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24-04-13

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精选8篇)

篇1: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赵 然,孙国学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巴林石作为一种资源型的特殊文化载体,在巴林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度经济效益胜过文化效益。文化附加值在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发展中挖掘不够,导致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缺乏文化品牌的现象。这点制约了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挖掘巴林石文化价值和增强巴林石文化附加值,使巴林石文化和巴林石文化产业从目前初步形成的规模经济向品牌与产品文化附加值方向转型,这是巴林石及巴林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消费文化;可持续发展;巴林石;文化附加值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163-04

一、巴林石文化的现状

(一)巴林石发展的文化优势

赤峰市位于华北与东北经济的结合处,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巴林石文化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赤峰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化和蒙元文化等人文资源,构成了赤峰市多元文化的格局。因此,赤峰市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具备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文化传承需要有一定的场所,巴林石文化的传播具有自己固定的场所和独特的网络平台。据统计,2000年以前,在赤峰市巴林石店面仅仅有上百家,2005年,巴林石店面在赤峰市就已经达到300余家,截止2009年底,赤峰市的巴林石店面已经增加到1000多家。巴林石店面的增加,说明巴林石的经营模式从分散的经营方式向规模经营方式的转变。因此,这是一种文化的现象,这种文化的倾向,是文化的再生能力决定了生产者们扩大再生产和货币持有者们资本增殖的愿望,事实上,这又是扩大再生产和投资意识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文化需要不断的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消费文化需求,而人们的消费文化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又产生了新的需求,毋庸置疑,文化需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巴林石所在地巴林右旗,每年举办以石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巴林石文化节”。同时,巴林右旗已经形成了一条巴林石文化专线,巴林石——巴林石奇石馆——巴林石一条街——沙布台——特尼格尔图矿山等,巴林右旗草原石文化旅游已经形成。巴林石所在地——大板镇,被称为“巴林石之都”。

巴林石国家矿山地质公园是中国首批28家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公园标志性建筑——“穹庐天石”和“印石文化广场”,“穹庐天石”标志碑,为三足透景式穹庐造型,凌空而起的印石,意为“天石”。印面规格3×3米,印石高度为2.9米,花岗岩材质,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石印,被誉为“中国第一印”。穹庐造型,文化寓意深厚,既象征天空,又象征着草原文化特有的毡房蒙古包。“三足”分别代表我国著名的巴林、寿山、青田雕刻彩石原料三大基地。

(二)巴林石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

巴林石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1982年,国家轻工业部和全国宝玉石会议,将赤峰市巴林右旗确定为“中国三大彩石”基地。1999年,巴林石被中国宝石协会推介为“候选国石”。2001年,作为国礼精雕而成的23枚巴林石连体印章,赠送给来上海参加“APEC”会议的21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

(三)巴林石发展的资源优势

巴林石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与寿山石、青田石河昌化石相比较,巴林石的大规模的开采时间比较短,从正式建矿到现在才仅仅34年。同时,对巴林石的开采采取限量开采的措施。这样在中国四大印石中,其他三大印石矿藏面临枯竭,巴林石具有资源丰富方面的优势。为巴林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发挥巴林石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文化价值创造了条件。因此,巴林石资源上的优势,为巴林石文化和巴林石文化产业以及巴林石经济的发展在资源上得以保障。

二、巴林石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的局限

巴林石属于资源型的特色产业,对巴林石的消费是文化消费的范畴。就巴林石的消费而言是巴林石企业文化、投资者文化和消费者文化三者的结合。企业文化与投资者文化适应消费者文化,这样企业文化和投资者文化的经济价值才可以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对巴林石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单纯的资源只是停留在原始的资源经济价值层面上,将资源禀赋赋予文化价值,这样巴林石资源才会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据调查,从事巴林石的经营者以及雕刻艺术者,文化层次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审美也随之不断的提升,同时,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文化上有局限的经营者将难以满足巴林石消费群体的要求。因为,巴林石文化的消费既是一个静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经营者了解和掌握石文化,尤其是巴林石文化。了解红山文化时期的巴林石文化、辽文化时期的巴林石文化、蒙元时期的巴林石文化和明清时期的巴林石文化以及多元文化阶段的巴林石文化。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创新(发展的文化)。这就要求经营者突破文化上的局限,满足消费文化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其次,雕刻艺术者的文化是对巴林石文化赋予的一种艺术语言。雕刻艺术者的技艺水平和文化功底,对巴林石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最后,在巴林石中,红山文化存在断档的现象。因此,巴林石文化底蕴凸显不明确。这样巴林石就停留在一种比较低的附加值层面上。因为,文化层次决定了审美,审美文化的提升将进一步丰富巴林石文化。

(二)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效益

在巴林石文化发展中,存在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脱节的现象。也就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轻视文化效益。造成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不相称,笔者认为,对于巴林石这一特殊的商品而言,若只是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文化效益。最后将导致巴林石整体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也就是现在在巴林石文化市场上所见到的,非全面地市场运作和经营巴林石中的精品——鸡血石。这种经营模式势必导致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非全面发展。巴林石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它不仅仅只是鸡血石一种类别,同时,巴林石还涵盖其他的四种类别——巴林石福黄类、巴林石冻石类、巴林石彩石类和巴林石图案石类。这种片面地市场炒作已经凸显侧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效益的现象。这对巴林石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终将产生不良的效果。

