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论文

2022-04-25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暂行规定》指出,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至少有一家股东或者发起人为保险公司或者保险控股(集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外汇资金运作业务和其它外汇业务,应当经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批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论文 篇1: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补监管短板、惩违规行为、开高额罚单,保险业掀起了重塑行业生态的监管风暴,在这样的监管形势下,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面临着严峻挑战。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着以下问题:内控合规体系不健全、内控管理与监督不到位、内控合规意识不足,文章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对策。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内控合规意识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6.087

1 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概述

2010年8月,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将内部控制定义细化为保险公司各层级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各自的职责,采取适当的措施,合理防范和有效控制经营管理中的各项风险,防止公司偏离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机制和过程。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通过这些控制活动最终使公司达到行为合规、资产安全、信息真实、经营有效及战略保障的目的。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坚实基础,它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科学健全的内控制度对保证企业合规合法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措施,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亦是如此。

2 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伴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結构、内控制度也越来越完善。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根据外部监管合规要求以及公司内部管理需求,都建有自己一整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受各种问题的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较为薄弱,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由于忽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从历年保监部门的检查结果来看,每年都有保险公司因违规操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充分暴露了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

2.1 内控合规体系有待健全

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保险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动力不足,大多是因为外界因素的推动,公司本身对内控制度建设的意愿不太强烈,即便是有效的外部监管和监督都无法替代保险公司的自我约束及自我内控,对于部分保险公司而言,内控建设是否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比内控制度是否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更为重要。

另外,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大型保险公司普遍要比中小型保险公司强,寿险行业整体水平要比财险公司强。

仍有许多保险公司只是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及经济效益,忽视内控体系的建设,沿用老的内控制度或是没有根据公司的发展及时补充新的内控制度,许多内控制度还都是开业验收时制定的,造成内控制度与公司的业务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不相匹配,甚至关键控制点处在真空状态,在公司内部没有形成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立体交叉的预防风险监控体系,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2.2 内控管理与监督不到位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着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职权划分不清晰,岗位设置不合理,特别对于一些分支机构,为了节约成本,存在部门合并、一人多岗的情况,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重叠,相互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内部制约的功能发挥有限。

内控管理与监督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和逐步完善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保险公司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每年也都会在公司内部进行合规审计,但由于内控制度不完善,某些部门和岗位职责及权限划分不清,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部门和岗位设置与业务运作程序脱节,或是有的有比较健全的内控制度,但是有章不循,特别是某些管理者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经常使用特殊例外原则,忽视内控制度,造成内部审计有时仅仅是走走形式,审计深度与力度不够,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3 内控合规意识不足

内部控制由人来执行,受人的影响,因此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落实完成,取决于员工对内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由于保险公司的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员工的内控合规意识难免强弱不一。如果公司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内控的认识比较片面或是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内控建设不符合公司发展及外部监管的情况,即便建有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也会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些保险公司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往往把业绩放在首位,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一些保险营销员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夸大保险责任,进行虚假宣传或销售误导等行为,降低了公众对保险行业的信任,破坏保险行业的形象,长此以往,造成越来越多的客户放弃选择购买保险,保险发展将难以为继,严重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改善对策

3.1 健全内控合规体系

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及保费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业务及新的需求不断涌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要随之进行调整更新,随着公司的经营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完善明确保险公司各个部门及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各部门及各岗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坚持制度第一。对具体业务而言,排除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单独完成一项业务的情况,保证必须有其他部门或人员共同参与。建立适当授权不相容工作的责任分工体制,采取工作轮换制,对关键岗位频繁轮换,从而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揭示出制度的缺陷。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近几年,随着保监会的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强,有关行政法规的不断颁布,保险公司的合规意识也大大提高,逐渐正确认识和着手内控建设,从而促进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

3.2 加强内控管理与监督

加强内控管理,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为公司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活动框架和路径,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进行有效运转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强审计监督,是公司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规避外部监管风险的强有力手段。审计监督是内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完善内控制度的关键环节,企业不断完善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更要以内控制度为基础,严格执行,建立内控管理执行问责,加强内控制度的定期检查与考核实施,加大内控管理与监督的深度与力度,将内控管理与监督落到实处,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内控合规意识

一方面,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要从高层做起,高层管理人员要起带頭和倡导作用,要对公司内部控制工作足够重视,并且提供足够的支持,只有高层真正重视,才能推动落实内控建设,内控体系才能有效发挥防范风险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利用培训学习及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全体员工传递内控的管理理念,学习公司内控规章制度,并以实例辅之,让员工对于内控制度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内控意识,才能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履行内控的职责,配合内控的工作。特别对于保险营销员,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合规意识,要让他们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真实客观的营销保险产品,不夸大其词,不做虚假宣传,重新树立行业形象,提高公众信任度。

4 结论

纵观保险公司内控演变进程,很多保险公司在控制活动方面也制定了许多制度与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精细化程度不高、深入化程度不够的问题,未能渗透到公司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也未能覆盖所有部门及岗位,因此内控功能表现紊乱,机制失衡,引发行业内经济犯罪和经营失误屡见不鲜,与国际上保险行业内部控制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保险公司有了健全完整的内控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是防范金融风险、依法合规经营、守住业务品质底线、坚守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实现可持续经营的根本保证,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大力加强诚信建设,积极培育诚信合规文化,使保险业摒弃世俗的旧的目光,以崭新的面貌展示于人民大众面前,让我国的保险业蓬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丽.探讨中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J].财经界,2016(3):58.

