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策略型电视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电视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作为电视节目主体和骨干的电视新闻更是首当其冲。如何面对挑战,笔者从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者对受众的态度以及对传者的要求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对电视新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策略型电视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创新策略型电视新闻传播论文 篇1:

融媒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方法探析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在新兴媒体获得高速提升的同时,广播电视之类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十分强烈的冲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在新时期站稳脚步,如何面对高压、实现创新发展是一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关键词:融媒体;电視新闻;新闻传播;创新

从当下新闻传播的环境和状态来看,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新兴媒体的产生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新兴媒体的诞生给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的市场冲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在当前的新闻环境下获取一席之地,就需要格外重视创新,趋利避害,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以融媒体发展为背景,简要分析电视新闻传播开展创新之路的方法。

一、汲取新媒体优势,促进报道多样化

“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存方式,也同样反映出了信息时代下各媒体的生存状态。每一个新鲜事物的产生和壮大都预示着其拥有一定独特的优势,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要想在新时期获得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吸取新媒体传播中自己所没有的优势,扬长补短。

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创新,创新的方向在哪里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笔者认为,创新的内涵就在于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汲取外来优势,而新媒体的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宽泛的时效性、包含内容的丰富性、接受信息的便利性等等。因此,电视新闻传播在开展创新时,也要积极融合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可以通过其它的自媒体平台,开展一些延伸业务,拓展和丰富报道方式,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曝光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更加注重报道传播路径的多样性,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电视为依托,严谨有余,互动不足,受众难以和电视媒体人进行日常交互,距离感较强,所以电视新闻传播可以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一些日常信息,并利用评论区的交流特性和受众加强联系。这样既能促进报道多样化,也能有效增进创新进度,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二、培育综合型人才,注重内容高质量

无论何时,高素质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和运用。当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发现新闻亮点、打造独特优势,不人云亦云,将内容质量作为首要要素,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质量与竞争力,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和谐的新闻环境。

电视新闻传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融合了画面、声音等多种形象性元素,形成声画兼备的整体形象,并且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可信赖度和较强的引导性。我们不难发现,收视率排名靠前的电视台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是民生新闻、或是综艺节目,总有一个特点能够吸引到受众,所以电视台要想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就不能一味的“求同”,更要“存异”,要有能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说,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可以和本地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将城市特色文化提现到电视传播当中,将“重视受众”视为自己的立台之本,不仅要创建更加喜闻乐见的节目,也要创建高质量节目,能够使受众获得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当然,高质量的节目必然离不开综合素养人才,重视新闻人才的培育,提高新闻人才的待遇,都能够起到有效的发展作用。

三、明确新时代使命,坚守媒体人准则

虽然新媒体的冲击给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但是电视新闻仍然具有其独特性以及存在必要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公众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是所有媒体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新闻市场的地位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其职能和影响力依旧较大,所以我们在追求内容质量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职业准则。

从业务能力上来说,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比单纯的新闻人要更多,并且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敏感度,也要有较高的屏幕意识感,要积极寻求进步,不能安于现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从道德素养来看,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使得新闻传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恶意竞争、虚假新闻频出等,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新闻人都能够挑起社会责任来,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初心,不胡编乱写、不违背准则,以客观的角度为受众们展现真实的新闻,不惧怕艰苦,明白自身定位和时代使命。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和新媒体不断融合的环境影响下,电视新闻行业势必要做出更加前卫和适宜的改革举措,以此来谋求更远的发展。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骤增,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新闻传播创新之路是一条需要不断完善、不停前进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一位媒体人付诸行动,为电视新闻行业的进步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秀文.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与改善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0(18):150-151.

[2]王一凡.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4):175-177.

作者:高坤

创新策略型电视新闻传播论文 篇2:

数字时代电视新闻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电视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作为电视节目主体和骨干的电视新闻更是首当其冲。如何面对挑战,笔者从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者对受众的态度以及对传者的要求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对电视新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数字时代 电视新闻 传播理念 传播技术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后电视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当网络异军突起之后,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被统称为“传统媒体”了。

由于技术更新换代的加快,近些年还出现了比网络更新的媒体,这就是所谓的“第五媒体”。“第五媒体”是随着手机短信的流行而走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发展到现在,它已成为以移动通信为技术支撑、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无线上网为接收方式的媒体集群,包括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和MP4等诸多形态和样式。其中,移动电视的代表是车载电视,而MP4的发展方向则是从“下载”到“上载”,也就是让受众主动向传播者发送信息,真正实现传受之间的及时反馈和良性互动。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的电子、数字等摄录设备,通过微波、通信卫星、光纤等传输手段,对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作声画同步的形象报道,其电子乃至数字的技术系统直接改变了构成新闻元素的质地。

