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论文

2022-04-30

摘要: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合作创新能够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和信誉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论文 篇1:

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文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出四种主要学术观点,并作了简要评述,构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框架,并对机理作了具体分析。结论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以组织学习为源泉,借助组织资源与组织背景的力量,在有效的内外部促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等三大知识变量的关联效应而形成。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提出后,国内学者与实践界人士从企业的角度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热点置于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路径与策略等。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剖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是前提。基于此,本文拟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问题进行研究。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刚刚开始。既有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且未形成一致性观点。迄止目前,有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主要学术观点:

1、综合机制论。一些学者从综合机制视角来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文献1、文献2认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形成机制就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和提高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护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企业内外的各种经济关系,企业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形成机制包括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具体包括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企业机制和社会机制等四个方面。文献3认为创新文化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并探讨了创新文化核心理念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机制。文献4则从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视角探讨了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机制,认为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应立足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并需要依靠政府引导机制、资金筹集机制以及人才机制等共同发挥作用。

2、知识(能力)集成论。知识(能力)集成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知识或能力集成的结果。文献5的研究强调了知识集成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文献5认为。知识集成是对分散在不同协作单位和人员的知识进行有机集成,通过对集体知识的捕获、共享和集成,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自主创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文献6的研究成果表明,集群式创新的创新能力集成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集群式创新能够实现创新能力的集成。但要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集成是有条件的,专业化分工、知识共享、网络作用、集群学习、资源可得性都是其中的重要条件。

3、知识(技术)学习论。知识(技术)学习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的知识学习或技术学习形成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文献7探讨了知识学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作用机理,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的集合体。其形成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可分为两个核心的子过程:知识积累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知识积累形成了企业的知识存量。知识应用决定了企业的知识质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由知识存量和知识质量决定的。

文献8则认为技术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后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企业的知识积累、R&D活动以及技术学习共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其中技术学习是最主要的过程。R&D活动是技术学习的有效载体。企业技术学习可以分为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通过技术学习,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强企业知识积累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知识结构和整合企业知识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效用,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资源整合论。资源整合论认为,企业的创新过程是诸多资源要素整合的过程,其资源要素整合方式的差异形成了创新模式的差异。文献9认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犹如生物细胞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即企业通过选择吸收外部资源,结合自身资源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核心技术,进而维持企业永续的创新活力。在创新资源整合中存在三种资源流:外部环境资源流、中部环境创新资源流以及内部环境创新资源流。外部环境资源流通过企业“细胞”的消化吸收与剔除淘汰。形成中部创新资源流;在内部环境中,企业运用组织管理与研发能力,将中部创新资源与内部资源进行调配。从而完成对创新资源的整合,由此也完成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全过程。

5、简要评述。

(1)关于“综合机制论”。“综合机制论”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建立有效的内外部机制。该学术观点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找到了明确抓手,便于企业与政府等相关主体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其不足之处是:该观点没有触及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深度机理,即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什么,综合机制又是如何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等问题,“综合机制论”不能做出回答。

(2)关于“知识(能力)集成论”。“知识(能力)集成论”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知识或能力集成的结果。该学术观点抓住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属性。要求企业应该注重并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抓住了知识管理就抓住了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要害。该观点的不足之处:一是没有继续探索知识与能力获取的过程——学习过程;二是仅从知识与能力集成本身来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忽视了在知识(能力)集成过程中内外部促进机制的作用。

(3)关于“知识(技术)学习论”。该学术观点既强调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属性是知识,又强调了其形成过程必须以知识(技术)学习为基础,其中,加强技术学习与R&D活动是关键。其不足之处:一是该观点未能阐明知识(技术)学习与其他内外部促进机制之间的联系;二是该观点侧重于企业技术层面上的学习。忽视了基于全员、全过程的组织学习。

(4)关于“资源整合论”。该学术观点强调了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要注重对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对其他有关学术观点也是有益补充。其不足之处:一是该学术观点将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比喻为生物细胞的生存机理,但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企业“细胞”如何才能够做到对外部资源的“消化吸收与剔除淘汰”以及对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该观点未能做出解释;二是从企业管理角度看,该学术观点比较抽象。

