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啟发式教学方法,从近几年授课方式和教学成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基于此,以下对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启发式教学的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启发式教学的数学教学论文 篇1: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了解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加强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作用以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启发式教学的效率,提高数学课堂的氛围,并且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方式

前言: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多年,但是针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深入和探索。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数学教育不仅要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相关数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要加强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理研究水平,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启发式教学涵盖教学的多个流程,其内涵丰富,作用显著,能够帮助新课改的政策尽快的落实到课堂中去,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

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学习热情缺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数学是研究数理规律的学科。它没有其他学科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就对教学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如果不能有效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展开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进而就会造成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2 教学方式过于被动,学生的参与感缺失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被动,学生往往依赖教师的灌输,对于知识的思考以及深入性的探索能力不足。教师对于调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更愿意节省课堂时间,灌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学生也更加倾向于被动的接受,不愿意思考。在这种课堂状态中,学生的参与感被忽略,不利于数学教学课堂目标的实现。

3 课堂氛围比较紧张,学生不愿参与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育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学生作为被管理者要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教学。教师也习惯性的忽略学生的感受。但是现代课堂却要求师生之间彼此互动,加强交流,化解对立的角色,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当前学生不愿参与课堂互动,对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无动于衷,归根结底也是由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导致的。

二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 采用新媒体多元方式进行引导教学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单调枯燥的数理知识融入到更加丰富的载体中,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基础教育课堂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变化。教师也逐渐认识到课堂主体变化对于课堂目标达成的科学性[1]。因此伴随着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现象,教师已然成为了课堂节奏的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件提升自己的有趣的活动,从而积极的参与到教与学中,使课堂主体平稳的让渡给了学生。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利用智能白板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平面图组合立体图形,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且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无需干预学生的尝试,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达成课堂的知识目标。

2 开展教学互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启发是引导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从灌输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为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实施提供更多的现实依据。通过互动环节的开展,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并且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加积极的参与研究,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2]。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不同的测量素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的度量,并且组织展开小组测评,对于出现的错误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且向全班同学进行错题讲解。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教案,鼓励学生做“小教师”,并且引导其他同学提问,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注重数学内容与现实案例的结合

数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推动现实生活发展的科学,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为进行实验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3]。启发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提高对现实生活中数理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轻松的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4]。比如在学习“追击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追击问题产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思考“追击”问题产生的变量因素,从而帮助学生解答相应的问题。只有将数理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够真正的推动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也能够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现状,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結语: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启发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且激活了学生对于数理研究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主动的将相应的理论融入到其中。相关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并且积极尝试其与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理念,使新课改能够真正落实到每一数学课上,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

参考文献:

[1]严慧.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21(3):1.

[2]王永强. 启发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应用实践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21(18):2.

[3]李锦飞.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启发性学习方式的实践思考[J]. 师道:教研, 2021(5):1.

[4]王吉庆.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19):1.

作者:刘艳娟

启发式教学的数学教学论文 篇2: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啟发式教学方法,从近几年授课方式和教学成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基于此,以下对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启发式教学由来已久,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论,以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在素质教育新阶段,启发式教学模式下,立足教师主导地位及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组织形式成为必然。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师生思维模式受到禁锢,对于启发式课堂的接受度不容乐观,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落实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一、有效融合传统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却有所不同,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并且能够对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所以适当采取传统教学可以帮助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较为牢固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都相对熟悉,能够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图形加以判断,但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讲解图形相关知识,再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图形拼接和转化的方式,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予以掌握。

二、设计探究活动,预留思考空间

探究活动是启发式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以“线与角”教学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将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虽然线与角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欠缺思考与探究过程,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设计的动手操作、实际情境认知等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物体,对比移动前后图形有何异同,建立对于平行线的初步感知。进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纸张的对折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桌或是学习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其次,教师设置生活情境体验活动。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斑马线、铁轨、双杠等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以具象化事物给予学生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以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造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课堂学习环境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其进行答疑解惑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需要积极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予以发现,然后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解答。所以,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给学生讲授知识,需要对学生的真正需求予以了解,如果教师只对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进行讲解,对学生真正存在的问题予以忽视的话,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要求学生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式予以掌握,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如果掌握了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么也就学会了长方体的计算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理解过程变得简单、易懂。

