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城镇化不仅被看作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更被认为能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中,房地产也成为其中发展的焦点,城乡房地产需求不同、发展力度开发程度不同。一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盲目,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对房地产业发展有诸多影响。本文试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房地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房住不炒”背景下广佛区域经济对佛山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从千禧年开始,广佛同城拉开序幕,随着二十年的发展,同城化程度不断加深,广佛区域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面貌。本文是在“房住不炒”政策背景下,从经济、人口、房价、土地供应等方面分析了佛山房地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研究了广佛区域经济下佛山房地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佛山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房住不炒;区域经济;佛山房地产业

0 引言

“房住不炒”是近年来持续热点的话题之一,也是两会关于房地产领域深入人心的提点。为了响应“房住不炒”政策,各地因城施策,各大城市纷纷执行限购等政策,实行现房销售制度,防金融经济风险于未然,严防打击房地产的投机炒作,从而保持房地产调控的连续和稳定,保障楼市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持楼市平衡稳健状态,同时促进我国经济高效稳定发展。

“广佛同城”这一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得益于地域相依的优势,因两市市政府直线距离只有不到19公里,文化背景相融,又有着国内首条城际地铁,且产业发展互补互促,才使得“广佛同城”这一战略独具特色,相得益彰。近年来,广佛市政府都积极响应国家“房住不炒”政策,积极贯彻落实房产调控政策,两地的房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相较于佛山,广州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更为丰富,广州的房价也就对佛山起到了限制和对标的作用。随着广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具备更强购买力,对于住房的需求才能得到更适合的支撑,也才能更好促进佛山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房住不炒”背景下佛山房地產业发展现状

1.1 经济发展良好

2019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 751.02亿元,自2015年以来呈现持续稳步上升态势,成为广东省第三座GDP超万亿的城市。相较于2018年,2019年佛山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3.0%、6.3%、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 423.58亿元,增长了8.7%,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3.12亿元,增长了5.6%。房地产业的产业链较长,涉及方方面面,佛山市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也是房地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 人口支撑较为充足

佛山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佛山市人口的持续流入,2019年末佛山市常住人口为815.86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25.29万人,增速为3.2%,位居广东省第四位,仅次于广州、深圳、东莞,如表1所示。

2017年,佛山常住人口中14岁及以下的少年人口约占12.7%,15岁至64岁的劳动力人口约占80.2%,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占7.1%,人口结构比较合理,劳动力人口比重较高。佛山市人口规模的增长,青壮年的引入,为佛山市房地产业带来了较为充足的人口支撑。

1.3 房价平稳,需求提升

自2016年底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佛山房价增速开始逐渐放缓,近一年来呈现稳中有降趋势,如图2所示,2020年11月佛山二手房均价较2020年1月下降337元/m2。

2020年10月全市新建住宅成交面积141.07万m2,较上年同期增长43.4%,二手房住宅成交面积59.91万m2,较上年同期增长37.7%。二十年来,佛山市城镇化稳步前进,从2000年75.06%的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到2019年的95%。城镇化率的提高使更多居民在城市有置业需求,而房价的平稳也使得居民的置业需求得以提上日程,销量有了较大增长。

1.4 土地供应充足,地价稳定

2019年佛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1.615 6亿元,土地出让金745亿元,土地财政依赖比重为101.8%。虽然相比2018年土地财政依赖比重123.9%,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政府财政收入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依然偏高。

2020年4月—9月共成交住宅用地58宗,成交均价在20 000元/m2~25 000元/m2,楼面价最低为7 390元/m2,最高为9 912元/m2。佛山土地供应比较充足,地价较为平稳,也说明佛山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过热或过冷的现象。

2 广佛区域经济下佛山房地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在佛山自身经济向好发展吸引人才的同时,由于地缘优势,也会承接来自广州资源的溢出,广州拥有广东省最多的高校,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毕业生留穗,其中也有相当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到佛山就业,为佛山提供人才资源;广佛区域的协同发展,也使佛山能及时学习广州更为领先的开发理念和模式,吸收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雄厚资本的投入,以创造更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而这些,也为佛山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理念、信息、资金等保障。

