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15

摘要:绿色农业发展涉及的领域十分丰富且范围广泛,不仅是农业生产,还涉及到管理学、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绿色农业作为我国当下及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需要相关部门始终以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首要发展目标,通过加快生态系统稳定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方式,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绿色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绿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1: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绿色农业发展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由党在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远期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振兴,而是包含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分别从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三个方面,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与核心内涵。而绿色农业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而绿色农业是指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促进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资源安全、食品安全为目标,实现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绿色;乡村振兴;农业发展

一: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现代化始终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生产是受自然和经济规律双重决定的特殊行业。农业绿色发展就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以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为依托,积极从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开发种养过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一场关乎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我们要深刻理解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革命性意义,适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时代趋势,推动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5 年初,由中央明确提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严重,必须有效解决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提供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称为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而绿色农业创业则是绿色农业发展的起始点与出发点,绿色农业发展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家为全面贯彻与落实中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依据中央农业农村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绿色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作用,制定了2019年农业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工作要点:(1)推进绿色生产;(2)加强农业污染防治;(3)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资源;(4)切实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5)强化统筹推进与试验示范。

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有限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绿色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农业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十三五”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加快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用“绿色农业”谋划现代农业,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因此,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不断提升绿色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加快实现资源利用高效整合、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的现代绿色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人民殷切期盼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农业自身的内在需要,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把过高的资源利用强度降下来,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推动农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二:当前农业发展面临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耕地和水资源过度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加重,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转变农业发展观,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农业绿色发展的艰巨性。当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若干深层次的困难。

在观念层面,长期以来追求产量增长的习惯思维,还没有真正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摆上重要日程深入思考、认真谋划、扎实推动。

在利益层面,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必然会深刻调整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导致部分地方、部门经营主体有逃避思想和畏难情绪。

在工作层面,将现成增产型的技术、人才、政策、机制等体系,转变为质量、绿色型的新体系,将是前无古人的宏大事业,需要决心、坚韧和开拓创新。

2:农业绿色发展的长期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3:农业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这不是单项制度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建设;不是农业领域的独立推进,而是农业各行业、各层次协调配合、系统推进。

三:着眼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主动入位,积极作为,精心谋划,务实推动推进发展理念变革,用绿色理念引领农业生产。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坚持绿色兴农的发展理念,从思想观念到方式方法,从政策举措到工作安排,从制度设计到科技研发,从资源配置到绩效考评,都要转到绿色导向上来。以绿色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提供强大支撑。要认真贯彻好中办、国办《意见》,结合具体实际,找准问题难点,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优化功能布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区分农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要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摸清农业资源底数。实现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化管理,为不断动态调整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3:推动科技创新。要大力支持绿色农业为导向的科技研发推广,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资源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在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同时,要加强资源環境保护领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4:完善产业链条。要健全完善绿色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体系,密切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大力加强绿色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推动与农业绿色发展相配套的产地市场建设,加强产地市场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助力解决农产品卖难、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的问题。要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形成“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5: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在资源保护方面,重点是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面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投入品管控和废弃物处理,通过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方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作者:梅茹

绿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2:

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核心要点构架

摘要:绿色农业发展涉及的领域十分丰富且范围广泛,不仅是农业生产,还涉及到管理学、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绿色农业作为我国当下及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需要相关部门始终以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首要发展目标,通过加快生态系统稳定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方式,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核心要点构架展开讨论,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的阻力以及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农业;发展;现实问题;对策

引言

绿色农业发展涉及的领域十分丰富且范围广泛,不仅是农业生产,还涉及到管理学、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绿色农业作为我国当下及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需要相关部门始终以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首要发展目标,通过加快生态系统稳定建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方式,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

一、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不健全

绿色农业的标准与农业生产地的环境、生产产品、生产质量、生产制度、产品安全、监测管理、检测质量、包装过程以及产品运输密切相关,这些标要求是达到绿色农业标准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业污染范围较大,而防控污染的标准相对较低,缺乏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以及对农作物质量的管理,使得其农作物达不到农业标准。例如,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农业户为了高产量高收成过度使用农兽药,使得农作物有农药物质残留,不利于人体健康。其次,因为有关部门对于农兽药的监管力度较小,监测方式也与标准体系上的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以至于农兽药等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农作物中。其次,在我国绿色食品的认证体系方面,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上都已经建立起绿色认证,但是,由于不完善的监管体制,许多认证标准参差不齐,认证方式五花八门以及出现低门槛认证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绿色食品认证体系的可靠性[1]。