(三)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对巴林石的以及巴林石文化的经营是产业文化的延续。既然是产业文化的延续,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市场运营团队。团队的组建与团队的知识结构对巴林石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团队的构建,才可以保证巴林石经营的顺利进行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分散的经营模式和不具有营销知识的团队,笔者认为,目前巴林石的经营模式是初级的经营方式,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巴林石文化是以“中国四大名石”——巴林石为载体的。对于这一良好的资源,应该转变经营模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的转变就需要专业的营销团队。唯有专业的营销团队才可以按着市场规律进行市场运作。同时也会将巴林石这一资源型的特色产业进行细化,充分利用巴林石这一资源。对巴林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正是因为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目前的市场行为是简单的市场炒作。这种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终究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

(四)专业雕刻方面的局限

巴林石文化与巴林石的艺术文化休息相关,巴林石的艺术文化是雕刻家和艺术家的思想语言的外延。艺术语言是石文化的主体,石是艺术语言的形式,石在形式上的完美与经过雕刻家和艺术家加工后的艺术语言这一主体。奠定巴林石文化的基本层面。所以雕刻家与艺术家对巴林石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调查,在红山文化圈的巴林石的雕刻家和艺术家,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雕刻家和艺术家的雕刻技艺和审美文化相对比较高,但是雕刻家和艺术家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另外一些雕刻家和艺术家文化层次很高,但是雕刻技艺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这对巴林石文化的附加值的创造必然受到一定的制约。

(五)文化平台的构建比较薄弱

目前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产平台的构建还不够充分。文化宣传还有一定的局限和差距。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宣传,尚未形成体系。对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规划认识不足,这就制约了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产业的规范与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巴林石文化产业的思考及对策

(一)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对文化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巴林石只有赋予文化才可以增加巴林石的附加值,也就是提升巴林石的这一载体的价格,否则巴林石只是停留在资源禀赋层面上。从单纯的资源产品向文化产品转变,就需要提高文化素养。这是从劳动者主体地位出发的,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中国经济变革的主要内容,也会死经济发展的根据。在实现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提高并发挥其素质技能,也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对整个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巴林石经济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巴林石这一优势资源只有在劳动者素质技能提升的背景下,才可以转化为知识经济。也就是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所以,提升文化素养对于整个巴林石文化产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二)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

巴林石是一种资源型的产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倘若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或者文化效益。对巴林石的规范发展都是不利的。因为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侧重经济效益必然忽略文化效益。文化效益的注重对经济效益的发展是冲突的。因为任何一种商品或产品,只有赋予这种产品或商品更多的文化价值,这一商品在市场竞争中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商品或产品的文化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更好发挥文化这一主题的功能。因此,在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经营中,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并重,经济效益的增加促进文化效益的创新,文化效益的创新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按着这一逻辑关系,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发展才可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

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经营运转离不开专业的营销团队,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经营不是仅仅局限于赤峰市与内蒙古自治区这一个范围之内。随着市场的扩展,必然向周边先进的文化省区渗透。并且占领这一地区的石头和石文化市场。这种扩散效应对于巴林石产地和经营巴林石的外省而言都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保证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的营销团队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延续的功能。这支专业的营销团队,既要懂的巴林石,又要懂的巴林石文化。尤其是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文化。懂的巴林石主要是对巴林石的基本知识以及巴林石的历史脉络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划分不同区域,讲解巴林石的收藏文化,因为在不同区域中,对巴林石的保养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支营销团队要找出适合本地区巴林石保养的基本知识,只要这样才可以保证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顺利经营。当然,这支营销团队还承担着经济信息的收集功能,也就是说,掌握消费地区的消费信息和消费文化,并且将这些消费信息和消费文化与巴林石产区达到完全信息对称,这样巴林石产区方能及时调整巴林石这一特殊商品的市场定位。简而言之,就是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专业的营销团队对于新兴市场的开拓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强化专业雕刻建设

巴林石设计与雕刻,与作者的审美观是必不可分的,不同的审美观有迥异的作品。美是形美和意美的综合。巴林石雕刻作品美学元素中神是主体。形似体现神似,神似高于形似,恰如晋代画家顾恺之所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巴林石雕刻作品的神态是巴林石文化的灵魂。巴林石雕刻艺术人员对巴林石这一资源型的材料在文化和文化内涵上认知不够,导致巴林石材料的浪费,也就是资源尚未合理配置,经济效益最大化与艺术创作的美术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应该充分运用艺术规律进行艺术创新,这就离不开专业雕刻队伍建设。雕刻工艺的提升是巴林石工艺和巴林石文化影响力增加的必要条件。建设一支专业的雕刻队伍,是需要时间和需要对巴林石文化有着充分的理解。时间是技艺提高的保证,对巴林石文化的理解是雕刻艺术悟性的源泉。只有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对巴林石文化的悟性,才可以培养出雕刻大师级的人物,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传承是需要巴林石专业雕刻大师的不断创新。诚然,专业雕刻队伍的建设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影响力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创新机制的体现,巴林石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只有将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人才优势所创造的艺术优势合为一体,方能发挥巴林石的品牌优势,实现巴林石价值增殖,从而切实挖掘出来巴林石的文化附加值,以此来体现巴林石的经济效益。

