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视域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校一流学科是国家教育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政府职能履行的行政化导向、功利性的绩效评估及更为严重的资源偏向策略,严重影响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阻碍高等教育的生态性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跨视域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跨视域学科建设论文 篇1:

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概述

摘要: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关于中共党史相关研究便逐渐出现,而中共党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并创立。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现阶段社会基本情况与原先出现了一定差异,因此在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史学科建设、发挥党史的积极作用是现阶段进行党史学科建设工作落实的关键。基于此,要深入分析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表现出党史研究成果在育人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中共党史学科建设 突出问题 对策

引言

中共党史是一门跨专业学科,它有着较强的融合性和复杂性。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已取得了傲人成就,但是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上、学科研究所包含的内容上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中共党史的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因此需要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加大中共党史学科队伍建设力度,秉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科的积极意义。

1.中共党史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若想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党史学科建设力度便需要从中共党史学科理论建设入手,这意味着在进行学科建设之前需清晰中共党史学科所含属性特点以及具有的功能。对于中共党史学科理论建设性质来说,中共党史长期作为政治理论课开设,不少学者在肯定这一性质的同时指出,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科学。自从1985年部分高等学校的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部分党史专家清晰地提出:中共党史并不属于政治学科,而是将中共党史看作是一门历史科学,直至今日,不同学者仍对这个问题持不同意见,但这种认识已基本被多数人接受。现阶段,中共党史学和部分历史学仍存在一定差异,它直接为党的现实工作和建设所服务,因此与一般的历史学相比,中共党史学科具有更强的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以及现实性,这意味着中国党史学科不能不具有某些政治学特征,成为一门富有政治学特点的历史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极强的历史学科。而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有一定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出发,部分人认为中共党史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过程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全部内容。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毛泽东同志,他将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作为根本研究对象进行全面且客观的研究,随后党史学者的大部分表述都是由此而来。除此之外,部分学者在具体表述上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中共党史应包含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两个方面。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加快,甚至部分学者从我们全新社会角度对中共党史学科做出了全新阐述。与此同时,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应存在一定范围,而不是广阔不受限制的,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生活中究竟占据什么地位,从而给出具体定义,而不是笼统的规定。除此之外。1992年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教学大纲》(试用)文中认为中共党史研究对象为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但同时也秉承主要是党的战略策略的理论和实践,一并包含党自身建设问题的观点战略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总目标、任务、路线;策略则是党为实现战略目标所规划的具体路线和颁布的具体政策。不同的观点都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道理,若是不研究党的历史全过程及有关方面则无法清晰地了解党的发展历史,更无法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但是不确定研究范围和限度则会导致中共党史与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相同,使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正因如此,既要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过程以及有关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还要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过程以及相关机制。

2.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突出问题

2.1建设依托问题

学科建设情况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社会发展状况及环境。中国社会深刻转型导致哲学社会科学面临许多全新情况和新型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都是在过去的發展过程中从未遇到的,但问题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具有普遍性,例如,研究不够深刻、急功近利、资金扶持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单个学科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解决。首先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依托问题是造成中国党史学科建设进程无法快速发展的关键,而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依托问题实质是由谁关心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将这一责任主要落实在谁的身上,学科建设有没有依托非常关键。学科建设的依托性主要包含管理机构、责任对象、课程设置这三个方面,在管理机构上,学科建设上面由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最后便是由高校和党校进行统管,这是宏观管理体制无法落实到每个学科的实际情况,而在课程设置上,部分高校和党校早已取消中共党史课程。针对这一情况,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实际在起作用的是责任依靠对象,也就是全国高校、党校中从事中共党史教学科研人员以及相关党史工作者,在中共党史学界中有不少已有名望的前辈,他们为推进学科建设付出了许多努力,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但在这样的依托中问题仍带有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导致力量散落在各处,无法得到凝聚,同时也无法对学科建设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2.2学科定位存在问题

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许多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有学者指出在中共党史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严重的重复劳动问题,大量浪费人力、物力,应尽可能在建设过程中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时中共党史研究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学术不规范的弊端,引用资料未能注明出处,不注明参考资料,甚至篡改史料,这些问题都导致党史学科建设得不到良好发展。截止目前,中国党史学科定位仍处于模糊状态,在学科归属上争议较大,当时的学科定位上大体有四种不同看法,首先认为中共党史学科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其次认为中共党史学科应归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最后认为中共党史学科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而这样的争议导致中共党史学科长时间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快,中共党史学科的价值逐渐被忽略,政治育人学科特色随之退化,导致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受到严重阻碍。