广佛地铁的开通,使两个城市的居民出行更为便捷,城市边界更加淡化,相较于广州的房价,佛山的房价更低洼,也使得许多工作在广州的人员选择置业在佛山,可以有效承接广州客源。目前佛山二号线、三号线在建,还有多条地铁线路在规划,建成后广佛将有更多区域实现最快30分钟内的互通互达,这也会加大对佛山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未来佛山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可期。

2.2 挑战

广佛壁垒的减弱,使更多的知名房企入驻佛山,对佛山本土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使本土企业的一些弊端暴露出来。2019年上半年,保利地产以其在华南多年深耕、佛山五区均有涉及的均衡布局,拿下2019年上半年佛山销售榜的冠军,而像保利、碧桂园、万科等头部房企也在进一步扩大其在佛山的项目,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当佛山房价与广州房价的价差减少到一定程度,佛山居民可能会置业广州,造成佛山客户的流失。

3 优化佛山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房地产业规划

佛山在全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2017-2019年分别位于第11位、第12位、第14位,虽然佛山整体经济发展较好,但其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减弱。做好产业布局,加强高科技行业的发展,加强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随着广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深入,佛山政府需要在此基础上,明确佛山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切实做好房地产业在佛山五区的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好产业布局,以使佛山房地产业能够与佛山市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3.2 建立完善的土地供应体系

佛山财政收入对于土地依赖程度较高,应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大科技企业发展,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收入与房价相匹配,才可长期持续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佛山政府可以从市场供需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土地供应体系,制定远期、中期、近期土地规划,做好土地需求预测,从而对土地的使用、供应起到指导作用,以使地价维持合理范围。同时要增强房地产行业管理力度,避免房地产企业出现囤地行为。

3.3 合理降低房地产业成本

佛山政府应加大创新力度,借鉴国外房地产新型建筑工程材料开发的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生产建设,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既能够可持续发展,建筑物外形也更符合城市的升级发展。

同时,房地产公司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需要上交多种税费,而这些税费最终转嫁到了购房者身上,政府可以適当降低部分税费,以引导减少房地产业的开发经营成本,保证房价稳定。

4 结束语

广佛区域的共同发展,既意味着机遇,也是挑战,要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挑战。“房住不炒”的政策要求是为了更为稳健的楼市,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要优化佛山房地产业,促使佛山房地产业和广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浩宏,李芊.广佛同城对佛山房地产业的影响研究[J].特区经济,2011,29(10):42-44.

[2]王娜.中国二线城市房地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4,35(03):1-9.

[3]乔璐璐.“房住不炒”定位下的政策效应与长效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田玥

房地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2:

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 城镇化不仅被看作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更被认为能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中,房地产也成为其中发展的焦点,城乡房地产需求不同、发展力度开发程度不同。一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盲目,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对房地产业发展有诸多影响。本文试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城镇化 房地产业

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城镇化,城镇化不仅被看作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更被认为能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城镇化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县级以下的城镇集中,在最短半径内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虽然与城市化概念有很大区别,但同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人口、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从分散到集聚的需要,并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渐进。这种人口的集聚、生产要素的大量集中会产生大量的外部经济,外部经济将会导致交易成本下降、技术水平提升、产业升级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一、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中,房地产也成为其中发展的焦点,城乡房地产需求不同、发展力度开发程度不同;房地产的发展在1998年政府放开市场后发展突飞猛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政策体制的出台速度跟不上产业本身的发展速度。一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盲目,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对房地产业发展有诸多影响。

