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

2024-04-21

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精选10篇)

篇1: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

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及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昆曲翻译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主体审美在昆曲翻译中的具体体现.交际性对等原则与译者主体性在昆曲翻译中的应用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昆曲翻译中的同一认知关系.这种同一认知关系体现在原文同译者风格、译文文化语境、译语美学特征的同一认知.同时,译者主体性介入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

作 者:吉灵娟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刊 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9“”(6)分类号:H315.9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昆曲 翻译策略

篇2: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

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

通过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谱系、女性构成性、女性阅读策略等方面来讨论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发现,在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的主体性,亦如男性与女性关系的构成,没有他者的参与,其主体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自身外在性的他者才能辨认出主体的踪迹.

作 者:冯文坤 FENG Wen-ku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5;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刊 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M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2(1)分类号:H059关键词:翻译 女性主义 译者主体性

篇3: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策略初探

翻译是一种双语交流活动。 译者在进行翻译创作的过程中, 首先要忠于原文, 然后才能进行主观再创作。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三标准经久不衰, “直译”与“意译”之争持续了一个世纪, 翻译活动一直以原语为中心, 译者的地位自然是边缘的、从属的, 隐在原文与原作者之后。 在原语为中心的时代, 翻译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样的翻译才是好翻译”, 因此, 对译者的研究主要是讨论译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条件和能力, 才能忠实地再现原作者的思想, 译者不可避免地成为忠实的传声筒, 没有创造空间可言。 当前国内的研究, 从阐释学、接受美学、文化交流等角度切入翻译研究, 但人们更多的是抽象地、空泛地谈论“翻译亦是创作”, 其结果不过是作些修辞练句的文章, 空谈 “信、达、雅”之类的翻译标准, 而很容易忽视译者主体性及作为主体性个人的存在价值[1]。

一、译者主体性

传统译论强调原文和原作者, 忽略了对译者和译文的研究, 译者主体性的问题长期被掩盖、遮蔽甚至有意忽略。 上世纪上半叶及以前的翻译研究之主流是以文本为中心, 强调原文和译文语言层面的对比分析, 西方多围绕“对等”, 而国内则围绕“信, 达, 雅”展开。 译者的地位低下, 甚至被认为从属于原作者;翻译被认为只是对原文亦步亦趋, 译者的主体性因而受到忽视, 是为“隐形的译者”。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文化转向”, 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译者。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 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 而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2]。 “文化转向”不但为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开阔了新的研究视野, 还把译者从长期的边缘从属地位推到了中心的大舞台。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原文、 时代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制约下, 为实现翻译目标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内涵为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文化创造性和审美创造性。 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活动当中是客观存在的, 表现为译者作为不同的个体, 有不同的翻译动机, 在翻译活动当中会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二、译者主体性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必要性)

1.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

一种文化的形成, 表现为价值观、信仰等一系列诸多意识形态的高度, 一种语言在一种文化下所产生的意义, 一旦离开当时所处的环境, 其内在的涵义就会发生剧烈的改变[3]。 在翻译活动中, 必然要涉及两种不同语言的介入, 这两种语言极有可能来自不同的语系、不同的发源地, 或者从发音到文字体现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以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使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成为一种必要。

2.译者主体性影响翻译的主要体现形式

翻译过程是一个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由于不同译者的学术水平、经验、性格、品位、思维方式及审美观的不同, 对同一个作品会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 翻译出来的作品也会不同。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 译者主体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对翻译材料的选择。 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 译者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同时由于艺术审美取向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译者在进行翻译更倾向于选取能引起自己兴趣的作品进行翻译。

其次, 对原作品的理解。 译者在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一个读者, 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由于所受的教育、社会阅历、思维能力及审美的不同, 不同的译者对同一个作品的内容及风格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4]。

最后, 对译文的表达。 翻译过程同样是一次再创作过程, 译者根据自己对原作的理解, 然后发挥主观能动性, 选择自己擅长的或熟悉的翻译技巧, 将自己对原文的理解翻译成译文。根据译者所受的教育、社会阅历及双语表达能力等, 对译者所采取的翻译风格和手段会有一定的制约。

三、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

1.原作因素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 既是读者又是作者。 在翻译前, 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 这个过程需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由于每个译者的个人历史背景及所接受的教育、社会阅历及洞察力不同, 同时每个译者的审美观及知识经验也存在差异, 因此每个译者对同一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5]。

2.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外界因素

翻译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 译者再创作的过程除了受原作的制约以外, 还会受到译者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的制约。 社会在进步, 历史在发展, 每个社会的文化等背景因素都是在不断更新的,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局限性, 因为译者本身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翻译总是带着时代的烙印。 另外, 译者的主体性还受到目标语语境的制约。 翻译活动无论是选材还是选择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 都会受到目标语及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3.译者因素

译者的学识、审美、思维等主观因素不同, 所以无论是翻译材料的选择还是翻译方法的使用及如何正确地表达都会受到影响。

译者的双语能力强弱影响翻译作品的成功与否。 每个译者对原作都有其自己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每个译者在创作过程中都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或者熟悉的翻译技巧及表达方式, 而且他们的翻译风格和写作风格可能存在差异, 所以即使是同一篇原作品, 最后翻译出来也可能是不同风格的译作[6]。一部译作的成功与否与译者的个人语言功底是否扎实密切相关。 译者是两种语言的文化传播者, 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 而且需要厚实的文化底蕴, 可以说译者需要具备两种语言的强大实力做基础。

结语

翻译过程是一个翻译再创造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译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环境及不同的翻译目的影响下, 不同的译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 在评价这些译本及翻译策略时, 不应仅仅局限于原文与不同风格译文的对比, 要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翻译目的、读者的接受能力等因素, 对译者的主观意图及产生的实际效果等进行统一的评价,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对译者劳动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 2003 (1) :19-24.

