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外资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30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主办,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14年5月10日至11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发展观与外资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发展观与外资经济发展论文 篇1: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摘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当前,吉林省的城市化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吉林省区域发展的新背景,针对其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完善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增强城镇轴带集聚能力、促进长吉都市整合区的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东西部城市化、促进边境口岸城市职能的优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吉林省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经济;路径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必然较高。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在国家计划投资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改革开放以来,受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吉林省城市化水平虚高、城市化速度滞缓、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限制着城市化对区域发展支撑与载体作用的发挥。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下,选择科学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成为吉林省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背景

(一)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省经济总量由2001年的2 120.35亿元增至2010年的8 577.06亿元,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6.8%。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吉林省具有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质的特产资源、广阔的省内外市场及全新的发展政策等方面的优势,随着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其经济总量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也将稳步提升。因此,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要求及时调整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路径。

(二)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型

在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背景下,吉林省的工业正在以交通设备制造、石化产业等为支柱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向新型工业化模式转变;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的工业化转向知识驱动、技术驱动的工业化转变。按照《东北振兴规划》要求,吉林省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应是建设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同时,大力发现代服务业。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城镇体系功能的高级化演进将是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途径之一。

(三)省域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吉林省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一方面,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向东扩展参与图们江国际合作区域的开发开放已成为吉林省对外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东北东部地区铁路干线的贯通、哈尔滨——大连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吉林省与辽宁省高等级公路的有效衔接,使吉林省南下对外联系通道建设条件更加成熟。但受地理位置及发展思路的影响,吉林省对外开放水平一直偏低,导致区域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在此背景下,构建开放的城市体系格局是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城市化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明显

吉林省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耕地资源总数为557.8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29%。此外,吉林省生态环境具有比较优势,生态环境结构功能与整体质量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省品牌是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随着吉林省人口与产业加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明显。吉林省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虚高

吉林省城市化水平较高,2009年已达53.3%,早已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但相对于较高的城市化率,吉林省城市化质量较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以基础设施为例,吉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许多指标的排名都比较靠后:2006年,吉林省人均拥有城市建设维护资金277元,居全国第28位;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31 27升,居第24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7.86标台,居第23位;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74平方米,居第29位。城市化质量不高使吉林省城市竞争力下降、聚集与辐射能力较差,进而影响了城市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

吉林省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偏重型工业结构与农业关联度不高,难以向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城市就业结构变化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变化。并且,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城市化地域推进过程中城乡二元分割严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动力不足导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2006~2009年,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而同期城镇化速度仅0.2%,与全国2.0%的发展速度相差悬殊。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城市化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及拉动与载体作用的发挥。

(三)缺乏科学的城市化发展规划

现阶段,吉林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正处于人口、产业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的重要时期。但许多城市的发展超出正常轨道,城市建设布局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中部特大城市空间无序蔓延、郊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东、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空间无序侵占自然生态系统,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等难以适应地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等。这种情况,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来愈严重,已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危害。

(四)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

目前,吉林省的城镇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省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除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外,人口在50万至100万之间的大城市发展缓慢,且绝大多数小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实力弱,难以发挥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二是作为吉林省城镇体系中心环节的中部城镇群的经济联系不够,结构十分松散。三是省内特大城市的国际化功能不强,限制全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四是各级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不强,区域的中心城市体系尚未形成。

三、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省域中心城市体系

结合吉林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根据吉林省各级中心城镇的交通区位、人口规模、综合实力、影响范围等因素,应逐步提高各级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形成省域中心服务体系。省域主中心长春市是全省经济社会功能聚合的核心载体,应加速推进其信息化、国际化进程,提升现代服务能力;吉林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应

形成特色的工业经济品牌,以此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四平市、白山市、延吉市、松原市等地区应根据各自发展优势提升实力、扩大规模,逐步强化其带动所在地区发展的综合功能;为增强县城、重点小城镇对地方经济的带动能力,需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提升中心地服务职能。

