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知识经济论文

2022-04-17

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位居华中,地跨湘、鄂、皖、赣、豫五省,是国家七个经济区中两大经济区的核心部分。有得中独优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态和气象优势,是连接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陆桥。快速发展武汉经济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东西部知识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东西部知识经济论文 篇1:

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文献综述

摘 要:科技合作是提升民族地区科技实力的有效手段。在研究科技合作的文献中,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的文献较少,对现有科技合作理论、合作模式进行归纳和梳理,可以对民族地区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提供指导和借鉴,同时也能引起学者们对民族地区科技合作的关注。

关键词: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理论;模式;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全球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区域间日益密切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科技发展缓慢,而通过科技合作,可以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切实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服务。本文拟对近年来,民族地区开展区域科技合作实践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当前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现状、理论、合作模式,对民族地区进一步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有一定的帮助。

从查询中国知网结果可以看到,科技合作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研究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论文数量较多,其次是研究地区科技合作,而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其中研究云南省科技合作的文章最多,云南省在区域科技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查询,对民族地区科技合作的研究集中在现状这一块,针对出现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也为我们将来的研究指提供了方向。

马燕等(2004)认为贵州与东盟的科技合作数量少、范围窄、深度不够,大多停留在交流的层面。总结了以下特点:一是合作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层面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间合作很少;二是贵州与东盟的合作多为国家项目的部分内容,自主合作项目少;三是双方技术合作基本处于松散状态,没有具体的合作机制和平台。

孔晓莎等(2004)指出云南与东盟国家开展了大量科技合作,领域主要是农业、矿产、能源、医药、加工制造、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疫病疾病防治、科技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其科技合作有较强的援外性、公益性和区域性。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存在合作层次低、领域窄、规模小和水平低的问题。余东波等(2009)指出云南在与南亚四国科技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受国家间政治关系影响比较大,科技合作领域较窄,科技人才队伍薄弱,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尚晓惠(2009)指出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问题主要是: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科技基础薄弱、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紧迫感、科技合作机制不健全、科技合作项目资金短缺和科技合作项目选择上存在困难。

二、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理论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研究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有助于指导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的实践。

殷群(2002)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东西部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从区域内部能力出发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均衡增长理论、梯度推移理论;从区域与外部交流出发的区域开放发展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投资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整体及全球化视野出发的区域创新跃迁理论,包括知识经济理论、空间聚集理论和创新理论。深入分析了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静态能力和互动潜力。她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科技合作的许多新思路。

阳国亮等(2010)将泛北部湾科技合作的理论基础归并为四个方面,梯度推移理论、资源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增长极理论。认为泛北部湾科技合作应立足于各国的实际情况,利用梯度经济发展的资本和技术扩散效应,加快技术转移。各国应集中有限力量在比较成本优势的领域突破,通过贸易获得最大收益。应根据本国需要,促使产业活动、资金、技术、劳动力在地里上形成聚集,从而形成增长极,通过增长极与相邻国家和地区紧密联合,推动整个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

三、科技合作模式

科技合作意味着科技资源的流动,以实现科技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采用什么模式开展科技合作,不仅会直接影响合作的成败,影响整个合作过程的进行,还会影响科技发展,影响企业、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科技能力。科技合作模式的选择对促进民族地区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有着重要作用。

(一)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模式

张树南(2003)认为云南省通过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模式,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陈志伟(2009)概括了云南省对东南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模式: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合作模式、替代种植模式、企业联合模式、院所合作模式和技术中介模式。各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应发挥各种模式的优点,达到优缺点互补,减少风险。在具体对外合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式。徐新卫等(2008)总结了云南省在国内、与周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模式。国内一是与研究院校、发达地区进行区域科技合作;二是参与科技展览;三是建立工业园区。与周边国家采取了项目合作、科技考察、人员交流、学术会议和合作开发等方式。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中是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信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式。

李廉水(2002)总结了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几种典型模式,①上海模式,市场主导,利用各方优势,多赢发展。②江苏模式,利用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实现生产要素跨地区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③慈溪模式,利用西部市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④大连模式,瞄准西部大开发项目全面出动,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品链和产业链。⑤鄂渝模式,利用地理位置相连、自然条件相近的特点,进行全方位合作。⑥新疆模式,利用地方资源、产业和企业优势,通过政府,实现官产学研优势互补、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同时在现有的科技合作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新型科技合作发展模式,分别是知识创新联盟模式,结成知识创新联盟,促进知识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产业结构互动模式,东西部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互动,获得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奠定基础。产品合作创新模式,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协作模式,高新区应消除各种壁垒,推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信息交流。