(二)市场流通体系与相关监管体系不完善

市场流通阻塞以及监管松散等问题还大量存在于我国当前的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当中。第一,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相较于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村民的农产品多用于自给自足,农作物相对有比较高的绿色保障。但是,由于种植地距离中心消费市场较远,运输途中就会出现产品变质等问题,为了降低损耗成本,就需要提升运输质量。然而,由于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的道路等基础建设较差,不能使的绿色农产品快速新鲜地到达中心消费市场,这大大阻碍了绿色农产品市场的扩张。第二,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监管体制不健全,对于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优质性得不到完全的保障。例如,许多市场都以普通的农产品充当优质绿色农产品,从而破坏了绿色农产品的内部效益,削弱了绿色农产品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绿色农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农业发展对策的核心要点

(一)增加绿色农业产品的产量,保障供求平衡

由于当前市场的绿色农业产品总是供求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解决从生产到流通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首先,在绿色农业产品生产方面,可以应用农户合作的生产方式。进一步说,将所有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户集中起来,利用现代化的规模经营理念,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专业性指导与技术监管,保证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的的高质量与高标准。同时,利用高新技术监测农药化肥的使用与残留,保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以及农户的食品安全意识,以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在绿色农产品的宣传方面,需要增加不同的宣传渠道,例如新闻媒体,微博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以增加绿色农业产品的曝光度,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兴趣与了解,降低农户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2]。此外,国家也需要针对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逐步建立并扶持绿色农产品相关的国家品牌。并且,提高对绿色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企业的政策倾斜,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补贴,以此激发农业产品经营企业等绿色农业发展主体向绿色农业转型发展的积极性。最后,还需要不断对农业市场体系进行完善,促进经济市场与农业经营企业间的沟通,促进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提高农业生产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

耕地污染是阻碍绿色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由于我国的耕地类型多样,其所受的污染范围与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耕地的受污染现状,需要加大对其的检测与排查,做好污染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的受污情况实行相对应的治理策略。首先,受到重度污染耕地,需要在其耕地旁插入相对应的公告牌,禁止农户种植可食用的农作物,必要时需要退耕还林,以保障耕地质量。其次,对于中度污染耕地,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修复与防护,之后定期监测耕地质量,渐渐提高耕地质量。最后,对于轻度污染耕地,需要在修复土地时大力加强防护力度,加速绿色农业产品的发展的同时,推进高标准的农田建设[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引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其主要是指在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以环境保护为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的新型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因此现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相关专业人员需要针对其中的阻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此得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而实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娇,王利波,丁春雨,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榆树市、德惠市、扶余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6):219-221,224.

[2]马晶,魏政,杜勇,等.两岸绿色兴农的实践与展望 ——海峡两岸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青年科学家论坛综述[J].农学学报,2021,11(3):74-77.

[3]熊肖雷,张慧芳.产业融合视角下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1(13):17-21,84.

作者:罗荣凤 张亚虹

绿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3:

后疫情时期应加快绿色农业发展


 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近年来,我国绿色兴农战略实施取得显著进步,绿色生产水平日渐提升、绿色产业布局逐步优化,绿色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然而,此次疫情暴发对全国农产品供给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反映出绿色兴农发展仍面临以下突出挑战: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孤岛化。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不均衡特征突出。相较于东部较为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绿色农业的市场开发起步较晚,绿色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尽管近年来全国农业规模化生产比例持续加大,但小农分散生产仍是主要方式。大量绿色农产品产地分布在交通不便、相对边远的地区,加之地形复杂,货运铁路不发达,大量农产品运输主要依靠公路交通。因疫情而实施的公路交通管控,导致不少农产品产区形同“孤岛”,严重影响了应季农产品向中心城市消费市场的正常运输,进一步加大了农产品保供给的难度。
四川广安种粮大县备耕忙 邱海鹰 张启富摄

绿色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足。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仍以小农为主,经营方式粗放的特征明显,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难以适应绿色农业标准化的市场供给需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绿色农业开发的相对较少,且普遍不具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能力。在疫情防控下,农村集市的暂停以及农业经纪人难以到地收购,导致分散经营小农所依赖的传统销售渠道受阻。同时,大量农业经营主体非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尚未达到大型商超、农产品电商等销售渠道的基本标准,因此面临滞销困境。

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滞后。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整体滞后,尤其在产后环节仍存在明显短板,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产品预冷和储藏保鲜能力不足,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破解。能够从事果蔬清洗、分级、拣选、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的企业和经营主体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加之受疫情影响多地封闭式管理导致物力、人力在短时间内难以周转,构成此次疫情中导致大量农产品滞销的关键瓶颈。

绿色农产品经销渠道亟待拓展。此次疫情中,城镇居民普遍居家隔离,实体经营受到巨大冲击,然而,农产品线上营销因其“无接触”销售与配送的优势,在此特殊时期成为城镇居民购买农产品的重要渠道。消费者线上采购农产品的消费习惯也在此特殊时期得到快速培养,为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全渠道”开拓提供重要机遇。然而,我国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占比仍然较低。尽管许多实体商超也顺势依托微信群、QQ群等临时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并开展配送服务,但疫情之后,如何专业化运营线上渠道仍需要相应的技术指导、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
四川绵阳市安州区油菜基地