(二)增强城镇发展轴带的集聚能力

从目前吉林省发展阶段判断,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化空间发展应重点突出城镇轴带扩展与集聚,以省内主要的交通干线为依托,构建重点城市发展轴带,实现以线(城镇发展轴带)聚点(城镇和产业地区)、以点带面(都市圈和城镇群)的区域城市空间结构。要继续强化省域内已具雏形的哈大轴、图乌轴、沈吉轴、南部门户轴四条城市轴带的集聚功能,促进轴带上的节点城市及沿线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将城镇轴带及其沿线地区建设成为吉林省人口与产业的主体承载地域;进一步通过城镇发展轴带来强化省内主要城市间及省内城镇与周边省区城镇之间的空间联系。

(三)促进突出长吉都市整合区的发展

长吉都市整合区是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是今后吉林省参与全球、东北亚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首选地域,因此,要充分发挥长吉都市整合区对全省城市化发展的牵引作用。长春市应实现综合服务职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加快中心城区低端产业的近域扩散,提升长春都市区的整体功能。吉林市应重点促进工业经济总量扩大,构建以石油化工、医药制造、金属冶炼、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在增强两市各自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促进两市整合发展,提升长吉都市整合区整体的竞争力。

(四)因地制宜地推进东西部地区城市化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地势平坦、生态环境适宜,具有城市化大规模开发和建设的条件;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功能突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西部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决定了这一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自然条件制约较强。因此,吉林省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推进应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实际,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一方面,为了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应通过近域城市整合形成多个城市化发展中心,弥补现有中心城市规模小、竞争力低下的缺陷。另一方面,缩减城镇数量,撤并人口规模过小的城镇,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城镇集中,增强重点城镇经济实力与服务功能。

(五)促进边境口岸城市功能优化

吉林省边境口岸城市功能提升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以产业地缘整合为切入点,加快边境口岸城市产业发展。第二,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可先从已成熟的经济合作区起步,远期强化图们江三角经济合作区的整体功能。第三,适度超前建设边境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完善边境城市国际性职能的支撑作用。第四,加快图们、珲春等边境城市与省内长吉地区联系通道的建设,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并加快边境地域与黑、辽两省的边境、港口城市的联系通道建设,以带动全省边境口岸城市快速发展。

四、吉林省城市化发展对策

(一)推动“三化”一体与协调发展

“三化”是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城镇化。吉林省工业化进程推进与经济总量增长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与农业结构调整是吉林省承担的国家产业分工职能,实现这一职能的关键是全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绿色城镇化既凸显了吉林省作为国家生态省的标志性特征,又是生态、集约、低碳、宜居等现代城市发展目标的集中体现。“三化”一体的城市化将极大地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区域的整体发展,其中,新型工业化是全省城镇化的核心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支撑。

(二)完善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体系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产业规模的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布局的调整来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是加快长吉一体化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长吉两市一体联动发展,积极改造提升汽车、石化两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二是促进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四平、通化等区域中心应从城市定位出发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做大已有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大力发展县城二、三产业,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四是基于农业大省的实际,鼓励小城镇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

(三)加大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吉林省城市发展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首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通过提高土地收益来缓解建设资金压力。其次,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大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再次,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集中使用城市建设资金,按照自筹、自用、自还的原则,对城市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调度、有偿使用、滚动增值。最后,继续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对城市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特别是稀缺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来拓宽城市建设筹资渠道。

(四)充分发挥城市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

推进吉林省城市化发展,应注重发挥城市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应在省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城市化发展纲要与目标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水平地编制各类城市化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规划指导体系。《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已根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进行了相应修改,待国务院审批后,应着手制定《吉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管理办法》,推动全省城镇空间结构发展战略的落实;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工作,尽快完成县以上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强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更好地指导具体城市的发展建设。

(五)深化城市化管理制度改革

加快吉林省城市化进程,必须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为全省城市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户籍管理方面,应以实现全省人口的自由居住和迁移为目标,以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同时,重点推动附着在户籍上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制度的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借鉴成都、重庆、天津等地的成功经验,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关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更加灵活的变通,适当放宽城镇土地使用限制,全省建设用地指标,除确保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外,优先安排各级城市和中心镇使用。

作者:殷晓峰 李诚固 王颖 张婧

科学发展观与外资经济发展论文 篇2:

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主办,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