3.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对策

3.1壮大中共党史学科队伍

加强中共党史学科队伍建设对于推进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来说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中共党史学科队伍建设也可以说是加强党史学科的基础。自从1985年高校停止开设中共党史课程以来,党史教师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骤减,随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部分党史工作人员心态浮躁、研究工作落实不够深刻,对党史研究的兴趣逐渐降低,每年进入党史工作队伍的人员数量较少,无法及时补充队伍,这些都是导致党史学科建设受到影响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现阶段要补充党史学科队伍人员,并进一步加强对党史学科队伍的思想教育以及相关培训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队伍建设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党史学科建设必须扩大宣传加强呼吁,使得党史研究人员在头脑里存在学科建设意识,树立起学科建设意识才能具备学科建设责任感,对于中共党史来说,面对外界因素的干扰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这对于落实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工作来说有着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工作人员需认识到学科发展中所存在的挑战,为学科技术作出更多贡献,真正加强党史学科研究建设基础。

3.2清晰学科属性,准确定位中共党史学科

根据现阶段相关部门所颁布的学科目录可以了解到,中共党史学科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但当时学科终归归属于哪一级学科最好,不同学术界的专家有着不同看法,但在不同的看法中都具有一定道理。而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准确定位党史学科,结合各种看法,将其作为跨多个一级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确保中共党史建设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整体出发,无法将其归属于一级学科中的任何一个,可将其看作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较强且相对独立的一级学科,尽快赋予中共党史学科清晰而又明确的属性,推动后续建设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3.3强调学科建设方向调整

要坚持学术研究以及解决现实问题二者相结合的基本建设原则,致力于党史研究与党建研究相结合的工作重点,将党史学术底蕴充分显现出来。当前,部分学科开始关注党建研究,对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来说这是发展动力,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党史建设研究学者需进一步拓宽思路,吸取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寻求全新研究生长点,同时党史研究者要立足于党史基础,通过具有说服力的历史事实和经验,为思考和解决现实党建问题提供理性借鉴。党建研究的本质是问题研究,而问题研究离不开理论铺垫,党建研究是从实际出发,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豐富党史学术底蕴,拓宽历史纵深感,确保党史和党建有机融合为一体,强调学科建设方向的调整和研究措施的优化,利用将两者相融合的全面研究方法推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

3.4丰富研究内容

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基本建设需求促使党史学科研究内容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和丰富,中共党史学科研究内容较为宽泛,根据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分门别类且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从不同方面展开工作落实,其中包含全国党史和地方党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建设史以及建设历史等不同方面。

4.结语

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党史学科建设工作力度随之加大,要关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整有序的党史研究方法体系,使其在体系中获取全新生命力,可通过各环节、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补充的方式发挥研究方法体系的积极作用,做好党史学科建设把关工作,注重内容调整优化,促使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可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雷动辉.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研究[J].管理观察.2019(36)

[2].崔娜萨.关于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改革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8(S1)

[3].陈广平.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党史党建的构建策略探析[J].管理观察.2018(17)

作者:阮碧波

跨视域学科建设论文 篇2: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重视的几个误区和转变

摘 要:高校一流学科是国家教育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政府职能履行的行政化导向、功利性的绩效评估及更为严重的资源偏向策略,严重影响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阻碍高等教育的生态性发展。必须深入把握一流学科建设内涵,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和主体性地位,深化高等教育生态理念的应用,全面构建蓬勃强大的一流学科内生动力。

关键词:一流学科;软实力;建设;生态;内生动力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备受各方关注,它需要各方的协同力,秉承创新型和跨越式的发展方向,最终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发展综合实力。随着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逐步深入,各个环节都出现了诸多难题和挑战,严重阻碍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步伐。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过度行政化、建设过程功利性很高、有限教育资源的过度侧重投入及缺乏足够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如,朱苏、赵蒙成指出,学科发展的自然生态被破坏,学科之间极度失衡,基础学科被大大削弱,弱势学科面临被淘汰的命运。[1]何晋秋指出,一流学科“对于国家对社会的期望和需求认识不足”,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且一流学科的指导思想、办学层次、教风学风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不足。[2]

随着一流学科被社会各界所正确认知和理解,人们更加关注一流学科长远的发展路线,而非爆发式的成果輸出。宣勇指出,要深化对什么是学科、大学学科建设什么、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等问题的理解,这对于提高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十分必要。[3]靳诺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流学科的强有力支持,要深入关注一流学科的先导性、创新性、国际影响力。[4]因而,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要真正落实内在的驱动要素转变,强化学科软实力建设、深化发展目标。

