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16

摘要: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当前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种种问题,应从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监督体制、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四方面提升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软件”支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论文 篇1:

旅游专业学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地扩大,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我们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今后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实践调研不难发现,近几年旅游企业对于旅游人才有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他们不仅注重旅游人才的基础知识层次、实践技能,更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旅游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的增加,因此培养基础知识较硬,专业道德修养高的旅游人才就成为旅游职业教育者的首要目的,因为只有使我们的学生有了较强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处于优势,才能在以后的竞争出脱引而出。

1 旅游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旅游职业道德就是旅游专业人员在旅游行业活动中应该严格遵守的旅游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于旅游职业素质要求就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仪容、仪表。这主要是指人的外表和容貌。②仪态。仪态就是要求我们注意日常和生活中的行为举止。③礼貌。礼貌是旅游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之一,它主要要求旅游人才学会微笑服务和敬语的使用。以上三个方面是最为基本的对“准导游生”的要求,旅游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因此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较好的服务态度和意识是提高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

2 旅游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

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前行离不开当地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旅游城市中旅游业的管理和规划,与此相关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提高旅游人才的职业道德修养,我国现在的旅游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2.1 旅行社恶性竞争 由于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的较快的增长,旅行社逐步增多,形成了一定意义上旅行社利润的缩水,这就导致很多的旅游社为了利益最大化而不注重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他们之间为了拓展自己的业务、为了盈利,出现恶意的竞争,最终导致旅游业的不健康发展。

2.2 导游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 由于旅游也属于服务业这就导致许多的旅游服务人员认为只要他们懂得基本的服务内容就行不需要较强的知识文化,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要积极的改正,因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文化的旅游人才以促进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3 加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修养势在必行

加强旅游人才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对推动我国的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旅游专业职业学校应根据现代社会中旅游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达到优秀旅游人才的目的。

3.1 加强旅游专业教师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 老师是学生的向导,是学生接触旅游行业知识的第一人,老师的言行举止、道德素质等行为都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个知识丰富、提倡礼貌礼仪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学生一定会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积极地作用,因此我们要向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就是要强化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此保证老师能够在日常生活、工作、课堂上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2 改革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随着我国旅游模式的多样性,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旅游模式的发展了,因此作为学校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学生书本知识为主过渡到以体验式的教学为主,利用课堂增加学生的动脑筋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能力,以此适应他们未来的岗位需要,达到市场化的教学。

3.3 营造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环境和氛围 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及提高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它需要多方面的互动,经过学生的日积月累形成的。作为职业教育学校我们要积极的提供完善的、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爱旅游事业、爱学校的高尚情操。具体我们可以建立学生与社会旅游企业的互动帮扶机制,旅游企业积极的提供适合学生的旅游体验职业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旅游职业的了解,促进他们对于旅游事业的热爱,同时学生也能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科学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3.4 加强旅游专业学生文明素质教育 旅游专业必须强化文明教育和文明训练,为振兴旅游事业,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一代新人,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文明是旅游产品价值的充分和必要的构成部分,文明教育是旅游培训教育的“基本功”,要从最寻常,但又是最重要的谈吐、礼貌、举止、服饰和卫生习惯做起,成为职业行为习惯,使旅游行业真正成为文明礼仪的窗口和楷模。同时,可以根据专业开设的一些旅游礼仪、形体训练等课程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职业修养,培养文明素质,帮助学生塑造文明形象。

3.5 加强旅游专业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前行,我们在引进和借鉴外国某些先进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极为腐朽的思想,这些腐朽的思想也会蔓延到旅游业,导致旅游业一些员工片面追求金钱,贪图物质享受,这些不良风气,对旅游院校的学生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要针对青年学生和专业特点,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和强化、世界观、价值观。思想素质不能抽象地讲大道理。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教书、育人相结合,循循善诱,将思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爱本职工作的思想品德。

旅游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是旅游专业教育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它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观念,需要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总之我们只有注重养成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重视并长期坚持,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旅游人才。

作者:孙红霞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论文 篇2:

国际旅游岛视阈下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提升对策研究

摘 要: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当前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种种问题,应从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监督体制、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四方面提升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软件”支持。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提升对策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难得历史机遇,同时也给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相对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高品位和高国际化程度,海南旅游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与之还有较大差距,并且这种要求与现状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凸显。加强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意义

1.它是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良性运转的前提和保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国际旅游岛建设将使海南旅游发展得到政策的倾斜与体制的扶持,实现海南旅游业的全面提升,这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难得历史机遇,但也给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需要“硬件”支持,更需要“软件”支持,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必须的“软件”支持。只有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才能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高品位和高国际化程度等要求,才能切实解决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高水准要求与现实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矛盾,从而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顺利进行和良性运转。

