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开展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其存在的问题更值得探讨。以四川省汉源县为例,近十年来在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西部大开发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部大开发分析论文 篇1:

西部大开发的政治视角分析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社会和政治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探讨。为强调西部大开发的政治重要性,以政治的视角分析,从区域差异现状入手,结合政治民主、政治文化、政治权利等要素分析了区域差异在政治层面带来的影响,论证了西部大开发的政治重要性,而后在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该战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政治参与;政治民主;民族主义;政治文化;区域问题

“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1]119,在社會主义国家,政治统治的目的是维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政治主体地位。政府作为人民的代理人,其天职就应是为民谋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消除区域差异,是为民谋利的一大举措。中国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胡鞍钢将这种状况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其中,中西部贫困地区属于第四世界,这些地区的人均GDP位居世界第140位之后。区域差异在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进而影响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我国的区域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一方面,源于历史因素和自然地理条件;另一方面,则源于我国对落后地区在新形势下制度完善与创新不足。区域问题从来都不单单是区域问题,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去看待我国的区域差异,结合西部地区的现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解决由区域差异引发的矛盾,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来实现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一、中国区域差异现状概述

中国现阶段的区域差异(本文尤指东西部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策、人力资源等方面。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等12省区市,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4%,人口总数占全国的28.5%,西部跨越了我国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形上出于我国的第一、二阶梯[2]。我国版图各组成部分不同的特性,使得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地区具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农业上曾取得较大成就。但这一优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已逐渐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中国东西部的差距处于急剧扩大的态势。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由1995年的2.3∶1扩大到1999的2.4∶1。1986—1999年,东部与西部人均收入绝对差额由132元变为2 022元,东西部之比由1.15∶1变为近1.4∶1。1996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分别为5 885元和4 397元,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东西部分别为2 956元和1 493元,差距更为明显[3]。1987—1995年,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扩大了31倍,已经超过警戒线。并且“1999—2020年间东西部人均GDP的差异在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将与1978—1999年间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其发展趋势呈波浪型曲线,而且具有分形特征。”[4]1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H指数告诉我们今后若不采取人为干涉,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将越来越大。这样看来,在当前形势下采取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是完全适时的”[4]13-14。

在体制方面,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开始得比较早。二是沿海地区计划经济包袱相对较轻,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的因素,计划经济对其影响全面而深入,虽然目前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有所进步,但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西部地区要做的努力还很多;三是沿海特区具有某些特权;四是政府职能转换方面,沿海各地进展较快。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条件,但如果不进行技术改进,优化产业结构,这种资源依赖性的增长持续性将受到严重影响,这相应的对政府职能转换提出了要求。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能否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事关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成败。从总体上看,我国西部人口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基础教育落后……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人均受教育的年限除陕西、新疆略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他10个省、市、自治区只有全国水平的70%~80%。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除新疆、陕西、宁夏、内蒙古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省市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在50%以下,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宁夏从业人员中,文盲的比重高达20%以上,西藏甚至高达67.5%[5]。

二、区域差异影响的政治分析

区域经济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若任由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影响到政治权力的运行,甚至会对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产生威胁。

首先,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治民主发展。一方面,政治民主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而公民只有首先实现了生存权,才能实现其政治权利。同时,低水平的社会经济也无力支付和承担政治民主过程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民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政治民主的规则是商品经济规则的政治运用,因此,确立和完善商品经济,是确立和完善政治民主的必要途径[1]430。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看,政治参与度与社会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区性质等因素相关。“公民政治参与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本质特征,这一点在任何社会都可以得到证实”[6]。民主化的推进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过程中意义重大,然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使得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高,加上参与能力的缺乏与参与机制的不健全,西部地区的政治参与呈现出极低的参与水平,正如阿尔蒙德所说,“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里,正规的利益表达渠道很可能由富人掌握,而穷人要么是保持沉默,要么是采取暴力的或激进的手段来使人们听到他们的呼声”[7]230。

其次,从政治文化来看,政治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并且持久影响人们的政治倾向与政治行为的政治思想意识、政治价值评价及政治心理习俗的总和。政治文化包含价值、认知和情感三个层面,“为了对政治体系做出评价,人们就要对它有所认识;政治认识可能受到这种感情的影响,也可能影响政治感情。”[7]30-31“政治文化一定代表着特定的组织取向——对于这种制度及其各个部分的态度,对于自己在这种制度中的作用的态度。”[8]

