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下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色产业下生态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特色产业下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篇1:

海南省经济林下复合种植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 要 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是近几年发展较快、能够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模式。海南省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种植管理比较粗放、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此提出发展对策,为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经济林 ;复合栽培 ;现状与前景

分类号 F326.24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1]。随着林下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2],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下经济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海南省,橡胶、槟榔和椰子是重要的经济林。据统计,我省橡胶林面积50万hm2左右,槟榔和椰子种植面积11万多hm2,占全省现有经济林面积70%以上。橡胶、槟榔和椰子均属于高大的乔木,单一种植光、热、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未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经济效益不高。宽大的株行距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开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闲置自然资源,还可改善林中的光温条件和土壤结构,同时减少劳动力及肥料农药等物资的投入,节约开支,增加农场及农户的额外收入,极大地增加林地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全面促进热带经济林及林下作物产业发展,是新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是“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效益高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视,海南省发展林下经济已经迫在眉睫。为了使海南省更好地发展林下经济,本文在我省经济林下复合种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下发展复合种植的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主要对策,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 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现状

1.1 自然资源概况

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22.5~25.60℃。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光合潜力大,年日照时数1 780~2 600 h,太阳总辐射量4 500~5 800 MJ/m2。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年降水量1 500~2 500 mm。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1.2 经济林下复合种植现状

海南省橡胶、槟榔和椰子种植面积达60万hm2以上,但林下复合种植较少,土地利用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环境利用率有待提高。目前海南省橡胶、槟榔和椰子等经济林下复合种植面积较少,且为老百姓分散种植,管理粗放,生产技术不配套,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偏低,制约了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2 海南省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的优势

2.1 自然资源优势

海南省光、热、水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光合潜力大,降雨量充沛,为海南省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2.2 经济林优势

橡胶、槟榔和椰子是海南省重要的经济林,橡胶种植株距一般为2.5~4.8 m,行距一般为4.8~8 m[3]。在我国除台湾外,海南省槟榔产量占大陆总产的99%[4],槟榔产业已经成为海南省农业中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种植株距一般为2~4 m,行距一般为2.5~6 m[5-7]。椰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8-9],其中,海南省是我国椰子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5%以上[10],目前种植面积达4万多hm2,株行距均在6 m以上,一般种植160~240株/hm2。宽大的株行距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3 作物优势

海南省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糯米香茶等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益智、巴戟天、牛大力、鸦胆子等药用植物,食用菌类、切叶花卉等产业均是我国热区的特色经济产业,其生产潜力大、用途广、附加值高、需求量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独特地位,已成为热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热带香料饮料作物、药用植物、食用菌、切叶花卉等在生产上均需一定程度的遮光。胡椒叶片的光补偿点低(100 lx),适宜在一定荫蔽条件下生长;香草兰属半荫蔽性植物,不同荫蔽度茎蔓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70%~75%的荫蔽度茎蔓生长较快;咖啡属于半荫蔽作物,苗期适宜荫蔽度为60%~70%,定植后至结果前40%~60%,结果期20%~40%;可可是喜荫植物,幼龄可可生长适应的荫蔽度为50%~60%,成龄可可园荫蔽度控制在30%~40%可提高产量。食用菌需要荫蔽的生长环境,同时不会与橡胶树争肥,而且食用菌栽培过后留下富含营养基的菌丝带是橡胶林的优质生物菌肥,可为橡胶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橡胶、槟榔和椰子等作物行间距较大,单一种植光、热、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未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经济效益不高。经济林宽大的株行距为林下作物生长提供了大量空间,同时也可为林下作物生长提供一定的隐蔽和为作物攀缘生长提供支柱等。

2.4 政策优势

2007 年2 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指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随后温家宝在多次考察、座谈中提到发展林下产业的重要性。同年4 月,温家宝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因此,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是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也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2011年,温家宝在广西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上指出: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促进农民增收,又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明确提出要加大科技扶持和投入力度,重点加强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品种的研究与开发;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2011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林下经济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新的增长点来抓。2013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3]114号),提出从今年至2016年底,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的农民达到400万人。根据各市县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市场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发展模式,聚集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具有区域化特色产业的十大重点项目。

