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2022-07-03

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关系到国家文明的进展,以及人们精神内涵的丰富。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在传播过程中有所丢失,其内容不够完整,部分非遗也逐渐失传。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放性的媒体环境下,对于各种文化内容的传播有了新的渠道和形式,主要以移动传播为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篇1:

“数字外交”时代江苏纪录片的提升策略

摘要:“数字外交”时代的到来,对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苏纪录片在题材方面需要积极拓展和丰富文化题材,对历史题材进行当代诠释,在现实题材的选择上要有国际化取向;结合媒介融合的背景,积极实践纪录片的形式创新,包括微纪录片、动画和VR纪录片以及其他类型节目融合等;同时还需要注意提高翻译水平,利用算法助力内容生产,利用新媒体助推作品传播。

关键词:数字外交;江苏纪录片;国际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得到解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阻碍。在后疫情时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数字化传播与交流,将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主流。有学者将这种“利用新媒体平台,用视听传播克服中国文化的阅读困难,以‘数字化’传播跨越国家边界”[1]的国际传播称为“数字外交”。“数字外交”时代对江苏纪录片在题材开掘、形式创新、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江苏题材的深度开掘与创新表达

江苏作为文化大省,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从吴文化、汉文化、六朝文化以至于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纵向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代际传递和开发潜力,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价值和文化元素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利用特征”[2],这为江苏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江苏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在以往的纪录片创作中得到了充分诠释:有展现江苏曲艺之美的《昆曲六百年》,有重现与江苏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文化瑰宝的《郑和下西洋》《梅兰芳》,还有书写真实厚重的江苏历史文化的《1937南京記忆》《雨花台》等等。这些作品都很好地显示出江苏纪录片创作的功力与水平。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观众需求日趋多元化,“传统的宣教型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3]。结合“数字外交”的时代背景,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在江苏题材的深度开掘和创新表达上有所突破。

1.1 文化题材的拓展与丰富

除了昆曲,江苏还有大量可以开掘的文化题材。比如园林,不仅能集中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雅致与精妙,更能展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适合纪录片这一载体进行展现的选题。再比如,江苏有丰富的地方戏,苏州评弹、南京白局这些戏曲由于使用方言而使得受众有限,却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当下仍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在国际传播中,传统曲艺的意境之美固然是纪录片表现的重点,而这些传统艺术看似游离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之外却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是值得纪录片创作者关注的文化内涵要点。在“数字外交”时代,借由纪录片进行的文化输出必然要考虑如何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融合,既要彰显江苏的文化特色,又要找寻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与关联性,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1.2 历史题材的当代诠释

《1937南京记忆》《雨花台》这样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是厚重高远的,创作者以大量生动丰富的细节再现了那段沉重的历史,对历史的真实再现是以往作品的主要诉求。在“数字外交”时代,历史题材作品应当被赋予更多的当代意义。比如,今天的中国人如何看待那段沉重的历史,亲历者的后代如何继承与延续祖辈、父辈的创伤记忆,曾经的苦痛对当今的中国意味着什么……立足当下,回望过去,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拥抱未来。创作者应当在对过去苦难的言说中找寻更多的当下意义。

1.3 现实题材的国际化取向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要想让纪录片流传面更广、更受观众欢迎,就要选择与科技环保、动物保护、流行文化等有关的更具备国际传播优势的选题。与文化题材、历史题材相比,这些现实题材在国际传播中能较好地避免“文化折扣”,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江苏的纪录片创作者可以从这些题材着手,向海外观众讲述江苏故事。同时,创作者还需要尊重海外受众的文化差异,在充分了解目标观众的收看趣味、文化风俗、审美特点的基础上,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纪录片题材。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要“将文化观念和人类文化心理作为关注的对象,以声画视听语言来书写江苏的地域风土人情,致力于促进江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进步,还需要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4]。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形式创新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同媒介的边界逐渐被打破,纪录片也从以往以电视播出为主走向了多屏共生。“数字外交”时代,海外观众更多地通过电脑、手机屏幕观看中国的影视作品。媒介环境与观看场景的改变呼唤纪录片的形式创新。

