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论文

2022-04-20

摘要农地产权制度是人们在利用农村土地时所受的人为制约,是人们占有和使用农村土地的行为规范。本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进行经济因素的考察,探寻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旨在设计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论文 篇1:

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摘要:解决农村土地权益归属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处理好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必须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农村地区具有显著的复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土地权属关系变得复杂。为了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同时,实施了“六权同确”计划。文章将简单分析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希望能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方案。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为了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以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府开始实施“六权同确”计划,所谓“六权”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林业用地所有权、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和农村集体用地房屋居使用权(包括农房),在确定这六种产权的过程中,奉行“产权归属清晰”“土地资源保护严格”“确权管理规范”和“土地使用权流转顺畅”等四项基本准则。本文将简单介绍“六权同确”计划的核心概念和农村产权制度,系统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和集体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并综合探讨如何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六权同确”计划的核心概念

“六权同确”的基本含义是明确六种权利的权属关系,并在确定这六种产权之后进行颁证。“六权同确”计划中的“六权”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林业用地所有权、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和农村集体用地房屋居使用权(包括农房)。该计划属于农村土地改革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项目,其核心目标是落实“还权赋能”政策,“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案,提高土地使用价值。在该计划执行过程中,政府坚持履行“产权归属清晰”“土地资源保护严格”“确权管理规范”和“土地使用权流转顺畅”等四项基本准则,工作基础是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准确实施确权登记和颁证,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机制,建立土地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健全土地流转体系,全面开创发展新局面。

二、农村产权制度

从字面意思来看,产权制度即推动产权关系步入制度化,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正确履行各种行为准则,科学调整产权关系,解决产权矛盾问题。从宏观层次来分析,农村产权制度有正式规率制度和非正式规章制度之分,前者包括组织制度、社会契约和相关法律制度;后者包括文化风俗习惯、传统思想意识(包括制度性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规范。从微观层次来分析,农村产权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确定农村产权主体制度,产权范围界定管理制度,产权结构调整制度,产权保护管理制度,产权合法交易管理制度等。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统一农村产权制度的基本定义,对于该制度的理解,学者们有三种看法:第一,认为农村产权制度和生产类型息息相关,主要分为农业生产制度和非农业生产制度。李胜兰先生曾经指出,应该从是否属于农业生产范畴这一标准来分析农村产权制度,如果属于农业生产范畴,其产权制度核心是土地资源;如果不属于,其产权制度表现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第二,认知农村产权制度的核心包括两项基本制度——农村土地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杨敏先生指出,农村产权制度特指调整农村各项财产关系制度的总称,其基层是家庭承包经营,并对双层经营机制进行统分结合。与此同时,杨敏先生强调,土地是农村地区最宝贵的资源,集体经济是当代农村最为鲜明的经济特色,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村产权制度的核心内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细分为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经营制度和集体资产分配管理制度(尤其是对资产收益的分配)。李耀平先生在阐述农村产权制度的同时指出该制度的核心是农村土地,要将土地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并细分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第三,认为农村产权制度属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集体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综合体。温铁军先生曾经指出,农村产权制度包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集体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虽然这三种观点存在一定差异,却都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集体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集体经济管理制度的范畴内,同时,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作为核心。

三、农村土地确权和集体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农村土地确权和集体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土地确权工作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明确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利,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目前,随着各地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全面开展,各村集体被赋予了土地发包权利、调整权利、回收权利和管理权利,这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意味着他们也拥有这四种权利,他们会因此获取更多收益。其次,以土地确权工作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助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管理效益,开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使农村土地资源分配更合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坚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原则