一、建设高校一流学科的本质

(一)一流学科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

“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便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讨论和关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研究和规划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学科作为高校的基本组成因素以及办学的核心,反映着高校的教育情况,影响着人们对高校的认知。一流学科是高校软实力的最直接表现,它代表着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思想理念及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高水准,诸如高校文化对于各方都是强有力的吸引力,高校秉承的理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极大的引导作用。同时根据全球一流高校建设历程的经验,一流学科建设并不仅仅在于学科内在优势的展现,而是要突出学科内部构成因素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这就好比生态系统的建设,其中既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鲜花、树木,也要包括野草,这些花草树木相互支持、共同生长。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也需形成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随着一流学科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细化、分化乃至重生,代表着一流学科新的“软实力”产生,已成为现代高校科研水平的代名词。围绕着高校软实力,一流学科建设必须真正体现高校特色的发展路径和制度体系,并深入体现历史文化,而非与世隔绝,从而形成良好的软实力“粘合剂”,让高校各个环节和层面保持一致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形成强大的内在归属感和成员之间的紧密性,减少一流学科的单打独斗。以此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完善的组织流程及精确的组织活动,完成高校软实力建设必要的任务、责权划分,打造出真正的高校软实力。

(二)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重要基础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先进的思想、创新的科研力量以及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一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任务,而一流学科的院士、学术带头人、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依托一流学科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凸显大学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以此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二是,国家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需求。全球大学排名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基本上包揽所有的一流大学,他们不仅是老牌的军事强国、经济强国,更是教育强国,与他们相比,国内高校排名和整体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直接影响国家社会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力状态。因而一流学科建设关系着我国能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抢占有利地位。三是,追求学术卓越,构建国家建设先导。一流学科的本质要求就是具备卓越的学术水平,能够随时代变迁而发展,依靠卓越的学术构建强劲的学术创新能力,洞悉国家、社会发展的真正需要,培养一流人才,产生卓越的学术思想,取得划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进而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产生强大的影响。

(三)注重建立属于一流学科的内生文化

事物的发展脱离不了它的内在,同样一流学科建设被各方给予极大的关注,随着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流学科的本质、内涵、目标、理念等成为重要话题。相比于一流学科建设中出现的“东拼西凑”、“随意化”等发展局势,文化建设思维注重学科体系内、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和谐共生,强调学科建设主客体的平衡性及良性循环递增。一是,谋求以人类、社会、国家乃至地球的和谐发展为使命,以追求“学术卓越”为导向,积极面对社会、各行各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发展转型,注重切实解决重大技术创新难题和产业发展瓶颈。二是,一流学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语言系统乃至行为方式等内容,它们会在同一环境氛围内不断得到熏陶,逐步走向共通、相近,进而能够在一流学科体系内获得系统性的信念、准则,构建一种属于学科自身的学科知识、规则制度、生态特性及科学思维。三是,一流学科内生文化是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传承沉淀下来的,具备很强的遗传性、规范性,可以成为一流学科发展的行为指导、信仰力量乃至道德秩序,是学科内部个体身份认证、内心所向。四是,一流学科内生文化表现为显著的去标准性,即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在学科历史演变过程中坚持高水平、特色发展追求,能够集聚优势,不断去适应、突破和改变,而非固守。

二、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点

(一)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行政化严重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公共事业,它与国家、政府政策息息相关,一流学科属于极其典型的依赖性组织,甚至可以说是用钱“堆”起来,被称为昂贵的“奢侈品”。因而政府职能作用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极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政府职能的牵引作用已经为全国高校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了我国高校整体水平。一流学科建设在获得资源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与政府部门进行互动,但政府职能的行政化现象在日益猛增,很容易导致高校学科建设产生对行政化资源配置的依赖性,政府职能从本质上是需要从宏观层级勾勒出一个整体性的大学学科层次机构及学科建设基本秩序。比如政府职能参与建设交叉学科的过程中,必须在合理投入教育经费的同时,还要强调新兴的交叉学科能够得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培养出能够适应某一领域的人才。但实际运作中学术力量和政府力量分化严重,导致一流学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少高校的一流学科的资源力量强大,但部分非热门专业院系则资源匮乏、经营惨淡,尤其是人文、政治学科波及最大。此外,政府职能的运作本是为高校学科发展打造基本的外部环境,释放学科发展改革的重要政策符号,但却在根本上影响一流学科建设在外延上的扩张,导致其专业性、专用性、专研性变得越来越模糊,发展阻力越来越大,学科建设的自我主观意识会被逐步弱化,一流學科建设的内涵被误解或者随意理解。