落后的社会中,社会政治不会是一个常态发展过程,由落后而带来的公民对当下政治、政局的体认就会包含敌对以及抵触心态,这种抵触心态会发展成为强烈的不满和仇恨亦即政治学意义上的怨恨,舍勒总结其特征是:一它是对情绪本身的一次再体验,二是它所具有的敌意是隐忍未发、不受自我行为控制的愤懑[9]。在现代社会运动中,怨恨成为一股决定作用的强大力量,并逐步改变了现行伦理[10],若怨恨得不到疏导它最终将演变为实际的政治行动。在同一政治系统中,往往落后区域的民众会对发达区域抱有一种敌对的嫉妒与怨恨心理,这是造成民族矛盾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源,因此消除重大社会矛盾和分歧,及时疏导排解民众的怨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合理缩小我国中西部的差距,有助于更好的维护我国政治共同体的稳定性与完整性。

再次,由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差异,常常被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同时也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民族问题的政治影响力由此显现出来。在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生活在西部、西南部,西部相对落后的经济与民族问题纠结在一起使我国的区域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为缩小区域差异,国家已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分裂势力制造骚乱,挑起民族对立情绪,破坏西部大开发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保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民族问题是一个不得不正视与重视的问题。

三、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化措施

自由主义者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全世界的贫困和收入不平等都出现了下降,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第一次,《金融时报》的马丁·沃尔夫则说他们是在宣扬“这个大谎言”[11]。就我国西部大开发来说,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与我国的区域和谐发展以及现代化的目标仍相距甚远,西部的贫困程度依然很高,西部的各项建设仍有待大力推进。“在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样一个世界,大家又都深信这里或那里的物质条件必须加以改善,我们要建设一个像样世界的唯一机会就是我们能够不断改善普遍富裕的水平。”[12]199因此,解决西部问题应先从经济着手。

西部大开发是解决东西部区域问题的一大举措。区域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产生的诱因很多,地理位置、资本储存等基础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发展机遇,有些区域经济增长迅速而有些区域则相对缓慢,区域问题便逐渐形成;再者,国家为了实现总体发展而制定的宏观政策将改变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实行非均衡发展,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即是这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的伴生结果之一。经濟发展的早期,区域差距会扩大,但增长到极点时先进地区则可以反哺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之也增长到一个极点,最终二者达到平衡,这便是所谓的增长极理论[12]200和倒“U”形理论思想。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经济这一重要方面外,还要多管齐下,政治作为与经济相伴生的一个方面,理所当然是改善西部落后状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切入点。

首先,要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的有效性。执政有效性是执政党保持其执政地位的基础,是衡量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提高党的执政有效性蕴涵着执政者不仅要创造物质利益上的经济绩效,更要取得政治生活中民主与秩序协调上的政治绩效。李普赛特认为,“长期持续的有效性,可以给予一个政治系统合法性”,同时,执政党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使执政党在处理区域(特别是东西部)和谐发展的大局上更加游刃有余,能够更好地应对西部地区的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以及国外干涉势力的无理干涉。

其次,大力发展西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已经作为我国的一个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政策。我国政府把西部大开发与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有专门表述,这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教育对于西部来说意义尤其重大。为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阴谋,有必要通过教育途径,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方面的教育。而且政治民主的发展,政治参与的由少到多、由消极到积极、由积极到自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延续,以及西部建设成果的维护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等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

最后,在民族问题和对外关系方面,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眼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进一步探索和认识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的融合,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对外关系方面,坚持原则,捍卫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决不允许国外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结论

西部大开发是系统而且复杂的问题,它有复杂的产生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区位原因,既有体制原因又有资源转化能力的原因,只有弄清楚了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政策。西部大开发主要是经济问题,即使大力发展现代民主,现代民主也不能容忍在和平时期必须大大降低生活水准或是经济状况裹足不前,迁延日久[13],但是经济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是多元的、复杂的,它在很大程度上由政治而生,它所带来的政治问题需要政治的力量和方法去解决,而不能单单靠经济的方法;西部大开发是个复杂的系统,因此需要配套的政策系统去解决,多管齐下,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西部问题不单单是西部问题,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它事关中国和谐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民族团结、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它在多方面影响着我国的外交以及国际关系的亲与疏、分与合,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杨龙.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第1版[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国家计委国土区司,等.97中国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239-240.

[4]卢艳,徐建华.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与收敛性的R/S分析[J].人文地理,2003,18,(2).

[5]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6]安东尼·布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86.

[7][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5.

[9]刘小枫.舍勒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398.

[10]施密特.民主是什么,不是什么?[C]//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

[11]DavidHeldetal.驯服全球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

[12][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F.Perroux,“Economicspace:theoryandapplication”[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50,(54).

