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英语的论文

2022-04-17

在成长性行业中无奈衰退在高科技领域的艰难跋涉一个老国企的转型之痛如果从1995年算起,首钢的转型业已进行8年了。这个庞大的钢铁帝国的转身如此之艰难,以至于耗费了几届领导人的心血仍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建筑科技英语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建筑科技英语的论文 篇1:

科技英语的起源及其文体特征

摘要:从科技英语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看出科技英语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文体特征,其追求的是逻辑上的条理清楚和思维上的严谨周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科技英语的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篇特征进行概括分析。

关键词:科技英语;起源发展;文体特征

 一、科技英语的起源与发展

 当今,科学界经常使用的语言只有少数几种,其中主要有日语、德语和法语。但是,只有英语是全球最流行的科学语言。这不仅仅是因为英语国家,例如,美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许多非英语国家的科学家发现他们需要用英语写作他们的研究文章才能获得广泛的国际读者。尽管当今科技英语有如此显著地作用,但令人惊讶的是在17世纪之前没人真正知道如何用英语写作科学文章。在此之前,拉丁文被认为是欧洲知识分子的通用语言(linguafranea)。

欧洲文艺复兴(14-16世纪)有时被称为“学习的文艺复兴”,对古典时期“迷失知识”的兴趣复兴时代。与此同时,学者还开始检验并扩展这些知识。欧洲新出现的国家对探索世界和发展贸易具有强烈的兴趣。将英语向西带到美洲、向东带到印度的这种扩张是由科技发展所带动的,例如磁力的发现(由此发明了指南针)和绘图学的进步以及一可能是它们当中最重要的科学革命-哥白尼(1473-1543)发展的天文学和地球相对于行星和恒星运动的新理论。英格兰是最先热情接受并宣传哥白尼的思想的几个国家之一。它们当中的一些学者,包括两个对语言感兴趣的学者JohnWallis和JohnWilkins,在1660年为促进经验主义的科学研究创立了皇家社团。

在欧洲,类似地学院和学会逐渐兴起,并衍生出新的本国科学传统。在科技革命的初期,大多数的流行著作、百科全书、教材和译文都是用其各自的母语写就。原始的科学文章直到17世纪下半叶才用英语写作。例如,牛顿用拉丁文创作了被称为“Principia”的数学论文,但是后来关于光的性质的著作“Optiks”则是用英语发表的。

原始科学文章一直用拉丁语写作的原因有多个。首先是读者的问题。拉丁语适用于国际上学者间的交流,而用英语则可以与社会上更广泛的读者交流。因此,科普文章通常是用英语写的。用拉丁文写作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出于保密的考虑。将还没有被“作者”彻底研究的初步想法公开置于公众视野下具有危险性。逐步增强的关于知识产权的观念是那一时期的特点一它反映了有理性的通过个人的智力劳动进行发明和发现的科学家的人文主义主张以及原创科学和商业开发之间日益增长的关系。在懂得拉丁文的“学者和绅士”与缺乏正统教育的商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差别。在17世纪中叶,对于科学家来说,利用密码、难解的语言书写他们的发现和证明或者以私人信件的方式放置在皇家社团的密封盒子内,以便对其进行保密是非常盛行的做法。一些科学家还觉得利用拉丁文写作更加舒服,虽然其读者是国际的,但社交圈子毕竟不同。至今,医生仍坚持用作为“内部语言的”拉丁文书写大部分处方。科技英语没有及时盛行的第三个原因,是与现代早期英语语言方面的缺陷有关。英语不太适合于进行科学论证。首先,它缺少必须的技术词汇。第二,它缺乏一种客观的、非个人的方式描述世界的语法结构功能,因此在讨论复杂和假设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因果关系时,显得不足。

幸运的是,皇家社团的几个成员对语言感兴趣,并从事了各种语言学项目。尽管1664年提出的建立改进英语委员会的建议没有最终结果,但是社团成员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用英语写作科学出版物、鼓励规范的写作风格。皇家社团的许多成员还用英语出版专著。这样做的第一个人是Robert Hooke。社团的第一个试验管理人,他在Mierographia中描述了利用显微镜进行的实验。这项工作主要是叙述性的,主要内容来自口头演示和讲座的手稿。

1665年,一份新的科学杂志《哲学学报》创刊了。它也许是第一份国际化的英语科学杂志,它鼓励一种崭新的科技写作风格,即对某个特定实验进行简洁和重点的描述。17世纪是一个科技英语的建立和发展时期。据统计,在18世纪末期,有401种德语科技杂志,而相应的只有96种法语科技杂志和50种英语科技杂志。然而,在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对技术词汇产生新的需求,科技英语再次获得实质性的词汇增长,新的、专门化的专业社团成长起来并开始在新的学科领域推广和出版英语读物。到了二十世纪,英美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及其在生物科技、信息科技、新材料技术等一系列领域的遥遥领先,进一步促进了科技英语的长足发展,英语开始逐渐发展成为科技领域的通用语言。