于丽英(2007)提出了上海与西部地区区域科技合作模式:园区合作模式、产业结构互补模式、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和企业联合模式。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风险和效应分析。她根据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技术支撑能力选择了相关效应指标,认为产业结构互补模式具有相对优势。因此上海与西部地区科技合作应采取产业结构互补模式为主,另外三种模式为辅的合作方式,优缺点互补,减少风险。

(二)其他地区科技合作模式

魏守华等(2004)研究了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共性技术开发,指资源同质,具有共性技术攻关联系的区域科技合作,比如大规模资源开发区。第二种是经济互动发展的科技合作,指大范围存在同质或互补性产业且经济联系密切,需要联合进行重大技术开发的区域科技合作,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第三种是技术梯度转移合作,指由于技术梯度差异而存在紧密供求联系的区域科技合作,如东西部科技对口支援与合作区。

曾婧婧和钟书华(2008)认为省部科技合作是"国家-区域层级"科技治理的新模式,主要针对跨地域、多领域科技社会问题的科技治理。省部科技合作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模式,主要有省部共建、省部会商以及省部产学研合作等;从合作主体可分为"一部一省"、"多部一省"和"多部多省"。这种合作有利于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因地制宜,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有利于调动各方科技力量,解决重大科技问题。

从科技合作模式的研究来看,在民族地区已经采取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科技合作模式,比如对口帮扶。但据文献来看,针对民族地区科技合作模式的研究并不多,为促进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的开展,我们可以借鉴其他成功的科技合作模式,根据民族地区自身的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变,应用到民族地区科技合作当中。如何在有利的形势下,抓住机会,进一步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是当前民族地区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应更多的以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从政府层面制定有效的政策,为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指导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的科技合作行为,切实提升民族地区科技实力,真正促进民族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廉水.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内涵与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

[2]余东波,王鹏林,李瑞光.云南省与南亚四国科技合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9,11(6)..

[3]孔晓莎,董漪,姜宪章,黄科.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的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4,11(6).

[4]马燕,吴君隆,谷晓江.贵州与东盟科技合作发展研究[C].贵州 省软科学论文选编(2001-2004).

[5]尚晓惠.中国(云南)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

[6]殷群.东西部科技合作的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1).

[7]阳国亮,韦日平,冯志东.泛北部湾科技合作的理论基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

[8]张树南,陈松.实施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加速云南经济跨越式发 展[J].云南科技管理,2003,(1).

[9]陈志伟,谭琼华.云南省对东南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分 析[J].云南科技管理,2009,(5).

[10]徐新卫,郑莉.云南省科技合作交流模式[J].中国商界,2008,(1).

[11]于丽英.上海与西部地区科技合作模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 究,2007,(2).

[12]魏守华,吴贵生.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模式与政策 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4,(7).

[13]曾婧婧,钟书华.省部科技合作:从国家科技管理迈向"国家-区域"科技治理[J].科学学研究,2009,(7).

作者:丁莹,邓红波

东西部知识经济论文 篇2:

构建大武汉经济区的决策建议

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位居华中,地跨湘、鄂、皖、赣、豫五省,是国家七个经济区中两大经济区的核心部分。有得中独优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态和气象优势,是连接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陆桥。快速发展武汉经济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之作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勃海经济区之后第四个重点发展区列入"十五"规划的时机已经成熟。

我国第四个快速发展区

党中央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基本现代化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1、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可持续发展

小平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设计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改革开放20多年中,我国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地区梯度推进政策,大步走完了前两步,但却扩大了东西部差距和矛盾。

为实现第三步,小平同志又指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即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服从这一大局,最终达到全国整体共同富裕的目的。实现第三步要在空间分布上强调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实现全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加速城镇化,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国家可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2、加快开发武汉经济区的重要依据

构筑高科技产业带,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沉积的集中载体。中部五省146座大、小城市组成星罗棋布的城镇网络。东部崛起、东西差距扩大以及产业同化、效益降低,亟待依托国家和省、市级高科技开发区的优势,构筑高科技产业地带或经济走廊,优化产业结构,打破区域壁垒,构筑统一市场,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经济。