[2]王玉梁.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 1995 (6) .

[3]郑航天.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受制因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 :55-56.

[4]尹朝.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128-129.

[5]许钧.“创造性判逆”和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确立[J].中国翻译, 2003 (1) :6-11.

篇4:商业广告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广告翻译;译者主体性;跨文化;交际翻译

0 引言

全球化发展促进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语言群体在各个层面的交流。在经济方面,进出口贸易的参与国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合作,实现资源更合理化配置。语言作为交流媒介,在进出口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想要赶上全球化潮流,把产品从国内成功地推向国际,离不开商业广告策划。商业广告是企业叩开异国市场大门的敲门砖。只有吸引市场中目标顾客的眼球、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语才能打动、说服潜在顾客购买。广告语是翻译者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结果。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考虑原语内容,又要兼顾译入语读者的用语习惯、文化背景。只有打动人心的广告语才能帮助商家达到销售目的,译者需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译出广告神韵。

1 广告特点和目的

广告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公告牌等各种公共媒介对产品进行宣传的行为。其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产品信息,影响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态度,进而诱发购买行为以实现商家利益。Encyclopedia Britannia defines advertisement as“the technique used to bring products,services,opinions,or causes to public notice for the purpose of persuading the public to respond in a certain way toward what is advertised.”(Schiffman,2001:141)

广告形式短小精悍,行文朗朗上口,易于识别与记忆。广告句子多为简单句、祈使句等,在词汇方面,多用简单、常用词汇,巧用修辞法。现有商业广告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The taste is good!Impossible is nothing,Good to the last drop.它们都是广为人知的广告语。广告语是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在市场上对品牌的成功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告目的是告知、吸引、说服消费者购买。译者用译入语传递广告信息达到告知得目的,但要吸引、说服异国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更需要译出广告神韵。要打造一则成功的广告翻译文本,译者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才能成功地完成翻译任务。

2 广告翻译的特性

2.1 翻译的含义

唐朝贾公彦在《义疏》中说,“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翻译是用译入语表达原语文本意义使译入语文化读者理解其意义的过程。翻译是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的桥梁,而译者则是搭建这座桥梁的工程师。

2.2 翻译的不完全对等性和侧重性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Nida and Taber)译文与原文无法达到意义上的完全对等,而只能在意义和风格上追求最近似、最自然的对等。原因在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原语内容、文本类型、写作范式、翻译发起人、译入语读者、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译者需要在透彻分析比较各种因素对翻译效果影响力大小的基础上,在介于完全吻合和与原文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的平衡点,以达到文本意义和风格上的最近似的对等效果。“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辜正坤,2004:343)

由于不可能在各个层面上实现意义上的完全对等,在翻译实践中,对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等不同因素的侧重决定了译者翻译方向。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以译文为中心与以原文本为中心等问题上的分歧没有绝对的对错,而译者应该根据原文本的特性与翻译需要对最终的翻译方向做出选择。根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表达型文本要以语义翻译为主,即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意义;信息型和呼唤型的文本要以交际翻译为主,即译文的读者接受度尽可能等同于原文的读者接受度,(Newmark,2004)如诗歌不仅要传达文本意义,更要传达诗歌所特有的形式美,翻译要以原语为中心。新闻翻译是信息性文本,旨在向译入语读者提供信息,翻译以译入语为中心。

2.3 廣告翻译——交际翻译

广告翻译是商业性文本翻译,其目的是诱发译入语读者对产品的认同感和购买行为。广告作为产品推广的起点,旨在实现文本内容的语用效果——呼吁说服文本读者,属于呼唤型文本,所以在译者翻译过程中要以译入语为中心,重在考虑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审美需求、文化价值标准和读者的可接受性。广告翻译的最终结果既要保持在文本信息方面忠实原语,又要注重语言转换要新颖独特,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接受。

3 译者主体性

3.1 翻译宗旨——能动满足译入语读者需求

广告因其特殊的文本性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入语为中心,翻译的过程和翻译的结果都要以读者接受性为参考因素。在这种偏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规范指导下,译文更加贴近本土,这也意味着译文与原文之间可能差异较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享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要使广告原文在市场上的价值在译入语文化中再次得以实现,使产品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获得成功,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比较文化差异,必要时进行创造性翻译,防止因“水土异”而产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现象。译者只有顺应译语文化,灵活翻译才能使原文所传达的信息在新语言环境中获得第二次生命。

广告的特殊目的性决定其在行文风格、阅读效果方面对译者提出创造性翻译的要求。忠实反映原文信息实现广告的告知功能,如果行文效果枯燥无味,同样无法激发读者的认可和消费热情。译者不仅要“译意”,更要“译味”;在用精炼浓缩的语言忠实表达广告含义的同时,要传递广告神韵和美感,使译入语文化中的读者如同在欣赏一则原汁原味的本土广告。从这一点来说,广告翻译最佳效果就是译者针对原文内容用译语做了一次再创造。Debeers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被译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原文简洁、平铺直叙,符合西方消费者直接、简练的审美标准,但在汉语文化中富有韵律和气势、追求意境之美的广告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译者准确把握了中国消费者的特性,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情况下,完全颠覆了原文风格,大胆创新,采用尾韵修辞,使广告富有神韵,为钻石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3.2 翻译过程——能动解决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可译问题