二、组织学习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属于企业能力的范畴。而企业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由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也是知识。企业能力理论可以追溯到1959年Penrose的《企业成长论》,她认为。以企业内在成长论来分析企业,特别要重视企业固有的能够逐渐拓展其产生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受Penrose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Richardson,他在1972年《产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包括“知识(能力)集成论”以及“知识(技术)学习论”在内的众多学者也都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

2、组织学习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源泉。既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而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应用和创新必须依赖于学习过程。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中的“知识(技术)学习论”也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知识与技术的学习。笔者认为。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仅重视技术层面上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组织学习活动。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组织学习才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的源泉,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的竞争根本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只有那些持续学习、善于学习、全员学习的企业才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3、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框架。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既有研究文献的启发,笔者构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框架。

三、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

逻辑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具体分析如下:

1、组织学习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始终居中心地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这就决定了组织学习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源泉。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组织学习自始至终处于中心地位。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动机,它连接着企业的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这三大知识变量。组织学习水平的高低、组织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方式的选择及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

2、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三大知识变量。如果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因变量,那么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就是三个关键性的自变量。知识积累形成了企业知识库中知识存量的大小,而知识存量又决定了企业的初始技术能力以及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所采取的方式。知识应用决定了企业的知识质量,而知识质量又决定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速度。知识集成包括企业内外部知识集成,是企业重要的知识流量。知识集成的结果一方面将知识流量汇入企业的知识库。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知识存量,另一方面又显著提升企业的知识应用水平,加快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以组织学习作为纽带。

3、组织资源与背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组织资源在组织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加速或抑制作用。优质、充裕、具有独特性的资源投入,有利于加速组织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加快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组织背景(Organizational Context)是组织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积淀,组织的经营理念、组织文化、组织中的种种关系、组织发展的逻辑、路径无不烙上组织背景的印迹。如果一个组织具有悠久的创新历史。拥有创新型组织文化,建立起有机式的组织结构,这样组织背景必然会对组织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还必须依靠有效的内外部促进机制。如果说组织学习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因。那么,组织资源与背景、内外部机制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因。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有效的外部促进机制与内部促进机制的建立非常必要。外部促进机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的财政与税收机制、政府的奖励机制;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及健全的社会服务与社会中介机制等。离开了健全有效的外部机制,企业自主创新将会呈现鱼龙混杂、白生自灭的状态。内部促进机制主要包括企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吸引机制与激励机制;企业的动态管理机制等。组织学习与自主创新的微观主体是个人与团队,组织学习水平高低、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企业的人才队伍及其活力,同时。也取决于企业内部动态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建立起有效的内部促进机制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无疑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可以表达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以组织学习为源泉。借助组织资源与组织背景的力量。在有效的内外部促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等三大知识变量的关联效应而形成。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学术观点,本学术观点融合了目前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的四大学术观点,一定程度上弥补并完善了四大学术观点各自的不足。本学术观点较好地呼应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以及企业创新理论。并呼应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本学术观点能够为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较为系统化的解决问题思路。不足之处是。本研究仅提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框架,究竟组织学习与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三大知识变量之间如何关联,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吴价宝 刘 洪

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论文 篇2:

合作创新与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实现

摘要: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合作创新能够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和信誉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制约因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上走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道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特别是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是不可能换来的,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才能获得。然而,自主技术创新作为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技术、经济过程,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和对策才能够实现。在我国现阶段特定的经济技术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合作创新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一、合作创新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机理分析

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里所说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指的是自主技术创新,而不是仅仅靠模仿或舶来技术实现的技术创新。在技术领域,过分注重跟踪模仿,将难以越过跨国公司严密的专利壁垒,使得跟踪发展的技术在市场上实际应用的空间十分有限,将会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形成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长期锁定于国际技术分工体系的低端。在当今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环境下,技术依赖远比资金依赖、市场依赖更加危险和难以摆脱。正因为如此,中国必须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无论哪一种自主创新类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需要具备相应的科技创新条件。而这些条件在我国现阶段并不完全具备,通过合作创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国技术创新资源的效能,则是实现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理性选择。