作者:袁登峰

西部大开发分析论文 篇2: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成果与问题

摘 要: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开展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其存在的问题更值得探讨。以四川省汉源县为例,近十年来在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西部大开发;汉源县

一、县域经济在不平衡中发展

汉源县,位于四川盆地与西藏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东经102°16′至103°00′,北纬29°05′至29°4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汉源县产业的总体情况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取决于资金所代表的社会劳动的追加程度。经过10年的建设,该县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经大有可观。

回顾汉源县自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的产业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看,选择的基本上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为主的发展途径。因受到矿业秩序整顿、库区大量移民外迁等因素影响,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到2006年,三次产业比重从2002年的36∶33∶31变为37∶28∶35,但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仍得到了保证。这种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尤为重要。实际上,在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上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依据,特别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在不同阶段的轻重工业所生产的产品的经济用途。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讷克斯在其著作《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指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存在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为了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在汉源县的现有条件下要必须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利好时机,注重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途径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特殊途径转变。

二、产业政策在探索中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在汉源县瀑布沟电站修建以及县城搬迁的特殊条件下,如何通过识别和判断能够充任现在以及未来西部的支柱产业,是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应用于汉源县发展成败的关键。作为汉源比重较大的支柱产业,当然不能是依赖政府投入而发展的产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辅助市场主体,只有在“市场失灵”的产业或领域,政府才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导致的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不足,从而使各自独立的高度分散的市场主体原本希冀的结果而难以成就的状况得以改善。如今由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聚积钱财,并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宗旨,实现其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因此,除公共产品外的一切产业都应该由市场主体主宰。然而,这并不是说生产非公共产品产业就不需要政府的关注与政策倾斜,相反,世界各国各级政府对支柱产业都无不倍加关注和施以政策倾斜。

从一定意义上讲,产业政策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准确地谋划主要产业的走向和布局。汉源县根据国家的利好政策以及自身的条件,提出了构筑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等10个生态经济平台。这当中,以生态畜牧为例,主要从抓住退耕还林还草机遇,建立种草养畜基地;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等方面开展的。到2008年,猪牛羊肉产量29996吨,同比增长4.65%。实现牧业产值62331万元,同比增长2.2%。然而,在这一系列成绩面前,必须明确认识到要以产业倾斜带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做到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

三、产业结构与汉源县经济发展

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该正确认识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以及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需要抓住区域产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这一核心内容。从汉源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差距分析不难看出:汉源县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自身的优化升级进程比较缓慢,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以2002年为例,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为15.4%:51.1%:33.5%,东部地区为10.2%:47.3%:42.5%,西部地区为20.2%:41.3%:38.7%,汉源县为36%:33%:31%。此外,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区域劳动就业结构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在2002年,全国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状况为50.1%:21.4%:28.6%,东部地区为40.4%:28.0%:31.6%,西部地区为59.9%:13.3%:26.8%,汉源县为52.2%:14.2%:16.0%。

在三个区域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高,下降也最为缓慢。而汉源县200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仅与西部地区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也高出很多。从第二产业比重来看,汉源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尚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差距更大。从产业结构上看,汉源县与东部地区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结束语:在西部大开发开展实施这十年中,汉源县的整体情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汉源县投资下降(主要由于瀑布沟电站进入工程扫尾阶段),相关单位应该认清其经济增长是与经济依附相伴随的。对此,应该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业迁建、环境改善等民生问题,实施农业强县、生态立县战略,实现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大推进;同时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民惠民工程,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何达(1988— ),女,汉族,四川雅安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138.

作者:何达

西部大开发分析论文 篇3:

西部大开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

摘要: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西部大发展,教育是基础。这已成为响彻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但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人才类型,西部大开发中职业教育的市场份额有多大,这是研究西部职业教育结构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西部大开发;需求

作者简介:孙萍(1964-),女,河南濮阳人,兰州交通大学学生处,助理研究员。(甘肃 兰州 730070)

一、西部大开发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西部大开发是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开发,是全方位、广视角的开发。其核心是一个科学发展问题,制度创新迫在眉睫,文化发展亟待支持,生态保护刻不容缓。西部大开发诚然有缩小地区差异、维护民族团结等社会性目的,但其效果更多取决于如何找到一条高效的开发之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诸多方面,而教育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教育发展,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是广大群众摆脱贫困乃至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明智选择;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发展,提高西部地区的知识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可以使西部地区潜在的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竞争实力。没有西部地区教育的大发展,就没有西部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不会有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1]