由于文化差异,中英文语言中存在语义不对等的现象。原语文化中的语言因素在译语中可能会缺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原语不可译,这些困难有赖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商业广告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转换,它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下实施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表达方式的差异。若原语的语境特征与译入语文化有差异或者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中文广告中的四字成语,增加了广告用语的气势,使结构更为工整,很受中国商家的喜爱;而英语中根本不存在四字成语。音韵在广告中使用时可以增加广告的韵律感、节奏感,使广告朗朗上口,中文广告采用尾韵偏多,而英文广告采用头韵偏多。“要想皮肤好,天天用大宝。”是一则押尾韵的中文广告。Hi-Fi,Hi-Fu,Hi-Fashion.Only from Sony.采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中英文化中对颜色、动物、植物等的联想意义不同,若被忽略,译文可能会给读者带来困惑,甚至令读者反感而导致营销彻底失败。中国的白象电(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池直接翻译成White Elephant出口惨遭失败就是由于忽略了大象在译语文化中的消极象征意义。一些修辞如双关、互文等在一种文化中可行,但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却无法实现。

在广告翻译过程中,遇到不可译等问题时,译者不能束手束脚,太拘泥于广告原文,要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以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性为宗旨,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大韩航空(Korean Air)的廣告标语Beyond your imagination.被翻译成“意想不到的天空”。本意“意想不到”让读者摸不着头脑,译者采用了增译的方法添加了“天空”两字使广告内容更加明确,读起来更有意境。苹果公司的广告Think different.译文为不同凡“想”,借用了成语“不同凡响”说明产品的卓尔不群,把“响”字改成了“想”字,说明苹果公司的不凡之处就在奇思妙想,即创新理念,这个“响”字妙用一语双关。这些广告翻译成功案例都是译者发挥主体作用进行创造性翻译的结果。虽然很多译文来自于原文,但经过译者诠释之后,广告在意境方面更胜于原文,使译文在新文化中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4 结语

要更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译者需要怀着艺术家的情怀,以高度热情去看待翻译实践,热爱翻译事业。为提高译文质量,译者需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跨文化的素养,多参加翻译学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只有全面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表达能力出色的译者才可能更有效地发挥翻译主体性,创造出高质量的译本。

参考文献:

[1] Schiffman,Leon G.et al.Consumer Behavior[M] . Beijing: TsinghuaUniversity Press,2001.

[2] 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Nida,Eugene A.&Taber,Charles R.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崔刚.广告英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6] 李克兴.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篇5: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文学翻译; 《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一、引言

文学翻译,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是翻译的重要形式。不同于非文学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多是作家,其本身的创作意识决定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主观意识的发挥。杨武能对文学翻译的译者曾作如下分析:“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的创作的客体。而在这整个创作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基于此,本文以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为例,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影响,探究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的一种内在能动性,它作用于主体的对象性客体,是主体意识的外化。在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长河中,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否以原作为中心,忠实地再现原文是评判译作好坏的主要标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被提出,人们对翻译有了重新的认识,翻译研究者开始把译者放在主要的地位研究。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定义主体性呢?学者查明建和田雨将其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译者的主体性受其主体意识的操纵,中国翻译学者许钧认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3]。可见,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进行的整个过程中。

三、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关于《老人与海》及其译本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讲述了老渔人山蒂亚戈与大鱼的抗争经历。主人公山蒂亚戈连着84天都没有捕到鱼,在第85天,他将船驶往大海深处,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山蒂亚戈与大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才将大鱼杀死。在返程的途中,大群鲨鱼前来袭击,最后老人拖着仅剩的鱼骨架回到了岸上。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用凝结简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在困难面前敢于抗争、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

张爱玲的译本是《老人与海》的第一个中译本。海明威因其简洁凝练的文笔,被冠以“文坛硬汉”之称。作为中国杰出的女性作家,张爱玲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张爱玲发挥怎样的主体性?本文将从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其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在文本选择上的体现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优秀的作品很多,译者站在其特定的立场,有目的地选择翻译文本,这本身就带有主观能动性。张爱玲选择翻译《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首先就体现了她的个人意愿。张爱玲在序言中写到:“捕鲸、猎狮,各种危险性的活动,我对于这一切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4]1。张爱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原作的喜爱。而且,海明威电报似得语言与张爱玲一贯推崇的“平淡自然”的风格也很相近。所以,张爱玲翻译《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并不是偶然。

(三)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目的上的体现

同一部作品可能有不同的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不同的译者因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他们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印记,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翻译目的。

张爱玲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曾说:“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因为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5]。在张爱玲的笔下,苍凉是生命的外衣,生命本身是悲哀的,人类无法抗拒外界的力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是一部悲剧主义作品,更是英雄主义颂歌。在这部译作的序言中,张爱玲写到:“海明威最常用的主题是毅力。他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书中有许多句子貌似平淡,而是充满了生命的心酸,我不知道青年朋友们是否能够体会到”[4]2。所以她的译作更突出表现山蒂亚戈在命运面前所感到的迷惘和无助,深化了原作悲伤、苍凉的主题,从而淡化了原作的英雄主义气概。

(四)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上的体现

从解读原作开始,到翻译过程中措辞的选择以及句子的组合,都能够体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下面选取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中的几处译文,与吴劳、海观和余光中的译本作对比,分析其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策略上的显现。

张译:他绝望地用木棒乱打,目标也看不见,不能够感受到,听得见,他觉得有一样东西攫取他的木棒,木棒没有了。

吴译: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受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篇6: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

本文通过探讨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译者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性体现,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多元文化系统内运作所具有的文化主动性和制约性,并从译者主体性定义出发对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加以详细的阐释,最后通过列举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作 者:谢晓禅 李淑杰  作者单位:谢晓禅(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135)

李淑杰(辽宁工业大学,外语系,辽宁,锦州,121001)

刊 名: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0(1) 分类号:H159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译者文化主体性   制约性  