(五)构建良好的文化平台

目前,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宣传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依靠巴林石产地巴林右旗政府和巴林石集团是不够的,文化的传播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需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样巴林石文化产业经营的链条才可以衔接好。所以文化平台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笔者认为,巴林石文化的传播,第一需要社区文化的建设,社区文化的提高是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传播的群众基础;第二理论团队的文化建设,这是巴林石文化宣传的理论基础;第三专业雕刻团队的文化建设,这是巴林石文化内涵挖掘的艺术基础;第四地方政府的文化平台的搭建,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进行宣传,这是巴林石文化传播的传媒基础。最后还需要利用各种文化平台进行巴林石文化的宣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打造中国印城·赤峰。赤峰市丰富的印章史在中国印章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用彩石治印已成为艺术门类,史界向称始自元代。赤峰出土及传世文物证明,早在辽代契丹人即用巴林石制作印章。这一史实,不但有力地改写了中国印章史,也使赤峰成为彩石治印最早的地区。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第一:中国印材城。依据巴林石资源,做大巴林石产业,并积极引进其他印材石,把赤峰建设成长江以北最大的印材城;第二:中国印史城。继续挖掘整理赤峰印史文化资源,征集民间收藏的印章文物,征调全市现有馆藏印章文物,建设专题馆展示。加强赤峰印史文化研究和宣传,提升赤峰印史文化在中国印史中的地位,把赤峰打造成少数民族地区最重要的印史城;第三:中国印人城。印人当指中国印之原料开采、加工制作者以及印钮雕制者和印面刻制者。在现有印人队伍基础上,做大石产业,加强各种基础培训,举办多种印艺、雕艺大赛活动,提高印人队伍素质和技艺,把赤峰打造成东北地区实力强大的印人城;第四:中国印章城。充分发挥丰富的印材资源和强大的印人队伍优势,扩大印章制作品种和数量,提升印艺水平,在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印章,并号召广大市民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印章,把赤峰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印章城。

二是建设全国首家石文化主题酒店。建设全国首家石文化主题酒店,这一酒店内部装修装饰全部体现巴林石文化的内涵,这是巴林石文化进一步延伸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将酒店文化与巴林石文化产业相结合。同时,也是凸显全国首家石文化主题酒店这一品牌效应,是品牌与品牌进一步整合构建另一优势品牌的表象,是壮大巴林石文化产业链的表现。

篇2: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酒泉,作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拥有着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将酒泉文化产业作为酒泉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努力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先进文化,推动酒泉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的跨越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如果说政治是一个国家的骨骼,经济是血肉,那么文化就是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是一个民族的品格与精神。那么,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酒泉拥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围绕酒泉丰富的文化资源,酒泉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亮点纷呈。

肃州区围绕航天文化、风电光电文化、民俗文化、祁连玉和奇石文化、酒文化等特色文化,全力构建“四园区三基地”,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25家。金塔县以沙漠森林公园、“三湖一溪”景区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9家。玉门市挖掘石油文化、铁人文化、新能源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5家。瓜州县全力实施以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玄奘纪念园、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自然文化生态园、红西路军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龙头的“四园一基”建设,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14家。敦煌市打造敦煌文化城,全力以赴抓文化项目建设,其中,敦煌动漫创意信息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21家。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且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新进展,但是,在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1、文化市场主体还未形成,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益低,有竞争力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少、产值低。文化市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效益是其最高准则。但是目前,我市文化市场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有实力,有带动性的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尚未步入产业化经营轨道。

2、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大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政府职能的“管、办”不分,造成文化部门既管文化产业又办文化产业的混乱局面。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是大文化概念,而文化部门所管理的往往是“小文化”范畴,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发行、音像制品、文化旅游等行业就分属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全市始终将文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是我市的文化建设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精神文化产品不丰富,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

4、专业人才的严重缺失。在现在这个时代,人才是极其重要的。而目前,我市文化艺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从文化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构成情况看,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编剧、项目包装、活动组织等方面的骨干人才。且现有的文化事业管理人才大多都不是专业人员,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这就大大阻碍和限制了我们文化的发展。

5、财政投入不足,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和融资问题。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融资困难,国内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都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酒泉,这个位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还不够发达的内陆城市,资金成为了发展文化

产业的短板。

三、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践证明,人们越富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越高。当前,伴随着我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对此,我们应乘势而为,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尽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继而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第一、精心策划好文化项目,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比如,社会需求如何、消费能力如何、经济发展如何等等。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发展规律、与当地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吻合的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因此,我们应立足我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心编制项目规划,并依托优势项目和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谋划一批对社会资金吸引力强,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重大文化项目,打造标志性文化工程,如我市着力打造的“酒泉航天”和“敦煌飞天”这两大文化品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优化文化产业体制,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管理政府文化机构与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转变。对现有的文化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大力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像“广场文化艺术节”、“十五分钟文化休闲圈”等活动,要逐步向农村渗透,促使城市优质文化向基层和农村蔓延,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地条件。