2.5 发展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天然、绿色、健康的产品越来越青睐。热带香料饮料作物、食用菌作为原生态的绿色健康产品备受消费者欢迎,海南是我国鲜切叶的主要产地,近年来切叶面积大幅度增加,其销售量占全国切叶市场份额的85%左右。随着需求的增加,需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而海南作为全国主要的热作基地,已无更多的土地可利用,因此,需探索发展经济林下的复合种植。开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已成为海南热作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生态省建设,经济林下复合种植产业化将成为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亮点。

3 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农户分散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海南省橡胶、槟榔和椰子等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大部分为农户自行分散种植,管理粗放,对于适宜林下种植的作物无选择,种植密度及施肥等管理技术不清楚,盲目种植,经济林及林下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均不高,严重制约经济林下产业的发展。海南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在经济林下种植的作物种类很多,然而目前连片成规模的林下复合种植较少。布局分散,加上部分林下产品仍停留在初级产品,深度开发还不够,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化优势,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3.2 相关复合种植技术不配套

目前,经济林的种植技术和林下作物种植技术都已经成熟和全面,而林下复合种植技术系统性和配套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林下复合种植技术不配套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率不高,严重制约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3.3 资金投入相对短缺

近几年,国家、海南省都特别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大投入力度。但由于前期林下复合种植资金投入较少,加上需要支持的范围比较广阔,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户发展林下复合种植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及产业链延伸等。

3.4 劳动力短缺

农业劳动季节性比较强,特别是果实采收时期,用工量较多。目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流比较普遍,年轻人不是到城里打工,就是从事其他服务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建筑业、服务业等工资较高,而农业生产考虑到实际经济效益的问题,工资普遍偏低,因此,导致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较少。

4 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发展对策

4.1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加强林下复合种植技术指导

目前,海南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在海口、三亚、文昌、琼海、儋州、万宁、陵水、乐东、澄迈等18个市县共有服务站(点)283个,服务覆盖面达128个乡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垦科学院等都是海南省主要的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力量雄厚。应充分利用海南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的农业推广服务平台,结合海南省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根据海南省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模式,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对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技术的指导。总结好的种植模式,建立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逐渐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进而实现经济林下复合种植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林下复合种植产品的采后贮藏与加工,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林下产品,增强经济林下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业化水平。通过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4.2 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强对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农场及农户的资金支持,提高农场及农户开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加强对从事经济林下复合种植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使科研工作者能够系统、连续、长期、深入的开展研究工作,提高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技术水平。

4.3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分区域成立合作社,一方面,建立周边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把用工需求和劳动力情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引进先进机械设备,通过使用机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尽可能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强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责,一方面,当地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加强农技培训,鼓励农民从事经济林下复合栽培生产;另一方面,实行补贴政策,调动农户开展林下复合种植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满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求。

4.4 制定林下复合栽培发展规划

根据海南省经济林下发展的特色和需求,进一步完善海南省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发展规划。制定符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等,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全面促进海南省经济林下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海 渤. 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 绿色科技,2010(8):19-20.

[2] 李金梅,史亚军. 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 《海南农垦科技》编辑部. 海南农垦橡胶树栽培五十年[J]. 海南农垦科技,2005(1):23-43.

[4] 何振革. 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09-110.

[5] 范海阔,黄丽云,周焕起,等. 槟榔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7,36(4):27-29.

[6] 杨毅敏,王 健,郭 诚,等. 槟榔香草兰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性状及根部分布[J]. 贵州科学,2005,23(6):84-87.

[7] 王 辉,庄辉发,宋应辉,等. 不同密度槟榔间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 2012,32(11):4-12.

[8] 潘衍庆.中国热带作物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25.

[9] 王文壮. 椰子生产技术问答[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4-5.

[10] 毛祖舜,邱维美. 椰子丰产栽培技术[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33-34.

作者:鱼欢等

特色产业下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篇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55

1 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

吉首市高度重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着力打好文化旅游品牌。注重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同步,2010年,根据《湘西自治州“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州办发〔2010〕12号),全面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产业发展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11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工作,基本形成了“三点、四线、一面”的特色村寨格局。“三点”即中黄村、小溪村和齐心村;“四线”即指S229线、吉怀高速、吉茶高速和长吉高速吉首段沿线;“一面”即峒河流域风光带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在注重特色村寨保护的同时,加大对特色民居的改造,积极开发特色村寨旅游精品路线和旅游品牌,先后投入资金1.84亿元,成功打造了旅游名村德夯、历史文化名村小溪和中国传统村落中黄等品牌特色村寨,齐心、清明和家庭等6个特色村寨,大力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推了吉首市文化旅游产业的“井喷”式增长。2013年共接待中外游客7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28.55%。此外,吉首市还建立了矮寨、丹青为基地窗口的两个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编制完成了吉首市国家级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吉首市在发展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具体做法如下:

1.1 坚持三项原则,促进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双向互动

1.1.1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

按照“山区特点、民族特征、时代特色”要求,突出抓好特色村寨空間布局规划、用地布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了《吉首市特色民居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制定了《吉首市特色产业培育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规划》,以高速公路以及国道319、209线走向为依托,确定南北纵行和东西横穿两条主线;以矮寨景区、峒河流域、S229线可视面为基点,打造东西横线和南北纵线两条特色民居带。

1.1.2 坚持政府引导,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将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纳入新农村规划,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等政策,并组织市、乡镇(街道)、村组三级精干人员对全市的特色村寨基本情况及民居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13个特色村寨实行编号、建档、挂牌保护。把特色民居的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和村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的良好格局。

1.1.3 坚持科学发展,保护传承并举

以特色民居改造为突破口,按照“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办法,对2692栋传统特色民居进行改造,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特色民居改造2621栋,促进特色村寨的保护与传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创建品牌,提升乡村游的文化品位,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经济发展。通过保护传承加快发展,通过发展促进保护传承,促使特色村寨优势产业更具发展后劲。

1.2 夯实三项工作,促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1.2.1 夯实基础设施,推进特色村寨与旅游景区同步建设

吉首市启动“美丽村寨、生态村寨、文化村寨”工程。一是注重特色村寨和景区生态同步建设。开展“谷韵吉首”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启动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村寨中心巷道;二是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信号的目标;三是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同时,还积极开展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创建工作。一是德夯苗寨启动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湖南省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二是齐心村、中黄村和小溪村启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各种评审材料已经通过州初评。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1.2.2 夯实产业基础,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把特色村寨建设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名村、生态名村、文化名村,拉动全市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景区旁边的乡镇村建设成特色民族风情示范区。加快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生态之乡、名人之乡、山歌之乡、诗画之乡”,启动太平司马河流域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已经完成初步规划设计,其中司马溪村农家乐项目即将完工。同时,还注重加快特色村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八品村寨、八景山庄,大力发展特色村寨休闲农业,促进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推特色村寨乡村游。

1.2.3 夯实民族文化,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同步转型

将特色村寨的保护与节庆活动紧密结合,每年都定期举办中国国际鼓文化节、苗族四月八、丹青清明歌会、乾州春会等传统节会活动。重点打造了德夯景区《德夯玛汝》和乾州古城《太阳树》两台民族风情表演。提升和完善以湘菜、湘酒、湘茶、菊花石、湘西银饰等为代表的具有湘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承载体系,推出一批有创意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着力打造“湘西坊”文化旅游商品品牌。

1.3 确保三个到位,促进特色村寨保护与优产业发展深度拓展

1.3.1 领导办点到位

从首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着手,加大领导力度,精心谋划,成立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乡镇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明确职责,细化责任。

1.3.2 资金整合到位

坚持“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把特色村寨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峒河流域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土地整理、环境治理、农开项目、小流域治理和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已整合投入使用到位7425万元,并对峒河流域民居保护改造项目采用BT模式组织推进。

1.3.3 示范推进到位

对于特色民居改造采取示范带动方式,以德夯、坪郎、新寨等八个村为示范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筑风格,集中修建,结合各乡镇实际,分期推進;特色产业培育实行“一村一品”,优势互补。

2 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发展缺乏创意。特色村寨居于偏僻的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发展农耕文化是特色村寨的资源优势,但是由于人才缺乏,技术落后无法实现类似日本那样发展创意农业。由于农耕文化缺乏创意,致使乡村旅游产业优势不明显。二是民族文化挖掘不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吉首市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银饰、传统的手工艺术品、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歌舞、大山里清清的山泉、新鲜的空气、苗家的吊脚楼、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等等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目前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具有感染力的文化特色项目。三是人才资源缺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离不开智慧型人才,开发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需要创新型人才,因为只有找出差异性才凸显优势。由于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吉首面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在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严重缺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领军人物,尤其是缺乏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形成从策划、引导、管理层面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2.2 产业结构层次低不协调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首先表现为层次普遍低和不协调。一是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特色创意农业尚待发展;第二产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型产业较少,产业结构的资源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体系。二是传统发展方式下的产业结构特征,即“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多”的传统产业结构特征明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艰巨。三是产业竞争力不强,支柱产业选择具有明显的趋同化倾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要充分利用特色村寨的优势资源和要素,形成特色村寨经济增长的优势,增强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3 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够