1 合作创新与原始创新的实现

一般认为,原始创新是指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索事物的现象、结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或者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的过程,其成果表现为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理论创新以及实验方法及仪器的发明等。原始创新是所有其它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作为一种首创性创新,原始创新一般没有现成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可资借鉴,并且其研究成果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才能实现,因此,从事原始创新往往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创新成果运用于商业领域也需要相当长的周期。这些特点都将导致企业对从事原始创新缺乏足够的动力。现阶段我国的原始创新多存在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当中,只有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才从事这类活动。我国原始创新的不足可通过申请的专利数体现出来。目前,在产业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只有韩国的1/4。近15年来,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比例是6.4:1。在信息技术领域,外国人在中国的发明专利占90%,计算机领域占70%,医药领域占60.5%,生物领域占87.3%,通信领域占92.2%。通过企业的合作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缓解乃至于克服企业进行原始创新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首先,合作创新能够实现企业创新的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摊。原始创新的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并且创新周期较长,创新成功率又较低,单独一个企业很难承担如此大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除了国家支持以外,企业可通过合作创新的方式降低自身所承担的原始创新风险,分摊创新成本,增强企业原始创新动力和能力。

其次,合作创新有利于实现原始创新中的内部规模经济,提高创新效率。如果将原始创新看成一种生产知识的过程,那么这种生产过程既有可能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又可能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原始创新的累积性特征决定了在创新投入达到一定规模之前,生产知识的过程是规模报酬递减的;在创新投入跨越了某一临界值之后,这一过程则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这时就能够实现原始创新的内部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原始创新效率。而企业合作创新则是实现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以下通过模型加以说明。用原始创新成功率p表示创新的产值,x表示企业的原始创新投入,x表示企业原始创新投入的临界水平,假定考虑极端的情况,即创新投入达到临界值之前,创新成功率几乎为0。那么原始创新的生产函数形式可表示为一个分段函数,如图1所示:

如果企业单独采取创新行动,则其所能达到的最大创新投入规模为x,创新成功率基本为0,这也就是企业为什么不愿意进行原始创新的原因。如果进行合作创新,那么两家甚至多家企业的总体创新投入x就会超过x,进而实现原始创新的规模经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将得到提高,由此将大大激发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动力,增强其创新能力。

再次,合作创新有利于实现原始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原始创新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高校和科研机构比较容易具备这些环境条件,但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原始创新又具有资金缺乏的不利条件。相比之下,企业(尤其是联合体企业)一般在创新资金方面具有优势,也具有较强的进行原始创新的动机,但却缺乏进行原始创新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科研人才。以上二难境地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合作创新、实现产学研结合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同时这也是合理配置我国有限的科技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能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的重要条件。

2 合作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实现

集成创新是指企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通过集成创新,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有助于实现一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我国目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集成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有可能成为实现我国技术跨越的突破口。合作创新对实现我国企业集成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首先,合作创新能够满足集成创新把握技术需求环节的要求。集成创新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日益丰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它要求把握技术的需求环节,在创造符合需求的产品与丰富的技术资源供给之间形成一种匹配效应。而合作创新有利于实现这种效应。例如,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创新有利于生产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创新并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生产商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能够为生产企业找到一套与该产品生产相匹配的技术资源供应。可见,通过合作创新实现了创新要素的有效匹配与整合,进而提高了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其次,合作创新有利于实现集成创新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和有效配置。集成创新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创新系统,要求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优化、整合,实现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合理配置。集成创新强调的是一种群体性、集成性的创新活动,涉及到多项技术或项目,往往需要多家企业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仅靠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完成这一复杂过程的。特别是在现代技术创新条件下,集成创新过程已由原来的线性过程转变成网络化过程,创新过程对企业之间资源与技术的共享,增加资源优势互补的空间,提高创新知识的利用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方面,企业合作创新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

