始流行的大背景,对新趋势下的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挖掘了“散客化”时代下旅游消费新特征与需求,找出慢城理念与旅游散客消费者需求的契合之处,进而以“慢”为理念提出苏州旅游业创新发展對策。

[关键词]慢城;散客化;旅游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319

1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州市截至2017年2月,全市接待过夜入境游客655万人次,同比增长6%;接待国内游客5624万人次,同比增长6%,国内旅游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已经成为苏州市第三产业中最具有活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苏州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但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到了转型升级发展之际。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从观光旅游为主导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导转变。在散客化时代下,旅游方式的多元化、旅游消费多点化、旅游停留时间逐渐延长、旅游智能化、互动分享的及时性、错峰旅游等特点逐步显现。

11散客化时代下的旅游消费新特点

111散客数量增长快,“80后”、“90后”年轻游客是主力

目前,自助游散客已成为出游大军的主力,正逐渐取代团队游客,据苏州旅游局统计,从2003年起苏州市散客比例每年以05%~1%的速度增长,2016年来苏游客中散客比例占到游客总量的达90%,在节假日期间更是达到90%以上。

调查显示,来苏旅游的游客中以35岁以下游客最多,并且以家庭或亲友结伴自助游方式和个人旅行方式为主。可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和移动通信助力的智慧旅游的发展,以及“80后”、“90后”年轻游客消费观念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倾向于自主作出旅行决策,自助安排旅游行程。

112出游的方式和时间随意化、即兴化

根据调查显示,来苏旅游的游客基本会停留2~3天,如今快速的交通网络节约了游客在交通中耗费的时间,为游客的慢游和深度休闲体验游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苏州周边地区如江浙沪的游客基本上会通过自驾或高铁方式出行,相对传统的大众旅游而言,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他们会避开游客人数较多的旅游区,避开旅游高峰段。更多人倾向于选择利用年假或者周末进行出游,而避开长假高峰。

在移动互联网支持下,旅游不再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准备和酝酿的活动,“临时起意”开始成为一种正式的旅游决策方式,旅游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消费。

113旅游形式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个性化

来苏州观光休闲旅游的游客占了主体。除此以外,人们的旅游形式也不再局仅限于单一的观光、度假,还向体验旅游、探险旅游、民俗旅游方面拓展。

越来越多的游客会根据自己的个性要求自己组合线路产品,在出游前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介绍、电视等渠道查找相关苏州旅游信息,如交通、住宿、景点及民俗风情和特色等,同时通过网络订购旅游产品等进行整个旅程规划,游客逐渐由“目的消费”转向“手段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摆脱对旅行社等传统营销渠道的依赖,越来越希望能够得到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114向自助式深度体验游转变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希望自己是匆匆过客,而是希望有“当地人”的经历,他们更乐意享受下“苏式生活”,深度体验独特的“苏州味道”,获取与众不同的旅游享受。所以,旅游正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旅行社菜单式、走马观花式的安排,转变为自助式深度体验游。高度散客化的结果,也使得旅游越来越从一个封闭的世界走向开放的体系,游客在景区景点之外的活动越来越融入本地居民的日常休闲场所和公共生活空间。生活体验的真实性、生活形态的活化是游客追求的新目标。

伴随着这个旅游新时代的到来,苏州旅游业必须在思维方式、产业布局、产品开发、服务手段、管理方式等方面要有一个全新变化和快速转型升级。

12苏州旅游業发展有利条件

121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苏州自古以来就享有“人间天堂,东方水城”的美誉,拥有与生俱来的安逸宁静的生活环境。城市的活力与宜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使苏州在2014年第三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评选中脱颖而出,除此以外,苏州还曾经获得过“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众多荣誉。同时,苏州还把生态保护与旅游相融合,在高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谋求旅游发展,如苏州高新区镇湖镇生态旅游示范区为苏州市首家获得国家级称号的景区;吴中区也充分利用太湖山水资源,依托良好的自然、人文、区位等资源优势,先后建成太湖湖滨和三山岛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这些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122历史悠久的吴地文化