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学执行“六权同确”计划,必须坚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原则。目前,国家针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制定了七项基本原则:第一,不断完善土地确权管理制度、确保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发展原则。该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土地确权工作、执行“六权同确”计劃及改革集体产权制度的过程中应坚持完善土地确权管理制度,优化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将农村土地经营承包确权证书、土地资源使用证书、土地承包合同文件、土地规划证书、林地承包关系、水利设施建设承包关系、农村房屋产权和宅基地归属关系作为工作参考基础,在保持现有关系的稳定状态下开展确权工作,依次进行登记与颁证。第二,尊重历史,坚持法治原则。该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在执行“六权同确”计划的过程中应认真参考《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森林法》和《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文献,依法开展土地确权与登记颁证工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应尊重历史,即遵循原有的产权归属关系和承包关系,如果发现实际状况和账面内容不一致,就要再次认真核实与调查,将现状和历史因素对比,统筹兼顾,全面核实后方能进行科学调整与确定等级,切忌非法调整。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和民主协商原则。农村土地类型不尽相同,可分为农田、宅基地、住房、农房、林地、丘陵、山地等。因而,不能采取同一种方法对所有土地进行确权和登记,必须采取因地制宜方针,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佳确权方法。与此同时,土地确权工作并非由政府、村委会或者某一组织独立完成,而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展民主协商,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土地确权工作和集体产权改革,勇于提出个人见解,贡献智慧,解决确权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第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处理好农村产权关系,确保产权归属的合法性与明确性,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由政府颁布引导性政策,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发挥监督职能,引导工作人员完善土地确权服务平台与相关管理机制,培养良好的市场主体,完善相关制度,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按照规律探究合理的农村产权要素配置方案,以此推进农村产权要素运作步入市场化和资本化。第五,坚持实效性原则和求真务实精神。工作人员应立足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目标,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实效性原则,秉承求真务实精神,分清工作重点,采取先易后难方针分布开展土地确权和登记颁证工作,协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根据实际情况率先突破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领域,依次完成“六权确认”计划,加快处理个案与特殊问题。第六,坚持勇于创新和试点先行原则。中国农村地区所占面积广阔,全面确权和改革工作难度很大,因此,要在试点上先行开展确权工作,勇于创新,尝试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此总结成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第七,坚持统筹兼顾,村组主体原则。农村土地确权和产权制度改革覆盖范围广,涉及到了多项细节,存在大量的重点工作,为了处理好细节问题,做好各项工作,则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同时,要以村组为主体,促进各乡镇部门的有机合作,从而全面推进“六权确认”工作。

(二)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相关法律体系

优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案,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良好发展,必须科学划分各部门工作层次,制定精确的改革目标,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相关法律体系,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法可依。在具体立法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三项基本工作:第一,正确认知立法工作的重要意义,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对各部门进行合法约束与有效管理,使集体产权价值能得以实施。第二,大力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步入法治化,为集体产权制定改革提供法律保障,确保法律文献能够保护农村集体权益。第三,构建听证制度,确保集体形成统一决策之后,再依照对应合同规定来实施,规避出现先征地后讨论的现象。

(三)健全农村土地出让收益管理制度

以农村土地确权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着重健全土地出让收益管理制度,细化制度内容。从整体结构来看,完整的土地出让收益管理制度应明确指出农村土地出让收益和成本管理工作由地方财政机构负责,为地方财政提供保证,对于村集体组织和被征地乡村,须按照科学的比例分配出让金资源。此外,对于国家土地的收入经费,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由政府部门监督整体土地的出让项目,结合实际比例支配土地出让金。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原则,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相关法律体系和土地出让收益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巧燕.康县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20(10):257+259.

[2]刘同山.以股份合作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J].新疆农垦经济,2019(08):44-53.

[3]马惠荣.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J].农民致富之友,2019(09):241.

[4]周九师.山西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05):7+9.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人民政府)

作者:郭春霞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论文 篇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视角分析

摘 要 农地产权制度是人们在利用农村土地时所受的人为制约, 是人们占有和使用农村土地的行为规范。本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进行经济因素的考察, 探寻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旨在设计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方案。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地产权制度 经济视角

农地产权是指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为核心, 包括租佃权(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在内的一系列权利。近代以来, 中国农地产权无论是在所有制结构还是经营方式上, 都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是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时期。本文在分析这个历史阶段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突出了经济因素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影响,介绍了农地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行了展望。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分析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制度概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经历了确立阶段、稳定阶段、完善阶段和发展阶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确立阶段使得“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面解体,经历了不允许到允许例外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包干到户的确立,一方面标志着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解体;另一方面又还原了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的特点。

在稳定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状态。农地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建立后,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稳定的农地承包期限,巩固和完善制度创新成果;二是在农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框架下,进一步试点、创新农地使用制度,努力挖掘和提高农地生产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制度激励。

