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为提高“变形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文章提出了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建设方法。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补充了近年来变形监测的新技术方法;通过建立案例式教学模式,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更新教学大纲、案例库、习题库,丰富了教学资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在线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在线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论文 篇1:

翻转课堂模式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该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内涵及使用可行性,提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结合教学案例说明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最后阐述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机制,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型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一般都采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基本语法及程序结构,对解题思路及算法设计不够深入透彻,导致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薄弱。如果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师事先提供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课堂上师生针对内容进行互动交流,主要讨论分析问题解决方案及如何设计程序,并通过上机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1]。

1 翻转课堂概述

1.1 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就是教师事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内容,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点,回到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互动并完成作业的新型教学形态。开展翻转课堂,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视频及课件,并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提前学习;其次学生在课前学习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一起讨论,教师根据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既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又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研究内容,形成了“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2]。

1.2 C语言程序设计课运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从当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来看,由于其具有大量的概念、术语、语法规则,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逐个知识点讲授基本语法,所选案例大多用于语法规则的验证和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吃不透、用不活所学的语言知识[3],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从C语言的课程特点来看,C语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要在学懂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学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问题求解方法,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学,找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问题,通过上机实验验证并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角色成为主动的、自觉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角色上升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2 C语言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我们汲取众多翻转课堂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并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将翻转课堂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流程设计。

2.1 课前学习

课前视频学习是课堂训练内化的基础知识准备阶段。首先,教师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与知识结构,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并提炼出每节课的知识点与训练习题。然后,教师将这些内容制作成精简视频并传到网络教学平台ican系统上,布置学生课前观看,并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训练与测试。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结合个人的情况自主学习。教师在视频知识点讲解之前都设计有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找出答案。在知识点讲解结束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并将测试结果通过ican系统即时反馈给学生,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整理,然后带进课堂向教师提问或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

2.2 课中教学活动

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教师首先根据学生课前测试的反馈结果,花5~10分钟进行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并按先设计的内容顺序抛出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提炼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另一重要的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统一演示讲解,集体解答,使学生搞懂本次课程的所有内容。

学生则由3~5人组成一个小组,每组由组长负责。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个组长组织协调组员参与问题讨论,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并上机不断验证,最终提交展示成果。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转换,要从计算机处理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方法,并给出程序的运行情况及实现效果。这样,学生在“思考—讨论—总结—实践—指导—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编程能力。

2.3 课后固化

课前的自我学习、课堂的展示答疑,必然学生已经收获颇多,但是想要学好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再留一些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不断跟踪学生的学习动向,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ican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指导交流。学生则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与评价进行回顾与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结提炼课程内容精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通过网络跟老师沟通,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并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程序设计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的活动如图1表示。

3 C语言程序设计课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为了具体说明翻转课堂模式如何应用到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这里给出一个教学案例,其教学内容为一维数组的使用,并围绕课前准备及课堂教学设计阐述教学思路。

3.1 课前准备

C语言中一维数组的主要知识点:①数组的定义和引用;②数组的初始化;③数组的程序举例。教师准备了4段微视频,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布置测试题目:①一维数组如何进行定义并引用;②一维数组的初始化方法有哪几种?③用一维数组怎么解决斐波那契数列问题?④如何用一维数组实现排序?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完成这些测试题,然后可以就这些问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2 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针对以上4个问题进行解答,根据学生课前测试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介绍一维数组的相关知识点。为了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和帮助学生理解排序算法,教师可以设置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用循环和数组解决排序等问题的本质,在分析讨论中直观地理解排序问题的精髓。学生3-5人一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首先,为检查学生对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的掌握情况,老师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小问题,以“大家来找茬”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让指出原因跟大家分享。其次,为了测试学生对斐波那契数列问题的处理情况,先提出如何求解数列中的前40个数并方便地存储这些数,有哪几种方法,大家展开讨论,给出问题解决方法,并上机验证。接下来,为了检验学生对排序问题的理解,先提出冒泡排序法的思路,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编程实现,再动手上机调试程序验证排序结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一维数组的学习目标。

3.3 课后巩固

程序设计课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后再留几道编程题作业:如何用一维数组实现查找、插入和删除?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便能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一维数组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问题及时跟老师通过ican系统沟通交流,有效地师生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4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自我素质的提升,也是对教师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对于学生而言,翻转课堂考评机制改变过去以理论成绩为主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应综合考虑学生讨论的参与度、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多项指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评价机制变革应既要重视视频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开发、课堂活动组织、学生监控管理等的过程评价,又要重视学生能力提升的结果评价的综合评价机制[4]。

5 总结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可以分为课前学习、课中训练内化和课后固化三个关联阶段,通过ican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白孟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 [J], 计算机教育, 2011.

[2] 李燕君.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4.

[3] 陈婷.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

[4] 曾明星, 周清平, 蔡国民, 等. 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6).