苏州是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文化底蕴的厚重深邃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是旅游发展的“第一优势”。苏绣、缂丝、苏扇、玉雕核雕精湛工艺品享誉海内外;昆曲、古琴艺术之虞山派等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苏州的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有晒书习俗;端午习俗、神仙庙会习俗等,颇具地方特色。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苏州仍然保留了江南古城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和独特的吴文化气息。这些文化凸显了苏州特色,也给苏州带了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123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苏州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众多,且资源优质,目前拥有5A级景区6家共11个点,数量仅次于北京,列全国城市第二;三级旅游度假体系也已覆盖全市,其中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7家,市级旅游度假区2家。

苏州素来以园林典雅、山水秀丽而闻名天下,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城”之称。拥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拙政园、留园等9座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处(平江路、山塘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苏州、常熟);昆山周庄、吴江同里等千年古镇,充满江南水乡风情……这些都是苏州旅游资源中最突出的一部分。除此以外,还有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如旺山、西山、东山等。各级文保建筑145处;各类控保建筑24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82项;众多的博物展馆林立,如有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园林博物馆、戏曲博物馆等20多个专业博物馆,还有宗教寺庙等,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也是丰富多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遍布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苏州城市特有的风貌和雅致底蕴。

124扎实深厚的旅游基础

苏州的城市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构建良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构建了覆盖全市的3个中心、10个分中心,218个咨询点三级服务体系网络。旅游网站有咨询网络、政务网和诚信网三大体系,还拥有简中、繁中、英、日、法、韓共6种类语言版本,12301中、英文旅游热线和 投诉热线24小时运行。统一无障碍旅游景区导览标示,推出苏州漫游卡、官方微信、公共自行车等,这些硬件条件为苏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保障,有效提高了现有的满意度、美誉度,苏州已经连续两年蝉联游客满意度全国第一。

125宽厚包容的慢城精神

苏州现有常住人口1300万人,其中本地人口630多万人,外来流动人口超700万人,成为继深圳后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外来人在苏州,不仅可获得经济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苏州的文化,融入苏州本地的生活圈子,安居立业,获得深层次满足感。慢城理念讲究和谐发展,而苏州恰巧拥有着这样一种城市包容性。在苏州,古典与时尚同步,江南风情与现代风格共存,古与今、洋与中、城与乡融合得非常完美,这就更能为来苏游客创造出一个与苏州市民共享的空间,让游客在这里过上一段不平常的平常生活。

2“散客化”时代苏州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

21旅游资源缺乏充分挖掘,观光旅游模式亟待转型

近年来苏州的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长,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游客大多以观光为主,粗放粗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无法适应发展需要;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住宿、交通、景区门票等刚性消费支出仍占游客消费总支出的大头,而真正的旅游娱乐消费、文化消费、体验消费尽管支出比例不断提升,但占总支出比例并不高。“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模式不仅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也削弱了游人在旅游过程中的愉悦享受。旅游发展面临着“规模型增长”如何向“效益型增长”转变的瓶颈。

另外,苏州旅游业发展与苏州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所处的经济地位、城市知名度等方面还不完全相匹配。苏州众多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深度挖掘,一部分新型旅游品牌还没有完全打响,旅游发展仍大有潜力可挖。各景区仍然处于各自为政、发散性发展局面,点多线少,缺乏通盘的系统管理。品牌影响力局限于周边地区,整体实力不强,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22旅游产品开发总体水平滞后于游客的新需求