完善阶段是由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开始转入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逐渐发展时期。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农村经济改革又出现了一个新高潮,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帷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正式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家庭承包制的法律地位,肯定了农村中的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进一步对农民承包地的转包权、转让权、优先承包权和继承权作出了具体规定。在全国各地区开始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决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提倡在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农业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地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

发展阶段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是在稳定农户农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做好延长农户对农地经营的承包期限和允许农地流转为中心的制度完善工作。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强调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制定了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家庭承包经营取代家庭联产承包,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取代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提法。2002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从而在法律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地在自愿基础上的流转。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04年宪法把“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规定标志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法律地位的正式确立。

(二)经济因素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制度的影响

1985年以后,农业因生产经营制度变革带来的“矫正效应”基本释放完毕,农业的增长必须靠投入、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证。同时,在1984年前后,由于几年的农业剩余基本留在农民手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特别是建筑材料和轻工业品)和计划经济的松动,使得改革初期农民不得不将其主要人、物资源投入农业的局面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在工农业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和销售渠道的不畅,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改革以来农业超常规增长,国家也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这使得农业基础设施恶化。从而导致1985年以后农业的增长速度放慢和主要农产品下降和徘徊,农民来自农业收入的减少。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首先,耕地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平均每公顷耕地生产的农作物总产值从1978年的1124元增加到1997年的3034元,年均增长了5.4%,同期农作物的净产值也由每公顷782元增加到1950元。农地生产率的提高对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受到资源约束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效率看,按照黄季防(1999)的统计,粮食、油料、棉花等7种主要农作物用工量按加权平均计算,到1996年7种作物的单位用工量继续减少到262个工作日,不到改革前的一半,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制度扩张效应。

农业产业化结构得到调整。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现阶段,中国1/4左右的GDP和1/3的非农产业增加值由农村非农产业提供,全国1/2的工业增加值由乡镇企业贡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农村对国民经济的参与度,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来源,而且扩大了农村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农村经济商品化水平提高。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促使农民逐渐由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向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转化,农村商品化的范畴不断扩大。商品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商品购销方式,改革了单一的流通渠道,开展了横向经济联合,农村经济商品化水平和农产品的商品率逐年提高,农村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了转变。

二、农地产权制度的展望

在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产权完整性、明晰性和流动性的缺乏,导致了新的制度非均衡的出现,随着制度非均衡的出现和加剧,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初始安排将被扬弃,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农地产权制度。同时,这种取代是一种辨证的否定,它既是对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内在缺陷的克服,又是对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合理内核的保留, 同时还将增加新的制度内容。作为一种辩证否定的过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内在矛盾——产权的模糊性和凝固性——已经昭示了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迁的路径:农地产权安排的清晰性和流动性。产权的清晰程度指的是产权的归属状况,即产权是属于国家、集体还是个人;而产权的流动性则描述了各产权主体的竞争状况,它主要体现在产权是否可以自由流通上。因此,可以预言下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将是构建边界明晰、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

(一)构建边界明晰的农地产权制度

首先, 明确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权力。构建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组织机构,使农民能够通过这一组织形式真正行使其所有权,从而真正维护自身的权益。可考虑构建和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使其成为农民集体土地以及农村其他公共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决策机构,真正代表村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包括农地权益在内的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其次,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明确界定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围,将征用的土地真正限定在公益性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上;建立和实施土地征用听证会制度, 形成征地过程中农民、集体、征地单位及政府等各利益主体之间共同参与、共享信息、共同磋商、公平交易及有效监督机制;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转用后的收益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被征用土地的价格, 确保农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益;建立土地补偿金的分配机制,承包主体未明的土地, 其补偿金归农民集体所有,根据全体农民的意愿进行分配和使用;农民承包的土地,其补偿金全部支付给被征地农户,用于其发展生产或就业安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截留或挪用;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法律形式规范农村土地征用主体与被征主体(农村集体及农民) 之间的关系。

最后, 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权制度。一方面,从法律上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的性质,即农民依法对承包土地享有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在内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我国《物权法》 第十一章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了较为明确的规范,这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奠定了法律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阶段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拓展为包括法定承包权、占有权、经营权、收益权、转包、转让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等内容在内的权利束。