篇7: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

1 译者的主体性

1.1 译者主体地位的确定

纵观翻译史和翻译研究史,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译者地位的发展历程。译者从绝对忠实,到有了一定的选择自由,再到现在的有了创造的权力,成为了翻译的主体。

1.1.1 忠实论

自从翻译诞生以来,译者就被置于一个从属的地位,“忠实”成为译者的天职,翻译研究史上出现的诸多译者的代名词如“舌人”“媒婆”“仆人”和“翻译机器”等无不证实了这一点。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忠实”都是人们评判翻译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听到的对译作的最高评价,不外是“该译作忠实于原著,做到了‘信达雅’”,或者“该译作生动地再现了原作的意蕴和神韵”等(查明建、田雨,2003:20)。

在对译者角色的研究中,方梦之在他的《翻译新论与实践》一书中曾经详细地探讨过杨绛的“一仆二主”说。仆是译者,二主分别是作者和读者。杨绛强调译者一是“一切得听从主人”,二是“不能自作主张”,这就意味着译者没有任何主体地位,他只能是听从主人,不能擅自发表自己的言论。然而译者还得面对另一个主人,译文的读者。这就要求译者放弃自己的立场,处在一种绝对中立的地位,不偏不倚,同时伺候好两个主人。这与后来的“隐形说”不谋而合,要求译者不漏痕迹地再现原著的精神实质和风格韵味。理想的隐形译者在译作中不留任何译者的痕迹,包括译者的主张、个性、主观色彩等,在译文中不留痕迹地再现原著的精神与风韵。

总的看来,“忠实论”之所以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人们的思想,译者地位迟迟得不到提高,就是因为以往的翻译研究都只是局限在语言的层面上。

1.1.2 功能学论与文化学论

功能学论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更多地关注翻译的功能,使得翻译脱离了语言层面的束缚。不同的人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有了一定的选择自由,初步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雷斯要求根据文本的类型决定翻译时所要采取的策略。诺德的“目的论”则认为译者应根据译文的目的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Jeremy Munday,2001)

文化学论的兴起将翻译研究置于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译者的地位受到了各大文化学派不同程度的关注。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勒弗菲尔把翻译看作是译者对译作进行故意改写的过程。虽然译者已经脱离原作对他的束缚,但是并不意味着译者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勒弗菲尔指出,翻译的过程要受到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起决定性作用(Jeremy Munday,2001)。由此可见,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受到了译语文化的影响。在众多文化学派当中,女性主义尤其重视译者的地位。女权主义重视译者的存在,尤其是女性译者的存在,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的主导地位,认为通过翻译可以重写、操纵和背叛原作,创造一部“新”的作品。女性主义译者公开宣称“翻译就是重写”并以实现“重写”为理想,(徐来,2004:18),直接表现出对传统译者身份的对抗。

1.1.3 现代阐释性理论

现代阐释性理论对对译者的主体地位投以了最多的关注,这一理论使得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现代阐释性理论的代表人物斯坦纳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理解的过程,将其分为“信任”“侵入”“吸收”和“弥补”四个阶段,译者的主体性被凸显出来。译者的这种主体性反映在翻译实践中,那就是庞德的翻译取向。他受斯坦纳的影响,认为通过翻译,译者从原作中吸取养分,从而使译者获得新的生命力。本杰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重现原作的“意义”,而是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Jeremy Munday,2001)许钧在对几人观点的分析后提出,当人们在现代阐释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翻译进行新的定位时,理解、阐释与再创造便构成了翻译活动的循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形成了各种因素起着相互制约作用的活跃的活动场,而译者处于这个活动场最中心的位置,相对于作者主体和读者主体,译者主体起着最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译者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而把作者、译者与读者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

1.2 译者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对自己的定位和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翻译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忠实”的传统观点占据统治地位时,译者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在翻译工作中将自己定位于“仆人”的位置。韦奴蒂就曾经列举了很多翻译者对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这些译者都不无例外地将“忠实”看作是自己的天职,竭力做到“隐身”。随着近年来对译者地位的调整,“越来越多的翻译家都不满足于传统仆人身份”,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许钧,2003:9)译者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均体现在译作之中。译者协调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确定翻译方案,选择翻译策略,完成翻译任务,这些都是由译者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不是隶属于原文和译文两个“主人”的“仆人”,而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操纵着原文与译文,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经过译者的创造性转换,译文不仅改变了原文的外在形态,而且打上了译语文化的烙印,成为译语文化的一分子,融入译语文化和文学系统中。

许钧说,所谓“翻译主体性”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定义,就我们的理解,应该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特点,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但“翻译主体性”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译者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特点”,也不能孤立地强调翻译主体性的核心是“译者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在这个原则上,笔者试图从翻译策略的方面来探讨翻译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2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选择时的体现

2.1 翻译策略的选择

2.1.1 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手段,而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性,因此,翻译的任务便是加强外来文化在译语读者心中的可理解性,缩短语言交流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距离。对于文化这个极其宽泛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做出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周志培,200347)显然文化具有极大的涵盖性,包容了几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必然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这说明翻译要将不同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例如在汉民族文化里,蝙蝠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里,它是一个丑陋、凶恶的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词语大多带有贬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喜庆祥和的色彩,而在西方,它却与流血、殉难联系在一起。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差异,译者该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

2.1.2 面对文化差异,两种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

面对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选择两种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异化翻译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和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创造的、用来描写翻译策略的两个术语。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读者带入译语文化。异化则是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译文语言的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以丰富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