(二)基于绩效评估催化学科建设功利性

功利性现象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最为常见的问题,由于投入了大量资源,国家、政府、社会乃至高校本身就迫不及待地想获得“高产出”。最为典型的表现是根据学科绩效考评结果确定以后的财政拨款、人员配置等内容,属于典型靠经验办事,且这种模式在以往高等教育建设过程中非常普遍。学科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学术资源行政化,来源单一化,诸如采取以学科费用和绩效评估为基础的一流学科建设拨款方式,其中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评价结果甚至无法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主观性价值判断很多。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受制于直接或间接控制学术资源的政府机构或学术权威专家,一味的迎合,已无自由发展科研,更是出现公然贿赂、学术造假等现象。[5]不同学科建设差异本身就很大,越往一流的方向发展,差异性需求越明显,这对于绩效评估人员的能力要求更高,而且一流学科发展中极易出现很多一开始不被各方认可的内容,这对于绩效评估而言,操作难度大,极具挑战性,很容易产生偏颇事件,阻碍学科的创造性思想、理念等得到深入研究。一流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且需多方共同努力,也就会涉及到诸如政府、高校、院系、师资乃至社会各方的责任和利益,但绩效评估更多围绕一流学科内部运作情况,会导致各方依据自身需求和利益产生不合理的评价,影响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实效性。

(三)资源偏向性策略损坏教育系统生态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普遍存在简单主义的行政要素投入,即爆发式的将学科建设所需要的资源要素集中投入到其中,以期实现学科建设速度腾飞式的发展。遵循经济逻辑,过分追求投入产出比,功利色彩过于浓厚,由此使得资源急剧向优势学科聚集,弱势学科失去了生存的基本空间与发展的必要平台,学科发展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世界一流学科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文化创新与传承上的国际影响力,在思想理论、观念价值、制度文明等方面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度。[6]因而简单地集中投入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外部要素上,不仅无法科学地帮助学科建设,还会造成学科所处的教育生态系统出现严重“偏科”,附属、相关的学科会相应地被压制,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无法获得有效的“再生资源”,会因为得不到有力支持,再加上本身吸引力不足,被越来越边缘化,走向衰落,导致整个学科教育系统出现“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所阐释的多者越多、少者更少,在现代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流学科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很大程度的潜在“灾难”,一旦高校拥有一流学科所带来的超乎想象的地位和权力,会进一步强化“马太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进一步损害教育生态系统。加之高校所处地域经济水平及国家宏观调控,“985”和“211”高校、东部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获取资源会更加容易,不利于中西部普通高校的健康发展。

(四)快速推进导致学科发展可持续性差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大幅度地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但深入其根本会发现,一流学科建设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理念、发展模式极其相似,甚至过于依赖高水平的资源进行外延式扩展。诸如一流教师一直被当做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突破口,能够快速给高校学科带来资金、声誉等方面的优势,各个高校无不纷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高校“人才大战”中,直接导致师资队伍建设进入“白热化”阶段。虽然这种模式可以获得一定的“立竿见影”效果,但伴随边际收益递减效应,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后发力量会出现严重的薄弱现象,导致发展的可持续性差。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表现为顶层设计中与其他学科的合理配置,特别是交叉学科的规划,对一流学科可持续发展影响甚大,正如澳大利亚大学组建“专业学院”的初衷是为了在建设交叉学科的过程中能够既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又保障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健康发展,进而培养出某个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专业性人才[7],但必须建立在宏观方向整体把握学科发展,并对每个学科相关工作进行监管的基础上。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可持续性差更是反映出高校学科软实力建设被忽视。学科软实力不仅包含学科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力量,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学科成果,学科规模等,还包含学科成员的理念、价值观及行为,以及学科组织的科学性、正规性。现阶段高校一流学科所有的专家、学者、资金等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建设过程中,导致重复投资、过度建设,使学科整体很难获得开创性、突破性的发展。