从国际经验讲,开发落后地区要高度重视智力开发。西部大开发的成功,要靠唤醒西部人民沉睡多年的创业冲动和企业家精神。中国西部历史上也并不缺乏活力。只有激活西部人“潜在的”企业家精神,西部才会真正被开发。[2]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西部大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建设成果上,更要体现在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上。资金技术是可以引进的,而广大的劳动技术大军是不能引进的,必须靠自己培养。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西部大发展,教育是基础。这已成为响彻西部大开发的号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和教育的开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西部大开发要在开发内容和领域上实现新的转变,既由过去主要开发物转变为既开发物又开发人,且以开发人为主;由过去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变为既开发自然资源又开发教育、技术、信息、市场等各类要素,且以优先开发各类软要素为主。对西部地区来说,要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如果不能加快教育发展,没有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任何先进的管理制度也是难以奏效的。

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教育都可以很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只有适应经济发展对劳动市场需要的教育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一个人的能力是体能、技能与智能三者的高度统一。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人的体能、技能与智能的获得需要的社会支付之比分别为1∶3∶9,而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为社会所创造的财富价值之比分别为1∶10∶100,也就是说人的三种能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之比为1∶10∶100。[3]因此要尽可能地提高人的技能与智能。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就是通过教育发挥作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对社会的贡献能力。教育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是一个具有时效性和发展性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思考东西部的协调问题,又要考虑西部的教育特色问题。[4](1)从西部的教育类型上看,西部民族种类的多样性決定了民族文化类型的多样性,而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决定了西部地区的教育从总体上应是体现民族文化的教育,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都不可能照搬。(2)从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来看,西部地区属于需要加以保护的自然生态区域。这一特点决定了应加强“绿色教育”。应通过绿色教育使西部人主动摒弃工业经济时代以短期行为、掠夺式开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营造自己的家园和人类的生存空间。(3)在西部发展与科技应用的关系方面,提倡高起点。应利用高科技以及国家在资金上的倾斜政策,在西部教育中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网络教育,从技术上实现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接轨。总之,应以民族的、绿色的、网络的教育构成西部地区未来教育发展的三大特色。

西部大开发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高级人才既可以培养,也可以引进;但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则主要要靠自己培养,大量引进既不现实,在经济上也无法承受。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正是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西部地区来说,由于西部经济的发展要靠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职业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因此说,西部大开发关键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助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经过十年的开发,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开发,科技、教育和人文将成为决定性因素。西部地区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也会连动提高,最缺乏和迫切需要的是他们良好的劳动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各类教育中培养技术和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广大劳动者劳动素质与职业教育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积极寻求、拓宽职业教育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领域,培养大开发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而职业教育在培养不同人才中的市场份额是发展西部职业教育的重要依据。

(1)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仅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才。西部地区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要充分利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发达地区产业调整与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产业结构变化来带动,发挥“后发优势”,关键是要利用高新科技去改造传统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可以说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腾出了一个由低级结构逐步进入高级结构的产业空间。这样,西部地区不仅可以从中吸引到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解决经济发展中资金、技术和生产要素缺乏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培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扩大产业的规模,优化产业的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的增长,从而帮助西部培育和促进产业发展,形成经济起飞的基础。[5]而西部职业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则可以为西部地区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西部地区吸纳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能力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2)提升西部产业的科技水平,需要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科技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较低。西部的科技进步平均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还有加大的趋势。西部地区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和发展地区经济,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东部向西部转移产业一般具有相当的科技含量,与西部占较大份额的传统产业相比,能够提高西部产业的科技总水平。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的转移产业一般含有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军工、机械等行业,能够减少东部和西部的技术级差。同时在产业转移投资过程中,东部能给西部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为提高西部未来接纳科技产业准备更为扎实的人力资本条件。[6]西部经济发展、产业和技术结构调整的趋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西部职业教育更要接力相助,培养应用型并具有高技术、技能的科技人才应该成为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选择。

(3)开发和保护西部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需要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悠久历史和众多的民族,使得西部地区无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都独具特色。开发和保护西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是开发的重要内容。西部各省市已经意识到开发利用和保护民族文化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并正在不同程度地发掘、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提高西部各民族生活水平、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会给西部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特别是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专业人才缺乏,难以胜任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维修。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地区特有的、民族的文化资源需要高度重视,做好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人才是关键。重视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极富特色的西部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既是西部大开发的目的,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佳宏.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优先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1,(12):23-26.

[2]樊五勇.西部开发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5):60-63.

[3]华晓晨.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五洲文明出版社,2005.

[4]易连云,等.新机遇新挑战新战略——“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高级研讨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3):60-61.

[5]杨贵伟.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理论探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3):21-23.

[6]刘训华,滕光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路径及其政策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9,(12):36-38.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孙萍

上一篇: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服装模特市场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