首先,土地的城镇化远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政府盲目强调城镇化发展速度,以增加土地要素投入为主要手段,建立新区或转移城镇发展重心,房地产先行进入,经济却没有发展起来。没有经济实体的依托,吸引不到新的人口入城,原有的被占地农民也只能另寻他径,从而出现在了“空城”、“鬼城”。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城市房价一涨再涨,仍供不应求;而有的城市房价一降再降,却无人问津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其次,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农民双重身份的问题。城镇化发展中,土地要素先行,农民被征地成为了无地农民,被迫进入城市,成为无身份的城市人。在过去十年,中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不到0.6%,反映了在死亡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的下降使人口的增长几趋于零。可见,人口的死亡和生育对人口走势影响越来越弱,人口流动和人口城市化对地区人口数量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人口流入越多的城镇,房地产业发展得越好,房价越高。

最后,城镇化发展到了更加深入的阶段,人口越来越向大中城市集聚,相应地,对城镇的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的要求增多,这也表现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上。房地产业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楼盘本身的质量,也得综合考虑楼盘周边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备。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住房销售得好的房地产周边的绿地、学校、商圈、交通都相对齐全且便利。而如果在开发的房地产只是建楼盘,那不只是销售业绩不好,其本身也会导致被边缘化,从而背离了城镇化的初衷。

二、发展现状

自1998年中国住房改革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后,伴随城镇化逐渐推进,房价一路高涨。特别是面对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人口流动特别是高素质人口的流动,向超大型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一点,从房地产价格走势能够得到更直观的印证。显然,这种发展的过度集中并非城镇化的科学布局。所以,中央强调新型城镇化将重心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过去城镇化推进过于倚重房地产发展,人口城镇化试图将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和未来的需求引导向更加理性的区间。

三、解决建议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以期引导房地产业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1、依靠产业支持城镇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中的最强有力依托,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其提供政策服和技术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相关项目,积极开发适合小微型企业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把“土地财政”转到实体经济上来,建立地区的新的经济支柱。

2、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城市间、城乡间公共资源、配套服务严重的不平衡,人口流向便可见一斑。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减弱了大城市因占有资源优势而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同时增强了中小城镇的发展竞争力,对于我国地区间平衡发展十分有力,且兼顾了地区之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积极性。然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急于一時,首先,资金短缺是个大问题,平衡各地区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保障等等各项社会事务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不小。其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追求GDP的发展相悖,需逐渐改变以追求高速增长和见效益快的标准来评价政绩的要求,给各级政府时间,逐层逐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使民众真正受益。

3、在房地产问题中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感受,保证生态资源的优化,增加社会和谐度,从而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在城市的发展中是互相制约又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经济粗放式发展会消耗大量的资源,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1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仅下降1.6%,氨氮排放量下降0.9%,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7.2%。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物等持续增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农村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也会有一定的污染物排放,这些对于环境承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的真正发展,而非单纯量的扩张,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而这一目标恰恰就是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所在。

(作者:辽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

作者:范忠宏

房地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目前衡阳市房地产业在土地资源供应、节能环保开发、房地产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重视环保节能、加强市场的调控监管等方面进行解决。

[关键词]城市房地产业;问题;原因;对策;衡阳市

[作者简介]邓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湖南衡阳421005

据悉,1998—2008年房地产和建筑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致使房地产开发中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影响着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问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被大量囤积。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不足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04—2008年,衡阳市购置土地面积远超过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土地出让量过大,除造成房屋供给过剩外,还导致未开发、未完成开发土地面积迅速增加,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近年进入衡阳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看,衡阳房地产市场潜力较大,但外地开发商拿地相对困难,市区的成片优质土地资源已基本开发,买地只有到更远的市郊。一方面,大量的未开发用地集中在本地的各开发公司手中,未开发或等待开发。随着衡阳“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战略的实施,衡阳的土地价格将会进一步上涨。另一方面,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不足,导致相应的房源缺乏。