(五)高校一流学科国际进程备受困扰

一流学科建设永远不是闭门造车,是需要站在世界舞台上,以卓越的研究、学术的创新、顶尖的教授、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基础投入等来获得国际认可的。但从我国高校一流学科走向国际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仍存在质疑和商榷,无法形成很好的一致性,诸如国际一流学科怎么界定和认定、什么标准乃至如何测量,都缺乏足够的实际依据,无法获得足够的、令人信服的结果。一是,我国国家体系、管理模式、社会背景与国际科研进程衔接存在差异,导致一流学科建设探索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诸如一流学科的国际地位、声誉,存在领先的时间滞后性。同时我国高校一流学科还要面对整体表现、学术声誉在国际领域测量性差的困境,而且国际上一流学科评价的规模效应、权重分配、参数选择、信息数据等方面与我国都存在很大差异性。二是,作为一流学科评价最为重要的指标,一般都选择国际重要期刊,类似SSCI、SCI作为重要成果数据来源,虽然此种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值得考量,但由此存在的局限性也影响到国内一流学科参与国际评价的效果。三是,人们关注和讨论剑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知名高校时,更多的是关于他们所培养的学生质量一流,能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认可。由此可见,学生培养质量是一流学科国际化进程的重要衡量指标,但国内学科在此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表现远远低于国际一流学科水平。

三、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转变路线

(一)把握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加速政府职能转型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有赖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政府职能更是制约我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的解决,需要政府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正如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所强调,“坚持以绩效为杠杆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坚持推动高校内部学科、院系和相关部门完成规划设定的任务和目标,帮助高校学科建设走向理想和成熟。[8]一是,构建分类分层的一流学科内涵建设。政府部门在设立一流学科目标时必须消除一刀切,不同高校、不同学科所处的现状条件是有区别的,政府部门帮助高校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时要基于具体情况,紧扣高校学科的阶段、水平、特色、传统等内容。二是,政府对于一流学科建设的评价转变。对一流学科的认知决定着采取何种评价方式,政府部门要清晰一流学科的真正价值、目标。如从满足社会实践需求出发,考量学科建设是否脱离实践,是否能够直面国家、社会、群众的危机和挑战。三是,一流学科建设资源集聚调控。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对现有的市场、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集成,积极转变职能,更好地厘清与大学的关系,帮助高校打破面对跨校、国内、国外资源利用的各种束缚。

(二)尊重学科内在学术逻辑,强化自主权和主体性

一流学科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将学科建设放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快速形成和发展。学科院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层组织,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真正实践载体,它属于有生命力的组织系统,其内部作用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流学科的生命力。即院系组织由自身主导掌控,学科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学科人员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实践载体,必须对学科建设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必须赋予学院核心的决策权,彻底消除潜在行政化现象,保证学科的生产能力,更要避免其他外部力量对学术自由的干扰性。一是,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学科院长在学科内部管理中具备卓越学术水平和领导能力,进而能够准确把握国内外在此领域的发展动向和特点,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一流学科发展规划,在处理发展难题和协助各层面人员上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办学的氛围。二是,学科内在学术环境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便于知识的创新、个体的成长等。通过建立学术俱乐部,提供给校内教师以良性的學术交流平台,推动重要的、创新的学术理念和观念得到深入讨论和分享。通过建立个体生涯规划,引导每个学科教师参与到一流学科建设的项目、规划中,给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进修、成长机会,同时教师能够在此平台上充分展示自我。三是,院系内部层级机制调整,优化学科管理的权责利。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目标,对附属和相关的学科进行相应拆分、调整、组合,并且配合一流学科整体管理,根本上推动学科自主管理体制的建成。积极投入更多的资源到学科内部,学科负责人能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中,确保他们能够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在学科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展现,另外,在职、责、权不统一的问题上,学校应该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将学科负责人的管理职责清晰地划分出来,这样能够避免学科负责人与其他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之间产生权利重叠的现象,确保两者之间权力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9]

(三)强调学科生态视域理念,推进专业课程一体化

学科指一个知识体系,它是一个系统概念,包含学科、专业、课程三方面内容,因而一流的学科体现了科研的优秀平台、育人的良好平台,更是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平台。习近平主席关于建立一流学科指出,必须探索中国建设之魂、发展之魂,基于此,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要深入理解学科生态视域理念,找寻潜在的互动生产关系,而非简单的各个环节拼凑而成。一是,探究一流学科布局的生态结构,从学科与学科、学科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着手,秉承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明确学科生态链条,如主干学科与支持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内部构建,持续推进学科各司其职、协同成长,帮助一流学科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学术生产力。二是,以知识生产逻辑为主线,以经济逻辑为补充。一流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知识生产和经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适度淡化定量考评,凸显知识的本土性和应用性,形成一流学科建设的自身特色,实现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0]学科生态视域同样体现示范带动效应,一流学科处于“高峰”,通过引领带动共同发展,将高校的“洼地”全面提升起来。三是,优化“去劣”的一流学科建设思维。要明白一流学科不是简单的保持高水平,不能盲目地称颂,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发展忧虑。毕竟我国高校所面对的根本任务是建设多科性或者综合性大学。必须真正协调好“优”和“劣”的关系,“去劣”意味着通过建设和扶持,加速处于劣势的学科走向优良。“去劣”也是“存异”,这是一流学科生态领域必须接受的事实,要尊重高校各学科间的差异,才能实现整体优良化的转变。