2.1 微纪录片将成主流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类阅读“碎片化”对作品时长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中国以往的主流纪录片大多是大型纪录片,由多集组成,每集的时长都在几十分钟。这样的长纪录片显然不适合“数字外交”时代的观看场景,微纪录片将成为海外观众的首选。时长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可以是单集也可以多集。微纪录片时长上的压缩必然要求内容的凝练和精简,互联网时代观众观看速度快、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要求微纪录片需要具有紧凑的叙事节奏、鲜明生动的主题表达、娴熟老练的叙事技巧,这样在国际传播中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江苏此前制作的《本草中国》以及与BBC合作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都受到海外观众的好评,为江苏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新的媒介环境和观众需求下,江苏的纪录片创作者既可以尝试将以往的优秀作品改编为多集的微纪录片,也可以用微纪录片的理念进行全新的创作。

2.2 动画、VR纪录片的积极尝试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纪录影像的呈现提供了多种可能,国际纪录片导演早就将动画手段应用到纪录片中,动画纪录片也从备受争议到广受认同。江苏的纪录片创作者就在《幸存者Ⅱ》(2017年)中使用了动画这一呈现方式,还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亲身经历。在国际传播中,海外观众对动画纪录片的接受程度更高,由此,纪录片创作者可以更多地使用动画制作一些历史题材、科普题材的纪录片,用动画、三维技术丰富纪录片影像并补充叙事。动画纪录片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在影像表达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大增加了纪录片影像的丰富性。需要注意的是,动画纪录片需要在遵循事实的前提之下进行影像创作,而不是创作者天马行空想象的任意发挥。

VR纪录片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类型,它可以带给观众一种沉浸式体验与独特的“在场感”,尽管学界有对其真实性与纪录片身份存在质疑,但不妨碍其在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笔者认为,在“数字外交”时代,VR纪录片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在向海外观众介绍江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纪录片创作者积极尝试。

2.3 与其他节目类型的融合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仅媒介间的边界被打破,不同类型的节目也在发生碰撞与融合。纪录片和新闻报道、纪录片和演播室节目、纪录片和直播都可以相互融合、吸收,从而丰富纪录片的形式。2010年,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两位导演在YouTube上号召全球网友上传自己在2010年7月24日的生活。2011年,他们将获得的来自192个国家、超过8万段共4500小时的UGC(用户原创内容)视频剪辑成纪录片《浮生一日》并登陆院线,成就了真正意义的“全民电影”[5]。柴静在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就将纪录片与演播室节目进行了巧妙融合,纪录片的发布现场也成为纪录片的内容。这些作品在形式创新上为江苏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好的参照与示范。

3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技术支撑

江苏纪录片作品进入国际传播通道,想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既包括如翻译水平在内的软技术,也需要依托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技术支持。

3.1 优质翻译为保障

相比于对内传播,“数字外交”时代的纪录片国际传播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问题,对此,一方面需要纪录片创作者在策劃、制作阶段,充分考虑海外观众的理解、接受能力,既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地以故事化叙事来结构作品,另一方面要提高作品的翻译水平,翻译水平低下是制约中国影视作品国际传播的重要因素。在纪录片领域,学者黄会林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的一项关于中国电影传播与接受效果调查显示,字幕翻译难懂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其他国家观众对中国电影的首要印象。在“数字外交”时代,如果无法克服语言障碍,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就无从谈起。海外观众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观看中国的纪录片作品,而很多作品是由个人用户上传的,这就意味与以往电视台播出的经过了译制的纪录片作品不同,互联网中的片源很可能是“原生态”的。作为纪录片生产的地方性主体,想要积极推动本省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江苏需要在纪录片创意生产阶段就将国际传播的需要纳入考量,将外文字幕作为作品出品的标配,主动为作品配置高质量的翻译,甚至是多语言的翻译,为江苏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打通第一道关卡。

