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基础分析论文

2022-04-30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基础分析论文 篇1:

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区域产业发展一直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例,分析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对于促进湖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调发展

一、引言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是一条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也是开发条件最好、潜力最大的河流。国家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把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作为七大经济区之首来部署,实现经济重心从沿海向内地的战略转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经济增长带。

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长约1062公里,占长江干流总长的1/3,它位于通江达海的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经济布局中最大的东西向产业主轴线的中央地段,是整个长江流域的“腰杆”部位,不仅是连接长江下游和上游经济的重要走廊,更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湖北省就提出并实施长江中游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并取得明显成效。如今,湖北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新一轮的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涵盖武汉、荆州、黄石、黄冈、鄂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26个县市),着力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互动、协调发展的主轴和重要的空间载体,在省内形成“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对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而产业协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产业协调不仅是从区域的整体协调角度来审视区域发展,而且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整合化为目标来促进区域发展的。在这个意义上,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将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对于促进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产业结构良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9:46.2:43.9,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15.5:44.8:39.7,可见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第一产业比重要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要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整体而言,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体系要优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

湖北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别,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从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鄂西段、荆江段和鄂东来看,湖北长江经济带鄂西段的产业结构为10.8:55.3:33.9,其工业比重最大,占到三次产业的55.3%,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荆江段的产业结构为29.6:34:36.4,其农业比重过高,占到29.6%,是湖北长江经济带三段中,农业比重最高的,其原因一方面与江汉平原良好的农业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与荆州工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密切相关,其工业的比重只占到34%。鄂东段的产业结构最优,三次产业比重为7.4:46.2:46.4。同时,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三段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鄂西段与鄂东段分别是2.2万元/人和2.4万元/人,差距较小,但荆江段较为落后,人均生产总值仅为鄂东地区的1/3;从经济密度来看,鄂西段和荆江段均落后于鄂东段。

(二)工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缺乏分工协作。

湖北长江经济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水电、汽车、钢铁和化工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以电子信息、生物、光机电一体化和磷化工等为主的新兴产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工业发展空间上的轴线初步建立,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例如以武汉和荆州为核心的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以武钢、鄂钢、新冶钢三大钢铁企业为主的鄂东钢铁工业走廊;以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为主,在鄂州、黄石、黄冈等地延伸其产业链所形成的石油化工基地;以宜兴、兴发、沙隆达、葛化、楚源等化工企业为龙头的磷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聚集区;以武汉、宜昌、鄂州、黄冈等地区为主的沿江船舶工业走廊,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荆州、咸宁等地形成的纺织服装基地。

据统计,湖北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其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及其腹地,合计共有27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7家,汽车制造企业2家,纺织服装业3家,机械装备制造业3家,化学制品制造业2家,电子设备制造业4家,医药制造业3家,非金属制品业1家,金属加工业2家,印刷业1家。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的产业集中度整体水平居中,且各行业集中度高低不一,缺乏分工协作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群还处于雏形阶段,大部分企业只是简单的扎堆,企业间的竞争情况多于合作,产业关联的外溢机制和协同效应缺乏,尚未形成前、后向关联的产业链条。同时,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缺少龙头企业,如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0余家,但90%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三)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

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风景秀丽,风景如画,以武汉、宜昌和荆州等重点旅游名城为代表,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湖北省旅游资源聚集地重点区域,而且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旅游特色。湖北长江经济带鄂西段,以山水旅游等自然景观为

特色。湖北长江经济带荆江段地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以历史人文景观为代表特色。鄂东地区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接待旅游人数6700万左右,创旅游收入450亿元以上,分别占全省的66%和74%。

湖北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虽然资源丰富,但资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合理的旅游线路安排,使得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影响了湖北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以三国旅游资源为例,湖北长江经济带是三国遗址和文化密集的区域,荆州是以楚文化为代表,是三国遗址最多的地区,拥有荆州古城墙、关羽春秋阁、公安孙夫人城、华容道等重要遗址;其次是赤壁,拥有赤壁古战场、陆逊营寨、黄盖湖和陆水湖等资源;同时在宜昌、武汉和鄂州都还有诸如长坂坡、当阳桥、孙吴故都等重要遗址。而这些资源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地区仅从自身的角度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宣传,缺乏区域合作,极少与其他城市共同开发项目,使得各个城市对于三国品牌的开发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

