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30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必然出现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1:

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 要: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的一大特点是国际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东中西部应抓住机遇,发挥不同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发挥优势;区域经济发展

文獻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4—02—16

作者:胡 星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必然出现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认为,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即走向非协调时),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产业承担的能力低,致使先发区域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阻碍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后发区域经济基础差,投入少,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区域经济联系弱化,经济增长受阻。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两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先发区域;后发区域;区域联系

王义民(1965—),女,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彭荣胜(1969—),男,信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河南信阳 464000)

由于受资源、市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客观上都存在着空间经济差异。为了分析方便,并使问题一般化,我们认定一个国家存在两种区域:即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具有以下内涵:(1)先发区域经济相对发达,具有临海的区位优势,但资源缺乏,以生产各类工业制成品为主;(2)后发区域的经济相对落后,但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生产粮食并部分生产资源性产品与初加工产品;(3)区域政府具有一定程度的本区域经济发展主导权;(4)两区域存在事实上的分工:先发区域为后发区域提供各级、各类工业制成品,后发区域为先发区域提供劳动力、粮食、原料和燃料。

本文以反证的方式来分析区域经济协调与先发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即走向非协调时),两区域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对先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后发区域消费水平低,区域消费结构断裂,会导致先发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拉动经济增长有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中,投资和出口需求是直接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内在因素。消费需求规模与区域需求结构有关,如果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就会影响总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抑制区域经济增长。

消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杨永忠认为,消费在区域结构中一般会呈现出“波状消费”特征。[1]其具体表现为:

(1) 消费在区域之间呈波状发展并实现传递。在同一轮消费中,发达区域通常处在波源段,次发达区域处在波中段,欠发达区域处在波尾段。波源段一般是一轮消费的诞生地,波中段是一轮消费的扩展区域,而波尾段则是一轮消费的结束地。同一档或同一种商品在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中呈现波状发展。并且,由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新的消费品一般总是首先出现在发达区域尔后传递到次发达区域,最后再传递到欠发达区域。

(2) 产业结构在区域消费波状发展中实现调整和升级。消费在从发达区域向次发达区域再向欠发达区域波状传递过程中,会同时伴随着次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的逆向回音,亦即信息反馈。在这种信息反馈机制的作用下,一轮消费尚未完全结束,新一轮消费又呈现波状发展。在商品消费的传递中,原有产品从导入、成长、成熟走向衰退,新的具有更高性能和技术含量的产品又将出现。在产品的更替中,产业将实现调整和升级。

(3)就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而言,同一商品在市场消费过程中,如果其波动力度在同一时间处于顺序递减或递增的状态,则表明该商品的市场消费处于比较理想状态,商品的区域消费结构合理。但如某一波段其波动力度在同一时间与其他波段断裂,未呈现顺序递增或递减,则表明区域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的传递不正常,总消费处于波动紊乱状态,严重者甚至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 居民收入对波状发展与区域传递起着支撑作用。因为,居民收入既是上一轮消费波浪的吸收剂,又是下一轮消费波浪的主要助推器。又由于波动力度主要取决于商品的市场拥有量,所以,在区域人口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居民收入越高,购买力也就越强,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也就越大,换言之,波动力度的大小直接受制于居民收入的高低。那么,区域消费或者合理传递、或者中断、或者紊乱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上述区域消费波动与传递规律同样适用于两区域分析。把发达区域定义为先发区域,把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定义为后发区域。一般而言,如果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其所体现的居民购买力或消费需求水平与层次的差异过于悬殊,那么,两区域居民之间消费选择结构反差突出,就会导致区域消费结构出现断裂。这种状况会对先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如下不利影响:

第一,当先发区域的居民对某档消费品(如,以洗衣机、冰箱等商品为代表的中档消费品)的需求达到或接近饱和时,而因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偏低、居民购买力较弱,后发区域尚未进入大规模使用中档消费品的阶段。这样,中档消费品的波动力度在同一时间在区域之间并没有处于顺序递减的状态。显然,这将严重制约先发区域前期依靠居民消费品工业大规模、多样化扩张带动的快速增长过程的延续,其经济增长必然呈现减速下行的波动趋势。