济学院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14年

5月10日至11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

京大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7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60余位专家

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大会主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与城乡一

体化”三个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

在开幕式上,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程恩富教授作了主旨演讲。他通过梳理古

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市场决定理论,指出,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

济学还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市场决定论都存在致命缺陷,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完全依赖于市场并不是有效

的资源配置方式。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均有功能性优势和劣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应当充分发挥它们的功

能互补性,形成高效市场、强能市场与高效国家、强能国家有机结合的“双高”和“双强”格局。这样,既有利

于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良性调节功能,还能在顶层设计层面避免踏入新自由主义陷阱,产生金融经济危机风

险和贫富两极分化境况。同时,程恩富教授强调,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上,必须正确

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决定性作用论”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本质区别,更好地发

挥市场和国家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二者功能性作用的强强互补和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授指出,不同的社会制度就有不同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和

市场的关系,并不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只强调政府配合市场和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社会主义政府的

最重要任务就是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到党和政府制定发展战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上,切实提高政府驾

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切实发挥政府在宏观领域方面对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导向作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杨承训教授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特殊性在于政府要解决国家

方向问题,市场解决微观资源集聚问题,让政府来规范市场行为,而不是任市场肆意妄为。他还指出,要解决

当前中国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就必须在全面提高治理能力的前提下实现治理现代化,特别是要坚持在治理

过程中推进改革与发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仉建涛教授指出,与韩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经历了大致相同的时间

跨度和增长速度,但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却远不如日本和韩国,其原因既有生产力和科技方面的问题,

更有经济体制和政府机制方面的问题。仉建涛教授认为,在我们的经济增长成份里包含太多的杂质,即包括

太多的无效增长(有经济活动发生,但无财富积累)、有害增长(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虽然也拉动GDP

增长,但却造成人们健康受损)和虚无增长(统计数据上的增长),这些都是体制方面的问题,需要国家深化

体制改革加以完善。

针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郭飞教授用“六大创新”进行了总结,即:性质

创新、功能创新、形式创新、体制创新、布局创新和结构创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成

功开创了社会主义大国全民所有制与市场经济实现有机结合之先河,不仅为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动力与宝贵经

验。

吉林财经大学丁堡峻教授和南京财经大学何干强教授都认为,中国的改革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作指导,要结合实际,从具体内容上辨析什么是真改革、正改革,什么是假改革、负改革。同时,丁

堡骏教授强调,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中国改革,必须批判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吉林大学纪玉山教授认为,要在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定视角内,重新审视和理解“北京共识:

与“中国模式”的特定内涵和意义。广东省委党校郑志国教授提出要把共同富裕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中,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从文本出发,探讨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与两大部类协调发展之间

的关系。他指出,在马克思和列宁所列的公式中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都是按比例配置资源的结果,而要实现

按比例配置资源,平衡生产,就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教授认为,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在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大致经历了大

区协作、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东中西东北四大版块和多极发展四个阶段的变迁,基本形成了以中观经济区为

标志的多极化格局。但不容忽视的是,区域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在细化区域分工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竞争、

弱化了区域协作,因此,应在加强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外向型的外围经济带、以外带内的长江经济走

廊和优势互补的城市群,进一步提高区域协作的力度。

上海金融学院周肇光教授针对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探讨了政府在推进长三角区域城市生

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制协调力问题。周肇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承担起推进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

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应通过增强政府责任意识、明确政府责任内涵、规范政府责任行为等路径,提升政府在

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制协调力,从而推进长三角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更好地保障

长三角区域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刘美平教授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一个具有一致性和公平性的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在强化主体功能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在互补中协调发展。她指出,行政区划和地区政策的差异本身就

会阻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政策时不能各自为政,要

协同出击,在更高层次、更大整体层面上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高效发展。

吉林大学李政教授等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指出,外商直接

投资有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尤其对于创新投入低的地区影响更为显著,即对曾经处于发展初期的东部

地区和现在处于发展初期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创新效率提升作用最大。因此,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创新能力

和创新效率制定不同的外资引进和使用策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方润生教授从创新模式和产业选择的视角探讨了国家发展战略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