(四)农业基础良好,但市场化不足。

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547亿元,占湖北省的39%,是湖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整个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优质粮、优质棉、双低油菜、蔬菜和水产品为主体,注重特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种植业以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和蔬菜为主的,养殖业以淡水鱼、肉猪和家禽养殖为主。宜昌和巴东的农业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以种植水果、茶叶和中药材为主。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农业生产大部分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地基础上,农业产业化明显不足。以荆州为例,其2008年的农业产值占到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1/3,是湖北长江经济带,乃至湖北省的农业大市,但是其在农产品深加工中表现出明显的“腿短”。据统计,荆州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7:1,水产片的加工部分占其总产量的9%,畜牧产品占6%。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均在80%以上,加工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同时缺少农业产业化的大型企业,目前仅有福娃为代表的少数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思路

(一)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区域产业发展合作。

湖北长江经济带应统筹规划区域功能,明确各个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按照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三段。鄂东段是长江中游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依托其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将其建设成为外贸出口商品综合性生产基地;江汉平原所在的荆江段的农业基础和纺织等轻工业基础良好,将其建设成为以出口创汇农业和轻化纺织出口加工为主体的综合性商品创汇基地;鄂西段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供应中心、综合性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世界级旅游区。

(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沿江产业带形成。

积极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政策。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优势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区域性的集团。二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补贴等力度,简化融资担保手续,鼓励全民创业。三是建立健全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整合各类财政投资资金,支持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内的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及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企业产假产业会展等活动。在产业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沿江产业带。湖北长江经济带应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和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沿江五个产业带,具体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江高技术产业带、沿江现代物流业产业带、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带和沿江旅游业产业带。

(三)抵御金融危机风险,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

在经济危机到来的同时,我国开始探索内生型和外向型结合、以内生型为主的发展模式。湖北长江经济带是推进内生性改革的理想区域,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加快产业的升级,培育消费需求,探索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

湖北长江经济带拥有“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和“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可率先接受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和产业的转移,这对于湖北长江经济带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湖北长江经济带必须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不能盲目地承接,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生态以及劳动力等这些方面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应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主动地承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来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四)加强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发展各区域的领头城市。

加强沿江城市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武汉增长极的核心作用,实现各地区产业与武汉产业的对接。一方面依托沿江各城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围绕武汉的主导产业,延伸其发展的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群;也可与武汉的主导产业实现竞争合作关系,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江汉平原和鄂西地区积极承接以武汉市为核心的鄂东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业,推动武汉和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技术工艺落后、对环境污染大的产业。

在发挥武汉这一核心扩散效应的同时,积极培育各区域的中心城市。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鄂西段以宜昌为中心,使其真正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恩施、神农架等周边地区发展,成为辐射鄂西渝东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荆江段以荆州为核心,充分发挥其扁担作用,带动湖北长江中游沿江地区的协同发展。鄂东段以黄石为核心,建设成为辐射鄂东赣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作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队.湖北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罗蓉.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开发研究,2007(2)

[3]彭荣胜.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基本问题探讨.商业时代.2006(36)

作者:汤鹏飞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基础分析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与“两个跨越”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八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步伐,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省社科联于2007年1月6日在郑州举办了以科学发展观与“两个跨越”为主题的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三届新年年会。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新杰代表省社科联致辞,省社科联副主席万兵主持了会议。现将主要观点综述于下。

关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研究员在主题发言中提出,河南要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要争取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提升调整转型,说到底就是要用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来替代那些小而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就全国来说,新一轮经济发展都在酝酿上大项目,河南经济发展的思路要赶上这个形势。从河南的实际看,现在已经到了“更大规模发展”的时候了。我省经济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群象经济”,就是大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我们依托这些大项目、大企业完全有可能更大规模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整合资源,激励企业用大手笔、大气派、大思路来创意、设计、规划上更大的项目。2.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努力建设亲密城市。城市化的本质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转移和聚集。人气、人口规模、人在城市的就业、城市给新来的市民提供的生活就业居住的环境,这才是城市化最重要的内容。现在各地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往往只注重有形的东西,只注重硬件建设,而对怎么吸引新市民,怎么稳定新市民,怎么给新市民提供方便的就业生活环境,做得远远不够。尤其是最近几年,很多城市都在急于大规模地拆迁改造都市村庄,忽视了都市村庄在吸引新市民,在为农民工、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低门槛的生活居住环境方面,为城市化立下的汗马功劳。都市村庄要改造,但不要急于改造。应该在向新市民提供廉价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基础上,逐步有计划地改造拆除都市村庄。3.要突破土地资源“瓶颈”,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目前,国家对建设用地控制很严,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找到一整套在土地资源严重制约下的河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路子。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强力推进机器上楼、工业出城、工厂靠山,尽可能减少工业用地。同时要根据各地情况,建立不同的考核标准,不要都去考核工业发展速度,要区别对待。要在我省划定一些区域,有些地区天生就是办工厂的,那就把大工厂搬到这里。有些地方是天然生产粮食的,我们不仅要把这里的某一块土地划为永久的种粮地,还应划定一些县、乡永远不能办成工业区。4.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这几年,国家对金融问题越来越重视,但地方政府在金融发展、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培育建设管理方面还没有真正发挥好作用。我们应该树立举债发展的意识,把老百姓积累的财富变成投资,变成支持科技进步的投资。建议我省成立资本市场建设管理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中的重要作用。