(四)坚持一流学科软实力思维,构建学科内生动力

一流学科软实力的内涵从本质上是能够集聚学科组织系统,形成紧密的内部协作力量,进而在学术研究中发挥出强大的团队效应和价值,全方位提升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创新一流学科建设理念。一流学科内涵包含价值、精神、使命等深远而独特的内容,整体功能宽泛且多元,需要关注内在规律、社会规律、国家发展战略诸多因素,不是简单的多指标衡量。尤其是避免以国际高校排名等方式来衡量学科水平,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坚决抵制“毕其功于一役”的建设思维。二是,推动一流学科点从线到面整体建设转化。“点”是以一流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点作为建设主体,“线”是以一级学科为建设主体,全面带动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面”是以一流学科门类为建设主体,配合跨学科、交叉学科及学科群等思路推动建设,以此应对不断分化、综合的学科发展状况。“面”的建设把不同理念、方法、范围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真正的一流学科建设“主体”,实现以高校为平台,统筹规划,使学科获得强大的内生动力。三是,改变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教师聘用是一流学科队伍建设的“入口”,这个“入口”制度要真正体现学科建设水平,扩大学院遴选教师的自主权,打破高度集中的高校统一管理;扩大院内教师参与权,提倡“教师在聘教师”,由系或学院教师组成选拔评委会;严管教师聘任程序,层层筛选,保障教师队伍高质量,以激励策略促进人力资源的保值和增值。[11]四是,深化共同的、清晰的一流学科使命。学科建设要梳理清晰的短中长期目标,提升学科建设使命、明确学科存在目的,并以此体现一流学科特色的自身定位,提升学科成员的使命感,使得学科学术生产统一方向,有效聚集学科成员的学科要素。

(五)构建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的形与魂

从学术标准看,国际一流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一流的科研、一流的学术成果、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学者队伍、一流的人才培养。从国际一流学科发展可以看出,其所在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达、政策和经费投入非常稳定,同时具备很强大的基础学科,拥有非常多的学科带头人,这都为国际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不容忽视的带动作用。一是,考虑到当前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具备很强的美国模式,在全面学习欧洲、美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的冲突。毕竟国内高校、学科首先要遵守的就是社会需求逻辑,因而不能简单地拿国际一流学科的学术表现来直接评价国内一流学科学术逻辑。诸如清华大学的校办产业在产值、技术创新、解决就业等方面,就远远超过美国顶尖的大学,得到国际评价体系的认可。二是,推进一流学科带头人遴选和培养机制。探究国际一流学科发展经验,不难发现学科带头人能够发挥自身的感召力,吸纳会聚一流师资人才,构建相适应的一流学科建设理念、价值和文化,可以说一流学科领头人不仅是推进学科研究进程的必要要素,更是保证一流学科稳固发展的重要精神条件。而且学科带头人要始终站在学术前列,能够时刻迎接各方面的严苛考核。此外学科带头人需要较强的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内外部协调沟通能力和开放包容的领导风格,才能组织学科成员高效完成学科的使命和高价值的研究。[12]三是,强化国际合作领域和深度。国际合作是一流学科走向国际的重要路线,特别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推动全球高校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因而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或主导国际学术、科技研究项目,保证自身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同时能够逐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

四、结论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全面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及当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应当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理念变革,推进高校学科内部结构优化,勇担一流学科建设的强大使命,加速高校学科跻身一流之列。

参考文献:

[1]朱苏,赵蒙成.论一流学科建设的经济逻辑和知识生产逻辑[J].江苏高教,2017(1):19.

[2]何晋秋.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4):18.

[3]宣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6(5):2.

[4]靳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形”与“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5.

[5]王焰新.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三个坚持”[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6.

[6]Harkin D G,Healy A H.Redefining & Leading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J].Australian Universities’ Review,2013,55(2):81.

[7]Harkin D G,Healy A H.Redefining & Leading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J].Australian Universities’ Review,2013,55(20):90.

[8]张德祥.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审视[J].教育研究,2016(8):39.

[9]刘路,刘志民.我国大学学科管理模式变革探索:英、美、澳一流学科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17):64.

[10]李运庆.和而不同 同生共长——“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江苏高教,2017(1):105.

[11]郭书劍,王建华.论一流学科的制度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2):38.