 二、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

 科技英语(EnglishforScience andTechnology,简称“FST”)现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其在国际上的通用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由于科技英语着重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者对逻辑概念的推理,因而在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有着与通用英语不同的自身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文体风格。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的学科,其任务不在列举若干文体的名目,而在观察和描述若干种主要文体的语言特点,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和在恰当的场合分别使用它们。首先,科技英语在用词方面要求准确,尽量避免含混不清或一词多义的情况。另外,科技英语在表达方面力求清楚易懂,篇章结构层次比较清楚。还有,科技英语一般都着重客叙述,极力排除主观成分,不带感情色彩。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篇四个方面。

(一)词汇特征

科技词汇主要由一般词汇、专业词汇和半专业词汇三部分构成,他们具有如下明显特点:

第一,大量使用技术词汇是科技英语最基本的特征。科技英语在词汇上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科技词汇。为了概括社会和自然现象,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科技文体必须使用表义确切的专业术语。而源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词义狭小明确,非常适合科技语域。例如:circumvent(阻止)、mechanical(机械的)、technology(技术)等。

第二,同一词语词义的多专业化,即同一个英语常用词不仅被多个专业采用,而且含义也各不相同。例如“order”一词,在日常英语指“命令、订购”等,在军事上指“队形”,在计算机领域指“指令”,在法律上指“法院上的决议”,在数学方面指“阶,次序”,建筑学则指“柱型”。对于这一类词语,只有通过上下文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其真正的含义。

第三,广泛使用缩略语。这类词语的主要构成方式分有三种:

(1)将词的部分截缩而构成新词,如semiconductor-semicon(半导体)、technology-tech(技术);(2)将词组中的每个词的首字母加在一起构成新词,如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计

算机辅助制造),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基因)、AutomaticFrequencyTune-AFT(自动频率调谐);(3)从两个单词中抽出部分字母而构成新词,如telegram exchange-telex(电传)、rectifiertransformer-rectifonner(整流变压器)。

(二)语法特征

科技英语具有较多采用被动语态,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和非限定性动词,祈使句出现率较高以及条件句运用较多等语法特征。

第一,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科技英语主要是描述客观现象、介绍科技成果、说明工艺过程等,无须指出行为的主体,使用被动句不仅比主动句更少主观色彩,而且可以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叙述的客体上。因此,与日常英语相比,科技英语更倾向于使用被动句。这类句子常译为无主语的主动句,或加上泛指主语大家、人们等。

第二,名词化倾向和非限定性动词的大量使用。这种结构和形式能够把原来的施动结构蕴藏在深层结构里,从而把更多的信息融于一体,使彼此的逻辑关系更严密,表达更精确,这符合科技英语追求语言表达简练、凝重、客观与浓缩的要求。

第三,长句较多。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节省篇幅,科技英语的文体中往往出现大量长句。这些句子由于有较多的修饰成分、并列成分、各种短语或从句,因而形成枝杈横生的“参天大树”。一般情况而言,学术性越强的文章,采用的句子越长。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语料统计,科技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为21.4个词,超过40个词的长句占6.3%,7个词以下的短句仅占8.77%。

(三)修辞特征

一般认为科技文体的要求是简明、准确、精炼,不宜过多地使用修辞格。但有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原理或工艺技术交待清楚,也常常会运用到一定的修辞手段,于是便产生了文体交叉运用、相互渗透的现象,英语类的科技报道和科普文章尤其如此。在这类文章作者所选用的修辞手法中,明喻、隐喻、提喻和拟人最为常见。例如,科技英语中经常使用隐喻的修辞手段来比喻或描述读者不太熟悉实物的性能、特点和用途,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比喻词,只是在暗中打比方,这有助于创造一种非形象性语言所不具备的感染力。

(四)语篇特征

第一,词汇和逻辑衔接。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就是在科技英语文体中大量使用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和连接性词语。科技英语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文体,着重于客观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和性能,或阐明某种观念、原理、现象等,因而具有准确性、严密性和客观性,在语篇形式上形成了特有的方式一频繁使用词汇衔接和逻辑连接。这些词语在叙述、归纳、推理、论证和推理等方面能起到语义连贯的作用。例如表示原因的词:beeause,bccause of.as,as a result of,for,due to,owingto,caused by等;表示逻辑顺序和顺理连接的词:so,thus,therefore,furthermore。in addition,inaddition to,moreover等。

第二,有限的句型和时态运用。科技英语文体常用来客观陈述事实和问题,描写过程和状态,说明特性和功能。因此,在这样的文体中,谓语动词主要以一般时为主,常用的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有时也使用现在完成时。

第三,语篇结构。科技文章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或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当然,语篇结构可以因陈述的内容、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结 语