苏州旅游产品串联度还不够,无法满足“散客化”时代下游客复合化、多元化的需求。随着旅游市场的组织方式以散客为主,自驾车旅游迅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产品体系开发和管理模式严重不足。旅游市场已经跨越到多样化、复合型的发展阶段,游客产生了以参与、体验为核心的高端休闲度假新需求,因此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明显供给不足。如吴中区开发了众多旅游产品,有江南文化体验游、水乡古镇休闲游、太湖休闲度假游、乡村田园逍遥游等,虽然名称上都带有“休闲”“体验”“度假”“逍遥”等字眼,但是实际上是1~2天的观光行程,不能满足游客的复合化需求,对中高端消费人群的吸引力有限。

23与产业融合深化不够

苏州市旅游业仍未走出“门票经济”阶段,功能产业链带动少,导致旅游收益仍为粗犷的规模型增长,旅游综合收益缺失,综合型盈利链条尚未形成,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产发展的带动力还不强,与其他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迫切需要从大旅游发展的角度,把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文化等其他各个产业高度融合。比如虽然苏州重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但仍然还停留在兴建艺术馆、历史文化馆、祠堂等低层次的观光需求,缺少文化体验,这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在农旅融合中,乡村旅游仍处在粗放式经营阶段,布局分散、产品雷同、品牌不高,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元化和文化品位的需求,旅游参与互动性不强等,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乡村旅游综合体产品。

24与城市发展融合力度不够

旅游是城市发展的硬实力之一。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发展的中心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苏州部分地区统筹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地方还是把旅游当作形象工程、城市旅游化改造尚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前置性”布局不足,存在旅游配套事后补、旅游规划执行随意性大等问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相关配套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迎面而来的散客时代。

3基于慢城理念的“散客化”时代苏州旅游业创新发展对策

慢城(Slow Cities or Citta slow)是自1999年意大利兴起的新城市模式。“慢城”(City Slow)理念实际上是“慢餐”“慢生活”运动的延伸,提倡慢生活,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家园,并致力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其中核心理念,就是把“生活的城市”变成真正的“宜居的城市”。慢城理念在全球范圍内得到了广泛传播,恰为处在“散客化”时代的苏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苏州可以结合自身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做到扬长避短、重点突破、有序发展,实现苏州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慢”的理念融入苏州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之中,实现苏州旅游与城市和谐发展,为苏州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31创新倡导慢哲学理念

慢城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新生事物,对基层政府和一般民众来说还非常陌生,这就需要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将慢城理念融入相关的政策和文化中,培养苏州本地居民热情的精神,在居民及游客中宣传慢城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加居民和游客对慢城生活模式的了解。调动各方积极性,为政府出谋划策,能整合各种资源促成慢旅游的开展。

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可以推广城市民众教育,通过《慢城宪章》中指出的“加强全体居民慢城生活意识,特别是青少年慢城审美教育”使得“慢生活”“慢享受”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意识层面上培养民众慢城生活的方式,从而向旅游者展现“苏式生活”之美,加强“最美苏式生活”的介绍和宣传,并带动旅游者融入此氛围之中,将旅游与社区融为一体,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慢旅游活动,如深度文化体验旅游等。在“慢游”中,体味苏州的社会美,让游客可以“住下来、坐下来、静下来”,由此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消费水平,让来苏游客由量的增长向质提升、效益扩大转变。

32打造慢旅游产品体系

打造设计慢旅游产品,是实现慢旅游的保障,一是要注重旅游新业态与现有线路串联起来,并提供串联化的服务;注重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有机结合、融合互动,形成多业兴旅的良好发展格局。二是对传统特色产品进行再包装、深挖掘,对新兴产品重研发、强开拓。完善和补充全市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更多的旅游品牌,以苏式文化为核心,展现精致、细腻、风雅的“苏式慢生活”韵味,打造完整的“苏式生活”旅游体验链。

321构建“旅游+”慢旅游产品体系

开发慢旅游产品体系时,可以将旅游业与商、农、工、教、文、体、康、行、娱、游、购、科、食、住等实施产业融合,拓展产业链条,创新旅游新业态,从而满足当下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有看头、有玩头、有住头、有买头、有疗头、有行头、有说头、有学头、有拜头、有享头,有回头的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如银发慢旅游、修学慢旅游、工业慢旅游、婚庆慢旅游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的对象、内容、方式都不断拓展丰富,其结果是不断生成新产品,不断延伸和拓宽旅游产业价值链。

