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业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践及顺利推广农业保险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民族地方自治管理实际,从财政能力、规模经济、司法与行政管理的差异性及区域化经济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针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保险立法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西部农业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部农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1:

以“平民教育”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陕西职业教育的思考

[摘 要]陕西省是我国教育大省,高校数目位居全国第三,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又是我国西部农业大省,正面临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进行经济转型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陕西在我国西部开发中起重要战略作用。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启发我们如何在职业教育新的机遇期,加强宏观指导、总体规划,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平民化、大众化,这对推动本省当前教育发展有实效意义。

[关键词]平民教育,职业教育;陕西

[文献标识码]A

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平民教育”思想中明确指出:“要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而此前在2005年9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由总理温家宝主持井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直接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而言。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总理两次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足以见得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国外的发展状况

作为传统教育类型四大板块之一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一线所需要的管理、技术及服务人才的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范畴。它既有普通教育的共性,又独具特点,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渗透、相区别,具有知识与技能并重、素质与能力齐抓、办学规模适中、专业设置灵活、课程内容及时反映时代需求以及能迅速地、更好地适应社会等独特优点。

早在18世纪,瑞土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就总结出职业教育的特殊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达到完美,而洞察力、爱和职业能力是使一个人完美的组成部分,并提出了著名的教育三部曲:脑、心、手的结合,凸现了职业教育的特殊地位,也说明在教育发展史上职业教育早已引起教育学家的关注。在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的客理发展需要,在其社会形态发展之初,就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经过传统的学徒制阶段、自由市场化阶段和国家行政管理阶段发展,职业教育现己形成各具特色的模式。世界上较为成功的典型模式有:美国以能力为基础的CBE模式:德国校企结合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新兴的现代学徒TAFE模式以及英国的将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为保证的职业教育模式等。不仅发挥了职业教育在本国的重要作用,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新路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资料和成功经验。

(二)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的教育由于长期受孔子儒家思想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50年代之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作用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夸大渲染,或被“棒杀”,或被“捧杀”,几经沉浮。特别在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巨大压力及自身条件受限的影响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和挑战,显出。“次等。之痛。

加入WTO和融人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格局,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农业国快速转变为一个工业国,进行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了我国对外人才输出,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也已从数量紧缺逐渐转向结构紧缺,但我国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升级。所以无论昼从人才资源的基本结构角度,还是社会发展需求角度来审视,职业教育都因其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前沿,同时要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人才劳动力市场的挑战。然而山于经济支撑能力不够、教育结构中过于学历化倾向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以及管理体制等各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未能充分激发职业教育的话力。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向。当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极为重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方针,在1999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首次将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并明确指出:“职业与技术教育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应成为一种主流教育渠道,而不是像以前人为的那样,只是从普通教育体系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庞大的附属品。“因此,联合国救科文组织号召各国:要保证技术与职业培训成为各国教育发展议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各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审视职业教育。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通讯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技术与职业教育受教育的对象较以前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更为重视人的发展需要,更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这一切无不彰显着蓬勃的发展机遇推动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历史时期,强劲的发展趋势将职业教育引向新的辉煌。

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21世纪知识经济的繁荣并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和硬件条件,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将取决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更取决于在这方面人才培养的竞争。党和政府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平民教育”思想,明确了将发展职业教育置于要位。

二、职业教育在陕西发展的态势分析

陕西省地处祖国中西部,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既是物产丰富的农业大省,也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数量众多的各类院校,发掘利用本省教育资源解决自身问题不失为双赢之举。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我省有效教育资源呢哦们认为,在我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可行,势在必行。

(一)必要性

1.陕西省是教育大省,有充分的教育资源可挖掘。在兴办职业教育上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能将这些教育资源科学整合、合理利用,以培养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为主旨,着力提高本地区劳动者素质,既可以形成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局面.避免因高校集中而造成的专业重叠、人才拥挤局面,调整人才培养架构,也可以解决西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为社会培养多层次人才,缓解就业压力。

2.陕西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较大比例,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调整经济结构,把本省巨大的人口压

