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15

[摘要]新时期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为例,分析了当前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现状和构建情况,阐述了构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特色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特色经济发展论文 篇1:

“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问题与路径选择研究

【摘 要】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呈现资源过度依赖性、主体分散性和产业结构单一性,面临着区域性、渠道、产业链等方面的困境。“互联网+”具有交叉融合性、重构生态性和创新驱动性,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对“互联网+”认识不足,二是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更加薄弱,三是特色经济传统发展路径与“互联网+”融合度不高,四是特色经济政策措施与“互联网+”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基于“互联网+”视角提出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四大路径: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依托“互联网+”拓展和延伸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产业链条。

【关键词】“互联网+”;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路径

【作 者】郑志来,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博士、副教授。江苏盐城,224051。

一、引言

2012年11月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概念,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在政府、民生、行业等方面进行广泛应用和融合,产生了新兴业态、新型服务模式以及新商业模式。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沿袭着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生产方式,经营主体散、杂、小、乱,市场空间和容量相对有限,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没有体现。当前学者对于“互联网+”融合发展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相对独立,代表性文献有:宁家骏(2015)从存量、增量和监管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內容,强调“互联网+”本质是对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1 ]赵振(2015)提出了“互联网+”作为互联网2.0实现产业结构去中心化、经济活动的泛数据化、社会生活的物联网化,提出了“场景+产品”的有机组合是“互联网+”模式的关键路径;[2 ]王保龙(2016)提出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集群进行结合,产生政府主导型、行业巨头主导型、第三方平台促进型等三种“互联网+”产业集群模式;[3 ]吕尚彬(2016)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战略,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核岛、自主演化的互联网生态圈、开放平台边界等三大平台战略关键点;[4 ]魏曙光(2011)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出从政策、资金、税收、金融等方面为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提供支持;[5 ]于坤(2013)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与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从健全政策法规、创新视角提出了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6 ]通过对既有文献的研究不难发现,目前还没有学者从“互联网+”视角分析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路径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路径,创新之处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本文首次从“互联网+”视角分析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二是基于“互联网+”视角提出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的四大路径。

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一)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超过了6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64.2%,少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占比超过60%,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质量事关全国经济发展的成败。我国少数民族具有的独特民族文化、独特自然资源条件、独特生产方式等形成了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经济,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主要包括特色文化产业、特色用品产业、特色医药产业、特色旅游产业等四大支柱性产业。2015年,全国第一、二、三产比重为9.0:40.5:50.5,而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平均维持在30%左右,不难得出,特色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占比过高的问题,并成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总体呈现三大特性:一是资源过度依赖性,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基本沿袭传统的既有模式,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依托少数民族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供给侧产品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简单观光旅游供给偏多,而休闲、体验深度游供给不足,二是旅游产品代表性不强,旅游产品设计没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导致了旅游用品民族特色性不够;二是特色经济主体分散性,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主体呈现小众化、分散化特点,导致了市场竞争无序性,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比如,2015年宁夏特色用品产业中清真食品工业企业数量达到了900家左右,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足150家,占比仅为16%,行业集中度CR8小于20%,属于分散竞争型;三是特色经济产业结构单一性,少数民族地区现有产业结构多以农林牧业为主,具有经营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等显著特点,产业前后延伸拓展不够,导致产业链条不长,产业附加值不高。

(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具有内在和外在制约性因素,具体来看主要面临着四方面困境:一是地域性对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存在制约,我国少数民族具有较强地域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这些地区交通设施、产业基础等条件相对落后,处在边境区域的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低;二是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前置不足,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缺乏有效营销手段和品牌影响力,导致了特色经济供给与消费者需求无法有效匹配,带来的结果就是特色经济辐射圈相对封闭有限,对少数民族经济带动不明显;三是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延伸不够,处于原生态一次开发阶段,一次开发对应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不高,对少数民族居民收入提高不明显,特色经济较高附加值对应在二次开发和外在延伸阶段;四是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渠道受限,其发展依赖于传统路径模式,资源配置在产业链条存在不均,过多资源集中在特色经济供给端,而相关设计、物流、品牌营销等环节存在不足,营销渠道仍以线下为主。

三、“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存在问题

(一)“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互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融合的升级版,互联网是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互联网+”的核心依靠是创新,将互联网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相融合,所以说,“互联网+”是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新业态,经济社会发展与互联网思维的相互实践与融合,推动了经济社会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为经济主体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大发展平台。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简单相加,而是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创造性、颠覆性地与传统产业融合、相加,产生新生态。