第三、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文化产业具有大投入大产出的特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发展既要盘活存量又要增加增量;既要实现集约经营,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又要适当进行数量扩张,走外延扩大再生产之路。这就必须扩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区域文化产业投入的主体应多样化,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坚持“谁

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加强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投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最根本的内容是人才战略,所以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文化产业的战略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管理。

篇3: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一、以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针对当前安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协调, 特别是文化产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实际, 把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 以体制改革促进发展, 以机制创新改进管理。

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 加快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安徽今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推进产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改造, 以此推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以促进要素聚集流通为重点, 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健全的市场流通体系作依托, 为此, 需要推进文化市场改革, 着力培育资金、技术、信息、创意、品牌等文化产业要素市场, 打破条块、行业、地区分割的市场格局, 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增强把握方向、抓规划、定政策的能力, 提升政府领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本领。

二、以内容、模式的创新加速提升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安徽文化资源丰厚, 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 必须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本, 创新文化内涵、形式和模式。

一是创新文化内容。加强原创文化产品生产, 利用老庄哲学、建安文学、桐城文派的深远影响, 徽文化、黄梅戏、文房四宝等在海内外的享誉, 黄梅戏艺术节、铜陵青铜文化节等在全国形成的文化品牌优势, 促进民间文化与优势资源的有机融合, 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 同时从兴皖富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和安徽特色、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文化产品。

二是创新表现形式。重点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在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开展重大文艺活动、组织艺术创作生产等方面, 善于用科技手段强化文化艺术的表现, 用技术含量提升文化产品的艺术魅力, 实现样式和载体的极大丰富, 使文化表现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以及文化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 实现文化产业“跨界”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尤其是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 在示范区建设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和现代城镇体系建设中, 主动承接国内外文化产业转移, 积极打造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使文化产业链成为示范区各市、县 (区) 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全省形成几个特色突出、带动明显、辐射效应强的文化产业集群。

三、以文化传播的创新加快扩大安徽

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力

扩大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影响力必须适应全球化发展与竞争要求, 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 构建高效的传播网络。

一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各种演出以及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传播方式, 在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卫星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快速发展, 网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工具。我们应主动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业态, 使其成为传播安徽文化的新途径、新平台。

二是创新文化传播渠道。发达国家的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市场, 其文化产品一经推出, 就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迅速扩展到全世界的文化市场。我们的文化传播要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营销经验, 重视销售市场构建及市场促销等环节, 在国际文化市场上, 拓宽自己的传播渠道, 这可以由文化企业自己组建专业的海外发行公司, 或收购外国人现有的发行公司, 也可以依托其他行业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起来的国际销售网络, 以“安徽元素、国际表达”方式, 提升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实效性, 让世界了解安徽名戏名乐、名歌名舞。

四、以文化业态的创新大力培育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

积极适应数字化、网路化发展新形势, 引导文化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拓展产业领域, 大力培育新兴业态, 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大力发展动漫产业。落实省“十二五”动漫产业发展规划, 继续走自主创新的路子, 大力扶持动漫创意、设计、生产和营销, 重点推动合肥、芜湖两大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及马鞍山、淮南等地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 建设动漫创意产业交易平台, 使动漫产业成为安徽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努力把安徽建设成为动漫产业强省和全国动漫产业中心之一。

二是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内容等产业, 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上实现新突破。如在广播影视方面, 应抢抓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进程的机遇, 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 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 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 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在出版发行方面, 打破出版载体界限, 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多介质出版业态和新兴出版发行业态, 实现由传统出版产业向现代出版产业的转变。

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突出各地特色和资源优势, 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体育、教育等的融合渗透, 创造跨界性新生产业, 比如观光农业、工业旅游等。

五、以发展环境的创新全面增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文化产业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 环境很关键。政府应更多地研究并及时调整政策空间, 创新性地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按照“十二五”时期安徽文化产业发展定位, 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归并、强化和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增强政策对产业的驱动作用。尤其是要创新经济政策, 进一步制定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让文化企业轻装上阵;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有关要求, 解决成长型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对文化企业上市支持力度, 为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二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准入环境。加大开放力度, 降低准入门槛, 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 参与或兴办影视制作、书报刊印刷、发行、会展、广告、体育和中介服务等, 并享受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 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推动文化产业资本快速聚集。

三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服务环境。继续优化法律、工商、土地等服务, 主动为各类文化企业搭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市场服务平台, 注重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投资方向、项目引导、工程实施、产品和服务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指导, 同时, 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四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环境。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放在首位, 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省战略, 探索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选拔任用制度、与社会结构变动相适应的流动制度、与文化的创造性劳动特点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形成各类文化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局面;大力引进体制外优秀人才, 进一步改善文化队伍结构;建立安徽荣誉制度, 表彰奖励在国内外重大文化赛事中获奖、为安徽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文化人才和实际工作者。通过人才环境的创造, 构筑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12