[2]杨玲.保险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环节探讨[J].经贸实践,2018(22):144-145.

[3]徐雅宁.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25):36-37.

作者:李丽

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论文 篇2: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出台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出台

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暂行规定》指出,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至少有一家股东或者发起人为保险公司或者保险控股(集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外汇资金运作业务和其它外汇业务,应当经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批准。《暂行办法》还明确了和控股母公司的利益分配方式,确立了保监会的监管主体地位。旨在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防火墙制

度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指引》,也将于近日出台。

保险股东持股比例限制提升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近日发布第三号主席令,正式发布新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将于2004年6月15日起施行。新《规定》分别对保险机构、保险经营、保险条款和费率、保险资金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督检查等5个保险监管的主要领域进行了规定。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10%提高到20%,未禁止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

国债买断式回购交易启动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债买断式回购交易业务的通知》。 5月20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开展国债买断式回购业务,15家金融机构首批获得了买断式回购交易业务资格。买断式回购的推出引入了做空机制,丰富了套利操作手法,债券的定价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有利于国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尽快形成.

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论文 篇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业的贷款业务逐渐向个人全面开放,个人贷款的业务品种和业务范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更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在其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及竞争形势也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要持续快速发展,须理顺和解决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文章从分析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现状入手,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着重针对商业银行如何发展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提出思考及相应对策,以促进这一业务的良性快速发展。

[关键词]发展现状;个人房贷;制约因素;政策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84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个人住房贷款是在银行传统业务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是银行的业务特色和一个重要品牌,目前约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是其信贷资产中涉及面最广、质量最好的品种之一。目前各商业银行争相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纷纷提出更加优惠的政策、更优质快捷的服务,争夺分享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一杯羹。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前景和空间十分乐观和广阔。

11个人住房贷款与公司贷款业务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住房贷款期限最长达30年,利率低,手续简便,不存在转贷、贷新还旧的问题,客户负担费用少,银行综合经营成本低;公司贷款一般则在5年以下,利率高,经常办理转贷、贷新还旧,每转一次,都要支付相应的评估、保险、抵押登记、公证等费用,手續烦琐,客户支出的费用大,银行从经办部门到审批部门,都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资源,综合经营成本高。

个人住房贷款涉及面广,风险分散且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社会效应大,有利于扩大银行辐射影响和广泛吸收存款,也有利于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给银行带来稳定的客户群体和长期稳定的效益;公司贷款的风险则相对集中,一旦出现风险,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惨重。

12国家实施了新的个人住房分配政策

从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新的个人住房分配政策,正式停止福利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这一政策将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业务产生深远影响,国家鼓励个人买房和建房,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可以刺激房地产消费市场,扩大内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

13一段时期内,个人住房贷款将是个人贷款业务的龙头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解决,对贷款需求很少,但银行对此争夺十分激烈;一般的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管理、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因此,传统贷款业务有面临萎缩的趋势。目前个人贷款业务如耐用品消费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个人住房贷款、装修贷款、综合消费贷款等纷纷出台,发展势头迅猛,社会效应大。所有这些,在目前和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个人住房贷款是个人贷款业务的龙头;谁抓住了这个龙头,谁就占领了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的制高点。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

按照金融学有关理论,风险就是指某种资产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或概率。由于个人房贷持续期较长(最长30年),在理论上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更大。一般而言,个人房贷业务会存在以下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即借款人在还款期内由于失业或者收入锐减而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月供的情况;二是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资金过度集中投放于期限较长的个人房贷业务,造成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三是操作风险,由于存在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四是利率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化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情况;五是市场风险,由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大幅下降,房产价格贬值造成银行损失的情况;六是政策风险,由于有关房地产市场或个人房贷业务相关政策的出台而使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