绿色农业标准体系仍不健全。绿色农业需要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标准体系,确保生产、加工、销售整个链条无污染,安全优质。目前我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仍不健全,全程质量监控、检测体系、执法问题尚需统一协调解决,绿色技术标准能否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与应用也尚待考察。同时,绿色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仍需提升,市场运作规范性有待加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制约市场占有率扩大,并影响消費者对绿色食品的购买信心。

绿色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是我国绿色发展的关键制约。总体上,农业面源污染仍未有效遏制。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情况突出。同时,农业废弃物仍未得到有效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充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覆盖率低,农用塑料薄膜回收不完全、农药有效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加重生产环境污染。加之部分绿色生产技术存在适用性不强、使用成本高等问题,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进一步制约农业生态环境改善。
  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针对此次疫情对我国农业形成的冲击和挑战,提出加快绿色兴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绿色生产能力。一是为配合“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应出台应急性政策措施,有序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恢复生产。二是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宣传动员和技术指导服务,提升绿色农产品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持续有效供给能力。三是大力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绿色高效特色种养业,按照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导向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四是鼓励有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向产业链中后端拓展功能,深度参与农产品流通、加工、营销等环节。

加强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加大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是合理规划绿色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烘干中心、物流体系布局,在绿色农产品相对集中的村庄新建一批田间市场、集配中心,配备产品清洗、分拣、烘干、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和储藏保鲜的冷链设施。二是加大对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以新建、改建或租赁等方式增配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备和冷藏保鲜设施,开展产地商品化处理。三是统筹安排各级财政涉农资金对设施设备给予补贴,并在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电等政策上予以支持,持续增强农产品生产供给弹性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引导加工企业在绿色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推动农产品加工产能向乡镇集聚,促进绿色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扩大城乡高效配送试点范围,加快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


四川米易县现代农业园区一角  卢锦根 摄

拓宽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一是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的产销对接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绿色农产品上市信息和采购需求信息,有效促进供需信息对接。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组织绿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参加展示展销活动,为小规模生产者和贫困地区参会主体提供展位费用补贴。二是积极推动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流通企业深入产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促进与产地精准对接,以订单农业、产销依托、股权合作等方式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三是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扩大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覆盖面,加快电商企业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产销对接,设立绿色农产品销售专区或专栏。积极开展电商经营培训,指导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电商运营能力。

积极创建绿色农业品牌。一是提升绿色农业品牌竞争力,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构建涵盖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多层次的绿色品牌体系,加强品牌宣传和运营。二是重点支持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的贫困地区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示范基地。支持贫困地区积极参与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对其认证登记费用给予补贴,使绿色农业成为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重要支撑。

加快绿色标准建设进程。一是深入落实农业标准化战略,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广泛开展绿色产品认证。二是加快推进绿色农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以及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森林食品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参与全国有机产品认证扶贫试点。三是实行全链条信息化质量监管,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将追溯体系建设与供应链、农村电商、产业扶贫等协同推进;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贴标上市制度。

建立绿色兴农专项基金。一是各地政府可探索设立绿色兴农投资引导基金,建立财政、金融、担保和保险协同推进机制,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绿色发展。二是整合惠农资金和涉农补贴,加大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农药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出台针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惠农政策的绿色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三是支持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积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需要,打造绿色农业信贷投放增长点,积极探索与绿色生态农业保险联动的合作模式。

建立绿色农产品监测预警机制。一是结合全国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网络,优化农产品生产、市场、消费信息监测体系,定期发布全国绿色农产品监测预警报告。制定水稻、生猪等重要绿色农产品供给应急保障方案。二是建立绿色农产品滞销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动员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产品应急销售。三是鼓励各省推行以县为基本单位建立绿色农业资源台账,并以此为基础编制《省级绿色农业资源台账》。
四川乡村春景,油菜花遍野  邱海鹰 张启富摄

四川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烤烟基地  楚一波 摄

四川锌潼县扶贫养场

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强化农业生产环境绿色治理。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加强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与综合治理;有效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控害;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二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加快构建畜禽粪便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产业链,探索建立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理收益,受益者付费的运行机制。促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扩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三是加快推进畜禽无害化处理。严格规范病死畜禽收集和处理的技术要求与流程,优化无害化处理厂布局。完善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无害化处理体系,逐步提高专业处理覆盖率。统筹各级财政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處理补助的资金保障。

作者:郭晓鸣 骆希 王萍

上一篇:电气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英语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