“互联网+”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交叉融合性,“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求不同领域相互交叉,“+”的本质就是交叉跨界,核心就是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交叉就需要各领域相互开放相互包容,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具备深度融合的基础;第二,重构生态性,“互联网+”打破原有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传统产业面临着全新的生态环境,传统产业需要融入到“互联网+”中重新构建产业生态,将原先孤岛式发展模式转变为开放体系下的生态模式;第三,创新驱动性,传统经济以资本、劳动等要素资源的投入来驱动经济增长,典型特征就是数量增加,属于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互联网+”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典型特征就是结构变化和效率提高,属于节约的技术驱动型增长方式。

(二)“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对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融合,颠覆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本身属于新兴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存在不足,面临着不少困难,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歷史、区域、文化等原因对“互联网+”认识不足,进而缺乏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开放心态,在现实中就不会主动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在“互联网+”认识度上存在差异性,对“互联网+”存在着怀疑和观望心态,一是不相信“互联网+”会对当地特色经济产生积极作用,二是过分担心“互联网+”成为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颠覆性力量,所以相较于其他区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相对滞后;第二,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更加薄弱,2013年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地区间存在非均衡性,基本特点是东部发展快、西部发展慢,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快、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慢,少数民族地区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截至2016年3月,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52.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58.1%,排在最后的为云南、贵州、甘肃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根据洪美云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使用率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地互联网普及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传统发展路径与“互联网+”融合度不高,相对比较封闭,辐射范围局限于所在区域本民族内部,特色经济沿袭着传统营销渠道、生产方式、产品和服务半径,“互联网+”是新型的业态和商业模式,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需要相应的变革和创新成本,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少相应政策、资金、人才等措施的激励,在收益无法确定的前提下不愿承担相应的创新成本,特色经济发展路径就没有依托“互联网+”平台延伸产品和服务半径、拓宽产品和服务渠道、创新特色经济生产方式,出现了少数民族区域内外消费者对特色经济产品和服务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供给与区域外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市场空间的进一步发展;第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政策措施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互联网+”渗透到零售、金融、文化、旅游、农业等众多行业,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针对“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明显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不明显,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自身促进“互联网+”发展政策也不到位,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政策措施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

四、“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路径

本节针对前面分析的“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存在的四个问题,提出“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融合发展优化的路径: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依托“互联网+”拓展和延伸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产业链条。

(一)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顶层设计上制定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尽快出台,促进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各产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充分对接,形成“互联网+民族特色文化”“互联网+民族特色旅游”“互联网+民族特色医药”等新兴业态;另一方面在国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出台本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特色经济所涉及的具体产业,进一步明确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配套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再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还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11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主要涉及两大内容: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在鼓励创新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规范新的生产服务方式,其核心就是市场监管方面,由于监管不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领域P2P网络借贷平台跑路现象,截至2016年4月累计停业及出问题的平台有1598家(数据来源:网贷之家),强化少数民族地区部门间协同监管,形成民族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市场的监管合力,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二是在保证监管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机会和空间,少数民族地区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民族地区以外的资金进入。

(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保障体系涉及“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两大方面建设,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人才发展计划,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区域等方面原因很难吸引“互联网+”优秀人才,依靠人才市场自主配置,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始终处于人才洼地,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人才发展途径需要借助于政府的有序引导,主要有两大渠道:一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定向帮扶办法将优秀人才定期输送到少数民族地区;二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自身加大培养“互联网+”人才力度,并做好自身人才稳定工作;三是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资金支持计划,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涉及的网络基础设施,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该专门成立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发展专项基金,在“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硬件上首先要实现民族区域间无差异化;四是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专项鼓励政策,国家在“互联网+”发展上在鼓励性政策措施上向民族地区倾斜,打破既有路径依赖和马太效应,对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给予欠发达地区更多政策鼓励,这是进一步缩短区域间差距有效途径,比如很多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对贵州“互联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五是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数据开放和技术保障,研究并出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数据开放战略,将公共信息与数据率先开放,打破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产业信息孤岛,加强信息资源的供给与传播,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可用性,同时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技术保障,并逐步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和数据开发利用的标准。