(二)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还很欠缺

1.房屋设计、布局不合理,能耗高,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首先,住宅区房屋外型设计平面形式单一,方型塔楼和长条板楼偏多,大规模成片开发、综合配套的社区较少,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其次,衡阳市住宅区楼间距普遍偏小,房屋显得非常密集,极大地影响了房屋的通风和采光,并且容易造成建筑的消防隐患,尤其以旧城区为甚。最后,房屋的能耗高。据统计,目前衡阳市每年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的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2.房地产开发中的短期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不但没有充足的资金与技术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而且在观念和管理水平上也往往局限于眼前利益。大量的短期行为表现为:一是开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建筑密度、容积率过高,缺少绿色空间;二是一些开发商甚至无视城市规划,随意毁林毁草,减少公共绿地,破坏人文景观,违章建设;三是在建筑、装修材料应用上,为了削减成本,往往通过采用耗能大、质量低劣的产品和偷工减料等手段来达到目的。建筑质量、公共绿地面积、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不达标等,破坏了生态环境。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体系不健全

1.房地产市场供求存在总量性和结构性失衡

2005—2009年,衡阳市商品房供应量为657.8万m2,销售量为5518万m2,供销比为1.19:1,市场库存量为106万m2,加上一批在建工程项目的竣工开盘,商品住宅楼供需比例失衡,市场供应总量过剩。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一是大户型商品住宅销售不畅,适合中等收入家庭需要的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宅及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2005—2008年,衡阳市144 m2以上大户型住宅市场供应量近140万m2,积压近80万m2。2008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套型面积144m。以上占到了总面积的52%,小于等于90m2的仅占总面积的2.53%。从需求的调查数据来看,意向购买套型面积90—120m2的占57%,120~144m2的占28%。二是电梯房供过于求。2005—2008年,衡阳市电梯房市场供应量为130万m2,市场销售仅56万m22,近6成电梯房销售不畅。

2.房地产开发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房地产企业信誉度不高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衡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有80%的资金来自金融机构贷款及商品房的预售收入,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的支持程度相当高,而相应的风险也很大,一旦销售困难,资金链断裂,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衡阳市银行业协会2006年初在《衡阳晚报》上公开曝光了10家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有5家为房地产企业,共欠银行本金1.2亿元,利息3000万元。

3.房地产企业实力有限,违规现象较严重

至2009年,虽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总数上升到345家,但具有二级及以上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仅有7家,这与衡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分散、粗放式的开发,造成房地产在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房屋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投诉多、资源浪费等现象。另外,违规建设、违规销售,虚假广告,一房多卖、延期交房办证、配套设施不到位,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问题较突出。

4.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相关部门配合不紧密。

近年来,相对于衡阳市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没有有效跟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违规建设、违规销售,虚假广告,一房多卖、延期交房办证、配套设施不到位,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问题监管不力。仅产权证办理一事,目前全市尚有近万户房屋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依法登记发证,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

目前,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在房地产业上没有建立一个相互协调合作且比较健全的工作机制。规划、建工、国土、财政、房产等部门在落实规划要求、施工许可证管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土地开发利用、税费征缴、市场准入、销售广告、合同备案等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不到位,在信息与资源上不能做到共享共用,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做到互助互动。市场监管缺位、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

二、房地产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推动了房价上涨;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房地产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巨额收益,它显著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并间接影响建筑材料、家电等行业,带动GDP的增长。这使得房地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位置急剧上升,使得各地方政府纷纷将房地产作为发展经济的万能钥匙,在许多地方,土

地收入已经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土地已经变成地方政府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政府与土地之间的利益关系扭曲了土地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这是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方政府在土地上的财政收益还表现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统计表明,在房地产建设、交易过程中,政府税(费)收入占到了房地产价格的30%左右,再加上30%左右的土地费用,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收入将近占到整个房地产价格的60%,而土地资源减少、银行坏账、资源衰竭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无关,房地产膨胀得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益就越大。正是这种成本和收益的极端不对称性,使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强。