数字技术的出现、卫星技术的发展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数字技术,对电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高新科技占领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电视新闻传播空前繁荣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上出现了一股卫星电视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占领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的浪潮。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数字式转播车、高清晰度电视、多声道立体声伴音电视、各种音像记录器材以及图文电视纷纷从实验室步入社会生活,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并不是说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没有出现危机,笔者总结了危机的几点原因:

网络新闻应用激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7月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该报告还显示,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达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

而据Editor & Publisher近年来的研究: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其中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电视地位受到威胁,作为电视节目主体和骨干的电视新闻更是首当其冲,在网络新闻应用量激增的前提下,电视新闻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出路了。

电视台及新闻栏目的增多。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于放宽媒体准入要求条款的使用,电视台呈逐渐增多态势,且电视台在扩张的过程中,对新闻频道的增加,使受众的选择性大大增强,完全不同于原来的微波传输时代。一个城市的受众可以有许多频道选择,使观众调台的停留时间已下降到了3~7秒。由于中国区域文化的特色比较鲜明,如各地方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认知不同以及各地文化形成的欣赏品位差别都让电视观众对节目的选择有所不同。

网络电视的发展,加剧了电视新闻改革的迫切性。网络电视(IPTV)的出现成为数字电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作为基于互联网传输手段而实施的一种电视传播内容服务形式,能够以包括新闻在内的大量节目和频道供受众随时观看。

与数字电视相比,网络电视具有许多优势。从应用角度上看,数字有线电视可以提供的服务,网络电视都可以提供类似的业务,而某些网络电视提供的服务,数字电视却无法实现。数字电视的线性传播使它具有一次看、一次过的特点和缺陷,网络电视的优势则正在于它的交互性,视频交换将是它的重点。

同时,数字有线电视与网络电视的目标人群基本接近,都是城市中的中等收入者,因此在市场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冲突。网络电视的电信运营商能够有效整合全国的网络来实现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而数字有线电视由于各地有线网络的各自为政,中央网络与省级网络之间的空白和隔阂,导致在共享与合作上的困难。

数字化时代,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是一种综合实力的较量。面对其他媒介对电视新闻节目受众的瓜分,电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达到更好更快发展的目的。

从传播理念上。要想在新闻实践上有所创新,必须首先在传播理念上取得突破。

一要增强时效性。业界有种说法:电视改变了新闻的时效,把新闻的时效由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转化为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电视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正是体现了这种“现在新闻现在报道”的优势。在数字时代,第一时间和时效性更是成为电视竞争、媒介竞争的一个焦点。互联网上随时都在更新的新闻,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巨大的压力,受众多半会被首先报道事件的媒体锁定,这样,那些滞后的媒体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

二要突出现场感的优势。现场意识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要有“我在场”的观念,要充分展示事件現场的情况,要善于现场发现和捕捉信息。这也是电视媒介特性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媒体间竞争的焦点,是对电视台快速反应能力的衡量,电视台作现场报道的独特视角,可以充分体现出媒体的个性特征,展示出媒体实力。

数字时代任何个人、组织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新闻的直接性、现场性决定着其传播效果。形象、直观、直接、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正是电视的最大传播优势。电视新闻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优势,树立第一现场的观念。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场和深入现场,直接获取视听材料,使观众达到听觉和视觉的最大满足。

三要强调受众本位观念。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始终占有突出地位,受众同时兼具信息接收者、媒介使用者和信息反馈者三重身份。数字时代的电视受众中的很多人(特别是城市观众)有着很强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那种灌输式、教育式和结论式的报道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要求媒介传播事实,用事实说话,提供相关的背景,分析、解释新闻事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受众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进一步确立和强化,受众的需求成为把握传播方向、结构传播内容、组织传播形式的重要法则。这要求电视从业者必须及时跟踪受众需求的变化和深化,从传者本位彻底转变到受众本位,认真研究观众的收视规律和收视心理,提供适合受众口味的电视节目,满足他们的需要。

从传播技术上。在数字传输过程中,由于作为介质本身的特性,使得信息变得易于储存和复制。在数字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不再以线性结构作为传达方式,超文本和超链接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线性传播特点。拿一则电视新闻报道为例,这则报道中所包含的信息,可以被传播者从各种角度进行分解和组装,其他的电视新闻报道也可以通过关键字链接到网页上。这样,不同需求的用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关键字进行链接,观看同一篇电视新闻报道。

在模拟信号传输的阶段,如果错过了节目播出时间,那么只有等电视台重播。但在数字传播时代,电视顺时序传播限制正在被突破。数字化的随机存取特性,使人们再也不必陷入被动的等、换、弃的收看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来确定电视节目的播出顺序和内容。