“归化”和“异化”是不同的翻译策略,各有所长,两者应该统一于译文被译语读者接受、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之下。译者在翻译时选择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2.2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选择时的体现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协商过程,译者作为两者的中介,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文化倾向。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其文化意识和文化创造性均体现在译作之中。根据Zohar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如果某一文学多元系统十分强大,从而使翻译文学处于次要地位,译者往往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而如果翻译文学在某一文学多元系统处于主要地位,译者则多采用异化式翻译。但目标文化与出发文化究竟孰强孰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译者个人的主观断定。(王东风,2000:3-4)此外,“潜在读者”也是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使其译作在本国文化语境中得到广泛认同,译者在翻译前会考虑“潜在读者”的期待和反映,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当然,译者自身的文体偏好、译语的发展水平、特定时期的翻译规范等等也都影响着翻译的策略。

译者的主观意识和对译语文化的态度是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基于此翻译策略生成的文本,理所当然地留下了明显的个人风格的印迹。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采取了高度归化的翻译策略,文风古雅。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归化式的翻译正是翻译文学处于次要地位的典型特征。从译者角度而言,这也是处于对“潜在读者”的考虑。当时社会中的封建士大夫阶层崇尚古风,寄希望于上层官僚和知识分子的严复,为了吸引更多士大夫的注意,并使自己的新思想能够被他们接受,便采用了古雅文体。严复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回报,《天演论》受到广泛欢迎,在中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3 结束语

翻译不只是语言层面的机械转换,还充分依赖于翻译的主体—译者的参与和创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主动的、积极的。随着译者地位的提高,译者也必将在翻译这样一项重要的人类实践活动中凸显他的主体性,其主体性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摘要:翻译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但是作为实践主体的译者,其地位却常常被忽视,即使是在翻译界内部,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只是近年来才得到了重视。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译者作为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联系媒介,在忠实地再现原著神韵与服务于译者读者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作品的再创作工作,积极地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主观意识和对译语文化的态度是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其主体性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的选择

参考文献

[1]Jeremy Munday.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Florence,KY.USA:Routledge,2001.

[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3]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4]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21(4):2-8.

[5]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7]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地位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4):16-19.

[8]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0-24.

篇8:译者主体性与影视翻译的受众意识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引进了数量众多的优秀影视作品,随之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外语译制片。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粗制滥造的译制片、配音片。片名、字幕译法五花八门。(1)语言水平不扎实:如将“French fries”译成“法国小鱼”。将“make yourself at home"译成“使你呆在家里”。(2)对于影视内涵理解不到位:如White Nights改编于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照字面意思,无论小说或电影都译成了《白夜》。但要知道,根据它的法文词源,这个词组意思是:A night withoutsLeep,翻译过来应为《不眠之夜》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总是在晚上谈情说爱,最后一晚是个雪夜,这样英文原名实有双关之意。可由于主要的场景不是发生在雪夜,译作《白夜》似乎太牵强了。美国黑人导演斯派克×李的影片Do the Right Thing,有的报刊译为《为所欲为》,有的则译为《循规蹈矩》,还有的译为《做一件事》。还有众所周知的美国片Ghost,大陆直译为《幽灵》,香港则译为《人鬼情未了》,而台湾译为《第六感生死恋》。美国片Pretty Woman,大陆直译为《漂亮女人》。香港意译为《风月俏佳人》。台湾意译为《麻雀变凤凰》等等诸如此类问题,译本繁多而又鱼龙混杂。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影视翻译水平还比较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文学翻译中的一个瘸子。多年来,由于译者素质参差不齐,翻译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已成不争之事实。如何提高影视翻译作品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译者语言基本功问题,也有文化差异问题,还有提高噱头商业炒作的因素,规范影视翻译。不仅需要影视文化部门加强监管,也需要译者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

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影视翻译也必然要遵循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它还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影视翻译较之其他商业性文稿翻译。在语言的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较之文学作品,影视翻译又要有更高的通俗性和广泛性。正是影视翻译的复杂性为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翻译人员的能力面临更大的挑战,更使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到极致。同时,由于影视观众的广泛性和欣赏层次的多样性,影视翻译须讲究大众化、规范化和艺术性,既要遵循正确规范的翻译原则,又需要文学家的灵感进发和艺术家的匠心独运,抱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严谨态度,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才能提高翻译质量。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影视片名及字幕翻译为语料,分析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坚持发挥译者主体性和受众意识的统。

二、译者主体性在影视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正是通过译者与文本的视界融合,才创造出一个崭新视角,才为受众展现一个别样的世界。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贯穿翻译过程的始终。而这一过程也为译者提供了充分展现其主体性的舞台。查明建和田雨(2003:22)为译者主体性做了以下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归纳来说,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翻译过程中;②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受众意识中;③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中;④翻译主体间性中。其中翻译过程是译者主体性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层面。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表现出三种文学身份的能力,即读者、阐释者和作者(文学再创造者)。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意识、想象等文学能力,与作品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完整构建。首先通过审美判断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阐释者和再创造者三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还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判断、情感、想象等文学能力,读解原文中的空白,期待视野和解读的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阐释多元化的产生: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作为再创造者,译者在语言转换中,面对如何再现原作的思想信息、审美信息和语言风格,如何传达异域文化的意蕴。译者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其文学创造性也达到最大值。最后译者要尽力恢复译作与原作的平衡。使受众得到与原片受众大致相同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转换能力、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交叉作用于原文文本中,并在译文文本中得到综合的体现。