在旅游产品定制化方面,苏州旅游已经有了积极探索,如“拙政园的私人一小时”私人定制旅游产品、“旅游管家”式的私人定制游服务,接下来需要将这方面的努力坚持下去。未来的旅游产品“定制化”除了要考虑现有目标市场需求,还应开展不同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对游客需求进行监测分析,发现游客需求规律,厘清不同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市场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特色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322慢旅游引领传统产品升级换代

国际慢城倡导的“小、精、特、绿”的城镇发展理念值得苏州借鉴,可以与苏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乡村休闲游、水乡古镇旅游等建设相兼容,打造诸如历史文化街区慢旅游产品、江南水乡古镇慢旅游产品、苏州特色乡村慢旅游产品等,通过深度挖掘来提升这些品牌路线的内涵和品位,通过适度增加体验环节来提升传统旅游路线的吸引力,对旅游要素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慢旅游产品化,如慢行、慢观、慢游、慢交流、慢食、慢居、慢购、慢养生、慢知、慢思等,进而使游客在细细观赏、动态感知和亲身体验中,放慢旅游的腳步,加深旅游的印象,提升“慢旅游”的知名度和生命力,延长传统优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33完善慢旅游支撑体系

旅游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必须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由浅层服务向深度服务转变,让游客坐得下来细细品味“最美苏式慢生活”。一是要完善慢旅游基础设施,顺畅的交通、配套的停车场、特色的饮食、放心的购物场所、良好的住宿设置、安全的环境等。二是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慢城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提倡低碳出行,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乃至步行等环境友好型出行方式,这就需要苏州加快推进慢行交通系统构建,打造“低碳、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独具风味的慢行交通环境。三是智慧旅游系统优化。要为散客提供更好、更个性化的服务,让游客顺利体验纯正的“苏式慢生活”,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是最有效的手段。苏州已进行了信息资源标准规法及数据库建设,面向游客发行的苏州漫游卡,建设了推广苏州旅游的官方微信及微博,实施了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二维码工程等。四是慢旅游保障体系构建。一方面,加强旅游职业培训,定期开展参与慢旅游相关的教育训练与素质培训,特别是慢旅游中所参与的当地居民等,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慢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升服务技能与沟通经技巧,保障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慢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保障苏州旅游市场秩序,推进苏州旅游业健康发展,净化苏州旅游環境,让来苏游客更加安心、放心体验苏式生活。

34创新慢旅游营销体系

341实施新媒体营销

慢旅游推行的是“自由行”“半自由行”方式,与之相对应的目标游客是一群倡导云旅游的青年游客,因此,苏州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广泛联合多种媒体形态,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实现虚拟网络营销全覆盖;利用影视媒体高传递性、杂志媒体高保留性、广播媒体受众特定性、图书纪录片影响持续性的优势,开展传统媒体营销,与游客形成广泛互动,进一步推广城市形象,提高旅游软实力,夯实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基础。

342加强拓展国际营销新平台

为了打造全球一流旅游目的地,还要加强拓展国际营销新平台,开展海外新媒体整合营销活动,借助国外社交媒体、国外著名旅游网站和真人体验,进行线上线下紧密配合的整合营销活动,通过外国游客真实的体验分享,把“苏式慢生活”展现给更多的海外游客,拓展海外客源,提高苏州旅游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黄华,朱喜钢,赵宁曦慢城、慢旅游及其旅游规划运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3(6)

[2]曹宁,明庆忠“慢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与开发路径探讨[J].旅游论坛,2015(1)

[3]王晓芸慢城理念对城镇化建设的启示[J].社科纵横,2014(5)