从科技英语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科技英语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文体特征,其追求的是逻辑上的条理清楚和思维上的严谨周密。只有深入分析掌握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了解其与普通英语之间文体差异,才能更好得指导我们从事科技英语翻译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恪清,浅论英语科技文体的若干语言特征,上海:上海科技翻译,1994,(3)

[2]方梦之,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吴浩,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003,(4)

[6]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口

作者:张明杰

建筑科技英语的论文 篇2:

解盘首钢帝国

在成长性行业中无奈衰退

在高科技领域的艰难跋涉

一个老国企的转型之痛

如果从1995年算起,首钢的转型业已进行8年了。这个庞大的钢铁帝国的转身如此之艰难,以至于耗费了几届领导人的心血仍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方向。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19世纪是铁的世纪,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是生物、纳米的世纪。而首钢帝国50年的历史里,竟然横跨了这样三个世纪——在它构架宽泛的业务模型里,包括芯片和生物技术的高新技术是它新的方向,钢铁则作为传统产业而不断萎缩,尽管作为制造业基础的钢铁业整体在中国还有可观的前景。

我们发现,首钢集团的这种转型进路几乎是中国现代转型路径的缩影。这是首钢转型合理性的来源。像首钢这样包罗万象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我们称之为老国企,他们一边在极力追赶现代技术和公司治理的发展,完成改制和扭亏重任;一边囿于包袱、传统产业和体制的束缚,而难得自主。

显而易见,这种跨越式转型是极其艰难的。尤其是它的这种跨越要服从于更宏大的布局、更现代化的考量,以及政府意志时更是如此。尽管曾经为首都创造过辉煌,但是,如今,首都需要的是另外一个首钢,一个高科技的首钢、一个造汽车的首钢、一个环保的首钢。而首钢集团遵循的商业逻辑又是“既然能造钢,当然也能造芯”。这谈何容易?

我们至今看不出来朱继民和罗冰生的新老交替能够改变这种困局,尽管我们丝毫不能抹杀首钢“罗冰生时代”实现的巨大的跨越,更毫不怀疑新领袖的商业智慧。

无论怎样,我们既需要柳传志那样的商业领袖,也需要罗冰生、朱继民这样把中国众多的老国企带出困境的转型领袖。

他们同样见证了并推动了一个时代——转型时代。

“罗冰生时代”终结了。首钢又开始了新的纪元——“朱继民时代”。

2002年12月31日,首钢集团发出内部通知,“根据中共北京市委的决定,罗冰生同志不再担任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同志任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月28日,首钢股份(000959)董事会换届,罗冰生的名字不再出现在董事会名单上。至此,62岁的罗冰生在首钢工作40年后,“因年龄已到退休”,正式结束职业生涯。而朱继民一直是罗冰生的副手——罗冰生担任总经理时,朱是副总经理;罗担任董事长时,朱则任总经理。

首钢股份2003年1月28日对外发布的二届一次董事会决议末尾部分,特别指出,“本届董事会对罗冰生在第一届董事会三年任期里,在董事、副董事长、董事长岗位上的勤勉尽责表示感谢。”

一位老首钢人评论说,领导换了,首钢的转型之路并没有结束。

钢铁帝国斜阳

朱继民和他的前任一样面临的是一个斜阳钢铁帝国。

朱继民走上前台的第一把火竟然是进军汽车业,而第二把火则延续了罗冰生时代的调整钢产业结构、减产。

2003年1月23日,首钢总公司召开第十五届职工代表大会。在有778名职工代表参加的一年一度大会上,新上任的首钢一把手朱继民正式走到台前。朱继民向大会做了题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开创首钢改革发展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核心是一个所谓“234”战略——“首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要苦干三年,建立企业文化、制度创新、产业实力和人才等四个方面的坚定基础。”

而据一位参加会议的公司高层介绍,单从内容上看,朱继民的报告有点按部就班的味道,务虚的成分多一些。因此,暂时看不出朱的领导风格与前任罗冰生的不同之处。他分析,朱继民的基本思路将会延续罗冰生时代首钢结构调整的三大目标,但在具体实施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果然,与三年前罗冰生上任时信誓旦旦地表示转型高科技大相径庭的是,新上任的董事长朱继民立刻烧起其上任后的“第一把火”——进军汽车业。

2003年1月,首钢宣布将斥资5亿元人民币投到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此举使首钢一跃成为北京现代汽车的中方第二大股东,股份比例占15%左右。

除了“第一把火”,朱继民宣布了一系列新的举措:继2002年11月停止特殊钢公司电炉炼钢的生产后,2003年首钢将停止第一炼钢厂、炼铁厂5号高炉等设施的生产;继续压缩减产200万吨钢;2003年打出20.4亿的资本预算将钢铁主要流程外迁到河北迁安和秦皇岛。