篇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一、中韩两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1)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2003 年 6 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实质性地推动了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2004 年以来,中共中央及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和措施;2006 年1月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对于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快,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影视制作领域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民营影视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力量。文化市场建设在也获得新的进展。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在观念上缺乏对“文化”的正确定位。中国还没有树立起“文化”的产业性意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没有树立起文化的产业性意识。观念的差距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导致中国文化贸易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

(二)中国政府缺乏对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与管理。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落后,出现了新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产业核心门类而发展缓慢的局面。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机制落后、高素质人才稀缺,国家有关部门对教育发展缺乏规划,对教育质量忽视控制,致使教育机构为了增加收入而盲目开办热门专业,而对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不清,政策指导和支持不够。

(三)中国文化产业链割裂,衍生品缺乏。在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的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相当严重。本土进行的原创尝试往往不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人为切断产业链,文化行业都是单打独斗,唱戏的、做音像的、搞出版的,都是各自为政,中间没有关联。但是在中国,文化产业各个环节基本都是断裂的;文化产品难以瞄准市场的真正需求,造成产品的市场响应度差,版权价值随之降低,衍生开发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中国文化产品缺乏行之有效的国际营销方式。中国的文化产品缺乏好的、行之有效的国际营销方式,对世界文化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国缺乏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律运作的文化中介机构,缺乏一个国家级的文化信息平台。缺乏专门针对国际市场需求而生产的文化产品。

三、针对文化产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个人,在新形势下,中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解放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文化部门有责任推动人们转换对文化产业的认识。科学对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

(二)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政府在政策、制度方面要对文化产业给予扶持, 政府要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理顺文化产业管理机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先进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吸纳、消化及创新,为我所用。其次,政府在资金方面对文化产业、文化贸易的扶持,政府要对文化产业提供财政支持 。优化投融资政策 ,鼓励和放宽各种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力量对文化建设投资或捐赠;加大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再次, 政府还要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要尽快建立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人事制度和文化产业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激励制度。

(三)重视文化产业链的纵深发展。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文化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既包括在制造业中,也含有服务业的成分。对于某一文化产品的衍生品,我们更要把握机遇,创造超额价值。因此,在制定文化产业振兴战略的同时,就应该着手打造出既适合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又有益于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并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关联作用,实现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流通。

(四)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国际市场。要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中国品牌。要提高文化企业对实施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在整个竞争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生产知识含量多、科技含量高、信息含量大,原创性强的文化产品,打造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在海外的影响,推动文化产品进入当地主流渠道,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 丁伟.发展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历史机遇[N].光明日报,2004-09-22

篇5: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提纲初稿)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二、国外(英、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英、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英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三)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三、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加快城市软、硬件环境建设,吸引文化产业创意人才;

(二)调整教育发展模式,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篇6:首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研究

——兼论首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被国家、北京市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被视为是最有前途的阳光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本身能够生产出文化产品,形成经济发展重要源泉,同时还能够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使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格局中形成效益倍增效应。因此极有必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模式进行分析,了解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以便更好地促进推动首钢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2006年,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一系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政策。

2007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使网络文化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要鼓励创新、利用后发优势,《纲要》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应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能力的发展重点。以科技提升传统文化,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的转型升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更加明确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2011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强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定位:一是北京应成为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性领先城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部基地和文化产品交易基地;二是北京应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文化和文化产业竞争的基地或窗口,成为我国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基地。

篇7: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四、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建议性对策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 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必须深入研究宏观政策 和微观政策,把上级的政策、自己制定的政策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快速发展。

(一)明确重点,发展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以市场运作方式来实现文化之价值的产业,关键在于把文化推向市

场,让市场对相应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遵循管理企业的科学法则; 必须真实仔细地盘点黄河三角洲的文化库存,积极有效地整合现代科学文化的有用资 源,确定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本升值的大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定位,切实把“发展黄河 三角洲文化产业”这篇文章做好、做足、做活、做大、做美。

1、抓好黄河三角洲文化支柱产业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成为文明先进的“朝阳产业”。黄河三角洲文化产

业的发展,要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更加积极的开放姿态,面对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围绕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系统规划和建设好智力、高新技术、媒体、艺术、休闲等支柱产业。

(1)智力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动力性产业,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

及人自身并获得各种知识思想理论成果的精神生产,是形成知识经济的基础,包括一切 科研机构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维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活动,以及各种提供智囊、决策、软科学、信息咨询、学术观点的服务机构。

(2)高新技术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中介性产业,是以生产技术产品或提供

知识服务创造财富的特殊产业,它包括一切自然科学的应用、科技实验、技术开发、技 术发明、技术传播等,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东营24 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是胜利油田主产区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在地,拥有一 批顶尖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型实验室,聚集了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技术优 势和科技攻关优势,完全可以走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3)媒介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导向性产业,是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机

构为主要载体,以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为依据向产业领域挺进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 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和音像制品业等,其产业化的程度和水平直接 制约和影响其他门类的发展状况。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媒体产业资源分散经营、分 灶吃饭,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各自备有电视台、报社,有限的资源得不到聚拢,形不成产 业规模优势。随着胜利油田企业改制的深化及剥离“三产”步伐的加快,重新审视、整 合整个文化资源已迫在眉睫。