对于影视翻译,也是如此,译者要在以上四个方面里,充分体现和扮演三种文学身份,实现影视内容和文化信息的等效传递,保持原影视作品和译制片的平衡。体现受众意识。

三、影视翻译的任务和目的

根据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所以要成功地完成一部影片的翻译,首先需要弄清楚影片翻译的目的。笔者认为,影视翻译的主要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向受众正确传达影视片的文化语言信息:第二,完整体现影视片的美学风格,使受众获得充分的美感体验:第三,照顾大众审美情趣,体现大众化、通俗化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概括说来,以上三条都和受众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明确。影视翻译必须以受众为导向,翻译下笔时,设身处地为受众考虑。哪种方式更能为大多数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树立了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了受众需求,也就实现了预期翻译目的。所以。发挥译者主体性地位和树立受众意识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一)应向受众正确地传递影视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翻译就是在译人语中用最自然和贴切的语言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意思上。其次在风格上。”此语道出了一般翻译活动的目的。作为文学翻译分支的影视翻译,当然也不例外。影视片翻译中不仅要正确传递原片的语言信息,而且要有效地传达原片的文化信息。

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影视翻译活动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这种时空性的制约体现在译制片的配音上要求声画同步,对于字幕翻译则须力求字数与原话语在大致相等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给观众以足够的时间浏览字幕。影片译者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这种特殊制

约性。实际上,为了正确、有效地传递原片的信息,有时是不得不略微牺牲一点“信”。以英语片的汉译为例。由于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两者所用的语句长度、词数有时会相差很多。但在翻译时由于字幕字数的限制,必须尽量使英语单词的音节与汉语的字数大体相等。例如:

stephanIe:Have dInner with metonight?

MichaeI:All right,And tomorrow night……and every nigh…for the rest Of yourlife,(Love at First Sight)

斯蒂芬妮:今晚陪我吃饭?

麦克尔:好啊,只要你愿意,今生今世,天天一块吃。《一见钟情》

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原片中“Andtomorrow night…and every nigh…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译成“今生今世”而没有拘泥于字面直译,既贴切自然,又避免了字数差别导致口型不一的问题。

同时,文化信息的传递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要使目的语受众得到与原片大体一致的文化感受。我们来看影片《闻香识女人》中的一段对白:

Siade:So,what are you doing here,in this sparrow-fart town?

Charlie:I,I attend Bird,

史雷德中校:那么。你到这个狗屁小镇来干什么?

查理:我,我来博德学院读书。

Sparrow-fart如果直译。就是“雀屁”。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方式。事实上。表示对某事物的不屑。汉语中常用的粗话为“狗屁”。如:“你个狗屁大夫”,“放你的狗屁”等等。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进行了形象的更换,虽然语言不雅,但却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对表现片中上校故做粗鲁无礼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

(二)完整体现影视片的美学风格,使受众获得充分的美感体验

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语言又是影视片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要完美展现其语言风格,对翻译语言的仔细推敲就必不可少。外语影视片的语言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较之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语言体现口语化、大众化特色。因此在译为另一种语言时,要充分考虑语言风格的传译问题,使目标受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语言魅力,如果语言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就会丧失大批观众。如:Gump:Stupid is as stupid does.(ForrestGump)阿甘:蠢人就做蠢事。(《阿甘正传》)。第二,体现语言的个性化。注意分析不同人物多样化的个性,使用风格多样的语言。个性化的语言可以展示剧中人物鲜明饱满的个性,增加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如果人物语言风格千篇一律,那么人物个性变得毫无生气,损伤影片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

(三)照顾大众审美情趣,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

影视产品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其主要目的是娱乐和教育大众。所以影视翻译要增强受众意识。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兼顾大众化与通俗化两大原则,适应不同层次受众需要,从而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实现影视片的商业价值。通俗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大众化,而要实现大众化必然要求在通顺基础上力求语言靠近大众、清楚明白、雅俗共赏。所以,所谓通俗化原则实际上是一个为受众服务、对受众负责的原则。

结束语

篇9:中医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宣翻译是以外国读者受众为中心, 以交际翻译为主要手段, 将源信息翻译成目的语的一种翻译实践。在外宣翻译过程中, 为了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内涵, 译者应该想办法化解英汉两语言在文化、逻辑等方面的差异, 使译受者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避免遇到障碍。

主体性, 就是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 在对象性活动中主体本质力量的外化, 其能动地改造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主体的能动性活动不仅受到客体的反作用, 而且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 主体性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依据。译者主体性, 可以理解为, 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了实现翻译目的, 翻译主体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观能动性。其本质特征是译者自觉的人文品格、文化意识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

二、译者主体性在中医外宣翻译中存在的必然性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文化成为外宣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蕴含着中华文明独特的理论系统, 对草药的巧妙应用以及在疑难杂症方面的有效治疗手段在世界上愈益展现出神奇的魅力。但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学及宗教文化等的影响, 中医药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了与多学科相交叉的知识, 这就增加了中医文献的翻译的难度。如何将中医文献用英语进行准确表述, 获得西方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 使中医走出过门, 迈向世界一直是中医翻译界研讨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医翻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中医英语翻译基础, 而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好中医外宣翻译。

与其它翻译不同, 外宣翻译不仅需要遵循最基本的翻译标准, 而且要有独特性。现阶段, 我国外宣翻译研究的发展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 但长期在“对等”与“忠实”传统翻译观念的影响下, 强调语言层面的静态文本分析, 没有对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加以重视。因此, 中医外宣翻译应该根据外国读者的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 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中医文献资料等进行能动的增加、改动、省略等加工, 使译文流畅, 清晰易懂。

三、中医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般情况下,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主体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对于不同的文本, 译者往往会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因而, 在中医外宣翻译中, 译者应该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 逻辑特点等, 通过对中医文献的增译、改译及略译等策略, 主观能动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一) 增译