省统计局王作成博士对河南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认真分析河南面临的形势,在区域竞争的大格局中营造跨越式发展的机制。1.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分析。“十五”以来河南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稳步上升,发展已渐呈崛起之势。这种趋势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表现得更为强劲: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5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居于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超出湖南、湖北、安徽、江西4省的总和,总量在全国居第7位、增速居第2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上升到第5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到第17位;在中部由2005年的第4位跃升到第3位。河南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2.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东部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国家又实施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这些都是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因素。除此之外,还要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决定了我们不能只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只关注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同时还要关注资源、能源的消耗问题,关注发展成本问题,关注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差距、区域协调等有关和谐发展的问题。发展的目标更加多元化,发展的约束条件也更加多元化,也决定了跨越式发展内涵的多元化。二是区域竞争的加剧和新格局的形成。跨越式发展既是自身发展水平的跨越,也是与其他区域相比的赶超。从目前国内的竞争格局看,对资源、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2006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全国是16.8%,东部的省份如山东是24.1%,江苏是21.6%,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效益的增长也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西部的一些省份,也利用这一轮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产业的拉动,快速增长。中部各省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大局下你追我赶,江西利用外资是河南的两倍,安徽引进省外资金也远远超出河南,2006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到位省外资金936亿元,河南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79亿元。湖南、湖北、山西也不甘落后。在这种大背景下,河南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值得思考。3.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对策。(1)坚持两个顺应:一是顺应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格局,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二是顺应新的竞争格局的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2)防止两个倾向:一是不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盲目发展,二是面对宏观调控一筹莫展。(3)处理好一个核心关系,即自身发展和服从中央大局的关系。(4)解决好四个根本问题:一是中原崛起的竞争力机制如何培育。二是投资支撑如何向消费驱动转轨。三是在资源型产业占大比重的格局下如何创新。四是与跨越式发展相应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怎么完善等等。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教授认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内涵发展的压力更大。总的来说,增长速度快,但质量不高;经济发展快,但社会发展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城镇化率低,在中部六省处于末位。教育水平落后。高中和大专以上的比例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在中部六省排名末位,低于中部六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农业结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农业就业人数过大。能源消耗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020万元,高于中部六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仅比山西强些。耿明斋认为,河南实现内涵发展的途径是: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2.加大制造业发展力度,提升产业层次。3.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河南创新体系。4.加快城市化进程。5.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制定鼓励承包土地流转的政策,使得在非农产业有谋生能力的农民舍得让出承包地。改变目前按土地面积征税的方式,减轻土地税负,提升土地转让价值,以加速土地使用权流转,使更多的人可以永久地从土地束缚中分离出来。6加大教育投入,在提升人口素质上下工夫。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张合林研究员提出,要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助推河南向经济强省跨越。张合林认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正在逐步形成以超大型城市为龙头、以城市群为支撑、以经济和金融关联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继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提出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后,广州、天津、大连、青岛、成都、重庆等城市提出要建设跨省域的区域金融中心,纷纷提出“金融立市”战略。仅郑州市的周边就有济南、武汉、西安提出要建设跨省域的金融中心。作为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武汉、郑州、太原、长沙、合肥以及南昌正在角逐中部金融中心的霸主地位,武汉在新一轮竞争中决策早、行动快,优势比较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河南唯一的出路和选择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支撑和促进河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优化整合金融资源,做大做强金融业。重点是“三个优化、三个基本建立”,即优化整合金融资源,基本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整合金融机构,基本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基本建立和谐共赢的金融安全区。二是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的力度。三是强力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增强金融的开放度。四是做大做强郑州商品交易所,放大品牌效应。五是建立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产权交易中心。六是组建“中原发展银行”。七是加快建立“郑州中央金融商务区”。八是积极争取国家中部崛起的金融政策向郑州倾斜。九是建立和完善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机制。