朱继民一系列的新年新举措并不能掩饰首钢在2002年面临的窘境——

根据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公开的资料(与首钢集团公开资料不同),2002年前11个月首钢实现销售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长0.9%,实现利润4.7亿元,同比下降28.4%。首钢成为北京市利润下降幅度第二大的企业,仅次于另一家大型国企电控。

与首钢的业绩形成强烈反差的是,2002年是全国钢铁业异常红火的一年。据统计,全国冶金行业实现了总值增长14.3%,利润增长28.4%的好成绩。

朱继民和他的前任一样面临的是一个斜阳钢铁帝国。

被迫转型

首钢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迫使它进行战略转型,但目前为止转型的结果并不乐观

也许,首钢现在的尴尬业绩,从两年半前就能看到些许端倪。而首钢钢铁主业的结构调整则早在五年前就开始了。

早在2000年,罗冰生时期的首钢股份独立董事吴明瑜就对外吹风:“从首都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在北京市内,不大可能再继续大规模发展钢铁业。”

为了配合北京经济的总体格局和举办奥运会等重大活动,首钢内部定的方针是,在钢铁主业上,只作存量上的结构调整,比如转移一部分产能、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环保投入等。同时,在钢铁产量上,每年完成减产200万吨钢的硬指标。

据了解,首钢在2002年投入到环保上的资金是2.41亿元人民币,这几乎相当于首钢一年的利润50%。由于政策压力,首钢在钢铁主业上与其它大型的国有钢铁企业几乎处于完全不平等竞争状态。而由于历史原因,首钢钢铁主业的毛利率比业内平均水平则要低了六个百分点。正是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迫使首钢早就开始谋划起转型来。

对于罗冰生来说,正所谓成也钢铁,“败”也钢铁。

据首钢工学院的一位老教师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初,首钢曾经粗放式地发展过一阵。当时的领导周冠五曾提出年产1000万吨的目标,后来实际达到7~800万吨。首钢一度成为全国钢产量老大哥。

由于国家宏观上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以及房地产、汽车等相关行业的强劲增长,近年来,全国的钢铁企业都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一些民营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入钢铁行业。这样,钢铁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在产业结构上,国内钢铁市场长期存在的矛盾也越来越显著——90%的低附加值的产品供大于求,10%左右的高附加值、关键钢材品种满足不了需求,每年只好靠进口解决。

一位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表示,到2003年底,全国重点企业将净增加炼钢能力近1000万吨,同时低附件值的钢产品将出现300万吨的产能过剩。与宝钢等企业引进成熟的国外技术不同,首钢的钢铁主业因为历史原因,技术含量较低,基本上以建筑用钢为主,而一些特殊钢、高附加值的钢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从利润率来看,一般钢铁企业是20%左右,而首钢的毛利润只有14%左右。

当时的总经理罗冰生就意识到,首钢原有钢铁生产线必须进行科技改造。而这时是1995年——自1995年开始,首钢就在进行漫长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工艺、增加“双高(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但是,首钢还是慢了一步。

就在首钢身处漫长的“结构调整”和产能转移过程中,全国钢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地区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邯钢集团兼并舞阳钢铁公司、湖南冶金企业组建华菱集团、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兼并成都无缝钢管厂等,我国冶金工业区域性组织结构调整,使得首钢的竞争对手们实力都大大增强了。

首钢钢铁主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很快,首钢钢铁总产量被宝钢和鞍钢追上,成为中国第三大钢铁企业。而首钢因为企业负担重、机制不灵活,在市场竞争中逐步陷入被动。

此时首钢当家人是原冶金部副部长毕群。毕群接替周冠五,担任首钢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当时的首钢,面临“一团乱麻”的局面:结构乱、财务乱、管理乱、负债不合理。

2000年,毕群调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罗冰生任董事长。而这是首钢最艰难的一段时期。1998年到2000年,首钢通过减员增效等办法,实现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北京市为其重点企业扭亏想了很多高招——2002年首钢总公司与资产管理部门签订了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达35.58亿元。通过这样的方式,首钢保持了面子上的不亏损。

“要不是实行债转股,首钢早就资不抵债了。首钢的固定资产一共有500亿之多,以目前的首钢资金链条,是建不起一个现在的首钢的!”首钢的一位高层透露。首钢宣称自己每年对北京市政府的直接利税贡献是60亿人民币,但是,北京市政府将其中的大部分都返还给了首钢。

在罗冰生的带领下,首钢又在转型之路上走了三年。在这三年之前,罗冰生协力毕群实现了首钢股份的A股上市;三年之后,罗冰生又在朱继民的协力下,完成了总公司和合集团的架构重建——完成母子公司体制,把集团变成一个非经济实体类的企业联盟,把总公司变成一个非经营性的控股公司;组建了新钢公司、实业公司、军工集团、建工集团;把总公司直属的17个子公司缩编为12个。

当然,罗冰生为朱继民留下真正的“遗产”是,还在进一步萎缩的钢铁主业,以及遭遇挫折的、庞杂的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陷阱?