(三)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对“互联网+”的平台应用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正在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融合创新,同样“互联网+”平台与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对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现有的互联网平台上的众多服务和应用可以助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中各行业的信息化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相关主体信息化方面,支持和推进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企业进一步对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平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深入挖掘互联网平台价值,全面提升民族地区企业竞争力。比如,以微信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属于“快速迭代式”创新模式,能迅速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难题,同时通过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推动了“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带来了新产品、新模式与新生态,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有阿里巴巴、百度等一批“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生态系统,基于这些“互联网+”平台又创造出了新业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特色经济与“互联网+”平台融合和应用,一方面这些“互联网+”平台降低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相关主体成本以及市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运营效率、辐射面和成功率,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

(四)依托“互联网+”拓展和延伸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产业链条

“互联网+”成为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新平台,“互联网+”对少数民族经济重塑提供了新路径,在广度上,“互联网+”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特色用品产业、特色医药产业、特色旅游产业等产业形成了全面融合;在深度上,“互联网+”从信息传输向电子商务的网络销售、特色经济运营、生产制造以及通过与终端消费者互动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等产业链条进行渗透。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产业链过短,主要集中在特色经济供给生产端,比如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主要收入来自于旅游门票、住宿、餐饮等传统收入,造成了旅游推广不足、旅游时间短、附加值不高,旅游推广不足属于旅游产业链前置开发不够,旅游时间不长属于旅游体验深度不足,附加值不高属于旅游产品后续开发不够,前置、体验、后续属于完整产业链。依托“互联网+”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产业链条,主要解决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产业链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产业链前置不足,“互联网+”颠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传统产业创新模式,基于需求端互动式产品和服务设计;二是产业链深度体验不足,“互联网+”将工业时代的规模生产转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生产模式,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需求端的用户体验;三是产业链延伸不够,“互联网+”可拉长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传统产业链条,提升特色经济附加值。通过产业链条开放融合,打破信息不对称、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民族地区特色经济资源使用效率。

五、政策建议

通过前面分析,“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四大路径,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思路、具体措施上把握好三方面关系:一是少数民族区域内外经济一体化与民族特色经济差异化协同发展,在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注重民族特色经济差异性开放与开发;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供给侧体现民族文化、资源、生产方式特色和差异性,体现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满足差异化的消费升级需求;三是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协同发展,在政府有序引导基础上尊重和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

[2] 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

[3] 王保龙.互联网+产业集群模式与战略价值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6(2).

[4] 吕尚彬.“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战略与平台媒体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6(4).

[5] 魏曙光.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对策建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

[6] 于坤.民族文化生态背景下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探讨 [J].企业经济,2013(11).

[7] 柳洲.“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8).

[8] 聂林海.“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J]. 中国流通经济,2015(1).

[9] 方清云.论都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J].理论月刊,2012(2).

[10] 洪美云.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体使用情况调查[J].实事求是,2016(1).

[11] 杨红波.生态文明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AN APPROACH TO PROBLEMS AND OPTION OF PA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ATURE ECONOMY OF ETHNIC MINORI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Zheng Zhilai

﹝責任编辑:陈家柳﹞

作者:郑志来

特色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广西新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摘要]新时期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为例,分析了当前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现状和构建情况,阐述了构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

[关键词]新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蒋团云,中共广西灵山县委党校助理讲师,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广西灵山5354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发展好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对于促进广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广西灵山县作为西部的一个重要经济区,主动抓住西部大开发、广西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机遇,贯彻实施灵山县县委、政府提出的“2188”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对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一、广西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及构建现状

广西灵山县辖18个镇,总人口141万,其中农村人口120.78万,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8.56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3316元。

近年来,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首先,以无公害优质稻、荔枝、龙眼、香蕉、甘蔗、桠柑、蔬菜、茶叶等为主的粮经产业种植结构得到优化。目前,推广优质稻面积75.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4.3%,全年粮食总产43.82万吨;水果面积发展达到160多万亩,水果产量80多万吨;建立了10大农业生产基地;创建了广西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桑蚕高效生产示范基地3个;积极推行优质茶叶生产“三位一体”目标考核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茶叶种植总面积达5.33万亩,全年茶叶产量3043吨;建设了以文利镇为中心的17个奶水牛养殖示范小区,全年牛奶产量998吨;因地制宜发展莪术生产,全县莪术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产值4500万元。其次,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流通、购销型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目前,该县有糖厂、乳业公司、罐头厂、茶厂、竹编厂等加工龙头企业89家,加工增值2.2亿多元,形成了以烟墩镇竹芒编加工、丰塘镇茶叶深加工等为中心的特色经济区域,带动全县12万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路。再次,发挥专业协会致富能人的示范作用和开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外贸活动。据调查,灵山县有各类农村专业协会108个,会员已发展到25000多人,有各类特色种养大户2230户,形成“种植小区”达180个;抓好传统产品,如竹芒编、烟花炮竹、纺织服装、食品罐头等重点行业的外贸出口工作,仅2006年1~9月,全县外贸出口达4096万元,同比增长85%。