省社科联顾问赵怀让研究员提出,在我省实现工业化,要十分重视在农区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1.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是核心。许多地方实际上是把土地城镇化作为中心和核心,忙于盖高楼、扩马路、建广场,急于树业绩、见政绩。因此当前在全省提出树立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思路和观念是十分必要的。2.32业化难点在农区。农区如何工业化,至今许多地方还没有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河南近1亿人口,有7000多万是农民,他们大多生活在传统农区。在这里实现工业化要比其他地方难得多。这些地方如果没有工业化,全省就很难说实现了工业化。工业化就是不断地创造和扩大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这个课题需要广大传统农区的党委、政府和河南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真工夫探索研究才能解决。3.农区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这几年有些县市新建了一些企业,很值得肯定,可是还有不少县市能容纳劳动力的像样企业几乎没有。在这种地方,在这样的基础上,企图建立大企业可能性很小。我们宣传的重点应放在成功地大批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县市上。4.农区发展中小型企业主要靠民营经济。当前从全省来看,农区财政困难,工业底子薄,支援二、三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和技术。要发展,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靠民营经济的力量加速工业化。5.在农区发展民营中小型企业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生产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经济转型。但也要反对一种观点,那就是一提起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就与浪费资源联系在一起。赵怀让强调,我们应当把在农区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提高到战略地位,绝不能言必称大集团,让双汇、宇通、新飞、安钢、平煤、永煤等几个能装点门面的大型企业天天见报、上电视,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河南已经实现工业化了。

河南农业大学王文亮教授提出,创新型企业是推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强大推动力。自主创新不仅能使经济总量增加,而且能使经济增长的结构与质量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形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良性机制。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王文亮分析了发展创新型企业的关键因素:1.企业家素质高低是决定企业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家的素质包括:战略眼力(政治判断、市场预测、机会识别能力)、创新魄力(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创造能力)、人格魄力(感召力、凝聚力、执行力)。2.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对创新型企业的基本要求。社会责任包括:对国家照章纳税——零避税。对员工劳动支付报酬——零损害,对员工工作提供安全保障——零事故,对顾客提供高品质产品——零缺陷,对公众实现环境友好——零污染,对弱势群体提供支持而不求索取——零回报等。3.持续改进品质以建立顾客价值是创新型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4.创自主品牌是永葆创新型企业基业常青的关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二次创新。5.持续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包括企业战略创新能力、企业组织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激励能力、企业市场营销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等。

关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庚香博士认为,在河南发展的历史坐标系中,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它意味着河南从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再到文化强省这一完整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形成。中原崛起不仅意味着GDP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包括着“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形象”的再造。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将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在中原崛起、“新河南”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必将以巨大的能量和潜力有力地助推河南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河南的文化强省建设同江苏、浙江的情况不同,主要表现在江苏、浙江是从经济强省发展到文化强省的,其间有逻辑上的承接和递推关系,而我们却要同时实现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双重跨越。这种“一身二任”,决定了我们建设文化强省要比其他省份付出更多的努力。李庚香提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必须努力构建与“新河南”相适应的“新文化”。1.认真对待文化,体现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我们的“新河南”建设,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新文化”。有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有没有这种胆略和气魄,将直接决定并影响着河南的未来。2.树立新的先进文化理念,通过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建设,为“新河南”建设与“中原崛起”注入新的精神动力。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在当前,主要表现为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和和谐文化的构建。创业文化是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谐文化,是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创新文化则是沟通创业文化和和谐文化的桥梁。三者又统一于“先进文化”、“新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快以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为“集群”的“新文化”的建设,使之成为助推中原崛起的新的文化精神。3.在新的体制下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现在我省文化发展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不在资源上,也不完全在人才上,关键是体制机制束缚了文化的快速发展。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新的体制,使我们的文化产业具有在市场中生存、壮大的能力。4.组建新的“人才方阵”,大力加强行政人才、专业人才和产业人才“三支队伍”建设。5.力口大对文化的投入,解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资本饥渴”。6.通过政策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以政策撬动文化强省的发展。