再次,合作创新有利于实现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进而提高企业集成创新能力。集成创新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资源往往由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掌握,由于集成创新的复杂性程度较高,因此创新主体涉及的范围也较广,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企业职能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用户及个人等。在实现集成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的隐性知识往往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创新中的隐性知识难以跨越时空限制,往往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才能得以传播,并发挥其有效价值。合作创新能够为企业建立一个促使隐性知识有效传播的平台,克服了时空因素对隐性知识传播和外溢的限制,促使科研人员之间相互激发创新灵感。同时,合作创新还实现了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设备及其他创新要素的协同使用,提高了集成创新过程中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提高了企业集成创新能力。

3 合作创新与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的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是后发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的捷径,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技术引进中重引进,轻消化、吸收。一些企业由于资金和创新能力的限制,只具有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费用,却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的费用和能力。由此在“引进一消化吸收一再创新”的创新链条中,只能完成第一个阶段的任务,而在消化吸收和实现再创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没有达到国家提倡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最终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意图和要求。进一步看,目前制约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不强和进行再创新的动机不足。克服这一障碍,也需要进行合作创新。

首先,合作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过程中的吸收能力。企业的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并对获取到的知识加以消化、转化和应用的能力,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相关知识的累积性、相关知识的差异性等。一方面,企业合作创新的基础是合作企业将其拥有的创新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创新,通过合作创新有利于增加合作体的知识基础,提高企业吸收、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企业合作创新通过增加企业相关知识的累积,提高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进而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企业在合作创新过程中,不同企业团队成员间的知识背景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具有差异性知识背景的人员之间的交流、碰撞,容易诱发新的创意、新的研究思路,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水平和速度。

其次,合作创新有利于强化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动机。目前,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动机不足,主要是因为技术引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却需要大量创新资源的支持,需要相应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平台,并且面临再创新失败的风险。而当企业再创新成功之后,在相关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其创新成果容易被同行企业模仿。这种模仿主要来源于创新本身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尽管从社会角度来看具有正的外部性,但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则会削减企业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动机。而通过合作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再创新的溢出成果内部化,增加企业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动机。其具体机理通过下面图2加以说明。

假设MR1表示从单个企业角度来看创新的边际收益,MR2表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创新的边际收益,MC表示创新的边际成本。技术成果的溢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正外部性,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存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供给要小于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而将正外部性内部化之后,私人供给则能够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对合作创新来说,在合作创新之前,企业只考虑再创新带给自己的收益,它将根据MC=MR,的原则决定自己再创新的最优投入水平x。,这一水平小于作为社会最优水平的X2;在合作创新之后,参与合作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决定再创新的投人水平,这一水平将是社会最优的水平,它比企业单独创新时的投入水平要高。可见,合作创新通过将创新溢出内部化,提高了企业的再创新投入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能力。

以上分别分析了合作创新对提高企业三种类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合作创新对三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三种作用的机理存在很大程度的相通性和综合性。当然,由于三种自主创新形式的具体实现过程不同,合作创新对它们的具体作用机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近年来,合作创新在我国企业之伺越来越普遍,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集群,近来兴起的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创新联盟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等,都是实现合作创新的具体形式。但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相比,目前我国企业的合作创新在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表现为合作规模小、技术复杂程度低、投资数额少;合作领域窄,主要限于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家电等几个产业领域;参加合作的企业数量少,没有形成合作的趋势。大企业合作创新的形式多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联盟,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较少,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形式多为产业集群的形式。根据2006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6年产品创新企业按合作形式的分布情况如下:大型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的数目占产品创新企业数的比重为3.7%,而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比重占到8.5%,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比重为3.9%,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比重之和为12.4%,这一数值要远远高于企业之间的合作比例;中型企业的这三个比值分别为5.4%、5.0、3.6%,后两者之和也要

大于企业之间合作的比重;小型企业的这三个比值分别为8.1%、4.6%、3.7%,对于小型企业而言,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同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基本上持平。小企业和大企业的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对创新的不同需求所导致的。小企业规模小,缺乏创新的资金和抵御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小企业更倾向于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来增加创新投入,分担创新风险。大企业一般不缺乏创新的资金,但却缺乏像高校和科研机构那种创新的环境和硬件设施以及大量的创新人才,同时大企业有能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相反,由于规模的原因,大企业往往具有独占产品市场的能力,并且不愿与其他企业共享这种独占的利益,因此相比与其他企业合作而言,大企业更倾向于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创新。这也正是我国产业集群多由小企业聚集而成,而产学研联盟多由大企业和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形成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数目较少,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更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合作创新自身的实现条件看,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建立合作创新联盟的成本(包括搜寻成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管理成本)和实施合作创新的障碍(包括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和合作创新成果的分配以及创新失败的风险分担问题)合作创新联盟具有不稳定性,等等。