(二)构建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

建立和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把土地流转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例如,我国《物权法》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第一百二九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为构建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规范和丰富农地经营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可通过入股、抵押或租赁的方式将自己的经营使用权进行转让,特别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即农民取得的土地经营使用权是一项财产权利,在履行合同的前提下,他既可以耕种土地,又可以依法将土地经营使用权转让。

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经营权转让市场管理制度, 对土地流转中的运行机制、价格、违约责任等问题严格规定;建立农地流转的价格评估体系、培育农地流转中介组织, 使之在农地流转的供需之间起媒介和桥梁作用;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

参考文献:

[1]谢迪斌.20世纪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特征与启示[J].学术研究,2005,(5):28.

[2]武力.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论1949—1998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www.cass.net.cn.

[3]谭劲松,郑国坚.产权安排、治理机制、政企关系与企业效率[J].管理世界,2004(2):104-116.

[4]杜威漩.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变迁为例[J].商业研究,2009(2):215-216.

作者:李盼盼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论文 篇3:

论股份合作企业的非合作制本质属性

[摘 要] 股份合作企业实行资本不变制度,“一股一票”的决策机制和股权民主体制,股东参与利润分红,以及股份合作企业的 以追求营利为目的等特征,与合作制的资本可变、成员平等、按交易量分配及合作制以服务成员为宗旨的各项本质要 求相违反,决定了股份合作企业缺乏合作制的本质要素。股份合作企业只是我国经济改革时期的一种过渡性企业形 态,没有必要制定单独的合作企业法。

[关键词]股份合作;过渡性;本质;合作制;

[作者简介] 魏盛礼,南昌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江西 南昌 33004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为了使分散经营的农户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转制,尤其是为适应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造的需要,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按通常的观点和官方的规定,股份合作企业是指两个以上劳动者或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协议,以资金或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实现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并留有公共积累的企业法人或经济实体。由于股份合作制企业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资本增殖的需求,又有某些程度的合作“公有”色彩,得以跻身于“集体经济”之列,从而在法律上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地位,可以享受到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待遇,特别是由于股份合作企业可以避开改革的意识形态障碍,股份合作制企业仍确认为社会主义集体企业,那么它在税收、贷款利率、获取土地使用权方面既可以继续享受到许多私营企业享受不到的优惠,又能够克服集体企业产权不清的缺陷,股份合作制成为当下我国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首选模式。因而,股份合作企业一时间颇受理论界的青睐,被誉为“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和解,是确保劳动者的利益随企业利润的增长而增长的制度”,“是引导个体劳动者和待业人员互助合作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曾一度将起草和制定《股份合作制法》列入全国的立法规划之中。笔者认为,应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有清晰的认识,正确区别股份制与合作制的本质差异,不宜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单独立法,股份合作制企业不具有合作制的本质特征,只是我国经济改革时期的一种过渡性企业形态。

一、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现状

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我国的出现,有其强烈的时代色彩。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原先的生产大队等经济组织形式,被农村承办经营户所替代,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小规模经营、农户筹资艰难以及市场信息不灵等因素,又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央1985年1号文件里首次提出了“股份合作”,认为股份合作具有“不改变入股者的财产所有权,避免了一讲合作就合并财产和平调劳动力的弊病,却可以把分散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较快地建立起新的经营规模,积累共有财产”的功能,大力加以提倡。1990年2月12日农业部发布《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第一次以政府部门规章的形式界定了“农民股份合作企业”的涵义,按照这一规定,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是指3户以上劳动农民,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劳力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实行民主管理,以按劳分配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股金分红,有公共积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依法批准建立的经济组织。该文件规定了股份合作社的条件和组织,希望以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此同时,为推动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通知》,对股份合作企业重新进行定义:股份合作企业是指两个以上劳动者或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实行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留有公共积累的企业法人或经济实体。认为股份合作企业“保持了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合理内核,吸收了股东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等合作制的基本内核,是一种集股份制与合作制优点于一体的新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1997年,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义》,推动城市小企业的转制。时至今天,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股份合作企业条例。自此,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不仅成为城乡中小型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首选模式,也成为国有小型企业改组改革的重要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5年,我国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数量就达到300万家。现实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实现形式也不完全一致。有的股份合作企业是在个体、家庭手工业、乡镇企业等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联产、联营,并采取各类生产要素联营或折价入股形式,发起组建而成的;有的将原有的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的财产重新界定,并吸引大量社会投资而形成股份合作制;也有的是国有企业全员持股改制而成。有的企业只有职工股而不向社会筹资;有的企业中既有职工股东,也有非职工的股东。根据不同地区的模式,有“温州模式”、“深圳模式”、“山东模式”、“安徽模式”等各种模式。企业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称为股份合作公司;有的冠名股份合作社;有的称作股份合作联营。股份合作企业呈现多元化、多类型的特点。