3.2 算法助力内容生产

“数字外交”时代尽管对江苏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数字技术的存在为纪录片内容生产提供了助力。Netflix网站在2020年推出了“TOP 10”播放量榜单功能,可以让人们了解国内外观众的观看喜好。这个功能基于Netflix的新测量算法,当一个视频被观看两分钟或更长时间时,算法会自动生成一个视图以供测算。它能够让人们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偏爱什么类型的内容,哪些内容正在成为热门话题并引起广泛讨论。Netflix官方表示将努力让制作人、媒体、用户对全世界正在观看的内容更加了解。纪录片创作者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用算法助力内容生产,主动关注海外观众的兴趣与喜好,找寻与江苏题材、江苏故事的结合点,从而指导纪录片的创作和选题方向。

3.3 新媒体技术助推作品传播

江苏卫视和BBC合作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首轮播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视观众近1亿人次”[6],这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推动。目前,新媒体平台对纪录片的跟进与布局给纪录片创作和传播注入了活力。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助推下,成功成为当年的现象级作品,使纪录片行业认识到新媒体对纪录片传播的重要作用。新媒体与纪录片的结合,生成了新的传播规则,纪录片的传播版图也正在被重塑。与传统的电视媒介相比,新媒体平台与新媒体技术为纪录片创造了更加宽松自由的传播环境,纪录片爱好者拥有了稳定、便捷的收看途径,受众群体得到逐步扩大。

江苏的纪录片生产创作机构要主动开拓纪录片的新媒体播出平台,努力与国内外知名的纪录片平台、出品方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在国际上,BBC、Discovery、Netflix、CNEX等都是知名的全球纪录片出品方。江苏卫视曾与BBC有过良好合作,应当以此为基础和契机,与更多国际纪录片出品方开展合作。在传播渠道上,江苏应积极与国外新媒体平台展开合作,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精准推送功能锁定海外受众,实现纪录片的有效传播。

4 结语

在依靠数字化传播进行国际交流的“数字外交”时代,江苏作为纪录片生产的地方性主体,要树立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意识,认识到“数字外交”时代给纪录片国际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开展适应新的媒介生态与传播环境的纪录片创作,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把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黄会林,朱政,方彬,等.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传播与接受效果——2015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J].现代传播,2016(2):17-25.

[2] 朱锦程,邵春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供给[J].南通大学学报,2013(1):20-25.

[3]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0:45.

[4] 季静.对外传播视域下江苏纪录片生产的四个意识[J].今传媒,2019(3):122-124.

[5] 张红军.媒体融合时代中国纪录片产业链建构新动力[J].中国出版,2015(24):37-40.

[6] 陈超.对外传播国产纪录片的选题方向与原则[J].电视研究,2017(11):84-85.

作者简介:季静(1986—),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传播。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影视纪录片对外传播路径及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TQC001

作者:季静

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移动传播路径

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关系到国家文明的进展,以及人们精神内涵的丰富。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在传播过程中有所丢失,其内容不够完整,部分非遗也逐渐失传。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放性的媒体环境下,对于各种文化内容的传播有了新的渠道和形式,主要以移动传播为主。移动传播的多样化形式和开放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价值,其传播优势十分显著。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传播形势比较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动态传播项目,比如昆曲和木偶戏等主要是以动态形式进行传播,传播形式过于单一不够丰富。然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如若还一直遵循传统的传播方式,就无法促进我国文化的继续传承。

2.对传统文化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过程中,主要是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丰富精神内涵,继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因而,人们对文化的认同以及热爱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里,广大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都不够重视,也缺乏对文化的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技艺比较多,比如雕版印刷,盆景制作,金银饰品工艺等,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渐渐被人们所遗失。民众们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与传承者,一旦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人民群众们忽视了这类物质文化,文化的传播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更会面临着无数困难,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文化繁荣。

3.文化的传播偏向碎片化。目前,伴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其传播形式和内容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由于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各类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涉及到的越来越少,这类文化的传播就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即便是在一些社会热点和人们高度关注的事件中融入非物质文化,也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文化知识的传播更加隐性,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面对非物质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其在新形势下的不同表现,务必要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中的有效传播展开研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移动传播路径