通过数字电视不仅可以看到新闻,还可以看到旧闻,节目一经播出,就可能永远“在线”。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大众化新闻,而是主动获取个体化信息。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对自己的新闻节目需要不断地进行个性化、不断地加强和深化制作,对事件更广泛和更充分地报道。

从对受众的态度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媒体受众同时经历着信息化、全球化、层级化的冲击和影响,变化相对其他国家更加剧烈。国内有传媒学者用“碎片化”概括这种状况,因为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达1000~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即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同一性不复存在。从精神信仰到意识形态,从话语方式到行为模式,求异性诉求取代了从众性心理,“碎片化”逐步分割了“整体性”。

这种在经济基础、社会观念上的“碎片化”必然影响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选择标准和消费方式上的“碎片化”,个性化、私人化、差异化的媒介需求更加明显。

受众的这种媒介需求客观上要求传媒尽力细化、深化潜在的受众需求,传媒分众策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目标受众市场的最大占有份额。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电视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比如相同覆盖地区同时出现几个同内容的频道时,各频道为突出个性,体现竞争优势,必然会进一步窄化受众,集中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变产品专业化为市场专业化。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体现的个性化是分众传播时代的小众化甚至个人化的频道经营策略。就电视新闻频道而言,就需要在节目栏目化、栏目频道化、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经营,针对公众分层的社会现实和各阶层观众的相同与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其实,这跟过去所谓的对象性节目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只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传媒市场细分的要求,对象化程度更加细致罢了。这方面的新闻信息传播在网络上正开展得有声有色,例如网络电子杂志的个性化程度就相当高。电视新闻传播应当未雨绸缪,在做好“聚众”类的专业化传播的同时开辟“分众”型的个性化传播,以期在日趋白热化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对传者的要求上。实际上,数字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分为数字化与数据化两个层次。数据化是更高层次的数字化。它将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信息的存贮、加工和处理能力,大大提升数据的包交换技术水准。随着数据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技术装备将更加先进和完善,使电视新闻传播全面进入数字时代。“随着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电视记者也将成为‘数字化记者’,在世界任何地方采集新闻可直接作现场报道。”

数字化记者,就是装备有“移动记者工作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采集新闻并直接向电视台发稿的现场报道员。数字化记者所拥有的关键装备就是“移动记者工作站”,它包括数字摄像机、多媒体计算机终端组成的数字采编设备,由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站和因特网连接组成的具有多媒体通信的数字移动通信设备,以及相应的专用软件、电池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附属设备。所有这些设备都是按照移动计算的要求,做到小巧、轻便,便于携带。

数字化记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运用数字化技术向电视台及时傳送报道。严格意义上说,所谓现场报道,一是指记者出现场采访图像的报道,二是指现场直播。如果说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要求记者发回现场出图像报道阶段的话,将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在此基础上传送现场直播的信号。

数字化不光是对记者的要求,也是对编辑的考验。后期编辑设备的数字化革命,使电视记者传统的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制作方式发生了极大改观。编辑要同编导和导播等密切合作,逐步实现现场编辑和卫星传送。由于现场采访、现场制作以及现场直播的增多,后期制作已从编辑节目等狭隘的意义转变为一种更广阔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朱羽君、殷乐:《生命的对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徐若寒:《纸质媒体发展前景的若干思考》,《岭南新闻探索》,2008(6)。

3.李艳:《精神“碎片化”趋势中的信仰“聚合者”——从当前受众精神消费需求看“大家”栏目的效能与价值问题》,《现代传播》,2006(4)。

4.李文明:《略谈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http://bbs.mediachina.net/index_bbs_show.php?s_id=570943

5.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国家安全部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编校:张红玲

作者:张显龙

创新策略型电视新闻传播论文 篇3: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策略探析

摘 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网络为依托的各类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获取渠道增强了共融性,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新闻获取的便利性。但这一切也给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本文探析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传播策略

一、前言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与此同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电视新闻传播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发挥出特有的公信力优势,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保持自身特色,不断创新未来的发展道路。

二、增强电视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能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使社会的发展上了一个全新台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水平的提升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与此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对传统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但这并不代表传统媒体就没有任何优势,相反,传统媒体的优势也是新媒体不能比较的。因此,实现融媒体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融媒体下,要想确保传统电视新闻行业的稳定发展,应增强电视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能力,毕竟只有人才是发展一切的原始依托。融媒体概念最开始出现在20世纪末的美国,指所有媒体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全面、立体、多元化的发展。分解来说,融媒体就是指以音频、视频、图文以及互动性信息技术进行的操作性战略文化联盟。通俗来讲,是融媒体主要强调的就是多媒体之间的融合。因此,要想使电视新闻传播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求传统新闻传播者学习上述融媒体的文化内涵,包括理念、技术、手段等层面,这才是促进电视新闻得到更好发展的根本性保证。[1]