伴随着首钢芯片项目的搁浅,罗冰生也成为首钢历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董事长

实际上,在进入高科技产业问题上,首钢同样服从的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大局,而不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逻辑。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北京发展首都经济的要求,首钢不得不逐步发展高科技!”2000年年底,首钢股份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姬江向记者坦言。

首钢新世纪规划中明确提出,首钢要打造高科技品牌。到2010年,首钢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集团总销售收入的50%以上。但目前首钢高科技产业只有大概20亿元收入,占总营业额的8%。7年中要完成从量到质的全面飞跃,首钢在高科技产业上,任重而道远。

首钢高新技术公司,作为首钢总公司下的大企业集团之一,下属除首钢日电以外,还包括工业机器人、触摸屏电脑、汽车空调器和新材料等一系列的高科技公司。

2000年以来,首钢的高科技投资显得眼花缭乱。几乎涉及到所有的高科技领域。首钢的规划是,在高科技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首钢高新技术公司希望在未来能够在海外上市。”另有消息传出,首钢高新技术公司将与首钢在香港的四家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并融资50亿人民币。但是,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首钢高新技术公司本身是一个松散的企业群组,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形成。而绝大多数所谓的高科技项目,首钢要么没有核心技术,要么尚未形成市场规模。要将这么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海外上市,不仅要做大规模的战略重组,而且要协调各合作方、各项目股东的利益,是一件十分繁杂的工作。

在所有高科技投资中,首钢最看重的就是芯片。但是,罗冰生最大的遗憾,也在于没有把首钢芯片项目做到初具规模。2000年年底宣布进军高科技芯片领域的时候,罗冒着很大的舆论风险。首钢内部的质疑声不断,人们没有办法理解,好好的钢铁产业不加大力气去做,反而要从钢铁业抽调资金投到新的领域去,做自己本不熟悉的芯片。

据主管部门北京市经济委员会科技处处长梁胜介绍,华夏半导体宣布成立时,预计的规划是,北京市政府跟进投资8000万美金,享受国家无息贷款,土地使用优惠30年。首钢希望通过华夏半导体的成熟运作,每年实现利润在9亿元人民币以上。

应该说,首钢当时享受的优惠是不错的。但是,地利、人和之外,还必须有天时。国际芯片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华夏半导体的外资方决定撤资。

首钢工学院的一位专家分析说,首钢做高科技,总体的路子是对的。但关键是怎么做。首钢日电运作了近10年,但是否培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芯片业人才?北京市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一个外部的因素,首钢自身为“造芯”是否准备了足够的管理经验和资金运作经验?2000年、2001年世界芯片市场都不景气,首钢的切入时机是不是有问题?

罗冰生曾经坦承,自己在芯片上只是小学生。现在,首钢在芯片项目上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2002年1-8月份,首钢日电亏损2.3亿人民币,为了摆脱长期给NEC打工而没有控制权的局面,首钢正在尝试按照芯片产业链将首钢日电分拆成设计、制造、封装3家独立公司;2000年年底,首钢信誓旦旦打算花13亿美金设立的华夏半导体公司,最终因为外方股东不看好、外资不到位而搁浅。华夏半导体公司至今没有完成注册手续,首钢的“八英寸芯片筹备组”的牌子一挂就是两年,目前有20名人员办公、还处于继续“筹备”阶段。

首钢实际上不缺钱,有关方面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在帮助这家超大型国有企业。就在2002年12月27日,首钢总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还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农业银行给首钢总公司提供50亿元的综合信用。以首钢为第一大股东的华夏银行也即将上市。但是,有钱并不是做高科技的全部理由。进军高科技行业,先进的机制、一流的人才、丰富的管理经验,都是缺一不可的。现在的首钢,在很多环节上都缺东西。

目前首钢造芯是进退两难。位于北京八大处的北方微电子基地牌子已经树起来,办公室也封顶,但首钢的华夏半导体项目基地内却是杂草丛生。“华夏半导体对外宣布即将成立的时候,甚至有内部人士透出声音,称华夏合并首钢日电将是未来不可避免的趋势。现在看来一切都是遥遥无期了。”首钢“八英寸芯片筹备组”一位办公人员感叹。

“首钢将建成高科技的企业集团,虽然,现在的钢铁业还会保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今后需要在新的发展方向方面努力。”2000年8月23日,代替毕群走马上任的罗冰生,当年的誓言如今仍清晰响亮。伴随着首钢芯片项目的搁浅,罗冰生本人也成为首钢历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董事长。