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我国目前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转移的高潮,使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着紧张状态,对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墟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其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西部,他们迫切需要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在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进程中,将发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作用。

3.陕西省是西部大省,在国家西部开发中起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发展。如果能将教育资源与本省的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及其他行业资源相结合,大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就能更好地全面促进全省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带动西部开发。

(二)可行性

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在营建着新环境,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又有政策支持,同时还有大量先进经验可借鉴,这一切为大力发展陕西职业教育提供新的契机。陕西的职业教育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初见端倪。

1.积极建构、形成体系。陕西省委、省政府把发挥职业教育功能作为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技术含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大力构建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网络体系,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职业敦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简称“一网两工程”),其—网连接了各类业教育机构,是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有机结合;“两工程”强化了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现有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培训中的两个薄弱环节,使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力求达到引进一个项目,培训一批人才,形成—个产业,富裕—方百姓的效果。

2.资源丰厚、建立基地。陕西省的教育资源不仅表现在高校数目位居全国第三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上,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数量也相当可观。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596所,在校生45.1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40.2%,已基本形成了初、中、高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截至2005年2月底,全省共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2所,在校生68436人,其中,普通中专14所,在校生40969人,职业高中18所,在校生27坝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5所,其中,普通中专7所,职业高中18所。同时,省内共有38所学校被教育部等六部门确定为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全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到2007年,全省将重点建设好30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每个基地年培养培训规模将达到2000人以上(基中学历教育人数不少于800人),全省共培养培训20万名中高级技术人才,基本满足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

3,注入资金、扶持得力。陕西省注重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多元化投入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从1991年开始,确立了每年700万元的职教专款,2003年增加到lOOO万元,2004年增加到2000万元,2005年增加到3000万元;计划连续5年每年拿出lOOO万元用于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从省扶贫资金中每年拿出2000万元,连续五年对农村贫困户子女进行免费培训。从2005年起又从新增财力中每年再拿出lOOO万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和资助劳务输出培训的“五大品牌”。有投入就有收获。仅2005年一年,陕西省就有299万人走出三秦大地,到全国各地谋职、打工,创经济收入90亿元。这是陕西省重视职业教育的结果,也走在全国前列,已引起教育部高度重视。

(三)对策探析

陕西省的职业教育依托自身优势,已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初、中、高三级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对照全国2010目标和陕西省应有位置,可以看出目前陕西省职业教育的总体布局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提高的地方。如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重城市、轻农村;重企业职工的就业培训、轻农民职业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专业结构的分布也不能很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偶合;层次结构欠合理,不能满足现代国际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高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等等。

面对现状,更要加强宏观指导、总体规划,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积极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在陕西的平民化、大众化,继续充分发挥陕西职业教育的优势。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陕西省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问题。

1.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形成教育阶梯。陕西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要继续把开办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模式,满足农民工的不同层次需求当成本省职业教育的重点,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服务三农,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目标、教育资潭现状和职业教育现有基础,以职业终身教育为理念,宏观制定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总框架。总框架应涵盖全日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等;耍将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企业职工、待岗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动力全部纳入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范围:要包含工业企业、服务业、农业等各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项目内容;要根据本省经济特点和资源状况,合理布局职业院校和相应专业: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情况架构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层次结构,确定各层次院校的数量、规模、招生的恰当比例。

2.整合资源,校企结合,探索独特办学途径。陕西省教育资源丰富,但是资源分散、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金融部门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借贷方面的相关措施尚不够健全,财政部门也没有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向更大的规模发展。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我省各类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提高职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大可能地融汇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校企结合,产学合作,社会参与,并借鉴西方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引导,鼓励各种形式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在资金投入上可以采取直接投资或合资,也可以采取订单培养等各种方式体现多样性和多元性,可以采取公办的、民办的,也可以公民集体或个人独办;在教育形式上可以采取长期的或短期的,职前的或职后的等等,以更多形式灵活办学。