[基金项目]2015年度苏州市软科学项目(应用对策类)(项目编号:Y2015LX096)。

[作者简介]肖苏(1980—),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管理、市场营销。

作者:肖苏

旅游业创新发展论文 篇3:

昆明市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思路

摘要:近年来昆明市乡村旅游业逐渐陷入了具有“三化”(老龄化、同质化和初级化)和“三性”(相似稳定性、主体分散性、产业要素约束性)特征的“双三”发展瓶颈期,极大地制约了昆明市乡村旅游经济与社会功能的发挥,亟需通过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予以解决。

关键词:乡村旅游 瓶颈 创新 昆明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是破解“三农”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是各地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领域。昆明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旅游业就开始起步,90年代以后昆明市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部分地区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昆明市乡村旅游业逐渐陷入了具有“三化”(老龄化、同质化和初级化)和“三性”(相似稳定性、主体分散性、产业要素约束性)特征的“双三”发展瓶颈期,极大地制约了昆明市乡村旅游经济与社会功能的发挥,亟需通过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予以解决。

一、昆明市乡村旅游业面临的瓶颈

(一)旅游产品老龄化

根据巴特勒的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昆明市乡村旅游业早年开发出的产品已经逐渐步入停滞期或衰落期。从总体上看,昆明市乡村旅游产品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以昆明市团结镇为例,1998年,依托建设昆明大旅游的战略部署,在昆明市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精心规划和指导下,团结镇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先后辟建了滑草场、豹子箐、大河果园等旅游项目,这些项目由于起步较早特色鲜明,短期内迅速成为昆明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云南旅游发展的亮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然而在其后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这些旅游景点一直未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原有产品的老龄化特征十分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景区效益徘徊不前。

(二)旅游产品同质化

旅游产品同质化也是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之一就是产品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生命力就是吸引力也是竞争力。但昆明市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越来越被淡化,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同地区推出的乡村旅游产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基本雷同,缺乏特色。从形式上来看,昆明市不同地区乡村旅游基本上表现为农家娱乐、果田园采摘观光、民俗民居体验、森林湖泊康体休闲等几种有限的形式;每一种旅游形式从内容上看也基本相似,以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盘龙区双龙乡遍地开花的农家乐为例,现阶段其消费内容一般都表现为棋牌、麻将类简易娱乐活动和以品尝花椒鸡为代表的饮食消费,双龙乡如能充分发挥其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示范作用,淡化同质复制,丰富业态内涵、提升旅游品质、强化生态关切,将能打造出一批适合本区域的新颖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

(三)旅游产品初级化

一般而言,乡村旅游产品的层次越高,满足需求等级也就越高;游客的旅游动机越强烈,停留时间和综合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旅游经济学理论根据层次的不同通常把乡村旅游产品分为层次较低的旅游观光产品、中级层次的旅游体验产品和处于高级层次的旅游认知产品。依据旅游产品层级理论进行分类,昆明市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处于较低层次。例如昆明市西山区猫猫菁,该景区位于具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的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的西山旅游景区内,资源禀赋丰裕,区位条件优越,完全可以打造成高品质,高层次,无可复制及取代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但该景区至今还停留在“农家乐”的初级层次上,只发挥了乡村餐馆的功能,供给游客的只有棋牌麻将和农家餐饮,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内容受到极大限制。

二、昆明市乡村旅游困境成因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相似性

由于自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昆明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田园景观、农村面貌差异甚小,加之不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农村的生产方式相差不大,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民间习俗保存大致相似,由此导致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相似性。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是造成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基本原因。如晋宁核桃园彝族乡和安宁莫南德彝族乡虽相隔甚远,却在乡村、乡风、乡俗,乡土、乡景、乡习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语言服饰虽沿袭数代,也几乎完全一样,没有差异性的景点很难符合重游者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