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特点

尽管我国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形态多样,各地方性立法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规范要求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类企业形态,有其共同的特征。我国股份合作企业一般有如下共同特征:

1.股份合作企业的成员为复数。股份合作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企业职员,也有部分股东不是企业成员,但每职工的所持股比例并不相同。大多数股份合作企业的成员同时具有企业成员和雇员的双重身份。当然,此种情形不是绝对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是相对开放的。从资本形成来看,虽然强调企业绝大多数职工入股,但同时也可以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从经营关系来看,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全面社会化的,从生产要素到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对象。2.职工入股后原则上不得退股,但遇有职工死亡、退休、调离、辞职或被企业辞退、除名、开除等特殊情况,企业可根据情况回购职工持有的股份。3.股份合作制企业组织制度的特点是,企业由全部或大部分劳动者入股集资设立,全体职工或大部分职工都是股东,按照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方式设立。由此形成了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4.股份合作企业的表决机制是“股权民主”和“股权平等”原则。无论对股份合作企业决策层人员的选举还是对企业的重大事项的决定,均由股东会进行表决。股东会表决时实行“一股一票”的原则。依据这一表决原则,拥有企业多数或相对多数股份的股东,能够控制股份合作企业的管理层人事的任免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5.股东按出资分红,在企业解散时享有盈余财产分配权。既然股份合作企业股东出资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投资回报,那么,企业盈利的分配也是按照股份的多寡进行分配的。尽管往往同时作为股东身份的企业职工可以获取劳动收入,那只是工资收入。对于企业的税后利润,在提取法定和公司章程规定的积累后,由股东进行分红。在股份合作企业解散时,如果尚有剩余财产,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享有盈余财产分配权。6.股份合作企业是公司的一种。股东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是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企业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这就要求股份合作企业同其他公司一样实行资本维持原则,股东不得退股,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转和对社会承担相应的义务。股东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和章程约定转让其所持有股份。

从股份合作企业的特征上看,股份合作企业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合作色彩,也与典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不完全相同,但其公司的特点十分突出,股份合作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

三、股份合作企业的非合作性本质分析

尽管股份合作企业冠有“合作”的字样,也吸收了合作制的某些成份,但通过对其性质的分析,就会发现股份合作企业并无合作制的本质,而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的特殊形态。

合作社是劳动人民为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谋取共同的经济、社会利益,通过资金、劳力、技术或生产资料入股的方式,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自愿联合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1995年9月国际合作社联盟关于合作社特征的声明,将合作社定义为:“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这个定义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合作社的承认。其本质特征有:1.成员资格开放和资本的可变性。合作社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开放的社员原则,社员有权根据其意愿自由加入或退出合作社。合作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有资格且承认章程、愿意履行义务者加入合作组织,除了按照章程规定的之外,合作社也不得将任何社员除名。新的社员加入带来新的股金,社员退出时连带其交纳的股金一并抽回。由于合作社的这一原则使得合作社成员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相应地合作社股金总额处于经常变动状态。2.“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贯彻成员民主性。无论是合作社管理成员的选举还是合作社重大事项的决策,不论社员入股多少,一个社员有且只有一票的选举权或表决权,社员权完全平等。之所以实行一人一票的原则,是为了防范资本对合作社的控制或操纵,确保合作社的互助合作宗旨得以实现。3.严格区分社员的内部服务性与非社员的外部交易性。对社员,合作社经营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交易过程不也在于盈利,交易条件应当体现优惠?鸦而对于非社员,则与公司等企业组织一样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由此获得的盈余作为合作社的主要积累和股息分配的来源。由于合作社是以社员自我服务作为宗旨的经济组织,合作社以内部服务成员为主,以外部交易为辅。否则,合作社就有可能异化为徒有合作之名的以追求营利为目的的公司。4.股金只能分得利息,不能参与合作社利润的分红。这一原则是限制入股金对利润的支配权,合作组织的入股股金的红利率不能太高,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同期银行利率标准。还有的合作组织除了股金可以参与红利分配外,对经营所得的盈余也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的多寡分别获得相应分红。交易量越大的社员可以获得的盈余就越多。合作组织之所以实行这一分配规则,目的在于防止合作社异化成为以追求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5.合作社解散时剩余财产的不可分割性。合作社一般是社区成员基础上发展而来,合作社的目的也服务于社区的社员,合作组织与社区具有天然的联系。在合作社解散时,首先退还社员先前认交的股金。在退还社员股金以后,如果尚有剩余财产,任何社员不得分割这些剩余财产,而应把这些剩余财产作为整体转交社区,成为社区的公共财产。