3.坚持改革,勇于创新,打造陕西的“拳头”项目。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问,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陕西省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即从计划培养转向市场驱动,从政府直接管理转向宏观引导,从以升学为导向转向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发展本省的“拳头项目”,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陕北的家政培训,眉县劳务输出,柞水县的山区典型,横山县的“职教强县富民工程”等等都搞得很有特色,“米脂家政”“蓝田厨师”“秦巴茶艺”“渭北技工”和“杨陵农科”等五大品牌都是陕西省的拳头项目。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人才培养格局,不断创新和突破,力争更强、更优。

4.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资格认证体系。为了确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建议陕西省在颁发各种证书的同时应成立一个机构来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形成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体制;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及“绿色证书”制度。这个机构同时要促使职业学校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激励教师精心教学,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格证书体系来保证各类职业资格相互之间的认可,完善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转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

陕西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利用本省的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突出地方特色,在发展自身模式的同时又能与其他教育形式共同构架完整的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据稳定地位。我们期待以推动职业教育完善全省教育发展,以全省教育发展促进陕西经济发展,以陕西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

作者:沈 璿

西部农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2:

浅析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政策

摘要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践及顺利推广农业保险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民族地方自治管理实际,从财政能力、规模经济、司法与行政管理的差异性及区域化经济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针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保险立法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 农业保险 法律

目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薄弱,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据有关资料表明,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率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如地震、旱灾、洪涝、台风;各种地质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等,例如2007年重庆遭暴风雨袭击、四川的暴风雨洪涝灾害等,2008年发生的“5·12”四川汶川地震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这些灾害的发生给灾区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使他们在发展经济和建设小康社会失去了满腔热情和信心。因此,在这些地区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强农民预防和抗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灾后恢复能力,同时,对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的重要实际,从其财政能力、规模经济、地方司法和行政管理的差异性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这些地区践行的实际困难和发展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具体如下:

1 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能力薄弱

我国西部地区,是大多数隶属少数民族集聚的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贫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基础差,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财源结构畸形,甚至有的地区没有支柱产业和主体财源,严重导致地方财力有限,税收贫乏。据初步统计,全国150多个民族自治地区,除少数几个自治州、自治县财政收支平衡或略有上缴外,其他均靠上级财政补贴过日子。如贵州省,全国总计约3000万的贫困人口约有300万居于贵州省,全国财政增长率出西藏外,贵州省连续多年排全国倒数第一。因此,短时间内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财政困难靠自身解决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依靠国家和上级机关的财政援助,同时也依赖于东、中部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农业的引导和扶持。例如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6年在一号文件中将农业保险列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在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据了解,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对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为25%,地方财政再配套补贴25%以上,2008年中央财政提高到35%,2009年又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保费补贴力度,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将获得更大幅度的财政支持。

因此,为了在民族地区更好地践行农业保险政策,应该根据各区域差异和地方财政的承受力,并结合民族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补助政策。譬如,在整体上中央对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为30%,其余20%由地方财政负担,在重庆部分试点区,采用政府对不参与农险的农户给予一定风险的补偿,对参与农险的纳入全保行列,也给这部分农户实行特殊的照顾政策。根据中央最近几年对农业扶助的政策,这补助比例在民族地区约有上升的趋向。

2 影响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因素

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水平明显滞后,其重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缺乏规模化支柱产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小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支柱产业,客观上抑制了农业保险业的顺利发展。

事实表明,我国东、中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比西部地区优越,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土地经营连片,采取农业规模化经营为主导;而在西南民族地区,大多数地区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土地小块且分散,狭小的土地规模使农业生产的收益下降。同时,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参与农业保险的主动性,甚至有的地区农民有“受灾靠国家,贫困靠民政,生产靠集体”的侥幸心理。况且,农业保险本身是介于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消费上具有排他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农民在农业保险中有“搭便车”的不良行为。如干旱之年,政府和投保农户的投入用于人工降雨,未进农险农户也能享受带来的实惠,另外,农民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保费,不仅造成保险公司发展业务成本的增大,而且也难以达到一定的承保面,影响了保险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大了农险的经营风险。首先,要顺利在这些地区普及推广农业保险,必须与所在辖区的特色经济紧密结合,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优势,有效运用民族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与布局,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与规则,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对“三农”政策的扶助力度等等,同时,大多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其农业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农村以小规模种植和养殖户为主,在这种经营方式下,生产的规模化受制约,规模经济无法实现,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不高,因而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如在部分较发达的民族地区,单一的农业生产也不再是他们生存的唯一途径,在不误农忙季节的同时,部分农民抽空闲时间去从事其他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再则,农户自给性的需要和种植的多样化,经营土地空间布局的分散化,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