[5] 卢瑾,张健,陈晋音. C语言程序设计阶段式分层实验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4(14).

[6] 胡君映,翁芸,方科亚. 浅谈高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 福建电脑, 2013(03).

[7] 彭纳新,陈俞强.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18).

[8] 吴涛. 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9] 李群. 源程序在线评测系统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电脑, 2013(02).

[10] 邓格琳.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1(03).

[11] 胡慧君. 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 科教导刊, 2013(09).

[12] 李诗泉. “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2011(20).

[13] 白腊梅.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实践与心得[J]. 民营科技, 2014(06).

[14] 丁岩, 张宇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计算思维的培养[J]. 重庆与世界, 2014(01).

作者:苏春莉

在线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论文 篇2:

案例式教学的“变形监测技术”课程建设

摘 要:为提高“变形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文章提出了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建设方法。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补充了近年来变形监测的新技术方法;通过建立案例式教学模式,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更新教学大纲、案例库、习题库,丰富了教学资源。实践表明,通过课程建设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变形监测;Moodle;课程建设

“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是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工程测量学的一项重要内容[1-2]。课程结合具体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要求和特点,详细介绍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理论、技术、方法和仪器等内容。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解决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问题,具备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的基本能力。变形监测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工程实践课程,对培养测绘专业本科生的工程思维、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4]。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引导,激励学生自我组织、讨论及主动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1990年代以后,案例教学法被引入国内,并被广泛推广[5]。

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基于案例式教学的现代教育思想,我们采用Moodle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在线课程系统,构建了线上教学环境,构建了基于案例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变形监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亟待革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大型水电工程、射电望远镜等大型、超大型工程的建设日益增多,城市抽水沉降、区域地表形变及资源开发引起的影响日益扩大,对变形監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随着遥感、GPS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InSAR、伪卫星及光纤监测技术等新技术应用。所以我们应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革新。

(二)教学模式尚需改进

教学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一个互动过程。目前,“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教学一般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教、学互动的步骤和环节。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课程的评价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一张卷模式。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匮乏

案例库建设应该与课程内容、体系和方法的改革相一致。案例库中的案例应能够体现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综合性。

二、基于Moodle系统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建设

案例教学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6],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案例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配合案例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以下项目的建设。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1.对教材内容的调整。搜集整理国内外变形监测技术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和最新进展情况,使教材能够满足目前社会发展和技术更新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应一方面能够立足工程现场解决问题的需求,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学不能用”或者“学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技术的未来发展需求,课程中增加近年来出现的InSAR、伪卫星及光纤监测技术等新技术的内容。将实用性、现式性和前瞻性有效结合。

2.增加变形监测技术案例分析内容的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充足的、实用的和贴切的案例内容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案例的搜集、阅读、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内容体系。

3.完善、修订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建立变形监测案例式教学系统,应对现有的教学课件进行修订。多媒体课件应克服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限,实现理论、信息、实践、案例、效果反馈的结合。

(二)教学模式改革

案例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案例启发式教学替代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设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建立教师引导模式,改变教师课堂角色。改变以往教师整堂课讲授的教师主导模式。教师应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引导,穿插基础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典型案例的方案及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变形监测过程中变形监测点位置的选择、点位的要求、内业处理的过程及步骤,建立系统化的工程问题解决思路和工程思维模式。

其次,建立案例引导式学习环境,改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应能够总结、反馈工程案例的优劣性能,提出并建立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展示、个体自主探索、群体讨论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三)探索以课堂参与为主、最终考核为辅的新型

考核方式

考试考核系统应该由传统的一张考卷定成绩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综合评价系统。目前,“变形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平时成绩和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依据。探索实践以课堂参与为主,以考核为辅的多元化考核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线,学生的课堂参与以案例学习、讨论及分析、总结的过程监控为考核依据。最终考核亦应增加案例分析的内容,以案例分析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重点对创新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以建立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课程导向体系。

(四)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

以全新教学模式为引导,建设完成了教学大纲的更新;习题库、参考资料、教学案例库内容的重建和更新,实现线上共享。

1.教学大纲的更新。教学大纲应能够体现案例教学的引导性特征。现有的教学大纲主要面向以教师授课为主导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新教学大纲能够体现案例教学的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问题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通过真实课堂情境中的典型案例的剖析,弄清案例中的问题所在,分析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案例内容丰富了学生对变形监测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2.案例库、习题库的重建和更新。案例库建设应该与课程内容、体系和方法的改革相一致。案例库中的案例应能够体现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综合性。工程案例应该来源于真实的、典型的工程实践,能够体现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整个过程。案例应能够引人深思,启迪思路,进而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库的建设应配合案例库建设,重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五)基于Moodle的课程网络资源构建

搭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变形监测技术”自主学习资源,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互动,拓展学生學习空间。Moodle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的在线课程[7]。针对“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过程,建设了以下功能模块。