在网络环境下,移动客户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使用工具,现阶段的移动客户端类型十分丰富,其中包含着海量的内容。有专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户端,诸如:“茶道文化”、 “每日故宫”等。目前日常使用的各类娱乐休闲软件,也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这类移动客户端主要以“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悟空问答”等为主,这些APP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比较杂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的隱性知识较多,人们从这些内容当中去吸收各种信息内容,凭借自身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潜在能力,去辨别和了解里面蕴含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专业宣传文化遗产的移动客户端(即APP)相比,这类休闲娱乐性质的APP,在采用不同形式去传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对人们所产生的,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每个人观看到的文字内容、视频或者音频内容可能一样,但他们从中所提取到的有关信息,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便是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娱乐APP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体现。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抖音上的传播。“抖音”主要以短视频形式为主,一些文化爱好者或者是专业人士,便可以通过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进行转换的基础上,借助外部因素,将其转化为视频这种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群众眼前。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评话。评话又被称为词,主要使用当地的方言,去讲述古老汉族曲艺的说书形式。词以江苏省各地为主要传播地区,有着丰厚的传播历史。人们在平时听评话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便是一种隐性的知识,对个人在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价值。传统的评话,主要流传于民间,人们通过评书人讲述,了解到不同的词及故事内容。而在当下的移动网络中,接触到这类评话的范围会更加广泛。网络的开放性,给更多说书人创造了新的平台,使他们可以将评书内容录制成视频,音频的形式放在抖音APP上。评话中常见的《杨家将》、《封神榜》、《英烈传》等内容,直接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学习评话的相关人员,也可以在抖音上传播的内容展开学习,学习如何生动有趣地讲述不同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色彩,以及他们的命运走向。

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微博上的传播。互联网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让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十分丰富。微博作为我们常用的一种社交工具,对于信息的传播,主要以不同的文化博主和一些官方的微博,包括“人民网”、“中华网”、“新闻网”、“凤凰网”等等。他们平时发布相关的信息内容,涉及到文化宣传和科普,也包含相关的新闻事件,或者直接间接性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其中。这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内容,有比较直接的(称为显性知识),也有潜在的(称为隐性知识),这两者之间进行转化和交互,继而实现文化的传播。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大众们往往很难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兴趣,这就导致显性知识的吸收存在较大难度,基于这一特征,相关人员就会在微博上采用“隐性知识”的传播方式,带领人们认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博主“李子柒”,最初以制作短视频的形式在微博上发布,视频内容比较简单,但观赏性较强,人们通过观看之后,继而了解到了很多知识内容。内容中有涉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制作与使用,这种传播形式,对人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信息交替的同时,带来了视觉性的享受,更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刺绣作为一种传统工艺流传已久,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最初,刺绣只是人们应用在衣食起居中作为装饰的一种物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刺绣工艺技巧的精湛,及其刺绣方式的多样化转变,加上当地的文化氛围,和各种文化元素的熏染,使得刺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形式,具备着的独有特色。文化艺术大都有着抽象性的特征,对于刺绣这类民间艺术形式,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要在外部因素的协助下,才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刺绣工艺比较复杂,一般人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新形势下,刺绣的入门以及深入学习,可以通过书籍的形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中的视频教程来进行练习,不同学者在自身的隐性知识与所接触到的显性知识的指引下,所学习到的刺绣技能,也会因此而产生差异。因此,便可以将刺绣这一教程,以艺术化的欣赏形式给制作成视频放在微博上进行传播。可以将“绣花针”视为“笔墨”,将其与美术和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同时,对不同的刺绣针法分开讲解。这样一来,便可以加深后人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文化理念的丰富下,这些特色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此外,还可以通过微博里的问答形式,与志趣相投的人之间讨论关于评话的知识。很多兴趣爱好者,可以通过文字问答的形式向人们传递价值信息。传播者自身的表达方式,叙述能力以及采用的指导和借鉴方式,对接受者所吸收的内容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其具备的隐形传播特性,又使得接受者,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已有经验和感受,深入地去探索相应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及其技巧。如此一来,在长期学习和接触下,他们便会通过对显性知识中隐性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形成自身的技能,继而实现对评话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能够经久不衰。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微信中的传播。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新媒体的诞生,使得人们通过多种互联网渠道,所获取的知识具备着碎片化的特点。我们可能会了解到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但却对它们缺乏全面的认识。这种片面性的传播形式,久而久之就会使原有的文化遗产失去本来的面貌。移动传播中,我们可以通过微信,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来推送相关内容,去学习和吸收这些文化知识。