2.它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内在动力和价值导向。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新路,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迫切需要。罗保铭指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本质是更大程度的开放,就是以旅游业的开放带动服务业的全面开放,进而推动全岛开放,为构建海南岛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走出一条新时期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新路子。”[1]这段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旅游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乃至整个海南未来发展走向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是服务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为其从业导航。旅游从业人员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因而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能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还能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内在动力和价值导向。

3.它是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海南将进一步加大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开放程度,实现国内外游客进出便捷,购物方便优惠,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全面与国际接轨,实现海南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全面对接,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又能让更多的中国游客享受到国际化的优质服务。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海南游玩,这些人首先接触且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海南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可以说是展示海南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的一个“窗口”,如果这些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很高则会大大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形象,反之如果这些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甚至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发生严重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将会严重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形象,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必然产生消极影响。

二、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一直很重视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旅游从业人员的自主意识不断提升,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勤劳致富观念渐入人心。但是,与国际旅游岛建设高水准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服务意识不强、主动服务不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让国内外游客享受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服务。然而,当前部分海南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业的服务属性认识不足,导致他们服务意识淡薄、主动服务缺乏,这突出表现在部分旅行社、旅游购物等旅游相关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和一线导游人员的服务意识薄弱、服务态度较差甚至恶劣,这已成为制约国际旅游岛建设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短板。

2.诚信缺乏。诚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旅游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安身立命之本,必须严格恪守。然而,当前海南旅游市场诚信经营状况、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意识令人堪忧。诸如黑旅行社、黑导游、黑车、黑景点、价格欺诈、强制购物等问题屡禁不止,已严重干扰了海南旅游经济秩序,阻碍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游客投诉的主要问题大都与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意识缺失有关,海南旅游业何时重建诚信意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私下收受回扣、索要小费。私自收受回扣、索要小费本是违法行为。然而在当前海南旅游活动中,不少导游拉游客到指定商店购物,收受回扣;更恶劣的是,不少导游以各种手段欺骗游客花钱买假货、劣质货,从中收受回扣。另外,有的导游以“贵宾团”的名义向游客索取小费,若不支付便在旅游过程中采取刁难、怠慢甚至打骂等报复行为。如果任由这种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发展,不仅严重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更损害了海南国际旅游岛自身的形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种種问题已经引起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

1.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这种开放的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等价值观念的形成。但市场经济也有其消极方面,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使人们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道德水平滑坡。

2.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不力。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自发而是自觉的。旅游从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平,就需要接受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但是当前海南旅游专业类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普遍不好,而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无论单位组织的岗前培训还是其他培训,大多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培训,这必然导致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漠和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3.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然而当前海南绝大多数旅游企业是既缺乏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也缺乏奖励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激励机制等,这使得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价值无法得到合理体现,也难以看到未来发展希望,于是为了满足眼前的利益需求,有些旅游从业人员就会做出诸如收受回扣、索要小费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4.监督体制不完善。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除了靠内心的道德法则,外部的监督也很重要。没有完善的职业道德监督体制就难以形成惩恶扬善的合力和威慑力,职业道德正能量也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完善的监督体制是当前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提升策略

基于当前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种种问题,着眼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提升的迫切需要,应从以下四方面提升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软件”支持。

(一)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职业道德的提升离不开教育培训。目前海南旅游行业的各类教育培训大多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这一重要内容,这无疑是不正确的。必须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好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1.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海南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要高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工作,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作出规划安排,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

2.确保教育培训时间和质量。各地组织的导游人员培训要严格遵守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课时”、“企业在淡季要抽出不少于3天的时间专门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要求,并选派优秀职业道德教育专家和旅游业优秀人才进行授课,确保培训质量。

3.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内容上除了进行旅游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外,还应着眼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迫切需要,重点将体现国际旅游岛建设高标准、高要求的职业道德需求贯穿其中,并体现一定的超前性。在形式上要依据实际,采取具体、灵活、多样的方式,争取好的培训效果。

(二)建立旅游从业人员道德主体激励机制

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是由激励机制缺失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旅游从业人员道德主体激励机制,以促进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