这样的高科技遗产怎么消化,新的高新科技战略怎样制定,是对新任者朱继民最大的考验。

多元化转型

尽管诸多问题并没有根本缓解,但“朱继民时代”却是一个新的开始

“无论是从产权体制改革层面,还是从企业战略重组层面,首钢这样的超大型企业进行的多元化尝试,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不论成功或者失败,几乎都可以写入MBA教科书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位教授说。

2000年以来,首钢一直在默默地进行着“让人看不懂”的多元化转型。

无论是在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北京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中,还是在国家冶金工业“十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首钢不宜继续扩大钢铁生产规模”的发展要求,首钢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被迫实行经营战略的转移,走多元化道路。

“结构调整”,三年来,在首钢集团总公司领导嘴边,这是一个最常见的词语。“结构调整”的双重含义,不仅指在钢铁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首钢自身多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建。首钢转型的初期,曾经生产过钢花牌电风扇;生产过钢花牌洗衣机,还生产过钢花牌面包,各种各样的食品,还有各种各样的香肠、火腿等等。首钢所涉足的行业更始包罗万象。

与2000年年底,首钢宣布“百亿造芯”计划相比,三年后首钢进入汽车业并没有让业界眼睛一亮。首钢新董事长朱继民对媒体公开表示,首钢将抓住北京市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的机遇,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有了条件还将单独建设汽车生产线或分厂。

在进军汽车业新闻发布会上,朱继民不忘表示感谢——能够投资“现代”,是北京市政府给予首钢进行整体产业调整、改造的一个有力地支持。

对于进入汽车行业后未来的发展,朱充满信心地说,“首钢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上已经有一定的实力;同时首钢自我配套的能力很强;再者,首钢有这强大的机电加工、制造的能力,和基础材料的制造优势,汽车的齿轮钢、弹簧钢等品种都已经研发成功。这些都是首钢进入汽车业的优势所在。”

朱继民当然是志在必得。能造钢铁就能造芯片、造汽车——汽车与钢铁的关联性当然要比后者大得多。何况还有政府支持。但是,专家指出,能生产汽车零配件,并不代表能生产整车。与生产汽车相关的产业链和资本链,和钢铁业相关的产业链和资本链相比,相差很大。

北京大学的这位教授,从企业战略层面分析说,任何企业要实现多元化,首先要考虑多元产业与主业的关系。首钢的钢铁、芯片等高科技和汽车之间能不能形成产业良性互动,是取得多元化成功的关键。

通过艰难的爬梳整理,我们发现,虽然经过罗冰生的强力整合,但是首钢业务和管理交叉、高科技战略新的方向,等战略问题并没有根本缓解。

罗冰生在任时,曾经希望首钢在5年内成为以高科技为主、钢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集团公司。两年后,继任者朱继民,曾经是钢铁亏损大户贵州水钢“扭亏为盈”的功臣,要把首钢的多元化带向何方,这是一个令人猜不透的谜。

投资汽车是又一个战略转型,还仅仅是一种策略投资,这对于新任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国企改革的战略是既定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可以肯定的是,首钢的“朱继民时代”是一个新的开始。

作为地理名词的首钢

在北京坐一线地铁往西走,从石景山区八角站下车,远远地可以看见一座高炉冒着黑烟。随便坐上一辆出租车,司机会告诉你,“不打表,去哪儿都10块钱。”

李女士就是一位这样的开“黑车”的出租车司机。“这儿拉活儿的,十有八九是首钢出来的。”李一边开着车,一边介绍说,自己一家7口人,有5人曾经是首钢职工,现在通过买断工龄的方式,全部下岗,于是只好开起了出租。

按照首钢总公司的统一部署,1995年以来,原首钢12万职工超过50%的下岗分流,钢铁主业只保留2.5万人。为了实现首钢转型和配合首都经济建设,首钢职工做出了重大牺牲。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原首钢将近20万人的职工及其家属,几十年来在石景山区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存部落”——首钢在北京石景山区已经演变为一个地理概念。有人说,在石景山,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与首钢有关系。更夸张的说法是,石景山区有2/3的首钢人。

首钢在石景山的“势力范围”很大,这也是首钢“多元化经营”的一个“客观有利条件”。大到房地产、银行,小到京西最大的花卉市场、造纸、运输、篮球队,在石景山处处可以看到首钢的影子。

“以前有人提出,首钢要搬出北京的说法。这样的人是不了解首钢。首钢人员的安置问题,说大点,几乎相当于半个长江三峡移民工程!况且,首钢还是北京市的利税大户,不是说搬就能搬的。”一位老首钢人说。

首钢的确没有搬走,相反,首钢人还换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在首钢集团的网站上,有这样一条新闻:为了配合奥运战略,首钢除了每年投入上亿人民币进行技术改造和环保项目,还立志成为“钢铁大公园”。“目前首钢已安排了3条旅游路线,不论旅客走哪条路线,都能游览首钢文化广场、月季园、陶楼、群明湖建筑群、石景山、首钢炼铁厂、第二炼钢厂、第三炼钢厂、高速线材厂等旅游景点,感受到钢铁冶炼与高新科技、绿色环境和浓厚企业文化的现代文明与内涵。”……