二、构建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多视角对策分析

灵山县对于新农村的发展经验是多方面的,但最有普遍意义的做法是立足于自身经济发展特色,抓住机遇,创新思路,及时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当中去,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1.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形成规模效应。由于农户传统的分散耕作和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很难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从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形成农村经济规模效应成为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灵山县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人手,使农村特色经济不断形成了规模效应。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全面实施县委、县政府“2188”工作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规模和集群集中,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巩固和扩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强化农村专业协会和示范区的作用,把加快发展以无公害优质稻、荔枝、龙眼、香蕉、甘蔗、桠柑、蔬菜等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进行特色经济村建设,因地制宜地不断扩大碰柑村、扁柑村、荔枝村、杨梅村等特色经济村的种植范围,增强农村特色经济的规模效应。拓宽融资渠道,放宽信贷业务范围,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优化所得税抵扣和征返办法,支持龙头企业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完善农产品增值税管理,减免有关规费。

2.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人才,确保农业稳步增产增收。广西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在科技投入、人才方面是缺乏的。而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人才,是确保农业稳步增产增收的重要条件。灵山县为了确保农业稳步增产增收,主要做了以下努力:首先,加大科技培训,引进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要搞出特色,靠科技形成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聘请了县、镇农业专家、农技员、种植大户等开班传授,或到田间地头作现场操作示范培训等,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远程教育,切实使村民掌握到科学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种植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如灵山县陆屋镇莲塘村把甘蔗生产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改良劣质甘蔗品种,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使该村甘蔗种植面积由原来全村种植不到500亩发展到目前的3000多亩。其次,增加农村的科技服务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和行政监督。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各级农业、供销、农资等部门要向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化肥及高效低毒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及咨询服务,组织农技干部下乡进村指导示范农户,带动实施农业标准和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形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相互配套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灵山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等网络的作用,加大农村科技宣传力度。再次,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科技人才,增加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差异相对资本、知识等因素的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况且自然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离不开人力资本的作用,要有组织地发展生产要素和特色产业的人才。据调查,灵山县不断引进资源和技术,提高灵山县水果保鲜及加工技术,扩大冷库贮存量,不断改进果品分选包装间及果品加工配套设备设施,一年可扩大创收3000万元。培训和引进了各类特色人才,目前,有20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

3.加强流通领域的硬软件基础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广西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强流通领域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环境成为广西能否使本地经济与外界经济密切联系重要条件。灵山县通过流通领域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

场环境,使自己快速融入到广西实施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去。首先,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钦陆一级公路、陆屋至灵山二级公路、灵玉二级公路这条交通大动脉和209国道、20124、20221省道的交通畅通;加快县域公路提级改造和村级公路建设。其次,加快城乡农贸市场建设。把城乡农贸市场的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在县城和大的建制镇,以建设永久性的综合市场为主,辅之以简易棚顶和售货亭,并相应地建设饭馆、旅馆、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在农副产品集散地还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的集镇建设钢筋水泥结构的圩亭和砖瓦结构的圩亭。再次,加快灵山县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当前,灵山县不断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不断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到目前,已建立了灵山农业信息网、灵山乡村电子信息网、新灵山网等相应网站7个,使本地经济与外界经济取得了密切联系。

4.发展龙头产业,树立知名品牌。发展龙头产业,树立知名品牌是广西农村特色经济产品能否挤进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保证。灵山县以发展龙头产业,树立知名品牌效应为出发点,不断使农村特色经济产品以高姿态融入到广西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去。当前,着力打造8个特色经济产业镇和以冶金、建材、林化、农产品加工、生物制约、纺织、烟花炮竹、竹芒编加工等为主的八大支柱产业,构建“二园一廊八镇八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政府部门引导企业逐步扩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稳固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连结关系,提高企业效益。实施名牌战略最关键的是提高特色经济的质量和知名度。灵山县的特色产业和产品不少,但与外地的知名品牌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充分利用科技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大广告宣传,塑造名牌产品,形成了如灵山的龙武牌荔枝、陆屋农场的“安畅”牌茶叶等名牌产品。