除了以上制约因素外,在我国现阶段具体的经济环境和条件下,企业合作创新还受到其他一些特定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第一,中国市场结构的分散性和行政垄断特征制约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寡占型市场结构是最有利于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合作创新的市场结构,既包括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也包括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但目前我国市场结构总体上分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数量较少,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实力的寡占型大企业数目更少。许多产业的小企业数目过多,分散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严重,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动机不足,能力不强。对于数目较少的寡占型大企业来说,宁愿依靠规模经济来获得市场上的超额利润,而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更不愿与实力相当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创新,以分享合作创新成果。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许多行业的行政性垄断严重,在行政性垄断市场结构中,企业的高利润主要来自于行政垄断的庇佑,相应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及合作创新的动机大为减弱。

第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制约着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是以合作伙伴的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的,要求合作创新联盟成员之间分享具有敏感性的知识和信息,企业在合作创新过程中难免要将自己的技术秘密呈现给合作方。因此企业要面临一些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一是企业可能会面临联盟内企业将该得到保护的技术秘密和信息披露给联盟外企业的风险;二是企业员工流动带来的技术信息泄露风险;三是企业可能会面临“搭便车”的合作伙伴恶意窃取知识资产的风险。这三种知识产权风险都将严重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和效率。企业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和知识产权风险发生后的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的经济中,对于侵权事件的惩罚比较重,从而能有效制约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在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还远不完善,不能有效地保护合作企业的利益,形成制约我国企业合作创新的障碍。举例来说,企业创新成果和员工经验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清楚,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这一点没有明文的规定和说明,在员工流动造成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中,司法机构对于员工泄露企业技术机密的行为无法取证,因此对于这种案件司法机构也很难做到及时审理和正确裁断,很难及时、有效地保护企业的权益。

第三,我国市场信誉机制的不健全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合作创新。创新具有累积性特征,短期的合作可能并不会迅速带来创新的成功,第一年合作的效应很有可能在两年或多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问题,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具有欺骗的行为动机,而良好的市场信誉机制有助于遏制这种行为动机,使合作伙伴之间形成行动的默契,带给合作双方互利双赢的结果,合作成员可以通过“信誉”来积累成员间的信任度和合作意愿度,从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场信誉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合作创新大都是短期行为,一般是一个项目完成后即结束合作,甚至是一个项目没有完成就破坏了双方之间的信任度和合作意愿,这种情况在技术创新联盟中多表现为合作联盟的不稳定性。由于信誉机制的不健全,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合作创新联盟缺少适当的约束来限制企业的欺骗行为,导致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盛行,大大削弱了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动机,影响着企业合作创新的效率。

三、加强合作创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合作创新是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包括从合作创新联盟的建立到合作创新成果的分享,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为此,应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克服这些障碍。第一,进一步优化我国产业市场结构,形成在竞争基础上的高效率寡占市场结构,彻底破除行政性垄断。要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生产网络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垄断产业改革,建立健全产业进入机制,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强化市场竞争,完善市场监管,强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

第二,进一步形成企业合作创新的良好信誉机制。企业的信誉机制是保证企业合作创新联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也是进行有效的合作创新的重要保障。在目前,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快企业合作创新信誉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首先,要建立健全企业合作信誉等级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形成现代化的信誉管理系统,为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提供真实、可靠、便捷的信誉信息服务;其次,建立高效的信息披露系统,约束技术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第三方“信誉监督”的治理功能;再次,建立企业信誉危机预警系统,及时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各种信誉风险问题进行预先报警,尽力减轻信誉缺失给合作联盟企业造成的损失。