在网络平台中,通过与相关兴趣爱好的人进行交流,彼此在沟通中实现信息的交换,或者去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形式去获取。诸如接触的古琴艺术,在实际生活中听到他人弹唱,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建立古琴艺术的主题公众号,采用“文字+图片+视频”教程的形式,放在微信公众号当中,通过转发相关内容,吸引更多趣味相投的文化爱好者,继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移动网络中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课题“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与移动传播策略研究——基于SECI模型的解释”的阶段性成果;扬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扬州农户网络直播嵌入、社会责任和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研究”(YZ2019216)的阶段性成果;扬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扬州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YZ20192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俊金 洪若彤

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篇3:

新媒体时代粤剧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研究

摘 要 粤剧传承传播与短视频平台进行结合,不仅可以创新粤剧的表现形式,而且也能提高受众对粤剧的认知度,通过多重短视频主题设置,多维度内容生产矩阵形成,使经典与流行融合互长,借流行带动传统,以情感引发共鸣,形成良性的文化互文性发展。

关键词 粤剧;抖音;短视频;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教改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以粤剧为例)”(GWX-2017-b009)结题成果。

粵剧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特别在短视频飞速发展背景下,粤剧的传播迎来新的契机。我国短视频用户已达8.73亿[ 1 ],抖音作为短視频平台领域发展最快的选手,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在民俗、曲艺等传统文化上做了大量挑战赛。其中,累计播放量过亿的话题挑战主要集中在戏曲,如“#我‘变脸’比翻书还快”“#我要笑出‘国粹范’”“#粉末新声”“#谁说京剧不抖音”等[ 2 ]。本文通过研究抖音平台上粤剧类短视频的现状,探讨新媒体时代粤剧的传播之路。
1 粤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现状

以“粤剧”为关键词,在抖音平台用户中搜索,搜索到约350个用户,其中认证用户15个。

1.1 运营主体

按照运营主体来分,由剧团运营的抖音号2个,包括“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官方”;个人运营的抖音号,运营主体主要是广东省内粤剧团演员,如“曾小敏”“文汝清”“粤剧演员陈骏旻”“陈韵玲—粤剧演员”“粤剧李钰淇”“陈艺鹏(粤曲腔)”“粤剧演员黄春强”等。

1.2 传播内容

1.2.1 经典粤剧粤曲表演片段

在由演员运营的抖音号中,都有其代表剧目和经典剧目进行传播。例如抖音用户国家一级演员“粤剧演员黄春强”,大部分节选自其舞台表演的片段,并且设置互动“我的青春,大家猜猜这是啥戏?”引发戏迷们热烈互动。抖音平台也不乏粤剧爱好者,会自发分享经典的粤剧粤曲版本,如点赞量很高的张国荣、汪明荃的《帝女花》香夭版本,不仅让网友再一次缅怀张国荣,也让网友不由感叹“粤剧真好听”。

1.2.2 粤曲的二次创作

抖音平台上粤剧的活跃用户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省内各剧团的年轻演员,大部分用户喜欢用自己的唱腔来演唱粤曲,如抖音用户“粤剧李钰淇”在2021年5月14的短视频中,“唐伯虎点秋香之求神,第一次运用平喉子喉唱腔一人分唱男女”,获得5.1万点赞;抖音用户“粤剧演员陈骏旻”几乎每天都有粤曲演唱推送,在6月17日推送的《剑合钗圆》,网友评价:“若隐若现的身段与声情并茂的演绎,真是一绝。”纷纷评论想学粤剧。2021年广州佛山疫情期间,根据红线女经典粤曲《荔枝颂》改编的《验核酸》刷屏网络,引发大批网友和粤剧名家点赞。

1.2.3 当前粤剧演出的相关信息

以广东粤剧院为例,在其拍摄的粤剧跨界电影《白蛇传·情》上线前后,广东粤剧院的官方抖音号发布了系列短视频,包括影片拍摄花絮、经典片段、仙侠水墨风特效、主题曲等,碎片化的信息及时宣传了电影,满足了粤剧爱好者的需求。6月发布了献礼建党100周年系列歌曲;7月发布了“名家演出周”“广东粤剧院中青年演艺大赛”、粤剧《鸿胜馆》的短视频宣传片。广州粤剧院官方抖音号同样如此,8月重点宣传该剧院的最新剧目《三家巷》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剧团的对外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1.2.4 粤剧知识及基本唱腔技法