增译是跨文化交际中, 要实现成功的交际, 增译必不可少。在读者不熟悉的原文信息的条件下, 译者适当地补充有关信息以便达到大众传播的目的。由于中医语言文化内涵性, 哲学性及逻辑性, 可以使用增译法, 能动地调整中医要文化信息, 增加相关的文化背景注释或解释。如中医文献资料常使用排比句, 缺少主语及连接词。在翻译时, 译者应尽量使用符合英语语法习惯的完整从句, 适当补充。“食用金口河乌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眼花、中风头痛等症”中是一个只含有一个主语的句子, 但表述上含有了服用方法、主治疾病等双层含义。所以, 这句必须译成双层含义的主从关系句“Wutianma in Jinkouhe district should be taken orally.It is mainly used to treat hypertension, dizziness, blurred vision, stroke, headache etc.”。

(二) 改译

在外宣翻译中, 对原文能动地改写是译者的主体性最为突出的表现。对于外国受众者来说, 原文语言往往是极为复杂的, 因此, 在翻译时, 译者为了达到翻译的特定目的, 往往对原文语言的方方面面进行筛选调整、取舍等, 甚至有时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进行改译, 减少译文语言累赘、拖沓、重复等现象。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且蕴含了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果不考虑中医药语言文化背景, 任何中医文本都无法恰当地被理解。因而, 在中医外宣翻译中, 译者应尊重西方受众的文化风俗与习惯, 改译西方人能理解的用语。如, 中医术语“肝气郁结”中的“郁结”对应英语单词“stagnate”, 依据英语常用名词词组的特点, 将“stagnate”转换为“stagnation”相应的名词形式, 同时用“of”与其主语“肝气”连接起来。这里的“气”用拼音“Qi”来翻译更为妥当, “肝气”就译为“liver Qi”, 最终“肝气郁结”可译为“stagnation of liver Qi”。

(三) 省译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省略法在外宣翻译中运用较为频繁。汉语习惯性使用的重复的内容较多, 而英语却不喜欢重复。因而, 为了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及阅读习惯, 省去中医文献资料的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译文累赘, 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如中医术语“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和, 阳气固密, 也就是阴阳之间的和谐关系。其中的“平”与“秘”都统一为“harmony”。“阴平阳秘”就翻译为“harmony between yin and yan”就更为忠实于原文所传递的信息了。

四、结语

在很大程度上, 对外宣传的效果取决于翻译的质量, 同时, 中医药翻译的本质就是对跨文化交际的阐释。因此, 在中医外宣翻译过程中, 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尤为重要。具体来说, 就是译者在坚持高度的“信”与“忠实”的标准下, 必须对中医文献进行能动的加工策略, 使外宣译文明白流畅, 清晰易懂, 从而达到中医药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深化, 对外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对外宣传的桥梁, 翻译工作的质量对对外宣传的效果起到了直接作用。中医药文化是外宣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对中医外宣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可为中医翻译提供参考价值。在此, 阐述了外宣翻译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中医外宣翻译中存在的必然性及中医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牛喘月.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特点[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2.

篇10:周瘦鹃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关键词】周瘦鹃 福尔摩斯 译者主体性

晚清时期是我国翻译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被译入到中国来。据统计,1840至1907年间,翻译小说在数量上远超创作小说。这和众多翻译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时期的译作一度遭到人们的诟病,有许多翻译家也因此遭到冷落,其作品更是再无人问津。但是我们更应当看到这个时期的众多译作的确是中西文学的第一次碰撞,为之后五四时期的翻译高潮做了铺垫。在本文中,将以长期受人们诟病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之一的周瘦鹃为例,从译著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其译作《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试图说明,尽管这部译作不再受到读者的关注,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一部好的译作,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一、周瘦鹃其人以及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

周瘦鹃(1895—1968),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周瘦鹃还是我国早期翻译家之一,先后编译出版了《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和《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系周瘦鹃与他人合译,是该书最早的中译合集。《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则是周瘦鹃个人的翻译小说集。该书还收进了高尔基的名篇《大义》(原题作《叛徒的母亲》),是高尔基作品中最早的中译。因此,《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特别受到鲁迅嘉奖,誉之为“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

一直以来,对于周瘦鹃及其作品的研究都不多,现存的少数研究都是将其作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来研究的,而将其作为翻译家来研究的则较少。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上,对《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研究甚少。尽管周瘦鹃的翻译以短篇小说作为代表,但是《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作为这一系列侦探小说在中国的第一部中译合集,极受欢迎。这样一部译著不应当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本文中,限于篇幅,将只研究探讨周瘦鹃翻译的第一册《血书》部分。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研究译者主体性在这篇译作中的体现。

二、理论背景:译者主体性

在研究译者主体性的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楚“谁是翻译的主体?”这一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国国内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许钧(2003:10)总结了各家之言,提出关于翻译的主体问题,国内主要有四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惟一的主体,例如袁莉;第二种认为作者和译者都是翻译的主体;第三种认为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的主体;第四种则认为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的读者,例如杨武能。

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研究,将采取第一种看法作为本文的观点,即认为译者是翻译中的主体。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理解原文,翻译原文,并将之用言语表达出来。而原文和译文读者则是作为客体存在的。

何谓译者主体性?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其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只属于他的特性。译者主动而又有意识地操控原文,以达到他的翻译目的。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译者的个人能动性。译者主体性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方面,译者可以自主做出选择和决定;另一方面,译者同时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他生活的时代,与之一致的文学传统,他所用语言的特点,他所接触的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环境,等等。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译者的主体性就可以被定义成:反映在翻译过程中的,为了达到其翻译目的的译者的主观活动。译者主体性的主要特点有译者的文化意识,美学趋向,创造性,判断标准等等。译者的个人兴趣,需要,知识经验,艺术才能等方面构成了其主体性。

翻译的过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很多个阶段,如对于翻译材料的选择阶段,对材料的理解阶段,表达阶段等等。在每一个阶段,译者的主体性都会发挥它的作用。正如查明建(2003:22)所说:“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三、译者主体性在血书中的体现