第三,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企业合作创新的根本保证,只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当利益不受侵犯,才能消除企业合作创新的顾虑。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时间较短,在内容上还存在诸多漏洞,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也有待于提高,执法部门在知识产权诉讼案的处理方面还经验不足,这些都制约着我国企业合作创新的实现。为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

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体系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法的执法力度。同时,政府应加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大力培养专业从事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的实施机制。

第四,引人合作创新的第三方组织。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搜寻成本。通过引入第三方组织,可有效地帮助企业搜集合作方企业信息,快速寻找合作对象,并将具有互补性资源和具有合作意愿的企业创新资源进行合理匹配,同时还可以对企业合作创新提出一些专业性的建议和指导。合作创新的第三方组织应是一种专门的具有高素质的中介组织,它拥有强大的信息平台,这种信息平台能够有效保证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迅速找到较为合适的合作对象,提高合作创新的效率。

第五,政府要积极为企业合作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首先,应该规范政府行为,为企业合作创新建立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增强企业对合作创新政策的稳定预期,进而增加企业的合作创新动机;其次,政府在促进合作创新过程中要慎重其事,要间接促进而不是直接参与合作创新,要将合作创新的主体确立为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而不是政府本身;再次,政府应该在政策导向上支持合作创新,如政府在政策导向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通畅的信息流动机制、提供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协助、监管第三方组织的运行,促进企业信誉机制的建立等。注释:

①这一假定符合现实情况,即原始创新的小规模投入基本上不见成效,只有在投入大量的创新成本之后,随着时间和知识的积累,才能实现原始创新的成功,如果将时间和已有的知识也看成原始创新的投入,那么这一假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专题数据:2006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数据。参考文献:

[1]朱孔来,自主创新三种实现形式的内涵、特点、相互关系及推进对策[J],山东经济,2008,(3):65—69。

[2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463。

[3瑚树华,李荣,产业联盟中的企业集成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3):98-100。

[4壤望冬,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学研合作[J],湖南社会科学,2007,(4):20—24。

[5] Zahra, S. A. &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l].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 2002, 27(2): 185-2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专题数据,2006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数据[B/OL]。

[7]杜传忠,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兼论实现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条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14—21。

[8]任素宏,黄瑞华,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科研管理,2008,(2):75-80。

责任编校:齐民

作者:杜传忠 曹艳乔

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论文 篇3:

重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政策

摘要:重庆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总体水平偏低、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文化培育不够、创新型社会环境没有形成。应积极为重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建立创新氛围,完善企业内部创新制度安排,培育自主创新人才,鼓励集成创新,搭建好支持自主创新的三个平台,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社会环境;创新意识;重庆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吉林、江苏、湖北等全国11个省市的通讯、化工、医药、造纸、金属制品、设备制造等二十多个行业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调查。调研组委托11个省市的民营、个体协会将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到各个民营企业,以收回的822份有效问卷建立了“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822企业数据库”和“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数据来源于东中西部11个省市的随机抽样,可以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基本反映了全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均水平,而822家企业数据库中单独剥离出来的浙江企业代表了东部民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水平。

一、重庆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我们将重庆与浙江和全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比较后发现,重庆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具有如下特点:

1 创新的总体水平偏低,但也不乏亮点

重庆拥有较多的重工业企业和为数不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储备相当可观,这些都为重庆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奠定了较好的客观基础,是其它西部城市,甚至一些东部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重庆民营企业在利用这些优势进行自主创新上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总体水平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仍处于较低层面。

(1)创新能力较低。虽然重庆民营企业新产品总量不断增加,但与浙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我们将两地企业新产品收入之比进行比较发现,两地企业平均新产品收入之比由2003年的1:2.13扩大到2005年的1:38(表1),这反映了两地民营企业在创新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

(2)重庆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和PCT专利较少。从企业拥有专利的情况来看,重庆民营企业虽然比浙江民营企业平均拥有的国内专利数量要多,但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上。例如,重庆民营企业平均有外观设计发明16.86项,占平均每个企业拥有专利总数的80.55%,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则相对较少,仅占17.24%。而在企业平均已获得的PCT国际专利数和企业引进的外国专利、技术数量上,重庆大幅落后于浙江,说明重庆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也没有利用好国外资源(见表2)。