第二,与此同时,受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先发区域在越过中档耐用品为主的消费阶段后,收入水平可能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高档消费品(以汽车、住房等商品为代表)以及迎接服务消费时代的到来。而少数高收入家庭的消费需求又不可能迅速拉动上述高收入弹性产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成长的新主导产业。受此制约,消费结构顶多只能在中档耐用消费品为主的层级上进行多样化、细分化的拓展,不可能推起结构大转换基础上新一轮消费浪潮。如此,两区域消费结构的断层,必然阻碍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先发区域的产业结构只能维持在较低的层次上。

综上所述,在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商品消费难以在区域之间实现理想传递,从而出现区域消费结构的断层冲突。受后发区域市场缺失或有效需求增长缓慢的影响,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也必然难以持续。

二、后发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低,使先发区域产业转移延缓,阻碍经济增长

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发区域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投资活动,转移到后发区域,从而使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业梯度转移必须以企业为载体,通过企业跨区投资来实现。因此,对产业梯度转移的探究,必须首先从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入手。

由于先发区域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首先最有可能向外挤出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劳动力投入成本即工资是决定其投资区位选择和产业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从劳动力投入成本和产业竞争力角度分析,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先发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虽面临种种矛盾和困境,但其竞争力并没有明显地衰竭,与后发区域相比,其竞争优势仍然相当明显。这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作为单个的企业组织,中小型企业有很多局限,如资本积累不足、内部分工有限、缺乏规模经济性、技术进步缓慢、信誉不高、融资困难、市场不稳定等等。然而,在先发区域,单个的散在状态下的中小企业所具有的上述局限性却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得到很好的克服。产业集群发展所产生的集群优势,可以大大提升先发区域企业、产业和地区的竞争力,由此,也进一步削弱了资本向后发区域转移的势能。

首先,产业集群有着充分细化的产业价值链体系,集群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只占据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细小环节,分工协作程度很高。这固然有助于提高产业价值链体系中每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创造出产品的价格优势,但也使单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竞争优势的获得无法离开集群内的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客户群体以及独特的产业文化和制度环境,从而迫使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形成群内企业的根植效应。对于集群内企业而言,除非整个产业链迁移,单个企业是不会向外转移的。

其次,从运输成本的角度看,有上下游联系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集群,则能减小中间投入品的在途损耗、减少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由此导致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同一区域内共同分工协作,这种产生集聚效应的力量被称作“价格效应”或“制造业前向联系”。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会引致专业化分工的工人也集聚在同一区域内,产品种类数增多、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运输成本降低,工人的名义、实际工资均高于其它非产业集聚区,非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受产业集聚区的高工资诱惑,也向产业集聚区内迁移,这一引起产业集聚的力量被称为“市场规模效应”(home market effect)或“制造业后向联系”。制造业的这种后向联系使新进入的边际制造业厂商总是选择市场规模效应大的地区进行投资设厂。

最后,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由于企业通常都具有相似的历史渊源、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彼此熟悉,相互信任,因此,比起非集群区域,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区域,企业更容易通过协调行动,克服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构建起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运营所迫切需要的商业圈和资金链。另外,集群内部行为主体间也就更容易产生大量的非正式关系,促进信息的交流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扩散,而这将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保持收益递增或实现就地升级。在产业集群缺乏的后发区域,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但集群区域所具有的社会环境优势却很难轻易模仿,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外迁的机会成本会很高。

在两区域中,由于先发区域经济相对发达,产业基础较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大量产业集群使其获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又通过路径依赖得到进一步的累积和强化。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强了先发区域的极化效应,导致产业梯度转移中来自于先发区域的“推力”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后发区域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群发展有限,产业链环缺损、断裂严重,其工业配套能力要远远低于先发区域,造成许多有意向后发区域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配套企业,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原料和服务,从而使得后发区域对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低,形成不了足够的“拉力”。事实上,这种状况不仅会延迟产业从先发区域向后发区域的转移,而且还会阻碍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及时升级与换代。