1.建立合法公开透明的薪酬激励机制。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2]当前海南部分旅游从业人员之所以通过以回扣、小费等违反职业道德的方式获取不正当收益,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薪酬不尽合理,导游很多都是零工资。解决此类问题仅靠加强监督检查,或仅指望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自律,显然不现实。必须建立合法公开透明的薪酬机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建立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激励机制。奖励激励是指把奖励作为激励的手段而且是重要手段用来激励员工。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类,分别满足着人的物质和心理需要。奖励机制的缺失以及职业的不稳定性,使海南旅游从业人员难以建立对企业和游客的忠诚度,这势必为其在日后旅游服务过程中的一些道德失范行为埋下病根。因此,必须建立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激励其恪守职业道德。

3.建立合理完善的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完善的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对稳定海南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首先要完善岗位流通机制,设置旅游从业人员发展通道。实行晋升、岗位调动和离职制度,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旅游从业人才。其次,协助旅游从业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清楚自身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体悟到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为其职业道德自觉提升提供动力。

(三)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体制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3]。道德是一种“软”约束,若缺乏一定“硬”约束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提升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还必须完善监督体制,使“软”约束与“硬”约束兼备,共同发挥作用。

1.建立健全旅游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最有力、最有效的监督。海南旅游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监管职能,对旅游市场整顿开展专项监督;深入企业、景区和景点明察暗访,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实行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开展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组织开展行风评议和整治工作。

2.完善社会监督。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最好评判者是来海南旅游的游客,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在游览前,旅游管理部门或企业可以给每位游客分发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明细评价表,让游客予以评价。游览结束再将表格收取并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可以直接了解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从而对违纪失德行为形成高压之势。此外,还应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便更灵活地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3.强化舆论监督。信息时代下媒体网络等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部门或企业可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开辟专栏,曝光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违纪失德行为,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使其恪守职业道德,立足本职工作,真心为游客服务。

(四)探索推进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

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正常运转的行为规范,必须内在融合、浑然一体。探索推进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主要因为:其一,制度缺陷是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伦理根源。如邓小平所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4]其二,法律不仅可以提高职业道德的权威性,对旅游职业活动中不道德的行为起到震慑和遏制作用,而且可以在法律的基础之上,为那些职业道德觉悟较低的旅游从业人员建立起道德的生长点[5]。

当前,推进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一方面,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并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做到有法可依、可循,一切以法律和制度为准绳,从而使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另一方面,强化职业道德评价、赏罚、完善等外在的强制机制,尽量从制度上保证旅游从业人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为此,可把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可采用旅游从业人员信用公示制度;可建立旅游从业人员职业信誉档案和除名公告制度,等等。

推进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对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意义重大。它不仅使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更加具体化、明晰化,也为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并查处其违纪失德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因此,它是海南乃至全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晓櫻.建设国际旅游岛勇当排头兵——访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罗保铭[J].海南人大,2009,(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

[5] 谢燕.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

[责任编辑 吴 迪]

作者:涂刚鹏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论文 篇3:

基于行业内涵的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结构的探索

摘要: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已走过了初创、发展、创新三个时期,为旅游业和旅游职业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仍存在不可回避的弊端与不足。新型的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应以旅游行业主要部门及其旅游岗位的职业道德内容为创新基点,从学科体系的职业性和独特性、教材的衔接性和育人的效果性、理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案例与资料应突出专业性和可读性、内容要强调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思考与训练”要着力于知识性和实践性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改变现行教材泛泛而谈道德、职业道德一般性理论,缺乏紧贴旅游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内容现象,探求旅游职业道德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践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要紧贴行业,反映旅游职教内涵,提升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主旨精神要义。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 旅游职业道德 教材创新

一、引言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政府以及各级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旅游类各大专院校也在大力提升旅游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对旅游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旅游行业人才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各种旅游职业道德教材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助推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向旅游行业贴近,在旅游职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育人机制向内涵发展的重大方略,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教学及其教材建设面临着改革创新的重大挑战,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能否反映时代要求和旅游职教内涵,关系着旅游职业道德课程能否实现“三迎合”,即迎合旅游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迎合旅游职业人才的职业品质教育的需要、迎合旅游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一句话,能否实现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道德育人”方面发挥其更加独特、有效的作用。

二、现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现状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直接推动旅游业成为了我国最早开放的行业和最早同国际接轨的一个领域。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国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年增幅经常保持在15%左右,高于全球增幅3-5个百分点,1996年,旅游创汇突破100亿美元,2007年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01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9475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业出现的令人艳羡的进步是与旅游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的辛勤奉献分不开的;也与党和政府以及旅游行业管理部门高度关注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各旅游类大专院校对旅游职业道德课程建设与人才素质培养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是各种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相继推出密切相关。多年来的各类旅游职业道德教材为旅游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培养合格的旅游职业人才,为我国旅游业的卓越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弥足珍贵,可圈可点。

(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建设的几个时期

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建设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追溯,大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创时期、发展时期和创新时期。