1.交互模块。Moodle提供了丰富的交互功能。能够通过聊天、投票、调查问卷、博客、维客以及论坛等多种形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并能够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

2.课程评价模块。Moodle提供了互动评价、在线作业等多种模块。

3.资源建设及共享模块。采用Moodle的题目模块进行了课程题库和资源库的建设。题库和资源库的内容可以实现网络共享,对促进师生之间的快捷交流和分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于Moodle的各项功能模块,对”变形监测技术”课程形成了以课程大纲为依托,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为主题,课后反馈评价的线上下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网络在线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对教学效果的动态评价和反馈,为快速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变形监测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课程涉及测绘、土木、岩土、地质、力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方面涉及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多种设备的支持;对教师的综合知识、技能及授课水平有较高的标准。案例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评价考核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有效满足了学生对工程思维、监测知识和工作能力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和空间辨识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戴吾蛟,邱斌,朱建军.《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 改革实践[J].矿山测量,2012,(2).

[2]徐金鸿.变形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矿山测量, 2009,(6).

[3]朱宝训.《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北京测绘,2010,(2).

[4]李培现.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教学演示探讨[J].测绘科 学,2016,(3).

[5]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 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

[6]戴小军,张华英.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案例式教学方法 改革初探[J].才智,2014,(34).

[7]孙雷.基于Moodle平台《建筑测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 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

作者:李培现 李晶 屈恺

在线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论文 篇3:

在线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主要阐述了在线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案例法的具体应用,包括启发式教学、简化理论过程、促进思维发展等,通过分析以上在线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给相关会计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在线案例教学方法;会计实务;资产净损失

在线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会计实务授课的时候,通过网络来举例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在丰富传统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因此,在线案例教学方法在会计实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地运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在线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线案例法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教学理论,因此教师要注重在会计实务教学中使用在线案例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在线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1)结合理论与实际。学生通过学习会计实务,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其中包括会计核算和管理等多方面技能。在线案例教学方法能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也为学生提供了案例参考。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相似问题,就能从教师所教授的在线案例中找到问题的突破点。(2)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线案例教学方法是网络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知识的碎片化,导致现如今的学生更加喜欢现实的、特殊的事件,而不喜欢理论式、教条式的概念,因此,教师通过讲解网络案例中的会计实务知识点,能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

二、在线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

教师通过在线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就是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维转换,通过比较法、概括法、分析法等,更好地发散思维,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成绩和个人能力。会计实务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它的所有理论都是从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教师想要教授好学生有关会计实务的知识,就需要回归实际,通过讲解实際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要提出相关问题,例如,审计人员对某企业进行财务审查时,发现一笔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根据账面记载,在2016年3月份,12号记账凭证所显示:借款贷记450000元,贷记材料330000元,其他贷记应付款120000元,进行损益转销处理。审计人员经过思考后,发现其中的疑点,为什么企业要将把120000元计入其他应付款账户中,而不记在资产净剩余中呢?这个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找出答案。答案就是有人挪用了款项。审计人员通过审查后,发现该企业的经理室经过翻新,审计人员找到了装修公司,证明了这笔钱是装修所用。

(二)简化理论过程

会计实务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难懂,从而失去学习会计实务的信心。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简化会计实务的知识理论,将抽象的理论和生动、具体的在线案例相结合,从而简化理论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巩固学生对会计实务的理解。在会计实务资金流动的课程中,“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是难点,如果单凭理论谈资金运动规律,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案例解答,这样就可以简化知识点。例如,要创办一间工厂,要解决哪些财务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首先,企业营运要有资金,资金的来源可以是业主或者别的企业、个人等,也可以向银行等机构进行借贷。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能总结出资金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投资者投入,二是债权人借入。接着,教师要继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工厂筹足了资金后,该如何运作呢?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了要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聘请人员等支出活动,工厂通过人员加工产品,销售获得利润,形成企业资金使用过程,最终形成了企业资产。从而能得出结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教师通过分析以上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这一知识难点,克服了死记硬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思维发展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发挥线上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企业的采购员预支差旅费为2000元,现在回厂报销,部门经理准予报销1600元,其余款项400元现金退还。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2000,其他应收款1600B贷,借现金400贷。若案例变为采购员回厂报销准予报销2000元,少于500元部分以现金补给,会计分录就会变成如下:借管理费用2000贷,其他收款1600B借,管理费用400贷,现金500现金补给。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最后让学生归纳解题的技巧,就是“多退少补”。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2]。

综上所述,在会计实务教学中,应用在线案例法能提高学生成绩。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举例参考能够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找到问题的突破点。同时,通过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案例解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因此遇到会计实务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程翠凤.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2):26-27.

[2]兰莹利.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7(18):253-254.

作者:徐蔚

上一篇:体育舞蹈俱乐部教学模式论文下一篇:实验装备管理下小学科学论文