《血书》是《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的第一册,主要译者是周瘦鹃。整篇译文文笔优美,即使在现在也可以称之为一篇佳译。晚清时期,译者们多崇尚林纾式的“意译”,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血书》的翻译称得上“忠实”。但是其中译者主体性的痕迹仍然处处可见。

1.翻译材料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在选择翻译材料阶段的主体性主要体现材料选择的原因和翻译的目的上。

“清末民初时期,文人志士提出了救国必先强民的看法,要教育群众,实行根本的改革,而他们提倡的教育工具,正是小说。”(孔慧怡,1999:19)而侦探小说成了这一时期翻译数量颇多的一种类型,其中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则是最著名而又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而选择翻译这样一部小说,是因为它符合“教育工具”这一目的。所有的译者当中,当属刘半农和严独鹤为甚,认为柯南·道尔是为了教育而写作,而其他的译者虽不如二人极端,但认为福尔摩斯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社会及教育价值,尤其推崇其中体现的科学的查案方法和福尔摩斯重道德、维护法纪的精神。周瘦鹃作为众译者中的一员,当然也持相似的看法,从而选择参与翻译这一部小说。

2.翻译目的中的译者主体性。从以上选择这部小说作为翻译材料的原因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其翻译目的。诚如孔慧怡女士所说,“侦探小说的译者全都宣称他们的翻译目的是帮助社会变革”。而周瘦鹃翻译这部小说的目的,当然也是帮助社会变革,帮助教育民众了。

3.翻译策略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在表达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行“翻译”的时候,周瘦鹃有意识地应用了多种翻译的手法,如音译,增加,加注等。

(1)音译。在《血书》这个故事的翻译中,对于人名,地名的翻译采用的都是音译的方法。如故事一开始的“Netley”译为“奈得莱”,“Peshawar”译为“泊夏荷”。把故事主人公“Sherlock Holmes”译为“歇洛克福尔摩斯”,故事的第一人称讲述者“Watson”译为“华生”,把华生的朋友“Stamford”译为“施丹福”。对于此种音译手法的使用,故事中比比皆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同时期的译文中,多采用中国的名字来翻译外国的地名人名,更容易让人有亲近感。周瘦鹃采取音译的原因,更多的是和翻译目的分不开的。“侦探小说的译者全都宣称他们的翻译目的是帮助社会变革,同时很多译者亦说明希望引进新观念与新的办事方式;这也就是说他们为译作建构的阅读背景标榜的是‘新’。”(孔慧怡,1999:33)正是在这样一种求“新”的心理下,译者选择了音译的手法,而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其主体性。

(2)音译加加注。为了求“新”,对于地名人名,译者均采取了音译的手法。而对于一些国人不了解的专业名词,译者则采用了音译,然后加注的手法。

例如故事中出现的“hemoglobin”,本意是指血红蛋白,属于生化方面的一个专业术语,如果直接译为血红蛋白,读者肯定不知道所谓何物。但是译者在这里把它音译为“花马格洛平”,然后在后面加上了注解“药品名”。姑且不论这是否真的能称得上是药品,但是这样翻译,显然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3)增加。在文中,为了使文意更加通顺,逻辑更加鲜明,译者在多处做了添加。

如华生和福尔摩斯初次相见时,福尔摩斯提到自己抽味道很大的烟,华生这样回答“I always smoke ‘ship’s’ myself”,目前很多的译本都译作:我自己也常抽船牌。这样翻译,固然意思不错,但是对于没有背景知识的译文读者而言,就不知所云了。而周瘦鹃在此处译为“予亦时吸船牌之烟,臭味正与君相投。”(周瘦鹃,1916:9)增加了“臭味正与君相投”,就使言外之意一目了然,既可以指船牌这个香烟味道也很重,也可以指自己也爱抽烟,与福尔摩斯同好。

4.文本形式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原文是用俗语写就的,而在翻译的时候,周瘦鹃用了浅显的文言文。晚清时期,小说是作为“教育工具”,用以改革社会的。既然这样就必须照顾到广大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这部小说的时候,白话文还未普及,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深奥的文言文则又非一般人士所能理解。因此,周瘦鹃采用了浅显的文言文,即使是在现代,读起来也比较容易。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还有一些方面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当时,很多翻译家流行将国外小说翻译成中国读者熟悉的章回体,在文中也加入诸如“各位看官”,“话说”等字眼。而在《血书》的译文中,我们看不到这些字眼,也看不到章回体的影迹。同时,也有许多翻译家将国外小说中大段的景物描写删除,以加强情节的紧凑感。周瘦鹃在译文却保留了这些景物的描写。对于译文的第一人称描写角度,也给予了保留。这些都是和传统的中国小说相异的,都是译者做出的主观选择,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四、结论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周瘦鹃等译者翻译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不管是在选择材料方面,还是在翻译目的方面,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处处都有译者主体性的痕迹。尽管如此,译者们也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任意发挥主体性的。在看到译者主体性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周瘦鹃等译者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意识形态,诗学,政治背景,道德观念等。因此,在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更应当把它和译者的制约因素结合起来,而不能将其孤立起来。同样我们在看待一篇译文的时候,也不应该将其与其翻译的时代分割开来,而应该从其时代背景的各个方面来评判其好坏。周瘦鹃等人翻译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在我们今天看来,虽然有些地方不忠实,有些地方出现了误译,但是在晚清时期,它仍然不是为一部好的翻译小说,发行之后的二十年里即再版二十次,广受读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 2003(1).

[4]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3(5).

[5]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6]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上一篇:抄党章的意义下一篇:恒基东城明珠认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