扩大内需、开发华中大市场的必需。华中核心城市武汉在我国近代史上是内陆最大的商业中心,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外贸中心,是中华腹地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文化和商贸中心。

建设现代交通、流通网络的关键地区。武汉经济区东接以上海为中心的发达地区,南临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北接华北平原国家中心地区,西联重庆所在的西部大开发地区,是西进、北上的交汇区。地处黄金水道长江中段,是水、陆、空交通运输、油气管网、信息加工传输的中心之一,对开发长江举足轻重。

参与国际竞争和实行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武汉经济区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与其它三大经济区相当,地跨五省,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5亿。重点快速开发这个地区,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地区经济协作,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3、把武汉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第四个经济快速发展区

90年代,中央作出"以上海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江泽民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战略意义,要抓住重点,抓好联合,发挥整体优势。"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据2000年5月19日《人民政协报》报道的中央考察组情况报告:"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开发带,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新的世纪里,包括湖南、江西等地区在内的武汉经济区应该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关各方面应加强研究,以促使这一经济区早日在中华腹地崛起,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区。"

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是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北京、上海、武汉的专家学者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建设七大经济区的大局,开展了审慎的战略研究,建议积极有序地落实管理,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专家组一致认为,将武汉经济区列入"十五"规划,作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第四个快速发展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1、得中独优的区位优势

武汉经济区位处通江达海的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经济布局中最大的东西向产业主轴的中央地段,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地区,与8条铁路干线近20条地方支线和8条公路国道、68条省道交汇,空港机场8个、内河港口20余个;信息网络高速扩张,立体路网不断完善,交通通讯便捷;直通东西,辐射南北,得中独优,其市场优势、区位优势无法比拟。

2、水土独富的要素环境

水资源。长江中游西起湖北宜昌,东至江西湖口,总长约1千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水能丰富,有全国最大的三峡电站,水电、水运潜力巨大,为耗水、耗能产业走廊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武汉人均水资源11.4万立方米,是世界发达国家9千立方米的10倍。

土地资源。这里五大平原和盆地中鄱阳湖、洞庭湖与江汉平原的平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水面产值约为地面产值的5倍,湖水水域更为可观,为等效平原土地百万平方公里。这里得天独厚,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层区,四季分明,宜农宜居,是现代大农业基地。

矿产资源。这里是富藏黑色、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地区,而且与上游互补。

旅游资源。有三楚和三国文化遗址、三峡峡谷大坝风光、神农架原始山林、武陵源生态、江南名楼、桃花源田园山水、历史名城、湖光山色休闲、度假、民族宗教景点和革命纪念圣地等十大景区。其中包括多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历史遗址、多座文化名城、大量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3、名列前茅的人才条件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据统计:武汉有普通高校35所,在校学生22万多人,科研院所736所,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2位院士和45万科技人才,综合科技实力名列全国第三位。长沙有普通高校23所,在校学生近1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6.66万人。合肥有普通高校9所,专业技术人才16.65万人。南昌有普通高校12所,科技人才13.78万人。

4、空间广阔的需求环境

巨大的投资需求。三峡工程建设、黄金水道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资,通过投资的倍增效应,将吸收上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攀升的消费需求。地区人口密集,居民较富裕,消费需求不断攀升,为扩大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工业化和城镇化需求。由于发展梯度的客观存在,广大农村还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偏低,许多领域有待发展,潜在市场很大。

国际竞争外向型经济需求。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发展外向型经济空间也很大。

初具规模的市场和商场。地区商场、市场林立。1998年进入全国前100家的商场10家,其中武商、中商位居前10名。

5、已见雏型的开放格局

按沿江梯次开发的原则,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

三峡工程开工、上海后来居上,从两头敞开长江大门,带动了长江经济的迅速发展,武汉和武汉经济区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以上海为龙头、重庆为龙尾、武汉为龙身,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步伐,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区域内外的经济协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开放经济的格局;成为内陆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显露了强劲的竞争能力。