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齐刚认为,“文化强省”从字面上看有三层含义:一是把文化作为强省运动的动力,二是文化产业占GDP的比例处于优势状态,三是河南文化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如果从“强省动力”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路径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找准文化经济的动力资源。文化经济是区别于知识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和科技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人文精神因素,它不仅打破了人类的资源依赖和经济的物化形态,还创造出思想资源无限利用、循环利用的文化经济形态。文化经济的要义在于人文精神成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人的智慧成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而且具有非损耗性和高增值性优势。二是建立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市场机制。当前我省文化生产力的转化工作仍然处于政府主导的推动状态,这对于我省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十分必要,但是,我们还没有走出文化资源的依赖状态,甚至于还处于把文化产业简单地理解为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状态。文化资源和其他资源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资源共享性。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人文科学与文化资源不再是民族所独有的精神财富,文化的独享和独占性已丧失殆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竞争表面上看是文化资源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传播形式、文化表现方式和文化价值观的竞争。三是要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眼光放在国际市场上。

河南财专陈爱国教授对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1.文化资源优势。河南传统文化资源在全国处于无可比拟的位置,这些既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础性资源,也是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资源。2.区位优势。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战略位置,这种地理优势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大的流通便利。3.市场优势。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出日益扩张的趋势,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扩大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4.后发优势。河南文化产业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而言,起步较晚,但沿海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可以使河南少走弯路。良好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市场优势,再加上通过体制创新实现的后发优势,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全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劣势是:1.思想观念落后,对文化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差,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严重。这种观念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2.起点低。目前河南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文化产业成分较少。3.缺资金。4.少人才,尤其缺乏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5.政策创新少。6.品种少、品牌少、精品少,品位不高、创意不足。

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提出,文化创意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1.要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河南文化产品之所以缺乏知名品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文化产业人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已经建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并尝试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我们有必要尽快在郑州大学等高校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和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着力培养文化创意、动漫、网络、电子出版等新兴技术人才和生产销售人才。2.文化创意要立足于河南本地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感受它的开放、交流给人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市场的开放和交流并不是平等的,它明显地存在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制。应对文化全球化最好的策略就是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的产品,从而使民族精神通过文化产品得到发扬。3.文化创意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并不是要原封不动地沿用过去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根据今天人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创造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产品才有市场,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4.文化创意要在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品牌、创作新精品上下工夫。

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金凤博士提出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对策: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除了具有产业属性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同时,文化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兼有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文化产品的生产除了市场导向外,更重要的是受政治、思想、道德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文化产业要力争两种效益的统一。2.注重河南文化资源的可重复性开发。3.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尊重文化人才。针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匮乏,缺乏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的现状,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人才的重要性,打破地域、身份、所有制界限,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共享。另一方面,应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使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实现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4.完善产销体系。在面对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为文化产品的出路而苦恼,而与此同时,许多文化消费者又为文化产品的短缺而抱怨。“产销脱节”使文化生产陷入了一个“怪圈”。必须完善产销体系,使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相对接。5.推行管理创新,转换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积极稳妥地加快步伐,对外应加强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对内应深化内部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产业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6.积极实施高科技引导战略。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是科技进步。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高新技术作为依托和支撑,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河南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文化企业应积极实施高科技引导战略,加强产学研联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跟踪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应用科技