展问题。他指出,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强制性创新模式,虽然使地方产业的供给能力得到

了快速提高,但却忽视了市场需求的同步增加,因此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国家发展战略又强化了强制性创

新的合法性,使地方政府把地方的比较优势看得更重,而弱化了地方比较劣势的约束效应,导致区域产业体

系向高级化、扩大化、全能化快速推进,明显超出了区域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应调整区域创

新模式,促使强制性创新模式向诱致型创新模式转变,更加关注产业消费能力的培养。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刘海莺副教授等着眼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定量研究,他们发现,山东省17个

地级市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非常突出,其中东部明显高于西部。造成这种不均衡现象的因素,除了自然条

件、农业政策、产业结构等客观因素外,文化也是造成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促进山东省农村区域均

衡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选种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农作物,进一步完善差别农业补贴政策,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同时更要加强对农民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科普知识教育。

三、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武汉大学教授简新华教授等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农民工市民化为

首要任务,协调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服务化的共同发展;节约并高效利用土地,实现

“两个非农化和城镇化”的协调;优化城镇结构和空间布局,缩小城镇化地区差异;多渠道筹集城镇化资金,

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实现市场推动和政府促进相结合,推动城镇化向集约紧凑、智能高效、绿色

低碳、文化传承、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更高的方向转化,打造中国健康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魁教授认为,中国未来的城镇化不是鼓励大量农村人口进入中心城市,而是鼓励进

入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小城镇在中国城镇化新战略中占有特殊地位,无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大

城市发展问题,还是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福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更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盛毅研究员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虽然已形成了几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区域性城市群,但受现有体制约

束,科学合理的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一体化发展受到诸多制约。盛毅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

的大背景下,按照统一市场的要求,建立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协调机制、投资协调机制、运行协调机

制等,应是当前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任务。

广西大学李欣广教授指出,新型城镇化这项系统工程应放进“中国梦”的视角里,在中国发展道路的大

目标下来推进。为此,新型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联系,遵循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开展城镇化。同时,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具备以下三个要点:大中小城镇共同发展,城镇与

乡村共同发展,城镇建设、城镇产业与人口城镇化协同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董小麟教授强调,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愈益成为城市发展与转型的重要趋势,中国正面

临世界范围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生态化的客观趋势,从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设

施与内循环系统、城市污染的防治等多方面推进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并且要从人的城市化角度把城市建设

为生态文明的学校。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周善乔教授认为,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只有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

上,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不断扩大产

业发展规模,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累更多的资源,实现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

环,为夯实城镇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根基做出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黄娟教授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要求,走一条生态良好、生

态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共赢的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生态城镇是方向,提高人民幸福是目的,建设“三型”社会

是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是途径,完善生态制度是保障,培育生态文化是引擎,创新生态科技是支撑,优化“三生”

空间是基础。只有对我国生态城镇化道路做出科学的战略安排,中国才能最终完成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

信阳师范学院郑云教授提出了城镇化浪潮下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的构建问题。她指出,我国农村转

移人口存在退农意愿低下、移居观念单薄、转移渠道无章等弊端,加之支持措施低效,难以实现从职业到身份

的全方位离农。因此,为克服这些问题,有必要基于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并重,行动可行且路径有序,政策制

定与政策执行兼顾的原则,构建以自愿退农机制、市民化机制、有序迁移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为主体的农村转

移人口离农机制。

四、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

本届年会还安排了“主编与代表座谈会”,《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社长白丽健,《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主

任胡岳岷,《马克思主义研究》张建刚编审,《经济学家》杂志社主任蒋南平,以及经济科学出版社范莹,高教

出版社副社长权利霞,经济管理出版社王光艳编审等十余家媒体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并就经济理论研究和学

术规范与参会学者进行了交流。

《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社长白丽健指出,主题是论文的灵魂,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因此做文章必须首

先选好主题。接着她对当前经济学界的研究动向做了重点阐述,她认为,30多年前,我国经济学经历了从西

方“引进来”的过程,经济学理论遍地开花,几乎每一个学科都相互交叉,因此也就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从

前几年即改革开放30周年开始,经济学研究开始回归,强调学科整合的意义,并开始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