少数民族地区大居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财政困难,地方政府欠债严重。而资本投入是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调查显示,吉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资本投入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吉首市财政是“吃饭财政”,资本缺乏严重制约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二是国家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农户及农业发展有小额贷款,但金额过少。小额贷款对小规模农业种养殖上能起些作用,但对有工业生产性质的产业化生产,则杯水车薪。三是经营主体自身资本量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往往是农村发展中小型企业或农村能人。这些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地方政府扶持的,目前地方政府普遍负债严重,而经营主体自身资本量不足,无法为较大额借贷提供抵押,国家金融机构通常不敢也不愿提供贷款。至于民间贷款,如果利息高则违反国家的金融政策,如果利息与国家金融机构相当,则往往会因其风险大也难以获得。例如,吉首市德夯景区推出的《德夯玛汝》演艺节目,普遍反映规模小、影响力不大,针对此情况,虽然已经启动幻境乾城和矮寨大桥山水实景晚会节目的策划,但存在启动资金等方面问题,真正实施难度不小。

2.4 优势产业商品开发缺乏创意

优势产业商品开发缺乏创新。一是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创意。二是生态农业体念产品开发缺乏创意。直接导致:第一,优势产业难于形成产业优势。吉首市文化旅游市场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对文化内涵较深、地域特色较强的文物古迹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重点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不够,造成这些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的闲置。第二,制约优势产业的溢出效应。长期以来,吉首市旅游发展只看重景点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运作不力,旅游商品开发严重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严重偏低。各景区的纪念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对能体现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民间工艺品、生态农业创意商品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没有配合旅游进行规模开发,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

3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不但需要发挥资源先天禀赋的作用,还要注重后天的生产、营销及创意过程,如果能把现有资源的特色显露出来,把特色经济效应发挥出来,做强做大,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就会显现。

3.1 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要凸显差异性

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要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突出差异性。优势产业布局要突出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具体到村就要凸显“一村一业、一村一品”,通过这种差异性把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差异性:一是自然资源与区位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最容易找出资源比较优势,根据所处的区位可酌情确定优势产业;二是文化因素的差异性。经济与文化的互为嵌入性关系,地域文化特色是形成优势产业的一个深层次因素;三是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优势产业的发展要视市场需求状况而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四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差异性。国家对特定时期鼓励发展的产业会采取倾斜政策予以扶持,特色村寨特色产业的发展要顺势而动,借势发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五是传统产业受众的差异性。传统产业是当地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出来的,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也往往是当地的优势产业。以有根基的传统产业为依托,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对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六是与周边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与周边地区的优势产业协调衔接而不宜趋同,尤其是周边地区已有经济辐射能力相当强的优势产业时,更须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优势产业。

3.2 创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机制

创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机制。一是实施优势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及城市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实施部门联动机制。转变观念,要认识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民族部门的工作,更是全社会的工作,必须由政府牵头,整合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争取财政安排一定资金投入支持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完善奖扶政策。三是完善优势产业发展村民利益保障机制。第一,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第二,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第三,明确特色村寨村民优势资源产权;第四,完善优势产业发展村民的利益分配机制。

3.3 加快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建设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品牌建设机制是关键。遵循规划引领和品牌营销的原则。吉首市应按照《吉首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实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谷韵吉首,带您走进神秘湘西”城市品牌为引领,以乾州古城和德夯大景区建设为依托,加快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和特色村寨,通过特色村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逐步提高特色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做響品牌。依托优势资源,融入文化元素,以做精吉文化、湘西坊系列旅游商品为重点,加强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等的创意研发,并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二是加大投资。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扶持资金,加快旅游商品生产,鼓励研发创新。三是强化宣传。强化旅游宣传,加强旅游品牌促销推广,打造购物平台,制定《2014年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计划》,利用列车电视、电视媒体、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及户外广告牌、“D屏”等,以“世界十大‘非去不可’新地标”——矮寨大桥为吸引物,顺应全媒体营销时代的需求,瞄准网络终端、广电终端和手机终端,在三网融合的利好背景下向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和媒体形式上拓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四是深化联合促销。打破行业壁垒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开辟区域旅游发展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四省市边区旅游资源,策划出多条旅游线路和系列旅游套餐,通过与周边景区线路对接、产品对接,有效提升“谷韵吉首”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开拓客源市场。开设吉首旅游宣传营销窗口,构建吉首旅游营销网络。着力推动吉首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促进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的形成。

