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

2022-04-30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学发展观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发展观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 篇1: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柳州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刻领会和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加快柳州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市,在全区提前五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柳州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王 敏 周梅芳 李燕萍 苏关强

科学发展观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 篇2:

胡锦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述论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而且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生态文明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而且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党的这些科学思想,有利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胡锦涛2007年6月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首先提出来的,并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1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与我们党确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密切联系的。2006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他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2]806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参加他所在的党的十七大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我们党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2007年12月,胡锦涛指出:“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1]10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2月,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4]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5] 5-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都要求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胡锦涛指出:“我们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来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3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和资源约束矛盾突出,尤其是中国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2400万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未脱贫。“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7]7 2010年11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将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8]9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要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9]5 2011年11月,胡锦涛指出:“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10]

其次,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际形势,历来是我们党确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1]90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但仍未满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但仍未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10]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6]5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爆发了自1929年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危机,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10年2月,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4] 2010年6月,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6]2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经济体制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胡锦涛一方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另一方面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2009年9月,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增强紧迫感、积极推进,又要区别情况、从实际出发,允许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路子和节奏,不能挤压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发展空间。”[11]2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甚至有的教材也只谈到经济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2010年6月,胡锦涛指出:“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6]2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5]6也就是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方面都要向前推进,有新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需要在经济体制方面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继续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既是一场攻坚战, 也是一场持久战, 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2008年12月,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12]20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37-36

其次,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政绩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认认真真抓好落实。2004年3月,胡锦涛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来谋划和领导发展工作,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13]859 2008年4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14]

再次,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经济特区的桥头堡的作用。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2月,胡锦涛指出要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 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 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4]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胡锦涛强调我国对外贸易也要转变发展方式。2011年12月,胡锦涛指出:“我们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把扩大进口和稳定出口结合起来,把积极扩大进口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15]7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10年9月,胡锦涛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特区要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这场硬仗。”[16]6-7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加快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及其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提高的进程。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胡锦涛强调实施符合中国情况和国际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战略。2010年11月,胡锦涛指出:“新兴市场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趋势,根据本国国情,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8]11-12

我国不仅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2006年7月,胡锦涛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更快更好地完成。”[2]538 2008年11月,胡锦涛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这一显著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辉煌。”[17]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

首先,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7年10月,胡锦涛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17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胡锦涛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2011年12月,他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人才,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2010年,胡锦涛指出:“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19]7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科学发展。”[20]5同时,胡锦涛也要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1年4月,他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9]8

其次,调整经济结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5]6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始终存在。2010年2月,胡锦涛提出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 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加快调整城乡结构, 加快推进城镇化, 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4]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1]17 2011年12月,胡锦涛指出:“我们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更加注重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5]6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1]28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首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2月,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加快实施生态工程,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

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必须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7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当前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长期历史使命。2010年6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7]7我们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会面临国内和国际上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新的社会经济实践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3]胡锦涛同江苏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十七大报告[N]. 人民日报, 2007-10-17.

[4]胡锦涛.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党的文献, 2010,(3).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6]胡锦涛.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胡锦涛. 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8]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胡锦涛.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胡锦涛. 携手并进 共创未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N]. 人民日报, 2011-11-14.

[11]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系列会议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胡锦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4]胡锦涛.抓紧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N]. 人民日报, 2008-04-30.

[15]胡锦涛.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16]胡锦涛.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7]胡锦涛. 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8]胡锦涛. 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1-12-17.

[19]胡锦涛. 在庆祝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

[20]胡锦涛.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郑吉伟

科学发展观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 篇3:

广东如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统领地位,对于战胜当前这场不期而遇、来势凶猛的国际金融危机,重振加快发展的信心和雄心,起到了“主心骨”和“定心丸”的重要作用。广东作为全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早、遇到的挑战最大、受影响程度最重的省份,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广东经过探索、创新破解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措施,将为全国其它地方提供有益借鉴。

一、用科学发展的思维审视危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坚持科学发展路径相结合。掌握应对危机的主动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能不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既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标本兼治、着力增强科学发展后劲,从而牢牢掌握应对这场危机的主动权。