5.建立农村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要使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有一整套的长效机制做保障。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实践中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可行性持续发展机制。首先,逐步使农业特色经济的投入和收益利益最大化。在农业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培育,依靠各个部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完善到位的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资金筹备、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努力帮助其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建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内的服务体系。其次,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农业产业化工作规划和计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相关部门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检测手段的建设。再次,搞好宣传培训,提高农业产业化普及程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墙板报、标语、会议和学习班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利用学校、科研单位、技术机构的技术和培训力量,加强对从事农业产业化人员的培训。抓住重点和热点,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这使得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逐步走向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6.发挥区位优势,构建经济发展大新格局。要发展好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必须要认清自己的区位优势,立足于自身经济发展特色,抓住机遇,创新思路,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格局。灵山县从自身独具特色的优势出发,开拓出了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格局。首先,大力发展外向型农村特色经济。灵山县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围绕广西实施的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目标,大力拓展对外开放领域,积极拓宽农村特色经济出口渠道,不断加强国内国际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其次,灵山县的农村特色经济不断融入临海型经济发展模式中。通过泛北部湾区域内的产业对接和分工,形成一批互补互利的产业群,并在贸易区内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以铁路、公路、水路干线为依托,通过沿线重点镇和跨区域合作,吸引产业、物流、专业市场的集聚,以点带面,在铁路、公路、水路沿线形成一个日趋繁荣、辐射力强的经济带,扩大灵山县的农村特色经济的区域格局。再次,紧抓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主动对接转移,完善配套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办好工业园区作为承接梯度转移的载体,不断吸引珠三角长三角企业前来投资,从而拉动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使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逐步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去。

责任编辑:钟 山

作者:蒋团云

特色经济发展论文 篇3:

我国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很多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培育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并不断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已形成了不少规模较大的市场,在其拉动下,很多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一)产地市场驱动型发展模式

产地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是以当地及毗邻地区商品生产基地为依托,通过在当地建设市场将当地及毗邻地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产品集聚起来销售到外地并以此拉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很多地区依靠当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这些产业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大大超出了本地的消费需求能力,这就决定了这类商品的销售市场不可能局限于当地及毗邻地区,必须扩大销售半径,把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区,于是便产生了专业批发市场,把当地的商品生产者与外地的商品消费者连接起来,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特色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产生的大批专业市场,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山东寿光的蔬菜市场等,都基本属于产地型专业市场。

(二)销地市场驱动型发展模式

销地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是指通过建设为当地及毗邻地区的消费者和零售商提供商品的专业市场拉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销地专业市场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有两个因素。一是在当地及邻近地区存在着大批分布相对集中并且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的商品需求者;二是与城市的百货商场等其他流通渠道相比较,建设专业市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建设专业市场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其所处地段相对偏远、设施相对简陋、流通环节较少、税收政策优惠等所带来的价格低廉;另一方面是市场所经营的同类商品的品种、规格齐全,产品组合程度深,便于零售商和消费者在更大的范围内选购商品。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的家电市场、家具市场、日用百货市场等都属于销地专业市场。此外,在某些地区围绕为当地的大企业配套,也往往可以形成典型的销地型专业市场。

(三)集散地市场驱动型发展模式

集散地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是指通过建设集散专业市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一般来说,具有集散地特征的专业市场所在地交通便利,联结产销两地,居民商品意识强,有经商传统,市场文化基础好。集散地型专业市场的显著特征就是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外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散性。集散地型专业市场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河北清河的羊绒市场,其形成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清河既不是我国羊绒生产基地,也不是我国羊绒的主要消费区,但是却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羊绒交易市场。主要原因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地有企业家从事羊绒批发贸易生意,后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基地逐步转移到了清河,规模迅速发展壮大而形成。此外,还有的集散地型市场是由生产地市场逐步演变而来。比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市场,一开始主要是产地型市场,但是随着寿光蔬菜市场规模的不断膨胀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很多外地的蔬菜也通过寿光市场向外销售,于是山东寿光的蔬菜市场已不是纯粹的产地型市场,而发展成为集散地型市场。

二、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的形成条件

(一)活跃的民营经济

我国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迅猛的地区,几乎都是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比重大的地区。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民营经济在发展的初期,有不少是从事商贸活动的,他们本身就构成了市场活动的主体。二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当地营造了浓厚的经商氛围,更重要的是活跃的民营经济为当地提供了较大的需求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专业市场的发展。三是很多民营经济在发展初期,往往习惯借助于成本相对较低的专业市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二)较好的区位条件