新成果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7.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河南的文化产品已经具备了自身的特色和优点,“梨园春”、“少林风”等一度引起全国广泛的关注,河南文化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省社科联名誉主席、论坛主席胡悌云在讲话中对论坛进行了评价。他说,论坛成立以来举办了12次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工作、交流思想的平台,使大家有了一个共商振兴河南和中原崛起大计的场合。二是从论坛12次的选题看还是可以的,基本上是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来的。三是论坛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关注。这三方面的成绩都是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同时,论坛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论坛活动基本上还是民间性质,这样的活动举办起来非常不容易。二是河南这样一个大省,没有一个社会科学活动的平台,将是很大的缺失。论坛补上了这一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论坛活动性质的限制,一些困难还不好克服。从论坛活动取得的成效看,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把论坛办得更好一些。胡悌云希望大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把论坛活动办得更好。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新杰在致辞中对论坛成立以来举办的活动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感谢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长期对社科联工作的支持。他说,2004年9月,应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创办了河南发展高层论坛。两年多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论坛围绕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举办了12次活动,参与人数近2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重视选题策划。在选题方面我们坚持:1.贴近河南实际。2.注重咨询服务。3.研究理论热点。二、鼓励学术创新,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三、重视发现和推出新的人才。论坛在发挥老一代社科工作者带动作用的同时,更加关注青年社科工作者的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力求使论坛成为发现、培养和推出新的人才的平台。四、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一是参与论坛发言的专家学者,围绕每期的研讨主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准备发言材料,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表现出社科工作者可贵的学术品质。二是不少单位对论坛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三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两年多来,论坛在社会上的影响逐渐扩大,不仅形成了一批相对固定的参会人员,而且社会参与面越来越大。四是受到省领导的肯定。两年多来,省委书记徐光春等领导同志多次在我们呈报的论坛综述上作出批示,对论坛的形式和内容给予了肯定。省领导对论坛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鞭策。五是新闻界的朋友们对论坛给予了高度关注,论坛也成为新闻媒体同专家学者认识、了解、交流的中介。李新杰呼吁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徐光春书记在省领导与社科界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在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为我省推进“两个跨越”、加快中原崛起出大力、出大作、出大家。

省社科联副主席、论坛执行主席万兵在主持词中指出,河南发展高层论坛是凝聚我省社科研究力量的一个学术平台,是供专家学者施展才华的服务平台,也是省社科联党组贯彻“在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这一宗旨的具体体现。办好论坛是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几年来,一大批具有聪明才智、潜心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论坛精心策划、组织、协调和提供服务的省社科联的干部职工,不计报酬,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支撑了论坛的发展,彰显了为繁荣我省社科事业、实现中原崛起而奋斗的奉献精神。

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省直有关部门及省辖市近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 姚佐军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基础分析论文 篇3:

试论高校党的能力建设

能力理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诞生之初,成为研究热点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党的建设是我国高校独特的问题,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是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从能力建设的视角,研究高校党组织提高各项能力,全面推进高校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

一、关于能力理论的简要综述

能力理论主要是企业组织的能力理论。能力理论涉及的核心概念主要两个互相联系的概念——企业的能力与资

源。

企业的资源可以理解为企业拥有的或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总和。企业的资源是企业可以利用的资产(包括在财务上无法反映的商誉、企业文化等企业组织独有的无形资产)。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企业资源可以是自己所有的,拥有所有权的;也包括可以利用的但并不拥有的,如人力资源。这就是说,企业资源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也可以是企业外部的。既有有形的资源,也有无形的资源。而且,企业的现有产品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它暗含了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克里斯蒂森,《企业技术基础分析》;《企业万能》第七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5版)。

尽管在早期的一些资源学者那里,资源和能力是不加区分的,但是,能力不能完全与资源划等号,企业能力说到底是利用资源的能力,资源是企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拥有了某种资源,才可能拥有相应的能力。如果说,从静态看,企业是各种资源集合的话,那么,从动态来考察企业,企业则是能力的集合。能力与资源之间还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也即资源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企业运用资源的才能和本领,同时,在资源的运用过程中,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的价值取决于资源的运用能力),并且,企业在“干中学”过程中,会进一步积累更强大的和更新的能力,从而使企业更具资源实力。

企业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这可以从波特的价值链观点来考察。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波特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活动,是设计企业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另一类是辅助活动,包括提供基本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和各种支持性活动,如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价值活动都需要企业能力的支撑,或者说,这些活动对企业效益的边际贡献取决于企业运用相关资源的能力(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1月版)。波特的价值活动与能力之间是有联系的——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

因此,可以说资源和能力是企业体的两面,在现代企业能力理论中,资源和能力也往往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企业能力理论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企业分工理论。但是,企业能力理论与斯密的分工理论有本质的不同,斯密的分工理论着重强调生产分工,而现代企业能力理论则突出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925年的著作曾提出了企业知识基础论。不过要论对企业能力理论贡献最大的早期研究者,主要有菲利普·萨尔尼科(Philip Selznick,1957)和安蒂思·潘罗斯(Edith Penrose,1959)。潘罗斯在1959年发表的著名的著作《企业成长论》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的资源基础问题。企业能力理论真正成为研究热点是在1980年代之后,并在1990年代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主流之一。随着企业能力理论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不断深入,“资源和能力支撑战略”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广泛地认同,从而使企业能力理论成为当代企业战略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理论之一。