因此,在民族地区推进农业保险,要以当地经济的可承受力为依托,并以产业化的优化布局为契机,找准工作着重点和切入点,密切有机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地方经济特色的险种,对巨灾风险实行再保险制度,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投保,实现多赢格局。从而实现其县域保险的规模经济,以此推动农业保险业和其他县域保险的低成本展业、可持续发展。

3 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必须与其地方的行政和司法有机结合

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具有独特的地方行政和司法自治管理的权利,由于各地域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不一样,导致地方民族治理呈现出诸多的差异性。因此,在这些地区践行农险,必须与民族地方治理有机结合,应尊重其地方传统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将农业保险作为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列入年度工作的考核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积极协调和处理好农民与经营农险的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

特别地,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地方行政与司法管理的差异,规范和完善农业保险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助是农业保险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上海、吉林安华、新疆建设兵团、法国安盟在四川等地的农业保险试点。在部分民族地区的实际调研中获知,大多数民族地区农业保险滞后受“三高三低”恶性循环的严重影响,即高风险、高费率、高赔付和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首先,政府没有对农业保险进行充分的支持,如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等;其次,农业保险只能收取较低的保费勉强度日;第三,低保费使得保险公司亏损,保险公司越是亏损就越不愿意大范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反而会提高费率;费率提高后,农民无力投保,导致大灾之年遭受的损失就越大,最终更没有能力去投保。

农业保险的受益者,不仅是农民,还包括农产品的消费者、以农产品为工业原料的工业生产者、政府乃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可见,农业保险对促进民族地区“三农”政策的向前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和保险企业对制度本身存在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政府部门定位不清,把“政府引导”理解为“政府主导或政府主办”,体现为政府大包大揽,致使保险企业不能独立发挥经营权,转而开始担任“代办”角色,部分地区出于利益考虑,甚至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另外,配套政策尚不到位,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相当缺乏,“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都面临无法可依的情况。

要使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有良好发展态势,应借鉴农业保险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教训,以免经历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一条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农业保险新模式。至关重要的是,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大对农险的补贴和扶持力度,制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农险费率,进一步明确、规范和履行政府、农民和农险经营公司三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相互遵守的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协议。同时应尊重各地农民文化的多样性和风土人情等,实行各级行政分管领导亲手抓,通过召开各级代表或人大会议制定普遍认可的条例和规则,层层签定责任状,务必将农险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等等。

4 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是欠发达地区农险滞后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相比较,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也缺乏在全国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遭遇自然风险的差异很大等因素,难以用一种模式统一各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待不同风险的农业保险业务,要实行区域化的差异性业务发展,从而使农业保险发展得到了切实有力的推进。

实践证明,区域化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更是农业保险业立法的内在本质要求。众所周知,经济与保险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对保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必然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集中体现在经济水平、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经济对保险的决定作用告诉我们,经济的区域性必然要求保险发展的区域化,不同的经济区域具有不同的保险需求,也客观存在不同的保险供给。与此同时,各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的保险供给形式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区域特点。这些因素的存在,要求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应根据自己地区的具体实际,走区域化的农业保险发展新模式。

因此,为引导和规范农业保险在西部民族地区的顺利发展,国家应该制定对全国农业保险发展起着支持、引导和带领作用的宏观保险政策,但同时应该考虑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客观环境,增强对各个地区发展农业保险的激励与诱导作用。同时,区域性农业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不但能紧贴农业保险市场,刺激保险产品的需求,还能较好地防止逆向选择问题,提高农业保险的管理与经营水平,增强区域保险的发展能力。另外,区域性风险差异的客观事实,决定了我国的农业保险不可能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农险费率,统一费率将极大地抑制保险需求,同时也限制了保险的有效供给;由于农业产业自身的弱质性,以及农业保险的部分“公共福利性”,农业保险发展必然要受到政府的各种形式资助或补贴,才能在各地区顺利开展。