(二)房地产市场本身不能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在涉及外部性、公共产品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存在失灵现象。房地产投资者盲目追求高利益,热衷于提供大户型、豪华型商品房,中低收入阶层能够买得起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量就非常低,这势必造成房地产市场供求的总量与结构性失衡。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措施来解决住房问题,即高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交给市场,由市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由政府保障,通过非市场化手段解决。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地关系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只有政府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保障房,才能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但目前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严重不足,城市居民只能挤上市场购房的独木桥——这是当前住房市场出现价格过快上涨的根本原因。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开发商片面追求投资利润的心理促使其采取短期行为。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大,收益高,房地产开发商急于求成,认为房地产开发是一次性的短期投资行为,仅考虑房地产销售价值的实现,忽略住宅质量及售后服务和管理。二是从成本一收益理论来讲,众多房地产企业不诚信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诚信成本太低,不诚信所受到的处罚远远低于因为不诚信所带来的收益。当前对失信者的法律约束力仍然很弱,现有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不完善。三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采用较少。由于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对形成现代化的住宅产业化体系、建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缺乏优惠政策和调控手段,难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三、解决房地产业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盘活存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房地产开发的规划调控、土地供应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把土地闸门。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内,抓紧编制“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重点明确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建设规模,扩大上述5类住房的建设用地供应量和比例。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确保供地计划落到实处。

2.加强土地供应管理执法力度

严格土地转让管理,严禁转让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杜绝土地投机行为,防止地价上涨过快。同时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切实制止囤积土地行为,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征收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要规范土地出让公告和合同的内容,加强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后监管,对拖欠土地价款、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限制其参与土地出让活动,依法追究违约违规责任。要严格执行衡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推动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快速转换。

(二)重视环保节能。维护生态平衡

1.开发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塑造环境优美、和谐的社区

首先,倡导房地产业内涵式集约型发展,在全行业逐步推广国际环境管理标准认证,对开发节约环保绿色建筑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在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上,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生态林地,不影响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其次,大力推进房地产建筑节能工作,在保证建筑功能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达到既居住舒适,又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最后,在城市规划区内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绿化带、绿化区域,提高绿化质量和城市园林水平,构造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改善城市交通、供水状况,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发展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再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居住区环境。

2.推进住宅产业化,倡导开发绿色节能住宅

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绿色住宅是在住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综合处理人、建筑、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节能减耗,提供舒适、优美、洁净的居住空间。房地产主管部门要抓紧制定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及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吸收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环保住宅产业化。房地产开发企业融合循环经济理念,开发绿色住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土地现有地理条件,合理设计,利用自然风和自然采光;二是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增强隔热保温功能,尽可能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和新能源,采用节水设计,设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利用系统;三是配以科学合理的绿色植物布局,隔离噪音,净化空气。

(三)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1.调控商品房供给总量,优化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

一是加强供应总量和结构调控。要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和市场供求状况,制定住房供应年度计划,有效控制住房供应总量。把住房供应年度计划与土地年度利用计划相结合,采取用地计划的总量调控和中低价商品房在各区域内合理投放的区域调控相结合的手段,达到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的。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有效供给,由规划局和房产局结合当前住房供应结构和市场需求在项目审批时共同把关,确保住房结构合理、价格稳定。二是要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房地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出让价款的收缴,深化合同执行监管,加强对闲置土地的调查处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和囤地、炒地行为。价格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偷漏税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要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加大交易资金监管力度。

2.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

首先,各商业银行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满足合理的房地产信贷需求”的原则,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控制高档住宅、别墅、商业营业用房的信贷投放,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其次,要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坚持公平、有序竞争,严格执行信贷标准。要严格执行房地产项目资本金要求,严禁对不符合信贷政策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开发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

3.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业务,促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第一,强化法律约束。任何违反诚信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严重不诚信者将被淘汰出局。第二,实行有力的监管。政府的执法部门、主管部门、各地的消费者协会、各地的新闻媒体、社会的舆论等充分发挥其对房地产行业诚信建设的监管作用,促使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第三,加强行业自律。各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房地产企业诚信经营的机制和失信处罚机制。可以出版协会的会刊,指导和介绍本地房地产企业诚信经营的经验,披露房地产企业诚信经营缺失的个案,形成行业的自律机制。第四,搞好信用评价。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评定。

[责任编辑:舒生]

作者:邓华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特征论文下一篇:孙子兵法哲学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