以广东粤剧院演员文汝清为例,其抖音号“文汝清”、公众号“清斋汝舍”、微博号“粤剧文汝清”形成了自有的传播矩阵,抖音号除发布演出信息的短视频外,大部分集中在粤剧知识的传播上,如近段时间录制了视频《粤剧是很有趣》系列公开课,介绍有趣好玩的粤剧剧目,如《白蛇传·情》《胡不归》《梁祝》《牡丹亭》《柳毅传书》《紫钗记》等经典粤剧,同时普及粤剧的一些只是。在第一集《白蛇传·情》中,通过播放影片中的经典片段,由此介绍许仙的角色是小生,然后边讲解边演示了小生的指法、掌法、步伐,水袖,身段动作等,用户看完后大呼精彩,评论“快快录制第二集”。在4月23日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发布了其表演的粤剧《胡不归》逼迁片段,来说明“正所谓前进白,四两唱,粤剧的口白是非常讲究的”。通过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不仅让大量年轻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粤剧文化和魅力,而且也培养了年轻受众。
2 粤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问题分析

2.1 传播总量与用户数不高

本文对粤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五个戏曲类短视频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根据搜索抖音平台及飞瓜数据平台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8月,在抖音上搜索“粤剧”,总计9 016个短视频,总播放量共有1.8亿次。粤剧短视频与其他戏曲相比,在播放总量、视频数量、用户总数和粉丝数10万以上用户量上还有一些差距。“谁说京剧不抖音”“我要笑出‘国粹范’”等挑战活动让京剧成为一种潮流;地方戏曲中,安徽黄梅戏的播放总量和视频总数最多。

2.2 碎片化传播屏蔽大量粤剧精髓

虽然粤剧借助短视频传播更接地气也提升了知名度,但从长远来看,长期的同质化内容生产与碎片化传播,必将导致传统文化的浅层次认知。目前粤剧短视频内容大部分表现为粤曲的演唱,会让用户形成一种刻板印象的认识,对粤剧的认识停留在“唱”的层面,不利于粤剧的深层次传播。实际上粤剧的舞蹈艺术表演包括唱、念、做、打四种手段。因此要想真正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则需要为内容运营者提供更多具有审美趣味和鉴赏价值的文化精品。

2.3 粤剧在抖音平台上缺少“网红”

京剧、川剧等其他戏曲在短视频传播中产生了一系列“网红”。例如,京剧名家王佩瑜通过“老生大笑”的示范,刘宇在《说唱脸谱》中展现的川剧变脸技巧[ 3 ],都让他们在抖音平台积累了大量粉丝,成为各自领域的网红。目前在抖音中活跃的粤剧演员仅15人左右,粉丝数10万以上的仅1人,离“网红”还有很大的差距。

2.4 用户二次传播率较低

在目前粤剧类短视频的传播中,内容生产和传播形式相对单一,引导其他用户在“模仿再创作”上效果不明显。粤剧在抖音平台缺乏有趣好玩的互动活动,在“谁说粤剧不抖音”活动中,参与者绝大部分是粤剧演员,很少有其他用户“模仿再创作”,这大大降低了粤剧的二次传播。

在抖音挑战赛活动中,截至2021年8月,“谁说粤剧不抖音”相关的视频播放量4 024.5次,參与人数2 021人,与京剧、越剧和豫剧黄梅戏的话题热度相比,用户参与度也有一定的差距。


3 粤剧短视频传播的优化策略

3.1 建立高质量内容生态 坚守传统文化精髓

粤剧短视频应该深入挖掘粤剧深层次的内容,其不仅要包含体现粤剧文化的表演形式、发展演进、经典唱段等专业知识类内容,还应包括粤剧服化道展示和粤剧演员化妆、换装、排练等生活类内容,甚至挖掘经典剧目文化内涵、名人名家的传奇故事及相关人物的成长经历等情感故事,以及依托传统剧目进行创新改编和现代技术融合的新粤剧或古风戏腔歌曲等创新内容[ 4 ]。通过多重短视频主题设置,多维度内容生产矩阵形成,使经典与流行融合互长,借流行带动传统,以情感引发共鸣,形成良性的文化互文性发展。