3.4 强化项目助推民族村寨优势产业发展

强化项目建设,加快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形成产业链,增强旅游产业的灵性和生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拉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吉首市应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以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和一系列民族节会展演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增强特色村寨接待服务功能。充分挖掘整理湘西特色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实一批知名文化产业,加快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特色饮食的研发推广,推动吉首市特色乡村游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快特色村寨生态农庄项目建设。着力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和本土历史文化,讲究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提出不同的建设方案,有的特色村寨建议种花,有的特色村寨建议种植药材,有的特色村寨建议养殖,在建设上尽量就地取材,科学利用,用最小的代价发掘、彰显出当地的个性和特色。二是加快特色村寨生态产品体念项目建设。引导生态农业创意发展,比如采用不同农作物品种在栽培时进行创意培育,达到观赏体念,满足游客的视觉感及体念感;引导农庄引进果蔬新品种项目,比如番茄、甜椒、水果玉米等特色果蔬,让游客一次就可观赏、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果蔬,优势产业的发展因为创意而彰显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晖.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59-63.

[2]刘春济.关于西部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的几点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2(3):39-41.

[3]谢璐.浅谈湖北西部旅游品牌的创立[J].中国市场,2014(51).

作者:兰梓瑜

特色产业下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篇3:

限制开发的生态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宁夏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国土总面积985km2,县域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此,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隆德县被确定为国家级限制开发的生态区,即重点生态功能区,其发展要以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因此,隆德县如何发展适宜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特色产业就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发展特色产业是隆德县实现生态强县的内在要求

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来说,其特色产业的发展必须是在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改善和提高生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这也就是说既要青山永续、又要富民强县。

(一)从机遇上看隆德县发展特色产业正当其时

1983 年以来,宁夏隆德县针对其境内山高坡陡、高寒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缺乏生存条件的现实情况,实行了以移民搬迁、易地安置、整体封育、恢复自然的生态移民搬迁,较好地解决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广种薄收、越垦越穷,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隆德县坚持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重新定位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即综合利用了广阔多样的林地资源、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重点发展了以中药材、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生态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不仅拓展了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还有力地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从挑战上看隆德县发展特色产业势在必行

随着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持续推进,生态移民迁出区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实行全域封禁管护。这种单纯的生态恢复与保护的要求,不仅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是对生态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重点生态区经济发展的极大制约。隆德县发展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其前提是种草种树,保护生态环境,成果是使农民快速致富,把生态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这是隆德县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

(三)从发展条件上看隆德县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

近年来,隆德县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4.6万亩、荒山造林18.4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建成了六盘山珍稀植物园、三山公园、古柳公园,改造提升312国道等百公里绿色长廊,201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26.5%、46.6%,比2007年提高了6.3个和7.8个百分点。实施了44个行政村集中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城关镇、沙塘镇和联财镇被命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生态示范乡镇。与此同时,隆德县的中药材、百合、马铃薯、蚕豆、生猪、肉牛等特色作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这是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四)从成效上看隆德县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良好

自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隆德县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摸索出了生态种植、生态药材、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多种发展模式。如该县的陈靳乡与县科技局合作,积极引进了宁夏启元药业、宁夏明德中药饮片、万草灵中药材、银川酒业集团公司等龙头企业,按照“突出特色、彰显优势、打造亮点、树立品牌”的要求,全力打造“宁夏中药材种植示范乡”,在全乡大田种植了以黄芪 、柴胡 、大黄 、水飞蓟 、菊芋等为主的中药材品种,延长了退耕还林产业链,也成为了陈靳乡种植业的主导特色产业。

二、隆德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

从隆德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发展模式仍然是以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农产品的输出为主。这种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初期作用比较显著,但是随着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其资源优势会不断地被弱化,而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高级市场因素就会取代自然禀赋等初级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高级市场因素隆德县却是缺乏的,成为制约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区位条件的限制