初创时期,时间跨度为80年代。那时旅游业刚刚从十年文革内乱的废墟中重新崛起、發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旅游职业教育也荡漾出一缕缕盎然春意。在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工作中心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摆到议事日程上。1982年,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培养“四有”公民的号召下,各类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开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建设。不过,此时的教材还主要是教师自己编制的讲义,结构单调、内容浅显,以一般的伦理学观点和内容为基点,没有统一的主旨精神和框架结构。虽然有较大缺陷,但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建设以及课程教育已经开始,并且悄悄地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作用。

发展时期,时间跨度为90年代。那时我国入境旅游如火如荼,境内旅游方兴未艾,出境旅游刚刚开始。在我国旅游业欣欣向荣的背后,基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上以及旅游行业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在党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的主旨精神的推动和引领下,旅游管理部门以及各类旅游职业学校加强了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和教材建设,一批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出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组织编撰的由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旅游职业道德》、刘子富主编的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旅游职业道德》、潘展新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旅游职业道德》,等等。此时的教材已有比较统一的主旨精神和框架结构,如道德基本原理部分、旅游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部分、旅游职业道德建设部分、旅游工作者修养与教育部分等。在一定程度上,它们的理论描述贴近了旅游行业,成为现行教材建设的基本落脚点。此时的教材建设对于推动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培养旅游职业人才产生了较好的作用。所不足的是,一般性的伦理道德描述较多,与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内容多有重复,缺乏紧贴旅游行业部门的内容和案例。一些开设旅游职业道德课程的学校对此颇有诟病。

创新时期,时间跨度为2000年至今。这个时期的我国旅游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高增长,但行业中的道德问题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声誉,威胁着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已成为这个时期的迫切紧要的问题。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向全社会推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纲要》的推动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出现了创新。有代表性的是陈吉瑞、陈刚平、王奉德编著的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旅游职业道德》,马勇虎主编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旅游职业道德概论》,陈吉瑞主编的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旅游职业道德》,狄保荣、魏凯主编的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旅游职业道德》以及《旅游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旅游烹饪职业道德》等。这些教材不仅吸取了《纲要》的主要精神,扬起了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风帆,更为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出现了旅行社、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某些元素及案例资料,在旅游职业院校引起较大反响,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也由此产生一定的育人成效。

(三)弊端与不足

但是,现行的旅游职业道德教材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和不足。

其一,教材框架基本上仍沿袭90年代发展时期的教材结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也就是说并未出现紧贴旅游行业部门和旅游岗位的职业道德内容,尽管有些教材也曾出现导游和酒店从业人员的内容,但也只是些职业修养、知识修养和礼仪修养,既不深入具体也不系统全面。

其二,理论阐述还是采用泛泛而谈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论与观点,与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有不少重复,与旅游类专业课程也无法衔接。

其三,现行的教材已运用些旅游行业的案例资料,但仅限于导游和酒店从业人员,其他部门如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案例资料几乎没有,有些案例资料还是上个世纪的,无法为旅游类各专业所欣然接受。

其四,思考与练习模块里的题目唯书本知识是尊,与实际实践相脱离,题目空洞又乏味,缺乏实践操作之训练,无法提升学生在将来旅游从业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现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行业特色不浓、职教内涵不深、实践操作不强、本学科的独立架构不鲜明,无法使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成为衔接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旅游类专业课程的中间桥梁。难怪有些旅游职业院校戏称旅游职业道德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陪衬,可开可不开。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无法更加充分地发挥它应有的育人作用,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

三、立足于旅游职业教育内涵的探索创新

当时光的钟摆指向了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时期,随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相继召开,中国的改革被推向关键的攻坚阶段。在教育方面,党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旅游业,为了维系旅游经济高增长的可持续性,解决旅游行业中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国家旅游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充分酝酿,于2013年10月16日向全行业提出了“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党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愿景和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诉求同时向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及其教材建设提出了亟待改革创新的挑战。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能否接受挑战,决定着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建设极其课程教育效能的命运。

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创新探索应考量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体系的职业性和独特性

针对现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泛泛论就道德、职业道德的一般性内容,缺乏旅游行业主要部门的职业道德内涵和具体的岗位道德规范要求的阐述,旅游职业道德的学科体系特色不够鲜明的弊端,新型的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应在重要的时代信息引领下,本着改革与创新的宗旨,大胆挖掘、提炼,推出含有较为丰富的反映旅游职教内涵、贴近旅游行业主要部门及其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内容。如旅行社、酒店餐馆、旅游景区点、娱乐场所、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店等部门职业道德及其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新型的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要从泛泛描述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般性内容的羁绊中摆脱出来,以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旅游行业主要部门的职业道德内容和岗位道德规范彰显出旅游职业道德不是一般性的职业道德,也不是某个学科的陪衬,而是道德、职业道德的一般性理论与旅游行业的具体个性相结合的真正反映旅游职业教育内涵的独立学科。它应有鲜明的职业性和独特性。