在区域经济新格局下,要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农业保险业的发展,中央和各民族地方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意识到加快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我国中央政府应及时出台农业保险的整体框架,各民族地区应根据在这个框架的指导和带领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农险立法体系。可见,富有弹性的区域费率既是区域保险条件差异的客观反映,又是逐步缩小区域保险发展差距,实现各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所以,各民族地区的农村保险业务的发展,必须尊重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保险发展条件的特殊性,着力开发和发展区域性的保险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保险结构,这对全国保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区域农业保险的(下转第78页)(上接第76页)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 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政策发展建议

在欠发达地区制定农业保险立法,应该建立与地方经济财力相匹配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和例行条款,以保障农业保险在民族地区顺利推广和完善提供资金后盾,从而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其辖区的实际情况,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立法,从而使农业保险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减小农民不必要的风险损失,结合当地的民族自治管理的客观实际,并与其司法和行政管理进行有机衔接,合理安排、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制定符合地方实际需要的农业保险的法律及其相关条例等章程,克服和解决这些影响农业保险的不利因素,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转化过程中,结合各民族地方自治条例和章程,尊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让农民充分意识到农险对他们的重要性,农险办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农险离不开各级政府有关的政策和法律的约束与指导。因为法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和连续性,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及资本构成,对责任准备金的提成、资金运用、经营范围、保险金额的确定、保险费率厘定、保险条款的核定以及人事的安排做出决定,形成一套在农民经营农业保险时共同遵守的准则。为此,应该及时出台有差异性的区域化农业保险政策及配套的农险法律措施,如财政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

参考文献

[1]吴迪.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8.

[2]今年农业保险增险种增补贴. 加速发展四看点[N].经济日报.

[3]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龙文军等.谁来拯救农业保险[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5]李孝坤,王忠诚.重庆市特色农业发展初探[J].经济地理,2002.22 (3).

[6]周惠萍,陈友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 经济问题,2007(11).

[7]孟春.中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研究[J]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9.

[8]黄英君著.保险与保险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

[9]谢家智.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1).

[10]刘京生.论区域经济与区域保险[J].保险研究,2003(6).

[11]乔桂明.论我国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的变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5).

作者:吴中维

西部农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3:

西部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探析①

摘 要: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以来,国家所颁布的一系列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为起点,简述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和办学模式,以云南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现代园艺专业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西部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农业院校 发展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由单一型向多样型、综合型转化,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然而,中外合作办学的地域分布东重西轻,据统计,2004年全国参加中外合作办学举办本科专业的高校有47所,其中东部地区32所,占总数68.1%,西部地区2所,占总数4.3%;[1]对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对象大多局限在某一个具体机构或地方,其中有以发达省区为研究重点,而对西部落后地区的研究相对比较少。”[2]为改变这一现象,2004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在“总则”第三条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在中国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但至今,西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不容乐观。据教育部2008年7月24日公布的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数据,西部地区的12个省份,经教育部批准的合作项目和机构大多集中在重庆和陕西,云南省仅有云南财经大学,西部地区地方农业院校仅有四川农业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举办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是农业院校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3]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Wageningen)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现代园艺专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云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西部地方农业院校在今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中的对策。

1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与研究

1.1 国家政策法规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精神。1995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2003年3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在条例中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中外合作办学,指的是国外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同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2004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2006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2007年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2009年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的通知》;2010年,为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更健康发展,教育部采取了四项措施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即重点推进“两个平台”和“两个机制”建设。一是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建设;二是加强所颁发学历学位证书认证工作,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颁发证书认证工作平台;三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机制;四是强化办学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的责任,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执法和处罚机制。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和促进了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