(4)艺术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感染性产业,主要包括造型艺术,如书法、绘画、雕塑等;音响艺术,如音乐;表演艺术,如舞蹈、杂技、魔术等;语言艺术,如 文学、相声、评书等;综合艺术,如戏剧、影视等。其主要特征是以典型化的形象和情 感感染读者和观(听)众。发展黄河三角洲艺术产业,当前要加强规划、协调,增强各 具特色和优势的艺术门类发展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发挥市县乡三级积极性,从总体上增 强艺术产业发展计划、活力和后劲。虽然全国目前办“文化节”有过多过滥现象,但办 好“文化节”对于宣传一地区文化、扩大一地区影响功不可没。

(5)休闲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怡情性产业,包括旅游休闲业、娱乐休闲业、体育竞技业、参观休闲业和健身休闲业。其主要特征是融文化内涵于景物与观光中,集 观赏、娱乐、休闲、雅兴和学习为一体。这也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极其注重、强力发展 的文化产业。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而言,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应顺应潮流,发挥 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重点突破,全方位推进。可重点“开辟一条热线,打造三 张品牌”。

开辟“黄河口生态文化休闲游”热线。即开辟东营至旅顺的海上航线,将东营至大 连打造成旅游热线。如不打开通往大连的航线,东营就是一条“死胡同”,就不能有效 地促进人流、物流向东营的汇集。打通航线以后,东营就成为连接京津、胶东、鲁中、济南与大连及东北的重要通道,从旅游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把京津旅游热线、古齐国 旅游热线、青岛旅游热线同大连旅游热线紧紧联接在一起,东营市就成为旅游热线上的25 一个集散地和中转站。

打好“黄河口”这张牌。天生一条黄河,天生一个黄河口,黄河从东营入海,孕育

了新中国最年轻的土地,并赋予了其雄、奇、野、美、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党和国家领 导人到东营视察,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来东营参观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主要因为这里是黄河入海口。黄河口是东营最具独特、最宝贵的自然文化资源,也是 东营人的特色文化品牌,把这块牌子树起来、打出去,对于东营来说,其价值决不亚于 当初在这里发现油田。围绕黄河口旅游,可做足做活做好四篇文章:一是看大海,观河 海交汇壮观,寻找黄龙入海感觉。二是看湿地,观赏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各 种野生动植物。三是看油田,可从石油生成、勘探开采到加工,到钻井队体验石油工人 生活,全面了解胜利油田40年以来的开发建设史。四是看黄河,可将沿黄九省区的风 土人情、历史文化浓缩在黄河入海口。

打好“孙武故里”这张牌。孙武,齐国乐安(今东营市广饶县)人,是春秋战国时

期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是齐文化的集大成者,史称“武圣”。齐国“强兵尚武”、“富 民兴邦”的传统文化,虽说是始于姜太公,中经管仲、晏婴、孙书、司马穰苴等大家,而至孙武及所著的《孙子兵法》问世,则是齐文化发展的顶峰。《孙子兵法》使齐国的 传统文化更加系统化。东营市是齐国故地,“强兵尚武”、“富民兴邦”的传统文化在这 里得以传承和发展。《孙子兵法》对世界军事、外交、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 而深远的。孙子文化是值得黄河口人大力承继弘扬、挖掘光大的文化瑰宝。可通过开发 以孙武和《孙子兵法》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纪念品和景观等,加深人们对孙子军事 思想的认识。

打好“吕剧故乡”这张牌。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以纯朴生动的语

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吕剧发源于东 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当时被艺人称为“化妆扬琴”,而民众则以“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1900年,吕剧艺术的创始人——时殿元,将琴书段子《王 小赶脚》改编为化妆戏演出,因为《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就称其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政府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 点改革,通过对《小姑贤》、《兰桥会》等传统戏的加工改革,使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极 大提高。特别是创作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以后,开创了吕剧艺术的发展新时期。如今26 的吕剧,在东营家喻户晓,人人爱唱。“一听剧团进了庄,男女老少着了慌,大嫂在灶 前忙做饭,饼子贴在了门框上”,就是人们热爱吕剧的真实写照,吕剧已成为黄河口文 化的一个品牌。

2、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

标志性文化设施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载体,只有把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

好,才能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城市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文化物化状

态的体现。要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优化文化设施的资源配置,如对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的文化设施,实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规范建设,科学管理; 还可在“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的城市格局中建设一批代表城市形象、张扬城市个 性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包括景观建筑、文博图馆、文化广场、城市雕塑、休闲绿地等,以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东营的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

3、培植文化产业集团

大企业通常都拥有雄厚的资本和相对的规模,有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市场信息灵敏,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良好,活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一般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一个行业、一个地区都应有自 己的骨干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用以形成经济和市场的基本立足点。针对目前黄河三角 洲文化产业组织形式长期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没有成 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的实际情况,可通过鼓励企业 间兼并收购、促进企业间强强联合、全方位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及招商引资等,充分利用 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尽快做大做强文化服务企业。