[12]方阳春,贾丹,陈超颖.世界一流学科带头人的科学遴选和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5):24.

作者:王洁 蒋灿华

跨视域学科建设论文 篇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固本基石

[摘 要]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之本,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缩影,展示着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特色优势、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一直以来都居于主导地位,统筹高校的各项工作。基于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和学科建设工作的探索,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固本基石,既为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又为新时期高校探索学科建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有力助推。

[关键词] 立德树人;新时代;学科建设;固本基石

[基金项目] 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2020lslktwzz—040)

[作者简介] 吕晓东(1966—),女,辽宁沈阳人,博士,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医学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建立在全面把握立德树人深邃内涵基础上

新时代的高校学科建设务必要科学、合理,想要做到和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与合理,就需要建立在全面把握立德树人深邃内涵的基础上,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在立德树人深切认知和了解基础上提出的策略和思路,才能真正符合高校教育教学需求,才可真正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因此,当务之急还是要从立德树人的深邃内涵入手。有关立德树人的深邃内涵,可做出以下几种解读。

(一)立德树人首先是一个教育学概念

立德树人是教育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教育改革视域下的产物,指代的是教育方向,更代表了高校学科的建设方向,它的基础内容和意义还是要从教育角度去理解和认知的。

立德,即品德、坚守德育为先,旨在通过正面的教育感化人、引导人和激励人;树人,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教育途径来塑造人、改变人和发展人。立德树人,是在培育德行的基础上培育人才的路线,全新时代社会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任务,亦是一项具有改革意义的重要使命。学科建设是贯彻、执行和实现立德树人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值得尝试和展开探索的,由此成为高校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发展目标。

(二)立德树人是育人的一个基本方略,亦是结构完整的培养体系

辩证把握立德树人的主要元素及其内在关系,是正确贯彻和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科建设所需要考察的重点内容。简单来说,“树人”是最终目标,而“立德”是根本,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德”被放在了特殊的首要位置,可见它是一种指引、一个前提,是需要首先被考虑到的因素,所以,要先有“德”再有“才”,才是一个合理的思路。“立德”是摆在“树人”之前的一个指导原则,它与我国教育相结合,才是人才培养的正确路径。其次,“立德”在可作为“树人”的标准认定,有德有才的人才可称之为德才兼备,正因如此,需要先将“德”培养起来,再着手“树人”,两者有先后次序之分,需要辩证得看待两者关联。

(三)立德有双重思想指向,要全面认知

立德树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认知。狭义的看,它是人才培养的方略,是针对学生而展开的德育教育;而广义的看,立德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除了要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德育教育,也需要关注和重视师德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做到协同发展,才可实现双方的良好影响、相互作用,便可形成正向的教育氛围及环境,即使是学科建设,也需要全面认知立德的真正含义,从而从局限的眼光中走出来,在全面认知基础上助力学科建设统筹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与理论育人同构

(一)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契合

学科建设是党的高等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百年”奮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以评估推进学科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有效发挥学科效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

坚持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办学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为改革动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更为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科发展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坚持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就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规律,紧紧抓住我国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是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显著特征。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和东西方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和角逐越来越激烈。近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更加凸显,为高等学校办学、改革、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有学术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更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政治属性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学科建设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鲜亮底色。

(二)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

学科是高校学术组织存在的本质特征,从高校三大职能来讲,人才培养是高校重要职能,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学术自主的存在和发展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因此,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首要出发点是人才培养,要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同时,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实现育人育才的重要职能。

学科建设具有科学性,围绕育人育才的根本,讲原则、讲规律、讲方法,才能实现更新、更高、更快地跨越和发展。学科建设要立足学科特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卓越人才计划、创新人才计划、拔尖人才计划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高校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遵循教育原理和教育规律,要与教学、科研工作相融合,最终落脚于人才培养,不断深化学科内涵,引领高科技、高层次、高水平的知识技能、产能开发利用等。高校学科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科基地建设,创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三)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适应

高等教育肩负着引领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使命,学科建设是推进这一使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载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华,源自实践又归于实践,是中国特色实践探索的规律性真理,以其指导学科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1]。因此,探索当前国际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其发展走向,是高校学科发展最适宜、最接地气的明智之举,也必然会引领学科以及高校发展的全新定位。唯有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土壤,“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冲刺的有利时机,高校学科建设才能获得更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与政治信仰同向

学科建设要坚持政治属性。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他强调,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2]。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必然要求一流学科建设的跟进,学科的发展没有止境,科学发展也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科学家身后的祖国,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政治属性,离开了国家的政治属性,科学再发展也如无本之源,没有归属和航向,可能还会走向灭亡,甚至驶入黑暗的无底之渊。因此,坚持学科建设的政治属性,才是最强大的发展,最高层次的递进。