三、后发区域劳动力供给对先发区域经济增长的约束

劳动集约型——资本集约型——技术集约型,是产业变动的一般性规律。对于先发区域而言,在其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此类产业的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来自于后发区域的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促进了先发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然会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从而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显然,这种产业的发展势必要对劳动力的素质及掌握技能的娴熟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原先的那种低素质的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后发区域的劳动力素质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提高,必然会制约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此外,在无法获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的情况下,如果先发区域企业出于无奈而雇佣了低素质的劳动力,又势必加大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生产运行的成本,既削弱企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竞争力,也会大大延缓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从而形成在先发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供给方面的桎梏。

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也具有最明显的投资特征。教育发展取决于各种原因,但是经济原因是最主要的。换言之,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与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后发区域的财政收入有限,对教育的投资不多,在信息传递、卫生保健等涉及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行业投入就更少,从而致使人力资本总体质量水平和结构层次提高速度缓慢。如果两区域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后发区域的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则后发区域的劳动力素质就不能得到及时提高,这种状况必将严重制约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区际经济联系弱化,以区域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受到遏制

区域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区域联系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总是与区域分工相关联。换言之,区域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可从区域分工中得到体现。一般来说,区域联系的削弱或割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市场分割现象加剧。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在具体实践中,为了增大和维护本区域的经济利益,区域政府往往会通过制度的强制性安排,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对本地企业加以保护,对外地企业进行排斥和限制。其主要措施就是设置区际贸易壁垒。

第二,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愈演愈烈。由于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所以在实践中区域经济差距的持续存在和扩大,就会诱导或迫使后发区域调整自己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现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前所述,两区域最初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往往使后发区域在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后发区域就会实施以资源就地进行深加工增值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即在当地资源开采和初加工的基础上新发展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以达到资源进一步升值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区域政府具备“经济人”人格特征,出于自利动机,为在短期内尽快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区际博弈过程中,区域政府必然急功近利,大力发展“短、平、快”的项目,甚至也不顾经济规模和技术条件盲目投资,进入所有可能获利的产业,从而建立起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当后发区域放弃传统产业并自成一体时,先发区域的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的来源就会遇到困难。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先发区域往往在继续强化自己加工工业优势的同时,还会设法发展自己的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的生产部门,以满足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先发区域的产业发展也逐渐自成一体。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特性无疑对区域联系的削弱或割裂起到了强化作用。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阻碍了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产品不能进行有效、充分的竞争,保护弱小企业,也加剧了区域间的产业同构;另一方面,产业同构使得区域之间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相同,在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导致了区域之间对紧缺资源和要素的激烈争夺。与此同时,产业同构也使得同类产品在市场上提前达到饱和,导致同一行业的无序与过度竞争。如果市场是开放的,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差距,无论是资源和要素的争夺,还是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先发区域往往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对此,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后发区域只有动用更多、更严厉的行政手段去封锁边界,强行不准资源和要素流出,也不准先发区域同类产品的进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可见,地区差距是保护性政策的原因,而保护性政策又导致了重复建设和地区经济分割。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单纯是中央政府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也不仅仅是落后地区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而产生的诉求,它同时也是发达地区为了自身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并实现新的跨越而产生的强烈意愿。否则,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持续扩大,将从多个方面对发达地区(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既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先发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那么,先发区域就应当主动地参与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去,并基于自身的经济优势,在此过程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要取消一切不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并鼓励企业跨区域投资,积极推动产业向后发区域的转移。

[参考文献]

[1]杨永忠.中国消费需求足的区域波状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3,(12).[2]谢丽霜.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3]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聚集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4,(6).[4]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李建丽.论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J].企业经济,2007,(6).[6]王瑛,郭熙保.基于后发优势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战略[J].求索,2007,(10).

【责任编辑:俞 晖】

作者:王义民 彭荣胜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空间,让各区域协调发展,对一个国家很重要。进行发展区域经济的理论探析,避免发展误区,发展好中国的四大板块区域经济,是促进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 理论探析

区域经济是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基础,从而进一步形成日益规范的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空间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是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基础。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包括经济特区、经济带、经济圈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依托良好资源优势,辐射和带动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区域经济的共同成长,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带以及相继实施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使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不同程度发挥。同时,国家在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战略)、东北和中部的发展。目前,中国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中西部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