(3)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技工贸总收入比重偏低的状况有所扭转。2003-2005年期间,重庆民营企业R&D的绝对投人在逐年递增,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年缩小。2003年,重庆民营企业平均的R&D经费与自主创新指数105家的比为1:10,到2005年缩小到1:8(表3)。重庆民营企业R&D投入在技工贸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是逐年递增,并在2005年自主创新指数105家的水平持平。

“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标、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2 行业创新结构与全国一致,但原始创新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重庆市机械制造、电子和化工三个行业比较发达,我们将处于这三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分离出来,观察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选择创新模式的特点。

第一,在创新结构上重庆与全国一致,但原始创新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始创新在重庆民营企业选择的三种创新模式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最高的,例如,在机械制造、电子和化工三个行业中,原始创新的比重分别为40.38%、45.45%和54.55%,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低1.62、16.09和16.8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机械制造领域里,重庆民营企业模仿创新所占比重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4)。这与重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关,也与重庆市的工业产业结构有关。重庆市的工业中,摩托车、汽配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在摩托车、汽配行业中,少数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总体上受下游组装企业的限制较大,创新的主动性不强。而主要为下游摩托车和汽车生产商生产配件且规模更小的企业,则根本没有创新,主要靠模仿来改进自己的产品。

第二,在电子和化工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模仿创新比重较高并与全国情况一致。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最适合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创新的模式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模仿创新。除此以外,就重庆来说,民营企业大都发展比较晚,民营企业总体经济实力不强,研发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较低,一般只适合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对生产工艺和技术及产品进行局部的技术改造。

二、重庆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重庆,有较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意识的企业较少,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如何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对研发和创新缺少足够的重视。比如在摩托车和汽车配件企业中,存在给下游厂家做配套无需从事创新的观点;在传统食品加工业中只想单纯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想创新的认识比较普遍和具有代表性。这种认识部分是因为企业所处的行业性质对创新要求较低使企业没有创新动力,但我们认为,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缺少创新意识,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所致。受此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内部,包括比较大的企业,没有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没有制定长期的自主创新规划,缺少从事自主创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没有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长效筹资机制,等等。

重庆有很好的进行创新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摩托车和汽车为主的产业集群。同时,重庆又有很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要想把这些创新资源很好地利用起来,就必须提高创新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是提高企业自身创新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是提高重庆进行自主创新的组织化程度。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这两方面的组织化程度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无论是重庆市,还是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短期、中期、长期创新组织实施的规划,没有一个有效的、能够对创新成果进行很好保护和管理的组织制度安排。

2 创新体制和政策存在重大缺陷

尽管重庆市政府在创新制度和政策的安排上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保障,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政策还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问题与不足。

首先,民营企业创新面临政策和市场双方面的不平等。泰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反映,与国有企业在方方面面都得到政府支持相比,他们在创新政策、发展规划方面明显存在着很多不能一视同仁的待遇。同时很多民营企业也反映,在向银行贷款进行研发时经常被银行以各种理由“婉拒”。民营企业不能享受国民待遇,是我们在重庆进行调研时民营企业反映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

其次,民营企业创新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和服务。尽管重庆市政府很重视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但缺少一套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组合政策支持。而且,重庆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得到来自政府的全方位服务。但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政府在自主创新上的义务和责任存在较为严重的缺位现象(表5)。大部分企业都认为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作用很小,说明了国家和政府推动创新的体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同时政府对企业研发和创新管理存在过于教条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强制规定某行业的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配置一定的科研人员,并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参与,研发成果必须上报到中央部门审批。这种做法迫使企业在自己研究出成果后再去大专院校挂牌,增加了研发的成本,中间环节的增加也降低了申报效率。

第三,民营企业创新成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反映,他们的创新无论申请专利与否都经常被同行模仿。在上诉的过程中企业举证比较困难,即使最后得到维护专利的判决,执行力度也远远不够,仍旧无法解决被仿制的问题,对企业的销售形成障碍(表6、表7)。这说明重庆各级政府在自主创新上的义务和责任不到位,没有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对企业创新产品进行必要的保护。打击假冒伪劣成为企业独家行为,加重了企业负担并影响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和积极性。