(二)教材的衔接性和育人的效果性

现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道德部分某些内容重复以及缺乏与旅游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不足是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颇受诟病和不太受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职业道德课程要想改变多舛的命运,继续发挥它独到的育人作用,教材的更迭和创新至关重要。

新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要构建几乎颠覆性的创新构架既要续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道德理论,但又不能多有重复;它的行业部门职业道德及其从业岗位的道德规范要求的具体描述既要衔接后续各类旅游专业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铺垫,更要为提升学生的职业品质素养夯实根基,让学生知道如何从从业的岗位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凸显它的中间桥梁和育人机制的实用效果性。

(三)理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教材的创新离不开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指导,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同样如此。新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应以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育人机制内涵发展的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道德体系、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等创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引用近年来旅游职业教育出现的新观点、新理念来阐述经典理论,根据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诉求,改革现行教材旅游职业教育内涵不厚重的教学内容,挖掘和创新能够充分反映旅游服务行业中各主要部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这样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就站在了较高的视野上,使理论具备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四)案例、资料突出专业性和可读性

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要构筑旅游职业道德完整的学科体系,使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受到学校、学生、旅游用人单位的青睐,光有旅游行业部门的职业道德和岗位道德规范内容是不够的,还得要有旅游专业性的案例资料以辅佐读者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前面提到,现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虽已出现了旅游行业某些部门的职业案例资料,但其不够完整和全面使其仍差强人意。新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除了强化采用旅行社、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案例资料,还应大量收集运用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场所等方面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案例资料,涵盖旅游类主要专业,显示专业性;基于案例资料必须都是近些年的,因而也可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五)内容要强调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要促进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教学在旅游职业教育中,在培育深受旅游用人单位欢迎的合格的旅游人才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必须考量教材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应用性,意味着教材的知识广窄、深浅要适度,符合职业学生的接受程度;可操作性,则指学生学习了教材的知识后,进入旅游职场能够很快运用和操作,而且必须产生实际效果。现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要么知识浅显,旅游职业领域里的道德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学生有不满足之感;要么伦理学的纯理论性描述比较深厚,超出职业学生的接受程度,况且又脱离旅游职业领域,使学生感觉内容空洞、晦涩和深奥。其应用性不大,也无法操作。新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所遴選的部门职业道德理念和内容、岗位道德规范要求要来源于旅游类有关专业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经过精心加工和取舍,将部门职业道德理念和内容、岗位道德规范要求与道德、职业道德的一般性理论观点和规范要求相结合,使其知识要义能为旅游专业类的学生所接受,更能够在未来的旅游职场操作。

(六)“思考与训练”要着力于知识性和实践性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素养的提升需要做题目的练习和实践教学训练支撑的。一部教材的实用价值如何,“练习与思考”模块有着一定的担当,决不可小觑。新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要着力改革唯书本知识是尊,与实际实践相脱离,题目空洞又乏味的“思考与练习”。设计的“思考与训练”可考虑由 “问题思考”“材料解析”“实践训练”三部分组成。“问题思考”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进行习题测试;“材料解析”是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和旅游职业实践,选择典型的案例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此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训练”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建议开展一些诸如职业调研、行业考察、企业访谈、客户体验、职岗模拟等职业实训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就问鼎行业、触及岗位,训练其适应旅游职业环境的潜能,为培养学生成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旅游职业人才构筑根基。

四、结语

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许多人做出不懈的努力。如果说过去的现行的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在探索反映旅游职业教育内涵,构筑学科的路途上迈出了一些步伐,那么今后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创新就应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新型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推出要汲取现行旅游职业道德教材的积极内核,但又不同于其常态格局构筑去构筑几乎颠覆性的框架结构,它应以部门和岗位职业道德内容见证道德、职业道德的一般性与旅游行业的具体个性相结合,进一步去探索旅游职业道德的学科体系,去触摸衔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课和旅游类专业课程的中间桥梁以及有效的育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琪伟在纪念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会议上的讲话[C].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国旅游报[N].2013.

[4]谭为跃.新编旅游职业道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谭为跃,男,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伦理。

(责编 金 东)

作者:谭为跃

上一篇:大物流时代的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音乐教育中的品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