中国钢铁业发展趋势

钢铁工业在西方被视为“夕经工业”已经多年。而21世纪中国的钢铁工业,仍然充满着希望,有着光辉的前景。

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新建、重建和改建一些大型基础设基础设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亟需大量优质的钢材,住宅区宅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我国居民住宅业的兴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整体推进,西部各项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各种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可观。因此,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不仅不会萎缩,而且在未业较长一段时期仍钭继续增长。

从技术层面分析,我国钢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还有广阔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空间,并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摘自《2002钢铁行业研究报告》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田书华

文化转型

一位老首钢人说,首钢更深层次的问题,也许不是企业战略等纯产业层面的问题,而是由体制问题带来的企业文化问题。

罗冰生曾经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说,“实现这个转型我认为最大的难题或者说我们大量碰到的问题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罗当时认为,从钢铁产业工人,到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人才,首钢人不仅需要学习科学知识,更需要改造自己的思想观念。就在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企业很早就在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及供应链管理(SCM)等方面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时,2002年,首钢内部还在是否上ERP做内部讨论。

首钢工学院的一位英语教师回忆起这样一件怪事:有一次去首钢日电给技术人员做英语培训。做了两个月后,学生们的反响都很好,但是,工厂的领导却把老师叫来,说不用再来讲课了。原因是“很多人学到了知识,觉得首钢待遇差,跳槽了。还不如不做这个培训。”

首钢的待遇差,是很多人不愿意在首钢长期工作的原因。首钢也曾经做过吸引人才的尝试:2001年首钢设立"定向人才奖",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进首钢工作将得到一笔奖金。与此同时,罗冰生甚至尝试在股票期权方面的安排。“打算先在首钢集团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当中进行,然后逐步推广。”但是首钢股份目前没有职工内部股。

但是,罗冰生直到他退休的那一刻,自己也没有拿到一分钱股权。公开资料表明,罗冰生时代首钢高层领导实行了年薪制。2000年时任首钢集团总经理的罗冰生年薪为6万人民币。担任集团董事长的罗,年薪可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不会超过12万。

建筑科技英语的论文 篇3:

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面向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转型过程中,借鉴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丰富经验,无疑有利于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以德国、荷兰、芬兰、瑞士四国具有典型性的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分析对象,比较上述四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现状、组织和运行结构、优势特色等,分析其异同,揭示其启示,以期为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现状组织结构目前,应用科技大学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德国、荷兰、芬兰、瑞典等欧洲国家,应用科技大学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状况不同,其主要目的可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外应用科技大学迅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对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发展现状

德国的经济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无疑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其中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n,下面简称FH)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成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FH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办学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着力培养一系列工程师。比如,应用型工程师、企业型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等,它的培养任务是为企业职业岗位群开发人力资源。德国现有FH200余所,学生数突破40万,相应FH的育才措施也十分完备,自创建以来,就显示出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它已成为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摇篮,从FH毕业的学生正在德国的社会经济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德国社会中大部分企业经济师、信息技术人才和社会教育工作者都是由FH培养出来的,FH已经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FH已和大学一起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

荷兰由于地少人多,人口密度极高,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因此必须发展知识经济,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简称HBO)促进了荷兰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一小国竞争力始终排在前列。经过上世界80年代的合并,荷兰应用科技大学数量明显减少,但是学校的综合性明显增强,在校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已经超过普通大学在校生的规模,在荷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数达到了60%以上。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荷兰各界的重视,他们认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重要,没有优劣之分,社会各阶层十分重视社会文化氛围,使得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和普通大学一样受欢迎,从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失业率较低,工资水平却不低,这也是许多学生愿意上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原因之一。

芬兰应用科技大学(芬兰语简称AMK)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它的建立形成了与普通大学共同发展、互相补充的双元格局。芬兰在2003年通过法律,明确了应用科技大学的使命和地位。目前芬兰共有应用科技大学27所,拥有在校生14万余人,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芬兰人口稀少,总人口只有540多万,但平均每20万人就有一所应用科技大学,足见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迅猛。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形成有几个原因:首先,是传统大学的发展滞后,难以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和技术进步需要,因此对应用研究和技术转移需求强烈;其次,是人才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缺乏,难以满足传统行业以及高新技术行业中对人才的需求;再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需要,欧洲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转轨与学历互认的需求。