21信用风险,不良违约增加,投资用途贷款潜藏较大风险

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管理状况,使得商业银行很难进行准确的风险判断。一方面,国外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步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而引起借款人在工作、收入等因素的不良变化,导致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记录增加,有可能出现违约导致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银行利益带来损失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借款人还可能故意欺诈,通过伪造的个人收入资料骗取银行的贷款,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其中个人信用风险又分为:一是购房者由于收入水平下降,无力偿还贷款。值得指出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其还款期限通常要持续20~30年,(2007年我国个人房贷平均贷款年限最短的西部地区149年),在这段时间中个人资信状况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信用缺失以及个人支付能力下降的情况很容易发生,往往就可能转换为银行的贷款风险。考虑到当前个人住房贷款的申请者主要是当前收入水平波动较大的、收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白领阶层,这种中长期内的风险尤其值得关注。二是购房者由于投资方式失败的原因拖欠贷款,购房者对市场的估计不足,进行了购房投资,采取以租养贷等投资方式的失败,造成无力偿还贷款。这种情况所占比例不小,随着房地产的降温,房屋租赁市场的低迷,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大。

22流动性风险,个人房贷引发的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并不明显,但局部值得关注

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个缺口应当控制在一定的比率范围之内,对这个缺口进行管理,就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根据国际经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接近或达到20%时,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的约束才会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截至2007年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只接近 10%。并且值得一提的是,20%的警戒线是针对房地产市场较为成熟的国际大城市而言,对于像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这一占比在短期内超过20%也不会出现太大风险。但对于一些资产规模较小、资产种类较为单一的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实际上已经开始要关注到流动性问题。

23操作风险,普遍存在,应引起银行高度关注

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法律约束,再加上各大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银行的信贷部门常常为了扩大其业务范围,竞相放松贷前审查和贷后检查工作,对借款人的收入证明等贷款要素放松审查,收入证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从而留下贷款风险漏洞;按照“贷款三查”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应对借款人及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可现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银行贷款检查流于形式。很多借款人出现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发生变动,甚至某個共同借款人突然意外死亡的情况,银行也一无所知,其中隐藏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还有外部欺诈造成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假按揭”的形式骗取银行资金。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个人房贷风险较低只是相对而言,在房市的不同阶段,个人房贷风险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个人房贷业务的快速发展终会给我国的商业银行积累巨大的风险隐患。

3防范和控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风险的措施

要防范和控制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房贷业务上面临的风险,首先,颁布通过房地产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充分协商制定的《房地产管理条例》,从法律高度规范、约束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其次,在充分调研市场及听取各家银行的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由银监会出台各家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禁忌,制定严格的从业机构和人员准入、退出、奖惩条例,切实加强监管,规范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市场无序的竞争。再者,商业银行管理层必须改变思想认识。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个人房贷业务同样如此。从一个侧面来讲,个人房贷属于符合我国持续的产业政策的配套金融产品,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和利润增长点,银行绝不可错过发展的良好时机;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个人房贷并非无风险资产,目前情况下面临的系列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面对困境,正视重视风险,多想对策。除此之外,加快推进以下方面的革新。

31加大金融改革,稳妥引进新的金融商品

尽快导入资产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信托,这些也是发达国家通常用来提高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以及作为处理房地产危机的金融工具。

32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为了化解个人住房贷款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转移风险,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首先,逐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即房地产抵押债权转让市场,房地产贷款由贷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出来以后,再转售给其他投资者,或者以抵押贷款为担保、发行抵押贷款债券的市场。通过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衔接,提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一方面,银行通过发行抵押贷款债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满足个人信贷需求;另一方面,贷款的额度与债券发行量相匹配,分散了流动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住房贷款的证券化应当提上日程。

33强化内控制度建设

按照要求制定了商业性房地产贷款管理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控制政策。根据房地产贷款的专业特征,按照申请的受理、审核、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了权责和考核标准,并强化贷款操作过程的监督管理。

34推广全面实施个人住房贷款保证保险制度

将贷款风险转移给专业保险公司。提高贷款行为的安全保障,选择高资质的保险公司,投保房屋财产险,以保障贷款抵押物的安全,增强贷款的信用度,保证资金安全贷放。

风险并不可怕,只要你去了解它,熟悉它,掌握它,那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围绕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各类风险也是如此,只要你有信心,有决心,有智慧,早行动,从完善制度建设,严密内控监督,严格制度落实,加强奖罚措施力度,防范和控制风险是水到渠成的事。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及分析,在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防范和控制的政策措施对症下药,旨在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能够更快、更安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赵晓,江慧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中国[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赵其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张小霞现代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吉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6]郑向居银行风险管理师必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刘晓勇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于学军(主编)银行业发展与监管探索(Ⅱ)——来自一线的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9]应红中国住房金融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0]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7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EB/OL].(2008-05-30)[2012-04-13].http://wenkubaiducom/link?url=7wW491r5vbYrGQ2Fq9NSz5z88KICCAC_e2QCCoqIAsqZEj_72aXd_Q9m77xH8HUgsrmi6TTC3HnVttFXgg M9YOu16P0iObB6TpsFYlX5YeK

作者:王小

上一篇:商品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论文下一篇: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