一、发展中国区域经济的主要困难

1、衔接板块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困难

目前,中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已划分出经济特区与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并提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可大部分限制、禁止开发的区域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也是开发不足的低收入地区,生存和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大规模迁移人口不现实,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有难度,如何实施面临现实难题。

2、兼顾区域均衡发展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困难

要促进国内各区域均衡发展,必须运用公共政策资源对不发达地区实施援助,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如果区域政策偏离了方向,有可能损伤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建立有效区域协调机制困难

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已突破现有行政区划范围,但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依然主导并限制着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配置,导致区域规划协调作用十分有限,对于涉及区域发展重大利益问题也难以协调。

4、促进区域规划与区域行动一致困难

制定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统一规划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分工合作,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但是现实情形是,区域规划获得批准后,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纷纷抢抓机遇,谋划各自的发展,甚至各主体之间为争取外部投资者落户不惜竞相让利攀比。结果,区域规划获批不仅没有对各地区开发提供正确指导,反而成为新一轮无序开发建设的开始。

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探析

1、选择科学发展路径、促进区域有序开发

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确定各类型区域发展方向定位,适合开发的则大力开发、优先开发,并规范其开发秩序,不适合开发的则使人口和经济活动有序退出该区域,使人口与经济在区域空间合理均衡分布,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引导城镇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分布,形成功能清晰、规划有序的区域空间格局。新制度学派认为,“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能在区域内更有效地分配各种资源,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区域经济政策制定时必须依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区域的发达程度作出合理选择”。可见,只有选择科学发展路径,才能促进区域有序开发。

2、分类制定区域政策、分类管理区域发展

优先开发区域侧重于依靠产业政策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依靠土地政策对建设用地实行更严格的增量控制。重点开发区域侧重于依靠投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依靠产业政策承接优先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以相对宽松的土地政策和人口政策,适度增加建设用地和人口扩容量,为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侧重于依靠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方面的转移支付,依靠投资政策加强公共设施和生态设施的建设,依靠人口政策实施人口的有序迁移,同时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的用途。殷存毅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因此,分类制定区域政策、分类管理区域发展,才能找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3、尽量形成功能互补、和谐共生的区域关系

明确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可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重新整合,使产业分工与区域分工更加明确。从产业分工来看,东部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将不适合优化升级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中西部要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并立足本地优势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与部门,比如可选择资源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或轻纺工业,一般加工工业或服务业,前提是避免走东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西部可以适度发展环保型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和旅游业,适度开发矿产资源。从主体功能来看,西部着重环保功能,东部、中部和东北着重经济职能,但也有分工,东部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中部和东北注重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从相互关系来看,西部要为东部和中部提供生态屏障和环境基础,东部和中部要为西部承接人口、给予横向经济补偿并提供经济支撑,从而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存、分工合作的关系。

4、科学提升区域要素禀赋、恰当把握区域比较优势

在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有竞争力的经济要素,由这一要素来组合其他弱势要素,以获得组合的比较优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证明,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禀赋并不是唯一的关系,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不能过分片面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不要静止而是要动态看待要素禀赋,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要素积累。在各区域内部,要贯彻协调原则,做到“内联外引”,即在区域内部实行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的经济联合,积极组织引进区域外部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和资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认为,“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综合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供给方面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资源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因此各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是不能代替的,各地区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商品”。因此,各区域要科学把握自己的资源禀赋,参加合理的竞争市场。王必达认为,“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5、转变只注重GDP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强调了各地区资源环境对经济的承载能力不同,应施以不同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强度,与其让严重荒漠化的地区大搞开发去追赶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还不如让它休养生息、恢复生态。所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不同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和生存环境的改善。区域管理学派认为,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秦岭认为,“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明确了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东部和中部的主体功能是发展经济、西部的主体功能是保护环境,达到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能实现。

6、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问题日益凸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区域问题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区域”。张可云将问题地区界定为:“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定的受援对象,是患有一种或者多种区域病,而且若无中央政府援助则难依靠自身力量医治这些病症的区域。”于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必然:一是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改革公共财政,创新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助推力;三是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俄林:区际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华夏出版社,2008.

[4]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 秦岭:区域经济学理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J].江汉论坛,2010(4).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欧奇令

上一篇:教育职能发挥信息素养形成论文下一篇:文化教育中的大学英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