二、组织和运行结构

1.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

成立于1971年的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它也是德国同类大学中最好的大学,它拥有自然科学教研中心、研究开发中心、技术转化中心,其中的工程专业在德国同类大学的排名中稳居第二。现学校学生数达到一万多名,其中国际学生占到了21%。学校拥有教授240名,教职人员共450名。设有12个系共30多个专业,还拥有200个实验室及车间。由于亚琛应用科技大学具有较好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得到社会各方的大力资助,这其中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欧盟以及各界工商企业等。

2.荷兰应用科技大学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包括四个校区,分别位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代尔夫特和哈勒姆,有6个分校和其它一些较小的教学地址,现有在校生4万名左右,教职工3千多人,在校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总共有60多门课程。荷兰应用科技大学是企业界最受欢迎的大学之一,因为学校采用灵活、透明的办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职业导向性,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学校主要开设金融、会计、国际管理、国际市场类专业。

3.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

芬兰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莫过于瓦萨应用科技大学,它是一所提供高等教育和研究服务的国际化的机构。主要分为社会服务与护理学院、商务经济与旅游学院和技术通信学院3个学院,以及研究与商业服务部、管理与经济部2个部门。学校教学语言丰富,包括英语、德语、芬兰语、瑞典语等,现有在校生4600人,教授和教授380名,包括社会科学、语言与文化交流、商业、技术等课程。瓦萨应用科技大学拥有全芬兰配备最先进、设施最完备的高科技实验室——博的尼亚技术研究中心,也属于瓦萨大学和芬兰瑞典工学院。本着地方学院服务地方的原则,瓦萨应用科技大学与当地企业与政府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4.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

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它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它由四所州立大学合并而成,目前在校本科生10000名左右,包括社会科学、教育学、土木工程学、建筑学、艺术设计、音乐等专业,它还设有55所专业教育研究院,致力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咨询及高等专业教育。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共有三个主校区,设有图书馆、实验室、餐厅、工作站等,多数校区还设有俱乐部、体育设施等,它与多个著名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包含多个国际项目。

三、特点分析

1.德国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数量较多,在德国高校中的地位也较高,无论从官方评价还是民众的意愿来看,它的地位都在不断上升。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质量也是外界一致肯定的,毕业生中进入企业高层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它在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特色明显,成为很多国家应用科技大学学习的典范。在教学目标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要求学生能运用新方法、新工艺解决实际问题,能完成新项目的开发;在专业设置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针对性较强,专业划分按照工程领域,地方特色明显,强调专业设置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设置面宽、科目多,专业教育具有典型性,课程设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

2.荷兰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双轨制明显,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有较多的流动机会,两轨之间的衔接也比较紧密,应用科技大学可以颁发硕士和学士学位,近年来开发了短期课程,还可颁发副学士学位;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目前可提供7个领域的培训,包括经济与服务、技术、行为和社会、农业、文化与艺术、卫生保健以及教师培训,其中经济与服务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37%;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度紧密结合,大部分学生采用全日制方式,小部分采用部分时间制,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同时采用两种方式;科研与知识生产紧密结合,荷兰应用科技大学正逐渐成为职业领域知识生产合作者,尤其是与商业部门密切配合,由商业部门牵头建立了一批应用科技大学,为商业部门培养人才,形成双赢。

3.芬兰

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在中高职衔接培养上特色明显,芬兰职业教育层次不断提升,由中等教育逐步提升到本科和硕士层析的职业教育,芬兰应用科技大学根据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设置学科和专业,注重区域产业结构和学科专业对接,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课程体系注重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芬兰应用科技大学还注重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发展继续教育,具有职业资格的成人学生可以通过应用科技大学继续获得学士学位,而硕士学位的获得要求稍高些,一般要求具有一致的教育背景和相应的工作经历,具有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位,或是拥有3年相关工作经历且具有应用型专业本科学位的人,这一多样化的形式,是芬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是应用科技大学所应承担的使命,也进一步推动了终身学习的发展。

4.瑞士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学科设置较为集中,有利于实现工学结合;所属学院类型多样化,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职业导向明显,注重培养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很多企业高管都是根据之也发展需要从中等职业学校买入应用科技大学大门的;科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调应用型研究。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服务技术技能积累的办学特色十分明显,并且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融合,目前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就业率已经超过了普通大学,普通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定位明确,高效运行,实现了中高职教育、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贯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整统一。

四、总结

通过对国外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状况的调研,了解他们的发展现状、组织结构和优势特色。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迅速,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丰富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对于正处在建设应用科技大学转型过程中的我国来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曹育南,张洁.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05).

[2]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3]杨移贻.从博洛尼亚进程看两岸四地高等教育一体化前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4]Jaana and Francisco,J.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Regional Mission: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OECD Review Project[J].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8,(21):217-224.

[5]Ari and Eero,J. Provincial University of Lapland:Collab-orating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J]. Higher Educ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olicy,2008,20(2):115-123.

作者:丁彦 张伟

上一篇:新课改网络金融论文下一篇:金融学本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