反观股份合作企业,显示出与合作社不相容的本质特征。1.股份合作企业实行资本不变的公司法原则。股份合作企业成立后,必须实际上保有与其注册资本或资本金相当的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少资本数量。股东退出股份合作企业,只能通过向他人转让股份的方式来实现,而不得从股份合作企业中退回其股金。2.股份合作企业与合作社的决策机制相反,实行资本民主性。合作社是人的联合,以互助合作为目的。在合作社中,劳动是第一性的,资本是从属的,通过社员的互助劳动以避免资本的统治。正因如此,合作社奉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原则。不论持有多少股金,其表决权都相同。股份合作企业中每个成员的表决权是不相等的,“一股一票”的表决机制奉行的资本平等原则,破坏了合作制的设立初衷,劳动成为资本的附属物,实行资本的统治。3.股份合作企业的目的在于资本增值,不在于为成员提供服务。股份合作企业经营过程中,对股东与非股东一视同仁,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盈利,没有什么差别待遇。而合作社社员入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合作社提供的服务,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资本增殖。4.股份合作企业参与税后利润分红,与合作社的股金不分红原则相左。在合作社中,股金只获取一定数量的利息。当经营有盈余时,按社员对合作社的交易量来分配。但在股份合作企业中,社员对合作社的交易量根本不成为分红的标准,只有股份才能参与盈利的分配。5.股份合作企业终止时按股份分配剩余财产的特征,违反合作社解散时剩余财产的不可分割性原则。合作社“入股自愿、退股自由”原则,使合作社成员具有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形成的公共积累,是由不特定的社员长期共同创造的。对合作社终止时的剩余财产,各国合作社法律一般规定交给所在的社区,或交给当地政府,而不能分配给现存的社员,更不得按股金分配剩余财产,这是合作制的基本精神。股份合作企业终止时按股份分配剩余财产,是典型的公司财产制度。此时,投资者享有的并不是股金持有者的权利,而是公司法中的股权。

上述关于股份合作企业与合作制的本质差别表明,合作制的本质属性(互助合作性)与股份制的本质属性(资本性)是根本排斥的,不可能溶合在一起。两种企业制度的本质属性的非溶合性决定了在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独立于它们的企业制度,只能存在分别依附于它们而在非本质方面相互吸收对方因素的非独立的企业形式。股份合作企业不是股份制与合作制的有机结合,只是在一段相当的时间内作为企业改革的一种过渡形态,最终还在公司法修订时可以考虑将其归为公司的一种形式而加以规范。相反,为了鼓励真正的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成员的互助合作,有必要对合作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单独制定一部科学的《合作社法》。

参考文献:

[1] 乔传福,杨欢亮,王天义.论中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历史地位[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8,(3).

[2] 康德琯,林庆苗,史生丽.股份合作制理论与立法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3] 乔传福,杨欢亮,王天义.中国股份合作经济[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4] 马跃进.股份合作企业不是独立的企业形态[J].政法论坛,1997,(2).

[责任编辑:李小玉]

作者:魏盛礼

上一篇:农村建设法治思考论文下一篇:单元组织合拢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