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系统化考证,对经典理论的研究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胡岳岷认为,首先,要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文本研究,要追

本溯源,特别是要重视马克思手稿的文本研究,以及手稿与手稿之间的演进脉络研究。只有重视手稿文本研

究,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才能更加完整地、历史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形成、

发展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研究中,有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著述中

的删节增补和改写内容的研究。通过文本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某些问题看法的转变

和科学态度。其次,写文章要注重学术规范,特别是要重视文献综述的写作。于文献处入手,于空白处运思。

一篇好的文章,文献综述应该足够长,足够丰富,要能够抓住文献中的关键文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像列宁

指出的那样,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的,而都是根据大量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

他特别强调,文献综述不是文献的简单罗列,而是批判性的评述,通过这种批判性的评述引出作者文章待研

究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张建刚编审针对青年学生怎样写好马克思主义学术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要读

马列,懂马列,信马列。只有读马列,特别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打好扎实的基本功。第二,在写作过程中要

力求文章新、特、深,不要搞偏、怪、奇。新要有新意,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样的文章才

不会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第三,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思想美、语言美,与内容美和形式美相统一的文章。

《经济学家》杂志社主任蒋南平针对当前经济学研究大量注重数理模型而无视思想性的趋向,提出了文章

的思想性和创新性问题。他认为,首先,数理模型是纯技术的,不是经济学研究唯一的方法,经济学研究,特别

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要采用方法群研究;其次,不管用什么方法研究经济社会问题,都必须突出研究成果的思

想性;最后,科学论文要有创新性,即要有知识增量,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责任编辑:惠风明月

作者:孙立冰

科学发展观与外资经济发展论文 篇3:

刍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集散市场

摘要:农村集散市场是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诱发农村工业商品消费、扩大城镇化基础的重要场地。以新化县炉观镇为例,尝试浅析农村集散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发展农村集散市场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集散市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

2005年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大举措。2007年胡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1]

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有效途径是搞活和繁荣农村经济市场。农村集散市场对搞活与繁荣农村经济市场、促进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新化县炉观镇为例,尝试浅析农村集散市场在搞活和繁荣农村经济市场中的作用,指出农村集散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散市场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集散市场的现状

中国现有农村人口9亿多,农村商品市场巨大,且存在无可估量的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集散市场作为农村商品交易、社会活动的一个中心场所,其规模和条件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炉观镇位于新化县中部,距新化县行政中心城镇约为25公里,区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辖50个行政村,1个煤矿社区,1个居委会。有固定集散市场5个,分布在5个交通便利、人口较集中的地方,每个集市以5天为周期,等于说炉观镇辖区内每天都有集市交易。据笔者统计,镇行政所在地集市约有150个门面,摊位约500个,每次赶集人数5 000左右。其他4个集市约有70个门面,摊位约200个,每次赶集人数3 000左右。集市交易以粮蔬、衣服、家畜、农具、小型家电等日用商品为主。门面和摊位由专门的工商人员或市场管理人员管理,门面按月、摊位按每集收取费用。

二、集散市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原则下,中国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中,农村集散市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各方面富有积极意义。

1.农村集散市场促进了农村市场的繁荣与农村经济的增长。通过集散市场的买卖,农民直接面对市场,掌握了市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信息,该种什么,该经营什么,农民心里一清二楚,从而促进了炉观镇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就炉观镇而言,由于集散市场交易活动稳定化、日常化与多样化,市场主体不断扩大,不仅吸引了本镇人员,还吸引了外地人员的参与。集散市场在吸引炉观镇当地农副产品和手工制品的同时,也吸引了各种外地商品的涌入,成为炉观镇与外地城镇及城市商品交换的纽带与桥梁,有利于炉观镇农副产品进入城市,大大促进了炉观镇经济的增长。炉观镇以往集散市场以当地常见的农副产品为主,局限于土产品、木产品、竹产品以及家畜产品,品种不超过30种。目前,集散市场品种已经超过60种,除了工业家电产品的进驻外,本地农产品也呈现多样化种植与经营,包括特种养殖厂的田鱼、野猪、黄鳝,种植厂的野生茶树菇、草地菇、冬笋片等等,有些产品已进入大中型城市,甚至远销海外市场。