三、以信息组合模式優化新闻选题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新闻以越发惊人的速度传播。所以为了有效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实力,首先应发挥电视新闻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及公信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优势。而最基础的就是需要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创新新闻内容,提升编辑能力。更需要优化整合新闻选题,使电视新闻既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又有新鲜感,同时还接地气。在这种体裁下的电视新闻能激发人们的观赏兴趣。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拍摄视频和发布新闻,因此新闻信息也随处可见。电视新闻传播者首先应筛选海量的信息,并优化组合筛选后的新闻。而组合也是需要技巧的,需要以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创设信息内容,并重组零散的新闻,同时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板块性。通俗来讲,组合优化性的信息就是优选和利用某个类型的信息,从而在融媒体时代下增加电视新闻传播的力度、广度、深度。

例如,编辑可以在精简几种类型的新闻后,再组合。组合形式可以是短视频和图文形式的新闻,特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最多的新闻内容,而且新闻内容也不会显得杂乱无章。播放模式则可以选择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这种综合性的视觉盛宴,以及双管齐下的播放模式,相信会给收看者一个全新的双重体验,从而在融媒体背景下,最大限度发挥了电视新闻的主体优势,使收看者和新闻工作者都有一定的收获。[2]

四、以融媒体形式扩大新闻影响力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环节中,编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新闻节目的编辑效果会直接在电视新闻中反映出来。从传统层面来讲,电视播音员站在屏幕前对观众播报新闻,是传统的新闻表现方式。长年累月,这种播放模式已经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也是导致电视新闻收视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也降低了电视新闻的宣传效果,进而使新闻的影响力与预期效果难以融合。所以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以扩大新闻影响力为己任,从整体层面创新电视新闻类节目,在保证编排合理的原则下,创新传播手段及表现方式,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对电视新闻的传播意义和传播价值起作用。从新闻的表现形式上来说,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更新观念,从多元化角度发展自身的编辑思路,并创新新闻表现形式,同时还应将新闻节目的信息背景和节目现场的内容结合起来讨论,使电视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明确。这种对电视节目合理的安排,也可以让电视新闻的效果更加生动逼真,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

另外,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来说,可以采取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模式,使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具有多样性、时效性,从整体层面实现融媒体时代下的资源共享。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使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更高效。

五、以反馈交流模式引发观众共鸣

传统媒体受其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在观众评价及反馈层面存在很大的欠缺,而新媒体在这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观众可以实时与主播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互动,而传统媒体的观众参与度不强,而这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劣势。[3]总的来说,观众的评价与反馈可以为创新电视新闻节目提供助力,而电视新闻工作者也可以从观众的评价反馈中获取到更多的有利建议,并从更深的层次了解到观众的需求,使新闻工作者可以从观众的视角,了解到观众的真实收视需求,包括新闻需要体现出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类节目可以利用互联网创设互动交流的版块,观众就可以将自身对电视新闻的建议、想法留言在共享平台上,使电视工作者可以与观众保持实时互动,并根据观众的建议,完善和改进电视新闻节目。

同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观众的收视需求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传统的收看电视新闻节目,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观众需要与媒体人实时互动,并随时发挥自身拥有的言语权,这才会提升观众在收视过程中的满足感。因此,传统电视传播也应重视观众的节目感受。比如可以邀请一位忠实观众到演播间现场来参加访谈节目,新闻主题可以定为“观众的十年收视感悟”。同时,也可以将本期节目利用电视和网络双管齐下的模式直播,手机线上收看的观众可以实时与现场互动,这种亲密接触式的电视新闻传播,再加上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及影响性,可以有效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使观众真正感受到参与电视新闻节目的魅力。[3]

六、结语

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丰富。比如融媒体使观众对传播渠道有了更多的选择。在全新的历史时期,融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应将自身的改革创新放到首位,从融合观念、面对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以多元化的传播形式来表现内容,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和质量,并且以推动传统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己任,在融媒体时代下创造具有深度的电视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 田连友.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J].科技传播,2019,11(24):41-42.

[2] 葛晓宇,马玉竹,王春玲.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策略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回归与重构[J].东南传播,2019(12):32-34.

[3] 赵卓.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J].记者摇篮,2019(11):86-87.

作者简介:白云东(1982—),男,广西玉林人,本科,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新闻理论,新闻传播。

作者:白云东

上一篇: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论文下一篇:可持续发展下房地产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