四、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强调思维的重要性

相较于其他科目,数学更加强调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准确意识到数学课堂上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且以此为目标积极采取策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置问题,为了增进学生理解,问题应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提问,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主动思考的意义并养成习惯,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式引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一直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思维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甩手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忽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相反,学生的技能与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耐心观察与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了如指掌,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推理、猜想等环节形成数学知识。

六、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明明耗费了大量时间去学习数学,可成绩、能力就是无法提高。”想必这种现象困扰了很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究其根源,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问题,只是通过课堂进行了数学知识的传授,面对简单内容时还能够应对,一旦难度有所增加,这种现象就会显现。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借助言传身教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相应习惯,掌握高效数学学习方法,更加有益于学习数学知识。

结束语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高中、初中、小学都应作为改进范围,其中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之现有教学工作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强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艳.启发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4):36.

[2]栾新蕾.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8):30+28.

[3]叶栩.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18(36):174.

作者:秦伟

启发式教学的数学教学论文 篇3: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探究

摘要: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较有难度的科目,因此,教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依然有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一味的通过作业和习题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将会打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思维,通过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可以帮助更多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成长。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趣味课堂;实践能力;小学数学;动手能力

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根基部分也是关键部分,小学教育中的学习内容是否牢固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得到了培养,以上几个问题是影响学生在未来学习过程之中的关键因素。努力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则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任务之中的首要目标。启发式的教学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启发式教学概述

学生在学习或是自我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以及面对困难努力克服的劲头都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进一步阻碍自身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则是应对这一现象,为使学生在教师辅助解决问题过程中,依旧能够进行思考而产生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始终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程度,促使其能力不断得到锻炼,进而提升其数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施策略

1、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思维较为活跃,但专注力并不是很强,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较为有趣方式来引入课堂。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引入课堂,例如一段视频,或者是几张图片。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正如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一样,苏格拉底不断地向对方发问,以此来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无知,从而帮助和引导对方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帮助其从具体事务中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尽管这种方式是在几千年前提出,但是对当代教学仍有借鉴意义。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这一课之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制作折线图的动画,根据数据之间连线起来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并向学生提问,例如,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两条折线?图例是否重要?制作复式折线图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和之前所学过的柱形图相比,折线图和柱形图之间有哪些区别?通过以上的提问方式,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和现在将要学到的知识相结合,做到温故而知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做法在任何阶段的学习中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更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每个教师的首要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培养其实践和动手能力,帮助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有更好的能力来帮助自身得到持续的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學习“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之中,其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图形的变换和运动,例如旋转、平移和对称等。在本课的教学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通过课本和课件之上的图形的运动变化,并不能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对称与轴对称。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之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通过剪纸这种方式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对称这种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对称的数学概念,通过了解对称的数学概念,以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坐标方面的学习。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留白”中国山水画之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教学之中也应该有留白。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会是其受用一生的财富,当学生遇到数学学习的困难和难点的时候,教师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甚至是直接告诉答案让学生背下来,这种应试性的教育并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面对一个学习的难点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留些时间来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和理解。

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课之中,因数倍数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在教學的过程之中,我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举例,例如3和4的倍数的特征,通过让学生观察,向学生提问质数的特点是什么?偶数的特点是什么?并留给学生十分钟归纳和总结的时间。在归纳总结之后,通过学生的回答状况来决定是否要再给予一些提问来引导,还是再给予学生十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唯有正确的运用启发式教育,才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帮助小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

[2]杨海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启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3)

作者:郎卡

上一篇: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建筑造价管理经济效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