清醒认识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确立“五个不能变”的指导原则。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传统发展模式弊端,把中国过去欠科学的发展弊端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不协调的问题和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更加暴露出来,使人们及时地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省委、省政府充分估计了危机的严重性,认为决不能把面临的困难统统归咎于金融危机,要认清这场金融危机冲击的实质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冲击,要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广东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确立“五个不能变”的指导原则:不论危机影响大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改变,保持较快速度和较大规模发展的决心不能动摇,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不能改变,保持解决就业、民生、社会稳定等问题的措施不能削弱,保持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目标不能放弃,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

保科学发展的增长,确立“三促进一保持”的科学发展思路。“保增长”对于广东来说,不是保传统发展的增长,而是保科学发展的增长;不能只保近期增长,还必须立足于保中长期增长,目的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认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之策、治本之策,千万不要因为要保增长,盲目去救落后的生产能力、再回到粗放投资的老路上去,应切实把保增长与保民生以及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真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之上。为此,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广东应对危机的发展之策——“三促进一保持”,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广东省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要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以“三促进”来保发展,在保发展中实现“三促进”,自觉把“三促进”与“保发展”统一起来。广东应对金融危机的每个投资项目都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确保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立足科学发展,决不再回到传统发展老路上去。

辩证地看待危机,危中寻机,变危机为“五大机遇”,以积极科学的姿态应对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性活动的规律使然,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必须理性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变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省委、省政府认为,当前的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解决这些矛盾,突破这些难题,化危为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国的影响广东首当其冲,但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被改变,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广东努力把应对这场危机当作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推动科学发展的五个重大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机遇、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机遇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力争在化危为机上见实效。强调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实体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又要看到在困难和挑战中孕育的这五大新机遇,坚定信心,克服恐惧和畏难发愁的心态,以积极科学的姿态应对挑战。

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成为推动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成为为更长时期发展打基础的过程

从传统模式发展转到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大量减少,客观上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巨大的“倒逼机制”压力。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勢下,广东结构调整更加紧迫。省委认为,虽然我们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推动全省主体产业迈上更高的发展阶段。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促调整、保增长“双发力”。总的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强,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和地方,受这次危机的冲击要小一点。实践证明,自主创新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最强的竞争力,同时也是抵御经济危机的最有效办法。随着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影响的增大,广东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和需求不断提高,主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调整升级,已成为当前广东各级政府、广大企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广东在确保全省持续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把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大力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上,促调整、保增长“双发力”。创建广东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组织实施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加强自主创新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科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能力。组织实施“十大创新工程”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扶持企业抢占世界高端市场。实施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高素质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每个欠发达地市都建起1个以上产业转移工业园,全省建起1000多个培训基地,并集中使用400多亿财政专项资金,加快产业异地转移、就地升级或自我优化。2008年广东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而增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

造”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既要大力壮大提升现有主导产业、又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先导产业。广东遵循国际产业发展大势,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重点推进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和以“珠江三角洲现代产业核心区”为代表的八大载体建设,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使物流、金融、会展、创意和汽车、石化、重大装备、精密制造等成为珠三角产业新的代表。编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瞄准世界现代产业先进水平,推进船舶、汽车、电子信息在内的十大重点产业升级。推进广州、深圳金融商务区和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打造华南地区物流枢纽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数字化工程,推动在重大成套装备、精密装备、核电装备制造等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推动“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由于各类企业在这场危机中遭遇的困难千差万别,广东分门别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成本管理能力,帮助困难企业尽快渡过难关。加大对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省财政安排22亿元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扩大出口;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全省择优挑选1000家高增长、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创新能力高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推进银企合作,建立企业金融服务联盟,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为全省6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2160多亿元的融资担保,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先支持符合产业、环保政策且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三、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着国内的经济增长,但如果只关注国内的经济而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及国际市场熟视无睹,则不仅危机不可能变成机遇,而且完全有可能造成对国内经济更剧烈的冲击。作为经济外向度很高的广东,省委、省政府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为经济发展赢得更为宝贵的机会。