4、扶持发展民间文化特色产品

“小玩艺大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将传统的民俗的东西加以挖掘整理

并不断拓宽其领域,这些民间文化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张力,作为文化旅游业链条的一 个链节,会转化成一个产业。如潍坊的风筝,从一家一户的简单制作,到后来出现了一 座座的规模较大的风筝生产工厂,直到1984年开始每年举办国际风筝会,成为世界著 名的“鸢都”,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风筝爱好者、客商、旅游者,到潍坊放风筝、旅游观光、洽谈贸易,对于促进潍坊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小“风筝”又救活了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潍城布玩具。小小风筝成就了潍坊经济的一27 个拳头产品——“千里民俗一线游”的文化旅游热线。黄河三角洲地区蕴藏着浩繁的民 间文化艺术和民间手工技艺,诸如吕剧、中国齐笔、佛头黑陶、老粗布、枣木杠子乱弹、棒槌花边、手绣、剪纸、草编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产品,在国内知名度甚 高,挖掘潜力极大。

(二)开阔思路,奠定雄厚基础

1、加大政府投入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事业欠发达,文化产业组织还较弱小,需要政府在经济 政策上予以扶持。

(1)财政扶持。一方面,发挥各级财政直接投资效应,扶持诸如博物馆、体育场、影剧院、文化广场、城市雕塑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大型文化支柱企业及鼓励优秀 文化剧本创作等。同时,在不减少政府现有财政投入总量的情况下,调整财政投入结构 和投入方式,适当增加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另一方面,按照市场 运作的要求,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完成对文化服务商品的采购,特别是一些大型庆典和 文化体育活动的文化服务。

(2)税金减免。可根据文化经营的具体性质和作用,实行减征或免征税金的政策,如继续执行文化企业多种经营的减免税率政策,对进口物品的减免税政策,对广播影视 和新闻出版发行方面的减免税政策,对重点扶持的文化服务行业适当减免税收。

(3)税利返还。东营市目前已实行这一政策。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音像、新

闻出版、文物等文化部门上缴的税收和利润,由财政部门返还同级文化主管部门,分别 设立各种文化基金或专项资金,如文化发展基金、优秀剧目创作演出专项资金、电影专 项资金、出版基金、印刷基金、音像发展资金、文物保护资金等,用于扶持文艺创作,补充重大节日文化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和集

体,以及抢救和保护遭到破坏或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等。

(4)差别税率。差别税率,即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事业和不同社会效益文化产品以

及文化服务,实行不同的税率。差别税率以政府的文化导向为依据,如在文化产业结构 上,对政府提倡和鼓励的高雅文化实行低税率,对低俗文化实行高税率;特别是对于营 业性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夜总会、保龄球馆等高消费、高利润行业,可按 差别税率开征高消费娱乐税。282、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客观规律,文化产业也必然有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是文化产业得以成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的重要条 件。因此,要积极进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试点,充分相信群众的创造精神,只要符合“三 个有利于”的原则,就允许去闯、去试,打破部门、地区和行业界限,冲破思想上和观 念上的“围墙”,采取多种联合、多种经营方式,激活文化产业经营机制。通过努力,使黄河三角洲地区基本形成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非国有文化企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 导社会投资方向,支持、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有计划地引进外资兴办文 化产业的格局。

3、培育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文化服务的。因而文化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

展对文化产业的经营具有决定意义。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需从多方 面予以政策扶持和调控。应放宽市场准入,凡国有企业可以经营的文化服务行业,允许 其他经济成分进入,并鼓励适当竞争,在黄河三角洲这一区域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使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经济 活动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4、扶持文化企业多渠道融资

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金融的强大支撑,只有有金融背景的公司才能够更好

地抵御市场风险。因此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同经济成分文化 企业的经营资本有不同的来源,国有企业主要来自国家投资,民营企业以自我积累为主。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仍受资金短缺的制约,形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现 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不能适应人们对文化 产品高科技化的要求。因此,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顺利运营、结构调整、产品增值,均需要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不论是从文化发达国家还是从文化发达城市的做法看,做 好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文章,不失为一条解决出路的捷径。实践证明,建立投资 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的机制,允许有条件的文化产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发行 企业债券;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发起组建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各类文 化产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提供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服务;帮29 助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渠道融资,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积 极稳妥地引进外资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吸纳境内外组织和个人捐助、赞助文化产业。允 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等等,对文化企业而言,都不失为有效的融资渠道。

5、加大奖励力度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围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

发展,提出课题,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题目进行研究与开发。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成果,经过市场的评审和考验,对其成功者给予物质的和精神的奖励。如,国家就设立了文化事业发展基金和优秀剧(节)目、影视片创作专项资金,用于奖 励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出反映现代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具有爱国

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功能的优秀剧(节)目和影视片的集体和个人。而威海市则设立专 项奖和特别嘉奖,对获得诸如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的华表奖,广电部的 电影学会奖、电影百花奖,还有优秀图书奖、优秀期刊奖等的文化工作者和集体,给予 再奖励。

6、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1)多层次、多渠道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打造人才高地。通过多种形式培养文