3.2 形成多主体传播 打造粤剧界网红

目前粤剧的短视频传播主要集中在部分粤剧演员,应该有大量的剧团、演员、粤剧爱好者参与其中如广东粤剧院的抖音号、公众号有专人负责,及时宣传剧团的剧目、剧团重大活动,其他演员配合传播,形成了多主体传播的局面。

同时需要打造“粤剧网红”。相对于草根网红的随缘出现,“粤剧网红”艺术家因为其本身承载的使命,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需要各部门协同,尤其是行业协会等需要与运营方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粤剧与各媒体平台的融合。邀请更多粤剧名家、剧团和演艺机构等加入短视频创作和演绎,如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等专业机构,以更优质的内容提升用户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体验。

3.3 虚拟体验式传播 激发大众参与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让体验式的传播成为了可能。如昆曲在这上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昆曲名篇《牡丹亭》中,用VR呈现“云端牡丹亭”的概念,建立一个以牡丹亭场景为原型的虚拟现实粤剧博物馆,观众可以“云”参与昆曲活动[ 5 ]。粤剧可以以此借鉴,精心制作各种虚拟现实技术舞台场景,还可允许视频发布者与观众共同选择舞台、剧本等,以满足现代情境下人们的个性要求[6]。这一点目前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与虚拟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相关技术。

3.4 借势热点传播 建立媒体矩阵突破圈层

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大众文化产品都为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提供了平台,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动力仍旧不足[ 7 ]。因此,传统文化在传播上需要建立媒体矩阵,实现助多平台媒体联动传播模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视觉叙事方式,形成持续吸引力。就粤剧短视频来说,其利用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等多种形式联动,有利于反哺粤剧文化IP的打造,例如2021年广东粤剧院推出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通过微博、公众号、抖音、B站的媒体矩阵,联动影视圈和粤剧圈大V发布电影的最新消息、特色、影评等内容,带动更多用户对粤剧的关注。主演曾小敏亮相春晚,携代表作《白蛇传·情》片段代表粤剧登台表演,同时接受传统媒体采访,在各大传统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多平台的文化内容通过蒙太奇式的剪辑、拼贴和再创作,运用特效、贴纸、表情、文字等可视化表现形式,形成新的热点内容引发二次传播。

2021年广州疫情期间,广东粤剧院推出的《抗疫有我哋》再一次引爆社会化媒体,这首曲子粤剧唱段和粤语说唱相结合,在抖音、视频号、B站,朋友圈刷屏。8月份,粤剧演员吴非凡推出了一首《戴返口罩》的视频,用粤剧表演的形式提醒市民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这些内容抓住了当下的热点,用粤剧粤曲的形式助力抗疫,并且在各个平台广为传播,让粤曲也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突破了不同受众的文化圈层。
4 结语

粤剧传承传播与短视频平台进行结合,不仅可以丰富粤剧的传播形式,进而创新粤剧的表现形式,拓宽文化传承推广的渠道,为粤剧注入新鲜感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1-02-03].http://www.cac.gov. 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字节跳动平台责任中心.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R/OL].[2019-05-15].https://www.sohu.com/a/314012549_750267.

[3]陈曦,万书亮.中国戏曲传承与传播新途径探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戏剧文学,2021(7):62-66.

[4]白小琼.由川剧微信公众号浅析戏曲新媒体传播[J].四川戏剧,2018(6):76-78.

[5]郭城.虚拟现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启示:以昆曲为应用实例[J].艺术品鉴,2021(30):141-142.

[6]杨静.新媒体时代豫剧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1(5):30-31.

[7]范红,周鑫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内容创新与优化策略:以“谁说京剧不抖音”为例[J].出版广角,2021(11):67-71.

作者:温波 肖燕

上一篇:法官判例的司法改革论文下一篇:研究型教学大学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