学科建设必须加强团队思想修养。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要素之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专门人员队伍的思想修养对学科建设的发展也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学科队伍的团队思想建设是保障和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提和基础,加强队伍的思想修养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基础工程。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参建者的思想建设不容忽视,团队思想修养决定着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格局。这个思想修养既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也包含专业领域的思想建树,是为人与治学的根本,其中体现的立德树人思想主要针对队伍本身,是向内的,体现为一种内驱力。

学科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学科建设的中心和目标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曾经有人把学科等同于大学,提出“学科即大学”的观点,虽有以偏概全的意味,但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科建设的目的就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基于此,不难得出学科建设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用“合格”来做界定,是为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乃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神圣使命和任务。

四、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与人才培养同步

培养优质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任务与目标。大学区别于科研机构的关键在于,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4]优质人才包括各领域、各行业有突出贡献和卓越发展潜能的领军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培养各领域专门人才做过重要论述,分别对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网络科技人才、军事人才、法治人才等提出过细化的一系列重要要求。所有这些优质人才都要通过学科的系统培养,而这一系列重要要求,也正是学科建设的任务与目标。探索培养优质人才的路径与方法,提升优质人才的专门知识结构,是学科建设梯次发展、与时俱进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目标和任务。

高素质人才需要高水平学科建设。大学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不论是教师队伍中的高素质人才,还是作为培养对象的高素质生源,这两部分群体的成长和提升都需要高质量育人环境和平台。反过来,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推动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高水平的学科建设能够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積累提供可能和充分成长空间。高素质人才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等,这也就是对高水平学科建设提出了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科建设的首要标准。立德树人与学科建设工作必须统筹协调、互促共进,才能不偏离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偏离教育事业的育人宗旨。从本质上讲,立德树人和学科建设都是人才培养工作,都是为国家培养有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密切联系、牢不可分,如果说高校学科建设是探讨如何更好地育才,培养国家在某些专业领域中的拔尖人才,那么立德树人则把握着育人的核心问题,它决定的是人才的本质和属性,关乎未来服务于谁,也就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因此,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发展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双一流”建设,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5]。可见,面向未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学科建设才能成为一流学科。

五、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要追求创新发展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的学科建设切不可故步自封、寸步不前,需要做的是高瞻远瞩、大胆创新,只有结合现实育人需求和要求来实践全新的建设路线和方针,才可真正踏出不一样的教育格局、才可真正提高育人水准。这样来看,具备创新思路是尤为重要的,也就需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细细思量,从而与当下环境、实况做到对比和分析,方可找出以往的不足进行弥补和修正,才可真正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创新,实现逆袭。

在学科建设道路上,创新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鼓足勇气和信念,就可以走上创新道路,除了要结合社会新闻将正向价值观引入教材、走进课堂,还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入学生的头脑中,这样即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正向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紧抓教材体系是助推学科建设走向成功的关键,还需高度关注并紧抓建设,更要学会借鉴其他学校的教材创新建设,从而为学科建设找寻创新契机。在课程方面,要多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历史层面教育、交叉学科层面教育、国际层面教育等诸多方面的落实情况,从而让立德树人在学科建设中实现全方位覆盖。

除此以外,還要紧抓专业课中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呈现频率,从而逐步提高育人质量,还要在回顾学科专业发展历程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多样的学科群发展战略,更要紧抓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从而在育人方面完成跨越式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关注到硬件设施建设及学科专业教师的影响力,从而开创学科跨领域合作、跨领域学习和讨论,这对于学科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皆是有较大益处的,从而营造可传承的文化氛围,助力高校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成熟育人道路,在立德树人的视野下将学科建设得愈加完善、发挥和释放更多教育功效,终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亦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高校重点关注和认真落实。在教育发展、人才需求的全新时代,高校务必要扛起社会赋予的立德树人使命与责任,更需加大学科建设,从而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方可巩固教育成果、保障教育基业,从而让高校在育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保障人才输出质量,为社会稳步向前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敦春,刘国坤,谢联辉.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1):48-49.

[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

[3]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杨立昌,沈洋.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贵州高校数据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20,12(4):67-73.

[5]王超,王自然.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考[J].商情,2020(34):159.

O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he Founda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L?譈 Xiao-do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Liaoning 110847, China)

Key words: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new era;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olid foundation

作者:吕晓东

上一篇:市饮水安全工程论文下一篇:中文学音乐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