企业能力理论包括两个主要的分支:企业内在成长论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论。内在成长论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内在能力的产生过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如何转化为持久竞争优势的问题。不过,这两个分支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企业内在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企业能力理论涉及到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两个主要研究领域,对其总体评价是:企业能力理论是对传统企业理论的替代和发展,它丰富了现代企业理论;同时企业能力理论是对产业分析为基础的战略理论的发展,成为当代战略理论和实践的基石。企业能力理论将企业看成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丰富了现代企业理论。自科斯开创交易费用理论及产权理论之后,现代企业理论有多种流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前者主要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以及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后者则侧重于研究企业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委托与代理的关系——问题,即回答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相反,以及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这两种理论都可以称作“企业的契约理论”(吴建南、李怀祖《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99.1)。企业契约理论主要回答“为什么有企业”和“企业是什么”这样互相联系的问题,但是企业的契约理论没有涉及到企业“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去做”的问题,也即企业契约理论并没有回答企业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特别是契约理论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能够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之所以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原因,一般是从纵向一体化或资产专用性或不同性质的合约等角度来解释,但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原因,都难以回答由相同原因(替代市场)而产生的企业为什么规模和收益是如此的不同。同样的,委托——代理理论不能用于解释对于相同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却产生不同的企业绩效和规模的问题。企业能力理论倡导企业以能力建立竞争优势,进而围绕能力的运用来发展,这解释了“企业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去做”的问题,并运用企业内在的资源和能力的差异来解释企业之间的不同,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能力理论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特别是企业能力理论解决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另一种关系:即企业主动地适应市场,在这一点上契约理论是将企业理解为市场的替代物,事实上,即使企业是替代市场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自动地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并都能够存续下去。

企业能力理论的现实意义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今天乃至今后,企业的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或市场战略的结果,而被看作是企业深层次的要素——资源和能力特别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的结果,这些出类拔萃的或独树一帜的资源和能力,能够促使企业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能使企业取得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不论在哪一产业中,都能使企业取得可观的租金。特别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等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近年来在日本和其他一些东亚国家的管理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可以说,亚洲企业在许多行业竞争中取得成功都源于这一理论。近几年对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也开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竞争大未来》1988年4月版,昆仑出版社)。

二、高校党的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当然,能力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能力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问题。大学的使命和环境,都与企业这种市场竞争组织不同,但是如何更好的完成大学的使命,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学术、科研及应用、社会服务,乃至高校办学声誉的竞争,都需要争取优质的足够的办学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是要提高办学能力,以成为一流大学或独具特色的大学。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工作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加强高校党的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高校党的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该《决定》特别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对党建思想的重大发展,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注重的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的建设一脉相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离不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决定》指出,要“全面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高校落在实处。

第二,高校党的能力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党的基层组织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由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所决定,党不仅在整个国家政治体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而且在全社会中,党也处于领导地位。在全社会中,党不仅对全社会进行政治领导,而且对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公司和各种经济组织以及传媒进行直接的方针政策和组织领导。这些单位建有党的组织(党组),该单位党委(党组)的领导也是整个单位的领导(李景治《中西执政党执政方式比较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期)。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设了完善的党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系,党组织既要把握高校的办学方向,要积极推进高校高效地履行教学、科研和服务等项职能,还要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职工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由我国现行高校治理结构所决定,加强高校党的能力建设对于促进我国高校的改革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高校党的能力建设是正确履行职责,完成赋予高校党组织根本任务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党组织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做好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每所高校的在校生数量迅速扩大,青年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不仅需要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提高队伍的能力,而且,还必须重视和加强青年教育者的教育问题。在规模扩张带来挑战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专业的需求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而且,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教育对象的信息来源和视野与以往也有极大的不同,这些都要求高校的党组织要提高应对的能力。