专业市场大多位于交通比较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专业市场作为人员、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的集聚地,需要较稠密的人口,频繁的人口流动,完善的服务设施、发达的运输通讯网络等,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更好发挥市场的集散功能。因此,专业市场所在地往往具有便捷的交通,绝大多数分布在铁路、公路、水路沿线或者不同交通方式的交汇点。

(三)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

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对于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都处在短缺经济时期,市场需求巨大,商机无限,只有具有浓厚商业文化氛围的地区,才有可能在当时把握住商机。纵观我国很多市场的形成,往往与当地某些见多识广的经商带头人具有密切关系,这种经商传统成为专业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正是由于这些带头人的示范带动,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的经商意识,使市场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很快发展壮大。

(四)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宽松的发展环境是专业市场发展的外在推动器。有时候尽管当地具有发展市场的良好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政策,市场往往也很难持续。浙江义乌在当时充分认识到发展市场的重要性,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兴商建县”的战略构想,实行全方位开放,不搞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真正做到货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业不分公私,都给予税收、工商、土地征用等方面的优惠,使当地的小商品市场得到蓬勃发展。

三、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专业市场集聚了大量的同质企业,往往面临着同样的需求市场,当需求市场小于供给市场时,就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造成区域生产要素的过度内耗,从而降低整个区域的赢利空间,不利于区域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区域品牌的创建。一般来讲,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组织相对松散、发育还不完善的专业市场内部,特别是当需求市场面临饱和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市场内企业的过度竞争,企业之间相互压价,引发“价格大战”。市场内部低价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肯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利润。企业为求生存,有的就降低质量,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结果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使市场难以为继。温州曾经红火的灯具市场就这样几近消亡。

(二)信息化不断加快迫使市场转变交易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交易的形式和内容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传统的专业市场交易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以面议价格、批发交易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市场交易模式,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适合于某些商品,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网上交易和信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以价格面议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市场往往意味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只有当在专业市场讨价还价节约的成本大于采取其他方式的交易成本时,人们才愿意选择专业市场;反之,当其他方式的交易成本低于在专业市场讨价还价所能节约的成本时,专业市场相对于其他交易方式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当前,在某些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以网络交易为主要特征的无形市场正在萌发,有的已经初具规模,这就迫使传统的市场交易要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交易方式。

(三)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

随着市场商品档次的提高和交易手段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市场积极向国际市场拓展,外向化程度不断提高。比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湖北十堰的汽配市场、河北清河的羊绒市场等,这些市场都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而是进入了国际市场,并且在国际专业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在不断完善之中,相对于国外市场而言,我国在市场管理方面的经验还存在不足之处,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比如对知识产品的保护,以及国外对中国市场产品的各种技术壁垒以及其他种种原因的“设限”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了我国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集群式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发挥专业市场的带动作用,促进市场对其他相关产品的拉动作用,今后要逐步培育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的集群式发展模式。通过集群建设,大力提高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要重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以政府统筹、企业推动、市场主导、行业协会协助为主要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与产业组织合理化为主线,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通过建立纵向延伸,横向连接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要素集聚和空间集聚,加强市场的龙头拉动作用,全面提升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二)完善市场配套体系建设

对于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来说,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整个地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断完善市场的配套体系建设,无疑会促进市场以及市场所在地的健康发展。要构建多成份、多形式、全方位的包括信息、物流等在内的各种市场公共服务体系网络,为市场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规范市场发展秩序

纵观我国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有不少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大都经历了“假冒伪劣→假而不劣→贴牌生产→品牌生产”几个阶段。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发展比较好的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大都进入了贴牌生产或者品牌生产的阶段,随着我国入世后过渡期的马上结束,我国市场将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市场发展秩序,对于维持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不断加强保护品牌的意识,才能促进市场商品档次的不断提升,才能够保障我国市场驱动型特色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和完善中介组织

要大力发展和逐步规范、完善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的作用。培养一大批相关的行业协会、学会、商会、事务所和咨询机构等中介组织,树立其威望,明确其职责,规范其运作,发挥其在行业自律、数据统计、信息搜集、调查研究、技术咨询、项目评估、检查监督和成果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在市场交易中建立起面向社会、服务行业、协助政府的支撑服务体系。同时,要建立和健全有关法律和法规,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督,规范其行为。要明确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强化中介组织的自律。我们还应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制定行规行约,建立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企业的惩罚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制止无序竞争,进而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体系。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作者:贾若祥 侯晓丽

上一篇:工程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乡镇农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