隆德县域面积仅有985 平方公里,行政辖区范围小,发展空间非常有限,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发展所能依托的自然和社会资源非常有限,难以独立发展县域经济。就目前而言,隆德县的城市化水平仅为22.79%,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新开发的建设用地会有所增加,同时,公路运输配套设施依然相对滞后,特色产业发展的软肋依然是融资困难,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隆德县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低,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

隆德县的特色产业是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主,其投入产出效益低;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更少;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且大多数企业为个体私营企业,工艺设备落后, 以家庭小作坊生产以及家族式经营为主,缺少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竞争力严重缺乏。

(四)流通环节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发展要求

目前,隆德县在流通环节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市场营销主体的培育滞后造成流通组织和营销群体发展不足,使得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二是与流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县域内的冷藏库和保险冷藏车较少,不能满足需求,特别在农产品集中上市的阶段,运输的矛盾就更加凸显;三是农产品的加工滞后,许多农产品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深加工,造成了部分农产品因保鲜不及时造成损失。

(五)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隆德县农产品市场发展呈现较快发展速度和较低发展质量的矛盾,农产品市场相应的制度体系尚不完整,从而导致以次充好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同时,农业科技市场的发展困难重重,市场信息化建设刚刚启动,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企业只好将生产中心、结算中心放在固原市,这大大降低了本地企业的生产效率,对特色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加快隆德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创新型推动,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

要充分发挥隆德县特色产业基地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的功能,突出以科技创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有重点地支持中药材、花卉苗木、生猪、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建设隆德农业科技推广网,实现示范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尤其是在中药材的发展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与宁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治区农科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宁夏中药材(隆德)技术创新中心、宁夏(隆德)中药材育苗技术创新中心和六盘山道地中药材专家服务基地为平台,进一步优化全县科技特派员结构,使科技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尽快使隆德发展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中药材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绿色化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质量

根据《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隆德县的产业定位和现有产业基础,隆德县应将特色产业确定为生态农业(主要包括中药材、花卉、林果种苗、生猪、蔬菜)、涉农工业(食品产业、生物产业、环保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物流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通过建立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生态循环体系、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市场支撑体系等,实现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循环发展,把隆德县建成对宁夏甚至西北有示范意义的集现代生态农业、涉农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绿色化发展示范区。

(三)集群式布局,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

要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规划,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引导农户和企业向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中,共用基础设施条件,同享基地和社区的公共服务,协作产品技术配套,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如在中药材的布局中,要突出以菊芋为主导,秦艽、柴胡、黄芪、甘草、大黄为优选品种,板蓝根、水飞蓟、黄芩为搭配品种,重点建设大田规范化种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林药间作基地。同时,要以中药材种植、加工、营销和科技培训为重点,继续积极引进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培育壮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支持培育种植大户,加快六盘山(隆德)道地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建设步伐,继续扩大在区外诸如广西、四川、甘肃等药市建立六盘山(隆德)道地中药材直销点。

(四)延伸产业链,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制定并实施扶持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三次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尤其是要重点扶持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延伸完善产业链。一是在县城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与游客服务中心、商务酒店、民俗酒店,新建或争创2-3家星级酒店,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客栈,使隆德县成为毗邻地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二是借助“西部药都”美誉,开发研制集药膳、地方小吃、清真食品、绿色食品为一体的餐饮食谱,鼓励各景区景点和饭店开发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旅游套餐。三是做大红色旅游带、生态观光带、民俗体验带、乡村旅游带和避暑养生带5个旅游板块,打通连接县内各景点景区的旅游线路,尽快融入西北、全国的旅游精品线路。四是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以书法、绘画、剪纸、刺绣、泥塑、宫灯为艺术形式,大力开发文化艺术品、旅游纪念品。五是进一步挖掘隆德自然生态、人文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潜力,依托隆德境内的高原山地与六盘山自然生态优势,积极开发参与性、互动性娱乐项目;结合自驾游开发狩猎、徒步穿越、山地运动等项目,打造户外运动乐园;结合隆德独特的年俗年节等民俗文化,开发“品腊八”、“吃暖锅”、“过大年”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质朴、纯净的环境中愉悦身心,领略隆德的民俗文化。

基金项目: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布局研究”(14NXAYJ01)。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责任编辑:张莉莉

作者:杨丽艳

上一篇:施工组织的水利水电工程论文下一篇: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