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视域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新模式建设

2022-09-12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科学内涵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就是利用一种教学模式来从新定义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的新理念, 他将辅导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整合为教学内容, 用教学手段和课程形式来运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用科学合理的育人方式去评价辅导员工作的实效, 将零散而又杂乱的辅导员工作变得科学、标准、优化, 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也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构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需要有科学准确的教学模式来借助, 一般来讲会将辅导员工作分为基础工作和专项工作两大模块, 工作内容涉及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

在众多的工作中, 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两大模块分为基础指导课和专项指导课, 课程每一模块设置了若干项目, 每一项目中设置几个不同子内容, 并对每一个项目的内容都做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和教分。同时,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具体要求, 确定课程授课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制定相应的课程教案, 最终通过上课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 推动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建设进程。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育人工程, 并不是靠辅导员队伍本身就能完全建设完善的, 要靠学校内部的力量和环境的支持。政策、培训、设施等是高校辅导员课程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实施保障。

只有政策性的支持, 缺少硬件设施的完善。

“要积极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开展创造条件, 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外出培训等, 只有政策支持不能保证必要的开展时间, 应该按照在校生人数划拨活动经费, 从而满足辅导员课程化的必备条件, 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第二, 存在单纯将辅导员工作随意量化的缺陷。由于工作琐碎、涉及范围较广, 对接学校多个管理部门, 导致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 参与课程化的思想认识及能力水平不高, 工作业务主要集中在事务性管理和活动性工作等范畴, 较少涉及教学性工作, 对课程的质量要求不高, 校方对其工作量化管理较为随意, 导致开展意图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 媒介与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未系统化建立新模式。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工, 将辅导员工作分为几大模块, 传统多媒体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要求, 必须通过媒介的方式来代替和深入影响学生。简单的校园新媒体 (如微信、微博) 虽然已经在影响大学生们, 还是没有系统的建立课程化模式, 只能零散的影响现代大学生, 没有充分的利用好媒介, 全面系统的在线上、线下共同建立辅导员课程化新模式,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到各个角落。

三、媒介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作用

所谓媒介, 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在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共同影响时代的大环境下, 广大学生成为新闻的发现者、传播者、参与者, 提升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凭借媒介自身的传播特性, 成为现代教育教学育人的重要力量。

第一, 媒介可以提升辅导员对课程化的认识和实际运用。有些高校无法满足和提供必要的辅导员课程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外出培训等条件。那么, 辅导员可以利用媒介来查找和获取其他院校的课程化开展经验, 通过学习和了解能够提升辅导员对课程化的认识, 提高课程化的利用效率。同时, 利用媒介还可以开展微信、微博、客户端、移动APP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有效的将辅导员日常工作和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问题, 评估课程化开展的育人效果和量化的结果, 提高工作的实际运用效果。这些媒介都不需要校方对硬件设施的支持, 只需要辅导员的网络技术能力的提高, 既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有解决了实际工作问题。

第二, 媒介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必须首先致力于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要想实现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崇高使命, 需要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 但教师不能随时跟在学生身边, 那就需要媒介来代替其作用, 通过校园媒介来传播育人理念、思想宣传、文化风气、人生道理等与学生生活、学习、时间相关的信息,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提升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综合能力, 使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运用媒介开展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新模式

媒介包括几个方面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 如书籍、照片、影音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 包括通讯类 (如E-Mail、手机等) 广播类 (板报、报刊、广播等) 和网络类三大类。运用媒介开展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就是用媒介要素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完成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有机的建立一种辅导员课程化的新模式。

(一) 做好辅导员工作内容在媒介中的任务划分

辅导员工作内容涉及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 如何将这些方面合理的体现在媒介当中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体现。那么就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媒介的特点来认真规划, 将辅导员工作分为思想活动引导、日常事务管理、文化宣传工作三个大方面, 利用媒介的不同传播方式来开展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内容。

(二) 利用媒介建立辅导员课程化的育人新模式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课程化模式虽然能够解决其都较为繁琐、杂乱、耗时的辅导员工作, 但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无论是事务性工作还是发展性工作, 辅导员都缺少一个面向所管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教育、服务的平台。那么, 就需要学校和辅导员建立一种媒介育人机制, 深入开展辅导员课程化新模式。辅导员课程要建立传统图文 (板报、海报、公示、报刊、杂志、照片、宣传图文等) 、信息传播育人 (广播、通知、电话、电视、影视录像等) 、网络平台 (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QQ动态、学生管理平台等) 的育人新机制, 将已经划分好的辅导员工作内容全部融入到课程化建设当中去,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 通过媒介监督和反馈教育教学的育人的效果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完成辅导员的工作任务, 提高工作的实际成效, 更好的培养和服务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在运用媒介开展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建设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习惯于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 理解事物对事物作出判断、进行评价。这些判断和评价技能反馈辅导员在课程化中的育人效果, 也能监督学生的思想和思想变化, 对学生思想出现偏差、受不良信息影响、被外界势力诱导的时候, 可以有效地将其制止, 又可以及时调整课程化的内容, 有针对性的育人, 从而达到媒介对课程化效果的监督和反馈效果, 更好的形成辅导员课程化的新模式, 有效的提高学生工作的实际效率。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利用教学手段和课程形式来运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用科学合理的育人方式去评价辅导员工作的实效。近些年来, 辅导员课程化也遇到了一些脚肿的难题, 就是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各个角落,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建立一种新得课程化模式, 那就需要媒介的介入, 通过传统和现代的手段相互配合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媒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

[2] 孙作青, 郑昊.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构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9 (01) :84-89.

[3] 闫莉冰, 蔡邵.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理论初探[J].教育现代化, 2017, 4 (23) :89-91.

[4] 付新, 王耕, 包伟, 项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背景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 26 (04) :42-46.

[5] 解书华, 唐治, 姚宏佳, 潘琪.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9 (02) :188-191.

上一篇:我国城镇养老保障模式研究综述下一篇:地方选修课程构建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