1.2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涉及办学管理、教育主权、学生工作、高校典型案例研究等,其中,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特点为最多。现阶段,从类型上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松散型模式。[4]融合型模式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建立一些专门性学院,或是开设一些具体的专业,引进外方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相关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个案研究、课堂讨论等,聘请外方教授,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讲学活动,并向外派遣教师进行学习、进修等。嫁接型模式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采用“国内大学学习+国外大学学习”的方式,即在国内先学习一段时间,通过相应的考核,达到外方大学的要求后,学生去外方大学继续学习,“2+2”,“3+1”,“1+2+1”(单位为年)等方式是比较常见的合作方式。松散型模式是指“中外高校之间无固定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项目,只是在人员、教材、学术等方面开展不定期的交流,借鉴对方的经验,促进本校教育水平的提高。”[5]松散型模式在高校合作交流的前期阶段运用得比较多,有利于中外双方互相了解情况,为日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

2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建校七十年来,云南农业大学始终植根边疆,服务三农,结合国家和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学校充分认识到国际合作和交流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1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云南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现代园艺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荷兰班)项目,该项目的办学模式是“2+2”嫁接型模式,从2001年开办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入,教学和管理面临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多年来,荷兰班的行政管理工作一直由园林园艺学院、教务处、国际交流处共同来承担。在对三个部门的教师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虽然三个部门的教师都尽心尽责地完成相应的工作,但由于各部门本身已经非常繁忙的日常工作以及协调问题,使得整个荷兰班的工作进展并不理想和顺利。

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的实施也是多年来办学中遇到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由于必须通过英语雅思考试(成绩最低分6.0分),才能有机会到荷兰学习,所以,导致部分学生借口提高英语水平,到校外上雅思培训班,不按时上课,学生缺课率偏高。

3 西部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我们认为云南农业大学应利用区域及农业学科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的范围与领域,构建起自己独特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3.1 管理模式一体化

为了进一步畅通对外合作交流的渠道,学校需成立专门的国际交流学院,从系统上规范对外合作交流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对外合作交流制度,把学生的招收、管理、教学统一到一个学院内,在学院内部设立各种专业部门,细化各部门的工作,例如,对外交流联系部,招生部,教学部,教务部,学生管理部等。首先应由对外交流联系部门负责对外进行宣传和联系,把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向外宣传,然后招生部门负责学生的招收工作,学生来到学校后,再由教学及管理部门进行教学和管理。

3.2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单一专门性人才,而应是复合型人才。就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目标来说,不再是单一的培养掌握外国语言的“翻译”,而是培养既懂外语,又掌握其它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设置应该多元化。可以采取“外语+专业”的专业设置,在多元化的专业设置基础之上,课程设置必然随之改变。在基础阶段,应设置语言相关课程,让学生首先具备语言能力,在具备了交流能力之后,再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无论是哪个阶段,课程的设置都应是多样化的,例如,语言相关课程,不仅仅包括语言知识级技能课程,还应包括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礼仪等课程;专业课程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课程。可以采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必须的一些课程之外,能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课程。

3.3 师资队伍优质化

在建立了完善的对外交流合作体系之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吸引优质生源,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师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又一重要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是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教师的配置也应是多样性的,根据各专业、课程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的。例如,项目官员(专门负责对外交流项目的教师)、学生导师(专门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外语教师(专门负责出国学生目标语的培训)、专业课教师(专门负责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等。各类型教师应在本领域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与其他教师形成合力,不断推进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可以与中外其他各高校定期、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让教师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4 结语

2010年,云南省政府提出了云南省“两强一堡”的发展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发的桥头堡。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院校,我们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立足本土,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利用优势资源,不断更新合作意识,形成独特的,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多元化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云南省“两强一堡”的发展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1] 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5):34~39.

[2] 程斌,程宜康.2000年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7(2):196~199.

[3] 张强.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J].教学研究,2004(1):22~24.

[4] 赵卿敏.国际化: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1(11):72~75.

[5] 居毅,程刚.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与实践[J].中国工程高等教育研究,2001,3.

作者:黄雁鸿 吴倩 吴广平

上一篇:继续教育软件工程论文下一篇:全科教师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