把应对金融危机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上,内需市场启动的强大潜力正在逐步显现。外需减弱、出口萎缩,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危机外需减少,对扩大内需提供了有力的倒逼机制,推动广东关注国内市场,启动省内内需,转向靠内需带动。一是启动“新十项工程”,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2008年上半年广东推出“新十项工程”,在交通运输体系、能源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十个领域安排了222个项目,总投资2.3万亿多元,以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尚未见底的金融危机,广东及早部署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初步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200项,年度投资3010亿元,重点投向重大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工程、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领域,预计将带动全社会投资1.3万亿元。“新十项工程”成为新时期广东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引擎。二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需求。投入3.39亿元全面启动“家电下乡”,借助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开发农村市场政策的实施,积极搭建平台,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和促进农民消费,扩大农村需求。三是制定扩大内需行动计划,促进消费增长。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扩大农村地区消费。启动“万巷千街”市场工程,创建省级商业示范社区。推进珠三角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城际、城市内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率先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推进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推动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和旅游强省建设,大力促进旅游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激发文化、通信、体育、健康等消费活力,加快形成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拓展新兴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重视内需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外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主动出击,在欧美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加紧向南亚、东南亚、中东、海湾国家、非洲这些地方进军,引导企业尽量避免在国内市场抢内需。组织出访东盟和欧洲,签订各类投资贸易合作项目总金额174亿美元,对东盟、欧盟的出口增速明显增加。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稳定出口增长、优化出口结构。省财政安排19亿元扶持资金扶持企业迎难而上抢占海外市场,重点支持一批外贸企业建设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安排7,3亿元用于稳定出口增长、优化出口结构。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着手在金融、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及城市规划、环保、教育培训等5大领域与港澳加强合作,联手打造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从着重区域合作转向更加开放的国际领域合作,着力提高粤港澳的合作水平。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成功应对危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凝聚和增强全社会的消费动力。要实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关键是让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有钱花、敢花钱,即通过切实改善民生来拉动消费,切实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和增强国民的消费信心,使经济走上内需驱动型的良性发展轨道。因此,在一揽子应对措施中,广东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工程作为重点,着眼于保就业、保收入、促消费,使充滿风险的外贸依赖型经济向持续稳定的内需驱动型经济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养老金水平与优抚待遇标准,使民生问题获得全面改善,形成稳定持续扩大的国内需求,并使城乡居民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省级财政总支出中用于民生的资金达852亿元,占支出总额的73.7%。广东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普遍与改善民生直接相关,扩大内需的投资有一半多用于改善民生。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尽可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大力促进消费增长,这样既可以稳定社会,为社会稳定减震,防止经济困难转化为社会不安,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

消费,增加内需刺激经济发展,拉动消费需求。

困难时期更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确保全省人民无饥寒”。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服务农民工的“南粤春暖行动”,为农民工做好就业援助、素质提升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等10项服务工作,并率先提出粤籍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获5万元贷款。推出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失业监测制度等八项举措,帮助促进农民工特别是农民工技术骨干稳定就业,同时积极探索防范化解因企业倒闭等形成的工资支付风险的机制,保障农民工基本生活所需。大力推行覆盖在岗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农村劳动力的“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系统推出“全民职业技能提升”、“一户一技能”、“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三大计划,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普惠制度,去年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97.6万人同比增加43.07%。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提出从2008年至2012年每年扶持10万城乡劳动者创业,并带动就业50万人左右。这些政策措施深受群众理解和拥护,为我们成功应对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促进科学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还在于改革开放。关键领域改革不到位,粗放的经济增长就容易反弹。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更加考验人的胆识、检验着思想解放的程度。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鼓起改革的勇气信心,越需要积极改革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虽有阵痛,但也增强了人们变革的紧迫感,加速了广东深化改革的日程表,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省委认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要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着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危中求进,更好地承担起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一是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出台的机遇,趁势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2009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高度,给予珠三角发展新定位——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地位。《规划纲要》赋予广东试验区、先行区5个,示范区、开发新区19个,各种中心、改革试点21个,为广东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主线,从解决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人手,扎扎实实做好规划纲要实施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抓紧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抓紧完善配套政策,抓紧落实先行先試政策,积极推进相关重点工作。二是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医改、住房、上学、就业、养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是群众利益诉求最集中的领域。广东着力推进这些公共领域的改革,如推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试点,打破“以药养医”格局;制定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办法,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等。三是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解决当前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体制机制的保障,是管长远、最根本的保障。制约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阻力在哪里,改革的着力点就在哪里。广东从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立、改工作,形成一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成果,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等问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主要是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省级政府行政机构改革,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和扁平化管理,率先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扩大市县政府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开展机关作风“三评议”,查找机关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通过“一查四减”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经济体制活力,也必将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把解放思想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才能形成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使科学发展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全面、协调、可持续地长期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自觉坚定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挑战。今年1-2月,全省GDP同比增长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有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广东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大提高。

作者:丁晋清

上一篇:校园突发事件援助法律分析论文下一篇:机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解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