(二)旅游开发主体的分散性

昆明市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以独立农户(“农家乐”业主)为主,集体经济(负责经营某些基于集体土地的休闲娱乐项目)和外来企业(部分旅游项目的租赁经营)为补充,开发主体比较分散。例如安宁沿川农家乐的就有上千户,但多是自办自管的“夫妻型”﹑“家庭型”店。由于开发过于分散,出现服务难以到位,促销难以及时,必要硬件设施难以完善,服务和接待能力难以估计等系列制约因素,而这些占据多数的独立组成的个体农户,资金规模较小,缺乏升级改造所需的资本,缺乏经营管理的较高技能,产品营销渠道狭隘和市场开拓能力较低,缺乏产品创新的基础。

(三)旅游产业要素的约束性

现阶段,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十分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尚未具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属于优良旅游资源的森林、水域的旅游利用受到诸多限制,加之乡村地区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增加了旅游开发成本,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加之其他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在招商、落地和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令不少外地大型企业望而却步。例如东川区红土地的大地景观被一些艺术文化精英发掘为摄影家乐园后,游客量逐年增加,市场反应却延迟,当地乡村旅游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偶尔被个别企业作为投机对象,根本无法起到带动红土地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业态创新、提升发展的作用。

三、昆明市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1、城乡统筹,农旅互动。抓住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构建“三农”支撑旅游、旅游提升“三农”的良性互动格局。

2、一县一题,差异发展。依托各县(区)农业基础、特产美食与文化景观,确立各具特色的主题(如寻甸草山畜牧游、石林撒尼村寨游),实现差异竞争、协调共进。

3、依托“三农”,强本固基。通过现代新农民、农村、农业建设,培育特色创意农业、文化生态村寨,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奠定基础。

4、业态创新、产品升级。加强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的研究与引导,制定乡村酒店、营地、会所等新业态的建设与认证标准,丰富特色体验项目和参与性活动,完善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

5、引进企业,借势转型。利用农业龙头企业、旅游企业集团和相关企业的力量,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项目,实现乡村旅游业的转型。

6、先行先试,政策突破。借助云南省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的机遇,集思广益,鼓励创新,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努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供给、中介服务、能力建设等问题。

(二)主要对策

1、加强农民创新和创业能力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旅游发展,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乡村旅游协会组织师资力量,加大农民创新、服务、经营、管理的培训,提高创新、创意和创业能力,夯实乡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的基础。

2、探索旅游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特色种养园区、乡村酒店和营地、乡村娱乐项目等领域的试点,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壮大乡村旅游开发主体的力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培育特色村镇和创意农业。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建设、申报省级旅游特色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来推进村寨的景观化、特色化、旅游化,并借鉴北京、成都、杭州等地的成功经验,以磨南德、核桃园、苏撒坡等地为试点,促进创意农业逐步壮大。

4、依托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推进业态创新。充分利用晨农、金江、斗南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和优势,发挥以石林台创园、安宁现代农业示范园、宜良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为代表的农业园区的作用,拓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

5、推进土地流转和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改革。加强对基于休闲旅游功能的乡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研和探索,选取西山猫猫箐、团结龙潭、晋宁核桃园等地进行试点,在遵守国家法规、保证村民利益的前提下稳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改革。

6、引进大型企业开发新型乡村旅游项目。总结北大营、星河温泉等旅游项目的经验,通过招商选资,引进有实力、负责任的大型企业介入休闲、娱乐、度假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和产品的体系化。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时,昆明市应正确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困境及其根源,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加强理论研究,开展试点示范,推进资源依托、开发主体、制度安排等领域的创新,精心打造突出昆明浓郁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业。

参考文献:

①熊凯.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本文系昆明市旅游局项目“昆明市乡村旅游规划”(昆明市旅游局委托)阶段性成果〕

(郑燕,1974年生,贵州贵阳人,昆明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旅游美学及文化)

作者:郑燕

上一篇:税收电子化研究论文下一篇:艺术品动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