6、分合有序的经济协作区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驱动下,长江中游地区由自发到自觉,由低级到高级,从商品、技术、信息和人才到资产,有组织地开展了区域协作,并正式成立了经济协作区。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以物资协作为主的创建时期。80年代,生产资料的供应由中央、省、市的计划部门分级管理,统一调拨:条块分割、地域封锁、经济短缺。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协作区开展了以物资为主导的经济协作。

以项目作为突破的发展时期。90年代初,在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指导下,武汉经济协作区迅速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宽,效益进一步提高。在巩固物资协作的基础上,向商贸协作、市场建设及科技、人才、资金、资源和信息多方位拓展,进而在部门、行业、城市间推进。围绕一定经济、技术项目开展协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全方位协作的成熟时期。90年代中期,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工作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企业联合、招商引资、贸易展览、区域性和全国性大市场、跨地区资产重组、资本营运、服务三峡工程以及在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上,多有创新,实效显著。

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近年来,由于存在许多制约和不利因素,武汉经济区内核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位次下降,尤其是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拉大了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经济区内部发展也不平衡,影响整体效应的发挥。

1、核心城市功能过分集中,城市功能过量同化

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城市个性、地方性得不到尊重。在街上行走,有时分不清是武汉还是长沙?在高楼林立的霓虹灯下,不知道是南昌还是西昌?而且城市功能过分集中,金融商贸该强不强,其余功能样样都有,三产和基础设施普遍滞后,过量同化。

2、产业结构低水平同化,企业竞争力不强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放权让利型改革已经结束,政策法规尚难健全,加上长期计划经济的后效,条块分割未能完全消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尚未建立,增量改革的结果,城间壁垒、盲目攀比、过度竞争、重复投资,导致低水平过量重复。

3、资源开发程度偏低,配置不够合理

上游地区水能、矿产资源储量高,开发程度低;运输手段缺乏配套,航运潜力未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空间窄,关联产业分布呈点未成带;体制尚未理顺,整体功能差,改革、改制正在深化。

4、网络化程度不高,流通效力受制

交通、流通渠道,水路、公路和航线,区域内外、城市内外、国内外尚未形成网络。水路、公路多数仍是从主干到支干,从根、枝到叶的树状结构,航空、通讯多为点到点的放射状、星状结构;区域内尚无国家一级国际空港,缺乏直航国际的航线和领事馆,一体化程度不高。

5、生态环境恶化,防灾能力不强

由于过度开发:开山围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酸雨粉尘、城市空气污染,气候变幻、暴雨成灾,为今天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提出了繁重和紧迫的任务。

6、区域协调发展,尚缺有效管理机制

联系松散。中部与东部、西部的联系松散,上海的龙头、重庆的龙尾与武汉的龙身各自为政,未能真正协调一致,缺乏有效支持、配合和高层强有力的协调领导机构。

缺乏统一管理机制。经济区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受到行政隶属关系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带的形成,缺乏统一管理机制。

缺乏机制与环境创新。缺乏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缺乏技术创新、风险机制,缺乏吸引高科技、高智力人才的软硬环境。

武汉经济区

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1、武汉在长江中游和西部开发中的地位、特征

199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武汉的投资环境进行了一次权威性调查,以区域、城市体系为评价指标体系和关键因素来评价,用竞争力指标分析得出结论:武汉是区域效应最强的内陆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城市。同年,美国未来学家麦金利·康韦在《未来学家》杂志6-7月号发表"未来的巨大城市"一文中提出超级城市的概念,而且预测未来20-30年内全球有十大超级城市出现,其中一个是大上海,一个是大武汉,它们将成为灿烂的东方城市之星。

2、武汉经济区在西部及全国总体格局中的地位

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国家正在兴建的50个主要商品粮基地中,本区就有32个,占64%;14个棉花重点生产基地中,本区有7个,占50%;本区食油总产量高居全国之冠,占39.76%;全国十大猪牛羊肉生产大省中占四个,对支援东部、稳定社会关系重大。

重要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生产及供应基地。是全国焦炭、生铁、钢铁、铜、铝、锌、锡、钨、稀土等原料和冶金工业产品主要产地,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工业主要产品和硫酸、烧碱、纯碱等化工基本原料的重要生产和供应基地。

内陆腹地重要的配送、金融和信息中心。农副产品、工业材料及初级产品生产及供应的主要基地的功能,决定了本区也是内陆腹地的重要配送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是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强大聚集和辐射重地。