2.集散市场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是国家与地方政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一直备受各方关注与研究。农村集散市场因为其投资额度不大,技术要求度不高,以及对人员的各种文化素质水平要求也不严,因此可以吸纳各种层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之一。据笔者初步统计,炉观镇集散市场吸纳的专门从事流动贸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为800人,占整个炉观镇全部剩余劳动力的5%左右。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专门从事集市贸易活动,不仅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步入较富裕阶层,树立了致富榜样,带动了本村人的劳动积极性,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3.集散市场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党中央与国务院非常重视城镇化建设,将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城镇化发展对经济持续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GDP增加0.50%~0.85%。城镇化发展对开拓农村市场也具有巨大作用:据国家计委测算,若在2001—2015年每年城镇化速度能提高1%,十五年将转移2.5亿农村人口;按目前城镇人口消费支出水平,即可增加6 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转出2.5亿农村人口,对于继续从事农业的人口,意味着增加30%的收入,若用于消费,将增加5 000多亿元的需求,可带动最终消费支出1万亿元以上,平均每年700多亿元,并为GDP的增长率贡献0.85%[2]。农村集散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将生产资源和消费需求齐集到一起,汇聚了各方面的要素,为农村城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以炉观镇行政所在地集散市场为例。2000年聚集的农村人口城镇化约为800人,并且这些人未脱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也较差,街面窄,街道为土路面。发展到2010年,聚集到约为2 500人,并且已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贸易与商业活动。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街道拓宽二倍以上,路面硬化约3公里,门面齐整,各种设施较全面,初具城镇化规模。

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散市场的对策

当前,城市市场基本上已接近饱和,发展空间可说越来越小。农村市场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广阔,可说正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旺盛时期,并且这种相对于城市市场的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这也正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注重农村市场发展的理由所在。因此,如何能更好地搞活农村市场,加强农村集散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成为焦点。

1.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集散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要发展好农村集散市场在农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各级政府对农村集散市场建设的重视。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意识,扩大政府在发展农村集散市场建设中的积极影响,要真正把对农村集散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当做发展地方经济、保护广大村民健康消费、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各级政府在农村集散市场的建设上应发挥其职能优势,地方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投资环境,鼓励个人、集体以及外资等多方面资金对农村集散市场进行投资建设,进行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资金筹集活动。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对交易场所的布局要进行合理规划,做到水、电、路、通讯等的系统配套,达到标准高、布局好、功能全、样式新的特点,尽可能地提高集散市场建设的档次,将农村集散市场从传统市场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城镇化市场进行转换。当然,还要对集散市场中存在的不良商品贸易行为进行打击、惩处,并进行指导,逐步使农村集散市场走上规模、良性有序的轨道。

2.注重培养地方特色农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能吸引外地商人进驻本地集散市场,从而大大影响集散市场的活跃程度、市场规模和交易成本,增加本地村民经济收入。以炉观镇的特色养殖田鱼为例,其富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品质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进驻,有些外地商家甚至在本地投资建加工厂,既扩大了当地村民的养殖数量与规模,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笔者调查,炉观镇的田鱼每年能给约800养殖户带来800万左右的收入。因此,需要注重选择品种优秀和受市场青睐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作为培养与发展对象,让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成为本地的主导产业。

3.不断完善农村集散市场功能。农村集散市场在农民生产与生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大舞台,让农民在当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集市作为大量村农的集散地,不仅是村农进行商品贸易活动的场所,也是村农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甚至是村民体会国家政策、体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接触各级政府的主场地。因此,农村集散市场不仅发挥着一般市场的交易功能,而且发挥着其他的社会功能。地方政府要利用开市之日各村村民的集中性,对村农进行广泛的国家政策、法规、科技、文化、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农业技术的推广教育,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思想与文化素质,让农村集散市场在搞活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村科学文化娱乐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50-55.

[2]黄黎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4).

(责任编辑/ 李璐瑶)

作者:刘海文,彭程,曾满林

上一篇:经济学理论的房屋拆迁分析论文下一篇:电子技术课项目教学法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