化拔尖人才,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学艺术大家和社科学术带头人。鼓励老艺 术家特别是名人大家收徒授业,培养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文化艺术专业学校,培养文 化艺术专业、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高层次文化人才。以更新知识、提高素 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扎实推进文化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重点培养有发展 前途的年轻优秀人才。

(2)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难于流动的陈旧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文艺和学术 规律,实现文化人才单位所有向人才社会所有转变。探索专业或行业协会管理文化人才 的办法,逐步使协会承担起文化人才经纪、交流的任务。通过人才中介机构,建立高层 次文化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信息,促进文化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高层次人才跟踪服 务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岗位,充分发挥人才专长。

(3)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确立以业绩为取30 向的人才价值观,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工作考核等方面,打破学历和资历的界限,以创新能力、创作研究成果和经营管理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积极 探索艺术学术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如对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 工资制,其收益分配方式可实行一次性奖励、税后净利润提成、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重奖。

(4)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大文艺作品、文化资源

开发项目为载体,以各种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为契机,有计划地吸引、聚集国内外的艺术 大师和优秀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文化科技人才。积极解决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后顾 之忧,在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落实好各项政策。

(三)综合建设,保证长效机制

1、解放思想,拓宽思路

要进一步统一东营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真正在观念上和行动上把文化建设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树立“产业第一、市场竞争、文化创意、文化为民”理念,像重视 物质文明建设那样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像重视做强经济硬实力那样重视做强文化软实 力,真正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文化建设,各行各业积 极参与和支持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2、深化改革,搞活机制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

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 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 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山东省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这 个目标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下大功夫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应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 为重点,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

会保障等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版、发行、演艺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31 系,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体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要努力创新文化宏观管 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哪些是政府必须集中力量办好的事情,哪些不是政府应该 办的,以强化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管为重点,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 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逐步实现政府对文化的管理从以办文化为主向以管文化 为主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3、用好杠杆,促进发展

要充分发挥行政、法律、经济等杠杆作用,依靠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扶

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行政作用,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通过 制定和落实方针、政策、法规,把握文化企业的发展方向。其次,用法律手段规范文化 经济秩序,保证文化产业方针政策的落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再次,采取经济手段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理顺文化市场运作。

4、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篇8: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一、临沂市文化体制改革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全面改革宏观文化管理体制。

整合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三家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组建了市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局,形成了集中统一、运转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体系,提高了文化市场监管执法效能。将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的管理职能进行归并,组建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实现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由文化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同时,合并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及传输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组建了市广播电视台,形成了统一高效的综合文化责任主体,实现了管办分离。

(二)新闻媒体实行宣传经营相对分离。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组建了发行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编发分离;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将影视剧、娱乐、体育等节目制作分离。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临沂报业集团与大众报业集团实施战略合作,组建山东沂蒙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山东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山东临沂新闻大厦有限公司,实现了多方合作共赢。在广电网络整合方面,把握“三网融合”的时机,扎实推进全市广电网络资源整合,成立山东省网络公司临沂分公司。

(三)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转企改制。

稳步推进市歌舞团转企改制,聘请国内一流创作团队,精心打造了国内首部室外红色文化大典———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撤销市歌舞团,新组建临沂蒙山沂水演艺有限公司、临沂红色沂蒙文化演艺有限公司两个文化演艺企业。临沂市蒙山沂水演艺有限公司与山东中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文艺精品和市场营销的有效对接。

(四)文化产业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

始终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来抓,明确提出“文化立市”的战略目标,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门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市各类文化产业活动单位已发展到7203个,从业人员8.14万人。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99个,过亿元的5个;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94个,过亿元的33个。

二、临沂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广大群众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很多市民还没有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没有意识到身边那些像剪纸、面塑这样的“手工活”里面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商机。全市文化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短窄、产业活力不足,战略投资者和大型成熟的文化产业企业极少,文化优势尚不能较好发挥。

(二)文化产业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从融资方面来说,由于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隔离因素较多,试图通过资本市场重塑公司治理结构的通道被堵塞。无论是国有文化企业还是民营文化企业,目前尚无一家文化企业上市。

(四)文化产业化体制尚待完善。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体制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体制不活,投资主体单一,投资规模不大,投融资渠道不畅,投资积极性不高。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深化文化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大文化意识,强化文化产业观念,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采取扶持政策和经济手段保护和发展国粹文化,提高全民的文化意识和素质,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及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文化产业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激活文化系统内部活力。在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承办活动中,要改变过去主要由政府部门承办的做法,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主动承办。政府要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根本性转变。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产业项目,鼓励社会各界平等参与文化产业竞争,发挥品牌带动作用,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实行强强联合,达到优势互补。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要切实增加文化投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

(四)发挥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承载者,任何一项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都离不开主体企业的参与运作。把文化产业作为企业发展的主题,把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以文化产业的运作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以文化企业的运作促进文化产业的不断增值。文化企业主体作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连成敏,大力推动文化名市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11)

[2]卫兴华,侯为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理论探讨,2009(5)

上一篇:小坝中学工作简报16期下一篇:论判例制度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