重要的科技、人才培育与供应基地。本区地处中原,人杰地灵,古属楚国,唯楚有才,自古以来即是我国科技人才培育和供应的基地。据中国教育统计资料,本区有高等院校215所,占全国的20.40%,在校学生占全国的20.76%。

3、快速发展武汉经济区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战略要求

通江达海,商家、兵家必争之地。武汉是长江中游的咽喉重镇,自古即是商家、兵家必争之地;武汉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通江达海的必经之地。一条长江的运力相当于20条铁道,武汉经济区的加速发展、交通运力等基础设施的提升和完善是加速西部大开发、商贸合作、投资建厂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

东西通道,唇齿相依。武汉经济区是西气东送、西能东输这两项世纪大工程的特大用户和中部通道;是南水北调、西调的供水区;东部、西部与中部唇齿相依。武汉经济区发展滞后,中部塌陷将拖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影响国家的现代化步伐。

西部开发的战略根据地和连接东西部的大陆桥。武汉经济区地处东部(长江下游地区)与西部(长江上游地区)的结合部,是连接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纽带或大陆桥。中游地区是H型战略的重要腹地和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根据地。

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要求。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作为东西部的强大后方,增强综合国力的有效保障,武汉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对保持国防先进和国际竞争中的优胜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4、快速发展武汉经济区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决策

缩小东西部差距,协调地区发展。国家之间、东西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居民在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活水平、价值取向上存在相当差距,有的差距尚在扩大,中部崛起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协调地区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我国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利用时间发展上的速度差距和空间分布上的梯度差距,兴风作浪。因此,只有快速发展武汉经济区,投资西部基础设施,培育中西部市场;扩大内需,增强有效供给;扩大开放,促进国内外交流;扩大就业,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增强国防实力,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5、快速发展武汉经济区是完善国家生态环境和中华文脉的重要国策

西部是中华文明文脉、长江黄河的发祥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古代文明文脉,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西部曾有过自己的辉煌,它的衰落是近几百年的事。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森林植被大面积毁损、水土严重流失、水资源过度开发、使用失当,黄河断流、长江泛滥,生态资源恶化,不但导致西部自身经济衰退、生存条件恶化,而且对整个流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强两河上游生态环境重建和文脉保护,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点;快速发展大河中游武汉经济区的环境治理、文明建设,对中下游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重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

对武汉经济区的整合将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把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

1、发挥知识经济先导作用,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

长江中游地区的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中心城市,科技实力雄厚,有利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技术的高新化,以及城市综合功能的提升,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网络是市场网络的载体,以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市场信息、电子商务、金融支持为手段,以之带动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快速发展。

2、地理区位优势向市场经济优势转化

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一种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够加速地区的发展、振兴和崛起。积极开拓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加强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接受来自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成为经济增长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选择地扩散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强科技、教育和服务产业向西部地区扩散和辐射,实现中西部优势互补发展。

3、发挥武汉的脊梁和支点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发挥武汉的城市功能和长江流域经济的脊梁、支点作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着力建设四大纽带:建立资本纽带,实施公司进城和工厂下乡战略,将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和经济腹地的壮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市场纽带,发展网络化、集团化和新型业态,规范和建设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建立交通纽带,形成便捷高效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和管道输送体系;建立生态纽带,导入生态,促进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长江中游经济开发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必须协调同步,必须注重优势互补、城乡一体。特别是水、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和生态农业,建设沿江经济走廊

充分发挥长江中游沿岸中心城市的作用,积极培育长江中游经济增长极。武汉应建成地区的经济、信息、交通和商贸中心,建成长江中游生物态大农业、高科技、冶金、建材、化工、机械、汽车及纺织工业走廊,推动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的联合与协作。

6、发展交通、流通、融通,以要素市场为重点,培育区域共同市场体系

组建华中交通中心;加快信息港和信息网络建设、物流配送的金融地区中心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进程。区域大市场的建设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不仅可直接推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将有力地促进全江、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7、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就武汉经济区来看,当务之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尽快形成一批能肩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进而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集团、跨国集团。

8、加速城镇化、工业化,构筑长江中游地区城镇生态带

必须十分重视合理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尤其是要重视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周围地区、城镇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逐步完成区域城镇生态网络,为周围广大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要重视城郊经济的发展,任何中心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周围地区的支持。

作者:郭友中

东西部知识经济论文 篇3:

浅谈地区差异、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投资在各种创造形式的增加,如果想要保证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是资本价值深度的分析,充分认识到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其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因为部分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資产等在创建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不同的地方,企业每一个资本的投资都会对当地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我国一些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采用的粗放式形式进行投资,贯彻落实当地经济质量稳定发展,反之,因为部分地区投资成本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会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地区差异 企业投资 经济增长质量

目前,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策略应该是积极的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经济发展建设中。但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①经济增长质量首先是要从外延含义上做出划分决定和分类,才能展现出测度的随意性。②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一种测量方式的依据,具有主观赋值的特点,所以就缺少对数据实事为依据的思考。③当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总体研究和点评时,可以发现其特性具有机械性以及单一性,同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性测度。

一、影响企业投资的几个因素

(一)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1)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层次、资源环境、土地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受到“瓶颈”的影响,急需要对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升级改善空间、提供合理的资源、加强对市场的开发,支持当地经济转型;(2)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差距,区域之间的“梯度推移”缺乏一定的传导机制,尤其是缺乏一定的支撑载体,这就会导致下游、中游、上游之间的产生出现转移、带动、产业联动发展比较缓慢的情况,其增长质量的指数变化因受到了资源利用与环境方面的因素影响;(3)在上、中、下游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模式比较相似,不容易实现精细化的分工。比如: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紧抓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来有效地提升工业化水平,提高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引导长江三角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带动中、上游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在全国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东西部差异

关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分析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时,发现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存在差异程度的变动主要是在于存在比例性转移与差异性转移的问题,并且区域数量界限存在综合性的差异。对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演变的过程来看,我国实施的不平衡发展政策增加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认为外商的直接投资也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增大的原因之一,企业的资本投入对于东部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西部经济在增大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虚拟变量的影响,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较大,并且中部地区的经济很容易受到非国有经济体制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差异直接导致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工业化发展等这些情况远不如东部地区的发展。

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增长进度

(一)对国有企业来说

同国有企业相比,当地政府在产权、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当地政府会指导国有企业在投资方向上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如果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市场建设规模比较大、人均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政府会对企业的投资方向以投资的形式提供一定的方向,对于将固定资产拉动GDP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需要加强对经济转型结构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踢动更多的帮助,在投资的过程中也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支持。地方政府可以利用产业升级的方法来激发企业的投资的增长形式,进一步促进经济质量的增长。比如,在一些经济条件不好,还需要更好的发展的地区,因受到交通和物流等因素的影响,不但市场的规模比较小,而且消费水平也有待提高。所以,想要增长该地区的经济质量,首先要依靠临近的发展较好的地区,带动经济增长,其次,国家应该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建设,引进更多的国有企业。

(二)对新兴的经济力量来说

首先,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先从大在到强的发展趋势,在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形式上有着非常大的冲动性,但是,一些原创性的投资形式比较少,相关的经济质量发展情况比较低,所贡献的技术价值比较落后,而且,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加强对资源的配置来有效的提升经济的发展,这样不但会垄断企业投资的方式,同时还会增加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的困难性。同国有企业相比,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相反,民营企业在进行相应的投资活动或者是服务比较密集型的产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不但提升了人们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质量。

(三)要素投入论

在进行物质生产时生产要素是所需的一切来源,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及优化创新的经济结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出,生产要素的内涵随着经济发展日益丰富,包括现代化科学技术及管理信息等方面也都加入到到生产的过程当中,随着加入的方面增多,区域之间不仅缩小了经济差异同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及意义。引进外区域的资本和人才等要素对中西部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石书德等专家在进行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分析时,就认为知识的流动和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有关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合理定义后的价值之上进行的判断,这种定量的分析及测度的方法,在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权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质量的水平相对以前是有所提升的,但由于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当中,其增长质量的指数变化因受到了资源利用与环境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其增长的稳定性和幅度都大大减半,经济增长的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起到了相反的负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淑梅.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

[2]张荣凡.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311.

[3]王云清,朱启贵.中国财政扩张对居民消费,投资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2(6).

[4]孙俊.金融结构演化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5]詹新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宏观经济波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9):141-146.

作者简介:吴晗(1986),女,汉族,籍贯:山东,中级经济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类。

作者:吴晗

上一篇:生活化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劳动者社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