3 创新型社会的环境还没有形成

首先,全民创新环境尚未形成。到目前止,重庆全民创新环境建设还存在众多不足,社会上还有相当多的人对创新者存有一定程度的偏见和歧视,而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和假冒产品生产行为却普遍存宽容心态。

其次,没有建立推动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长效筹资机制。难以承受创新风险和缺少创新资金,是重庆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严重制约企业进行创新的首要问题。资金问题集中体现在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所有研发资金都需要靠自己解决。对于部分真正有实力也希望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来说,融资困难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拥有的无形资产很难转化成实际的成果和产品,衍生结果就是导致资金链存在问题,研发后继资金跟不上,耽误了将研发成果商业化开发的进程。银行在对中小型_的’民营企业贷款方面趋于保守,在资产评估和信用评级方面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打压现象。银行在对民营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和将其转化为实际信贷额度方面存在严重歧视。

第三,民营企业创新研发队伍建设滞后。研发队伍建设滞后不仅体现在现有研发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上,同时也体现在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人才和组建过硬的研发队伍上。重庆地处西南,与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为闭塞,获取前沿信息和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都较为困难,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引入高级人才的难度和成本。与此同时还存在本地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到东部发达地区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创新所需人才的缺乏。对重庆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还没有解决好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问题,自主创新的研发队伍建设滞后成为普遍现象。

第四,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滞后。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的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很好,甚至走在了全国民营企业的前面,例如力帆集团。但是,重庆的大多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则较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像力帆这样的企业,已经树立起来了很好的企业创新文化。例如,在力帆宽容失败就是一种企业创新文化的最好反映。在宽容失败的文化建设下,企业全体员工争做创新的主人,企业创新走在了全市、全国的前面。而其他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滞后,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三、对重庆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重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既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的问题。为彻底解决以上影响重庆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 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一个国家要想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就要培养全社会尊重创新、全民从事创新的环境。不仅对企业需要强调创新,更要让创新的意识深入每一个人的心里,这样才能使重庆民营企业的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并且为今后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同时要建立自主创新风险化解机制,降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风险,使创新环境更宽松。

2 完善创新体系,发挥“两个导向”的作用

所谓发挥“两个导向”的作用,就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与推动作用。要将市场手段与政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打破产学研脱节、创新与市场分割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政府与企业和科研部门、科研机构与企业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合力。

3 重庆市政府应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要进一步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切实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金融和资本市场融资、外经外贸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以公平的国民待遇,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4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既要从制度抓起,又要从体制人手,建立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保护与打击体系,同时要加大政府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以及惩罚力度,提高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人的成本。除此以外,政府还要进一步指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组织,形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本人知识产权的氛围和环境。

5 搭建三个平台,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一是搭建风险释放平台,化解企业创新风险。为鼓励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可考虑实行企业技术创新开支税前扣减的优惠政策,同时采取以专利等技术成果抵税方式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二是搭建融资平台,方便企业创新筹资。可考虑以政府为主、鼓励企业自愿参与的方式,成立各种形式的创新基金。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风险基金和创投资金进人民营企业创新领域。三是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服务。以政府为主搭建一个能够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

6 结合产业特点,鼓励集成创新

重庆市产业特色鲜明,以力帆等著名的摩托车、汽车生产企业为核心,聚集了很多配件生产企业,这种产业聚集的效果对集成创新非常有利。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这些龙头企业,使其壮大并带动上下游企业进行创新,最终使各企业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合作型创新文化,并在合作基础上实现创新互惠和多赢,获得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7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人才

一是确立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二是建立适合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体系和政策环境;三是形成有利于员工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四是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五是加强人才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六是对员工实行分散分层管理,激励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8 完善企业内部创新制度安排

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应当对自主创新有充分的、多方面的认识,并且对自身进行迅速调整,能以创新来应对激烈的竞争。首先,要转变观点,重视创新。其次,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要有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也要对创新失败有宽容精神。第三,创新需要严格规范的规划与制度化管理。第四,创新应当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标、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责任编校 夏 冬)

作者:贺昊勋

上一篇: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组织设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