第四,高校党的能力建设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需要

高校与企业组织不同,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是十分明显,被竞争所淘汰的风险也低的多,大学是生存最长的组织之一,最古老的大学产生在中世纪的意大利,迄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国高等教育刚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可以说我国高校还没有切身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高校面临的竞争压力又逐渐加大的趋势,这既有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带来的影响,也有放松高校管制,促成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要求更加迫切,提高竞争力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的课题。在我国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的条件下,加强高校党的能力建设对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党的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由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决定,高校党的组织必须确保高校办学的正确方向,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和“两为”方针,为了建设一流高校和特色高校的目标,不断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由现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模式所决定,高校党组织发挥着领导、执行和保证监督的作用。高校党的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实体能力角度来概括,也可以从运行过程角度来概括,考虑到我国高校的治理特点、高校党组织系统与高校运行的密切相关性,本文将高校党的能力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高校发展的能力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高校的发展负有领导责任。在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轨和高速发展时期,提高高校党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高校发展的能力是一个新课题,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演化中的新课题。领导高校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也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要抓住发展不放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不太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和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要求高校要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其次,提高党领导高校发展的能力,在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由高校的特点决定,在高校以人为本,关键是师资队伍,这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创建世界一流高效的关键,是打造高校办学特色的关键。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世界一流的大师和学者,要构建大师团队,以建立世界领先的学科。第三,提高领导高校发展的能力,要处理好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之间的关系,要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规模,全力培育办学特色。第四,提高领导高校发展的能力,要推进发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充分发挥高校专家教授比较集中的优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二)履行高校职能的能力

在高校则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考虑到校长是党委核心成员、在高校内部还设置党的总支和支部、党组织领导高校工会和青年工作以及党员在教职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等方面的因素,高校党组织的作用非常特殊而且极其重要,高校党的能力建设的内容与高校的使命和职能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高校的使命和职能,就难以定义高校党的建设的特性。一般认为高校的使命是传承文明,培育人才。不过,对大学职能的理解不能仅局限在教育这项职能上。现代大学的职能,已经从单纯的教育职能发展到包括教育、学术研究、服务等三项职能。需要注意的是这三项职能是由大学的理念演化而来。

高校的办学理念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最早的大学主要是传授知识,传授为人之道。到了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提出了大学应该是创造知识的先锋的理念,他认为,积累和传播文明是大学的职能,但是大学更重要的职能是创造知识,大学应该是研究中心。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服务理念开始在美国的大学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成为所在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向社区提供义务服务等等,成为美国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更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大学。高校的办学理念的每一次发展,都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以教化为核心的理念促成了大学的兴起,也促成了英、法、意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以探究新知识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了德国以及其后美国大学的大发展,也使德国经济迅速崛起。而美国大学发展的服务理念,是对大学理念的创新,使美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占据领先地位,在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党的组织和党员要提高履行高校职责的能力,就是要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教书育人、学术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结合起来。高校党的组织和党员要成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模范,加强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要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学科水平,不断创新,为创新性国家建设做出贡献。要积极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加快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争做一流贡献,并积极发展社区服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做好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党组织的核心工作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引导受教育的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与成才教育相联系的成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首先是思想上要重视。高校党组织自身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大学生要重视,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也应高度重视,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两方面的外部挑战。一方面,受考试升学体制的影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要应付各级升学考试,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和学习才会受到重视。也就是说,大学生们还没有接受这方面教育的自觉性,也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高校不重视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教育,那么,就会导致成人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都特别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明确地将一部分高效的培养目标锁定在专业技能上,强调培养的就业导向,这些可能会导致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高校党组织要加强教育者的教育工作,要教育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其他工作多重要,都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第三,要努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第四,要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互动互教活动。

(四)保证监督能力

首先要确保办学的正确方向。高校党委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坚持用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是全体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敏锐性。要将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在高校的改革发展当中,落实到办学实践之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次,要依法办学。《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特别强调党要依法执政,特别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对高校来说,就是依法办学问题。高校党的组织应积极发挥作用,确保高校的各项活动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第三,要加强民主监督。要增加决策和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实行校务公开,重大事项要公示,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第四,要在保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自主的前提下,保持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反对和打击学术腐败。

四、加强高校党的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

第一,加强高校班子建设

班子建设是关键,其中书记和校长尤为关键,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前景、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学校的整体风格。书记、校长应该是教育家,应该是政治家,还应该是学科专门家。班子的结构要合理,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能力结构、个性结构和年龄结构。

第二,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之间是互补的,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强调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强调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

能力的基础是各种资源,其中作重要资源是人。高校人才、知识密集,这对高校党的工作既是良好的基础,也是一项挑战。加强高校党的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注意吸收优秀的教职工成为党的一分子,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

第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以应对新的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的大背景下,高校党的工作将遇到愈来愈多的挑战,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以指导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工作。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委员会副院长)

作者:朱艳华

上一篇:非正式沟通的非公有制经济论文下一篇:英语教学中渗透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